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公营销案例:佛教徒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33:47
佛教徒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有人说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

   

  再有人问,学佛的人不应贪心,相反的应该布施。可是做生意赚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这岂不是跟佛理相违?

   

  又有人问,佛教徒不可害人,如果做生意赚到钱而使他人亏本,又该如何?

   

  也有人问,佛教徒可从事股票投资、放利息、地产买卖等活动吗?因为这些都有投机性质。

   

  更有人问,佛教徒可以做粮食饲料的买卖吗?如果粮食饲料被买去喂畜牲,是否间接助长了他人的杀业?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面对的。首先必须了解,在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人民分为四个阶级,亦即①宗教师的婆罗门,②从事军政的刹帝利,③从事工商的吠舍,④从事杀生等贱业的首陀罗。佛陀释迦世尊除了不鼓励从事首陀罗的职业之外,其他都在容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加以赞叹,可见佛教徒从事工商业是正当的。

   

  至于说,做生意是说谎而骗人上当的行为,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这并不是必须的手段,而是一般人的习惯和心理所造成的。货真价实、信用可靠,是工商界应有的职业道德。也唯有信用可靠,才能够可大可久,否则为何许多商号都要以几十年以至上百年的“老店”招牌做号召?我曾经说过:“如果跟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做生意,不必担心他欺骗你。”相对地,身为佛教徒如果还会让人担心我们用欺骗手段以招揽顾客,这不仅不是佛教徒的正确态度,甚至连一个小商人的基本观念都尚未建立。

   

  当然,我们知道,有些行业往往漫天要价,目的是等着顾客就地还钱;但也有类似的行业却以老少无欺、不二价为号召的。我们做为佛教徒,应该带动风气,诚实无欺。也许刚开始时,生意差一些,利润少一些,日久之后,你的信誉就能为你赚钱。

   

  中国人都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心态;做生意一本万利,想当然是为了使个人生活有保障,乃至为子孙万代留下吃喝不完的余荫。但时代已改变,观念已不同。现代的大企业家,不应着眼于自利,而是贡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社会人类谋福利,即所谓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以完成事业为目的,造福人群为理想,就没有贪心的成分在其中。至于普通人的智能体能,虽然不足以为社会大众提出多少贡献,但至少也该负担起个人的生活开销,进一步维持家庭的成员和公司的员工,这是互助,也是为了各取所需。

   

  因此,人人必须提供自己的所能,不论是资金的、智慧的或劳力的。身为佛教徒,更不应有做生意是只求自利而置他人利益于脑后的想法。因为社会是群体的因缘所成,我们参与社会做任何事,就跟其他人发生关系,产生互动互惠的作用。

   

  我们应该以自利利人的心来赚取应赚的利润,并把赚来的钱做合理的支配,而不仅是为个人的物质享受和满足虚荣而花钱,若能如此,就不算是因贪心而赚钱了。《善生经》中说,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来处理:①家计的生活,②营业的资本,③储存在家以防意外,④放款生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储存在家和存入银行生息应该合而为一。此外,也应在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做为三种用途:①供养父母,②周济亲友和部属仆从,③供养三宝,作为宗教的奉献。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后面的三种用途,则是为了孝养父母、社会福利及宗教事业。

   

  佛法说应该从事正当职业,所谓正当职业,就是指于人于己都有利而无害的行业。既然如此,怎会自己赚钱而使他人亏本?当然,当你开的店经营不善或公司亏损累累时,不免会想脱手转让。由于各人的经营观念和方式有别,社会关系也不同,知识能力也相异,因而同样的行业和生意,在不同的经营者手中就有不同的结果,如某甲会蚀本,某乙可能赚钱。

   

  基本上不要存着把烫手山芋丢给人的心态去害人,而要希望他人因为承购你的原有产业而大发利市。同时,不要以为自己做不好的,别人也做不好;或者自己认为不好的,别人也认为不好。只要你对自己卖出的东西不做虚伪宣传,那么,一旦有人愿意承购,他一定会因此而得到利益。如果对方蚀本,这也不是你的存心,与你无关。总之,佛教徒做任何事业,都须以真心诚心待人,至于结果如何不是你的责任,不必耿耿于怀。

