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钢阳台护栏:【转】1962年中印冲突,尼赫鲁玩火自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53:13
1962年中印冲突,尼赫鲁玩火自焚

2011-05-07 14:05:57|  分类: 史海钩沉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这是一张中印边界的地形图,途中红色的区域就是两国的争议领土,红色区域中最北边的那条线就是著名的“麦克马洪线” 

在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中国军队的对印自卫反击太过顺利,结果一队中国士兵打得兴起,收不住脚了,一路打过去。突然一个士兵不敢往前走了,目瞪口呆地说:“妈呀,前面怎么就没有山了,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有个士兵问指导员,“我们是不是打出印度了,打到美国了”。指导员一挺肚子骄傲地说,“知道啥?前面就是印度次大陆了,再往前你就掉印度洋里了”。
    故事的真假已难以追溯,但1962年秋的那场中印冲突,挑事儿的印度惨败,反击的中国胜利,这可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只要是上过中学的人,没有不知道中印边境冲突的,只是时间久了,再加上中学教科书的大而化之,其中的缘由恐怕已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美国人说“印度挑起的是一场愚蠢的战争”,而这场愚蠢的战争,缘起于一条不为中国人承认的边界线——麦克马洪线。

英国人造的孽,尼赫鲁捡洋落
    麦克马洪线出台的前后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大致的由来是这样:
    1913年,有个叫贝利的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从印度进入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对藏东南的地理风物进行详细的考察加探险,还由此写出了一本旅游随笔《无护照西藏之行》。现在这本书还被去西藏探险的人奉为经典。只是,探险、写书不过是烟雾弹,贝利的身上背负着一个秘密的使命。
    这个秘密任务是由英印政府(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爵士亲自指派的。他告诉贝利,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了解藏东南的地理资料,以便他根据种族和地理情况在地图上对中印边界进行“修改”。
    为什么英国这么热心地要帮中国和印度重划边境?无非是利益作怪。喜马拉雅山南坡一带,历史上一直由中国行政管辖,这对英国人来说是个威胁,他们觉得由他们控制的印度失去了缓冲区,需要向北推进。1913年,康藏地区出现叛乱,北洋政府下令平乱,英国人抓住机会,自作主张地做起了北洋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调停人,代表就是麦克马洪,于是,就有了贝利的西藏之行。
    贝利雇上几个挑夫做向导,与印度测量局的一个测量员一起,徒步开始了“无护照西藏之行”。他们经金珠北上,到墨脱,然后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往西走,接着又往南通过一条艰险但是直达的羊肠小道,进入部落地区,到达达旺,行程历时半年。
    贝利回到印度后,把冒着生命危险获得的第一手地理资料交给了麦克马洪。麦克马洪大笔一挥,在喜马拉雅南坡划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红线,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麦克马洪线”。这条英国人制造的中印边界线,把印度东北边界一下子从喜马拉雅山山脚,推到了喜马拉雅山的山脊,向北推移了一百多公里,9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被划到了印度一方。
    英国人也知道,这条边界线是非法的,当时的北洋政府根本不会答应。于是,麦克马洪与西藏代表私下交易,用5000支枪、50万发子弹,支持西藏“独立”等条件,诱使西藏地方政府承认了麦克马洪线。
    这条麦克马洪线,中国的历届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过。北洋政府不承认,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不承认,新中国就更不承认,但是尼赫鲁承认。被称为印度独立之父的尼赫鲁,不但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留下的外交政策,也继承了英国人的领土野心,甚至胃口比英国还大。
    表面上,尼赫鲁是新中国的好朋友,可这个近邻整天想的却是侵占朋友的土地。从1951年起,印度军队在中国解放西藏前后,在东段大举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全面推进,陆续侵占了约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接着在中段侵占2000平方公里,随后,是西段阿克赛钦地区(印度与中国新疆接壤地区)3.3万平方公里。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十年,印度人说中国人是印度人的好兄弟。在外交事务上,周恩来与尼赫鲁共同为第三世界争取着尊严和荣誉。图为1955年4月,周恩来与尼赫鲁一同出席万隆会议时交谈的场景

 

