镔铁之爪:钱文忠解读 三字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5:47:04
  第1节: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1)    第一讲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初:初生,刚开始有生命。苟:假如。性:天性。教:训导、教诲。本:本来、原来。迁:转变、变化。性:性情。道:此处指方法。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贵:注重、重视。特性。专:专一。一本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一本传统的儿童识字课本,为什么会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为什么它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到底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    钱文忠解读 三字经    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可爱的孩子,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背着一个很大的沉甸甸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制精美,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这是现代的孩子。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传统中国,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教科书呢?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当然毫无疑问是有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启蒙教科书!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大量这样的教科书,比如说《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人人电子书RRTxt.Com。用非常整齐的语句,比如四个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容易记诵,这样来教孩子们识字,来传达一些最基本的道理。但是这些书,像刚才我讲的这几部,都没有能够留用到今天。在今天,有些人即使成了大学教授,花费一生的时间都未必能读懂的书,当时却是小孩子的启蒙书。    到了中国宋朝以后,突然出现了一部《三字经》,来历不明,我们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而这部《三字经》,从宋朝开始,一直流传到今天。这部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形式上看,三个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在今天好多地区,比如客家人,我们知道他们主要居住在广东梅州,或者福建一带,他们对《三字经》还是可以像歌谣一样唱的。从内容来看,它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边。也正因为如此,《三字经》一直流传不绝。在中国宋朝以后流行的这种传统的启蒙书,主要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都是孩子的启蒙读物。大家一听这个"三百千",马上会有一个感觉,为什么只有《三字经》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呢?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这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 第2节: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2)    在传统文化中,把一部书称为"经",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古往今来,在漫长的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中华儿童就是靠《三字经》启蒙,开始了他们的求学生涯,而更多的人,也许未必识字,也许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但是他们从小也听诵《三字经》,对《三字经》耳濡却不一定目染,也从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的启蒙经典。人人电子书RRTxt.Com。    也许大家会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一定很简单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这个看法错了!《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是也正因为此,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才能够理解《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是对今天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    为什么一本儿童启蒙读物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    《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是什么,我想中国人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就这六个字,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来就是善的。就在这么貌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讲的是一个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问题。也就是说,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首先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关于人性论的讨论丰富多彩。在先秦的时候,儒家传统当中,就有三派说法。 第3节: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3)    一派,孔子的说法。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说法是什么呢?人人电子书RRTxt.Com。就是接着《三字经》的后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这是孔子的说法。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孔子置而不论,留个悬念。一派,荀子的说法。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荀子甚至和法家有极深关系。荀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恶"。人的天性本来是恶的,这是荀子的看法,这个看法比较容易得到我们的理解。因为我们看一个小孩子生下来,呱呱落地,他饿了就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很劳累吗?他会管母亲有没有乳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不是在生病吗?不会的,他非要吃奶不可。而如果有几个孩子的话,可能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要求吃奶。人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谈不上是善良的。    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谁的思想呢?是"亚圣"孟子一派的思想。但却不准确。孟子并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他的确切意见是,人性向善。关于人性善恶的分野,实际上,中西文化就在这里开始踏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在西方文化传统当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正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所以谁都不能相信。从社会管理运作上来讲,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因为谁都是有毛病的。那么,怎么办呢?就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相互监督,彼此独立,创设出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彼此,西方的文化传统就这样发展下来。而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就是接着《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也就是接着疑似孟子的思想走了下来,"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那还需要制度吗?每个人都是自觉的。每个人都知道不要在红灯的时候横穿马路,每个人都知道不要随地吐痰,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损害别人的利益,主要应该是教育他,去引导他,去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他。所以千万别小看这六个字,这六个字里面的精义非常深。 第4节: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4)    即使在中国儒家学派的内部,对于人性是善是恶的看法也并不统一,有性善、性恶、有善有恶三种说法,而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充分说明了人性问题的复杂。孟子以大量的理由来证明他的"性善论"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说",那么,孟子究竟是如何说的呢?孟子何以说"人之初,性向善"呢?或者说,人人电子书RRTxt.Com。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孟子有这样的意见呢?孟子这么说有什么理由呢?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孟子当然不会信口胡说,他认为"人之初,性向善"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孟子》当中,有一篇叫《公孙丑·上》,里边就有他这样的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恻隐之心,即一种同情心;羞恶之心,一种觉得不好意思,知道害羞,自省之心;辞让之心,应该知道彼此谦让,彼此谦退;还要有是非之心,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没有这四种心那就称不上人了,这是孟子的看法。我们可以举出好多的例子来说明孟子的这个观点。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我们可以用孟子自己的例子来说明。《孟子》当中举了一个例子,也是在《孟子》的《公孙丑·上》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原文是这样的:"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什么意思呢?古代的聚落都以井为中心,一般井上都有井栏,井栏是为了防范小孩子和一些小的牲畜掉进去。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假如我们看见一个小孩子靠近井栏就要掉到井里,会怎么样,每个人都会起恻隐之心。孟子怎么看?孟子觉得每个人都会担心、同情,小孩子如果掉下去要淹死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并不是因为你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是朋友,也许你根本不认识他们。也并不是因为你觉得把这孩子救起来,拉他一把可以在乡党朋友中得到舍己救人的美誉。也不是因为小孩掉下去因害怕要叫,你觉得孩子的声音实在刺耳不好听。孟子的意思是,正因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所以看见一个小孩要掉到井里去的时候大家都很着急。这是孟子自己举的例子。 第5节: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5)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人人电子书RRTxt.Com。"这个我们比较好理解。人都有一种害羞之心。比如,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影星玛莉莲·梦露,她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传遍了世界:她正穿着裙子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出风口,地下出风口突然涌上来一股很大的气浪,把梦露的裙子给吹起来,梦露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是赶紧捂着这个裙角,这是什么,羞恶之心!她觉得害羞,赶快把裙角给捂住。羞恶之心世人皆有,当然,不同的民族羞恶之心不一定一样。有的民族认为这件事情我很害羞不能做,有的民族未必;有的民族认为这件事情很重要,我得先护住,有的民族认为不一定。    比如说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三个女孩,都戴着非常漂亮的帽子,都穿着非常漂亮的裙子站在一起。突然来了一阵狂风,有一个女孩捂着帽子,不管裙子。另一个女孩呢?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捂着裙子不管帽子。还有一个女孩一手捂着帽子,一手捂着裙子。这三个女孩是哪三个国家的人?答案是,只管捂着帽子的是美国人,因为帽子吹走了她得花钱去买,她不干,她是对这方面有羞恶之心,而对裙子吹起来,春光外泄的羞恶之心比较淡。捂着裙子、不管帽子的是日本人。日本人说,吹掉帽子我可以再去买顶帽子,但是我的裙子不能吹起来。另外一个当然就是中国人。帽子不愿意丢,裙子也不能被吹起来。这就说明人的羞恶之心每个民族不一样。    "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就更容易理解了,以后还会涉及到,这里暂时先不讲。    孟子认为,要有这四种心才算得上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没有羞恶之心,没有辞让之心,没有是非之心,那不能算人。这是孟子的学说。但是,又何以证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这四种心呢?孟子又自己来进行一个说明。在《孟子·告子》这一篇里他讲了一个例子,"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我们每个人的嘴对于味道好的东西,都同样爱好的,都知道要吃好的。而至于"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那就是说都喜欢听好听的,比如,我拿块铁片,在玻璃板上嘎嘎嘎地来回擦划,没人喜欢,而美妙的音乐都喜欢听。"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就是眼睛都喜欢看好看的东西。恐怖的,肮脏的,龌龊的,我们都不愿意看。口、耳、目人皆相同,那么,难道在人心上人们就没有相同的吗?其实,这个论证里面有问题。你觉得好吃的我还真不觉得好吃,谁说人的口味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举出反例。谁说人欣赏音乐的感受是一样的?比如现在好多年轻人喜欢听摇滚,我就不喜欢听,我愿意听古典音乐。谁说一样的? 第6节: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6)    我们可以举出历史上好多例子,来证明人性的问题很复杂。人人电子书RRTxt.Com。    我给大家讲一个曹操儿子们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据说曹操有四个儿子。    曹植,才华横溢,文才斐然,为人忠厚,非常温良。曹植的才华高到什么地步呢?在曹植死后几百年,有一个同样是大才子的人叫谢灵运,他讲,如果天下诗人的才华有一石这么一个份量的话,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剩下的两斗是谁的呢?谢灵运也不客气,他自己占一斗。那么还有一斗是谁的呢?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全中国别的人来分。谢灵运那么高傲、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认为曹植一个人占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成语的来历。而曹植的天性令他觉得名位是天定的,自己能不能接父亲曹操的班,不必费尽心机去争。    曹丕,也很有名,跟曹植是兄弟,都是曹操的儿子,可这两个亲兄弟的本性,相差可就太远了。曹丕也有文才,也有诗歌流传下来,但是跟曹植比恐怕差得太远了。他只能跟别人去分那个一斗,因为他的兄弟一个人占掉八斗。他也好舞枪弄棒,非常擅长剑术,在中国武术史上,曹丕是有一席之地的。同时这个人占有欲非常强,比如曹军攻下邺城的时候,曹丕冲进去先干什么呢?他不是指挥将领去安抚民众,也不是先去库房里看看有什么战利品,而是先冲到袁熙的家里去,把袁熙的太太甄氏抢过来做老婆,因为甄氏很漂亮,这就说明他占有欲极强。同时,他又非常地尖刻,非常地好财。曹操有个兄弟叫曹洪,也就是曹丕的叔叔。这个叔叔也极其好财,而且非常地吝啬,从不愿意把钱财与他人分享。曹丕的占有欲大到什么地步呢?他能费尽心机从这个铁公鸡叔叔身上拔下毛来。怎么拔呢?上门去找叔叔借钱,人家不愿意借钱,你不借是吧?你不借我折腾你。他想尽办法把叔叔曹洪给折腾得够呛,最后乖乖把钱借给了他。至于他后来怎么继承了曹操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他跟曹植不相往来,可两人是亲兄弟啊。 第7节: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7)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传这是才高八斗的曹植所作的七步诗,是对急于迫害自己的兄长曹丕的质问,也是他们之间真实关系的写照。为什么亲兄弟间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他们的另外两个兄弟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还有一个儿子叫曹彰,外号黄须儿,他的头发胡子可能都是黄的,非常的彪悍。