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戒50分是什么意思:收藏青铜器专业术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16:07

青铜术语水坑:”指器物埋藏地低下具有较为丰富的水源,出土的器物往往受沁较重,并对器物有较大的侵蚀。绿锈:   伪造绿锈的方法有八种:
第一,将伪造的钱币埋入土中,保持潮湿;或放在半干半湿的地方,让其自然生锈。这种方法一旦旷日持久,确实可以得到真正的绿锈。但钱商等不得,一般只埋入土中二、三年即取出,虽有满身的铜锈,可经不起磨擦;一经磨擦,仍易脱落。
第二,将伪造的钱币浸以盐酸或醋酸,再埋入土中,经过一年半载后取出来,就有绿锈。浸过盐酸或醋酸的伪钱,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也能发生绿锈。但此种绿锈都在浮面,不能入骨,较真钱的绿锈松脆,容易脱落,且不能发生硬绿,带有鲜明结晶状的土化绿,所以硬绿锈是不好伪造或不能伪造的。
第三,用胶水调以绿色粉末,涂在伪钱上,再加以泥浆水,候干便成土化绿。但这种伪钱最怕开水泡煮,一经泡煮,绿锈便会完全脱落。
第四,用松香调以绿色粉末,涂在伪钱上,便成为一种类似硬绿的锈。骤看不易辨别,加以热手摩擦或热水浸之,用鼻嗅觉有松香气味,便能分辨出它是伪造。
第五,用真的铜锈粘在伪品上,这样看上去硬绿满身,使人深信不凝,稍一疏忽,就会上当。
第六,自从油漆来华之后,作伪者多用绿色油漆作伪绿锈和堆起钱文,小摊上所出售之较好的古钱,多为此类伪制。摆列地上,风尘侵蔽,真伪更不易分。售者有心,而买者无意,最易受骗。用绿色瓷漆涂上的伪钱,经过一年半载,瓷漆干燥坚硬后,虽颇似硬绿锈,但其色泽终不能如出土硬绿那样自然,且容易脱落。
第七,将伪钱浸入硫酸溶液中,短时期也会生锈,但铜钱上的小砂眼被硫酸浸入后,会烂成一个一个小坑,像麻子点一样,容易识别。
第八,取极细的铜屑末,和上硝酸、颜料,涂在伪钱上,其产生的铜锈虽比较坚固,但神采较差。
红锈伪造红锈的方法有四种:
第一,将造成的伪钱用火烧煅使透,浸入冷水,便带红色的锈;再浸以盐酸或醋酸,埋入土中,经过一年或半载取出来,便有红绿锈色,颇似出土的古钱。但此种方法只能用于水红铜的钱,若明、清黄铜钱,虽经火煅,也不能发生红色。
第二,用胶水调以红色粉末,照前述伪造绿锈的方法,也能造成红绿锈色,但它的弱点也与伪造的绿锈同。
第三,用松香调以红色与绿色,同涂伪钱上面,便成红绿锈,其弱点与前述相同。
第四,用红色瓷漆与绿色瓷漆调涂伪钱上面,便成红绿锈,其弱点也同前述。总之,红色不能独立,一定要配合绿色或蓝色或传世古。
风磨铜: 每一位铜器爱好者和收藏者都知道,宣德三年铸制的香炉是选用了暹逻国朝贡的风磨铜,结合明朝皇宫的工艺匠冶炼铜料的精道和参照历代名器造型而问世的。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各类人的喜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为什么宣德炉如此受欢迎呢?仿历代名器造型是一个原因,冶炼铜料的精道也是一个原因,传说风磨铜这种铜料名贵又是一个原因。
那么什么铜是“风磨铜”呢?它的通常叫法是什么?它的学名又叫什么?它的化学名称又怎么写?反正现在这个风磨铜被传说的神乎其神,不但收藏爱好者在添油加醋,甚至有名望的学者也在顾弄玄虚,真有点误人子弟的味道。要确切的弄明白这个风磨铜的来历,我们可先从铜元素的开采和冶炼过程来谈起:
