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x射雕攻略:[原创]由长津湖说起——漫谈三野战记 – 铁血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05:04

[原创]由长津湖说起——漫谈三野战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由长津湖说起——漫谈三野战记(1)


首先向烈士致敬,他们不白死,会有很多人掂着他们。一个人生于一个民族,是上天注定,注定了你对这个民族有责任,无论这个民族目前是落后还是蒙昧的。因此,为了民族崛起这个目标,以任何方式牺牲的人,有权利享受同族的尊敬和纪念。

最近看到不少长津湖的文章,颇有感概,由此念及战功显著的第三野战军及其将领,聊发小文,胡乱侃侃三野战记及历史。

九兵团中的20军和27军都是本人最喜爱的部队,概因本人也是华东子弟。五零年时20军应该略强一些,其前身是新四军1师,粟裕叶飞起家的老部队,怎么排都在三野里排第一。27军则是传奇人物许世友在胶东的起家部队,在三野中依靠战功脱颖而出其第二任主官聂凤智功不可没,可能是后来受到许和尚的照顾,现在的名声较20军更响一些,要说和尚做的最靠谱的事,也就是带出了这么一支旋风王牌。26军则是与许世友并称山东二虎之一的王建安在鲁中的起家部队,在三野中能算主力但排名中上,但本人觉得这是支被低估的部队,综合能力非常强,表现稳健可靠只是低调,当时应不亚于27军。只可惜长津湖之战26军作为预备队出动太晚没什么出彩的作为。三支部队都保留到了今天,27军还和万岁军一起成了御林军,这与其在朝鲜的历练有很大关系。

不过三野更讲的是整体,淮海大战时各部队的整体配合,可以说达到了极致,也体现了总指挥者的运筹水准,赢得酣畅。三野最强的军,对比国军五大王牌的任何一支,我想综合水平要逊一筹,大概也比不过四野的38和39。这里不能说单挑,打起来牵涉到很多其他因素,比如指挥员的水平,后勤等等,因此不好说。

抗美援朝彭总是临危上任,所做的应该是尽快熟悉朝鲜情况,掌握大局,磨合各部队协调指挥,并且具体指挥美军主攻的西线方向,对三野9兵团可以说基本不了解,因此东线的具体战役指挥,彭总放手给了宋时轮和陶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离开了粟裕,宋时轮转不快,叶飞也飞不高。长津湖一战达到了一半的战略目标,这个角度说可判为胜,可是胜的不轻松,胜的让人揪心。在敌明我暗,敌寡我众的大好形势下,以如此的伤亡,还是放跑了美军陆战1师,军事角度来看,绝对谈不上胜仗。

战前准备肯定是不充分,尤其是对气候方面的准备,这不能全怪指挥员,当时的条件就放在那里,但宋也不能说没责任。宋时轮的指挥看起来有致有序,可是胃口很大而部署上却过于求稳,战术指挥也僵硬的很,强攻过多但由于火力支持有限只能以快袭方式来打造成伤亡过大,战术调整没有跟上,预备队动用过迟。总体来说,还是火候未到。邱清泉不是有句名言“排炮不动,必是十纵”,说的就是宋的当家部队,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宋是打防守、打阻击的阵地战出名的,沉稳可靠,很刚烈,但灵变不足,运动战攻坚战不是强项。他的历史战绩也是胜败参半,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尤其是淮海战役,亮点才多起来。

当时三野有名望的战将,宋算是出类拔萃的人选。宋时轮也是黄埔毕业,统御能力出众,大局感不错,可以担负的起恶战。山野和华中合并之前,陈宋组合就是赫赫有名的,陈当然是陈毅,作为山野参谋长的宋时轮当时实际已经在负责山野的军事指挥了,名义上还经常指挥粟裕的华中野战军。47年1月与华中野战军合并成华野之后主席指明,战役指挥由粟负责,陈宋变成了陈粟,可以理解宋为何一直对粟不爽。