史籍上没有留下过他好写诗的记载,只留下他力大无穷,武艺精湛,人人电子书RRTxt.Com。射箭百步穿杨的记载,他能够射中百米以外的一根头发丝。而力气大到什么地步呢?有一次曹彰跟老虎打起来了,他把老虎的尾巴缠在自己的胳膊上,老虎就动不了了,老虎没他的劲儿大,他把老虎给拖住了。据说还有一次曹彰找一头象打架,估计他跟人打架实在不过瘾,别人都打不过他,他过去把象按在地上,那象也动不了。后来曹操在战争中见到马超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时候,曹操就哀叹,假如儿子曹彰在此,有你马超什么事!可见,曹彰的性格就是勇武彪悍,力大无穷,没什么心机。    曹操还有个儿子叫曹冲,是中国著名的神童。"曹冲称象"是个很有名的故事。史籍上记载,说当时孙权为了讨好曹操,就送了一头象给曹操。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当时中原地带象很少,看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曹操就带着手下的群臣、将领琢磨,这象有多重?怎么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谁也没主意。曹冲那个时候还不到十岁,就在旁边说:"这有什么难的,开条船过来,把这个象搁到船上,这个船不就沉下去了吗?我在船边划一道线,再把这个象给牵出来,接下来我就有办法知道这象有多重。"他怎么做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往船上搬石头,一块块石头往上搬,看这个船刻的这道线又到了,就称称石头多重,不就知道这象有多重了吗? 第8节: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8)    这是利用排水量的原理。还有一种说法更聪明了,曹冲就叫人一桶桶往船上倒水,也倒到刻的线,那倒进去几桶水,每桶水几斤是可以知道的,象的重量不就知道了吗?通过这几个故事,我想说明的是,同样是曹操的儿子,四个儿子,天性差距就很大,完全不像兄弟。所以,我们对"人之,性本善"这六个字是不是可以打个小小的问号。但是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与期盼。文忠寄语我想,人人电子书RRTxt.Com。"人之,性本善"这六个字,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初美好信念和期望。如果这么去理解它,我想是比较稳妥的。    一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这也是一种社会现实。如果说天性是由先天决定、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接下来,《三字经》又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人之初,性本善"以后紧接着六个字是"性相近,习相远"。这六个字出于《论语·阳货》。"人之初,性本善"据说是孟子的思想,接下来的"性相近,习相远"就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了。但跟前面那六个字是有点矛盾的,既然"人之初,性本善"了,那怎么后来又变成"性相近,习相远"了呢?"性相近",人的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习"在这里不是学习的意思,是"熏染"的意思,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受影响,被熏染,被污染的意思。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用这个话去解释我前面讲的这个故事也是可以成立的。也许,曹植、曹丕、曹彰、曹冲三个月大的时候都差不多,但是由于后来成长的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差距越来越大,也是可以解释的。在这方面,我们千万要注意,古人是非常重视后天的环境的,对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教育环境,古人是非常重视的。用一句很简单的也是古人的话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讲的熏染的问题。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第9节: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9)    我老家是无锡,无锡下面有一个县叫宜兴,现在也是一个市,是很有名的陶都,出紫砂。当地出了很多很有名的人,其中有一个人恐怕是最有名的,叫周处,晋朝的周处。这个人天性善良,天性并不坏,是蛮好的一个人。但是,从小父母双亡,就没有人去教育他,没有人去引导他,没有人给他讲规矩。慢慢地就瞎混,受到了不好风气的熏染、影响,长大以后变成了一个非常粗鲁、暴躁、野蛮的人,动不动跟人打架,打得人家头破血流,满地找牙。这么一来,周围的人见了周处就躲,都惹不起他。周处自己不知道,因为他没有羞恶之心,没有是非之心,这个心被遮掩掉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怎么谁见我都躲啊?他就去问一位长者。这就说明他天性不坏,他对老人还是尊重的。他问:"为什么乡亲、邻居见了我都躲呢?"老人家说:"你不知道,周处,我们这边有三害啊。"周处问:"哪三害,说来听听?"老人家说:"第一,前面山里出了一只猛虎,经常下来吃人,吃家畜,这是一害,害得鸡犬不宁。第二,你看,村前面的河里有一条蛟龙,谁都不敢游泳,不敢下河捕鱼,不敢游过河去。"周处说:"这不才两个吗?还有一害呢?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那老人家说:"就是你周处!"周处天性还好,他一下子觉得,原来我已经那么坏了,以至于乡亲们把我也当一大害啊!他顿时幡然醒悟。在传说当中,周处上山杀掉了这只老虎,为民除害;下水,潜到河里斩杀了那条蛟龙,为民除害;而自己则良心发现,本性善良的天性彰显出来,从此一路上进,后来还当了很大的官,为老百姓做了好多的好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现在周处的墓还在。 第10节: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10)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什么?"性相近,习相远。"如果后天环境不好,没有人教育,再善良的天性也会受到污染。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那么,怎么样才能保证人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三字经》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方法呢?    怎么能够解决环境的熏染问题呢?《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去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那么"性乃迁",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变迁。这个"教"可以理解成两方面,如果不去教育他或者人不接受教育的话,人的本性中坏的东西就会生发出来。前面周处的故事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而"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教育的根本之道,最重要的、最珍贵的是专一。《三字经》所指的教育,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这个教育不简单,有几层意思:第一层,我教你之教,教育之教。第二层,受教之教,接受教育的教。"教之道",这个"教"还包括非常重要的两层教育,一层是道德教育,一层是知识教育。我们今天往往重视知识教育,比如孩子从小让他学钢琴,学小提琴,学英语、法语,也许还要去学学溜冰。指望孩子从小成为一个知识上的超人,百般武艺样样精通。音乐希望他成为朗朗,外语则希望他能够精通几门,还要学书法,还要学奥数。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三字经》最强调的道德教育,即怎么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怎么拥有一个作为善良的人所必须有的道德。《三字经》的教育,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从来是道德教育先行,当然它也绝不忽视知识教育。"教之道,贵以专",这个"专"又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终生的,就是我学一样东西,要学一样爱一样,学一样像一样,学一样成一样,不要半途而废,不要浅尝辄止,这是纵向。还有一层意思是横向的,就是我要一生持之不懈,我要把我的一生作为学习的一生,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我要有一种终生学习的态度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知识的获得。 第11节: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11)    在《三字经》里,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必须一心一意地去经历,这是《三字经》里面这六个字的精义。    在历史上,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的故事来说明《三字经》这一观点。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唐寅唐伯虎,他和沈周、文征明、仇英并列为"吴门四家",是了不起的风流才子、大画家。唐伯虎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自小就有绘画的天才,天赋很好。他的绘画很早就小有名气,当地的富豪之家经常把小唐伯虎请去作画。那时的唐伯虎当然有点沾沾自喜,少年成名,风流倜傥。但是,唐伯虎的母亲是位很了不起的女性,她觉得这样浅尝辄止,稍有一点点成就就满足是不行的,必须专心致志,好好去学几年画,把绘画艺术给钻透了。于是,母亲就把这个道理跟唐伯虎讲了,让他去跟沈周学画。沈周那个时候已经是有名的大画家了,就住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母亲给唐伯虎收拾好行李,让他去跟沈周学画。唐伯虎也很高兴,反正离家也不远,就背着妈妈给他准备的行李高高兴兴地去拜沈周为师学艺。到了沈周那里学了也就一两年,唐伯虎发现自己画得很不错了,再看看老师的画,觉得也不见得比自己强到哪里去,所以习画就不太专心,想回家。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心理活动,也没怎么想,就通知自己的太太,也就是唐伯虎的师母,准备一桌饭菜,送送唐伯虎:"让他出师吧,不用再学了。"做完了这桌饭菜,就把饭菜送到院子里一个独立的房子里,这间房子唐伯虎从来没去过。    这到底是一间什么样的房子?为什么老师从来不让唐伯虎到这里来呢?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而唐伯虎的这次经历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第12节: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12)    唐伯虎走进这间房子一看,哎呀,发现这个房子怪了,怎么天底下有这样的房子!怎么怪呢?这房子居然有四扇门。他从一扇门进去,另外三面也各有一扇门,而每一扇门外都是不同的风景:这一道门外姹紫嫣红,那一道门外莺歌燕舞,另一道门外流水潺潺。唐伯虎觉得好玩儿,心说:"这师傅可真够坏的啊,原来家里有那么好玩儿的去处也不告诉我,今天满师了,他告诉我了,我先不吃饭了,先出去看看。"往东门想去看看那个姹紫嫣红,"咚"一下子撞一个包;往南门想去看莺歌燕舞的时候,"咚"又撞一个包;往西门想去看小溪潺潺的时候,"咚"一下又撞一个包。头上起了仨包。他这才明白,原来三扇窗和外面的风景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画。唐伯虎一下明白,原来画无止境,自己这点水平差远了。这个时候沈周就进来了,说:"唐伯虎啊,吃完饭你就可以走了,别学了。"唐伯虎扑通跪下:"老师,您还是让我跟您再好好学几年吧。"从那往后,唐伯虎专心致志,又学了好多年。后来有一天,沈周告诉他:"你真可以走了,你已经学有所成,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不必再跟着我。"唐伯虎的性格也已经改了,就自己下厨,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去做了一桌谢师宴,感谢老师对他的栽培。他把菜做好后放到房间里,这些菜里面有鱼。江南嘛,鱼虾多。这时旁边跳过来一只馋猫,要来吃这个鱼。唐伯虎当然就要把这猫给赶走,不能让它吃。这猫一窜,朝东墙上的窗口跳,想逃出去,"啪"的一声,这猫撞一个包掉下来了;这猫爬起来又往南墙和西墙跑,那里各有一窗,"啪",又都掉下来,猫也撞了仨包。唐伯虎忘了,自己在练习绘画的时候,在墙上画了三扇窗,连这猫也分不出来。    这个故事无非是要说明,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必须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教之道,贵以专",就是必须把整个学习的过程当成一个生命的历程,必须用一种终生学习的态度来度过在世间的一生,这是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三字经》接下来还讲述了许多关于学习环境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把一个孩子比喻成花朵的话,那么他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就是花朵所赖以生长、绽放的土壤,我们应该为学习中的孩子准备什么样的土壤条件?我们应该给他创造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呢?请听下一讲。 第13节:第二讲昔孟母,择邻处(1)    第二讲昔孟母,择邻处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昔:过去。孟母:孟子的母亲。择:选择。邻:邻居。处:住处。子:儿子,此处指孟子。机杼:织布机上用于穿引纬线的梭子。窦燕山:指五代末年的窦禹均。因他祖居蓟州,邻近燕山,故称。    义方:指做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后指家教。    俱:都。    扬:传扬。    养:养育。    过:过错。    严:严格。    惰:失职。    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三次搬家,择邻而居?窦燕山是什么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负有什么责任?老师又应该怎样和学生相处?《三字经》在"教之道,贵以专"之后,紧接着又是四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就是"孟母教子"的故事。    "昔孟母,择邻处"这六个字,以另外一种说法而闻名,就是"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这本书讲历史上各种伟大的女性,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而"孟母三迁"这个故事也在里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孟子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所以只能住在一个城外的破房子里头,这个破房子正好在墓地旁。由于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他没事就哭,学各种各样的丧仪,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怎么办呢?竭尽所能搬家。搬到哪里呢?搬到市集上,搬到商业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天天要杀猪卖肉,天天要剁肉。小孟子没事干,又学着肉铺伙计天天也在那里剁肉,然后学人家讨价还价,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小孟子。孟母当然更着急了。更何况,当时人们还是看不起商人的。孟母咬咬牙,再搬家。这对于一个生活很贫寒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孟母这一次搬到一所学校的附近,弦歌不绝,书声朗朗。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从此开始学打躬、作揖,因为这是师生之间的规矩。又凭耳朵听在那儿学着背书,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接下来"子不学,断机杼"是什么故事呢?小孟子长大了,要读书去了,但是孟子毕竟还是个孩子,自然有童心,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第14节:第二讲昔孟母,择邻处(2)    文忠寄语他经常逃课。孟子感到读书烦,所以经常不去上课。有一天,小孟子听着听着课觉得没劲儿,于是就逃回来了。人人电子书RRTxt.Com。孟母正好在织布。那个时候孟母主要靠织布、卖布来维持生活。孟母看见儿子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孟子是个好孩子,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就跪下来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就告诉他:"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我织布,我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才可以做被单。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怎么能够成才呢?"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训,从此以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一代亚圣,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这就是《三字经》中"孟母教子"的故事。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父亲是一家之主,妇女的地位很低,甚至大多数妇女都不识字。那么,教育孩子当然首先应该是父亲的责任。但是,为什么《三字经》在提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却是先讲孟母如何教子,而不是先说父亲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    我想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像我以前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一系的思想,所以到举例子的时候,总要首先从孟子那一系来举,就举这个亚圣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例子。