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红军梁天文的故事:格物,正心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46:07

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完善自身、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大学》中的三纲(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生动反映了教育的必然担当。

教育的这一重要使命与必然担当在兼善教育里得到了生动实现。正如卢作孚先生所说,“学校之培育人才,不是培育他个人成功,而是培养他做社会运动,使社会成功”,使所有受教育者从根本上认识到“人生的快慰不是享受幸福,而是创造幸福,不在创造个人的幸福,供给个人欣赏,而在创造公众幸福,与公众一同享受。”事实上,正是这些经典言论及其思想才使“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文化的人才”成为兼善中学近80年的办学追求,才使兼善中学形成以“独善己身,兼善天下”为灵魂的独特的兼善教育文化,才使兼善中学形成“志存高远、完善自我、德才兼备、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进而使兼善教育实现了对教育真谛的回归,教育本色的还原。兼善教育文化构建,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国学立品,培养有民族根基的中国人

国学立品的含义就是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引领学生走进民族文化圣殿,用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修身、立德、塑造健全品格,塑造有民族根基的中国人;就是立儒雅大气之品(对国家)、感恩孝敬之品(对长辈)、诚信责任之品(对社会)、仁爱友善之品(对他人)、勤奋进取之品(对自己)。

我们的具体做法分两步。

一是引领学生走进国学经典,净化心灵,培育道德。

学校开设了每天30分钟的国学课,并分年级编写了国学教材——《翰林小书院》。

国学课生动有趣的“读经课”。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总结提炼了丰富多彩的诵读法,包括拍手诵读法、器械协助诵读法、配乐感情诵读法、能者领背法、主将擂台诵读法、情景再现诵读法……这些别开生面的诵读形式,把古老的经典演绎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激发了学生的难度兴趣。学校还开展了大型国学诵读竞赛、国学诗文擂台赛,国学课间操竞赛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质量。

国学课是行为习惯养成,道德培育的育人课。诵读只是一种形式,目的在于涵养学生性情,提高道德修养,丰厚文化底蕴。我们要求“读经”必须做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儿童的叙事心理相契合,以求激发道德思维、想象,提高道德敏感性。因此,在低年段,教师将“读经”链接了美德动画故事,中外童谣等内容,设置了“明镜台”、“反光镜”等活动项目,让学生与生活中的美德亲密接触,规范道德行为。如:在《弟子规》学习中,分板块、分主题进行教学,落实养成教育。在“入则孝”单元中,孩子们用“反光镜”与自己对照,找出自己的缺点,并在经典中找到了正确的做法。一个屡犯错误的顽皮孩子,认识到自己经常做错事,惹爸爸妈妈生气的缺点,表示要像《弟子规》中所说“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中年段,教师链接了童话故事、中华美德故事等,以“我思我议话经典”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培育良好品行。在高年段,教师链接了散文名篇、经典影视等,启悟学生心灵,引导学生以“经典伴我行”论坛辩论、演讲等形式,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是引领学生践行经典,涵养大气,塑造人格。

要让中华文化修身立德,必须让国学经典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践行,让国学经典“制乎外,养其内,行诸外”。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国学教育系列活动。例如:结合国学教材,举办励志、爱国、孝行、礼仪、勤学、交往等内容的主题班队会;开办“校园环境,我的责任”、“古圣先贤,我们的骄傲”、“和谐人际文化与和谐校园”等国学主题思想论坛。其中“文明礼仪伴我行,争做‘三雅’中山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应。

“三雅”,是指雅言、雅行、雅仪,即要求学生语言文雅,行为儒雅,仪态高雅。我们组织学生在全校开展了“三雅”大讨论,让学生诠释“三雅”内涵,明确“三雅”目标。在班级中设置了“美德银行”,让学生将美德行为及时存入“银行”里,在期末评出“礼仪形象大使”。将“他们的事迹材料、照片贴在校园墙上的两棵“礼仪树上”,以表扬鼓励先进,发挥榜样的力量。校园墙上还张贴国学经典的“礼仪温馨提示“,警示全校同学做“三雅”中山人。在“三雅”活动的熏染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儒雅气质和风范,课间文明玩耍,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师生互敬、生生和谐共发展。

国学立品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会诵读古诗文,培养中华传统美德,激发民族自豪感,还要让他们站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北京的人群相互沟通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几年来,国学经典教育在我校已形成了一项“文化运动“,师生在诵读传承文化经典中,主动担负起传播经典、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