其他几个兵团级别的,陈士榘出身军人世家,是井冈山秋收起义的老人,老资格红军宿将,绝对是精明能干的人,应该说资历甚至胜过粟裕。47年之前先后任115师、新四军和山东军区参谋长,49年以前是华野参谋长,攻坚很出色,而且经常独当一面,个人认为他的军事理论可能不如宋时轮,但至少打战会巧一些滑一些,绝对是精明的老兵油子。据说47年宿北战役给叶飞下达命令时放了叶飞鸽子让华野1纵蒙受了一些无谓的损失,不知是何缘故?另外他自持主席嫡系,为人太牛,也爱吹,从其回忆录就可见一二,动不动粟裕就病倒他就来代指挥,不太厚道,不够稳重,可能得罪人也不少,他的8军团首先被拆的七零八落。不过陈士榘到没受什么影响,建国后被钦点为“工兵王”,再后来为两弹一星做窝,也是大功一件。战争年代,陈如果能稳当点少得罪些人,可能49年兵团司令的职位就打不住了。另外,我觉得以其和主席的亲密关系,如果粟裕能晋元帅的话,三野里他是最有可能晋大将的,虽然他的上将排名不如许世友。

印尼华侨叶飞无疑是粟总手下头号战将,也是陈军长的爱将,只可惜在没有粟裕关注下金门新败。金门可以说一场完败,战前准备粗枝大叶,战略目的未达成,损失了三个半团,唯一的收获是吃了一堑,知道了海岛战登陆战是怎么回事。这里为叶飞说句公道的,他本来是华野最强的1纵(20军)司令,本应理所当然成为九兵团司令,可惜流年不利啊,患黑热病错过淮海,49年重组三野时和宋时轮掉了个个,接手了以宋的十纵为主(28军)的十兵团,真的很郁闷。结果28军在金门丢了个大脸,具体战役指挥应该不是叶本人,当时叶飞忙于接手厦门的政务,他对28军肖峰说:看来大陆已无大战可打,你们28军去扫个尾吧。也与粟裕无关,粟当时在南京,并且早已给叶交待了三不打还是四不打。大意了不是!金门之战叶飞肖峰还是应负主要责任,粟裕也有领导责任。叶飞打战的特点比较近似粟裕,胆大心细,毕竟跟随时间较长。但金门毕竟是叶飞一生之痛,而且之后也没有机会给他正名雪耻,也使得他后来心态多少不是太好,过分争取并强调自己之前的功劳以平衡金门之耻。本人觉得叶飞要是认真起来,应该是比宋时轮强的,而且运动战也是叶飞的强项,毕竟是王牌纵队主官出身。

传奇将军许世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他的资历在华野里也是前三名的,只是打战一般。当年陈毅重回山东执掌山东军区,军事上首先依赖的是许和尚,两三仗下来,就发现和尚只是刚猛有余,转而依赖宋时轮叶飞情况才略为改善。许后来在内线山东兵团捏得都是软柿子,不值一提,拿的出手的战功也就是济南战役攻城总指挥,实际济南国军精锐早已被打扫了,守城基本都是二三流部队,粟裕和王建安将一副好牌都搭好了,主席是考虑和尚在山东较有威望,指明让他和王建安山东二虎来当这个牌架子,再加上吴化文一个军的临阵倒戈,真是让和尚摘个大桃,也成就了27军。就这样,打济南还阵亡了五六千将士(比较有对比的是刘亚楼打天津,对手更强,伤亡更小),和尚也因为违命在济南战役之后被调离到山东军区去了。论打战许最多是个优秀的战斗指挥员,其战役指挥能力我觉得在华野里算一般的,号称擅长攻城攻坚,但伤亡总是很大,幸好是带内线兵团,不愁兵员补充,要是到外线去,早被玩完了。和尚后来79年越南战场指挥东线,和西线杨得志相比,损失很大别提多糟糕了,部队到最后都急得搞“三光”来报复对手。和尚要是打战再专业一点,以其与主席的渊源(据说人家名字还是主席给改的呢),大将也是有希望的。和尚爱摆老资格,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他那些活跃于地摊文学的传奇故事大都是他自己忽悠了一分,别人给演绎了九分,这是他的贴身警卫员后来“揭发”出来的,想想也是,他怎么可能或者怎么敢当着主席面大骂江青。不过和尚确实粗中有细,能看清形势,很有政治头脑,前几年还倚着主席跟着四人帮讨伐小平,邓上台后怎么又被邓钦点打越南,服了他了。识时务会讨一把手喜欢也是本事,赫然一方诸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实际本人更看好王建安一些,也许其资质不是最好的,但我总感觉这位仁兄在华野几位兵团司令里最踏实而且在战役指挥上很有悟性,综合来看打仗应是最强的。他和许世友早期是四方面军一个班的战友,后来在延安时因揭发许世友出走而与许交恶。在山东他主持的鲁中军区也是几个地级军区中最强大的一个,但他本人一直默默无闻很低调,为人类似粟裕颇为耿直,是个干实事的颇具才能的明白人,并且甘当铺路石,甚至一度在陈士榘手下干。他的战役指挥的能力应比宋要全面一些,学习能力很强,大问题上很有觉悟。可能是比较忠厚或者是太淡薄了,他大概不像其他几位那么牛气。不过,52年正是他接替宋时轮成为9兵团一哥,在朝鲜打了一些收尾仗。在华东,饶漱石最信任的将领就是粟裕和王建安,结果54年王可能因为仗义执言也受到高饶案一定牵连,后来授衔时还迟了几个月,此后也未受重用。

