金字塔原理txt:桃花源—【城市画报】第208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0:45:52
  文/安妮宝贝

  在《素年锦时》里,我用一些篇幅写了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其中写到童年时居住的老宅。那日看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的美术作品介绍,里面有一句话留下印象,说有时候一座建筑的力量,可以平衡一个城市,一个社会。城市更新改造再快,只要留着老建筑,看起来就还是压得住,有一股端正气势。那些经历悠久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因为保全着古老建筑及文化的痕迹,让人有富足的心安,哪怕这富足不过是往事烟云。
  
  新的城市,始终不及旧的有味道,有仪态。纯粹为了商业发展白手起家式建造起来的城市,马路再宽,大楼再高,都是一片荒漠。在经济开发区的城市穿梭,除了购物,还能做什么。而一个古老的小城,哪怕只是在陈旧的小巷小道里,慢悠悠踌躇半日,廊前檐下,也有许多心得。可怕的是,后来很多城市为了追求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把许多老建筑都拆毁得干净。
  
  建筑与人的关系,密切相关。人创造建筑,建筑反过来影响人的生活。有美好建筑的城市,代表着置身其中的人的良好心态。如果可以有选择,人要生活在有历史的城市里,生活在与大自然互相交融呼吸的建筑里,才能得到天地的滋养与调和。所有的古老建筑都有着泰然底蕴和沉静智慧的架构,十分注重与自然的阴阳和谐。新的建筑而多为生硬单薄,处境也十分孤立。从建筑上亦可以看到,人类热衷破坏重建,在经济与科学水平发达的前提下,审美和心态却每况愈下。这是个奇怪的问题。
  
  某日跟一人去他童年时住过的村庄,那是个有大河有堤坝的村庄,在他的记忆中到处都是荷花,芦苇,大杨柳,无边际的绿色玉米田,及憨厚劳作的农民。而眼前所见的村庄,大河早已干涸十多年,天地荒废,堤坝两边的大树被砍伐至尽,遍地垃圾,尘土飞扬,肮脏不堪。他说,三四十年前,这个村庄里根本没有生活垃圾,植物繁盛,一走到村口就能闻到田野泥土的气味。现在到处开工厂,也没有人种田。总之,中国农村目前就是这种状况。以前也许贫穷,但还有田园结构,与大自然互相交融的生活形态。现在,除了赚钱,什么都没有了。环境也越来越糟糕。
  
  也许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曾有过童年的一座城市,一个村庄。这个地点的物理空间会一直存在,但早已截然不同。最终他的记忆成了一个桃花源。曾这样确切地抵达,感受,并且记得。只是一离开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复返的道路。悲哀的是,桃花源也许依旧在别处存在,而我们童年的城市和村庄,的确是被摧毁和重建了,再也不会回来。
  
  书里写到的古老小镇,现在也几近洗刷成一座新城。也许是年月的关系,常常在睡眠之前的黑暗中,看到脑海中的它:院落白墙头上攀爬下来的蔷薇花丛,老建筑图书馆里的走廊和腊梅,卖糯米糕团油条烧饼的小店铺,国营冷饮店,大幽黑墙门里的宅子生活,月湖小岛上的儿童公园,唱戏的天然舞台,馄饨店里的小馄饨和生煎包,那么多粗壮高大的老树,柳树,法国梧桐,香樟树,榆树,还有一条一条窄小深长的巷子,及巷子两边隐藏的大宅,推开深色大门,里面就是各户人家,他们的木楼梯,养的金鱼,种的花草,晒着的衣服……
  所有的物质元素,最终体现的是人的精神。我曾许多遍在书中提到过它们,但始终觉得不够,它们的深邃真相,超脱于书写中的片毛鳞爪。一切历历在目,触手可及,甚至依旧可闻见它们的所有气味,见到它们的颜色和质地,但是,一切早已消失了踪迹。今日再回到有熟悉路名的街道上,一切荡然无存。遍地都是拥挤的商店,广告牌,人群。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年年来袭的黄梅雨天和夏季台风。
  
  全都不见了。曾经生活过的痕迹,都失踪在了何时何地。这是一件令人恐慌的事情。记忆因为地点被彻底改造,丧失了载体。即使有了孩子,也无法告诉她,母亲曾经愉悦和欢喜的童年时光,都在哪里发生,因何发生。
  
  新生的孩子们,见到最多的是高楼大厦,人潮汹涌,以及一再要刺激消费和购物的商品陈列。公园还在。但公园是孤立的场所,不是住宅,不是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从公园一出来,走进的是隔绝的公寓房间。一个孩子要拥有在大树和河流边的童年,是十分奢侈的事情。除非选择再回到田园。
  
  在郊外已经生活了将近两年,虽然生活交通不算便利,但门外就是菜田和花园,落地玻璃窗外,随处可见绿树繁花,便觉日子清朗。春耕翻土,播撒种子,插种幼苗,荒芜了一个冬天的庭院,重新恢复生气。今年买的花种和菜苗格外的多。订了足够量的茶花凤仙,绣球,月季,百里香,薰衣草。新种了两棵玉兰,两棵桂花树,四棵樱花树,一棵海棠树。桂花与腊梅,有江南的气味。只是北京找不到好的腊梅树。
  
  恩养6个月的时候,我们一起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她第一次去了颐和园,高兴地让人抱着,观望了半个园,然后又在童车里熟睡,走完另半个园。一个北京孩子要逛的第一个公园,颐和园是合适选择。第二件事,她第一次跟母亲坐飞机外出旅行,目的地是母亲的南方家乡,探望外婆。她以后会慢慢知道,母亲为什么喜欢吃海鲜,笋,甜食,糯米,这些在北京并不常见的饮食。因为母亲始终是北京的异乡客。
  
  她见到的母亲的城市,也许只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南方小城。但是她若读了母亲的书,见到母亲写的那个城市的童年,建筑,食物,风土人情,血缘关系,即使一切早已日新月异,也会看到母亲心中的那座暗绿色基调的临近大海的城市。看到她无法归去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