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朗读:“迷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19:01:01

       迷案——
 月牙泉之谜   翡翠般的月牙泉,婉丽生姿,宛如一位美丽温存的少女,静卧在群山的臂弯、敦煌大漠的怀抱。于是有了史诗般的传说:月牙泉是位美丽痴情的南国少女,带着南国的灵秀,不远万里,来到浑朴犷悍的北方,寻觅她深爱的情人,可她太累了,于是倒在浩瀚的大漠上,一躺就是千年,漫卷的黄沙牵绕着她的梦幻。沙岭似长弓微弯,清泉如半月巧秀,真乃天地间最奇妙的结合。
  月牙泉是一泓神奇的泉,自古以来就有传神的记载。敦煌遗书载“鸣沙山中有井泉,沙至不掩……绵历古今,沙填不满。”古诗中则有“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云影幻游龙”、“银沙四面山环抱,一池清水绿满涟”。千百年来,河西不少名城重镇、关隘哨卡为风沙埋没,许多村庄农舍、植被、牛羊,为黄沙侵袭。风沙吞噬了千年风华、百年繁荣。尽管鸣沙山“沙声吼如雷,声振数十里”,月牙泉却不被淹没,依然澄碧依旧、月弦如故,这不能不称之为“神”。月牙泉奇就奇在她千百年不枯不竭。狂暴的沙漠和静谧的清泉本是不共戴天,难以共存的,更何况处在暴热、干燥、蒸发量极大的沙漠气候的烘烤之中,沙和泉却能悖世之惯例,沙不填、泉不枯,如此神奇景观,还得归功于自然崩造化。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沙峰漠谷问的小盆地中,为沙山环抱,南北最宽五十四米,东西长近三百米,泉沿向南凹,向北凸,向东西两端逐渐变窄变尖,水面形状酷似一弯新月,泉水弓背的一面(北面)距泉边十多米处,是高耸二百多米、峰峦陡峭的沙山主峰。南面是一片距水面几米高的沙土台地,过去台地上有寺院庙宇、殿堂道观百余所,楼阁亭台鳞次栉比,岸边沙枣树、榆树、杨树、红柳蔚然成林,景致壮观而幽雅,有些地方还种植庄稼,足见台地之广大。台地后面也是一座高大的沙山,与主峰遥遥相对;东西两面月牙尖岸则是逐渐高出水面的宽阔平缓之沙垄,起伏延伸。
  月牙泉常盈不枯,恒久生存,还由于泉底有逆断层储水构造,属典型的古河湾风蚀残留湖,处在风蚀凹地和新月形沙丘间,也叫风成湖。以前鸣沙山中还有几个储水小湖,都和古河道的大部分一起被流沙埋没了,惟月牙泉这片残留河湾地势较高,河流渗漏的地下水汇集于此,又受到周围特殊地形地势的保护,得以幸存。其水源来自鸣沙山下含水层位置较高的地下潜流,一般不受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水量稳定,而月牙泉处在古河道河湾残留形成的湖盆洼地中,离潜水较近,容易接受地下承的补给。所以,水面虽小,但底部水路畅通,涟漪荡漾。
  敦煌地区历来西南风较多,刮西风时,由于泉附近比较潮湿且以前有植被,近处沙坡低缓起伏,而较远处又为高山所围,困之沙刮不起来,而远处的沙又吹不到泉边;起南风时,泉南有广阔的高台及树木、建筑阻隔,沙子很难落人水中,同时还把北面山脚流泻下来的沙吹卷到鸣沙山上,从而防止了北山脚抄子堆积拥向月牙泉。起北风时,主峰另一面的沙子飞速地治月环形涉丘向山梁上滚动,沙子沿山梁上滚,速度迅急,动能很大,所以吹到山背的沙子速度掇快,而*月牙泉一边主峰坡度极陡,山脚距泉沿近而山高,因之沙子从山脊骤然飞起,凌空而过,飞越月牙泉,落到对岸。风越大,沙子落下距泉越远,而山下因有主峰为屏,几乎无风。这就是“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所掩”及“沙挟风而飞响.泉映月而无尘”的原因所在。凡到过月牙泉的人,无不为泉不为风吹、不为沙填,纤尘不染的奇妙神秘的景观惊呼、赞叹。可以说月牙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就是大自然赋予它最好的保护神。 千古迷案——僰人悬棺    悬棺葬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之上为特征。年代主要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棺木的放置方式因时因地而有不同,或利用岩壁间的裂隙之处架设棺木;或在岩壁上凿孔,楔入木桩,以支托棺木;或利用天然岩穴及人工凿穴,盛放棺木。棺木多为独木凿成,呈长方形,也有少数用船形棺者。葬式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二次葬即待死者肌肉腐朽后,将骨殖收入棺内,再送到悬崖上去。
  四川珙县与云南接壤处,为古西南夷地区,汉武帝开夜郎置健为郡时属僰道县。历代少数民族聚居于这一带,遗存的悬棺甚多。这一地区的悬棺葬,其下限可到明清。关于悬棺葬的族属,至今没有定论。
  四川洪县城南的洛表乡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是悬棺葬最多和最集中处之一。麻塘坝亦称僰川沟,距珙县60公里。坝形狭长,南北长500米,东西宽400— 1OOO米。坝中部贯穿一条清澈见底的螃蟹溪,悬棺分布于螃蟹溪两岸南北数公里的山崖上。现尚存悬棺160多具。桩孔遗址,星罗棋布。距地表低者十数米,高者数十米。棺为木质,形若长匣。或依岩凿孔置棺;或利用天然石穴置放;或凿石为穴存棺于内,但以凿孔椽木置放者居多。因时间久远,风雨摧残,不少已坠落腐坏。1974年7月四川省博物馆及珙县文化馆联合在邓家岩及白马洞两处清理的十具悬棺,发现随葬品多麻、竹制品,还清理出两件青花瓷器,为明正德、嘉靖时期景德镇民窑产品,对该悬棺的断代,是一件很好的物证。