   

  股票和房地产买卖,是现代世界各国政府所公认的投资生意。前者是股票公司运用民间游资,透过股票市场成为企业投资的资本,是发展工商、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金融事业,应属正当的投资。但问题出在有些人掌握大量股票而制造股票行情,并操纵股票涨跌,这是不道德的。要操纵股票只有大资本家才能办到,一般投资人只能看行情的起伏买进卖出,故其中不免有些冒险的成分。在金融稳定的社会,操纵股票是犯法的,大企业家虽然拥有大量的股资,也不致于操纵市场制造涨落,否则会自食恶果,得不偿失。

   

  至于房地产投资,也是正当正常的商业行为。一般人所诟病的是指炒地皮,垄断房地产,不论购进或抛出都操纵于股掌之上,这不是正常的现象,佛教徒应该避免。若以正当的价格做合理的买卖,也是一种商业服务,没什么不可以。

   

  另外,就放利息而言,将钱存入银行或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也是一种投资方法。而以民间的小额存款互相周转或者集中投资于某些大企业,也是自利利他、繁荣社会经济的途径,值得鼓励:不过,若为贪取高利而放高利贷,等于火中取栗,危险性大,往往连母款也被倒掉。佛教徒不可因贪高利而放款,一则自己没有保障,二则对人剥削太多,有伤慈悲,最好不做。

   

  至于商业的种类,古时有谓三百六十行,在现代工商业社会,可能超过三千六百行。不过,身为佛教徒有个原则,即凡是杀业、淫业、盗业、赌博和妄语,乃至于酒类等的买卖,都应避免;但是不能斩钉截铁说某种生意不能做。比如开电影院,专门放映诲淫诲盗的影片,当然不可;若是放映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影片,则属于正业。至于贩卖粮食,只需以所卖的终究是供人食用,或是加工后用于工业的动机即可;即使别人买去喂畜牲,也是为了供给众生吃的,我们本身并未从事杀业。当然,自己如果明知饲料是供养猪场养鸡场之用,可以考虑改行或改变销售的物品。总之,佛教不鼓励杀业也不从事杀业,凡与杀业有关的,应该避免。

                                                                  生命的成长与喜悦

  生命的成长必然有顺境和逆境的历练,生命的喜悦未必全由顺境获致,所谓“不经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有时,遭遇逆因缘,反而能让我们体会千回百转的喜悦。
  
  在生命的成长中,自我的盲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个人的困逆:痛苦、不快乐、不顺利,不称心,内因外缘障碍很多,可能都来自于盲点,包括内在的盲点和外在客观环境的盲点,佛法的专有名词是“无明”。逆向思考突破自我盲点,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盲点,中年人、年轻人也不例外,所以有代沟的产生。如果老、中、少要与代沟,则须突破自我的盲点。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因缘法,任何事皆由众因众缘,即多因多缘才能成就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出多元化的思考方式,例如有些人投资事业失败,因于当初评估时只作顺因缘的思考,未思及逆因缘时的应对。人们对于事业、婚姻、感情、家庭等,容易流于一面倒的单向思考。


  顺、逆因缘都是生命成长的历练,这是人生的事实,我们多生多世种下有漏洞的因,因此感得有漏的世间,如果我们不将逆缘当成问题,而是一次修正的机会,在心态上可能更能接受一些。生命的喜悦未必来自一帆风顺,如果把喜悦设定在荣华富贵,称心如意,就过于狭隘。只有少数人一生像温室中的花朵,从无逆境来考验,这种生命有何意义呢?《易经》有一句话“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说明写《易经》的人对人生先有忧患意识,才留下这本不朽的巨件。可见,人透过忧患的历练,才更见生命的成长。

  

