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哪治斑秃比较好:为何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愿“举起手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3 21:02:40
摘要:本文从实习经历着手,以实习期间的课堂亲身经历为基础,分析概括了出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愿“举起手来”的原因,大概三个方面:首先一些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造成不感兴趣的因素包括有些课文内容远离生活,艰涩难懂,某些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大环境影响使学生忽略传统文化;其次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有些课堂出现“灰色评价”,这些有偏差的评价方法,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后,有些教师对课文处理不当,过于限于课本或脱离课本也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距离。针对每种原因,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字:语文课堂 兴趣 评价 阅读方法

  带着几分眷恋与不舍,我为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画上了句点。这期间收获颇多,感慨颇多。我一共听了11位老师的语文课,加起来几十节,其中不乏精彩绝伦的难忘好课,也有沉闷至极,混混沌沌的45分钟。不过总体来看,最令我痛心的莫过于学生们过于“内敛”,经常整堂课无一人举手发言,教师一人独角戏唱到铃响。鲁迅说:“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我,在实习结束之后,的确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愿“举起手来”只是一个表象,究其根本,是学生与语文课程有距离感,这距离因何造成,待我慢慢道来。

  一、不知所谓,不感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两位伟人的话,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反之不感兴趣,想要学好一门课可谓难上加难。

  一次我去听课,课文是《中国建筑的特征》,刚刚上课不到10分钟,我旁边的两个学生就开始窃窃私语,“语文课最没意思了,不知道在讲什么,”“还好除了课文,能听懂老师说什么,不像英语……”还有印象深刻的一节《宇宙的未来》,我自己上的课。尽管我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最大程度上是语言幽默风趣,可是课堂上依然比较沉闷,除了个别对霍金,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偶尔抬抬头,大部分学生都不予理睬。

  这些都反映出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所学的内容远离生活,艰涩难懂。尤其是教材中所选的一些科普性文章。不但篇幅长,而且内容专业性强。例如高二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作为生物的社会》和《宇宙的未来》,都是各专业顶尖人物的论文或讲演辞。学生一看密密麻麻的字,艰深的专业术语,自然望而却步。在“新课标”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提出: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难易适度。 显然,理论与实际还存在差异,现在的语文教材还有要商榷的地方。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越来越强,适当的增加课文难度,使教科书呈现多样化,开阔学生的视野也是必要的。让学生对枯燥的文章产生学习的兴趣,关键就看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所以说,语文教师的素质高低也是学生是否对语文感兴趣的重要因素。

  总体来看,学生对小说和散文的学习兴趣最浓,一者故事性强,一者文字优美。然而这只是文本的吸引力,要是这种兴趣保持,加重,关键是语文教师的个人魅力。我曾听过两名教师的同一篇课文《边城》。前一位老师整堂课让学生挑出能够表现“情”的语句,加以分析,结果不过是从“哑声儿”,“轻轻地说”看出爷爷和翠翠的祖孙情,从“沉默了一个晚上”看出翠翠对二老的爱慕等等,评价总结时,老师总是重复“优美”“人性美”这几个空洞的词语,丝毫没有体现出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淳朴脱俗,最后使得学生昏昏欲睡;而另一位老师从景物风俗着手,利用多媒体营造出美轮美奂的氛围,然后分析翠翠的内心世界,其中自然包括亲情,爱情,最后与学生共同探讨《边城》悲剧的结局。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美的意境中,紧跟着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同样一篇课文却又如此大的差距,这不得不令人反思。教师的知识功底,专业素质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看似只有45分钟,可那是50多个学生不可重复的45分钟,不可白白浪费。由于时间巧合,我在实习期间听的基本都是古文课。包括高二的《归去来兮辞》,《陈情表》等,高一的《史记》的相关选文。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了古人的思想智慧,富于古典韵律。我本以为这种文章即便有一些难度,但起码从情感上比较容易接受,可结果不然。在《陈情表》的第一课时,教师以古语“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导入,希望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是效果一般。当朗读结束时,竟然有学生调侃“我挺孝顺的,怎么没哭啊”,真有点叫人哭笑不得。不仅仅这一篇,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学生也只是抱怨要整篇背诵,丝毫没有欣赏之意。

  这自然与教师没有直接的关系,由于提倡全球一体化,西方的文化逐渐渗透于中国人的思想中,尤其是青少年。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忽视,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有时出现“崇洋媚外”的错误倾向。特别是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如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脱俗逍遥,与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格格不入,自然被学生“拒之门外”。

  这种现象虽然不是教师造成的,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产生,重燃对我国古典文化的热爱,毕竟,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悲哀的,没有民族荣誉感的个体是痛苦孤独的。

  二、灰色评价,混乱课堂

  有变化才有进步,中国人很信守这句活,尤其是教育界。从建国到现在,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也就是有八次比较大的变革。其中包括有四次教大规模的内容改革,四次叫大规模的教法改革。 2001年以来的最新的教育改革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任何事物都有逐步完善的过程,有改革固然好,但是一味的信守和遵从新的章程,也会适得其反。

  “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新课改的初衷是好的,可是有些导致课堂上出现“灰色评价”,使原本有序的课堂乱作一团,学生自然产生厌倦心理,不愿参与其中。

  何谓“灰色评价”,大概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不做实质性的评价,不明确表示否定,顾左右而言他。有一次我听高一语文课《小狗包弟》。当老师讲到巴金先生作此文为自己将包弟送走这种行为忏悔,深刻的剖析自己,这种行为十分可贵时,一个女同学发问:“老师,我觉得巴金是个逃避现实的人,他不敢面对包弟的死。如果说包弟是有人性的,那么它肯定希望死在自己爱的人手里,所以在当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巴金亲手杀死包弟。”这显然是一种偏激的错误想法,教师应该及时解释,纠正,接着进行下面的教学。可是,当时教师只是这样评价:“哦,你是这样认为的,其他同学呢?”顿时课堂乱作一片,竟有一同学这样反驳:“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你肯定是平时看爱情小说看得太多了。”这严重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原本专心听课的学生也被迫“出离课堂”。