不巧,孟子从小父亲就去世了,父亲并没有对孟子的教育、孟子的成长产生多大的影响。孟子是在他母亲的教育之下开始做学问,开始成为亚圣的人生旅程。所以用孟母来作例子。 第15节:第二讲昔孟母,择邻处(3)    另外一个原因是,也许母亲并没读过书,也许母亲连字都不识,但母亲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亲是一个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一个孩子终生的导师。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大量的女性,甚至包括一些名门望族的女性,很多并不识字。人人电子书RRTxt.Com。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的母亲就是不识字的。但是,每当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季先生也好,胡适也好,很多大学者也好,首先想到的却都是自己的母亲。尽管在传统社会当中母亲一般都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一些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母亲的作用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母亲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孩子终生的导师。    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那么,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一个比较冷僻的故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又是四句。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人,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他出身于富豪人家,非常有钱。但是,年少时的窦燕山为人不怎么样,虽然很有钱,却经常恃财傲物,不仅小心眼,还见不救。年到三十,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膝下依然无子。有一天他梦见自己的父亲,父亲教育他:"你现在这样的为人处事,这种做法和行为举止是不对的,你应该改过。你应该乐善好施,多做好事。"醒过来以后,窦燕山领受了父亲的教诲,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仗义疏财,修桥铺路,济难扶困,变成了名甲一方的一个好人,一个善人。不久以后,就有了五个儿子。按照传统的说法,年过三十才有子,几乎就是中年得子了。窦燕山牢牢记住自己的教训,呕心沥血地去教育这五个孩子,后来三个中了进士,两个中了举人。这就是"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来历。 第16节:第二讲昔孟母,择邻处(4)    《三字经》觉得仅仅讲"五子登科"的故事还不够,接下来就是非常有名的六个字,"养不教,父之过。人人电子书RRTxt.Com。"养,养育的意思,做爸爸的,不能光把孩子生下来,而不教育他。你只管生他,只管养他,但不去教育他,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那就是当父亲的过错。从历史上,可以找到一正一反的两个故事,来说明这六个字。汉宣帝的时候,有叔侄两个人,一个叫疏广,一个叫疏受。疏广是叔叔,疏受是侄子,叔侄两个人都当了比较大的官,一个是太子少傅,另一个是太子太傅,都是教育太子的大官。他们教育完太子以后,叔侄两个觉得应该告老还乡了。皇帝为感谢他们对太子的教育,就赏赐了他们一大笔钱。这叔侄俩回到老家以后,按照传统观念,该给孩子准备好多财富,留下好多钱,好多动产、不动产。但是,这叔侄俩很奇怪,怎么奇怪呢?回去以后没看见他们有这个动静,只看见他们两人经常在村里举办宴席,请自己的一些亲友,请村里的孤寡老人,请附近那些没有人去关心的、比较贫苦的人来赴宴,白吃白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皇帝赏赐的钱像流水一样地在花。疏广和疏受都有孩子。孩子们看着不敢说,但是心里担心:"你们这么折腾的话,拿什么留给我们呢?"就托族里的长老去跟疏广、疏受打招呼:"这么花钱,孩子将来怎么活?这样花钱,给孩子留下什么呢?"疏广、疏受就跟长老讲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做父亲的,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们怎么不知道该给孩子留点东西呢?但是,我们疏家已经薄有田产,如果孩子勤劳一点、刻苦一点的话,是不会比别人过得差的。我们把那么多钱留给他们,只能使他们变得懒惰,变得依赖,从小锦衣玉食,消磨斗志,对他们恐怕没有什么好处。"这个长老把疏广、疏受的话传给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一下子领悟到父亲深意所在。 第17节:第二讲昔孟母,择邻处(5)    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也会经常考虑给孩子留点什么。孩子还很小,就琢磨着他将来要结婚,先把房子给他买好吧。孩子刚刚进入大学,就琢磨着给他买辆车吧。但是,在传统中国有一句话:"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留给孩子千两黄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当然,"遗子一经"这句话不能刻板地去理解,是指留给他知识。与其留给他千两黄金,还不如留给他一种安身立命的知识,给他创造一种受教育的机会。应该培养他对学习的渴望,和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    文忠寄语    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必须和母亲共同承担教应该培养孩子育孩子的职责。当然,父亲的教育功能和母亲的教育功能终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究还是有所区别的。我相信,父亲是一个孩子成长以后,终究能够理解的榜样。一般而论,父子感情比较紧张,母子感情很亲近。但是,当一个人成长起来以后,他往往会想起自己的父亲。    父亲往往就是孩子无形中的榜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亲的所有思想都是正确的。那么,对于父亲的教诲,是不是无论对错统统都要接受?如果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汉宣帝的时候,有一个御史大夫,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部长,叫陈万年。他也爱自己的孩子,也愿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谨小慎微,溜须拍马,谁都不得罪,看到皇亲国戚,看到政要就竭尽讨好之能。他的儿子陈咸,却是一个刚正不阿、仗义执言、执法如山的官员。儿子也是一个官,但官没他爸爸那么大,经常得罪人,不避权贵。父亲当然爱儿子,陈万年怎么会不爱陈咸呢,所以他也担心:"你小子这么弄下去,将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看你得罪那么些人,还好有我在。我人缘好,位置高,还能罩着你,但我总有走的一天,我走了以后你怎么办?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这不是要被人整死吗?"所以,有一天晚上,他下定决心找儿子谈谈。古时父子之间的规矩很严,陈万年年纪很大,躺在榻上,儿子恭恭敬敬站在屏风后,隔着一个帘。父亲在里面说话,儿子在外面聆听父亲的教诲。陈万年就教育他:"你应该像我一样,圆滑一点,变通一点,要明哲保身。"唠唠叨叨一番车轱辘话。陈咸站在那里也累了,"扑通",头就撞到屏风上。这就把陈万年给惹火了:我好心好意在这儿通宵地教育你,你却在那儿打瞌睡!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爬起来,举起拐杖要去揍陈咸。古人有说法,"小杖受,大杖走"。这也是儒家的规矩。儒家并没有说父亲要打儿子,儿子只能被打死。儒家的说法是,轻轻地打你就熬一熬,狠狠地打儿子是有权逃的。陈咸扭头就跑,跑的时候扭头扔下一句:"你问我为什么打瞌睡,我告诉你,你要说的话我都懂,无非是让我像你那样溜须拍马嘛!" 第18节:第二讲昔孟母,择邻处(6)    这两种教育方针,都是父亲教育儿子,两个父亲也都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可是哪种好呢?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父亲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正确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加尊重父亲,人人电子书RRTxt.Com。而错误的教育,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只会使父亲失去自己的威信。那么,教育孩子的责任,除了父母之外,还有谁很重要呢?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那么,这又是谁的责任呢?老师。所以《三字经》接下讲的是,"教不严,师之惰。"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惰,有疏忽、过错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懒惰的意思。不是说教不严,就是老师偷懒。而是说,教不严就是老师的过错。    如果我们要从历史上找出故事来说明这六个字的话,那就太多了。我找一个皇帝家的老师来说明这个问题。朱元璋夺取了元朝的天下,登基做了皇帝。朱元璋本身没受过什么教育,但当了皇帝以后,就很关心皇子的教育,满世界找有学问的人,到皇宫里教他的这些龙子龙孙。终于找到了一位,叫李希颜,一代名儒,教书水平很高。这个老师,非常严格地来教育这些龙子龙孙。他完全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严格到什么地步?他居然揍龙子龙孙,这些皇子上课不好好听讲他就揍,打得皇子嗷嗷叫,痛得受不了。也许大家会说,这个老师太野蛮了,皇子你还敢揍?但李老师照打。朱元璋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里说:"这书没法念了,这老师把我给揍的,都快揍死了。"朱元璋当然就火了:"这还了得,敢打我的孩子?"就准备治李希颜先生的罪。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就劝朱元璋:"这是你不对。"她就问那个孩子:"老师为什么揍你?""我不好好背书。""那你不该揍吗?"马皇后就跟朱元璋讲:"李先生这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非常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虑,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怎么还能责怪他呢?"朱元璋一下子明白了马皇后的话有道理,不仅没有治李希颜先生的罪,反而对他非常尊敬。李先生退休的时候,朱元璋专门赏赐了红袍。虽然李先生的官并没有那么大,并不见得可以穿这样的服饰,但还是赏赐了红袍,同时赏赐了大量的钱财,让李老师告老还乡。 第19节:第二讲昔孟母,择邻处(7)    在封建社会制度中,皇帝是最高权威,为什么一个教书先生竟敢责打皇子?人人电子书RRTxt.Com。而贵为皇帝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对一个教书先生如此礼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在传统的中国,老师是什么地位?在传统的社会当中,孩子正式入学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磕头,因为这是至圣先师。孩子要向一个牌位磕头,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祖父母。接着天地君亲,第五个就是师。这就是老师的地位。    在1905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之前,私塾门口一般都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字:"溺爱免送"。如果你要溺爱你的孩子,拜托,你别送来,我不教。这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即便贵为帝王,也得懂得这个道理。清朝,皇子入学就很有讲究。大家看宣统皇帝溥仪的回忆录,他去读书的时候,会找一些同宗的人陪。为什么要请亲贵陪伴?就是让老师骂的。因为老师必须教训你,你不好好读书,小动作不断,要骂你。但是,你是皇帝,不好骂。然而,老师总得指桑骂槐吧,总得教训你吧。怎么教训呢?就找小皇帝的几个叔伯兄弟作陪,尽管也都是贝勒、贝子,但总还可以指着骂骂,但是,他不能骂溥仪。比如骂一个贝勒:"你看你,上课不好好听,动手动脚,言语轻浮,你像个什么样子啊?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其实是溥仪在动。那个叔伯兄弟并没有动,正好好地在听老师讲课,但是他得替皇上挨骂。这是一套制度。这也就是说明了,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育学生,连皇上也不能例外。 第20节:第二讲昔孟母,择邻处(8)    "教不严,师之惰",不仅强调了老师的责任,同时也强调了老师的尊严。人人电子书RRTxt.Com。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但是,这种师道尊严,会不会使有些不合格的老师有恃无恐,误人子弟呢?    有些老师也不那么合格,那的确是有的。鲁迅先生就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有一个老师教孩子读《论语》,读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学生一下子就晕了,什么叫"都都平丈我"?学生问什么意思。这个老师比较蛮横:"你背就完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么多?"这个学生很小心地问:"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记错了?""老师怎么会记错,就是'都都平丈我'。"但原文是什么呢?"郁郁乎文哉"。这位老师是个白字先生,"郁郁"他不知道怎么看成"都都"了,"乎"看成了"平","文"看成了"丈","呜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所以,老师居然就把"郁郁乎文哉"读成了"都都平丈我"。这样的老师,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    儒家文化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是,为人师表者,未必都合格。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问题?传统中的师生关系,是不是完全过时了呢?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优缺点,我们还没有好好地反思过,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有些短处是很明显的,比如体罚,这个在今天是应该予以批判的,不能继承下来,现在的老师绝对不能对孩子施以体罚。但是,老师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了?我想,时代进步了,老师应该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学内容教给孩子。孩子还是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的心态,刻苦学习的心态,从老师那里领受知识和教诲。现在,好多教师对孩子不敢严格要求。因为好多家长未必理解老师,怕严格要求委屈了孩子。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    文忠寄语    就这么一个宝宝,实在舍不得,动不动就对老师兴师问罪。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刻苦学习当然,我还是要强调,传统的教育有它的毛病,我们不能继的心态,领受知识承。但是,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传统的教育难道就一点道理都没有了吗?难道"教和教诲。不严,师之惰"不对吗?自然,老师自己也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孩子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教育、珍惜教育、领悟教育呢?这是《三字经》接下来要讲的又一个重大问题,请听下一讲。 第21节:第三讲 子不学,非所宜(1)    第三讲 子不学,非所宜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非:不是。宜:应当。    何为:能干什么呢?    玉:玉石。    琢:雕琢。    器:器物。    义:指道理。    为:做。    方:当。亲:亲近。    友:朋友。礼仪:礼貌仪节。    钱文忠解读 三字经 第三讲    父母都对孩子宠爱备至,但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那么,父母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愿自觉的呢?    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穿越了历史的沧桑,至今仍然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了警示的作用。那么,孩子究竟多大的时候开始学习,学习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哪三个方面抓起?如何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愿自觉的呢?"子不学,非所宜。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幼不学,老何为?"字面意思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说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不学习的话,肯定是不合适的,是不应该的。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年轻的时候不学习,小的时候不学习,老了还能干什么呢?岳飞,是我们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人物,曾经写过一首大家都知道的词-《满红》,里面就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的词句。岁月蹉跎,时间一混就混过去了。一不小心,揽镜自照,两鬓华发早生,这个时候后悔没用了,已经来不及了。 