  苏麻湾西距麻塘坝十多公里。山湾内陡峭的石灰崖壁上,密集着悬棺48具,以及一些桩孔,墓穴遗址。崖脚下有邓家河流过。
  麻塘坝、悬棺四周的崖壁上,还有不少壁画,色彩鲜艳,画面古朴,形象牛动,人物粗犷,表现日常生活,内容丰富,有骑马、跳舞、手执戈矛等人物形象,还有马、犀牛、野猪、飞鸟以及一些图案和符号等,反映了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这此墓葬,是研究川南一带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实物资料。 中国古建筑抗灾之谜    我国的古建筑有很多难解之迷,特别是在抗灾性能上令现代科学家叹为观止。
  天津市蓟县有一座独乐寺,其中的观音阁柱子是一截一截叠起来的。清康熙年间曾发生一次8级地震。1976年又发生唐山大地震。这两次地震使许多建筑毁于一旦,而这座观音阁却安然无恙。
  浙江宁波市洪塘镇北的保国寺,历经千年风雨,经受多次台风袭击和地震考验,迄今岿然不动。更为奇妙的是,它不为虫蛀,不为鸟宿,连苍蝇、蜘蛛都不光顾,实为古代建筑的珍品。
  50多年前,山西省灵丘一带曾发生一场震中裂度为九度的地震,各种建筑物倾刻倒塌,唯有位于应县震区高达67公尺的佛宫寺释迦塔丝毫无损。前几年,应县一带发生5──6级地震。1998年张家口地震又波及应县,释迦塔仍象没事儿似的。1926年,山西军阀混战,约有200发炮弹击中了它,仍然没有损伤它。更为神奇的是这个木塔在避雷防火方面深不可测。历史上的好多木塔曾毁于雷击,葬身火海,而 应县木塔却经受住了无数次特大雷击,没有对它造成任何损害。如果是其它木质建筑,早就化成灰烬了。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从公元1487年到1721年,由于多次地震,西安小雁塔有过“三裂三合”的神奇经历。第 一次明成化末年,长安地震,土裂尺许。正德末年,地再震, 塔却一夕如故。第二次是明嘉靖乙卯年地震,塔裂为二,癸卯年复震,塔合无痕。第三次是清康熙辛未年震,塔又裂,辛丑年复合。史料所记载的这6次地震中,有几次是破坏性极强的。如1555年关中8级大地震,死亡83万人,波及19个省,曾出现山崩地裂 ,城镇陷落的惨剧,唯有位于地震区的小雁塔屹立不倒,令人百思不解。
  中国古建筑神奇的抗灾功能,不但引起了中国科学家的兴趣,也一直是全球考古学家和建筑学家关注的焦点。遗憾的是虽然研究者们提出了种种假说,如建筑结构说,地质结构说,地理环境说等等,但均是一家之言,至今没有定论。还有待学者专家们进一步破译。 古剑之谜  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这是本世纪以来巨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在二号俑坑内已出土有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其中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仍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事实上,关于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绝不是秦始皇时代的发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岁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忙忙碌碌的后人几乎把它遗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入人们眼帘。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溶点大约在4000℃。
  中华文明中曾有过太多的秘密,谁能想象,本世纪50年代的科学发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又有谁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长剑,竟然是现代科学尚未发明的杰作?问题是在发现以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解释这种超常规的科技早熟现象?我们真不希望看到有些人用“偶然”来解释,它应该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说明。假如以上的事实是真实的话(至少铬盐氧化处理不是假的),那么我们就会问:他们的技术渊源是什么呢? 能爆炸的沸水   在高原范围内共有一千余处地热区。以西藏南郭的地热带为最强盛。它南起喜马拉雅山,北抵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从西隆阿里向东经过藏南延伸至横断山脉折向南迄于云南西部的强大地热带的形成,和年轻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密切相关我国科学工作者把它叫做喜马拉雅地热带。在这条地热带内有热水湖、热水沼泽、热泉、沸泉、汽泉和各种泉华等地热显示类型,还有世界上罕见的水热爆炸和间歇喷泉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现象呢?
