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水管:回隆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2:52:23
陈再道将军三打回隆 此段落使用不适当的第一人称(我) 。
请帮助编辑本条目并使用更为正式且符合百科全书的语调。

回隆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千年古镇。当年大禹治水就是从回隆入境。据先秦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7000年前魏域已有了人行路。5000年前形成了驮远路。大禹治水,陆行乘车,由回隆入魏域,形成了境内贯穿南北的车马大道。

据清康熙《魏县志》载,该村原名大徐村,隋唐时改名御河镇,因村东临御河而得名。宋朝真宗北征至此而回,村名遂改为回龙镇,后“龙”字演变为“隆”,后人称之为回隆。

据光绪《临漳县志》记载:“真宗六龙回銮之处,故名回龙,后易名回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回隆南街西村在奶奶庙旧址,挖出了一块明万历三十九年时的石碑,碑文开始写道:“邺东八十里许,镇名回隆,昔宋真宗北伐至此回銮,故号曰:回龙。有大名府志及内黄县巡检司印足征,而今以为回隆。”

清嘉庆《安阳县志》记载:“回隆镇,南临御河,隋炀帝道卫辉苏门百泉东北流,引淇、滏、漳、洹为大河,御以巡幸,赐名御河镇。”

在左传中记载有一座新筑城,这里曾发生过齐卫之战,据考,新筑位于旧魏县南20里,此处正是回隆。从史料记载中研究,我们只能知道。回隆在隋朝以前称大徐村,隋朝隋炀帝赐名御河镇,宋朝时,宋真宗御驾北征抗击辽军,至此返回,因此,御河镇被改为回龙镇。有史载,宋咸平二年(999年),辽主耶律隆绪大举南犯。宋真宗御驾亲征,行至御河镇(今回隆镇),辽兵已大掠而去,宋真宗从此返回,村名遂改为回龙,后演变为回隆。明朝,回龙镇商贾云集,行人往来不断,经济繁荣,在嘉靖年间,回龙镇逐渐演变为回隆镇。

关于宋真宗北征从回隆回銮之事,据《魏县志》记载,回隆明代时有一大名胜古迹叫“回隆古庙”,后陆续叫做“古庙灵烟”、“帝驾回銮”、“高馆礼贤”。明正德《大名府志》记载,这一古迹是魏县八景之一,当时教谕梁矩曾以“回隆古庙”为题写诗曰:

地胜回隆为巨镇,近河古庙喜堂堂。 茂林远屋含烟翠,华扁书金耀日黄。 祈报居人惟鼓吹,往来过客奠壶觞。 门前流水任朝暮,香火炉薰岁月长。

由此可见回隆及古庙当时的胜景。
陈再道将军指挥了魏县三次打回隆的战斗,即1938年8月27日漳南战役,1942年11月2日痛击“伪自治军”战役,1947年4月6日豫北战役。

1942年10月底,二十团到达一分区后,陈再道就召集几个团的领导同志开会,研究下一步如何攻打回隆镇。回隆镇,离大名西南30公里,是我冀南军区与冀鲁豫军区的结合部,也是我一分区南端的一个大镇子,是惯匪程希孟盘踞的主要据点,有600多人。这时,程希孟是伪“东亚同盟自治军”的副军长。1938年秋天,开辟冀南根据地时,陈再道将军曾率领部队在临漳和回隆地区打过他们,当时就是程希孟、郭青、程道合这帮土匪头子,可惜没把他们全打死。现在程希孟又在老家回隆镇占地为王。他的儿子程明轩是二旅旅长。这小子特别坏,外号叫“半截砖”。他们父子依仗日本人撑腰,为所欲为。一分区的同志曾多次派人争取程希孟,他都不听,成为死心塌地的汉奸头子。特别可恨的是他积极配合日军“扫荡”,肆无忌惮地杀害我一分区的干部、战士,抢掠人民的财产.9月间,我们一、三分区主力曾打过他一次,未能歼灭他。这次,决心强攻回隆镇,铲除这个祸害……

1942年11月2日晚,强攻回隆镇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抬着梯子,在一分区选派的向导的带领下,直扑回隆镇。机枪声、手榴弹爆炸声震耳欲聋。骑兵团从东门突破后,从东街向西街打,攻击程希孟的住宅;二十团从南门攻进后,正面围歼伪军的主力。敌人利用沿街的碉堡、房屋进行抵抗;我指战员和敌人进行顽强拼搏。经彻夜激战,将敌大部歼灭,毙俘敌5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程希孟父子带少数人向安阳逃窜。这一仗对打开一分区的局面起了很大作用。11月3日,陈再道将军随部队进入回隆镇。这个镇子真像一个城镇的样子,宽宽的街道,商号、店铺、饭馆也不少。陈再道说:“好久不进城镇,这回又开了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