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基食品官网:数码摄影杂谈(六)从1000万像素够用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3:19:30

数码摄影杂谈(六)从1000万像素够用说起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10-10-3 07:55 编辑

最近伴随着Olympus的E-5出现,关于4/3的争论比较多。对于4/3的技术特点,对于Olympus的产品设计理念,其实很多人半懂不懂,这就使争论的前提产生了一些混乱。根据数码技术的基本原理,我来谈谈对4/3的一些理解,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一、像素数与打印照片的关系


1000万像素够用论的前提是,你准备用数码照相机拍多大的照片?如果按照A4(210mm×297mm)的幅面打印,按照300ppi(300dpi就是每英寸300像素,就是每毫米11.81像素),简单的情况下,打印的点就等同于数码照片的像素,A4就需要210×11.81、297×11.81,就是大约2480×3508=870万像素。如果打印A3(297mm×420mm),A3是A4面积的两倍,是不是像素数也要翻倍呢?结论是不需要!因为300ppi是与观片距离相关的,大约25cm的观片距离下,人眼的分辨率是250ppi左右,A3的照片在25cm的情况下只能看到局部,感觉舒服的情况下要离眼睛更远观看,所以,打印A3不需要300ppi,180ppi(每毫米7.1点)就足够了!那么打印A3只需要297×7.1、420×7.1,大约2109×2982=630万像素,比A4还少200万!


实际上300ppi、180ppi的照片,用现在的打印机打印,不用放大镜是看不出差别来的。至于说到600dpi以上的dpi,那是指打印机的分辨率,与照片的ppi不是一回事,如果照片用600ppi那就纯粹是烧糊涂了!


从打印输出的角度看,我们非专业的拍摄照片,打印成A3足够了,1000万像素也就够用了。在实际使用上,如果打印输出的照片要一面墙那么大,又反过来不能按A4、A3那样计算了,因为每个从墙边走过的人,都只看见一个局部,如果这个局部粗糙得可怕,他也会很反感的,所以打印一面墙的照片,ppi也不能太低,如果按12.7ppi(每个点0.5毫米、每毫米2点),4米宽、3米高的墙,就需要8000×6000=4800万像素,想拍这样的照片,目前应该使用数码后背。


12.7ppi,就是0.5mm点距的家用四十几吋的液晶电视机,当你走过一面张贴着大幅广告的墙面时,看看那个照片,如果和你的大屏幕电视机一样清楚,那就肯定是数码后背的杰作,如果远远不如你的彩电,那就是135兼容格式(含全幅、APS、4/3等等)胡乱拍出来的。



二、像素数与镜头的关系


镜头与像素数的关系主要是镜头分辨率与像素数的关系。可能大家对声音信号的采样比较熟悉,它是按时间抽取的。但照片是图像信号,在一个时间点上被快门凝固了,对图像来说,数字化是对空间进行的,空间采样用的是空间频率,用单位空间上的线对数表示。一个正弦周期有正半周、负半周,对应图像信号的一根白线、一根黑线,合起来就是一个周期,就是一个线对。


镜头的分辨率就是用能达到的空间频率响应来说明的,单位是lp/mm,每毫米的线对数,这个值越高,镜头分辨率越好。


我们拿E-620来算一下,4032×3024,1200万像素,LMOS的尺寸是17.3mm×13mm,每毫米的像素数是4032/17.3=233,按最好、最理想的情况算,一个像素对应一个白点,一个像素对应一个黑点,也就是说,能识别的最大空间频率是233/2=116.5lp/mm,这个就是Nyquist频率(不是采样频率,是满足Nyquist原理的最大信号频率)。如果不以lp/mm为单位,改用LMOS的高度为单位,就再乘以13mm,就是1514.5 line pairs/picture height,可能大家对这个单位更熟悉,照相机、镜头评测都广泛使用这个单位。


1200万像素真能识别116.5lp/mm(1514.5 line pairs/picture height)的黑白线条吗?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保证不了每个线条正好落在一个像素上,如果一个线条落在两个像素中间、或者说一个像素正好对上黑白线条的中间,那是肯定识别不了的,所以Nyquist频率只是理论上的最高值。


实际上,要想清楚地表现黑白线条,每个线条至少要保证对应2(或5)个像素,这样从感光面上看,分辨率就是116.5除以2或5,就是60lp/mm、20lp/mm,这个数字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60lp/mm、20lp/mm就是Olympus镜头测试MTF曲线的两个参数。