第22节:第三讲 子不学,非所宜(2)    北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者,叫颜之推。这个人写了一部书,叫《颜氏家训》。部书里边讲的,大量的是怎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怎么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教育情况,如何做评论。颜之推有好几个孩子,他非常重视孩子小时候的教育,让孩子很小就开始读书。颜家的孩子,三岁开始读书。大家千万别忘了,古人的三岁,恐怕折合咱们今天的两岁,有时候可能两岁也未必到。孩子可能路还没走稳呢,先得跟着他爸爸读书。孩子嘛,大家都能理解,读书觉得累,因为古人小时候读书主要是背诵。孩子就跟爸爸说:"爸爸,难道我们非要读书吗?您看现在好多人,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是高官厚禄,锦衣玉食,我们为什么非要读书呢?"颜之推就教育他孩子:"是的,确实有那么一些人,靠着祖上的福荫,当了官,过上了好日子,生活也许比你们还好。但是,每到紧要关头,每到有大事的时候,这些人都是束手无策,毫无办法。为什么呢?就因为他们没有读书,他们没有知识。"孩子听了这个话,又问爸爸:"爸爸,那我知道了,应该读书。但是能不能稍微晚点让我们读书?等再长大一点,我们再读书呢?"颜之推又告诉孩子:"读书应该只争朝夕,应该趁小的时候,记忆力好,抓紧读书,尽早去接触圣贤之书,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这样对你们将来读书,或者长大以后为国家服务,都有很大的好处。"    按照传统的教育理论,十三岁以前是最佳的学习年龄。古人认为,十三岁以前念书,效果是最好的。为什么呢?因为十三岁以前的记忆力最好。古人非常强调记诵的功夫。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孩子还小,好多深奥的道理先别跟他说,说了以后,孩子也琢磨不清楚,先想法让他记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把书读得滚瓜烂熟了,自然会触类旁通。很多道理,自个儿就悟出来了。或者,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小时候背的东西,突然会在某一个人生时刻,激发他的联想,由此真正地领悟了精义。所以,古人认为十三岁以前,是学习的黄金时候,千万不能放松。 第23节:第三讲 子不学,非所宜(3)    我们现在的家长都很喜欢孩子文武双全。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孩子的名字当中有一个字非常普遍,叫"( yūn )"。这样一个字,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做孩子的名字。每年大家去看报纸上,考进大学的名录,经常会看到这个字。好多人不知道怎么念。这个字过去不怎么用,现在用得很多。也就是说,父母首先认为孩子都是宝贝,然后希望孩子文武双全,这是对的。但是,怎么让孩子文武双全?怎么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使他能够具备将来为社会服务的技能?我们还是应该回到历史中,回到古人身上去看一看。    我们可以举一个习武的例子。岳飞小时候的师傅是一个武林高手,叫周侗。岳飞和好几个师兄弟,王贵、张显、汤怀,都跟着周侗习武,都是岁数很小的时候开始的。这几个人刚开始差不多。岳飞跟他们师兄弟,基础是差不多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岳飞会脱颖而出?而他另外的师兄弟,相对默默无闻?从一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来。有一年的冬天,天特别冷,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岳飞和他师兄弟当然都贪恋热被窝了,谁肯爬起来?都不愿意早晨练武。这个时候,只有岳飞把热被窝掀起来,出去练武,在雪地里舞剑。师傅周侗就看在眼里,当时就有一段话,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他认定,在他的徒弟当中,岳飞将来成就最大,最有出息。当然,岳飞后来还是激励了他的师兄弟。这些师兄弟,后来也成为了将军,都带兵打仗,立有战功,但是跟岳飞都不能比。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小开始打下学习的基础,形成学习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第24节:第三讲 子不学,非所宜(4)    文忠寄语也许,好多父母会讲,孩子那么小,还是让他玩一玩,让他多一点童年的乐趣,这么说对吗?没有什么错。但是,这从小开始打下学习基础,形成好绝对不等于,你就可以不抓紧孩子的学习。孔子在《论语·宪的学习习惯非常问》里边有一句话,"爱之能勿劳乎?"什么意思啊?你爱他重要。的话,能够让他不吃点苦吗?这是孔子的话。大家想想,对我们今天的父母,或者对我们今天教育孩子有没有启发意义呢?毫无疑问是有的。    少年是一个人学习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打下的深厚基础,会在孩子成年后,充分地呈现出来。那么,当孩子还年幼时,父母究竟该如何教育子女呢?    接下来《三字经》是哪四句呢?"玉不琢,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字面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它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它只是一块玉石。人如果不学习的话,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    我在这里依然来举例子,说明这个问题,还是举岳飞。当岳飞已经成为手握重兵的大将以后,就有意识地去培养他的孩子岳云,也就是有意识地去雕琢他,希望能够把岳云培养成为一代名将。他是怎么培养岳云的呢?他把年仅十二岁的岳云,编入军队,编到岳家军里面,规定岳云:第一,不许穿丝绸,虽然你是大将之子,但你不许穿丝绸。第二,不得进酒肉。你不许喝酒,不许吃肉。每天跟着骑兵一起练习骑术。有一天,岳云跟着比他大好多的那些将士在练习骑术,一不小心,在过一道沟的时候,没注意,摔了下去,连人带马摔到沟里。放在今天会怎么样?放在今天,作为家长肯定会跑过去:"儿子,你是不是这儿摔一个疙瘩啊?是不是那儿骨头给摔坏了?要不这儿怎么给摔青了?"岳飞没有。他巍然不动,而且不许旁边的将领去把岳云扶起来。他是怎么处置的呢?喝令旁边执行军纪的军官打岳云军棍。才十二岁的孩子啊。旁边的将官当然是劝阻了,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他跟着骑兵练习这些本领,已经为难他了,不小心摔了一跤,将军您还要打他军棍?很多人说情,可是岳飞不为所动,坚持用军棍责打了岳云。这也就是一种心态,孩子岳云是一块美玉,但是我要他成器,就必须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细微的部分,来雕琢他,来培养他。果然,岳云后来成了一代名将。"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学记》,《三字经》里面好多句子,是从古代的经典当中摘出来的。我们也许会问,为什么要用玉来做比喻呢?中国大概是唯一一个有漫长悠久的玉文化的国家,过去讲究的是,君子每天都要佩玉,玉无故不得离身。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一个漫长而悠久的玉文化呢?我们中国古代有个说法,叫做"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拿玉、美玉,来体现、来展现,或者来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所以,古人经常用拙玉来比喻自己。古人要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完善,就像雕琢玉一样,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所以《三字经》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做比喻。 第25节:第三讲 子不学,非所宜(5)    另外一点,今天我们挂在嘴边的话,切磋,说"咱俩切磋切磋"。现在咱们讲的"切磋切磋"基本上是电视剧里面的武打场景了,两个武林高手碰到一起,"来,咱们切磋切磋。"那接下来就应该动手了。古人不是这个意思。古人的"切磋切磋"是什么意思呢?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手工业上的用词。这四个字,全部是动词。采来一块玉石,外面可能是石头,先要把它切开,看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玉,这叫"切"。    "磋"是指把玉和石头分离开来,把石头给磋掉,把玉给磋出来。"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让它形成一个大致的器具的样子。"磨"就是打磨,把这个玉器给磨光,最终形成一个作品,或者一个产品。所以《诗经》里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三字经》所倡导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样一个过程。    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即使是美玉,也要下功夫雕琢。我们常常听说,有的孩子天资聪明,被人们誉为神童,但是,很多神童长大后,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是为什么呢?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叫方仲永。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家。这个农家完全没有读书人,家里当然不会有笔墨纸砚了。所以,方仲永从小不仅是书没有读过,而且连书都没有看到过。但是,这个孩子的天资实在是惊人。为什么呢?村庄里毕竟还有那么几个非常底层的读书人,经常在那里诗云子曰的,在念书。方仲永从小就听在耳朵里。到了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方仲永在家里突然大哭,他的父母就去问他怎么了,为什么要哭呢,是要吃的呢,还是要喝的。他不,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他要笔墨纸砚。方仲永突然要笔墨纸砚,父亲觉得很滑稽:"你这孩子,家里从来没这东西,你要这干嘛?"赶紧从邻居的读书人那里,借了一套笔墨纸砚,借回来以后,就问方仲永:"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打算拿它干嘛呀?"方仲永说:"我要写诗。"当时就把父亲给吓愣了:"你还写诗?"谁知道方仲永拿起笔,就写了四句诗,而且还给这诗起了个题目,还很高雅。旁边的读书人一看,这是一首好诗啊。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从来不知道笔墨纸砚,从来没有见过书本的人,居然能够写这么好的一首诗,大家一致认为方仲永是天才。方仲永的父亲种了一辈子地,忽然有了这么一个儿子,有神童之名,当然很自豪,也很高兴。实际上就有点像咱们北方话讲的"显摆",就叫儿子:"来!给叔叔作一首诗,给伯伯作一首诗。"方仲永都是出口成章。慢慢地,方仲永的名声传到了县城里。县城里好多富人,好多乡绅,就叫方仲永的爸爸把方仲永带来,来作诗给他们看,都觉得很棒。这些人也是出于好意,就开始资助方仲永的父亲:"你家出了一个神童,这是我们这一方乡土的荣耀,好好培养他,将来能够给我们这个地方争光。"谁知道方仲永的父亲就认为,方仲永既然是天才,那没什么必要再去培养了,整天就忙不迭地带着方仲永走街串巷,去展现本领。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方仲永依然还能作诗,但是这个诗和同龄人比起来,已经没什么差距了。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方仲永还是能够写诗,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但是他的诗歌,已经远远不如同龄人。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后天进一步培养和教育。否则,天才只能泯灭,只能被浪费。我想这两个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很好地说明了《三字经》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三字经》就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开始着手学习,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第26节:第三讲 子不学,非所宜(6)    古时候,孩子的启蒙教育都是从哪三个方面着手的?而这些传统的教育内容,在当今社会中,是否还有保留的必要?    《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三个方面:亲近良师,亲近益友,学习应对,即学习礼貌,懂规矩。《三字经》告诉我们,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来开始一个孩子的学习。在春秋的时候,郑国有一个乐师叫师文,他听说鲁国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音乐大师叫师襄。于是,师文就远远地跑到鲁国去拜师襄为师。谁知道这个师襄眼界很高,轻易不招弟子,一再地回绝。师文当然一再地坚持,希望拜他为师,终于感动了师襄,收他为徒。但是,过去了两三年,师襄突然发现师文弹琴很怪,为什么怪呢?师文很勤奋,经常在那儿弹奏,在练琴,按理说这没什么不好。但是,师襄发现,师文从来都是弹几个乐章,弹几个片断,从来不演奏整篇的乐曲。师襄觉得很纳闷:"你跟我那么亲近,你学了两三年,居然连完整的曲子都不会弹,看样子你是没什么天分啊。得了,你回去吧,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就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师襄就把这个跟师文说了。师文怎么回答?师文说:"老师,我并不是不会弹完整的曲子,而是我知道,如果我一旦能够演奏完整的曲子的话,您就会认为我满师了,您就要让我走了,我就不会再有机会亲近老师了,所以我故意不弹。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师襄一听:"哦,你这学生还有这个心事,你弹一个来听听。"哪知道师文马上就演奏了一曲,非常完整。师襄终于认识到,这是怎样的一个学生。师襄破格同意师文慢点出师,你愿意跟着我还是跟着我。师文就接着亲近他的老师,细细地琢磨老师的技巧。师徒两个后来都成了齐名的一代音乐大师。这就是一个亲近老师的故事。 第27节:第三讲 子不学,非所宜(7)    在你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除了有良师以外,你怎么去结交朋友,怎么能够找到益友,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我们知道,古人极其重视、极其强调朋友的重要性,儒家的学说一向认为,朋友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基础上,共同的道德朋友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道追求的基础上,共同的人格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    德、共同追求基础中国古代有太多太多关于交友的故事,最有名的是桃园上的一种友好关系。    三结义。我在这里也给大家讲一个交友的故事,虽然不像桃园三结义那么有名,但是好多人可能也听说过,这也是我们一个成语-"割席断交"的来源。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好兄弟,两小无猜。一个叫管宁,另一个叫华歆。两个人非常要好,要好到什么地步呢?坐在一张席子上一起读书,天天如此。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就等于咱们今天同坐一条板凳了,因为古人没有床,也没有今天这样的椅子,都席地而坐。有一天,两个人都在埋头读书,突然听到外面声音很响,很热闹。管宁依然读书,不受所扰,充耳不闻。而华歆,一下子跳起来,跑到门外面看热闹。回来告诉管宁:"兄弟,外面太好看了,太热闹了,我们这个地方来了一个新的官,正好在游街,你不去看看吗?"管宁拔出随身携带的刀子,一下子把他们同坐的那张席子割开,也就是说,我从今不跟你坐一块儿了,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在古代就意味着断交。管宁就跟华歆说:"我们两个不是一类人,你太好那些浮名虚节,外边有一个新的官来,到我们这边来就任,鼓吹热闹,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啊?咱们现在应该一心读书啊。所以我看啊,咱们断交。"后来这兄弟两个果然分开。临分别的时候,管宁再一次跟华歆讲了这个道理,华歆也听不进去。后来的结果,华歆是被杀的,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因为他趋炎附势。管宁虽然后来流落到了辽东,但是到了辽东以后,用仁义道德教化当地的百姓,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在历史上留下了不俗的名声。这就是"割席断交"的故事。也就是说古人把选择朋友,看成是多么严肃、多么重要的事情。 第28节:第三讲 子不学,非所宜(8)    除了尊师、择友,我们的古人还非常重视礼仪,把这三项内容,看成是儿童必备的启蒙教育。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一样重视礼仪,提倡讲文明、懂礼貌。所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那么,这种传承了千年之久的"礼",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人应该怎样来体现自己对礼仪的感悟呢?《礼记》的第一句就是,"勿不敬,俨若思。"你千万不要不敬,你做什么事情,见什么人,都应该心怀敬意,应该尊重对方,应该有敬畏之心。你要端正颜色,像经常有事情在想,不要轻佻。所以,我们古代的小孩好多就是小大人。当然,我们今天可以去讨论,如此是不是把孩子的童趣都给消磨掉了。古人也再三地提出,千万不要把礼仪庸俗化,这也是今天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我们今天也非常讲究礼尚往来,但是,是不是就掌握了中国传统礼仪的真谛呢?未必。孔子就在《论语·阳货》里面讲,"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孔子的话是说:"礼啊,礼啊,难道讲的就是玉帛吗?"玉,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古人非常珍贵的礼物。帛,就是很好的丝织品,古人是作为贵重礼物来送的。孔子就哀叹,当时好多人已经把礼仪给庸俗化了,把礼仪等同于礼物。孔子看不惯了,于是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也是一种告诫。所以,在现代社会,们讲礼仪,要真正把握中国传礼仪,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就要真正把握中国传统礼仪的精神实质。统礼仪的实质。接下来,《三字经》讲的就是教学的内容与次第,孩子应该怎么样一步一步接受教育,应该按照怎样的轻重顺序来学习知识,这就是下一讲要讲的内容。 