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含铜矿物约有280种,其中16种具有工业意义。主要分为三部份:1﹑自然铜;2﹑铜的硫化矿物;3﹑铜的氧化矿物。其中自然铜和铜的氧化矿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很少,铜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出现。铜的硫化矿物主要是硫化铜铁矿,也就是铜铁的伴生矿,包括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等8种。铜的氧化矿物,也就是硫酸盐类、碳酸盐类、和硅酸盐类,包括赤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胆矾等7种。含铜品位的矿石,能达2%以上已经是富矿了,那能不能直接进炉冶炼呢?不能,熔炉冶炼的铜矿,含铜必须达10~30%,因此铜矿石必须粉碎选精,这是一个程序。(此段文字摘自[铜矿地质勘探操作规范]第一章)
从以上可以看出,风磨铜这个名称和现代的铜矿规范规定的通常叫法和学名都对应不起来,那一定是一种操作方法名称,从字面上我们可这样解释:利用风动力磨细矿石精选得到的铜。
我们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证明这个解释的正确性,暹逻国也就是现在的泰国(以下称泰国),地处我国云南省的南面,相距边境一百多公里,泰国北部山脉属衰劳山、无量山山脉的余脉。在地质构造上,同属一个地质年代和板块。
根据新华社云南频道03年5月15日报导,经云南省地质工作者艰苦努力,我国著名的“三江成矿带”区域越来越大,由原来划定南北长800公里延长到1200多公里,被国家确定为我国有色找矿基地。发源于西藏和青海省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经西藏后在横断山区并流南下进入云南西北,被称为“三江并流地区”,具有良好的金属矿物生成条件,地质学家称为“三江成矿带”。
在原来划定的“三江成矿带”找矿取得累累硕果后,云南省地质工作者乘胜向南推进至少400多公里,把“三江成矿带”扩展到到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在红河、元江以西的澜沧江、怒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又找到了一批大型、超大型的多种金属矿产。在明朝,云南就是我国产铜大省,到清代乾隆年间达到了最辉煌。云南的铜矿,多属硫化铜铁矿,泰国北部地区属澜沧江流域,相比较泰国的铜矿也因属同一矿藏。
因此“风磨铜”只不过是精选铜矿的一种方法。
对于宣德炉铜料经6~12炼后铸制,以前也被炒的沸沸扬扬,初入门者给弄得云里雾里,一说经6炼后,铜就会出现珠光宝色,二说经12炼后,铜分子就更加紧密,手感就更沉。这种说法科学上是否成立?
现代铜的冶炼工艺,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至今铜的冶炼仍以火法治炼为主,其产量约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现代湿法冶炼的技术正在逐步推广,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
铜矿石冶炼铜的过程比较复杂。以黄铜矿为例,首先①把精矿砂、熔剂(石灰石、砂等)和燃料(焦炭、木炭或无烟煤)混合,投入“密闭”鼓风炉中,在1000℃左右进行熔炼。于是矿石中一部分硫成为SO2(用于制硫酸),大部分的砷、锑等杂质成为As2O3、Sb2O3等挥发性物质而被除去:2CuFeS2+O2=Cu2S+2FeS+SO2↑。一部分铁的硫化物转变为氧化物:2FeS+3O2=2FeO+2SO2↑。Cu2S跟剩余的FeS等便熔融在一起而形成“冰铜”(主要由Cu2S和FeS互相溶解形成的,它的含铜率在20%~50%之间,含硫率在23%~27%之间),FeO跟SiO2形成熔渣:FeO+SiO2=FeSiO3。熔渣浮在熔融冰铜的上面,容易分离,借以除去一部分杂质。②然后把冰铜移入转炉中,加入熔剂(石英砂)后鼓入空气进行吹炼(1100°~1300℃)。
