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一等奖: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15:18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记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学校罗敏江老师

关爱学生“润无声”

在教育教学中,用一颗真诚的爱心,感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并引导他们学会感恩与关爱。

罗敏江老师真诚关怀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喜学生所喜,忧学生所忧;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想一切方法、尽一切努力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使之学有所获、快乐生活。不管是当班主任还是后来的德育导师,都能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亲切自然的心灵对话,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恰如学校所倡导的“心的德育”和“无痕德育”。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在教学过程之中,罗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人格尊严的维护。注重英语教学中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适时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跨文化的交际中,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

对于学困生,罗老师总能非常耐心地进行个别辅导。利用课外时间,发动学困生自觉参加辅导,近几年来无偿辅导学生数百人次。面对学生的进步,家长满意地笑了。有的家长提出要给报酬,罗老师总是尽力婉言相拒,他总是坚持:教育学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当有的学生英语学习中遇到较大困难时,罗老师总是鼓励他们要坚持,不放弃,同时给学生信心:老师决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在这“不放弃、不抛弃”的承诺中,2003届、2006届和2009届三届学生由初一到初三,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数没有增加,有时甚至在减少。这些,也正是对他所执著追求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信条的最好诠释。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因为有老师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没有血缘关系而无私的爱,学生也学会了爱父母长辈,学会了爱兄弟姐妹,学会了爱老师同学。罗老师一直在“为生之师表”,他坚信:在师爱的示范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感恩,这是教师最大的收获。

投身教改求创新

自参加工作以来,罗敏江老师一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改革中,他积极更新理念,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成果颇丰。

罗老师以课题、课例研究为载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教学改革的新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同步资源建设——人教新目标英语》,全国基础外语教育与教学课题《拓展阅读资源,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策略的实验研究》,省级重点课题《初中英语教研组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研究》,省级规划课题《基于任务型教学的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海宁市级课题《初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单元任务设计的整合研究》等课题5项,参与研究的国家级课题3项,嘉兴市级、海宁市级的各1项。在研究过程中,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教研组建设及教师专业发展、任务型教学及课程资源建设等作了深入的研究,物化的成果在全国外语教研工作会议上交流推广,所建教学资源与国内同行、学生们共享,实践与反思的案例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相关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设立新课型:综合语言实践课

     罗敏江老师的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例成果在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大赛中运用并获得一等奖,受到与会专家与教师们的高度认可。

罗老师提出的综合实践课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主,有着有效性强、生活化程度高的特点。通过英语综合实践课,让课程内容回归生活世界,让教育直接面向社会,打破课程与社会的界限,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该课型在本教研组、本市初中英语教学中推广运用,并结合教材特点,与教材中模块任务的完成相结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弥补了传统的英语课堂听说课、写作课、阅读课等课型综合程度相对较低、社会实践性较弱的不足。

     二、教法本土化: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整合运用

罗敏江老师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法的本土化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是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教学法之一。在课程改革伊始,学校就请省内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使整个教研组在一开始就有一个较高的实践起点。该教学法在从国外引进过程中,也曾引起较大争议。罗敏江老师带领学校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先后在人教版JEFC教材、人教新目标英语、外研社新标准英语、牛津英语等多套教材中进行实践,罗老师先后主持市级、省级、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带领组员们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运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其中罗老师主编的《初中英语教材整合:创新设计与案例研究》一书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共35万字。该书在对已通过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的教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三套教材为样本,通过对这三套教材的共性分析、主题归类,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反思与评价。书中16个主题基本涵盖了《英语课程标准》五级要求的话题,不仅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提供了同一主题下的背景知识,还提供了对不同教材的不同处理案例。这有助于拓展教师们的教学思路,为整合教材提供方便,也能推动中学校本教研,促进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载体多元化:教育博客、“STP”QQ群及论坛、e-pals国际师生交友联盟多维互动

在信息化时代,闭门造车式的教学必然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罗老师先后参加Intel未来教育培训、嘉兴市学科带头人网站制作培训,制作的网站课件获得浙江省优秀作品奖。罗老师将计算机与网络驾轻就熟地运用在教学与研究的方方面面。

网络技术的发展,罗老师首先想到的总是如何将其应用到教育中。从开始时引导学生搜索网络英语资源,到通过个人博客实现主题式资源网络展示和评价,再到建立班级学生QQ群、家长及学生共用QQ群以及QQ论坛,网络技术的运用,拉近了师生关系,密切了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脑和网络到学习中,而不是沉迷于游戏,这就是基于网络的新型STP互动方式,S即Students(学生),T是Teacher(教师),P是Parents(家长)。目前在用的有“宏达七9班英语学习群”及相关QQ论坛(http://qun.qq.com/air/#93138233/bbs)。

此外,罗老师还引导学生通过e-pals国际师生交友联盟,和国外学生一起参与交流项目,真正运用英语,学习英语,并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教学载体的多元化,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间、教师与家长间、学生与学生间的多维互动,从而推进了英语教学技术的现代化,更广地打开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四、成果“草根”化:课题研究成果即建即分享

不让课题研究成果成为仅供观赏的空中楼阁,而是让成果草根化,这是罗敏江老师做课题研究的一大特色。在课题成果的分享中,达到成果效益的最大化。

罗老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同步资源建设——人教新目标英语》,通过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同步资源平台,边做课题研究,边分享资源成果,共建资源1795个,下载达到88000多次。主持的任务型教学相关的省级规划和国家级子课题研究成果,也以专著形式和同行们分享,受到了使用教师们的普遍赞誉。