苏北兵团司令韦国清就不用说,和宋时轮一样,一直是打阻击跑龙套的主,不同时宋带的是华野主力,韦带的相对而言是非主力,如果宋的任务是正面阻击,韦的任务可能就是在侧面敲敲边鼓。不过因为韦出身广西壮族,解放后很幸运的被指命为抗法援越的军事顾问团总顾问,托了陈赓的福韦在越南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此后平步青云,成为和和尚一样的政治不倒翁。

其实三野还有两个能人张爱萍和张震,是后来官做的较大的。张爱萍解放战争初期受了重伤,到苏联养病49年才归队,战功不够,不足以全权指挥战役;张震当时已是三野参谋长,可能没有兵团主官经历亦或资历不够,但一直很受粟赏识。

副兵团级里较出色的王必成是个仗义的人,恩怨分明,是一员悍将,当时资历不行,可能大局感也不够。陶勇也是拼命三郎,和王必成类似,级别也不够,他倒是去了朝鲜,九兵团的副司令,是宋时轮亲选的副手。说起来这两位是粟裕从华中带出来的嫡系,可是却没有因为粟裕占到丝毫的便宜,数年来一直是纵队(军)主官,55年都是中将。

49年三野组建时四个兵团里7、8、9兵团都比较强,只有10兵团弱一些,在淮海战役中表现优异的王建安、陈士榘和宋时轮分别被任命为前三个兵团的主官,而原先一直是主力兵团主官的叶飞由于错过了淮海沦为10兵团司令。反过来说10兵团可能占了叶飞的光,一直是台海方面的一线部队,小弟31军更是由于避过金门之祸,能够挺到今天仍是我军台海一线主力。

入朝前,9兵团进行了调整,将最弱的33军和8兵团主力之一26军对调,次弱的30军掰开,留下两个主力师87和88,调入山东军区32军的主力师94,将此三师分别编入20、26和27军,这样9兵团辖3个军12个师人数接近15万,成为三野最强的兵团,入朝责无旁贷。对于宋时轮来说,不知是福是祸,长津湖成了他的宿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还是说回三野将领,谈三野就不能不说说三野的灵魂人物——粟裕,这里会较大篇幅说一说粟总,因为华野的战记多半就是粟战神的战记。粟裕战功卓越,军事指挥出神入化,为人处事君子般坦荡单纯,这种单纯可能被同级别的人理解为“装”或“阴”。建国后屡遭排压,真是应验世事不如意十常八九,但一直尽职尽业,是个真正的军人,是个悲情英雄,也是共和国不朽的传说。

说起粟裕,很多人为其没有评上元帅耿耿于怀,说实话这是个没办法的事,主席他们这样做其实是有很大缘由的。这得从三野的起家说起,客观的说,三野是一支偏师起家的,先是红军主力去长征,留守的偏师成了新四军。抗日结束后,山东的头等主力115师走了关东,留下的偏师加上新四军一支及一些地方部队成立了山东军区。而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之后也并入了129师的一些部队,抗战之后散成几支,三师随黄克诚去了东北,五师随李先念挺进中原失败后被打散,军部及主力包括叶飞一师随陈毅编入山野,剩下的加上一些地方部队成立了华中军区。47年初山东和华中合成了华东,49初华野又编成三野,因此三野就是由这些个偏师发展成的。随了主力的相对来说资历更深更有才能,留在偏师的一般来说资历浅也年轻一些。但就是这支偏师,在陈粟饶等人的带领下,解放战争中异军突起,成了最强的部队,把最强的敌人还玩的团团转,大大地缩短了解放战争的进程,要论起功绩,大概也就四野能勉强比一比,当然三野的处境比四野要困难得多,对付的敌人也更强大,应该说大家都不容易,三野比四野更不容易。