尼赫鲁得寸进尺,毛泽东说“扫了它”
    一共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面积。然而在印度侵占期间,不管是尼赫鲁还是毛泽东,都没有把边界问题正式地摆到外交台面上。尼赫鲁1954年访华时,毛泽东还对他表示:“朋友之间有时也有分歧,有时也吵架,甚至吵到面红耳赤,但是这种吵架与我们同杜勒斯(时任美国务卿)的吵架,是有性质上的不同的。”
    很显然,劝告没有作用。1959年3月,达赖集团逃印后,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了封信,正式提出:这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要了。
    尼赫鲁翻脸了。对这个反目成仇的“朋友”,毛泽东曾经说他:“是半个人、半个鬼,不是整个的鬼。不能无限制地对他让步。他已骂了我们一个多月了。”这是尼赫鲁提出领土要求后两个月,毛泽东在会见东德访华团时对尼赫鲁的评价。
    不让步的毛泽东未见动作,尼赫鲁却先动手了。印度军队甚至开始越过麦克马洪线,在线北建立哨所,还时不时地向中国哨所开火挑衅。即便是这样,毛泽东还是建议实行隔离政策,双方各自从实际控制线(区域与麦克马洪线基本相同)后撤20公里。尼赫鲁不干,毛泽东下令中国部队单方面后撤20公里。
    紧接着,中央军委又规定在实际控制线30公里内不开枪,不巡逻,不平叛,不打猎,不打靶,不演习,不爆破。对前来挑衅的入侵印军,先警告劝阻。无效时,方能依照国际惯例解除其武装,再发还武器,让其离去。
    中国政府的一再忍让,让尼赫鲁做出一个错误判断:中国人不敢打,因为中国除了“虚声恫吓”外,没有更大的反应。于是,尼赫鲁的印度军队得寸进尺,他们在“麦克马洪线”以北的据点越建越多,达到100多个,最近的据点,甚至会出现中印哨兵鼻子对鼻子眼对眼的情况。尼赫鲁摆明是上门闹事来了。
    面对尼赫鲁的步步紧逼,毛泽东终于不忍了。他说:“我们一直忍着,尼赫鲁把刀架在我们头上,我们也忍了。现在他要把刀往下砍,我们就不能忍了。……我们不能让步,一让步,相当于福建省那么大的地方就要让他们侵占去。尼赫鲁既然伸进头来非要我们打他,我们再不打就不够朋友喽,礼尚往来嘛。”
    1962年10月10日上午,印军正式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进攻,尼赫鲁扬言一个星期内把中国军队从入侵地区(实际是中国领土)“清除掉”。

几天后,中南海颐年堂,毛泽东站在巨幅地图前,一只手夹着烟,一只手指着印军据点大手劈了一下,对着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说:“扫了它!”毛泽东告诉张国华,“这一仗,我们不打则已,打,就要打出威风,起码要保持30年的和平。”

10月20日早晨7点,印军发起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也就是在这一天,中国边防部队从东西两线开始了猛烈还击。

拿鸡蛋碰石头,印度军队不禁打

或许是此前中国军队受够了“窝囊气”,或许是印度军队没有想到中国军队敢于突然发起反击。总之,解放军的反击出奇顺利,不到3天,印度的王牌军第7旅就全军覆没,旅长达尔维准将被活捉。

在东西两条战线解放军都双双告捷。先说东线达旺战场,麦克马洪线就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印战争的主战场,很多离奇的战场故事就在这里发生。

由于解放军推进速度太快,甚至一度出现混乱。解放军某部9连副班长庞国兴,就是在追击中和主力部队失散了,结果,他找到另外两个互不相识的战士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他当组长,另外两个是组员。凭着2支56式冲锋枪和2支半自动步枪,深入印军纵深7.5公里,三个人占领了印军两个炮兵阵地,缴获7门87.6毫米加农榴弹炮。

还有更奇的。从开战之日起,逃跑一直是印度军队的“主要任务”,其中有一队印军逃到了德让宗,以为暂时能喘口气了,结果却发现追击的中国军队比他们逃跑的速度还快,解放军的一个连早已在穿城而过,把印军堵在了德让宗。围个水泄不通后,解放军开始吃饭休息筑工事,挖着挖着,突然看到有一个车队从城外驶来,中国士兵枪都来不及拿,这个庞大的车队就进了德让宗。

等打下德让宗才知道,这是印军的援助车队,车里全是英美两国紧急援助印度的第一批先进武器,结果连封条都没拆,就成了解放军的战利品。

就这样,解放军一路狂追,一直打过了喜马拉雅山脉,离新德里只有300多公里,吓得印度在新德里大街上的公园里挖起了工事,大量市民逃离市区,各国驻外机构纷纷撤离。

在西线,印度派出了一支名为“杰克连队”的精锐部队进入了战场。周恩来在对毛泽东的汇报中提到“杰克连队”,当时毛问:“杰克连队是干嘛的?”周说:“是一支由英国帮助建立,印度人组成,参加过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世界大战的老牌部队。”

毛泽东听后蹭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说了四个字“百年国耻!”过了一会儿,在西藏军分区上报的材料中,毛泽东用红铅笔写下了“杰克连队,务必全歼”的批示。结果,很嚣张的“杰克连队”全军覆没,连旗子都被解放军缴获了。

写到这,有人可能会问了,这印度军队怎么这么不禁打?确实不禁打,尼赫鲁心目中的印度王牌军队,其实是一支装备不善而且没有准备好的军队,只是印度人在40多年后才明白这一点。

 先说印度的补给吧。1959年末,当印军进入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区域建哨所时,那个地区设施落后,连条道路都没有,几乎所有的哨所补给,包括食品都要靠空投。由于地形和天气的限制,空投物资只有30%能到位。