第29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1)    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香:黄香,东汉时人。    龄:岁。    温:温暖    席:床席。    亲:父母亲。    当:应当。    执:做到。    融:孔融,人人电子书RRTxt.Com。东汉时人。    弟:同"悌",敬爱兄长。    首:首要。次:其次。    见闻:见到和听到的事。知某数:认识数目。    识某文:理解文理。    为什么在《三字经》这样的启蒙教材中,首先要教给孩子们孝悌?这些传统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更应该侧重哪方面能力的培养呢?    接下来,《三字经》就开始讲述教育的内容和次第。也就是说,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轻、重、缓、急的顺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方面,我们必须非常细心地去体会。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传统中国教育思想的精义,如果我们泛泛而过,那就没有办法体会得到。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香九龄"的"香"就是指黄香,是一个人名。黄香,字文,东汉江夏安陆人。此地大致相当于今天湖北云梦。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有黄香的传记。所以,黄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且能够进入正史并且有传,说明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皇帝曾经委任他担任过魏郡太守,所以黄香还是个不小的官。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曾赞叹:"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但是,传统中国之所以牢牢记住了黄香,并不是因为他的官职,也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召见过,更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夸过,而是因为"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黄香对父亲非常的孝顺。怎么孝顺呢?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睡不着,那时候又没空调,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扇凉快了,伺候父亲安寝。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黄香就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头,让父亲能够安寝。所以,这个故事又叫"黄香扇枕",也就是黄香这个孩子把枕头给扇凉快了。另外也叫"黄香温席",黄香把席子给弄暖和了。这个故事被《二十四孝》所记载的,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所以传统中国老百姓之所以知道黄香,乃是因为他是个大孝子。 第30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2)    《三字经》讲,"孝于亲,所当执。"意思是对长辈、对长辈的亲人,应该孝敬。"所当执",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你就应该这么去做。举的例子就是这个黄香。由此可见,《三字经》告诉我们,传统中国的启蒙教育第一位是"孝"。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最重要的美德,但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强调孝道?为什么在《三字经》这样的启蒙教材中,首先要教给孩子们一个"孝"字呢?    把"孝"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步,这里面自有它的道理。这个道理很深奥吗?很深奥。很明白吗?也很明白。为什么呢?我给大家拆两个字试试。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拆字法,当然,我拆这个字不是乱拆的,是有依据的。首先,咱们一起动动手指头写那个"孝"字看,上"老",下"子",谓之"孝",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也就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延续性。每个人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环节,你今天是小辈,明天就是长辈,你今天不孝敬你的长辈,那培养一个孩子你怎么能指望当你变老的时候,你的小辈来孝敬你呢?如对血缘的尊重,培养一个孩子对长辈果没有这种孝敬之心,人类的血缘之环,又怎么能够一环一的尊重,同时也就环地传接下去呢?培养了一个孩子对传统的尊重。    第二个字,教育的"教"字。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就是要从孝开始。培养一个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养一个孩子对长辈的尊重,同时也就培养了一个孩子对传统的尊重。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人,都在"孝"、"悌"上身体力行。有一个故事,是黄庭坚刷便桶的故事。黄庭坚,宋朝的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在那时候已经是朝廷大员,已经是很大的官了,而且文名很盛。他不仅是个大官,还是个大文人,地位很高,声誉卓著,家里当然是奴仆成群了,有的是佣人。可是,黄庭坚为什么还要刷便桶呢?原来,黄庭坚的妈妈那个时候还在,但是年事已高。所以,为了方便,老夫人就在卧室里安放了一个便盆。而黄庭坚不管公务有多忙, 第31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3)    母亲的这个便桶一定是他亲自去刷。这样坚持了很长时间,一直到老夫人去世。好多人当时觉得有点看不过去,人人电子书RRTxt.Com。黄先生已经是国家栋梁、国家重臣,名望那么高,这些事情完全可以叫奴仆去干嘛。可黄庭坚的回答是:"孝顺父母是人的本份,就像忠于君长是臣子的本份一样,这和我的别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孝顺我的母亲,和我的官位,和我的名份没有什么关系。孝敬父母是因为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这上面难道还有什么高贵贫贱之分吗?"    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古往今来,孝敬父母,是每个做儿女应尽的本份。当我们面对长辈时要尽孝道,那么,对于自己的同辈,又应该怎么做呢?    接下来《三字经》又讲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没有谁不知道的。"弟于长"这个"弟",在《三字经》里面写成"弟弟"的"弟",但念应该念成悌(tì)。"弟于长",对兄长要尊敬友爱。"宜先知",应该早早就知道。当一个孩子去接受教育的最开端的时候,首先"孝于亲,所当执",他应该孝敬,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接下来讲"悌","弟于长",实际上就是弟弟尊敬兄长。    四岁就知道让梨的孔融,从小就卓尔不凡,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很小就显露出对各种应接交往之道的熟练把握。十三岁的时候,孔融的父亲担任泰山都尉,孔融跟了父亲到京城去,那时候的京城在洛阳。到了京城以后,当时的河南尹,类似于今天首都的首席长官,叫李膺,名声很大,地位很高,架子很大,脾气也很大。大到什么地步?轻易不见人的。就算你是个人物,他也不见,他只见天下有鼎鼎大名的人。 第32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4)    孔融的父亲虽然说是孔子的第十九代孙,虽说也是泰山都尉这么个官,可是都不在李膺的眼里。李膺连孔融的父亲都不打算见,怎么会打算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孔融呢?但是,孔融很绝,就是要见李膺,就是要去看看这个架子很大的李膺,到底是个什么人物。他是怎么见到李膺的呢?孔融通晓当时的礼仪,他跑到门口,说:"我要见李大人。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门卫一看来者是十二三岁的小孩,说:"李大人怎么会见你呢?"孔融答:"且慢,你去通报李大人,我是他的世交之子。"这就是礼仪范畴的问题了。古人讲的世交就得三代有交情了,就是你爷爷跟我爷爷是朋友,我父亲跟您父亲是朋友,我和您是朋友,这才能称世交。这看门的一看,这么小的一个小孩,居然是我们李大人的世交之子,那他肯定有三代的交情,我别惹他,我去通报。一通报呢,这李膺也吃不准,因为那个时候谁敢说是我的世交之子,他肯定不敢假冒,就说:"让他进来,我看看。"孔融就拜见李膺,按照礼仪,规规矩矩地行礼。李膺一看,咦,那么小一孩子,我不认识啊。就问:"小先生,你祖父跟我是朋友吗?"因为一看年龄相差太大了,都不能问你爸是不是我朋友,我还得问问你爷爷是不是我朋友,那当然不是嘛!孔融怎么回答才能既不撒谎又符合礼仪呢?孔融才十二三岁就很厉害,他说:"李大人,我的先祖孔子和你的先祖老子互为师友,难道我们还不是世交吗?"李膺一想是啊,三代世交,这都二十代了,怎么都是世交啊。李膺一看,这个孩子厉害啊!旁边的宾客一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他也见到李膺了,而且李膺也拿他没有办法。旁边的宾客都在赞叹孔融,不可貌相。这时,来了一个杀风景的人,也是一个大夫,叫陈韪。这个人能够进到这个圈子里,人人电子书RRTxt.Com。肯定也是当时的名人。他看着孔融生气,小孩子,编这么一个故事,还不能说编的,因为他是孔子的后代。李膺又不能说自己不是老子的后代,谁能说老子跟我没关系,当时汉朝老子的地位还是很高的。陈韪就拿一句话去冷嘲热讽孔融,结果留下一句成语:"少时了了,大未必佳。""了了",大家都读"了了",但这两个字应该读"伶俐",即聪明伶俐的"伶俐"。陈韪看不过,意思是这小孩子,看你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以后未必怎么样。大家知道孔融怎么回答的吗?孔融不能跟人对骂,人家也是个长辈,又是李大人的座上客,你怎么能跟他吵呢?回答还得守礼,怎么回答?"哎,是是是,这位陈大人,看来您小时候一定是很伶俐啊。"就把陈大人给挤兑了,那意思说你小时候肯定很伶俐,你现在不怎么样。孔融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第33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5)    "孔融让梨"的故事许多人都听说过,但很多人对孔融其人却不甚了解。为什么流传最广的是"孔融让梨"的故事,而不是那些更能显示孔融智慧的故事?那么孔融还有什么传奇的故事呢?    孔融不仅聪明伶俐,而且非常从容。孔融留下来的故事都是他小时候的故事。他家里有七兄弟,孔融是老六。他哥哥的一个朋友,遭到宦官的追捕。大家知道,宦官在汉朝气焰熏天,凶残无比。他哥哥的这个朋友实在没办法,就逃到孔融家里,要躲一躲。那一天,孔融的哥哥不在,正好外出了,这个朋友就把这个情况跟孔融讲。孔融是个小孩子,照道理来讲,吓都吓个半死。这个朋友被宦官追杀、通缉,而且又是到孔融家里来找他哥哥的,他哥哥又不在,那么,孔融不就可以说:"请您别处想办法,我哥哥不在。"但孔融不是,孔融说:"不要紧,我哥哥不在,我是他弟弟,我可以当半个家,请住下。"他就把这个被宦官通缉的要犯,掩护在家里。东窗事发以后,当地的官府当然要找孔融算账,孔融是窝主嘛,那时候孔氏一门争相坐牢,争相救死,都说是自己收留的,就孔融的母亲也说是她收留的,孔融也说是自己收留的,孔融的其他几个哥哥都说自己收留的,无一退缩,在当地传为美谈。    但是,我们记住孔融的也不是这件事情,我刚才在前面讲的两个故事恐怕听说过的人不太多,我们记住他的还是孔融让梨。孔融让梨的故事见于《孔融家传》,也叫《孔融别传》。孔融有七兄弟,他是老六,每次吃梨的时候,孔融都挑一个小的吃,这个跟我们今天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家里孩子越小,吃的东西越大。孩子牙还没有呢,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苹果要吃个大的,爷爷奶奶吃个小的,爸爸妈妈吃中等的,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倒过来了。孔融没有,老挑小的吃,人家都觉得很奇怪。孔融的回答是,我是小弟弟,我当然应该吃小的了。这就是一种谦让和友爱之情。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由于长久以来都被作为"悌"的代表,传诵千百年。而在近现代,孔融让梨的故事经常被收到小学课本里。所以大家记住的,好像孔融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让了个梨,别的事情没做,其实不是,孔融做了好多事,但是孔融让梨就作为中国传统美德,作为"悌"的代表而流传下来。 第34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6)    "孔融让梨"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够传诵千百年,就是因为它所提倡的"悌道"。而"悌道"之所以成为美德,关键就在于"谦让"二字,那么这种传统的"悌道"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我国非常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先生,曾经专门写过一段文字来讲孔融让梨,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好。梁先生讲,"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    梁实秋先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所展现出来的谦让品德,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我想,这也就是《三字经》把他放在教育次第第二位的原因。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得以流传千年而不绝的原因。    悌道和孝道一样,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这也是古人评价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但是在常常发生兄弟反目相残的帝王之家,悌道还会起作用吗?    "悌道",兄弟友爱,从曹操的几个儿子身上可以看出来。曹丕和曹植之间发生过一件很有名的故事,就是七步诗。曹丕的心眼极小,他就看不得自己的弟弟曹植才华横溢,名满天下。曹丕看不得,觉得生气,就老想找个机会去折腾一下弟弟,想趁机把他给杀了。所以就找到一次机会来整治他的弟弟。曹丕说:"不是说你很聪明吗?有急智吗?这样,你走七步路,作首诗,作得出来我饶你,作不出来我杀你。"曹植就作了非常有名的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以后若有所悟,就把曹植给放了,没有加害于曹植。在这当中什么起了作用?是曹植的才华吗?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难道是曹丕突然发现,弟弟那么有才华,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赶快放了他?不是。因为曹丕原来嫉妒的就是曹植的才华,他之所以要杀曹植就是因为弟弟才华超过了他。我想,在那一刻,打动曹丕的还是一种"悌道"。就是曹丕在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悌"的感觉,觉得自己与弟弟同根生,的确不应该相逼太急了。曹丕和曹植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悌"。《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首先,最重要的是"孝弟"。其次要有见闻,那么要见闻一些什么东西呢?"知某数,识某文。"就是你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第35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7)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保证。那么,这种认为"首孝弟,次见闻"的传统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作为父母,我们又该侧重培养子女哪方面的能力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按照《三字经》的讲法,一个孝顺的人,对长辈孝敬的人,一个对兄弟友爱的人,不大可能是个坏人,这是《三字经》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如果你真正的孝顺,真正的友爱,接下来,我可以放心地教你知识。如果你是坏人,教你知识,这不是为虎作伥吗?所以中国传统教育首先强调人的品德、道德要过关。在这个基础上,人的知识越多越好,人的本事越大越好,因为你会去做好事。    在这里,我还想再次强调"首孝弟"的这个问题,《三字经》既然给它那么高地位的强调,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地领会它更深一步的精义。我前面跟大家讲,"教者,孝之文也",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当中,"孝"的这个概念,在教育当中,既是一个始发点和出发点,又是一个永恒的基础。传统中国教育认为,知识的传授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时代是进步的,时代是会变迁的,而知识总归是有过时的一天。就好比我们小时候根本没有电脑可以学,我们小时候读书没电脑,那时还学珠算呢,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到了初中、高中有计算器了,我们见到电脑是很晚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孩子,上来就学电脑,小学就开始学电脑了。这就说明,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具体的知识内容,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但是传统中国更重视的是永恒的内容。哪些是永恒的?"孝"和"弟"就是永恒的,"孝"和"弟"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孝和悌是永恒是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它应该是作为人都的,不会随着时代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东西。的变迁而变迁,它应该是人人都具备康熙年间,有一个学者李毓秀,写了一部书,叫《弟子的东西。规》,很多人都知道,也是三字一句的。