  在喜马拉雅地热带内一共找到十一处水热爆炸区,其中以玛旁雍热田为典型。据目睹者介绍1975年11月在西藏普兰县曲普地区发生了一次水热爆炸,震天巨响吓得牛羊四处逃散。巨大的黑灰冒烟柱冲上天空,上升到大约八九百米的高度,形成一团黑云飘走。爆炸时抛出的石块直径大达三十厘米,爆炸后九个月,穴口依然笼罩在弥漫的蒸汽之中。留下了一个直径约二十五米的大坑,称为圆形爆炸穴,穴体充水成热水塘,中心有两个沸泉口,形成沸水滚滚,翻涌不息的湍流区。泉口温度无法测量,但热水塘岸边的水下温度已高达摄氏七十八度。
  水热爆炸是一种极其猛烈的水热活动现象,爆炸后地表留下一个漏斗状的爆炸穴,穴口周围组成的环形垣体堆积物逐渐流散,泉口涌水量慢慢减少,水质渐清,水温降低。水热爆炸通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前兆不明显,过程也很短促,约在十分钟以内,因此只有少数人碰巧亲睹过这种奇特的地热现象。
  有人认为,水热爆炸属于火山活动的范畴,这是因为目前仅有美国、日本、新西兰和意大利等少数国家发现过水热爆炸,但几乎都出现在近代火山区内。然而,青藏高原上的水热爆炸活动和现代火山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它是在以岩浆热源为背景的洗层含热水层中,当高温热水的温度超过了与压力相适应的沸点而骤然汽化,体积膨胀数百倍所产生的巨大压力掀开了上面的盖层而发生的爆炸。高原上水热爆炸的规模较小,但同一地点发生水热爆炸的频率却较高。如苦玛每年四五次,有的年分则多达二十余次。这种罕见的高频水热爆炸活动说明,下覆热源的热能传递速率大,爆炸点的热量积累快。从地热带内其他各种迹象判断,这个热源可能是十分年轻的岩浆侵入体。19世纪末叶以来,涉足高原的任何外国探险考察家都没有报道过这里的水热爆炸活动,已经发现的水热爆炸活动大都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它们形成的垣体中也不见泉华碎块,这不仅说明这些水热区形成的年代新,而且还暗示这里作为热源的壳内岩浆体很年轻,正处在初期阶段。
  西藏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间歇喷泉的惟一地区,共有间歇喷泉区三处。高温间歇喷泉是自然镭一种奇特而又罕见的汽水两相显示,它是在特定条件,地下高温热水作周期性的水汽两相转化,因而泉口能够间断地喷出大量汽水混合物的一种水热活动。相邻的两次喷发之间,有着相对静止的间歇期。
  这种奇特的、交替变幻的喷发和休止,决定于它巧妙的地下结构和热活动过程。间歇喷泉通常位于坚固的泉华台地上,其下有体积庞大的“水室”和四周的给水系统,底部有高温热水或天然蒸汽加热,还有细长喉管直达地面的抽送系统,酷似一个完整的天然“地下锅炉”。随着水室受热升温,汽化上下蔓延,至水室内具备全面沸腾的条件时,骤然汽化所产生的膨涨压力通过抽送系统把全部汽水混合物抛掷出去构成激喷。水室排空后重又蓄永、加热,孕育着再一次喷发。
  位于拉萨市西北九十公里的羊八井盆地海拔四千二百米左右,也是典型水热爆炸类型的热田之一。这里一些巨大温泉和热水湖蒸汽升腾而成高十余米的几座白色汽柱,飘逸不绝,引人注目。地热田东北有一个面积七千三百五十平方米、深达十六米的热水湖,湖水湛蓝,热水从下往上不断翻涌,湖面水温在四十五至五十九度之间,湖区正南有渠道使擐水外泄,流量约三十三升/秒。近年当地居民已在湖边修建了浴室,人们可以在这里洗到舒适的温泉澡。 石壁因何泼水见画   在四川仁寿县黑龙滩水库的峭壁上,有一个九百年来未解的名胜之谜——“泼水现竹”石壁画,人称蜀中奇观。“怪石墨竹”写于1071年至1073年之间,距今已逾九百年。而这“怪石墨竹”至今经水涤石,画面清新如故之谜仍未揭开。