由于铁比铜对氧有较大的亲和力,而铜比铁对硫有较大的亲和力,因此冰铜中的FeS先转变为FeO,跟熔剂结合成渣,而后Cu2S才转变为Cu2O,Cu2O跟Cu2S反应生成粗铜(含铜量约为98.5%)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③再把粗铜移入反射炉,加入熔剂(石英砂),通入空气,使粗铜中的杂质氧化,跟熔剂形成炉渣而除去。④在杂质除到一定程度后,再喷入重油,由重油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使氧化亚铜在高温下还原为铜。得到的精铜约含铜99.7%。
这就是现代火法冶炼的四个步骤。宣德年间是没有这种先进的冶炼工艺的,没有转炉,没有富氧吹炼,没有反射炉,因此要得到比较纯的铜必须重复第一个步骤。铜经12炼后,铜分子会紧密,更是无稽之谈,那炼120次,分子密度会达到金的密度吗?那就黄铜变成金了。
再者从暹逻国过来的铜是选精铜矿还是“冰铜”,或是更进一步的粗铜,也没有文字记载,从12炼后只得到4成看来,最多也只能达到“冰铜”的含铜成份,可见风磨铜需经6~12炼后铸制,是为了保证香炉浇铸质量而在工艺上采取的措施。
吉金:汉代以前的文章中所称的“金”往往指的就是青铜,“吉金”则是精纯而美好的青铜。《墨子》一书在描述大禹铸九鼎时写到“使蜚廉采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这里所说的“采金”就是指开采铜矿取得铸鼎所需的青铜。《诗经》中著名的《韩奕》一诗中,内有“ 革金厄”一句,句中的“金厄”指的就是青铜的轭(马具)。
前一段时间几部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故事的电视剧中,有表现王赏赐给大臣多少多少金的场面,只见太监们手捧着托盘,盘子里面放着若干个金元宝。这大错特错!其实,当时王赏赐的并不是真正的金子,而是青铜。保利艺术博物馆的西周从簋,就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一点。
从簋是约3000年前的一件青铜礼器。它的器内底上有2行9字铭文:“从易(赐)金于公,用乍(作)寳彝”。说的明明白白:这件青铜器的主人叫作“从”,得到了他的主公赏赐给他的“金”,他用这些“金”铸造了这件青铜礼器。这里的“金”又怎么能是黄金呢?!
从簋的下面设一个方形的底座,属方座簋。西周时期能够拥有这类方座簋的,都是高级的贵族,故而制作得都十分讲究,装饰也极为华美。然而这件簋器形小巧,上面有兽首形的双耳,腹部饰多枚乳钉状的纹样,方座上有鸟纹和龙纹,相对而言要简单得多。特别是簋的腹部所装饰的乳钉纹下没有任何辅助的地纹,只是简单的一个层次,与当时其他方座簋的花纹上下多达三层形成鲜明对比。专家们对此大惑不解,有的推测从这个人很可能地位不高,但是王身边的近臣,得到王的宠爱,他获得恩准可以使用方座簋,但毕竟等级不够,他所作的方座簋只得小一些,装饰简单一些。这是一个罕见的特例,也是极珍贵的特例。
中国古人为什么把青铜称作金呢?这应该与先秦时期人们对金这种贵金属的认识不充分,使用也不普遍有关,也应与当时青铜颇为贵重、中原地区铜矿资源很少有关。当时的铜矿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北、安徽等地,要获得大批铜料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据研究,周王曾多次派大军征伐南方,抢夺铜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原因。
