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釉瓷器图片大全:老子的逃跑主义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46:19

老子是周朝的官方文化权威,孔子专程请教老子周礼,按理说老子对周礼文化抱有思想职责的信仰和精神的热忱,但是司马迁的记载让人怀疑老子对周礼文化的忠诚: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老子说,周礼的文字虽然还在,但是周礼创造者的尸骨早已腐朽。老子的意思是不是人去物非,周礼已成为一个文字空架子?

老子接着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更是好像在提醒孔子,不要食古不化,不识时务,要与时而行。

《道德经》中,老子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说明老子怀疑周礼“仁”的精神。

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这和老子“道”的思想接近。

但是孔子没有动摇对周礼的信仰,孔子对周礼是充满真挚的感情,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任何精神崇拜,必须有非物质的精神条件,周礼仁爱的思想,就具备了这一条件。

我在不少文章中说明孔子仁爱的思想含有物质性,因此不是彻底的非物质精神。但是必须客观的看到,孔子仁爱的思想毫无疑义也具有非物质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条件,才使孔子始终的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

相比之下,老子思想其实是全部被物化了,老子不再相信非物质的仁爱精神,而物质化的周礼形式,在老子心目中更是没有任何地位。

老子没有兴趣教孔子周礼,而是很玄妙的讲授了物化了“道”的矛盾精神,这种无限物质宇宙观的认识,很可能开阔了孔子的视野。

《史记》的记载,让我们领略了孔子博大胸怀,尽管孔子不赞成老子放弃周礼文化,但是老子“道”的宏大思想,孔子深深赞叹,情不自禁的称赞老子是龙。

老子不仅思想上背叛了周文化,而且思想的异化导致老子最终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

《史记老子传》:

老子“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君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午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是东周在职的文化大臣,吃的是皇粮,但当周王朝大势已去,老子压根就没有想到名正言顺的坚守岗位,更是没有去想以身殉职,而是不辞而别,弃国家事业而不顾,独自偷偷的跑了,不知所踪。(可以联想今天富人纷纷跑到国外,是有历史文化原因的)

如若不是京城城门官拦住老子,逼着他写下《道德经》,否则中国文化最精彩的思想密码岂不失之交臂?

老子是不是很自私?自私的跑掉,思想也差一点自私的秘而不宣,道教自私的成仙和老子自私的跑掉不是很相似吗?

当然这些都是如同宗教事迹一样的历史传说,信则有!

但是既然传了文字下来,那么就成了中国历史承认的一种文化价值。

中国有个成语“三十六计走为上”,和老子的跑走有关系吗?

即使两者没有联系,但是两者的文化价值观何其相像!

中国文化很有意思,一方面高调宣传忠君爱国思想,“不成功便成仁”!另一方面对老子这样很严重的“逃跑主义”(通向变节投降)也网开一面,几乎没有历史的追究、审查、批判,连孔子都对老子称赞不已。

中国文化提倡忠君,也接受叛变君主后的变节或者浪迹江湖。前者有“士为知己者死”等多种理论的支持;后者有“天命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等理论的解读或者开脱。

中国文化,英雄是不问出身,抓到老鼠就行,因为中国文化进入门槛很低,只需要本能性的物质霸气,中国文化是物质的博弈而非精神的博弈;

中国文化的英雄,又是识时务者,“时务”是什么?是物质世界!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等同有奶便是娘。因此中国文化中的英雄是赤裸裸的物质崇拜性的英雄。

严复译著《天演论》,在中国近代文化阵地上赫赫有名,引进西方的进化论,所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其实就是伤天害理,弱肉强食。

严复为什么没有介绍西方根本性的人权文化?可能不是因为他精神上的民族主义,而很可能是他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西方文化崇拜个人精神的本质。

因为人权精神文化和中国物质文化迥然不同,而以物质竞争为价值尺度的达尔文进化论,倒是和中国物质性的历史文化气味相投,因此西方文化物质性的部分,很容易引起中国学者的兴趣,也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老子背叛和逃跑的事实,中国历史文化不仅没有加以追究和指责,相反常常成为中国人操守变通的理论依据。

中国文化如此复杂灵活,如此没有绝对性,根本原因它是一种物质性的文化,没有普世性的可以绝对依托的神圣精神。

孔子思想,虽然属于世俗权力价值文化,但是含有超脱世俗物质的绝对精神,但是还微弱,不能有效独立,更没有普世的条件,但是正因为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相对的说最具有绝对精神,因此孔子的思想才成为中国文化最有健康影响的部分。

孔子心胸宽广大,孔子一生没有服务于周中央王朝,但是孔子对周的忠诚,即使命运坎坷到“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还是矢志不渝,丝毫没有动摇。如此坚定的信仰周礼,却能够容纳老子对周礼的离经叛道,充分表现了孔子中庸之道的海纳百川,豁达大度。

但是毕竟孔子和老子思想有着很大区别,后来他们思想在历史发展中各自分道扬镳。

司马迁记载:孔子前去求学老子时,两人关系亦师亦友,很是恭敬亲切,后来情况却发生根本变化,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利害关系彼此也越来越势不两立,到了司马迁年代,《老子传》写道:“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 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中国文化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和老子在“道”的源头上,主要表现出“克己”的一致性,但是随着中国“道”文化的茁壮成长,孔子和老子的文化价值的相异,就越来越变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