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海狮4s店:中国第一位“裸官”善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5:21:10

中国第一位“裸官”善耆

作者:李嘉成

转自“较真谈”——http://bbs.globalview.cn/read.php?tid=969


  善耆是清朝最后一位肃亲王,可谓权高位重。说起来他应该中国第一位“裸官”,可以说是所有“裸官”的老祖宗。
  现在人知道他的,主要有两件事:一是他有个女儿叫金璧辉,就是后来日本特务川岛芳子,二是他主政期间,赦免了企图刺杀摄政王载沣的汪精卫。
  眼下有股历史舐痔风,文雅点说就是卖国有理派或者卖国香艳派,说白了是给卖国主义打前站的,这一忙乎不要紧,于是善耆老先生就浮出水面了,原来官做大了也能“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且卖起国来分外精致,让人叹为观止。
  善耆老先生是第十代肃亲王,满清王朝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不但给了他权,还让他拿这个权敛足了钱,所以当时就有:“恭王府的房子,豫王府的墙,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的谚语。
  善耆老先生倒不怕他的财产清单被大清百姓知道了,这一点他的运气比陈水扁要好许多,也和现在的“裸官”不一样。不过有一点是很共同的,就是利用他所服务的政权,出卖自己的国家,盘剥毫不知情的百姓,转移财产,转移儿女,转移视线,方法可能不尽相同,小心眼是一样的。
  善耆作为大清朝的重臣,视野之下是中华广阔的土地,当然和那个在海岛上神神鬼鬼的阿扁不同,所以,比较起来,阿扁更象一出滑稽戏,而善耆演出的却是一出让全体中国人买单的丑剧。
  善耆大权在握的时代,是清王朝已经风雨飘摇的时代,也是列强开始瓜分中国的时代。所以,象善耆这样的蠹虫,唯一想到的是,无论时局如何变化,他也能鸭子水面打跟头,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你说此人是里通外国也好,说他私交敌手也好,说他是保皇党也好,说他是革命党也好,说他认了洋爹也罢,林林总总,你竟然找不到一个字来形容他了,这就是善耆。
  有史料说,某年国殇期,按大清律,是禁止一切娱乐喜庆活动的,没想到善耆依律询查,闯入某大臣家,竟然戏子王公挤了一堂,华堂之上,锣鼓喧天,正忙得不亦乐乎。大家猛然看见善耆,都吓呆了,没想到善耆一笑,先亮嗓子唱了一句西皮流水,那真是字正腔圆。人们这才醒过神来,感激涕零。那时候不时尚握手,于是大家纷纷请安。
  王公贵戚们都说善耆好话,他们豢养的士大夫阶层,也在朝廷上下传扬善耆的“亲民”;
  最有名的是赦免汪精卫事件。当时的汪精卫参加了革命党,图谋刺杀摄政王载沣……这是眼下挺汪派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实际上汪精卫想背后捅刀子的不仅是载沣,还有孙中山,载沣倒是毫发无伤,孙中山可是被汪精卫勾结袁世凯实实在在的倒掉了……这是后话,现在说说比汪精卫有趣得多的善耆。
  善耆负责审理此案。他的职务是民政尚书,可是权力很大,大的有点吓人。为什么呢?因为载沣下令“斩立决”,依照大清律,这种“谋逆”罪是理所应当判处死罪的,但是奇怪的是,善耆一句话就否决了摄政王,也否决了大清律。
  汪精卫不但没有死,反而在牢房里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更为惊人的是,善耆还到牢房里看望汪,说了这样的话:我恨我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不是这样的话,我愿意去追随共和。
  对此,摄政王载沣好象一声也没敢吱。
  这就有点奇怪了。对这一点,史料语焉不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善耆的背后一定有着可以抗衡朝廷的力量,那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善耆后来的政治走向了解一二,首先是他已经结集了利益攸关的封建官僚集团,二是洋人的势力。
  别人是脚踏两只船,老先生善耆是脚踏八只船,真有你的,善耆!
  善耆把自己的儿女都送到日本和欧洲留学,并且不怕放下肃亲王的架子,和一个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结了亲戚关系,把一个女儿送给川岛浪速做养女。
  据善耆最小的女儿、川岛芳子的妹妹金默玉的回忆,善耆的大量财产。被川岛浪速吞没,那么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如果没有转移和“托管”,川岛浪速如何“吞没”善耆的巨额财富?
  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善耆在日本方面的转移,其他呢?
  善耆除了顶带花翎之外,屁股已经坐到外国去了,这样的官吏手握重权,大清百姓焉能不遭殃?
  有人说,善耆祸害的是大清,与百姓何干?
  事实上这些勾结洋人、出卖国家的贪官污吏首先祸害的就是中国老百姓。
  且不说那些卖国条约和巨额赔款主要转嫁到中国人民头上,使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那一点点可怜的民族产业萌芽,也被屈辱的开埠通商弄的风雨飘零。满清贵胄和达官贵人的生活丝毫不受影响,正所谓“ 舞照样跳,戏照样唱”,没听说哪位公侯爵爷因为割地赔款把自己的戏班子解散了的,相反,满汉全席的320道菜,连吃几天的规模,就是在晚清的时代形成的。
  即使把大量的赔款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洋人和权贵们仍然意犹未尽,还在窥视着民间那些游资,老百姓最后那点血汗钱。
  1910年,大清出现了一次蹊跷的股灾,中国股民四千万两白银血本无归。
  对此,有关记述是这样说的:

  1910年的夏季,在上海的橡胶股市吸纳的中国资金高达4000多万两白银,将近国家财政年收入的一半。如今,股票狂跌。正元、谦余、兆康三家钱庄,率先于7月15、16日两天倒闭。这三家钱庄的庄主,把钱庄当做私人提款机,滥发庄票,大肆炒作橡胶股票,结果股市狂跌后,造成数百万两资金被套,周转失灵,只好关门大吉。

  在出面担保借款之外,清政府亡羊补牢,抓捕各犯案金融机构的责任人。当时最重要的责任人、正元钱庄的股东陈逸卿,因是外商的买办,受到美国政府的庇护,拒绝由中方进行审讯和逮捕。而兆康钱庄的股东唐寿江曾经花钱买过三品的道台顶戴,也算是个“红色资本家”,两江总督张人骏只好先请旨将其革职,然后查抄家产:但刚脱掉了这位唐寿江的“红”帽子,又发现他还戴了顶“蓝”帽子:他已经加入了葡萄牙国籍,拿着洋人的“派司”,是外籍华人了。张人骏也不示弱,赶紧“依法办事”,查出了葡萄牙民法有明确规定,不准他国的官员申请入籍,而唐寿江毕竟是大清国的堂堂三品道员,正好不符规定,照抓不误。一边借款,一边抓人,眼看在政府的干预下,上海的市面稳定了下来。但上海的股灾幕后,还有着政府行为失措的深层原因。
  关于这次惊人的股灾,中国百姓损失惨重。有的评论说,是“华商”利心太重,清政府没有“现代管理经验”等等,  但这决不是真正的原因。
  首先,当年的股市金融中心是伦敦,也就是说,操纵股市的是西方英美等帝国主义势力。按照当年的情况而论,头上还留着辫子的中国百姓对股票毫无概念,连银票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那么,是什么让这些观念保守的中国百姓一夜之间变成了狂热的股民?
    在1910年,八国联军的烧杀对每个中国人来说仍旧是记忆犹新,战乱的阴影使人们对银钱的处置非常谨慎,是什么使他们突然对大洋彼岸的伦敦金融交易中心发生了兴趣?
  其次,谁也能想到,当时的通讯非常落后,有几个中国商人能使用电报电话?况论平民百姓?那么,他们又是用什么来监视伦敦交易中心的股票行情?既然不能,有几个思虑详远的商人敢投资于此?
  但是有人可以。史料说,英商在上海英租界私设无线电台是上海第一家无线电台。这是1908年,这次股灾的前一年。
  那么,结论开始清晰了:让中国百姓蒙受极大损失的是内鬼和外敌的结合。
  首先,应该首推那些顶带花翎的内鬼,洋人豢养的买办势力。
  这次股票发行,席卷中国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难道清政府竟然毫不知情?几乎可以肯定,为股票斡旋者,隐瞒者,支持者,甚至分享者,必是朝中大员。
  那些购买股票的普通老百姓,很多会以为是实力雄厚的钱庄“庄票”,岂不知那些中国钱庄后面,是帝国主义的血盆大口。
  这些买办,就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提款机。事发后,他们纷纷受到背后主子的保护,
元钱庄的股东陈逸卿,因是外商的买办,受到美国政府的庇护,拒绝由中方进行审讯和逮捕。而兆康钱庄的股东唐寿江曾经花钱买过三品的道台顶戴,也算是个“红色资本家”。”最可笑的是,葡萄牙政府竟然违背自己的“民法”,将他国官员收入葡萄牙国籍。
  4  000万两白银!全是中国人民的血汗。不知多少中国家庭倾家荡产,更不知多少中国人投河上吊!
  这些冤魂不会说话,但是历史会说话。
  现在我接着说善耆。
  甲午海战的失败,特别是八国联军的入侵之后,洋人的暴虐打断了中国剥削集团的脊梁骨,于是滋生出一代又一代的买办文化和买办利益,也教会了帝国主义怎样对付中国这样的国家。
  客观地说,善耆们开启了官吏兼任买办的一代先河,这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大特色,他们和中国历代历史中的卖国者不同,他们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代言人,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吸血通道。
  非洲的酋长曾经为了一串玻璃珠子卖掉了自己的同胞,那仅仅是愚昧:
  但是善耆们不同,他们知书识礼,可以说温文尔雅,满口的仁义道德,他们权诈应变,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他们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何等的黑暗,也知道他们是与自己国家的大多数人为敌,所以,那些龌龊的行动必须用华丽的辞藻包装起来,于是买办文化就这样产生了, 他们迷惑的人越多,他们才能更深的隐藏起来,才能指望逃脱必然到来的惩罚。
  毫无疑问,在晚请末年,已经在清政府的内部形成了一个官僚买办集团,而善耆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善耆们的包装是“开明、新政、革新”等等。他们必须要把他们的行动模糊化,让人们以为他们的卖国行为是“新政”不得不进行的“让步”。
  李鸿章确实“洋务”了一番。现在为李鸿章说好话的,大约也是为这个喋喋不休。
  不过,那些“电报局”“洋炮局”到底起了多大作用?“煤矿局”更加可笑,主权不复存在,何论煤矿?
  李鸿章经手签署的卖国条约,输送给外国的钱财资源,才真正把中国人民打回了中世纪!
  李鸿章对朝廷要求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命令是最可笑的:“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李鸿章拒绝抵抗的回答是用一封电报发去的,这就是“洋务“的成果!妙!
  善耆同样被认为在建立新式警察制度上起了大作用。谁也没有弄清楚这种“新式警察”有什么大作用,中国人都知道:洋租界里的洋巡捕对中国老百姓可打可杀,实在是真威风。
  强调枝节,忽略本质,是卖国者的拿手好戏。
  也许正因为如此,善耆一大特点是善于做秀。他时而指天划日,时而痛哭流涕,很有做好莱坞演员的潜质。
  溥仪被废出宫的时候,这个勾结敌手,声称愿意“追随”共和的善耆哭得在地上打滚,惹得那些遗老遗少一阵阵心酸。
  也就是这个一贯扮演“开明亲民”形象,并且被汪精卫誉为“晚请最伟大的政治家”的善耆,不惜把东北的森林矿产资源出卖给日本,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最可笑的是,就是这么个角色,善耆死的时候,溥仪竟然给了个“忠肃亲王”的追谥,后来,善耆的儿子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见到溥仪,开口就是“你个废物!”算是这一段公案的了解。(见溥仪《我的前半生》) 

