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计价规范2013: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的理想人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9:07:15

  孟子不仅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而且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链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上承孔子思想之统绪,下启宋明理学之端倪,直接从人之内在心性出发,发掘他所理解的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实现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张扬着自己的主体意识。

  “仁”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继承了这一 民本思想,并发展为仁政学说,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其仁政学说的核心。在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里,民比国家重要,更比君王重要,而君王则是三者中分量最轻的。孟子在他的仁政学说中再三强调:王道政治就是“贵民”政治,一切轻民、贱民、害民的行为,都属不义。所以,当齐宣王认为汤放桀、武王伐纣都是臣弑君的不德行为时,孟子反驳道:“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还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可以看出在孟子的“民本”思想中,民之高贵,并不仅仅在于他们是统治者的群众基础或社会依托,还在于“以民为本”,乃是因为民有所本。民之尊贵、民之尊严、民之不可侵辱,乃是天理。如果君王违背了民意,那就违背了天意。更重要的是,这个天意,又是通过“民视”、“民听”来显现的。正如《尚书·泰誓》所言:“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正是依据这样的资格和能力,天意与民意、天心与民心浑然一体,“人皆可为尧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