  偶尔意外可以谅解,如果长此以往,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处在这样的课堂会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他们又怎么会积极参与呢?虽然现在提倡多元化朗读,准许课堂上存在不同的声音,可是并不代表课堂上没有错误的理解,没有被否定的答案。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成熟的阶段,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必然会出现某种偏差,教师有责任加以纠正,引导。

  第二类“灰色评价”是处理一些开放性问题或个性赏析性问题,即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时,对学生的回答一律评价为“你回答的很好”。

  例如《归去来兮辞》的课堂上,最后教师提出开放性讨论题:有人认为这首辞表现出陶渊明洁身自好,也有人说这是他消极避世的证据,你如何理解?有同学同意前者,有同学同意后者,也有同学认为这只是陶渊明心有感慨,即兴而作,不能从一首辞来评判一个人的思想价值。学生们讨论的很热烈,课堂气氛很好,可是无论哪种观点,教师都表示赞同,“说得很好”,“你很有见地”,“言之有理”等等。总结时教师说大家各抒己见,争论得非常激烈,表现不错,有兴趣的课后可继续讨论。马上有同学质疑“到底谁对啊?”

  自然,类似这样的问题的确没有定性的答案,但是教师作为课堂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应该表达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一方面证明自己真正参与其中,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另一方面教师的答案对学生起到导向作用。

  另外,有些老师觉得用“回答的很好”来点评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其实不然,有时反而比直接否定更具杀伤力。一次作文点评课上,学生明明分析的一般,语言毫无文采,可教师一然评价很好,教室里开始窃窃私语,略表不满。我觉得这时候“回答的很好”应该不是夸奖而是讽刺了吧。 

  精彩之处当奖励,平庸之处当鼓励,不当之处当纠正。几字只差,却相差甚远,教师在运动评价语是千万留心。

  第三类“灰色评价”是在批改中出现的,表现为标准不一。尤其是在批改作为时。比如,有的学生,作文水平58分,没及格,老师为了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给他60分甚至65分。我在实习期间也帮忙批改过高一学生的周记,评分标准就是个别特别优秀的给5分,其余都是4分。我觉得这种标准有欠妥当,按这种标准,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是4分。可是这其中有真正达到4分水平的,也有不少同学字迹潦草,语句不通顺,结构凌乱,根本不达标的。这种“一视同仁”的做法或许可以促进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增强信心,但是同时必然打消作文水平中等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取舍之间,还是要多加斟酌。

  三、方法不当,收益不高

  语文课堂由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构成,教材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因素,学生以教材为凭借,从中学得知识方法,在应用到其他,所以对于教材的解读是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如果教师指导学生解读课文方法不当,那么自然会使得学生收益不高,打消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所谓方法不当大概分为两类,一是过于局限于文本,视线狭窄;一是脱离文本,使语文课堂不伦不类,空洞无聊。很幸运,在我实习期间,几乎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但就我以前的一些经历仍有必要谈一谈。

  例如《陈情表》,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用来朗读,翻译。第二课时有一半的时间复习,剩下的时间教师提了几个问题,李密陈的什么情?为什么陈情?为什么李密说自己命途多舛,时运不济?文中有哪些四字词语至今仍然使用?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课文学习结束后,学生把李密不去当官的原因仅仅理解为要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显然这过于浅显,应该从课文出发,结合背景,向学生解释古代知识分子“忠”的思想。这样才算把问题理解的全面深刻。

  教材凝聚了许多专家、一线教师心血,是文学海洋中的精华,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立足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但是决不能将课堂局限于文本之中,毕竟文本中所含改的信息是有限的,有时需要教师迁移拓展,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立足文本仅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必须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才能最终完成。但是这种超越是有限度的,不是脱离文本。

  我曾经看过一位年轻教师的教学录像,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本来是一首意境优美的现代诗歌。可是这位教师从徐志摩的生平导入,介绍他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诗歌创作主张是“三美”,即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紧接着再大屏幕上出现一张表格,教师说:“这节课我们来品味一下徐志摩的三美。”结果整节课学生只是从诗歌中挑出一些词语来填入“三美”的表格,最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以《再别康桥》为例体会了徐志摩诗歌创作,他的三美理论为我国的现代诗歌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课堂上总是出现“三美”这个词汇,却丝毫没有给人美的感觉。

  我们应该解读的是《再别康桥》,品味诗中的意象,意境,诗人的情怀,“三美理论”只不过是作为作家资料出现的,而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将两者本末倒置,不但没有使学生学得鉴赏诗歌的方法,而且课堂内容无聊,气氛沉闷,试问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喜欢?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就是作文指导课。一片优秀的作文不仅情真意切,而且要文笔流畅,富于文采。有些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在情感和写法上不能取得平衡点。我曾看过这样的现象,在作文指导课上,同学们都说的很动情,课堂气氛非常好,连老师都被感染了,可是真正写成文章却不怎么出彩。原因就在于在课堂上教师忽略了指点写作技巧,相关修辞手法。作文不同于讲演,讲演除了语言本身,还有手势,表情可以打动听众,可是作文只能依靠文采和真情来感染读者。所以两者缺一不可。

  有人感叹,想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举手真难,尤其是高中生。的确,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就得让他们先从心理接纳,喜欢语文课程。这是一个曲折,艰难的过程。而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将这一过程尽可能缩短。因为学生的生命禁不起浪费,而我们--教师的良心也禁不住拷问。

  注释: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2。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论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