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苹果幼儿园:老城重生——喀什改造的2.0版(组图)(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7:51:57

老城重生——喀什改造的2.0版(组图)(4)

2011年07月11日 09:31
来源:凤凰周刊 作者:张弛

字号:T|T
54人参与5条评论打印转发

喀什老城中最具民族风情的高台民居。

被围观的喀什改造1.0版

喀什的旧城改造被认为始自2001年,但实际上当年实施的仅是围绕着艾提尕尔清真寺广场的一个商业扩建项目。在时间上,它正好和之后从2003年伊朗大地震后,政府提出的“老城改造”联成一体。

喀什老城变成商业区的消息,自然引起国外维吾尔人的广泛关注。也由此,喀什改造成为一个历时最长、被围观程度最高的改造工程。

艾提尕尔广场是喀什乃至新疆著名的旅游景点。在本地媒体的报道中,2001年的扩建工程,是一个旅游经济开发的样本工程:

艾提尕尔广场改造包括道路改造、周围公共建筑、民居改造和广场空地改造等。广场面积从20100平方米增加到24000平方米,加上疏通的道路和停车场,整个广场有39000平方米。最终建成的艾提尕尔民俗文化旅游区,占地15万平方米,主题的艾提尕尔广场围绕维修扩建后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建成,周围还有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民族小吃一条街、观光塔、民俗文化展览厅等相关景点。

然而,这里以前都是老房子。

由于喀什城最初就是围绕艾提尕尔清真寺建成,作为喀什的核心区,这里的老子也许是喀什最古老的。由于艾提尕尔广场改造工程的实施,这里的老房子被直接推掉,大约5000户居民被外迁疏散。

为了城市发展和老城居民安全的城市改造,很多维吾尔知识分子能理解,但将老城居民集体迁出的做法,他们颇有微词:“老城的人如果走了,留下空城还有谁愿意来旅游,没有老城这张名片,喀什还能吸引多少游客”

老城改造过程中,强行迁出老城居民以及过低的补偿标准,使得该目开始就饱受质疑,尤其对生活在南疆之外的维吾尔族知识分子来说,喀什老城是维吾尔传统文化的物理存在、情感寄托。因此,从2001年起,国内外出现一片反对改造老城的声音。

对当地普通百姓来说,文化象征是个很遥远的概念,他们感受最大的冲击,是自身生存方式的巨大落差变迁:那些直接被外迁的人,生活居住区从此失去了生存依托的巴扎(巴扎源于波斯语“集市”之意),就等于失去了谋生手段,而极低的补偿完全不够重新买房。对丈夫在外工作、妻子在家操持,家中常有五六个孩子的典型喀什市民来说,其结果可以想见。

之后几年间,世界每发生一次大地震,喀什就会宣布一次“正式启动”改造工程。然而,这一工程在居民不信任的心理阴影中,一直难以推进。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最初拟定的改造计划也没有完成。

汶川大地震后,“抗震”声浪压倒一切。汶川大地震的种种惨状在电视上反复播放。当地改造办工作人员都记得,2003年当地也宣传或伊朗大地震:2500年历史的巴姆古城被夷为平地。6万多人丧生,但比起伊朗大地震的宣传,2008年汶川地震才真正令老城区的居民紧张。

2008年7月,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批示,责令有关部委尽快调研,拿出方案。这一次,当地政府态度异常坚决:“对喀什老城区的改造,一定要采取坚决措施,不惜代价。”

2009年1月,《喀什市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综合治理宣传提纲》称,“我们绝不能受一些人以所谓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借口来蒙蔽我们的群众,让我们的民众以血的代价和生命财产的损失去保护那些没有丝毫价值的破旧危险房屋,绝不能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的错误舆论来阻碍喀什的发展。”

2009年2月26日,历时5年、投资30亿元的喀什老城改造工程再次宣布启动。这是继2001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改造行动,投资也最多。

2009年2月27日的全市动员大会上,官员们被要求,“对有意抵触,拒不配合工作、不履行气应有职责和义务的部门领导就地免职,别误选择。凡是自己住房在老城区的,要率先搬迁或改造;有亲属在老城区居住的,要宣传动员亲属按统一规划搬迁和改造。”

但2009年启动的改造,对住户的赔偿数额低得令人难以置信。“那时的标准有3000元一户的。”当地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称。而据《凤凰周刊》了解,3000元一户还只是针对城区居民的标准,对农村居民的拆迁补偿标准全疆统一为2000元一户。与今天的安置及补偿方案相比,不啻天渊之别。

更令当地人不安的是生活环境的改变。“那时的改造方案就是花园巴扎那种,就是把几户人集中在一起,设计个火柴盒式的楼房。”花园巴扎,是当地一个有28户居民的社区。2009年,针对这一片出台改造方案是由居民字形拆除房屋,然后由政府就近统一规划建设6层以下住宅楼。

这个改造方案,并不仅是老人们就此失去旧社区形成的社会关系,更将使许多居民失去临街的门面房,手工业者无法继续做生意。

尽管比起2001年前后将居民直接外迁的做法,2009年将居民就地安置的做法已有进步,但对居民生存、就业欠缺体贴的安置,本质上没无太大变化。更要命的是,几个月后“7.5”事件爆发,老城改造工作的难度骤然加大。

当地官员称,2009年6月25日《凤凰周刊》的封面报道《最后的喀什》,让地方政府一时处于舆论压力的风口浪尖上。而境外的维吾尔网站上,频繁出现了“中国政府以老城改造为借口,毁坏,肢解维吾尔文化”的说法。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