  突破自我盲点的关键在于不主观,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外面种种的事相上,要先了解自己的业障、习气、才华、个性等,大部分人到老都没有自知之明,认不清自己,只是颠倒苦恼地过一生罢了。李远哲博士在演讲中提及,我们每个人至少具备九种潜能,只因缺乏发现,培养而早早被扼杀了,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如何认识自己的优缺点,选对专长、角色,加上努力必然有一定的成就。

  

  如果生命的成长目标是得到生命的喜悦,什么才是喜悦的定义呢?有人定义为高知名度、名教授学者、或者定义在财富,个个想法不一而足,如果仅从现象界去归类喜悦,显然成了盲点。因为那只是预设、想象中的喜悦而已,最大的损失便是“失去当下的经验”。人心一直处于追求中,对那些未到的、未知的、未具备条件的未来盲目向往,贪的当下不可能喜悦,内心充满痛苦。

  

  孔子将生命的喜悦标出一个很好的状态,所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中的“不惑、不忧、不惧”是生命喜悦的最佳状态,能成就很完美的人格。不惑指一个人具备大智慧,对宇宙生命不再疑惑,对“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了无疑惑,引导生命走向成熟的境界,获得内心的喜悦。

  

  我们如何才能不忧愁、不苦恼,常在喜悦中呢?我们常为了钱财、病痛、挫折而烦恼多多,庄子逍遥游“齐物”篇,教我们不应该以人观物,而要以物观物,万事万物本身具备它充实的美:丑有丑的美、缺陷也有缺陷美,各自开展出生命的意义。因此,摆脱忧虑的最佳方法是,不要和别人比较,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全部要素,不管命运如何,从接受自己开始,所谓受所当受,行所当行,生命才能坦然无挂碍。

  

  生命如何才能不恐惧呢?当年慧可大师向达摩祖师求法,雪地断臂只为求“心安”而已,可见得一个人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能无愧于心时,便能心安理得,随时死而无憾、死而不惧。

    《易经》有一句话“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说明写《易经》的人对人生先有忧患意识,才留下这本不朽的巨件。可见,人透过忧患的历练,才更见生命的成长。

  

  突破自我盲点的关键在于不主观,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外面种种的事相上,要先了解自己的业障、习气、才华、个性等,大部分人到老都没有自知之明,认不清自己,只是颠倒苦恼地过一生罢了。李远哲博士在演讲中提及,我们每个人至少具备九种潜能,只因缺乏发现,培养而早早被扼杀了,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如何认识自己的优缺点,选对专长、角色,加上努力必然有一定的成就。

  

  如果生命的成长目标是得到生命的喜悦,什么才是喜悦的定义呢?有人定义为高知名度、名教授学者、或者定义在财富,个个想法不一而足,如果仅从现象界去归类喜悦,显然成了盲点。因为那只是预设、想象中的喜悦而已,最大的损失便是“失去当下的经验”。人心一直处于追求中,对那些未到的、未知的、未具备条件的未来盲目向往,贪的当下不可能喜悦,内心充满痛苦。

  

  孔子将生命的喜悦标出一个很好的状态,所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中的“不惑、不忧、不惧”是生命喜悦的最佳状态,能成就很完美的人格。不惑指一个人具备大智慧,对宇宙生命不再疑惑,对“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了无疑惑,引导生命走向成熟的境界,获得内心的喜悦。

  

  我们如何才能不忧愁、不苦恼,常在喜悦中呢?我们常为了钱财、病痛、挫折而烦恼多多,庄子逍遥游“齐物”篇,教我们不应该以人观物,而要以物观物,万事万物本身具备它充实的美:丑有丑的美、缺陷也有缺陷美,各自开展出生命的意义。因此,摆脱忧虑的最佳方法是,不要和别人比较,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全部要素,不管命运如何,从接受自己开始,所谓受所当受,行所当行,生命才能坦然无挂碍。

  

  生命如何才能不恐惧呢?当年慧可大师向达摩祖师求法,雪地断臂只为求“心安”而已,可见得一个人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能无愧于心时,便能心安理得,随时死而无憾、死而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