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捉迷藏音乐教案:中国物价比美国高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5 17:48:48

中美物价对比对我们的启示

作者: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 余丰慧 2011-07-14 星期四 大 中 小 默认
文章免费订阅 收藏 打印 投稿 评论( 共条 ) 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余丰慧:在美国,一杯咖啡2美元,看场电影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均月收入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国内,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

推荐阅读

中国物价比美国高在哪里?

  • 中国家庭开支超过美国
  • 一年前的100元一年后少多少?
  • 下半年宏观调控重点
  • 物价为什么会不断上涨?
  • 回扣和中国私营企业老板的困境
  • 没有中小企业就没有“中国梦”
  • “物价拐点”还应注意哪些?
  • 中国物价又影响美国了?
  • 日本企业模式影响经济发展
  • 怎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当前中国经济到了最为敏感和关键时期。一边是通胀居高不下,另一边出现经济增速减缓迹象,显露出滞胀苗头。这给宏观经济政策出了一个大难题:通胀高企要求货币政策继续发力,却担心使得经济走势更加低迷;为了保经济增长减弱货币政策力度,却又担心通胀继续放荡不羁。去年以来已经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中今年就已经提高6次,大型商业银行执行历史罕见的21.5%准备金率。去年10月以来已经4次加息。货币政策的密集、大力度使用不但使得通胀率没有丝毫下降,而且社会各界把当前经济走低、企业资金紧缺的板子打在了过度使用货币政策上。要求减弱货币政策力度的呼声此起彼伏。那么,减弱以后通胀继续走高怎么办?应对当前已经露出滞胀苗头的复杂经济状况的对策究竟是什么?我开出的药方是立即大幅减税降费、垄断国企让利。

这段时期我一直在呼吁大幅减税降费让利。货币政策力度这么大,已经无形中伤及了实体经济,而通胀竟然毫无反应甚至仍在走高。说明目前中国通胀并不全是流动性过剩这么简单,说明仅仅依靠货币政策难以应对当前中国的复杂经济局面。必须思考深层次问题,必须进行深层次改革。货币政策无法应对的通胀是成本推动型,而在中国商品价格构成中,劳动力成本极低、中小企业利润很薄、运输户农户弄不好还赔钱,即:生产环节、运输经济体、流通销售环节利润都非常之低,在价格构成中额度都不大。这些环节压缩成本的空间已经非常小。那么,价格构成中一定存在难以下降的刚性成本。我认为是高税收、高收费、高流通环节成本、垄断国企高利润。

网友以中国杭州与美国波士顿为例对中美日常生活中21中商品价格进行了比较,结果是:在21种商品的价格(人民币)中,杭州有12种商品贵过了波士顿,其中杭州93号汽油、0号柴油价格分别为每升6.27元、6.24元,波士顿分别为每升5.09、5.8元人民币。如果换一种比较方式,中美差距或更显眼:在美国,一杯咖啡2美元,看场电影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均月收入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国内,这一数据分别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其中原因之一是,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另一则报道也令人惊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介绍说,目前整个物流成本占制造业生产成本的40%至60%,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为3%、甚至更低,相差十倍之多。这其中主要成本是高收费、高罚款、高过路费、高摊位费、入场费等五花八门。

垄断国企利润过高正在把中国经济推向滞胀深渊。国有垄断企业各类收费的事业单位或者国企都是在产业链条的中间环节,都是上连生产者下连消费者的掐脖子咽喉要道。上游的生产者,如发电厂、菜农以及炼油厂等实体经济,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生产资料来源以及定价都是市场化的,但却不赚钱、不景气甚至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而下游的消费者往往承担着高物价,高生活生产成本,高通胀压力。

因此,应对当前通胀与经济低迷交织并存的滞胀苗头,依靠货币政策单打独奏是不行的,迅速采取大幅减税降费和垄断国企让利的对策,迅速启动以打破垄断为主的深层次改革才是上策。

责任编辑:Leo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