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打包带 烤价格:古大存为东江革命建立了不朽功勋发布时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51:37

古大存为东江革命建立了不朽功勋


    广东东江革命根据地(包括潮汕、兴梅、惠阳),建立于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它与中央革命根据地互为屏障,在广东乃至中国革命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古大存同志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的主要创始人。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古大存同志为东江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十一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东江各县农民自卫军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工农红军。那时广东是全国革命的中心,东江地区又是广东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早在大革命时期,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中,东江各地先后都建立了农民武装——农民自卫军。五华农民武装始建于1926年2月,由时任县农会副会长的古大存兼任军事部长,1926年10月五华农民自卫军成立了县常备大队。1927年5月,改称为“广东工农讨逆军五华县大队”,古定欧为大队长。不久,改编为“广东工农讨逆军第七团队”,由古大存任团队长。1927年10月,根据党中央和广东省委指示,东江各县的农民自卫军、工农讨逆军改称工农革命军。五华县建立了工农革命军东路第七团,团长古大存。梅县建立了第十团,兴宁建立了第十二团,大埔建立了第十五团。期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部分起义军进入海陆丰后,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二师。1928年初,参加广州起义后撤出的部队转移到海陆丰,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师。1929年春,随着东江地区革命斗争的复兴,东江各地的工农革命军有了较快的发展。为了开展夏收斗争,经广东省委请示中央同意,决定在东江建立红军第六军。这年夏收中,古大存领导五华、丰顺、兴宁、梅县等地开展抗租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武装。那时,五华、丰顺、梅县的工农革命军常备队有300多人,古大存根据上级指示,把这批武装改编为东江红军四十六团。接着,他又奉命将潮阳、惠来、普宁的农民武装300多人,改编为东江红军四十七团。

    1929年6月中共东江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根据中央军委和广东省委指示,为了加强武装斗争的领导。于10月中共东江特委在梅县梅南顺里村成立了东江红军总指挥部,当时任东江特委常委、军委书记的古大存任总指挥。此后,古大存按照上级党的决定,逐步扩大农民武装,壮大东江红军。在东江特委召集的有大埔、蕉岭、丰顺、五华、兴宁、潮阳、普宁、揭阳、惠来、潮安、澄海、饶平等县的武装干部参加的军事会议上,古大存与到会干部共同研究了各地在秋收斗争中发展工农武装,建立红军问题。同时,古大存又在梅县梅南建立兵工厂,并派出干部到梅县水尾村开办军事学校,以培养军事骨干。同年10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一部4000多人,由闽入粤,进军梅县。古大存带领红军和当地群众几百人在梅南与朱德会见,并向朱德汇报了东江革命斗争和红军发展情况,共同研究了发展东江武装斗争的问题。后来,红四军经平远转往江西寻乌时,留下120人和一批武器,支援东江红军。

    经过秋收斗争,东江工农武装发展到近3000人,根据形势发展和上级要求,古大存把这批武装队伍改编为东江红军。同时,在八乡山成立了一个教导队,军部设立了军事政治学校。1930年春,东江红军已发展到5个团和一个教导团。由于团以上没有成立师部、军部,各团红军又分散在东江各个苏区,很难集中统一指挥,影响了红军的战斗力。因此,东江特委请示广东省委以现有几团红军和“东江各县农民自卫军为基础,建立和发展成立红十一军”。4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目前东江红军应以现有之四团为基干,扩充为四个纵队而成立红军第十一军”的指示。5月1日,东江特委在八乡山滩下庄屋坪召开了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到会的除东江19个县(市)326名代表外,还有广州、琼崖、粤北等地6个县(市)的代表参加。这次大会成立了东江苏维埃政府,委员长陈魁亚,副委员长古大存、陈耀潮。与此同时,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长由古大存担任。红十一军下辖东江地区原有红军四十六团、四十七团、四十八团、四十九团、五十二团和一个教导团。军部设立军校,由四十六团代管。全军约有3000人。

    红十一军成立后不久,东江特委贯彻执行立三路线,将党团组织合并为行动委员会,古大存任前敌总指挥。根据上级命令,要红十一军“打潮州”、“下惠州”,实行“总暴动”。古大存接受命令,曾先后3次攻打敌人重兵驻守的潮州城,使红十一军受到严重损失。1931年夏,又执行王明路线,大搞肃反扩大化,大大挫伤了红十一军的元气。军长古大存被关押并以“李立三左倾机会主义代表人物”这个莫须有罪名,撤销军长和留党察看3个月的处分,下放陆惠县任县委书记。

    古大存被撤销军长职务后,这个军的番号随之也被取消。红军四十六团和教导团被调往大南山,在敌人重兵进攻下,八乡山根据地完全丧失。东江特委则以大南山为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2年秋,大南山红军仅存80多人,古大存被调往大南山,任东江红军第一路总指挥,率领12名战士突围转移到大北山方向的丰顺、梅县、揭阳一带开展游击战争,以牵制敌人的兵力,减轻了大南山的压力。1933年10月,东江红军又发展到400多人,东江特委决定成立东江游击总队,古大存为政委。1935年5月,古大存率领的大南山游击队200多人分成16支小分队,分散活动,由于特委书记李崇三被捕叛变,小分队先后一个一个地被消灭。这年冬,只剩下古大存亲自带领的17名战士,离开丰顺县桐梓洋转移到大埔山区隐蔽活动。直到抗日战争开始后,1938年夏,古大存经广州到达武汉,见到周恩来、叶剑英,恢复了组织联系。后来,这支队伍交给闽西南特委领导,保存了东江的革命种子,鲜艳的红旗始终飘扬在粤东的大地上。

    古大存同志是东江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2月,国民党派黄旭初部“驻剿”五华,对革命人民实行血腥镇压,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革命受挫后,他率领60多名(共产党员30名)革命骨干,毅然走上八乡山。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东江苏维埃政权。他为创建以八乡山为中心的东江革命根据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共中央对古大存在创建和领导以八乡山为中心的东江革命根据地斗争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古大存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其本人未参加)。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古大存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古大存在东江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出色业绩,曾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评价,称赞古大存是东江“一面斗争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