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帝艾仕ds5价格:宣纸:“纸寿千年|皖南徽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33:04

宣纸:“纸寿千年

楼层直达 有网不捕鱼

UID:2864

  •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在线时间小时
  • 发帖*
  • 搜Ta的帖子
  • 精华*
  • 铜币*
  • 威望*
  • 贡献值*
  • 银元*
  • 好评度0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
发帖
*
铜币
*
威望
*
贡献值
*
银元
*
好评度
0
  • 关注Ta
  • 发消息
只看楼主 更多操作 楼主  发表于: 2010-03-12 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旧唐书》等。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民间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死后,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很想造出白纸,好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后在一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纸,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这就是后来的宣纸。 D= 7c(  
  南唐后主李煜特别喜爱宣纸,不惜重金选调国内造纸高手,集中京都开设纸坊,并把自己的书房“澄心堂殿”腾出来造纸。他每天都到澄心堂观看造纸的操作过程,有时干脆脱掉黄袍,系上纸匠穿的围裙,同工人一起捞纸、焙纸,每制成一批宣纸,他都亲自试写,反复琢磨,直到满意为止。经过几年时间,终于造出“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的好纸,李后主就命它为“澄心堂纸”。这是宣纸中的珍品,一律由皇宫保管,李煜自己享用。 fDLG>rXPT  
  明代宣宗朱瞻基最爱用宣纸作画,他敕造的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裁剪成笺,每纸必加盖“宣德五年先素馨纸印”,以示钦用。连帝王都如此爱宣纸,那么文人雅士一旦拥有宣纸便是那样的如获至宝了。难怪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等人得到澄心堂纸“如得天球拱璧”,欣喜若狂,颂赞备至,留下“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和“精皮玉版白如云,纸寿千年举世珍,朝夕临池成好友,晕漫点染总迷人”的佳句。 08*v~(T  
  据《旧唐书》载:唐天宝二年陕西太守韦坚组织向朝廷进贡时,各郡贡品中就有“宣城郡船载……纸、笔、黄连等物”的记载。《新唐书地理志》和《唐六典》上记载着“宣州贡纸、笔”等文字,这些文字不仅说明了宣纸,也足可说明宣纸的产地。唐代一位名叫张彦远的人在乾符年间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的《论画体工用榻写》一章节中的“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腊之,以备摹写……”。这位当时身居宰相高位,又潜心学问的老人在文中极为公正、不加任何雕饰地说到宣纸了,并且还记录专为宣纸加工的艺人。无论如何,这也是直接对宣纸定名的最早的文章了。后来出现有关宣纸的故事,笔者载三则。 8g7<KKw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写到宣纸,宝玉、黛玉、宝钗、惜春等在议论画大观园时,宝玉说:“家里雪浪纸,又大,又托墨。”宝钗补充道:“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染……”那“雪浪纸”,即宣纸。 )vxUT{;sH  
  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曾写信给西谛先生(郑振铎),说:“……用纸,我认为不如用宣纸……而较耐久,性亦柔软,适于订成较厚之书。”鲁迅先生还曾赠宣纸给一位苏联木刻家,后来他收到一批回赠的苏联版画。另一位使用宣纸的苏联木刻家对宣纸的评价是:“印版画,中国宣纸第一,世界无比。它湿润、柔和、敦厚、吃墨,光而不滑,实而不死。手拓木刻,它是最理想的纸。” t%8d-+$  
  那“纸寿千年”的高明概括,是1980年我国国画大师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后来又一位国画大师吴作人先生,又在1985年题下“纸墨千秋”四个字。这“千年”与“千秋”,是对宣纸的生命极其深刻的心领神会,同时,也凝结着多少朝代、多少文人对宣纸,亦是对中国文化的生命感情啊。 Q&yEGm(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   回复 引用 举报 有网不捕鱼

UID:2864

  •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在线时间小时
  • 发帖*
  • 搜Ta的帖子
  • 精华*
  • 铜币*
  • 威望*
  • 贡献值*
  • 银元*
  • 好评度0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
发帖
*
铜币
*
威望
*
贡献值
*
银元
*
好评度
0
  • 关注Ta
  •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3-12 “千年古宣”获艺术珍品称号 /ID?DtJ  
2009年01月20日16时42分   来源: 中安在线   y?q*WUh  
PKzyV ;  
[2{1b`e  
  泾县千年古宣宣纸有限公司出品的“千年古宣”宣纸,近日喜获“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桂冠。 \R;`zuv   
e[#j.|m  
  在京城举行的“奥林匹克之旅——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上,首批共评出100个“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宣纸行业仅“千年古宣”一家获此殊荣。该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博物馆学会、北京市崇文区政府等协办。“千年古宣”宣纸采用纯天然造纸原料、按照传统工艺和古法手工生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举报 有网不捕鱼