  黑龙滩北端、龙泉山脉的一处巍峨悬岩上,镌刻着一米见方的两个字“龙岩”。龙岩东南百余丈的紫色石壁上,有一尊大佛坐在窟中,石窟上面左侧凹进的平面石壁上,用净水泼洒后,出现“泼水现字”几行墨笔字。署名处清晰地现出“乾道五年”等遒劲字迹。在石窟上右侧石壁凸起的平面上,有些不规则的画面处,经山泉泼洒就会出现奇观:石壁条幅上,墨竹主干亭亭,枝叶潇洒;竹根临怪石处派生出一丛幼竹,婀娜可爱,顶部侧叶,长剑当空,刺向云天。
  “怪石墨竹”的作者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文湖州。北宋梓州永泰县(四川省盐宁县永泰乡)人。他平生爱竹、种竹、写竹,开拓了“湖州竹派”。仁寿(现称陵州)县志记载:“文同北宋熙宁四年知睦州后,在龙岩写怪石墨竹,两壁摩岩隐隐有光。怪石墨竹既无墨迹,又无雕镂痕,用水涤石,画面犹新。”
  画面再“犹新”,也很难在九百年间一直如故啊。相传,文同写竹的用墨非凡。那墨是在其主要原料松烟、煤烟中,投人了珍稀的某种鱼的尿液,经铜炉炼制。而当地百姓则说,是因为龙岩处于神秘莫测的古怪位置,岩顶有参天古树荫蔽.岩下有从河水中不断蒸腾升起的某种地气,加上龙洞中不止的山泉孕育,才出现了这个奇观。更有古稀老人说,是文同的表弟——宋代名人苏东坡,在密州就任期间,从徽州买来一种“房墨”相赠,并引举苏东坡有《迭与可出守陵州》那首七言律诗为证。根据化学原理解释,“怪石墨竹”处的紫色岩石,含化学元素钾,钾的化学性活泼,容易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可能生成氢氧化钾。龙岩泉水可能和指示剂石蕊有相似的化学成份。
  石蕊遇氢氧化钾显墨蓝色,看上去酷似黑色。
  然而,到底为何泼水才能现竹,仍然没有人真正解开这个谜。 响沙湾鸣唱的沙丘   我国有四大举世闻名的鸣沙地,即甘肃敦煌县的鸣沙山、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鸡沙山和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响沙湾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之南约五十公里,位于库布齐沙漠的中段,属达拉特旗,这里以响沙著名于世界。
  所谓响沙就是指能发出响声的沙子,有的地方又称鸣沙。响沙湾的沙丘和一般的沙丘相似,呈新月形,高约五十米,沙丘的坡度约为三四十度。天晴时,这里的沙子经过太阳一晒,温度有时可高达摄氏五十度。赤脚走不行,穿着鞋子走容易进沙子,也不行。当你顺着山坡从山顶铺下来的长长的软梯慢慢爬上山顶以后,再从沙丘顶部坐在一片灿灿发光的金黄色的沙面上慢慢向下滑去的时候,就会发出一阵阵响声。这种响声有时像远处飞机或汽车嗡嗡之声,有时像抖空竹呜呜之声,有时又像青蛙的叫声。总之,随着姿势的不同、用力的大小,发出的声音也就因人因地而异了。其声音之大,相隔堪十米远还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响沙湾的沙子为什么会发出这些奇异的响声呢?当地人传说,这里本来有一座宏伟壮丽的喇嘲庙。有一天,一夜之间,狂风吹来的沙石把这座庙埋了起来,堆成一座沙山。埋在地下的喇嘛们还在不断地念经、击鼓、吹号……我们听到的,就是喇嘛念经、击鼓的声音。这当然只是一个有趣的传说,从科学上,鸣沙又该怎样解释呢?