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戎生编钟的铭文中称:“……遣卤积,彼潜征繁汤,取厥吉金,用作宝协钟。……”明确标明它所用的吉金就是用卤积(盐)从繁汤这个地方换来的。这一事件也见于《古本竹书纪年》等文献。在2800年前,派遣浩浩荡荡的拉盐车队,从北方到南方专门去换铜,铜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由于把青铜称作“金”,后来人们又将青铜礼器也称之为“金”,把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作“金文”。以“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曾是中国古代一门很重要的学问。
传世古:伪造这种颜色的方法,通常有下述二种:
第一,将伪钱用火煅烧,取出后使其尽快的冷却。冷却后钱的表面上便发生黑色,再放在衣带裹之,经过一年半载,色泽必光润,便与真钱相似。但此种作法偶尔也有带红色锈的。
第二,将伪钱用盐酸或硫酸浸一二日,取出便现黑色;再裹入衣带一年或半载,色泽渐发光润,与传世古真钱几相同。
古钱出炉后从未着土,因长期氧化致使钱面牢结一层黑膜,犹涂过黑漆一般乌黑发亮,是谓“传世古”,又称“黑漆古”。此类钱若经长期把玩抚摩,而使钱文及内外廓露出红润铜色,钱肉依然黑亮,则为“传世古”中之上品熟坑:指的是一些收藏家为了求得青铜器更加美观和防止被腐蚀的器物再生锈变质,将“生坑”铜器洗净,用合理的化学方法除去铜铸,并涂以蜡,其表层光亮耀眼,底层依然可以保持丰富的色泽。
出土多年表层虽受磨损、氧化,但依旧留存部分锈迹的古钱,称为“熟坑”。旧谱又释为“老生坑”,文义欠精当,以统用“熟坑”为宜。锈色
古钱表面着锈后呈现出的色泽。因古钱遭际不同而各有千秋。铜钱遇酸性环境呈现出的绿锈有“松绿”、“瓜皮绿”或“靛蓝”色;遇喊性环境则显现红色,可见“朱砂锈”、“鸡血斑”等;在中性环境中因表层氧化可显出水银色,俗称“水银古”。古钱年久生成的锈色自然、透彻,锈层坚硬板结,与作伪者所造的浮泛脆弱、生硬刺目的假锈不同。
范铸
范铸法(或称块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是应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
此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以铸造容器为例,先制成欲铸器物的模型。模型在铸造工艺上亦称作模或母范;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在铸造工艺上称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此外还要用泥土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通常称为芯,或者称为心型、内范;然后使内外范套合,中间的空隙即型腔,其间隔为欲铸器物的厚度;最后将溶化的铜液注入此空隙内,待铜液冷却后,除去内外范即得欲铸器物。
一、范铸法铸造的具体过程与浑铸法
1、制模
模亦称为“母范”,原料可选用陶或木、竹、骨、石各种质料,而已经铸好的青铜器也可用作模型。具体选用何钟质料要视铸件的几何形状而定,并要考虑花纹雕刻与拨塑的方便。一般说来:形状细长扁平的刀、削,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较小的鸟兽动物形体可以用骨、石雕刻为模;对于形状厚重比较大的鼎、彝诸器,则可以选用陶土,以便拨塑。
从出土发掘来看,陶范最为常见。陶范的泥料粘土含量可以多一些,混以烧土粉、炭末、草料或者其它有机物,并掌握好调配泥料时的含水量,使之有较低的收缩率与适宜的透气性,以便在塑成后避免因为干燥、焙烧而发生龟裂现象。陶模的表面还必须细致、坚实,以便在其上雕刻纹饰。
