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圆孔网:第十三章 关注青春期 选择搞好初中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41:29
  

第十三章  关注青春期  选择搞好初中教育

初中阶段是国家规定义务教育必需完成的学业,是现阶段我国国民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初中毕业生有一部分会升入普通高中,另一部分将进入中等技术学校学习。

第一节  初中基本素质和课程教育要求

初中生的课程学习和素质要求比小学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德育方面要培养学生先进和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心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有责任感,有团队精神;热爱生活,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言行文明;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基本的国情和国策。在智育方面,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拥有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信息素养,具有阅读、表达、计算和实验、实践的基本能力;敢于质疑,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在体育方面,具有基本的体育与健身的知识、技能和习惯;初步具备自理、自律的能力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具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关心,善于合作,积极进取,具有一定的选择学习的能力,形成发展个性特长的基础。在美育方面,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一定欣赏美、表现美的基本能力。在劳动方面,具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能一般地了解社会的职业分工,掌握一定的择业知识在教改后的初中课程中,将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中小学课程是一个整体,十二年中小学课程是整体连贯的。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即共同基础),是必修课程,着眼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拓展型课程分为学科和社会实践两个部分,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学科部分为必修,实践部分为选修,体现不同的基础;研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称为探究)型课程,一般以课题(问题)或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研究,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家长要熟悉孩子所学课程,配合学校引导孩子把功课学好。

第二节  抓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的转变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显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学习内容的变化,要求初中生做到平时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免造成学习上的忙乱;课堂上认真听讲,学会记听课笔记;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大加深,要求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对学习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做到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实行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的转变。

一是学习方式方法上的转变。

具体讲,从初一上学期开始,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1、学习方式的转变。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相对较少,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以语文为例,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基本掌握,考试就不成问题;但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增多,考试题更为灵活,讲究活学活用,学生必须改变以往写完作业万事大吉的做法,要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除了老师所留的作业,还应该多看些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由依赖性学习向主动、独立性学习转变。
   2、生活习惯的转变。和小学生活相对宽松而言,中学课程紧,内容多,在学生生活上时间必须抓紧,而且要有规律;要制订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做到自觉遵守,保证作息有序,才能精力充沛地进行学习。

3、娱乐服从于学习的转变。中学生和小学生比,娱乐时间要压缩。家长要把电视和电脑作为学习的工具,引导孩子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安排,选择与学习有关积极向上、能陶冶情操的互联网网站和电视频道;课余时间不能在电视机或电脑前一坐就是一两小时,但要安排必要的体育和休息时间,要根据学段的总体要求,看些课外书籍、有益的影视作品等,还要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总之要严格控制上网、看电视的娱乐时间,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

二是帮助孩子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

初中的孩子,正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和迅速发展的时期,这对学习十分重要。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为了适应初中学习内容的要求,要帮助孩子改进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会把知识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刚入初中,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跟着老师一章一章、一节一节的学,不太在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开始学习一门学科,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这样做就能比较容易学懂和牢固掌握

2、学会思考,追根求源,弄清所学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不能死记硬背,特别是理科学习,重要的是要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有源之水。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3、提高思维品质,训练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要养成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坚持这样做,就能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比如:热水瓶为什么可以保温?小学生就说不清楚,初中学了热学以后,稍加思索,就能从瓶塞导热不良、瓶胆真空防对流传热、内水银层反射防热辐射等三个方面来解释。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思辩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

第三节  掌握心理特征 保证健康成长

初中虽然只有三年时间,但少年期是人成长中心理和生理变化最大的几年。从人的成长看,它是人一生的春天,是黄金期;从情绪不稳定、容易出问题看是人生中的危险期;从与家长的关系看,是第二次断奶期。家长要充分重视孩子少年期的心理变化。