  这些裸官之所以转移财产子女,大约没有路易十六那种“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豁达”,那意思不外是中国洪水滔天,而他的子女也能无恙,安享富贵。事情如何呢?
  1947年,善耆的女儿川岛芳子被国民党政府以汉奸罪执行枪决。
  川岛芳子虽然罪恶昭著,但是比她恶劣多的汉奸也照样活着,甚至潇洒的去游湖。连陈璧君都在监狱里吃炸酱面,为什么川岛芳子必死无疑?
  川岛芳子倒霉就倒在那些转移财富上。
  当时,国民党当局据说弄不清川岛芳子算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跳出来作证的就是川岛浪速,为善耆托管财富的那位日本人,川岛芳子的养父。
  川岛浪速把善耆揭发了个底掉,而且说川岛芳子是个价真货实的中国妞。
  如果 川岛芳子算日本人,那么就按战犯论处,可以保命,如果按照中国人算呢,就是汉奸,其命难保。
  其实两方面都窥视着川岛芳子的钱财,一个是托管善耆在日本钱财的川岛浪速,一个是军统。资料里说川岛芳子在北平的财物里,最可观的是她的首饰,一个用钻石镶嵌的凤凰胸花,就价值连城。
  军统的风格就是这样,他们确实盯住了川岛芳子这样的人物,也包括她的珠宝。
  于是关于川岛芳子是不是日本人的问题,就这样装模做样的闹腾了一阵,一声枪响,各取所得。
  如果善耆不是那么精明的裸官,可能十四格格现在还活着,也许象那个李香兰似的,出出书什么的,她的历史观应该比较类似胡星斗这样的教授,我猜想,应该是这样几本:

  《我那叛逆的青春年代》
  《正确认识八国联军对中国的进步意义》
  《日本推动中国的开放政策的前前后后》
  《闷骚的光绪与开明的肃亲王》

    很有趣。可惜我们看不到了,这都怪裸官善耆。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