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育苗技术:全球谍战大观:头号双面间谍潜伏FBI长达22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19:27:12
 

    7月9日,载有被美国驱逐出境的俄罗斯间谍嫌疑人的车队从俄罗斯的多莫杰多沃机场驶向莫斯科市区。

目前依然还被克格勃使用的纽扣照相机。

    间谍,这个被认为是带有浓厚冷战色彩的词汇,在冷战结束20年后的今天,再次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一个庞大的俄间谍网在美国落网,暂且不论其实际破坏力有多大,单从俄美两国政府最终达成“冷战式”间谍交换协议看,美俄之间的冷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未结束。

    从美国的全球利益出发,美国需“重启”对俄关系。同样从其全球利益出发,美国亦从未放弃对俄罗斯的警觉、防范、遏制与打压。美俄间表面上的笑脸相迎,最终难掩钳制与反钳制的暗斗。美俄这次大规模的间谍案,令人嗅到了似乎久违的冷战味道。

    间谍战的历史,远比冷战史漫长,它自然也没有因冷战的结束而终结。俄罗斯人用4名美国间谍,换回自己的10名间谍。虽然这些已暴露的间谍们,奔赴海外的“职业生涯”将画上句号,但新一轮间谍战已经重新开始。

    谍战故事:冷战以来四大离奇谍案

    本报讯 冷战结束以来,以下间谍案已成为全球的“经典谍案”。全球谍案的频繁发生表明,和平时代背景之下,另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一直都在持续……

 

  最大间谍案:北约密码被轻易窃取

    冷战后的最大间谍案,出现在波罗的海小国爱沙尼亚。2008年9月,爱沙尼亚国防部负责与北约机密情报交流的高官、61岁的赫尔曼·希姆,因涉嫌向俄出卖情报被捕。由于造成的损失巨大,希姆也被称为北约历史上的“头号间谍”。

    这位爱沙尼亚前安全官员,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以及爱沙尼亚加入北约后同其他成员国签署情报交换协议的便利条件,能随意阅读标有“北约特级保密”字样的文件。

    由于爱沙尼亚的麻痹大意,使希姆很长时间里掌管着该国与北约的情报往来,他的个人邮箱有时就充当各方的情报中转站。这就使得俄对外情报总局透过这扇“窗户”窥探了北约的组织结构、重要密码和解码方式,甚至一些特工名单。挪威媒体称“希姆的背叛动摇了北约根基”。

    头号“双面间谍”:FBI中潜伏22年

    2001年2月18日,美国FBI特工菲利普·汉森涉嫌在过去22年内为俄窃取情报被捕,美国媒体称他是美国历史上头号的“双面间谍”。

    美国FBI认为,在22年间汉森共向俄罗斯提供了27封信件和22个邮包约6000页的绝密情报。最重要的是,汉森还向克格勃透露了3名被美国招募了的俄特工名单,导致2人被枪决。

    汉森在FBI工作27年,隐藏巧妙,甚至几次通过FBI测谎局负责人亲自实施的测谎检查。他使美国反间总局的颜面丢尽:15年之久没发现藏在局内的“鼹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汉森在FBI长期负责针对俄驻外机构的反间谍工作,有条件接触绝密文件。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办公室被俄外交官放置窃听器一事,都与汉森有关。

    汉森在克格勃总部的代号为“拉蒙”。汉森从未和任何俄国人发生过联系,一直通过“秘密信箱”向俄特工转交情报,领取报酬。最终他被美国判处终身监禁,禁止保释。

    英“间谍石头”:惊现莫斯科街心花园

    俄罗斯本身也是间谍活动的受害国。2006年1月,俄破获一起英国间谍案。俄联邦安全局在莫斯科一街心花园找到一枚“间谍石头”,称这是英国间谍联系的秘密工具。

    这块石头外表与普通石头并无区别,但在x光下却能看到其中玄机———“间谍石头”中间被挖空,里面装有发报机,石头看起来很完整,没有孔隙,涂有特殊的密封胶,不透气。利用红外下载功能,间谍人员能将石头内的情报传输到掌上电脑上。

    俄情报部门秘密拍摄的画面显示,英国驻俄使馆的4名外交官时常出现在“间谍石头”附近,其中一人还曾拿走过这块石头。间谍石头看上去如同一本厚书大小,其技术堪称高级而先进。

    由于这些英国间谍拥有外交官身份,因此俄罗斯最终只能将其驱逐出境。

    硬币间谍案:纪念币成“间谍武器”?

    2007年,一群美国军火商在加拿大租车时,车中发现了一种设计奇特的面值25分硬币,其中一面图案是枫叶上镶嵌着红色的罂粟花。

    于是,这些美国军火商认为硬币可能由纳米技术制成,可能是加拿大方面针对他们的间谍工具。

    随后,美国国防部警告称,这种25分币暗藏无线电发射器,可被刻意放到美国军方承包商身上,美军火商曾三次发现有人秘密安装这种装有“无线电发送装置”的神秘硬币。

    而事实情况却是,这种硬币是加拿大皇家铸币公司2004年为纪念烈士而特别铸造的。被军火商怀疑的“纳米技术”其实是铸币公司为防止钱币上的红色脱落而做的一层保护膜,这种保护膜在紫外线照射下会熠熠生光。    对此,加拿大认为,美方情报人员实在过于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