但因为是偏师起家,三野的领导层,比起其他几个山头,资历更浅,也要年轻一轮,看看其他几个山头的兵团级别的人物,贺龙、徐向前、陈赓、黄克诚、肖劲光、刘亚楼、程子华等等,都是元帅、大将以及准大将级的人物。军队是尤其注重资历的,因此在同职务同战功的前提下,三野的将军们显然是吃亏的,占了全军近三分之一强的三野山头得了一帅两大将,57员上将占了10员,名不副实的二野同样得了一帅两大将10上将,四野摘了两帅三大将20员上将。

当然别的山头的将领相对三野确实资格更老,很多人在红军时期甚至建军时就战功显赫,为了平衡山头,不得不牺牲资历浅的三野。当然元帅还是要给一个的,陈毅当时已脱离军队,是国务院副总理,完全可以不必授军衔,小平就没授,粟裕封帅战功是当之无愧的,可是粟若领了帅,三野的其他将领就压不住了,别的不提陈士榘、许和尚是不是都可以当大将,别的野战军确实也有同级别的当大将的,粟裕在华野一直是他们的直接领导,差两级好像不太合适。怎么办呢,周恩来几次建议下,最终把老资格陈毅拉回来代表三野封帅,粟裕则封第一大将,和尚他们要是跳将起来,一句粟裕也是大将就顶回去了。这就是为什么罗荣桓辞帅没辞成,而粟裕实际不辞的话估计也当不了帅,粟裕是个明白人,主动辞帅,省得中央为难。主席当时一句“壮哉粟裕”个中滋味,自个儿体会。

罗荣桓毕竟是四野的政委,粟裕是华野的代司令,严格的说确实差了半个级别。而且罗荣桓抗日时率115师一部在山东建立根据地的功劳岂是同一时期粟裕可比的。我总觉得粟裕第二次让司令有点没必要,当时是48年5月,毛粟于西柏坡城南庄长征后第一次见面,真是相恨见晚,两人成宿的谈孟良崮谈内战局势,当然还有相持不下的战略分歧。粟裕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战略才能,也表明了对革命的忠诚和对主席的敬意。主席知道关键时刻要到了,因此决心信任粟裕的军事能力。首先改变主意不再要求出击江南;其次决定将华野分出去的几个兵团统一回归粟裕指挥;再将军事才能不济的陈毅调离华野到中野当副司令监军,一来以免干预粟裕指挥,二来为将来如果粟裕需要调度中野打下伏笔,三来还可以给已有矛盾的刘邓和稀泥;同时打算任命粟裕为华野司令员。此时简直可以说粟裕是主席眼里的第一红人,连东北的战局主席也请粟裕同志帮着参谋,粟裕是不是可以携着这个势头,舍我其谁当仁不让,坐上华野第一宝座,许和尚他们谁敢不服?如果历史是这样的,粟裕55年就是板上订钉的元帅。可惜粟裕是厚道的,也许觉得这样做对不住一直比较支持他的陈毅,况且陈毅同志的统御能力确实不错。我只能说粟裕确实高风亮节。其实,粟裕后来自己也说,这次让司令搞的主席也很不高兴。想想也是,我们不说不识抬举这种小人化领袖的分析,这个时候主席确实是希望粟敢于担当一些。

三大战役一结束,大局基本已定,49年初华野改三野时,粟裕任副司令,不再任代司令了,虽然陈毅一直还没回来。这时就和司令政委拉开了一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可惜的是,粟裕让帅别的山头并没有领情,也得罪了三野的将领。主席戏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三野的将领不是圣人,也希望自己肩上的星星能再多一颗,不少人心里埋怨辞帅的粟裕,你当不了帅不也压了我一级,你要是努力了当不上不怨你,主动辞就是你的不是了,太不替弟兄们着想了。

很多军迷们喜欢比较粟裕和林彪,这是很自然的,粟裕和林彪,他们是解放军中最高明的战役指挥员应该没什么疑义。我个人奉他俩为南北战神,两人都非常擅长战役谋划,能整天整宿对着地图琢磨排兵布阵,并且精于算计,这是天赋,加上后天的机遇和锤炼,再善于总结,战神就是这样产生的。