泥模在塑成后,应该使其在室温中逐渐干燥,纹饰要在其干成适当的硬度时雕刻。对于布局严谨、规范整齐的纹饰,一般先在素胎上用色笔起稿而后再进行雕刻,高出器表的花纹则用泥在表面堆塑成形,再在其上雕刻花纹。
泥模制成后,必须置入窑只焙烧成陶模才能用来翻范。
2、制范
制范亦要选用和制备适当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砂。一般说来,范的粘土含量多些,芯则含砂量多些,颗粒较粗。且在二者之中还拌有植物质,比如草木屑,以减少收缩,利于透气性。
范的泥土备制须极细致,要经过晾晒、破碎、分筛、混匀,并加入适当的水分,将之和成软硬适度的泥土,再经过反复摔打、揉搓,还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润,使之定性。这样做好的泥料在翻范时才得心应手。
从模上翻范技术性很强,是块范铸造技术的中心环节。对于较简单的实心器物象刀、戈、镞等,只需由模型翻制两个外范即可,此种外范称为二合范。
而制造空心容器的范则复杂多了,简如下:
(1)在翻范以前,首先要决定外范应该分为几块及应该在何处分界。
(2)翻外范的方法是用范泥往模上堆贴而成,再用力压紧。
(3)对于心的制做则有三种方法:一是已从模型上翻制好外范后,利用模型来制芯,即将模型的表面加以刮削,刮削的厚度即是所铸铜器的厚度。二.是把模型做成空心的,从其腹腔中脱出芯,并使拖出的芯和底范连成一块,再在底范上铸耳,此钟方法适用于大型器。三.利用外范制芯。
3、浇注
将已焙烧的且组合好的范可趁热浇注,不然需在临浇注前进行预热。预热时要将范芯装配成套,捆紧后糊以泥砂或草拌泥,再入窑烧烤。预热的温度以400-500度为佳。焙好的型范需埋置于沙(湿沙)坑中防止范崩引起的伤害,并在外加木条箍紧,也是为了防止铜液压力将范涨开。
范准备好后,将熔化的铜液(1100-1200为宜)注入浇口。器物之所以倒着浇,是为了将气孔与同液中的杂质集中于器底,使器物中上部致密,花纹清晰。浇入铜液时应该掌握好速度,以快而平为宜,直到浇口于气孔皆充满铜液为止。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范、芯,取出铸件。
一次浇注成完整器形的方法叫“浑铸”,或“一次浑铸”,或者“整体浇铸”。商周器物多是以此方法铸成。凡以此方法铸成之器,其表面所遗留的线条是连续的,即每条范线均互相连接,这是浑铸的范线特征。
4、修整
铸件去陶范后还要进行修整,其经过锤击、锯挫、錾凿几打磨,消去多余的铜块、毛刺、飞边,只有这样才算制造完毕。
除浑铸法之外还有分铸法,即器物的歌部位不是一次浇铸完成的,而是分别铸成的,并用连接方法使之连为一体。而连接则主要有铸合法和焊接法。
论古代铜镜合金成分与镜体剖面几何形状的关系
摘要:
通过采用古代青铜范铸技术对历代各种铜镜的复原复制以及对各种铜镜剖面几何形状的研究发现,从战国至唐晚期之间,历代各种铜镜的化学成分中,锡含量都需保持在23~24%左右为最佳值,大于或小于这个数值时,就会出现一些弊病或铸造缺陷;而铅含量则必须随着镜体剖面几何形状的变化而随之改变,原则上小镜含铅量低,大镜含铅量高,小钮镜含铅量低,大钮镜含铅量必须高,否则,就会造成废品,因此,铅在高锡青铜镜合金里的加入量,对于各种铜镜的质量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铸镜,各地有各地的风格,战国时代,由于战争频繁,各国都需要大量的青铜原料来制造兵器,青铜镜只能为一些达官贵族所使用,又由于当时的雕塑技术还处在一个萌芽状态,所以,战国镜不论南方北方,其镜背纹饰起伏都不大,其剖面的几何形状除缘与钮以外,其余部位基本都属平板。