里面就有"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教育是首先要"孝",要"悌"。 第36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8)    你应该首先把精力、心思都放在"孝道"和"悌道"上,如果有余力再去学文。你如果前面两个都没做到,都没做好,后面学了也没啥好处。这是《三字经》所告诉我们的真意。    接下来的"知某数,识某文"是什么意思呢?这都是一些非常具体的安排了,也就是后面知识传授的主要步骤和内容。古人是非常重视广闻博知的。古代中国的男子在年轻时代,必定有一次壮游,一辈子至少一次,要壮游天下。司马迁壮游了天下。李时珍也壮游了天下,而且不止一次。他们在出游的过程当中,访师求友,熟悉社会,了解民生,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或者为自己积累资料。    我在上面讲了那么多的故事,做了那么多介绍,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无非是为了说明,从《三字经》里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教育和学习的基本原则、先后次序、态度、意志都是有充分考量的。那么,做好这些最基本的考量和准备以后,按照《三字经》的说法,传统中国的读书儿郎又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呢?请听下一讲。 第37节: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1)    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才:基本的东西。亲:亲近。    纲:事物的主体。顺:和顺。    义:法度。    在这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传统思想?作为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所包含的具体知识都有哪些?传统的中国人最应该掌握的学问都是什么?还有什么样的故事可以用来注解《三字经》?    在前面和大家一起重温了《三字经》有关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父母和师长在教育当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学习和教育必须尽早抓起,从小抓起,以及礼仪和"孝悌"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等等方面的内容。我相信,古人的这些精彩的论断,一定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到现在为止,前面所讲的一切都还只不过是教育和学习的一个导论,当然不能涵盖教育和学习的全部内容。那么,在传统中国人的眼里,或者说在《三字经》里,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传统中国的教育和学习的主要内容应该有哪些?换句话说,传统中国的中国人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应该掌握哪些学问?这毫无疑问是个大问题。《三字经》接下来就开始讲述这部分内容。    按照《三字经》,传统中国人首先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字经》并不像大家想的,好像中国是个人文大国,一开始就应该学点古字,不是那样!而是一开始先来数数。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把这些字先给数明白了,这里边难道还有什么大道理可讲吗?为什么《三字经》一开始先教孩子数数呢?这不是应该的吗?是应该的,但是里边还有道理。什么道理呢?数学,本来就是传统中国启蒙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的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忽视过数学的教育。接着我们会看到,自然知识方面的教育,中国也从来没有忽视过。按照古代的规矩,贵族子弟六岁入学。只要是贵族子弟,六岁必须入学,一入学首先就要学数字和方位。一二三四五六七这样的数字,东南西北中这样的方位,这是必须要学的。到了八岁,传统中国人就必须掌握四则运算,跟今天比也不算太晚。今天孩子八岁也就是小学的二年级、三年级,也必须学四则运算。而周秦时代,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有六艺之说,也就是六门功课,哪六门呢?礼、乐、射、御、书、数。礼,各种礼节。乐,音乐,要学各种乐器。射,射箭。御,驾车,等于得有一个驾照,小学生就开始学着赶马车。书,写字,基本的文字学知识。数,数学。这是周秦时代开始规定的六艺。    数,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虽然在六艺当中排在最后一位,但是,这绝对不等于说数在传统中国的教育当中地位最低,不对的。为什么说不对?《三字经》大家都看明白了,一开始就数数。把数数明白了以后,《三字经》接下来讲什么呢?"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第38节: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2)    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叫"三才"。"三才"就是天、地、人。什么意思呢?"才"在这里就是指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说,三样最基本的东西是天、地、人。这个概念,虽然出现在儿童的启蒙书《三字经》里头,却是大有来历。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它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周易的说卦。《易经》里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人人电子书RRTxt.Com。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是什么呢?古时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就是要用它来顺应、来说明自然变化的规律,就是弄明白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最基本的是什么。古人确定天的道理是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的道理是仁和义,这个就叫"三才。"    对应着"三才",中国古代还有一个说法,叫"三大"。天大、地大、人大。这样的说法,其实我们都是挂在嘴边的。只不过大家不太意识到。这就是"三才"。讲三个人类最永恒的东西,最基本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还可以再给大家拆一个字,中国古代常用拆字来说明问题。国王、王爷的"王"字。为什么"王"字是这么写呢?"一贯三者为王"。一贯哪三者?    天、地、人。作为一个国王,他要顺天命,要得到人民的拥戴,还要使地上太平。一贯三才能为王。他如果仅仅说自己有天命啊,他是天子,但地上不太平,老百姓不认可,他照样完蛋。如果仅仅地上太平了,把疆域守得很稳,自己的边疆用各种城墙围起来,但城墙里头老百姓造反,他还是不行。这都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概念。我们离开传统的启蒙教育太远了,慢慢淡漠了。所以"王者"就是"一贯三为王"也不太清楚了。那么,我们还有个问题。也许大家会问,天覆盖万物,天苍苍,野茫茫;地负载万物,所有的东西都在地上。这两个"大"没有问题。人凭什么称大?怎么天地人可以称为"三大",可以称为"三才"呢?因为在中国传统概念当中,天地之间人为贵。所以,在传统中国思想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本主义的资源。传统中国非常重视人,非常重视人文精神,非常重视以人为本。这是传统中文忠寄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天地之间人为我们是人本的,我们不是神本的。所以,大家才能明白,贵。重视以人为本,三才者,天、地、人。是传统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39节: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3)    在刚刚开始学习数字的同时,《三字经》就在简单的数字序列中,传达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表达了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古人的这种教育智慧,的确让我们佩服和敬仰。那么,"三"这个数字在中国传统中的文化含义还有哪些呢?    那么,"三光者,日月星"又是什么意思?也许大家会说,这还要解释吗?对中国古代蒙学的儿童不要解释的,对于今天离开传统非常遥远的我们来讲,就要解释了。我们仰望天空,白天最亮的东西是太阳,晚上最亮的是月亮和星星。所以叫"三光者,日月星"。太阳,是阳的精华,所以叫太阳。月亮,在夜间出现,是阴的精华,所以月亮也叫太阴。除了太阳和月亮以外,天上发光的这些东西,都叫星。但是,大家要明白,星是总称。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在中国传统当中,星还分三类:第一类,叫行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古人就知道这五大行星。当然,这还跟五行相关。第二类星,宿(xiù)星,也就是所谓的二十八宿。这二十八宿是哪二十八宿呢?东方苍龙七宿,南方朱雀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北方玄武七宿,共二十八宿。    第三类星叫经星,除二十八宿和五行之外的都叫经星。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古代的天文学知识,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不光是中国的古代天文学很发达,埃及、两河流域、印度、玛雅文明,天文学知识都很发达,到今天为止,还留下了大量的谜,今天的人仍无法解释。金字塔之谜,这大家都知道。    玛雅文明基本上都跟天文学有关。古人对天象以及天象的意义到底了解多少?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中国古代有一部书,也像《三字经》一样,是用口诀写成的,讲古人关于天体的知识,朗朗上口,非常便于记诵,叫《步天歌》。我想大家有兴趣可以拿来看看。当然这不是我们《三字经》里面要讲的内容。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我们才把"三才"、"三光"作为最根本的、永恒的东西。 第40节: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4)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这个观念一直到今天还是有的。大家如果今天到清华大学去,在校园里可以看见一块碑,叫"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这块碑有一段时间被毁掉,现在又被重立起来。这块碑是为了纪念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学者,也是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王国维先生的碑,碑文是由著名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写的。这个碑文最后的话,是什么呢?"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共三光而永光。"这篇碑文现在已经被看作中国文化精神的宣言。最后一句,"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当中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日月星一样永存人间。所以说,我们一直是有这么一个观念的。此外,也请大家要注意,每一种文化,都有所谓的关键数字。换句话说,有些数字在某一些文化当中特别重要,比如我们中国人,觉得数字"9"很吉祥,我们中国人不大会觉得"4"吉祥的。外国人不会觉得"13"是吉祥的。所以,我们现在去看,如果这个楼盘当中外国朋友住得比较多,那么里面往往没有13层的,叫12B、12C。人人电子书RRTxt.Com。14楼也没有。"三"在中国文化当中就是一个大数,一个关键数字。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都是一串三的数字。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亲师,都是以三来说明一种观念,来传达一种思想。为什么我说"三"是中国文化的大数?不仅在儒家学说当中是如此,在道家学说当中"三"也了不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文忠寄语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三是万物之母。所以,《三字经》《三字经》的编的编排是匠心独运的,并不因为是给儿童看的书就编得很浅。 第41节: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5)    排是匠心独运的,"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讲的都是什么?    并不因为是给儿童看的书就编得很浅。我们统括起来讲,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具体到人类社会,有没有可以用"三"打头来讲非常重要的内容呢?有。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三"这个数字具有特殊的含义。从天地自然到社会家庭,在《三字经》中,一个"三"字,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就像一根丝线,串起了许多知识和思想的珍珠,而这样一根传统文化的项链,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接下来,《三字经》讲的正是:"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三纲"这个概念就被引出来了。三纲,在中国传统当中可实在是一个太重要的概念了。可以说,不了解三纲就根本不可能理解传统中国。我们不把三纲弄清楚,恐怕别的东西也很难讲清楚。什么叫"纲"?"纲"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粗的绳子。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粗的绳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线。纲举目张,就是说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一收就能把网给收回来了。这个是"纲"。什么是"三纲"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人人电子书RRTxt.Com。夫为妻纲。"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三纲"。也就是说,臣子一定要服从君王,儿子一定要服从父亲,妻子一定要服从丈夫。这是我们一般概念当中的"三纲"。但是,关于"三纲"这个重要概念,我们有几点特别要注意,一定要记住。    第一点,"三纲"恰恰就是对应"天地人"这"三才"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按照传统中国的说法,"君为臣纲"对应的是天道,"父为子纲"对应的是地道,"夫为妻纲"对应的是人道。中国古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非常重视照应、关联。所以,他会把相关的概念集中起来,形成一套很复杂的概念。按照中国的说法,这"三纲"天经地义,因为它是"三才"在人类社会的反映。 第42节: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6)    第二点,从"三纲",特别是绝对化了的"三纲",引申出好多观念,在传统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直到今天,恐怕我们还都是知道的,比如"三纲五常"。"五常"就是指"仁、义、礼、智、信",这个我们后面要讲。再比如"三纲六纪",这也没有人不知道的,就是君、臣、父、子、夫、妻六种身份。这些东西在传统中国连目不识丁的人都知道,没人不知道。引申出来的还有最著名的"三从四德"。现在可能好多年轻的女孩子不太知道了。"三从",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所以,在传统中国,妇女无子是灾难。在过去,如果老太太跟着自己的女儿住,假如有儿子的话,这个儿子是抬不起头的,这个儿子是不耻于人类的。所以,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母亲一定是跟儿子住。当然,今天我们不要去讲究这个,这些应该是被淘汰、被批判的。但是,传统中国就是有这样的观念。    第三点,尤其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三纲"这套东西是谁提出来的?很多人会认为,发明者当然是孔子。这是错的。孔子说过类似的话,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是什么意思?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要有做儿子的样子,他并没有说谁绝对服从谁。孔子没有这个意思。这个概念的提出,不仅跟孔子没关系,跟荀子、孟子都没关系。    那么,到底是谁拥有"三纲"的发明权呢?他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主张?而这个"三纲"的理论又为什么会广为流传呢?    那么,"三纲"的发明权、专利权应该属于谁呢?属于西汉的董仲舒。西汉有个大儒叫董仲舒,正是由于他提出这样一套理论,汉武帝才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之前还是有百家的,尤其道家的学说很盛,法家学说也有。董仲舒提出这么一套理论,汉武帝觉得好,这套理论有用,能够用来进行有利于自己的统治,能够管理好这个社会。我们知道,在汉武帝之前,汉朝的皇帝信奉儒家的并不多。汉高祖刘邦更是无赖出身,他当年看到儒生根本不当回事,就这么撇着腿坐在席子上。按理,人人电子书RRTxt.Com。你坐在席子上,看见人应该恭恭敬敬地挺直腰跪坐。他不是,他趔(liè)趄(qie)着这样坐。一不高兴,遇上汉高祖刘邦内急,他也懒得找个厕所,顺手拿起儒者的帽子当尿罐。撒完尿一扔。这是汉高祖。窦太后,大家都觉得老太后很慈祥。她那个时候有一个儒生叫辕固生,也是一个大儒,在教育太子。大儒教育太子当然注重给太子灌输儒家思想,这就把老太后惹着了。老太后生气了:"你天天教他仁义道德有用吗?能当饭吃吗?我们汉家,本来是有套规矩的,我们统治是王道霸道,我们是用法家,或者用道家思想统治的。你老跟他讲仁义道德,说这个仁义道德有多大用,行,你不是厉害吗,你给我斗野猪去吧。"窦太后就把这个老先生赶到野猪圈里,让辕固生跟野猪搏斗。把大儒逼成斗猪士了。还好,太子一看,自己上了年纪的师傅跟野猪斗怎么斗得过,赶紧扔了一把剑进去。老先生拿了剑以后,我估计肯定不是他把野猪给杀了,他没有这样本事,估计是野猪扑过来,老先生要躲,不知怎么就扑一下把野猪刺死了,才捞了一条命。