就算空投下来的食品,热量也只是平原标准,而不是高原作战所需的高热标准。印度士兵每天都要吃鸡豆,但是这种豆子在高原上无法煮熟。尽管一再要求调运高压锅,但因后勤的管理问题迟迟到不了位。一些新兵甚至连御寒的冬衣都没有。

缺衣少吃也就算了,关键是印度军队的武器也很差。他们所有的武器还都是五十年代产品。比如,印军的主要步枪是李·恩菲尔德步枪,还是二战时的老枪。而武器落后的原因,居然和财政部长德赛和国防部长梅农之间的个人恩怨有关,国防部批准军队购买武器,可财政部不批外汇,结果只能听任陆军装备老化。

这样的一支印度军队,完全抵挡不了解放军的反击,所有的交火几乎都是一战即溃。尼赫鲁坐不住了,四处求援,他甚至寄希望于台湾的蒋介石能开辟第二战场来帮助印度,可蒋介石的回应却是:虽说做梦都想“反攻大陆”,但西藏是中国领土,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

就在尼赫鲁到处寻找援兵的时候,一直胜利推进的中国军队突然停火不打了,并回撤到麦克马洪线以北。到这时,尼赫鲁才意识到,中国出兵不是要侵占印度领土,而是对它进行的一次惩罚。在总共30多天的边境冲突中,解放军以伤亡2000多人的较小代价,共歼灭印军准将以下8900多人。

▲在中印冲突爆发后,中国解放军的推进速度震惊新德里,印度全民皆兵,甚至包括妇女儿童都开始了军事训练。图为1962年11月,尼赫鲁视察童子军

 

尼赫鲁垮了,大国梦碎了

由于同中国打了一仗,1962年就像是尼赫鲁人生的分界线。在开战的那一刻,尼赫鲁的政治威望升到顶点。他是印度的独立之父、铁腕总理;是不结盟运动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缔造者之一;他成功参与调停朝鲜战争,努力促使印度支那战争停火。所有的一切使尼赫鲁和他的印度成了第三世界的领袖,人们称颂尼赫鲁公正、和平、无私。

 然而那场冲突之后,尼赫鲁的声望一落千丈。国际上,他“和平”的形象彻底颠覆,在印度政坛说话也没人听了。之前,只要尼赫鲁站在议院发言,乱哄哄的议会立刻会鸦雀无声,而1962年之后,不管尼赫鲁发布演讲还是沉默,议会依旧乱哄哄的,吵闹不断。

尼赫鲁的身体,也在走下坡路。他的背驼了,走路时也摇摇晃晃。那个精神抖擞、充满朝气的尼赫鲁不存在了。国防部长梅农曾这么形容过他:“他垮了,沮丧不堪,因为他耗尽一生精力建立起来的一切,都完蛋了。”老态龙钟的尼赫鲁时常坐着凝思,“他怨恨中国人伤害了他,认为他们辜负了他和他所努力追求的一切”。

如此大的代价,让人觉得尼赫鲁的选择得不偿失。可从尼赫鲁的理想来看,他决定与中国一战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不觉得这是在以卵击石。他认为,印度是除了美、苏、中之外第四个大国,是强国。

早在独立前夕,尼赫鲁就对未来世界上的地位做了设想,他说:“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是不能吸引我。我也不相信任何中间地位是可能的。”

为了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尼赫鲁决定同中国干一仗,结果换来了中国军队的“教训型”打击。印度陆军参谋长乔杜里这样形容尼赫鲁挑起的这场冲突:“那是一种俄国左轮枪游戏。印度最高当局似乎认为,他们要打的那一发的弹巢里并没有子弹。但对他们自己以及对整个国家都不幸的是,情况并不是这样,那个弹巢里恰好是装上了子弹。”

【转】1962年中印冲突,尼赫鲁玩火自焚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险酿成大战 -历史 印度军官回忆中印战争:尼赫鲁太愚蠢了 揭开迷雾:1987年中印边防部队严重冲突事件过程始末 1962年尼赫鲁向华宣战震世界 印度军队随时可攻中国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 中国一招镇住了苏联-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 中国一招镇住了苏联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 中国一招镇住了苏联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毛泽东一招镇住了苏联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毛泽东一招镇住了苏联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 中国一招镇住了苏联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 中国一招镇住了苏联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 中国一招镇住了苏联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 中国一招镇住了苏联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 [转]日本核爆真相揭密:玩火自焚,自食恶果!!可怜那些无辜的人们!!! 玩火自焚的苏德战争 Chengyu of the day:玩火自焚 毛泽东为何下定决心打中印边境之战?(转毛泽东说:“多年以来我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想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印度都不干。蓄意挑起武装冲突,且越演越烈,真是欺人太甚。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那我们只有奉陪了) 图说1962年中印战争[13P] 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 中国靠什么一招镇住了苏联 惊曝:中印冲突,两军对峙! 中印边界冲突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