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天气:从嫦娥首飞完美无缺说开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24:09

  正值嫦娥满月当空照。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嫦娥一号的“发射”才算是圆满成功。栾恩杰(24日)接受国防科工委网站采访时,用“非常完美”四字来形容“嫦娥”任务完成的情况,首飞完全按照预先设计的那样,非常完美,可以说是理论过程与实践过程达到了完美的一致。绕月探测工程首飞任务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失误,
  就像教科书和演习一样,栾恩杰说,“在‘嫦娥一号’的飞行路上,我们做了84项预案,到现在为止一项也没有用上。”(11月25日新华网报道)
  嫦娥首飞满月的完美无缺,再次显示了我国探空技术的先进,科技与国力的扎实。这一切似乎早就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一个月前的点火升空之际,人们就激情燃烧,毫不掩饰“成功”的喜悦。中国人的这种透明——嫦娥一号相关参数的公开、喜形欢庆的激动,同样显示了一种坚实的自信。
  其实,科学是来不得一丝一毫的虚假,也来不得一丝一毫的感情用事。太空探索更充满了艰辛,也潜在着无限风险。就说嫦娥一号,应急预案便有84项之多,而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从科学角度说都是“正常”的;任何一个“小问题”也都可能酿成大的险情。这都应该属于“正常”范围。个中的“风险”恐怕只有航天人心中有数。所以至此他们才“可以放心的睡个好觉”。换句话说,当时升空的那一刻,我们更多的人还只是置于“非常”前提下的欢欣鼓舞。这当然是对科学家以及成千上万的航天相关人员工作的信任。我们无比的相信他们,肯定不会出任何的差错。信心来自信任,这种信任是令人感动的。
  但是,在完美无缺的现实之后,我们也不妨假设——假如有什么不测,或者发生曲折,我们又会怎么样?国人是否有着先期的“心理应急预案”呢?会不会重演当年女排、女足的失利,一片讨伐、一片叫骂、一片怪声呢?相信不会,因为自从嫦娥升空一个月来,人们始终的予以了密切的关注。人们对嫦娥的动态,可以了如指掌;媒体网络的谈论中就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险情。这个“关注”本身就说明了,信任中具有了相当的理性。
  相比之下,这种理性的信任尤其珍贵。这是一种理性的宽容,成熟的信任,是一个可持续的信任,弥足珍贵。而这也正是我们实际工作所非常需要的。
  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期间我们历经了一个个“不确定”因素,“允许试允许闯”,许多“实验”也是在“宽容的信任”中,才得以顺利挺过来的。比如,个体私有,经商做生意,房改工改企改等等。所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包含了人们对改革本身的这种“成熟理性”的精神财富。对此,需要发扬光大。
  理性宽容并非不容置疑。实际上理性宽容的形成,也正是在一个个具体的质疑中锻造而成的。允许失误甚至失败,这是宽容;但是,任何的失误都应该是在“预料之中”的,这便是理性。那么,预期或者过程的“透明公开”是生成“理性宽容”的重要前提条件。否则,人们真就“无法想象”了,无法想象自然就是“意外”,就失却了“心理应急预案”。
  万事开头难,所以我们大多非常重视启动——开头、开工、开业、开学、新官上任三把火等等。许多事情上,一开始我们无不予以格外的透明公开,甚至隆重的张扬。这没有什么不好,需要先声夺人,鼓舞士气。良好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但是,从嫦娥一号满月的实践中,我们也应当像关注嫦娥“每天行程”一样,关注于成功的“另一半”。也就是说需要全程的跟踪。
  有的市县那个党政招商引资的考察团,年年四处出击,回来都说取得很大突破,签订了多少多少的协议。卫星是点火升空了,可就是没有下文。别的不说,光就将那个若干年里“每年的成果”加起来,也应该早就到达“月球”了。然而到头来一算账连自己的门槛都没迈出去。这就挫伤了群众的信任。所以有的地方,老百姓一看领导又出发“成果”时,往往心里犯嘀咕——考察就考察,参观就参观,何必空摆招商引资啊!
  启动公开,全程跟踪,这是我们工作透明的所在,是赢得信任、获取信心之源。和谐社会,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前提就是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唯此才不断精实、精进,达到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