林彪的战术造诣更高,毕竟受过黄埔这种系统的军事教育,在战斗素养上想的更深更细,其六大战术原则,四野全军受益匪浅,各种减少伤亡的点子更多,相对来说三野的兵战打的就要老实一些,没有四野匪。林也更加谨慎稳重,注重厚积薄发,步步为营,一般来说没有七八分把握的仗是不打的。这样除了刚开始在东北立足未稳时吃了些败战损失不小,缓过来之后就势如破竹,一直也没吃什么大亏,说实话对阵白崇禧的青树坪之战也算不上什么大亏。

当然林彪的统御力也更胜一筹,林一直是中央的嫡系,深得主席信任,一到东北很快就成了一哥,并载有平型关之美誉,四野上下没有敢不服的,这样的统御力对于战役指挥是相当有作用的。相对9兵团入朝前调整,林彪对作为东北边防军的13兵团入朝前的调整可谓大动作,50年10月第一批入朝的13兵团4个军,除了38军外,其余3个军原本都分别隶属其他军团,邓华洪学智及兵团部是15兵团的,韩先楚是12兵团的。这样的动作可见101对四野的统御力惊人。

而三野的高级将领对粟裕不服的大有人在,特别是48年以前,关键时候总是需要陈毅来发狠话,才肯执行粟裕的军令。粟裕大概是少了一点的霸气,也许是性格上待人比较宽容的一个人,要是换个其他人,“敢不听我的,整死你。”对于人事任命上,粟裕也不像林彪这般有魄力。许世友运气好碰的是粟裕这样的“老实人”,要碰上林彪,他可能就是陈光了,不过世友不傻,碰上林总可能会换个玩法。若是林彪,肯定也会对9兵团也做类似13兵团那样大调整,一哥大概会换成叶飞或王建安;军队可能还会考虑加入23、24军这样的当家主力。

林部的将领们似乎更出色一些,能人也更多一些,有首先提出抢占东北的黄克诚,有建国后的海军司令肖劲光和空军司令刘亚楼,这些都是战略级数的将领。尤其是刘亚楼,既有才干又有留苏的背景,深得林总青睐,刘后来没评上大将估计是因为和空军在朝鲜战场虚报战功有关。比上面几位不济点的也是当年首先到陕北与刘志丹会师的红25军政委出身的陈子华,其打战也是精于计算毫不吃亏的主,充分体现了山西人精明能干,要不然怎么可能干上38军的兵团司令,据说此君是得罪了高岗,很早就被迫转业。接下来的邓华李天佑韩先楚个个响当当都不是易于之辈。反观粟部的将领们,大都是些老兵油子类型的悍将,要说战略级数当属后来居上的张爱萍和深得粟总青睐的张震。要我说,四野就是再次一级黄永胜刘震贺晋年李作鹏,论打战放到三野也是不弱于那些个兵团司令。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粟裕的战术、统御和部众比不过林彪,但战略造诣还是高于林的。林和粟由于各负责一片战场,两人之间没有什么战略分歧,但两人分别和军委大本营有过不少战略分歧,可以拿出来侃一侃,让大家感觉一下两人在战略上的高下。

林粟和主席解放战争中确实有过不少战略分歧,很多次是林彪或粟裕纠正了主席战略认知上偏差,我认为这并不稀奇,林和粟毕竟身处与国民党军事对抗的第一线,比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的中央军委能够获得更多实际情况,正是他们精确的反馈,使中央军委及时有效的矫正了一些战略上偏差,从而在军事上取得不断的胜利。主席相对老蒋而言,坚持己见但不顽固己见,出现偏差则及时调整,总之是能够认真思考下属的意见并且有效采纳其建议,这也是中共在军事上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也有主席坚持己见并反过来说服指挥员的时候。