知道了上面的道理,下面问题的答案就容易明白了。


       1、如果我们测试镜头,用1200万像素的机器,测试120lp/mm的镜头,那是十分可笑的,结果全不可信。目前,各第三方的评测都是这样做的,可是我们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推崇备至。要测量120lp/mm的镜头,每个白线条、每个黑线条至少也得5个像素(20%误差),那就需要6000万像素的机器。反过来用1200万像素的机身,只能基本保证20lp/mm的测试结果。


2、摄影大师老早就告诫我们,距离拍摄对象近点、再近点。为什么?如果有两只镜头,一只是高分辨率的牛头,一只是低分辨率的狗头,牛头站在远远的位置拍,狗头靠得很近拍,从分辨率的角度看,谁的照片更好?


3、一只120lp/mm的镜头、一只60lp/mm的镜头,用1200万机身拍,缩图到1200×900(108万像素),用显示器看,那只镜头的分辨率高?


4、很多人抱怨,Olympus为什么不出定焦、大光圈的镜头?有没有人想过这个1200万像素和分辨率的问题,如果25mm定焦的分辨率在1200机身上测出来与14-42相当?如果F1.4或者更大的光圈在1200万像素的机身上测出来比14-42的F4差很多?如果……,不如去dpreview网站看看佳能红圈百微在5DII、50D上的测试结果。



三、像素数与抖动的关系


手抖是摄影都会遇到的问题,大多数人都不会象专业摄影师那样始终有人扛着架子。


假定,我们把照相机固定在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里,只允许它上下、左右地晃动(这种情况下就与使用的镜头无关);


假定按下快门时,手托照相机不稳,有每秒1毫米的上下移动,快门速度按1/100计算,在1/100秒里,照相机移动0.01mm,以E-620照相机为例,17.3mm×13mm感光尺寸,4032×3024像素,0.01mm的照相机移动对应的像素数是3024/13×0.01=2.3,就是有2.3像素的移动。


换句话说,就是有2.3像素的模糊。

换句话说,就是有接近2.3倍的镜头分辨率下降!

换句话说,就是牛头抖成了狗头!!!


如果防抖能起到一级的效果、或者能提高一级ISO,快门速度相当于1/200秒,抖动就是1.2像素。

如果防抖能起到两级的效果、或者能提高两级ISO,快门速度相当于1/400秒,抖动就是0.6像素。


要是像素数提高到2000万,5200×3900,抖动就是3个像素。

要是像素数降低到768万,3200×2400,抖动就是1.8个像素。


前面的假定里,1mm/秒的晃动,不妨自己做个试验,举起照相机,靠近一个固定的物体,间隔1mm,一秒钟的时间内会不会碰上。

前面的假定里只考虑上下、左右的晃动,没有考虑镜头前后的旋转,如果考虑镜头焦距、和镜头光轴角度的旋转变化,情况还要恶劣许多。



最后,伴随着数码技术眼花缭乱的飞速发展,照相机像素数从过去的不够用,发展到现在的越来越高。究竟多少像素数适合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不一定是最大的像素数拍摄,看看会有什么效果?!单纯从画质来说,有时显示器上看噪点多的照片,打印出来效果不错。有时显示器看非常漂亮的照片,打印出来却没有连续的色调。


我的经验告诉我,对于1200万像素的机身,14-42、40-150这两只套头在分辨率上的表现足够好了,打印A3没有任何问题,更不用说上网交流了。对我这种非专业的来说,1200万像素机身,14-42、40-150这样的搭配,在目前的情况下达到了一个性能、价格的完美平衡点,足够用了。


很难想象在PEN这样的机身上,Olympus会把像素提升到2000万以上,我觉得不会有人用PEN去拍需要高像素的广告。更重要的是,我觉得2000-3000万像素是一个不尴不尬的情况,一般人用不着,专业人不够用。


想象一下,到4000万(或者接近、比如3500)的时代会怎么样?过去我十分瞧不起Olympus的软件设计人员,水平低且不敬业。但从E-620身上,我看到了软件提升带来的性能极大改善,E-5估计走的也是这个路子。如果放弃现在的2000万时代,布局今后的4000万时代,也许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

30

评分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