西汉以后,政治相对稳定,青铜镜的使用逐步普及到寻常百姓家,铜镜的背纹艺术很快从战国镜的那种青铜器底纹式的艺术中脱变出来,发展成一般铸镜工匠很容易制作的几何纹饰,如西汉的昭明镜、日光镜、星云镜等,继而又发展成为流畅的线雕,如一些带乳钉的禽兽纹镜、四神规矩镜等,随着民间雕塑艺术的不断提高,一些浮雕式的镜种逐渐被工匠制造出来,如龙虎镜、神兽镜、画像镜等。在镜背艺术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青铜范铸技术必须得与其同步发展,如果一直停留在战国的铸镜技术上,是不会有汉以后的镜种被制造出来的,这是笔者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到镜背纹饰及镜体剖面的几何形状与合金配比之间有什么关系,笔者通过十数年的古代青铜镜范铸技术的研究,以及长期对其进行的复原复制实践发现,其合金的配比与各种几何形状的铜镜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制约关系;如果将出土的古镜稍加改动其剖面的几何形状,复制出的铜镜就很容易造成废品;如果在复制铜镜的过程中,只按照一种合金配比值来复制各个时代的铜镜,其结果是只能铸制好其中一种适合其合金配比的铜镜。笔者在长期用古代范铸技术复制古铜镜的过程中,曾用一种合金配比铸制出很多废品。假如在烧制的一窑中、小型镜范里,有战国镜和东汉的半圆方枚神兽镜各一半,当熔炼青铜时,如果都按照战国镜的合金配比来熔炼及浇铸,虽然铸出的毛坯都是完好的,也看不到铸造缺陷,但当镜面经磨削加工至可映照时,其中战国镜大都完好,而神兽镜的镜面中心与钮对映的部位,就会出现一片缩松,宏观上可看到镜面中心有一片麻点。如果用中、小型镜的合金配比来浇铸大型铜镜,如用四神规矩镜的合金配比值来浇铸唐代的海兽葡萄镜,就很容易造成海兽葡萄镜坯局部收缩裂逢的产生。造成上述铸造缺陷的直接原因,是合金里的铅含量,与所铸铜镜的大小及其几何形状不相适应所至。
国内外曾有很多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青铜镜作过化学成分分析,今仅从孔祥星【1】、何堂坤【2】、王士伦【3】三位先生的著录里摘录一部份各时期的各种铜镜的化学成分,绘制成“中国历代部分铜镜化学成分表”,从中可以找出古人铸镜时配制合金比例的一些规律来。
古代青铜镜为Cu- Sn-Pb三元合金,如果只用铜来铸镜,制出的镜子为红色,使用时,映照效果会很模糊;随着锡含量的不断增加,合金的颜色会由红色变为黄色而逐渐至白色,当含锡量增加到24%左右时,铸制出的铜镜就如今天的玻璃镜一样的映照效果了。早期的齐家文化镜至殷虚文化镜,都属于我国铜镜铸制技术的起始阶段,该时期的铜镜合金配比还没有形成规范,进入西周中期以后,我国的铸镜合金配比逐步有了规律而趋于成熟,春秋至战国,我国铜镜合金的配比及铜镜的范铸技术已完全成熟。经过两汉、三国、六朝至隋唐,一直保持着高锡青铜工艺技术至唐代晚期。宋代以后,铜镜合金里加入了大量的铅,明代铜镜合金里加入了一定量的锌,已不属于高锡青铜,所以,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战国至晚唐之间,高锡青铜镜的合金成分与各时代铜镜的剖面几何形状的关系。
一个批量铸镜的作坊,总会产生大量的回炉料,如铸件的水口、冒口、浇注时漏底的铜料、披逢、跑火料及浇注不完的剩余料等,这些回炉料的重量一般都会超过铸件本身的重量,因此,熔炼青铜时,如果按新金属料与回炉料对半的话,回炉料的数量还是会逐渐增多的,图一与图二【4】为山西侯马东周铸铜遗址出土的阳燧模与陶范;《考工记》里记载:“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鉴为镜,燧即阳燧,为日常取火之器物,即凹面镜,《考工记》将鉴与燧列入一个合金配比,说明两者在铸制工艺上完全相同,且镜背与燧背都具有纹饰与钮,区别只是镜面平或凸,而燧则全为凹面而已,往往铸镜的作坊也兼铸燧。如1966年7月7日在鄂州市出土一枚黄武六年重列式神兽镜,其铭为:“黄武六年十一月丁巳朔七日丙辰,会稽山阴作师鲍唐镜,照明服者也。宜子孙,阳燧,富贵老寿,臣先牛羊马,家在武昌,思其少天下命吉服,吾王干昔囗囗”,现藏湖北省博物馆。通过这枚镜的刻铭得知,这位称作“鲍唐”的铸镜师在铸镜的同时,也兼铸阳燧,而且将有关阳燧的广告作到了铜镜上。所以,今将燧模统归镜模论。