UID:2864

  •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在线时间小时
  • 发帖*
  • 搜Ta的帖子
  • 精华*
  • 铜币*
  • 威望*
  • 贡献值*
  • 银元*
  • 好评度0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
发帖
*
铜币
*
威望
*
贡献值
*
银元
*
好评度
0
  • 关注Ta
  •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3-12 当代“蔡伦”复活“千年古宣” 7 !JQB  
2008年11月10日10时34分   来源: 安徽商报   fu]s/'8B  
vsl]92xI  
 D 'Zt  
   ^i} L-QR  
uvG]1m#  
  11月2日~5日,上海黄埔图书馆,第22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在此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宣纸之乡”泾县的企业家卢一葵带着他纯手工创制的宣纸“千年古宣”亮相展区,在现场引发轰动。鲜为人知的是,8年前,卢一葵是个彻头彻尾的造纸“门外汉”。 PU1Qsb5  
AGYc |;  
  能造出手工宣纸,卢一葵靠的并非是自家祖上传承,而是起源于他陪同一位大学教授寻找手工宣纸的经历。为了找到书画家们梦寐以求的传统手工制作的宣纸,他历时四年、倾家荡产耗资400余万元,按照传统宣纸制作工艺造出“千年古宣”,让此前已经失传的传统手工制作宣纸技艺得以传承。这一“复活”,让他赢得“当代蔡伦”的美誉。 +y3%3EKs1~  
%YC_Se7  
  邂逅:找不到古宣,老教授不吃不喝 3.b{Cq{-  
}U(3  
  2000年春天,那时45岁的卢一葵是当地知名的桃花潭宾馆的老板,他还参股一家水泥厂和煤矿,富甲一方。虽然一直生活在泾县,他对宣纸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有一天,一位“怪客”的出现,让他和宣纸结下不解之缘。 >^*+iEe  
Pf\D-1gi  
  有一天,宾馆的服务生找到卢一葵说有位老人情绪异常,倒水不喝,送餐不吃,问话不答,卢一葵急忙找到老人。原来,老人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皖籍教授胡美生。教授来泾县,就是来找古宣纸的。听说是找宣纸,卢一葵拍着胸脯说:“这是宣纸之乡,还怕找不到您要的纸,晚上我陪您吃饭,明天我陪您去找纸。 ” rcC}%_ b$  
  承诺:五年内,定要造出古法宣纸 G'ei/Me6{  
&p4&[H?  
  次日一早,卢一葵就找来多刀上品宣纸送给教授,教授概不满意。原来,教授要找的不是机械化生产的现代宣纸,而是手工生产的古法宣纸。看着老教授浓眉紧锁,卢一葵心生歉意。经多方打听,他得知自己的一位好友、泾县一位爱好书法的老干部的遗孀手上可能还有几张。卢一葵马上带教授赶去。 c_'OPJ  
G2Qlt@.T  
  见到卢一葵,老人很是高兴。前些年,老人儿子住院,卢一葵曾接济过她。打开尘封的橱门,老太太找出了7张宣纸。教授查验后激动地说:“就是这纸! ”放下两千块钱,卢一葵把纸交到了教授手上时,教授流下热泪,卢一葵满脑子却是问号。听胡教授一说,他才知道手工宣纸的品质比机器生产的宣纸要好上百倍,不腐不蠹,一纸长寿千年,书画界人士求之若宝。宣纸故里,买不到手工生产的宣纸,好强的卢一葵当即对教授许诺:5年之内,一定造出纯手工宣纸。 y+c|vdW%  
G   拜师:踏遍青山,终获耄耋老太传授 Hn%xDJ'  
~l]ve,W[  
  要造宣纸,就必须知道配方和流程。卢一葵把目标放在小岭镇,那里是宣纸的最早发源地。找了一年多,他还是一无所获。一日黄昏,卢一葵从小岭一处古宣纸遗址前走过,突然,一位老太太叫住了他发问:“你这人为什么老从这儿过? ”卢一葵就把自己准备手工造宣纸的想法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说自己家祖上就是造纸的。他问:“解放前的造纸法,记得不? ”老太太答:“那要花钱多,要吃苦!”卢一葵说:“只要能搞成,花钱吃苦我都干! ” jw^;U.hxh;+  
  原来,这位曹氏老太太已经86岁了。自宋末元初,曹姓迁至泾县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生开始,此后700余年间,宣纸制造核心技艺一直在曹氏传承。清代后期,宣纸生产向小岭以外扩展,并有外姓人介入,但小岭曹氏仍是宣纸制作技艺的主要传承者。从14岁时,老太太就嫁入曹家做童养媳,对造宣纸有所了解。自己的儿孙对造纸均已没有兴趣,老太太把基本配方和工序流程全都告诉了卢一葵。 r0+6evU2  