  它仍然是一个未能完全解开的谜。有科学工作者认为响声的发生似乎和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第一是地貌,沙丘呈新月形,沙丘的对面为一小山,小山与沙丘之间有一条季节性的河流。我国的几处“鸣沙”,其地貌均大致相似。
  第二是湿度,湿度大了不响,如果雨后去滑,沙子就不响了。宁夏的沙坡头就是由于植树造林以后湿度增大而成了哑巴。可是,如果沙子太干,它也不鸣。敦煌的鸣沙山就是由于处在沙峰环抱之中的月牙泉的泉水枯竭而不鸣了。由此可见,若要出现“响沙”,湿度要适中。
  第三,响沙和沙子的厚度有关。这里松散的沙子下面是比较硬的一层砂砾岩。沙丘顶部的沙子厚度可能较深,沙丘底部的厚度可能又较厚,所以最响的部分是在山坡的中部。
  第四,是沙子的粒度较细而且均匀,沙子的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黑云母等矿物。沙粒细匀而*湿度适中, 则沙子空隙之间既有利于空气的储藏而又不易逸散,这是一个重要条件。山顶坡度较大,沙层薄,显然条件不好;山麓沙层太厚,湿度也可能较大,似乎条件也不算太好。到底是沙层之下的砂砾卷层的崎岖不平风化凹面,导致了空洞着发声,则需试探后才能证实。总之,在滑下时,用力越大,动作越协调,则响声越大。一些游人由于去时是在雨后,或是由于没有掌握好下滑的技术,结果是虽见其沙,来闻其声,只是抱怨而归,那就未免太遗憾了。
  沙漠里的确有很多好玩的现象,什么海市蜃楼啊,响沙啊,不过人类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些现象的原因,所以它们身上还笼罩着迷人的神秘色彩。
  石头为什么会流血?
        明故宫的午门里有一块引人注目的“血迹石”。青灰色的石面上,夹杂一团团绎褐色的斑纹,就像是鲜血渗透到石头中去了。有人说,这块血迹石是五百八十年前方孝孺血溅宫门留下的。真的是这么回事吗?
  方孝孺,浙江宁海人,世称正学先生。为明初大儒,以愚忠著称于世。
公元一四○二年,燕王朱橡率军南下,攻破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朱棣自立为王,就是明成祖。明成祖想利用方孝孺的声望,笼络读书人,于是便命令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最后被灭了十族,其中包括他的朋友和门生,先后株连落难的达八百七十多人。民间相传,血迹石里的血迹就是方孝孺当年头撞阶石所留下的。
  “血迹石”在中国还不只一处,苏州虎丘也有一块渗血的石头,叫千人石。传说:千人石下即是吴王阖闾的坟墓。吴王修好自己的坟墓后,怕工匠们泄露内情,使自己死后不得安宁,在造好坟墓后,把所有的工匠和知情人都捆绑起来,挨个儿砍死在千人石上。千人石每到滂论大雨之后,都从岩石中渗出“血水”。人们说,那是工匠的血当年浸透了千人石之故,一下雨,就渗出来了。淡淡的“血水”,使人们同情那些能工巧匠的悲惨命运,痛恨吴王的残暴行径。
  难道血迹石里真的有血吗?那千人石经历两千多年,为何至今还在悠悠“渗血”。
  其实血迹石是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由沉积岩中常见的石灰岩构成的。这种血迹石是在海底形成的,距今约三亿多年。当时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参与了沉积。在这期间,它们又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相作用,便出现了绛褐色的团块和条纹,经过成岩作用,便形成了血迹石。以后海底的血迹石随着地壳运动而抬升,不少血迹石也就脐身于山之上了。工匠在建造皇宫时,又将它们从山上采下,并加工成我们如今所见到的模样。而苏州虎丘一带在一亿几千万年前,是火山喷出的火山角砾,火山灰掉落的山间水盆地。距今七千万年前,才逐渐形成小丘。所谓血染之石,实际上是紫红色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往高处流的水   水都是往低处流,哪能往高处流呢?事实确是有.
  在新疆大漠深处,巍绕高原之巅有不少奇闻趣事,其中最为奇怪的就是“水往高处流”这一自然奇观.
  奇观发生在新疆南疆克孜勒苏自治州乌恰,距县城 190公里处有一条名叫什克的小河上.这条小河呈南北走向,眼看着河水从上游的低洼之处沿着山坡像蛇一样透透向上流行,最后竟爬上一个十几米高的小山包.河水在山包上转了两个弯,然后在山包的另一侧又顺着山坡向下游流去.驻守在这个小山包上的边防战士天天利用这股”神水”烧水、做饭、洗衣、浇地,只是弄不清楚这河水为什么竟往高处流.测绘人员曾专程来这里实地勘察,证实山包确实高出上游河面14.8米.有不少地理、地质学家亲临实地考察,也没有得出科学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