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甲卡卡龙一共多少部:无私无畏的人——记王海烈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20:58:53

无私无畏的人——记王海烈士

刘广义  姚野

王海,男,1932年生,小学文化,汉族,昌图县满井乡向新村新立屯人。1949年9月考入满井车站大修队当工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侵略者,不顾中国人民一再警告,竟然把侵略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共同战斗,抗击侵略者。王海就是在这战火纷飞之时,不顾家庭舒适生活和个人的安危,响应了党的号召,于1951年1月积极报名,赴朝抗美,保家卫国。

王海入朝后,在铁路工程总队第二大队第四中队王明亮小队承担抢修任务。这时敌人凭借着空中优势,对铁路、车站、桥梁、火车等,昼夜不停的进行轰炸,破坏路基,封锁咽喉要路。但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狂轰滥炸根本阻挡不了我们英勇奋战的抢修队员们。你轰炸,我就抢修,保证不耽误部队前进。在路经宜川时抢修任务非常艰巨,而敌人又以几倍的兵力,死守着一座桥。如果不把桥炸断,敌人就会过来破坏我们修路。这时,王海为了加速完成修路任务,就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危险,扛起了 60 多斤重的炸药包,于深夜将桥炸毁,保证了继续疏通道路。

定时炸弹杀伤力虽强,但在抢修队员们面前,也发挥不了它的威力。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往往是一座桥被破坏了,我就在另一个地方修起便桥。也就是浮桥,人们称为“痨病鬼桥”;不十分坚固,车能通过就行。有一次刚修好一座便桥,敌人飞机就来扫射了一阵,还扔下来一个定时炸弹。如果不把它及时弄走,就有把桥炸坏的危险。当时,对定时炸弹的性能还不掌握,不能拆卸。怎么办呢?只有抬到较远的地方去,使他自行爆炸,王海积极带头行动,终于保住了新修的便桥。

敌人的封锁、轰炸,都无济于事,抢修队员们仍然照常工作,排除万难,出色的完成任务。有一次,我们装满了物资的货车,正开到桥中,突然一架飞机猛的一头扎下来进行扫射,货车顿时起了火。火顺着各车箱燃烧起来了,眼看就要烧到火车头跟前,如果把机车烧着了,损失就更大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海奋不顾身,冒火摘开了车头与车箱的挂勾,司机趁势将车头迅速的开进了山洞,就这样保存了一个完好无缺的火车头。事后,经组织研究,批准王海为中共党员,并提升为班长。

1952 年 1 月前后,敌我斗争空前激烈。在这个时期双方开展了“绞杀战”与“反绞杀战”的斗争。由于敌人连遭我五次大战役的攻击,损兵折将,妄图利用清川江洪水猛涨,桥梁被冲断,物资运输有困难的有利时机,掀起了所谓“绞杀战”。以迫使我北退。但事与愿违。我运输线不但未被切断,相反地,在这期间,由于我防护部队,抢修部队,运输部队,三位一体的联合作战,开展五抢(抢修、抢运、抢救、抢材料、抢待避)运动。这样,使敌的“绞杀战”破产了。连敌首范佛里特也不得不称赞我方的顽强战斗精神。

在这次“反绞杀战”的斗争过程中,抢修队员们发挥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一次战斗中,王海班接受了抢修平安北道博川郡南松洞通路的任务。王海和战友们到这里一看,路的中间矗立着一块巨石。为使运输畅通无阻,必须搬掉这块巨石。大家都说,咱们抬是抬不动的,推也推不倒,只有用炸药崩碎它。王海和战友们在石头上凿了三个洞,放入炸药,进行引爆。很快响了两炮,呆了很长时间,那个洞的炸药还没有响。王海的心里非常着急,他想,这块巨石如果不马上除掉,物资就不能及时运输上去,就会影响这次战斗的胜利。想到这里,王海要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战友们劝他不要去,再等一会看看响不响。王海想,时间就是生命,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于是,他不顾战友们的劝解,毅然决然地跑到石头旁,这时轰的一声炸药响了。王海同志,无私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王海同志,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他的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崔云鹏  编辑) 欢迎访问辽宁双拥优抚工作图书馆http://lnsyyfgz.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