林彪和主席最有名的战略分歧是打长春还是打锦州。林彪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旦长途跋涉出击锦州,长春郑洞国的十万人马内含孙立人起家的“天之骄子”新38师有可能跑出来切断大军的补给线并重新拿下四平,而沈阳廖耀湘的精锐新1新6军以及经历过四平的71军有可能尾随并死磕攻锦部队,加上葫芦岛侯镜如的十余万人马的夹击,锦州范运杰本身还有十来万,这样的战场态势实在让人揪心,一旦攻锦不利,东北形势将成崩溃之势。攻锦有点下生死手的意思,不似林总的作风,因为当时在东北东野70万(不含地方部队)对比国军50万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没必要主动搏命。而围攻长春显然要稳妥的多,打下长春是问题不大的,沈阳要是派援兵,正好打援,打下长春,再兵发沈阳,解放东北是迟早的事。问题在哪儿呢?当东野打下长春,卫立煌大概就会下决心听老蒋的撤出东北了,这样的话国军大概可以从东北撤出40万军队,这些部队无论撤到华北,还是华东,都会增加其他战场的困难,因为变相的国军收缩了兵力,兵力一集中并相互关联,想要歼灭就困难了。这么说吧,如果48年伊始老蒋真的说服各诸侯放弃东北山东甚至华北等地,收缩集中兵力于江淮以及西北绥远一带,由白崇喜、傅作义这样的军事高手统一指挥加上杜聿明的高参,内战持续的时间肯定会长很多,很有可能战争会出现胶着僵持状态,弄不好真的就划江而治了。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划江而治对于国民党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结果,可是48年伊始国民党大概没太多人能够真正看清形势。

回过头来,因此打长春和打锦州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能全歼东北五十万国军,鉴于全国战场形势,这个险是值得冒的。主席三番五次的催林彪出击锦州,林总一直在犹豫,最后还是罗荣桓做通了林彪的思想工作,促使其下定决心放下包袱攻击锦州。当然,林总的操作过程几乎无懈可击,一环扣着一环,堪称完美,除了锦州外围和临海的营口跑了些残军,歼灭国军达47万之众,使得东野入关时得以雄兵83万。

再说说主席与粟裕的战略分歧,48年城南庄会面以前,对于外线还是内线,分兵还是集中兵力,主席和粟裕有过几次分歧,主要是46年南线计划,47年的分兵,48年出击江南。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局部优势,各个歼灭敌人可以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关键点之一,但也需根据战局形势,灵活应用,死般硬套可不是主席的风格。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个人认为主席的中央军委在内战期间有两个较大的战略偏差,不是错误,只是偏差。

先说第一个。抗战结束之后,国家需要和平,人民渴望和平,中共也期盼和平,毛的设想是国共共同组成联合政府,中共在联合政府占一席之地,部分地方上如东北的联合政府可以由中共为主导,联合政府的初期阶段中共甚至可以掌握一定的武装为保障。这大概是蒋介石不可能接受的,他一方面和中共假和谈,一方面在美国帮助下将其在大西南的国军精锐运出来在全国范围作军事部署。有过4.12和皖南血的教训,中共大部分上层尤其军队将领包括毛泽东对时局还是很清醒的,应该说从抗战结束前就开始着手准备对付国民党可能的攻击。尽管如此,甚至到46年秋内战全面爆发两三个月后,毛及其中共中央对于和平的期望值还是有些偏高。因此在战争初期,中共战略出发点上有点不计后果的想打胜战多占地盘,以便在和国民党的和谈中能多一些资本,在东北甚至提出了“最后一战”的说法。毛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军事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是显然的,人民期盼和平的愿望是巨大的。

而林彪正是这时候给主席发的那封有名的“请主席清醒考虑之”的电报。包括林彪粟裕在内的一些将领因为对国军军事动向的了解,更清醒的认识到和谈只是国民党在拖延时间部署军队,内战不可避免,我们必须保存实力做长久打算而不应在这个时候和国民党决战。当然,主席很快矫正这个偏差,使得军队没有受到较大损失。

46年6月,国民党撕破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大举进攻,毛泽东从力争打胜仗以争取和平这个观点出发,布置了南线和北线作战计划。南线计划,又称三军进击津浦路,简单点说,要求南线的太行刘邓部,山东陈毅部,以及华中部三军主力外线出击,进攻作战。按计划,华中野战军将听从陈毅指挥,除留1个纵队在苏中坚持斗争,主力将西出淮南,配合山野主力出徐蚌。

正在苏中前线指挥作战的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南下作战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华中野战军主力应留在苏中作战,不能立即西移淮南。首先淮南是个穷地方,交通不便利,部队对地形也不熟,后勤补给困难加大,恐难支持;其次苏中是华中作战部队供应的主要来源,如苏中失陷,淮南又不得速胜,部队将会处于进退两难,局面会相当不利;再者,部队在苏中活动了八年,情况非常熟悉,打仗根本不用地图,群众基础很好。因此,建议第一步让华中野战军先集中力量在苏中打。