从图一中可以看到,模上有一个又宽又厚的水口压在燧体外缘上,从图二的陶范中也能看到有一个与陶模上相一致的水口存在。燧外缘上方设置又宽又厚的水口,其目的是为了浇注后的燧体在收缩时,有外来补缩的铜液,浇注铜液待凝固后,会有一个与燧体相当重量的水口被锯下来,所以,一个批量铸燧、镜的作坊,在熔炼青铜前配料时,须得新、旧料对半装炉熔炼。由于青铜燧与青铜镜的回炉料早已成为合金,其熔点低于红铜,较红铜易于熔化,熔炼时,如新旧料对半,就可缩短熔炼的时间,减少合金在熔炼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氧化及吸气的机会。新青铜料按比例配制好后,在熔炼的过程中,至少会有1.5%以上的锡及2%以上的铅被烧损,配制新炉料时,须考虑加大锡与铅在熔炼过程中的烧损量。而回炉料却是经过了无数次的熔炼,其含锡量与含铅量都很难准确判断;这就要求历代的铸镜师必须具备会看合金断面的技能,根据断面呈现的色泽,来判断 其含锡量与含铅量的多少,从而决定回炉料再回炉熔炼时应补加的锡量与铅量,古代没有现代这么先进的化学成分分析设备,所以,造成了古代铜镜的锡、铅含量在百分比中有些差异。但是,在原始作坊的条件下,大多数铜镜的含锡量能保持在23%~25%左右,说明古代的铸镜师大都能从合金的断面来判断其含锡、铅量的多少,从而决定再熔炼时应增加的锡量及铅量,已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
从“中国历代铜镜合金化学成分表”里可以看到,战国至晚唐约130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青铜镜的背纹虽千变万化,但其合金里的锡含量却始终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数值范围。表中有5例的锡含量在20%以下,这种现象不属正常的合金比例范围。除这5例以外,其余43件的平均值为23.8%。可以认为,这个数值为古代高锡青铜镜含锡量的最佳值。
通常情况下,铜镜合金的金相组织是由α固溶体、(α+δ)共析体及颗粒状铅组成;α相是Cu-Sn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它的含锡量最高只能达到16%;δ相是金属间的化合物,其化学组成为Cu31Sn8,其最高含锡量为32.6%,二者的结构均为立方体晶格【5】。古代青铜镜合金的最佳含锡量应为23~25%之间。
笔者长期从事古代青铜镜的范铸技术实验与生产,在实践中,当合金里锡含量达到23%左右时,其断面呈银白色,细腻而光滑,用眼睛就可看到酷似现代的镀锌铁皮表面的冰花纹,这些无规则的冰花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些冰花纹为高锡青铜液以树枝状结晶后的晶界,宏观上与出土的古代青铜镜的断面完全一致。图三为含锡23%含铅4%的铜镜水口的横断面,从这个断面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该合金结晶后被断裂开的晶界。如果合金里含锡量高于这个数值,(α+δ)共析体在铜镜基体里的相对量就会增加,α相的相对量必然会减少。δ相性质脆,常会造成铸件在凝固、收缩期内就断裂在范腔里,图四为含锡量27%的唐代海兽葡萄镜复制件,当烧注后不足10分钟开范取镜时,含锡量偏高。


标签:收藏爱好者新华社三江并流云南省青海省
举报
字体: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