所以,后来到了董仲舒时,儒家才开始受到尊敬。"三纲"就是董仲舒的发明,跟孔子、孟子没直接关系。 第43节: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7)    现在回过头去看五四运动,当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砸烂孔家店,是冲着什么去的?冲"三纲"。没有冲"五常"。仁、义、礼、智、信大家还是认为不太错的。仁、义、礼、智、信大家认为还是社会需要的。其实,孔家店打错了,应该打倒董家店。这跟孔家店没关系,孔家店里没这个货。所以,我们要明白,"三纲"这种绝对专制的理论是董家店的货色。人人电子书RRTxt.Com。把"三纲"等同于传统中国文化的全部,从而激烈地全盘反传统,这到底是对还是错?到底应该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想大家可以都去思考一下。"三纲",以及由此发生发展出来的那些概念,在今天哪些应该继承,哪些应该抛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断定的事情。我们现在能够明确讲,由董仲舒的"三纲"引申出来的对妇女进行束缚的那些东西应该抛弃,今天没有人再信这个了。再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谁理你啊?本来就没人理,废除算了。至于说君臣关系,今天不存在了。但是,别的一些像讲父子、夫妻的关系,难道就没有值得我们继承的吗?难道不值得我们参考吗?或者值得我们发扬吗?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总归是存在的,不可能消灭的。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终究还必须从传统当中去汲取经验,或者吸取教训。总而言之,要从传统当中找寻智慧。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传统中的父子关系,并不像"三纲"讲得那么生硬。我们前面讲过,"香九龄,能温席。"我们讲过岳飞父子,讲过窦燕山有五子,讲过颜之推父子,都很温馨。当然,有的是爱护的温馨。有的是严厉的温馨。岳飞对他的儿子很严厉,但是也传达了一种温情。总之,没有这样生硬。 第44节: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8)    儿子对父亲要尊重和孝敬,父亲对孩子要严格和爱护,这才是大家历来倡导的家庭生活。为什么说《三字经》里所倡导的父子关系是一种爱和关切呢?    我在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父子情深的故事。故事就叫击鼓救父。南北朝的时候,南朝的中国有一个少年英雄,叫吉,是振翅高飞的意思,很吉祥。吉从小就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十一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他就和几个弟弟,跟父亲一起生活。他的父亲担任一个小官,是个县令。遭人诬陷、下狱,被押解到当时的京城,准备处死。十一岁的小吉,为了救父亲,赶到京城,不顾生死,到皇宫门口击鼓鸣冤。人人电子书RRTxt.Com。    当时的皇帝是鼎鼎大名的梁武帝。梁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信佛的皇帝。首先,他第一个下令僧人只能吃素,在他之前的僧人不一定全吃素。第二,他动不动就出家当和尚,动不动把自己施舍给庙里。群臣一看,没皇帝了,只好把国库里的钱全部掏出来,把他给赎回来,再当皇帝。过两天他看看国库里有钱,又把自己施舍出去了。梁武帝一看,怎么那么小的孩子请求代父而死?他一定是被人指使的,背后一定有人教他。所以,梁武帝就下令廷尉蔡法度严加审讯,看看背后有没有人指使他,让他来鸣冤,扰乱司法程序。蔡法度当然也觉得奇怪,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居然不远千里,要求代父而死?于是,就在公堂上摆满了刑具,那些衙役就把小吉扑倒在地,打了一顿就问:"你那么小的孩子,是不是有人指使你到皇帝这儿来鸣冤?"吉回答:"我是个小孩子,岁数是很小,但是再小,我也知道死是可怕的。然而,我幼年丧母,还有好几个弟弟,如果我爸爸被诬陷,被杀了,谁来养活我的弟弟?我又小,我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只能请求你,查明这个冤案。如果查不明,你就把我杀了,我代我爸去死。"蔡法度一看,当时就愣了,就跟这孩子讲:"我看你很聪明,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为什么小小年纪就请求要代父而死呢?"小吉说:"鱼虾都知道生的可贵啊,死是难过的,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更何况人呢?我年龄再小也是个人,谁愿意无缘无故去死?我就是为了给父亲洗冤,就是为了能够救活我那几个年幼的弟弟。"蔡法度在那个时候已经认识到,大概这里面是有冤情的,也想救这个孩子,被他感动了。他就下令:"行行行,先不论这个,我再去查。我先把你手铐脚镣换成小号的。"他不是小孩吗,当时戴的却是死刑犯的大铐。大家知道小吉怎么说?他说:"我既然请求代父而死,那你就不用给我换成小的,就给我戴着大的手铐脚镣。"后来,蔡法度把审讯过程禀告了梁武帝,梁武帝也非常感动。经过彻查,他父亲的确是被冤的。所以就下诏释放了这对父子,并且加以褒扬。这难道不是一个父子情深的故事吗? 第45节: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9)    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很多,俯千万不要以为便是。《三字经》是很简单所以,我们要知道,《三字经》可贵在哪里?诸位,"君的一本书,它对传统的东西有自己的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三字经》的三纲可不是董仲舒的判断和抉择。"三纲",董仲舒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三字经》里的"三纲",第一,君臣义,君臣之间要有一种道义,要有彼此恰当和合适的关系,这是一纲。父子亲,父子之间要亲爱,这又是一纲。夫妇顺,夫妇之间要和顺。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三字经》是很简单的一本书,它对传统的东西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抉择。从"三纲"这一节来讲,《三字经》跟董仲舒的"三纲"风马牛不相及。它倡导的是一种爱,一种关切,一种道义,而不是绝对的单向控制和服从。    《三字经》所倡导的是温馨和谐的君臣关系、父子关系,虽然在社会和家庭中,君臣、父子的地位不同,但在人格上大家是平等的。人人电子书RRTxt.Com。而对于《三字经》里所倡导的夫妻关系,钱文忠教授又会用哪个著名的历史故事来解读呢?    至于"夫妇顺",我想有一个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举案齐眉"。这个故事也许大家都知道一个名目,然而,这个故事是怎么一回事呢?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穷书生叫梁鸿,非常穷,但是刻苦勤奋,努力地学习,后来有机会进入太学,就是现在的国立大学读书。现在有一些学者认为,北京大学的历史就应该从东汉太学算起。前一段北大庆祝百年华诞,百年的历史在全世界的大学里实在不能算长。有的学者就提出,从东汉太学算起吧。这一算就很长了,这个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梁鸿就是太学生。学业结束以后,梁鸿回到了家乡,很多人就要给他说亲,都被梁鸿一一拒绝。那么,梁鸿究竟打算娶什么样的女子为妻呢?那个时候,同县有一户人家姓孟,有个闺女叫孟光。这个孟光相貌平平,估计跟诸葛亮的太太差不多。而且,当时的记载说她是又丑又胖,到了三十岁还没出嫁,平时素面朝天,也不讲究打扮。在东汉的时候,三十岁的女性做奶奶的、外婆的有的是,不奇怪。十五六岁出嫁,生个孩子,后面的孩子又十五六岁生育,三十岁左右就可以做奶奶、外婆。所以,她在当时是大龄姑娘了,一直不嫁。有时候,父母问她:"你愿意嫁给谁呢?"孟光的眼界很高,回答说:"我要嫁,就嫁梁鸿这样的人,别人我不嫁,不予考虑。"这梁鸿也有意思,一听,就把聘礼下到孟家。他知道孟光怎么回事,知道她不漂亮,也知道她三十岁,依然娶了孟光。孟光嫁到了梁家,当然是嫁给了自己的如意郎君,非常高兴。于是痛改前非,天天化妆,希望自己的郎君能够爱自己。她是一片好意。哪知道她这个痛改前非,恰恰是痛改前是,今日为非了。连续几天,梁鸿瞅都不瞅她一眼,不理她。孟光觉得很冤,心里很哀怨:"女为悦己者容,我为你打扮,你瞅都不瞅我一眼。我自己本来就长得不咋样,现在打扮一下,总归是要求进步的。"梁鸿告诉她:"我当初之所以娶你,就是听说你朴实,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听说你素面朝天,你这样一个人又在心里想着嫁给我。而我是一个穷书生。正是因为如此,我特别敬重你,所以我才把聘礼下到你家,娶你为妻。好了,你今天嫁进来了,这一通折腾,你把我吓着了。"孟光一听,这下子真是痛改前非了,再也不打扮了,又换上布衣布裙,非常勤劳地操持家务。所以两个人非常恩爱。梁鸿说:"这才是我要的妻子。"后来,这夫妻两个就搬到了霸陵山中。平时,因为要维持生活,一个人种地,一个人织布。梁鸿闲来写诗、作文、弹琴,就在山里隐居着。但是,梁鸿的才气是很大的,很短的时间,他在霸陵山里面名声又大起来了。梁鸿一看,待不住了。他想过隐居的生活,所以再带着孟光,先是跑到齐鲁一带,在那里又隐居。隐居一段名声又大了。因为他毕竟是个文人,还是好舞文弄墨,弹琴作诗,于是又再跑。 第46节: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10)    留下了这样一段佳话的梁鸿、孟光夫妇,不得不经常搬家才能过上他们期望的平凡生活。接下来他们会搬到哪里?他们有没有过上"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呢?而举案齐眉的故事是如何被发现又是怎样流传出去的呢?    后来,他们跑到了当时还比较荒凉的吴中一带,就借住在当地的富商皋伯通家里。在这个家里,梁鸿天天出去给人家种地,或者给人家舂米,干点力气活,孟光则在家里纺纱织布。每天,梁鸿很劳累地回家,孟光都会给他准备好非常简单的菜饭。他们不是很富有,但是饭菜准备整理得非常整洁、规整,按照礼仪放在一个案子上。这个案子实际是带脚的小桌子,人人电子书RRTxt.Com。每次把它举着齐眉,这是表示一种尊敬,妻子对丈夫的尊敬。大家以为,这就是举案齐眉的全部吗?错了,梁鸿接的时候也要齐眉接过的。你不能说女孩个子矮,她跪着举,你梁鸿一撩,给撩过来,那是不符合礼仪的。梁鸿也要跪下,也要弯下腰从妻子这儿接过来,这个才叫举案齐眉。举案齐眉不是单方,而是夫妻之间非常和谐、和顺的表现。天天如此。终于有一天,被富商皋伯通发现了。富商一看,哎呀,这对夫妻我们原来以为就是在外面打零工的。这个女的相貌也不出众,整天布衣布裙的,怎么会如此守礼仪呢?皋伯通顿时觉得这对夫妻不是一般人,从此对梁鸿非常尊敬,对孟光也非常尊敬。不久以后,梁鸿去世了,孟光就带着孩子,辗转千里回到了家乡,举案齐眉的故事就首先在吴中一带流传。这个故事非常感人。    我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用意就在于说明,"三纲"之类的学说,在《三字经》里,并不是被简单地照搬进来的。《三字经》的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和对"三纲"的真正理解融入到《三字经》的文字里边。而《三字经》传达出来的三纲是"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董仲舒的"三纲",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毫无疑问,是我们今天必须予以批判的,必须予以抛弃的。而《三字经》里的"三纲"呢?"君臣义"在今天已经不符合我们这个时代了,可是,难道它所传达的"父子亲、夫妇顺"也因为时代的流变而失去了价值吗?我想,绝对不是!中国是一个人文气息浓厚,人文传统悠久的国度,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可是,从《三字经》看,教育和学习的内容却顺从着一种规律,什么规律呢?从天文、地理和自然开始,并没有从人文类的学科开始。这是为什么?《三字经》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而《三字经》在这方面又有哪些内容?请大家听下一讲。 第47节:第六讲 曰春夏,曰秋冬(1)    第六讲 曰春夏,曰秋冬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叫做。中:中央。    运:运转。五行:组成万物的五种要素。    穷:穷尽。本:根源。人人电子书RRTxt.Com。    应:对应。    春夏秋冬四时,东西南北四方,这是古人对大自然的认知。那么,水火金木土的五行是怎么来的,五行学说对于古人的思想和行为又有哪些重要的影响呢?    上一讲的《三字经》,我们主要讲了"三"开头的两句话,接下来的《三字经》,就是"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三字经》也在进行一种尝试性的教育。首先教给孩子,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不停地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应乎中"这三个字,里边到底蕴含着多少的深意?是不是像我们大家认为的,"应乎中"对照着中间,东西南北?这里面的确有值得解释的东西。这"应乎中"的"中",大家真的都理解了吗?不一定,为什么不一定?我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会讲,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对吗?不全对。中国的一个主要的含义,或者说相当主要的含义,是说我们这个国家居于世界之中。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这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一个观感,认为中国就在世界中间。    到了战国的时候,古代的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有了进步,就出现了另外一种说法,还是跟"四"有关的,叫"四极",也就是说四个极端、四个极边。哪"四极"呢?东方大海、西方流沙,那个时候我们对西边的认知可能刚刚到了今天新疆那一带。北方千里冰雪、南方千里炎火,炎火就是熊熊大火,非常热的地方。这叫"四极"。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对地球上其他部分的了解,是随着中外交流史的推进,一步步增加的。 第48节:第六讲 曰春夏,曰秋冬(2)    远古时期的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地球刚刚开始探索认知。古人以为地球是方的,而我们中国人就居住在地球的中央。但是古人判定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却是正确的,而且一直沿用到今天,那么古人是怎么判断出这四个方向的呢?    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没有问题。那么,我又要提出一个问题,古人最早确定的是哪个方向?古人最早确定的是东西向。为什么古人最早确定东西向,而非确定南北向呢?我们去看汉字,当然是看繁体的汉字,如果大家能写篆文更好。"东",大家看到了吗?一个日,一个木,人人电子书RRTxt.Com。正是表示太阳从树上冉冉升起。古代的自然环境当然比今天要好,到处都是森林,郁郁葱葱。古人一看,太阳怎么从树上升起了,还每天都从那里升起,固定的。好,就先把它定为东。古代人跟着太阳的轨迹看,每天差不多的时候,它又从西边落下去了。在甲骨文当中,西是什么样子呢?西就是一倦鸟,很疲倦的一只鸟,在树上歇息。这就是西,西有点歪歪的,好像迷迷糊糊要睡着了。这就是"东西"。相对着,我们才定下"南北"。"应乎中"这三个字,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个例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拿北京城做例子,我们就能明白什么叫"应乎中"。北京城的中心在哪里啊?紫禁城。紫禁城的中心在哪里啊?在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在哪里啊?在皇帝宝座。皇帝这个宝座是放在太和殿的正中间的,那都是"应乎中",对应着中间。相应地,北京有四城,东西南北四城。东西南北有什么?天地日月四坛,即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这样的一个结构,就表明中国古人的思想,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受《三字经》所表达出来的这类思想的影响有多深。"应乎中"在古人心目当中重要性有多大!我给大家接着举个例子,还是举太和殿的例子,还是举皇帝宝座的例子。大家如果到太和殿去参观,稍微把头抬起向上看看,上面是个巨大的蟠龙藻井,里面有龙,龙嘴里衔着一颗大球,意思就是龙戏珠,非常吉祥。这个珠子的下面就是皇帝宝座,非常准的,也就是正对着皇帝的御头。皇帝的御头就应该是正对着这个珠子,一点不能差。按照古人的观念,如果偏差了要出大事。是不是只是说说而已的呢?不知道,反正一直有这个说法。 第49节:第六讲 曰春夏,曰秋冬(3)    袁世凯当皇帝,年号洪宪。他往这个宝座上一坐,抬头一看,顶上那么大个球,心里有点虚。袁世凯这皇帝本来就当得心里有点虚,他怕什么呢?他怕这个球掉下来,把自己那个袁大头给砸了。他外号叫袁大头,人的头再大也顶不住这颗珠子。所以,他就叫人把宝座往后移了十几公分。如此说来,他登基的时候坐的宝座,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所以,洪宪闹剧八十三天,袁世凯就一命呜呼,人人电子书RRTxt.Com。没有能够如他所愿,当上千秋万代的皇帝。当然,我们知道,袁世凯之所以没有能够成功恢复帝制,是因为他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的潮流和民心,绝对不是搬了一下椅子,他就当不成皇帝的。但是,好多老百姓宁愿相信这个传说:袁世凯搬椅子,违反了什么规矩啊?"应乎中"的规矩,所以他八十三天皇帝梦完了。这正反映了我们传统中国人的一种思想。    袁世凯当了八十三天的皇帝暴病而亡,当然不能用移动皇帝宝座,违反了"应乎中"的规矩来解释,但是中国人讲究顺应天意,往往把对自然界的认知,相应对照来解释社会人间发生的事情,那么古人是用什么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发生和发展的呢?    《三字经》接着就是"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讲五行,水、火、木、金、土。五行的观念,对传统中国人的思想概念或思想观念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五行的问题,吸引无数学者穷尽了毕生的精力,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在这里只能努力地用最简单的方式向大家做个说明。《三字经》中五行的排列是,水、火、木、金、土。按照什么排的?按照克的方式排的。五行相生相克,什么叫克呢?水克火,这没有问题吧?古人看到着火了,一盆水泼上去,火灭了,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所以水克火。这个观念要到什么时候才被改变,大家知道吗?发现石油。中国宋代开始,甚至更早就已经发现石油,那个时候人们发现,石油着的火不能用水泼,越泼越旺。但是,这个时候五行学说早已流行。火克木,木遇着火一烧就完了。然后是木,它也还克别的东西,木克土。大家看到,土里面长出树来,树当然比土狠了。这是按相克的顺序排的,倒过来则是相生。 