陈毅同志拒绝了粟裕的建议,坚持南线出击战略。而毛泽东则对粟裕的建议极其重视,随即叫停南线计划,并提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这才有了粟裕的神仙仗“七战七捷”,再加上其它地区内线作战的胜利,更使毛泽东认识到实行内线作战、积极防御更为有利。虽然要丢掉一些地方,但丢掉地方并不可怕,关键是消灭敌人。南线作战计划也随之改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再说中央军委的第二个战略偏差。虽然很关注中原和华东战场,但是战争初期主席心里并不把中原和华东作为解放战争的战略重点,这是不无道理的。毫无疑问,东北才是重中之重,所谓金角银边草肚皮,东北背靠老大哥,工业又发达,拿下东北,逐鹿中原就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共不乏有识之士,黄克诚是第一个向中央正式书面提出抢占东北可行性报告的,为此黄以兵团之职得了第三大将。因此,主席希望除东北外全国各战场的队伍战略上起的“阻援”作用,也就是尽可能多的拖住国军的大量部队,使其无暇增援东北战场,好让林彪尽快发展起东野搞定东北。就是全国打光了,只要东北能拿下就是胜利。江南是国民党的大本营,国军精锐聚集之处,其战斗意志是最顽强的。对于中原和华东,军队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尽可能多的拖住国军的精锐,就是大功一件。

由此,对于主席主张外线出击或者分兵的理由就不难理解了。不能在内线坐等敌人来进攻,要主动出击外线,将队伍散到到敌占区,或游击或袭扰或发展,这样无疑对敌人造成很大的心理打击,才能牵制住更多的国军使其不得以增援东北。这有点类似抗日时期敌后战场的做法,这样的战略部署应该说也是无可厚非的。刘邓的挺进中原,华野47年的分兵,以及48年要求华野精锐出击江南都是在这个战略前提下的部署。从效果来看,基本达到战略目的,拖住了南面的国军精锐,但是代价是惊人的。

个人认为,保存好实力,歼灭更多的敌人,才是对东北最有力的支持。如果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中野)和华野能够在内线再坚持一阵,多消耗一些敌人,然后稳步收复失地,逐渐解放豫北山东苏北,顶多到48年上半年,华野和中野就有能力和国军进行战略决战。而且我觉得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同一时期,林彪就是通过47夏秋冬三季攻势大量消耗了国军,48年上半年则破袭交通线并大练兵,到了48年下半年,东野的质和量都全面超越东北国军,并将敌人压缩在三个大城市一带,给东北战略决战营造了一个绝好的军事势态。

这个战略偏差到48年5月的西柏坡城南庄毛粟会面之后才得以矫正。

粟裕一生中亲自指挥但打得不顺利的仗不多,比较有名的是南麻和临眗,伤亡两万余人,歼敌不过一万五,想打歼灭战却打成了消耗战。面对国军王牌整编11师,作为攻方这样的伤亡比也是合理的。不过粟战神吃这样的亏,真是有点难得。

这里要好好分析一下47年七月分兵。直到孟良崮,主席逐渐意识到之前真是低估了华野,自46年国共开战以来,粟裕领军的华中野战军以及合并后的华东野战军以战养战,一直成旅成师的在歼灭国军,而且仗越打越漂亮,这次居然出乎意料的剜去老蒋的心头肉整编74师,而此时东野还在四平临江和国军僵持,华野的战略应用应不仅仅限于“阻援”牵制,而是更多的歼敌,军委47年5月22日电,大意是华野要集中兵力握紧拳头,再打几个类似孟良崮规模的歼灭战,这与粟裕一向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粟裕也一直按这个指示积极准备下一步作战计划。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可到了6月29日,突然接到了军委“建议”分兵三路的指示。先说说为何军委出尔反尔,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原因就在于刘邓的挺进中原。当时的形势是,刘邓度过黄河,准备挺进大别山,面对国民党的层层堵截步步紧逼,压力非常大,弄不好就有被全歼的危险。军委要求华野分兵的用意是用突出去的几个纵队去减轻刘邓的北线压力。要知道主席在战争时期的电报都是“建议你们如何如何”,如果粟裕真的把中央电文理解为建议而自行其是,那么这样做的后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刘邓大军的生死存亡。此前对南线计划的抗命和后来的抗命渡江都和此次的形势不同,这次来得非常突然,基本没有商量和回旋余地。而且,陈毅和谭老板(谭震林)都极力支持中央的决定,粟裕不可能再反对了。