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

一是要节爱。不能溺爱,不能护短。爱没有节制就会变成溺爱,典型的表现就是尽管全家人节衣缩食,而孩子各个方面要什么就给什么,满足他们高消费的要求;同时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劳动[条件好的家庭也不能这样]。有的母亲驱车上百里到大学去给孩子洗赃衣服,而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其直接后果将可能培养出一个纨裤子弟,一个精神贵族。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只知道受人爱,而不知爱别人。一旦自己欲望得不到满足,便连父母也不会认。从小就把孩子摆在不适当的位子上,当小皇帝,父母成了仆人,自然无法管他。爱应当是双向的,是一种教育手段,爱与严格要求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二是要节怒。家长爱子女,恨铁不成钢,孩子犯了错或成绩、表现不如人意,就火冒三丈,甚至采取粗暴手段,这样不好,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后患无穷。对待具体事情要冷处理,把事情弄清楚,再根据事情的性质,对症下药,妥善处理;在语言和行动上都要有分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否则,不但与事无补,还容易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创伤。

三是要用心。要细心观察了解,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用心帮助孩子。孩子犯了错,要耐心教育和帮助,不要简单粗暴,意气用事,更不能搞体罚。要和学校、社会密切配合,从各方面给以积极的正确引导,使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能按照健康的道路前进。

在初中阶段,要着重抓紧三件事情:

首先要指导孩子正确处理娱乐与学习的关系。看电视和上网要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电视频道和网站,把有益的休闲控制在恢复疲劳和发展个性的需要之内,不要在娱乐上白白浪费时间。特别是要正确上网,网络本来是知识和信息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内容广泛,传播迅速,能够好好利用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但是其内容极其复杂,淫秽和错误的东西不少。特别是电子游戏,充满暴力和恐怖,而且极具诱惑力,孩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差,一旦上瘾很难自拔。有的聪明孩子误入歧途,就是在初中阶段开始上网玩电子游戏而自毁前程的。家长要和学校密切配合,老师商量指导孩子选定适合学习的上网网站和电视频道,和孩子一起共同商定上网和观看的时间,并保证执行。开始要抓得很具体,而且要不断地观察,直到有了自觉性,养成好的习惯。

第二要指导孩子和人友好相处,正确选择朋友。初中生自主交流的人际交往增多,高中生面临住校的集体生活考验。能否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同学友好地相处,是中学阶段家长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调查显示,中学阶段学生困惑最多的主要不是学习或生活问题,而是与人交往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经常聊天,谈论对朋友、对周围的人的看法,以及与人交往的技巧。同时也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如孩子过于任性自我等,要及时引导孩子调整心态,和他人真诚相待、平等地交往,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初中的孩子开始进入闭锁期,但他一般只对长辈闭锁,而在同龄孩子、特别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中是无话不谈的。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如果不能和父母、老师沟通,从中得到帮助,就会在同龄孩子中寻找知心朋友,甚至到网络上去寻觅知音。到了初中阶段,孩子和朋友的交往和心理开放,往往多于父母老师,初中学生有一半以上不和家长说知心话。孩子交朋友本来是一件好事,交了好朋友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但是他们缺乏辨别能力,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存在容易被坏人引诱而变坏的危险。孩子交了不好的朋友,和坏人混在一起,互相包庇,有的沉溺于网吧不能自拔,而荒废学业;有的游手好闲、寻衅斗殴,甚至偷摸拐骗走上犯罪道路,这样的教训是很多的。因此,家长平时要和孩子讲清慎交友的重要性,关心他们常和那些人来往;同时要和学校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若发现有什么问题,不要简单粗暴,要老师商量,采取妥善的方法解决。

第三、要着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自主、自立、自信的品质,到了初中阶段要进一步强调责任心,这对提高孩子的情商、向德才兼备方向发展关系极大。

首先是对学习的责任心,孩子心里要习惯、自然地牵挂学习,从而在行动上抓紧学习,不放松任何一个常规学习环节,开动脑子,刻苦钻研,自觉把学习搞好。

2、对事要有责任心,强调处事讲诚信,养成“言必行、行必果”的好习惯,做事认真负责,不讲假话,不怕困难,敢闯敢干,信守诚诺;

3、待人有爱心,对长者要有敬爱心,对兄弟姐妹和同学朋友要有友爱心,对弱势群体要有同情心,关心他人疾苦,尽力救人危难,

4、公益活动要有同理心,宽容大度,严于律己,宽以待遇人,己所勿欲,勿施于人,不因个人行为影响他人合法权益。

上述四个方面,要通过具体事例逐步学习不断提高。少年时期培养了责任心,才会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长大了才能对家庭和社会有责任感,;才可能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才可能有关心人类进步事业的国际眼光。