第50节:第六讲 曰春夏,曰秋冬(4)    古人认为,水火金木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并用它们的相生相克,来解释变幻无穷的一切事物,这就是既简单又神秘的五行学说。那么古人是怎么发明出这种五行学说的呢?    这又是哪儿来的呢?五行的思想最早起源于什么呢?起源于非常朴素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水可以灭火,老百姓一看,水克火。金属做的工具,人人电子书RRTxt.Com。比如古代,用铜做的斧子,可以砍木头,那么金克木。那么,金属又是从哪里出来的?从土里面出来。我们去采矿,都要从土里面往外找,古人对岩石和土都是一块儿来看的,那么,就是土生金。古人就是从日常生活经验当中得到了这些知识,发现很可以解释问题。古人觉得这么一来都能解释。我要煮饭了,我往火里泼一盆水这个饭就煮不熟了,所以水克火。为什么往里加点柴火,加点木材,火就更旺了呢?所以,木生火。为什么把有些金属用火高温烧,烧了以后就变成水了呢?所以火克金,因为火比它厉害,能把它熔化了。古人觉得这套东西很好,很可以解释自然界的情况,就把它固定了下来。五行学说原本是古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或者是一种工具。    同样还可以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和解释世界了。《西游记》里,唐僧和猪八戒经常让妖精抓了。妖精当的一种方式和工具。然要吃唐僧肉了。妖精对猪八戒没有什么兴趣。妖精一般只对猪八戒的耳朵感兴趣。猪耳朵,南方叫顺风。那么,就要把师徒两个放到笼屉上蒸熟,吃这个要原汁原味的,不能剁碎了吃。有一次,一个小妖精说:"猪八戒皮糙肉厚,把他搁下面蒸。唐僧细皮嫩肉,一掐就掐出水来,搁上头蒸。"这个时候,孙悟空就悄悄地跟猪八戒说:"师弟,别急,这个小妖精不懂行,不懂五行,火性延伸,这是五行的原则。实际上,搁在上面啊,特别容易给蒸熟了。火性延伸,热量往上走,照他这么煮,你八戒还没煮熟呢,师傅已经煮老了。"一笼屉出来就变成俩八戒了,怎么还会有唐僧的嫩肉呢?孙悟空为什么会讲这个?大家知道,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孙悟空是懂五行的,孙悟空的师傅是道家,特别懂五行。所以,孙悟空一辈子的梦想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就不愿意在这圈子里混,他要自由,有一身的猴性。这是从《西游记》里可以看到的,用五行的观念来说明某个问题的例子。 第51节:第六讲 曰春夏,曰秋冬(5)    五行学说认为,水火木金土都各有自己的属性,而世间万物都可以归入到这五种属性之中,那么这种五行学说在中国古代时期,是如何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呢?    我们刚才讲过了水、火、木、金、土相生相克。那么,人人电子书RRTxt.Com。水、火、木、金、土对应的数字是什么呢?一、二、三、四、五,古人把它对应好的。我们讲有五脏,就是肾、心、肝、肺、脾;有五官,耳、舌、目、鼻、唇;有五味,咸、苦、酸、辛、甘;有五情,惊、喜、怒、悲、忧;有五色,黑、赤、青、白、黄。这样"五"的数字可以举好多好多,它们都是严格对应的。    五行:水火木金土    五数:一二三四五    五脏:肾心肝肺脾    五官:耳舌目鼻唇    五情:惊喜怒悲忧    五色:黑赤青白黄    每一样东西对应着五行里面的一个元素,同时对应着一个数字,类似这样的组合,我能给大家讲一天一夜都讲不完。这样就已经形成了一张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网络,笼罩住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所以,古代中国人的思想,很难跳出五行外。想来想去都这样,相生相克。    中国的五行学说,还有一个巨大的特色,就是它居然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一整套政治学说。金木水火土,这样的五行怎么会变成政治学说呢?因为传统中国人相信,皇帝是真正得了天命的。皇帝诏书开头的四个字就是"奉天承运",也就是说,皇帝按照天的旨意,继承了或者担负了某种运,这就叫"奉天承运"。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背负的什么运呢?就是五行当中的一运,金木水火土里面要对应着一个,不然就不对。后者对前者一定是一种相克的东西。 第52节:第六讲 曰春夏,曰秋冬(6)    咱们来举个例子。我们知道,秦朝是水运,或者水德,反正秦朝皇帝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与之对应着的颜色是什么?是黑色。所以,秦始皇的衣服一定是黑色的。现在拍电视剧,如果有人让秦始皇穿上一身杏黄色的衣服,那就是没有历史常识的。中国不是每一代皇帝都穿黄颜色的,黄颜色也是对应着一种德。秦朝的皇帝认为自己对应着水德,而水德对应的颜色是黑颜色,所以秦朝尚黑。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秦始皇一定不会穿黄颜色的衣服的,别的颜色也不会穿。最起码他的外衣是黑色的,里头穿什么不知道。对应的数字是什么呢?是六。大家知道秦朝天下有几个郡啊?三十六郡。所以说,这是有一套严格规矩的。    那么,什么能克水啊?土。所以,汉朝认为,我是土德,我是土运。那么,汉朝的皇帝应该穿什么颜色?黄色。他一定不会再穿黑色衣服了,他也不会穿红色的,也不会穿白色的,因为是土克水。人人电子书RRTxt.Com。这也就意味着汉朝克掉了秦朝,所以他穿上了黄色。对应的数字是多少?五,土对应的数字是五。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有一段时间,西汉的每一个年号都只有五年,没有六年的,也没有四年的。某某五年改元,又五年以后再改元。因为,土德对应的数字是五。所以,五行学说在中国变成了一套统治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不仅在政治上、哲学上、医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为什么《三字经》中说,"此五行,本乎数"呢?数,与五行又是什么关系?    那么,为什么讲五行"本乎数"呢?刚才讲了,秦朝的水德对应六,六六三十六郡;汉朝是土德对应五,所以有一段时间的年号数都是五。 第53节:第六讲 曰春夏,曰秋冬(7)    "数"和五行的关系,要讲起来,那可以讲很久。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一下子就把问题给说清楚了。诸位如果到浙江宁波去旅游,有一个地方你一定会去的:宁波拥有一幢闻名世界的藏书楼天一阁。为什么叫天一阁呢?为什么不叫天二阁?也不叫天三阁呢?实际上,藏书楼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火,火一烧就烧完了。它不大怕虫子,虫子慢慢咬,一本书吃一百年,它至多钻些窟窿。当然虫子也能把书毁了,但主要是怕火。所以,它希望有水,希望这个藏书楼有水命,而水克火,于是就不会着火了。为什么叫天一阁,而不叫水阁呢?古人很有学问,也比较含蓄,不像咱们现在那么直白,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什么话都直说,古人不会。因为,天一生水,天对应的是一,再对应的是水。这是严格对应的,所以这就是"本乎数"。古人相信,"天"和"一"跟水有关系,所以叫天一阁。叫了天一阁,这个楼倒好像真是没有着过火。当然,这个咱们不能从迷信的角度看。我们当然也不会希望一个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被火焚毁了。这就是天一阁,可以说明什么叫"本乎数"。    由于五行学说的影响深远,在科学尚未发展的古代时期,古人在各种事物中,都会以五行学说来进行认知和解释。但是在科学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五行学说呢?    不过我们也一定要警惕,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人电子书RRTxt.Com。五行学说似乎比古代还要发达。但是,主要被用来算命,用来进行一些跟迷信相关的活动。这一点,我们特别要注意。    我也可以跟大家举几个例子。比如一对男女结婚,经常有人问:"你什么命啊?"男的说:"我土命。"女孩说:"我水命。你要克我,土克水啊,婚姻不行啊。"这个就很可笑。可笑的还有:在《红楼梦》里,最重要的是五个人:宝钗、黛玉、湘云、晴雯、宝玉。有人就用五行的学说,来解释这五个人错综复杂的命运。为什么呢?宝钗,大家一听什么命啊?金命啊。宝玉呢?土命,玉,也是石头的,玉石是从土里出来的。晴雯火命,湘云水命,黛玉木命。所以宝钗为什么最终和宝玉能够成为夫妻呢?金玉良缘。为什么黛玉和宝玉感情那么好,但是最终没能结婚呢?一个木命,一个土命,木石前盟,当然不行,实现不了。为什么晴雯的脾气那么暴躁呢?晴雯只不过是一个丫鬟,却动不动跟主子翻脸啊,因为她是火命,火命当然性子比较暴。史湘云水命,湘江水逝楚云飞。解释《红楼梦》的有各种各样的派别,比如,索隐派,还有一派就是五行派。它用五行的学说,来解释《红楼梦》里每个主要人物的命运,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联。这种解释看看可以,很惊心动魄,表面上看也有点道理。 第54节:第六讲 曰春夏,曰秋冬(8)    但是,我想恐怕还是不怎么靠谱。所以,我们千万要注意,识世界的方法,当在讲五行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古人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作相信迷信的借口和依据。种方法或者手段,当作我们今天去相信迷信的借口和依据。用来解释现实社会、用来解释自然界的五行学说,和用来进行某种毫无根据的判定、推测、规定的那种所谓的五行学说不是一码事。我找到这么一张表,据说五行跟职业相关。比如,木命的人比较喜欢东方。刚才讲过,东方就是太阳从树上升起来的地方。木命的人可以从事木材业。还有说火命的人,喜欢南方。南方千里炎火,适合干什么呢?想想就知道,灯光照明,火命的人可以做灯光师。那么,土命的人喜欢中央,适合做房地产,这是最好的,还有农业、畜牧业。那么水命的人,喜欢北方,可以从事航海业。金命的人喜欢西方,可以从事金属工具材料,还可以从事汽车业、交通业、金融业。这一套东西是残留在现代社会的很可笑的东西。把五行庸俗化,把五行迷信化,这没有任何道理。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当我们在这座文化宝库中求索的时候,更多txt.jar.umd电子书,到rrtxt.com下载。一定要正确理解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和认知。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仍用五行学说去解释世间所有的事物肯定是不科学的。而现在社会上有人借用五行学说,搞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更是应该坚决反对的。    在古人眼里,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是最基本的东西。所以,五行也包含在世界万物当中。古人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发现了这五种要素之间的某种表面的关联,把它认定下来,根据他们当时的认识水平用它来解释世界,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古人受到他们时代的限制,而我们则生活在现代,我们应该发现古人五行学说里合理的成分和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去探究古人了解和解释世界的这种努力。古人这种求知的欲望,最新最全电子书到RRTxt.Com。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如果我们接过古人五行学说,去做某些迷信的事情,恐怕连古人都会嘲笑我们。五行是自然界的五种要素。在人类社会当中,五行对应的什么呢?五常。这"五常"是哪"五常",为什么称它为"常",这"五常"对于人类社会到底有多么大的意义和作用?请大家听下一讲。 第55节:第七讲 曰仁义,礼智信(1)    第七讲 曰仁义,人人电子书RRTxt.Com。礼智信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五常:五种基本德性。    粱:粮食作物,下载电子书到RRTxt.Com。即粟,古代又称"禾"。    紊:紊乱。其籽实未去壳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    稻:粮食作物,其籽实就是米,有旱    菽:油料作物,即大豆。    稻、水稻之分。    麦:粮食作物,分大麦与小麦两种。    黍稷:粮食作物,即黄米。    豕:猪。    哀:悲哀。    惧:恐惧。    恶:憎恶。    欲:欲望。    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具:具备。    匏:葫芦。    革:皮革。    金:金属。    丝:丝弦。八音:匏、土、革、木、石、金、丝、竹。高:高祖,祖父母的祖父母。曾:曾祖,祖父母的父母。祖:祖父母。身:自身。玄:玄孙,孙辈的孙辈。曾:曾孙,孙辈的子女。九族:高祖、曾祖、祖辈、父辈、自身、子辈、孙辈、曾孙、玄孙。伦:次序、辈份。    《三字经》作为传统教育的启蒙读本,是如何教育孩子认识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又是告诉孩子怎样为人处世?人类的基本情感有哪些呢?在《三字经》中,仁义礼智信的排列顺序能否打乱?又为什么要把"仁"排在最前面?    仁、义、礼、智、信分离开来,在诸子百家里早就已经有了。但是,将它们综合起来,成为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一个系统却是汉代儒家学者的工作。当时叫五性,就是五种性质。汉代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叫《白虎通义》,根据其中的经典解释,仁是指仁爱,义是指得体,礼是指合乎规范,智当然是指明辨是非,信是指专一守信。 第56节:第七讲 曰仁义,礼智信(2)    后来,大家认为,仁、义、礼、智、信应该是经久不变的,应该是超越一切时空限制的,是永恒的,所以把它叫"五常"。也许大家会讲,"五常"不就是五样最重要的东西嘛,可以讲成仁、义、礼、智、信,也可以讲成信、智、礼、义、仁,还可以讲成义、信、智、仁、礼,可以把这个先后的次序打乱了来讲。因为,反正是"五常"。这可是大错特错!我们忽略了《三字经》的这三个字:"不容紊。。"就是绝不允许紊乱,这是非常重的语气。    按照儒家的解释,"仁"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我想,一种爱的情怀,是一切伟大人格的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国,"仁"这个字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好人过去叫仁人,讲仁义的人;好的政治叫仁政,好的声誉叫仁声。大家都知道佛陀释迦牟尼,一个印度人,大家知道佛陀还有一个名字吗?在早期就被译作"能仁"。中国人看见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起初不知道怎么翻。佛陀是音译,那么怎么意译呢?早期的中国人也把他和仁挂钩,所以叫"能仁"。再说得俗一点,大家嗑个瓜子,嗑出来的是个瓜子仁,吃的干果还是果仁。为什么不吃瓜子皮啊?怎么不吃外面裹的壳啊?为什么要吃那里面的仁啊?因为"仁"是好的,是最好的东西,是可以吃的,是有营养的。所以,"仁"在中国古代,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仁、义、礼后面接着的是智和信。这个顺序为什么不容紊乱?这里就有传统中国思想的一种精义所在。按照儒家思想,智慧和守信是好东西,但是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如果没有仁、义、礼为前提,智和信可能是很可怕的。 第57节:第七讲 曰仁义,礼智信(3)    很简单,如果一个人不讲仁义道德,也不守礼仪,不遵守社会秩序,那么社会就会大乱。比如说,有两个坏人商量:今天晚上去偷一个东西。这个大楼有一个柜子,甲比较傻,抡着斧子就把它劈开,再把它拿走。乙很聪明,他去做钥匙,悄悄打开,把里面的东西轻松地拿走。大家说哪种更坏?难道不是聪明的反而更坏了?有智慧反而做更大的坏事,更能够掩盖做坏事的痕迹。如果在这方面再讲信那就更可怕了:比如说今天晚上两人说好去偷一个东西,那么他们就一定会去,绝不反悔。这社会可就乱了。文忠寄语所以古人的心思是很细密的。仁、义、礼、智、信,这智和信必须以个顺序绝对不允许紊乱。智和信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仁、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是一种优秀才可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的品质。有智慧的坏人,守所谓信用的坏人,比一般笨乎乎的坏人,说话不算数的坏人,恐怕更可怕。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品质,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保证。尤其是在为人处世上,人们更是看重信字。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那么,在历史上又流传着哪些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呢?    我在下面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一看古人是怎么看重这个"信"字的。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典故:情同朱张。这是个什么故事呢?东汉的时候,河南南阳有两个人,一个叫朱晖,一个叫张堪。张堪很早就知道朱晖很讲信义,很讲信用。但是,两个人原来并不认识。后来,两个人都去了太学,成为了同学,两个人才熟悉起来。因为来自同一个地方,都是老乡。但是,并不是来往很密切,更不是酒肉朋友。同学了一段时间,两个人都学业有成,要分手各回各家的时候,张堪突然对朱晖讲:"我身体不好,今天,我们俩同学的缘分到了,要分头回家了。我有一事相托。"朱晖也摸不着头脑,就看着张堪:"你要托我什么呢?"张堪就讲:"假如有一天,我因病不在了,请你务必照顾我的妻儿。"当时两个人身体都很好,朱晖没当回事,也没有做出什么承诺。但是分手以后,张堪果然英年早逝,留下了妻子和孩子,生活得非常艰难。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原来关系也未必很密切的朱晖耳朵里,朱晖就不断地资助张堪的妻子和孩子,年复一年地关心他们。于是,朱晖自己的儿子很不理解,就问爸爸:"您过去和张堪没什么交往啊?您怎么对他的家人如此关心呢?"朱晖说:"是的,我的确跟张堪不是相交很深,不是来往很密。但是,张堪在生前曾经将他的妻儿托付给我。他为什么托付给我,而不托付给别人呢?因为他信得过我。我怎么能够辜负这份信任?我当时没说什么,实际上,我在心里已经承诺了。所以,我要守信,履行我对张堪的诺言。" 第58节:第七讲 曰仁义,礼智信(4)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吧?更让人感动的还在后头。朱晖在家乡是一个扶危济困、非常有公益心的人物,南阳太守早就仰慕朱晖的为人。那么,在古代怎么来褒扬?怎么来奖励呢?往往是一个办法,给他儿子一个当官的机会。到了这个当口,大家知道朱晖怎么做的吗?朱晖就去找南阳太守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是我的儿子才具有限得很,才华、本事都不太够,他在家里待着还不错,如果您要让他当官的话,我看恐怕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