,D]QxbwZ  
  波折:倾家荡产,也没造出古法宣纸 N343qU  
 a1t4Dd  
  虽把制造手工宣纸的原料和工序都搞清楚了,但由于曹氏年事已高,加上40多年没有造纸,很多细节无法记清,特别是配料比例不清,造出来的纸与古宣纸差之千里。 YkniiB[/  
xp }hev^@$  
  1000多个日日夜夜,卢一葵做了上万次试验,有时因为配料在几两之间的疏忽,原料全部报废。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变卖了宾馆、水泥厂和煤矿的股份,投入400多万元所生产的纸竟全是废纸,没有一张能达到古宣纸的要求。最缺钱时,他卖掉了房子,卖掉了爱人的金银首饰。实在没办法,他向人借钱。没过多久,一笔笔钱都打了水漂,债主纷纷来讨债。 tG9BfGF  
$RIecv  传奇:乞丐“帮主”借给他20万 `.FF!P:{C*  
.  然而,出乎卢一葵预料的是,就在他最窘迫的时候,帮他攻克难关的人竟是一帮乞丐。原来,在宾馆没有卖掉前,卢一葵逢年过节总要招呼当地一些乞丐吃顿饭,洗个热澡,给他们过个新年。宾馆易主,身无分文,2003年开始,卢一葵就无法请这些乞丐朋友聚餐了。 \{Z; :,S  
Crho=RJPR  
  乞丐们觉察出不对劲。几名乞丐找到卢一葵,问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卢一葵就把造宣纸的事抖了出来。得知卢一葵有20万的资金缺口,乞丐中的“姚帮主”当即表示,愿意为他凑凑。腊月十八,“姚帮主”拿来了20万现金,让他慢慢花,别急着还。 #LL?IRH9^  
9F)z4  
  “我真没想到他能拿出这么多钱,靠这20万,我给工人发了工资,又买了一批原材料,也许是老天有眼,古宣终于研制成功,几个月后,我就把这20万还给了他,现在,那位姚帮主听说回到了老家巢湖,别的乞丐还能经常见到”,卢一葵说。 2004年春节后,他带着宣纸赴京拜会胡教授,老人仔细地用手抚摸着宣纸后,紧紧地握住卢一葵的手,一时相对无言。 wVicyiY]  
vY  }A  
  鼓舞:启功先生赞其“功德无量” =BSzsH7  
tiB_a}5IB  
  2004年5月,北京一批文物专家和书画名家试笔首批生产的古宣纸后,赞其“守墨、灵透、层次分明、笔笔见笔。 ”5月22日,在朋友的引荐下,卢一葵见到了启功先生,请其用该纸试笔。在先生家里,卢一葵小心地站在一边,看着先生不停地摸纸、端详,最后又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字,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写完字,启功先生对着卢一葵竖起拇指赞道:“我已40多年没用过这样的好纸了!能恢复此纸的生产,是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界功德无量的一件大事! ”并为卢一葵题写了四个字:功德无量。 !}v=N";c  
u37'~&o{U  
  不久后,卢一葵再次拜见先生。先生不仅询问了他生产古宣纸的工艺流程,还听卢一葵讲述了创业的故事。这一次,先生又题写了“千年古宣”四个字赠予卢一葵,临别前,启功先生告诉卢一葵,“这八个字不是随便写给你的,你要更好地把这个古法生产宣纸的工艺传承下去。 ”如今,先生已驾鹤仙归,卢一葵每想及此言更觉鼓舞。 ?s\:hNNY  
ewa wL"  
  收获:古宣行销全球年销售额逾千万 -+ SF  
Z:,U]Z(  
  与机械制造宣纸最快一周产纸相比,“千年古宣”完全采用传统工艺方法制作,从原料到成纸需耗时18至24个月,历经18道工序、138个手工操作过程。如料皮和料草是经蒸煮洗净后在古石滩上晾露,靠日光和风霜雨雪的力量自然漂白而成,成品则全部利用本地山泉涤荡,以人工抬帘抄捞。 WN{ 9  
Hyb3 ;yQ  
  因是纯手工操作,人力耗费巨大,一刀“千年古宣”,售价高达近3000元,比普通真品宣纸高上近10倍。但即使如此高价,生产量还是远远赶不上市场需求,如今,该纸已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年销售额逾千万元。他的作坊式纸厂也多次接待日本、韩国代表团来访考察。2006年4月,“千年古宣”在北京举行的第18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荣获“行业金奖”。近来,“千年古宣厂”还被文化部中国艺术科研所等单位授予“中国书画家专用纸研发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