抓好了这三件事,培养了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行,就排除了干扰,为引导孩子认真搞好学习,做到德才兼备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  完善综合品质 形成良好性格

“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观念,会以不同方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开始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炼优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习惯。”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人的道德品质和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发展期。从小学开始培养的独立生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应该具备的劳动能力,到初中逐渐养成各个方面的良好习惯,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制约着人的行为,形成独特的性格,对人的一生影响极大。

从人的成长过程看,人的性格包括:行为能力、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是通过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学校老师传道授业的内化、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同化、个人实践的强化而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上述四个方面都可能遇到加速和延缓的问题,所以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德行的及时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是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为了教育孩子,身为人父人母,要检点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给孩子传达优秀品行和正确观念,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教育。我国历史上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教育孟子,避开不良环境对孟子的影响,曾经三次搬家。现在我国城乡都有不少家长,以自己真诚、正直、勤劳、朴实的优秀品质,影响和教育孩子,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当然,也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常从案例中看到,一些腐败和犯罪分子,他们不但自己为非作歹干坏事,甚至影响教唆子女,全家走上犯罪的道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放映过一部印度影片《警察与小偷》,剧中人小偷,每次从外偷些轮胎、铁丝等物品回家时,都要避开他的儿子;在小偷的心目中,也还怕自己的儿子学坏,这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吗?。     

学校教育是我们培养人才的主渠道。通过学校教育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内化成孩子的思维细胞,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优良气质、坚强性格,掌握先进知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各个方面的有用人才。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家长除了要育好苗,还必须当好园丁的助手。

社会风气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老师和家长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心态,及时给孩子释疑解惑,帮助他们分清是非,从良好社会风气中受到教育鼓舞,防止不良风气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初中学生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往往与现实脱节,当他们在实践中遇到不如人意的地方,又不能正确判断和分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从而限制了行为能力,影响思想水平的提高,甚至影响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巩固。老师和家长都要加强和学生的联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遇到的问题,使他们能够从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通过各方面的薰陶,形成良好性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五节  配合学校 引导孩子完成学业

语言学习仍应十分重视。家长要配合学校语文教学,让孩子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切实培养文字和口头交流的能力;把语文扎实学好。有条件的学生要多背几篇经典和当代名著,因为这一阶段他们的记性好,能增强其机械记忆能力,对今后的语言学习和使用会起基础性作用。有一位知名的前辈作家回忆自己的写作道,我的基本功还在于儿时熟读了《古文观止》上的几十篇散文。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时期,外语学习尤应重视,要按课程安排,一课一课认真学好;有条件的家庭,要通过音像资料等学习工具,尽量为孩子创造学好外语的环境,让他们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孩子记性好,在初中阶段多记些单词、打好语法基础,有助于高中的外语学习,这对今后的升学和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初中数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有利于促进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一时功课不太紧张,在完成功课后,要刻意让学生用算术的方法解一元一次甚至二元一次方程,抽时间阅读和做些四则杂题、难题,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迅速发展,加速建立和熟悉初等数论及数的运算概念,对今后的数学学习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安排要看学生的具体条件,不能太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小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没有做过算术难题的,可适当安排,没有条件的要尽全力把基本知识学好。

在新课程中特别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和科技新进展,如各科教材都大大增加或加强了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尤其那些与当前学生生活、当今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尤其是那些最新的技术难题)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从而在宏观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拓展学习广度。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习和实践中,学生学到了现代科技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必要的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在学校学到的“爱国爱家、民主与法治、遵守纪律、乐于助人以及环境保护、科学卫生、创造发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成自身素质。从而初步树立起科学世界观,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到了初中孩子在音乐、美术、体育等各方面的才能都已显露。有这些方面的专长的孩子,家长要请专家加以鉴别,如确有某一方面的才能,要请家教辅导或送往相关院校的附属中学、少年体校等学习培养。

要安排必要的劳动锻炼。通过劳动和体育锻炼,增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只有身体好,才能顺利成长,出色完成学业,锻炼出坚强意志,成为朝气蓬勃的创新型人才。同时,从小接受劳动训练,知道艰难辛苦,养成劳动习惯的人,长大了学了本领,才能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在工作和事业中无私无畏,成为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