学校英语组承担了嘉兴市初中学科辅导英语网的建设,作为负责人,罗老师带领英语教研组全体老师,精心策划,设定了“听一听、读一读、理一理、写一写、做一做、跨文化交际、师生互动”等栏目,覆盖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组内教师分工负责,共建优质资源,与英语同行分享,并给学生带来免费的优质英语教学资源,广受教师、家长及学生的好评,该项工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信息技术成果评比中荣获优秀学科教育网站称号,网站浏览量已超过五万次。

名师、品牌教研组是占有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教师和教学团队,他们也应是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个人和团队,这正是罗老师和他的团队所追求的境界。

 

同伴互助共发展

教育职业就是一个人帮人,人传人,做人梯,讲奉献的职业。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更新课程理念与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罗敏江老师注重发挥自身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发挥教研组同伴引领中的核心作用,并积极承担指导农村学校教师、青年教师任务,努力为农村教师、青年教师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受指导的教师成长快,受到了其所在学校校领导的高度评价。

一、团队发展模式的勇敢开拓者:带好身边一群人

罗老师在担任校英语教研组长和硖石片英语教研大组长的五年时间中,积极搭建平台,努力带动英语组成员的整体和谐发展。注重教研组工作的艺术性,在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不断探索新型的教研组建设之路,即“生态型教学共同体”的架构,这种新型的教研组建设模式,在全国外语教研工作会议等多处作大会交流发言,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

在这种新模式的教研组建设中,组内成员们形成共同的工作愿景,学校支撑,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从而实现全体组员的不同起点上的发展。教研组先后被评为嘉兴市课堂教学评价与分析先进教研组、嘉兴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教研组,片英语教研大组两次被评为海宁市先进教研大组。教研组内的成员们也一起快速成长,马一希、陆燕峰、潘玲梅等三位老师先后成为海宁市名师,俞小静、李玉珠、汤浓建、杜靖等四位老师成为海宁市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李玉珠获得省新课程优质课二等奖,姚虹、余佳佳分别获得嘉兴市优质课一、二等奖,杜靖、汤浓建等多位教师获得海宁市英语优质课、双高课一、二等奖。整个英语教研组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海宁乃至嘉兴拥有名优教师最多的英语教研组。

二、教学智慧的无私分享者:带好同行更多人

作为海宁市英语新课程中心组成员,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罗敏江老师毫无怨言地接受一个个任务,先后在浙江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省任务型教学研讨活动、省英语学科新课程培训、嘉兴市南湖之春课堂教学活动、嘉兴市英语学科带头展示活动、嘉兴市网络教学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中,一次次上研究课、示范课。作为省教育厅“百人千场”省派名师送教到嵊泗,参加海宁市教育局组织的送教到贫困地区缙云的支教活动,上示范课、说课交流并作讲座。此外,两次在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的英语新教材新课程培训活动作单元整体说课,在省第五届、第六届英语学术年会上作大会论文交流,在全国第十届外语教研工作会议上作大会主论坛发言。多次参与省、地、市教研室组织的领雁工程等教师培训工作。在这些活动中,均获得了省、地、市教研员及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通过这些活动,在教学和研究等各方面与各地的同行们进行交流、分享,不少领雁工程班学员在听罗老师讲座后通过QQ、电子邮件等方式和罗老师进行后继的交流。

近年来,罗老师受本市许巷、丰士、钱塘江、谈桥、狮岭等多所农村初中邀请,针对他们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听课评课等专题研究,尽己所能,积极指导农村初中教师提高课程研究能力及课堂教学实施能力,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

罗老师认真带好结对的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先后与本校陈吉,南苑中学沈利、龚刘英、浦建江,以及农村初中的多位青年骨干教师结对。与结对的老师一起,做到指导有计划,受指导老师个人发展有规划,指导形式讲究多样性,通过听课、评课、磨课、案例分析、论文与课题指导等多种形式,促进新教师、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

借助海宁教育博客的平台,建立“大江英语教育”博客,将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反思及相关的资源和全市及更大范围内的同行进行分享,并以此引领学生借助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个人博客点击率已达78500多次,并获海宁市首届教师博客评比一等奖。通过网络,罗老师在网上结识同行的同时,还收了不少的徒弟。一位网上的徒弟初醒人曾这样写道“由于网络,我有幸认识了大江老师(注:罗老师的网名是大江)。虽不曾相见,但他这几年来对我在教学上无私的帮助,贴心的鼓舞,真诚的点拨,让我感动不已。”“我也不会忘记这些年来,有好些次,当我为上一节节的公开课而抓耳挠腮时,大江老师总能适时地为我拨开心中的迷雾。他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收集的教学资源发给我,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在教学设计上为我授业解惑。有时甚至为解决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而耽误他好些宝贵的时间。每次和大江老师交流,总能在不知不觉中点亮教学灵感的火花。‘你一定能行的!’他每次的鼓励都能让我找回信心,找到继续前行的动力!可以说,他的教学思想,他的教学理念,的的确确引领着我在教学上不断发生质的改变!如果说我目前或以后有更大的教学成绩的话,那全是大江老师给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