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无双2钟灵好感:“家书抵万金”的外国注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45:39

“家书抵万金”的外国注解

丁启阵

 

杜甫名诗《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我想大部分读者都会理解为表现收信者(诗人)在战乱年代盼望家信的迫切心情和收到家信时的激动心情。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对这两句诗是这样阐释的:

自安史之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这种说法,应该是能代表多数读者意见的。这样理解,当然是不错的,或许老杜本人做诗时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刚才厕中翻阅一本文摘类杂志,看到一篇文章,我忽然发现,这两句诗还可以有另一种解读,准确地说,是另一种角度的解读。

文章的标题是《孤胆邮差》,讲的是伊拉克巴格达一位名叫法伊克·马哈茂德的邮差的故事。在硝烟弥漫的巴格达,爆炸、枪击、绑架等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身穿制服的邮差很容易成为袭击的目标。但是,年过四旬、已经当了20年邮差的法伊克·马哈茂德,仍然每日穿梭于巴格达的大街小巷,为人们传递家书。法伊克·马哈茂德每天的工作就是身穿便装,冒着枪林弹雨,跟绑匪、武装人员斗智斗勇,穿越封锁线一般地给人们递送信件。为了避开暴力事件易发的大街,法伊克·马哈茂德常常把自行车放在朋友家里,把信件藏在一个提包内,徒步穿行于偏僻的街巷中,穿过几个垃圾场和花园。巴格达市民为了躲避暴力事件,常常更换住址,居无定所。法伊克·马哈茂德为了完成工作,需要到处打听,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的工作快赶上私家侦探了。显然,这是一件危险而麻烦的工作。不久前,他的一位同事就在一家邮局门口遭遇爆炸事件,死于非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背后,往往有邮差(信使)动人的事迹和宝贵的奉献。法伊克·马哈茂德尽职尽责的工作,赢得了当地居民的敬重,发生枪战事件时,他可以随时躲进任何一户人家;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了法伊克·马哈茂德的事迹后,赢得了更多人的敬重,被媒体誉为“勇士”。

我们读杜甫《春望》的时候,在体会乱世中诗人迫切盼望家书心情的同时,也应该想到:可抵万金的家书的背后,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无名邮差(唐朝大约叫驿卒)的动人故事。

                                                   2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