现在有的文章说,由于整74师的覆灭,国军各部吸取教训,都非常谨慎,使华野没有机会再各个击破,因此陈粟决定仓促分兵。将这笔账算在粟裕头上,这是不厚道的,也不合逻辑,对于粟裕来说,分兵前他负责的是整个华野全军三十万余人的战役指挥,分兵后只有四五个纵队十来万人,像粟裕这种“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将兵之才,我不信他心里会赞成甚至主动做这个决定。

仓促倒是真的,要是主动决定分兵就不可能仓促,一天之内兵分三路,叶陶率1、4纵向鲁南;陈唐带3、8、10纵向泰安;陈粟谭指挥2、6、7、9纵及特纵正面出击。

南麻战役就是粟裕只有4个纵队加特纵的情况下想歼灭胡链的不满员的整编11师发起的。整编11师之后又改回为18军,是最资深的国军五大王牌之一,是老蒋嫡系陈诚的起家部队,从这支部队出来的人因对老蒋死忠深得其青睐从而遍布全军,因此陈诚派系又有“土(11)木(18)系”之称。如果说74师是骄且横,11师则是老练且狡猾,要我说也丝毫不亚于74师,不久前更是重创了挺进大别山的中野主力。而此前歼灭74师六个团动用了华野手头全部9个步兵纵队加特纵,6个攻坚4个打援,虽说这时的纵队力量得到加强,要歼灭整编11师这种王牌五个团,以华野部队当时装备及战术能力,没有七八个纵队是不可行的,况且11师在南麻建备了完善的工事,两翼黄伯韬的整编25师和整编64师也在积极靠拢。打了几天,许世友主持攻坚的几个纵队没占到便宜,阻援的7纵挡不住了,只能撤出。

临眗战役对阵的是国民党顽8军,虽不是精锐但守得很顽强。由于是雨季并且是外线作战,粟裕的部队此时已经相当疲惫,加上山洪暴发给部队造成很大损失,粟裕在打了几天敌人援军赶到之际不得不及时的撤出部队,鲁中失陷。

另两路也得不着好,叶飞陶勇刚出鲁南还挺顺利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不久两个纵队就陷入敌五个军(整编师)的重围,被打成了“面包”“西瓜”,好不容易突出来和陈唐兵团会师,损失了两万多人;陈士榘唐亮兵团三个纵队取了个空城泰安,接下来攻济宁就崩了一嘴牙,也损失了五千将士。这样七月分兵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华野总共损失近5万人,一些部队不得不缩编,将士们情绪低落,怨声载道。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粟裕做了检讨,认为主要的问题是战略上轻敌所致,原本在内线虽然总兵力少于敌人,但集中力量每仗只求歼敌一(整编)师,局部兵力和敌人可形成4:1到5:1,当然胜算极大,现在分散兵力跑到外线去,对战时局部兵力和敌人只有1.5:1甚至1:1,歼灭只能打成消耗。粟裕不能说军委的分兵指示有问题,只能说我们主观上轻敌了。检讨在陈毅和谭震林处通不过,谭老板将问题指向战术层面上,更是指责粟裕指挥部署不当,战术攻坚不利,陈毅急忙出来打圆场。主席也出来说话,最近一两战没打好没有关系,总的形势还是好的云云(确实牵制了更多的敌人,使刘邓得以喘息)。这是为上位者的智慧与气量,我觉得主席可能也有点意识到此次分兵过于急迫,何况用人之际,宽慰是一剂良药。

接下来重新分兵,分成内外兵团,陈粟统领主力1、3、4、6、8、10纵队及特纵再加上晋冀鲁豫野战军11纵组成外线兵团,负责外线进攻作战;许世友谭震林则统领2、7、9以及新建的13纵,担负内线作战任务;另外11、12纵仍留在苏北敌占区打游击。这期间粟裕得到了一定的兵力,又重新开始打胜战了,9月打了沙土集战役,之后破击并穿越陇海线,进军豫皖苏边区,牵制了大量国军精锐,有力地支援了刘邓大军和内线兵团。与此同时,内线兵团进行胶东保卫战,由于国军主力大量撤出胶东,内线兵团轻易粉碎敌人进攻山东的计划,并进一步逐个歼灭留守的地方杂牌部队,收复失地。粟裕就这一段内线兵团的表现曾谦虚地说,许世友同志指挥的内线兵团比我打得好。

且不论第二次分兵,七月分兵战略上应该说多少有点急进的,华野以实践和鲜血证明了这个不太高明的战略,对此中央军委应负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