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初级职称评定时间:初探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16:53
【摘 要】音乐是流动的艺术,它最善于细腻地表达人们不同的情感。如何让音乐走进语文殿堂,成为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文章将引用国内外的相关实验作为例证,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音乐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并针对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提出个人的建议。【关键词】音乐、语文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脑科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研究的深入,有关音乐影响学习的实验与实践成果也随之运应而生。一、音乐促进学习的实践成果20 世纪60 年代,保加利亚的乔治•洛扎诺夫、德国的杰汉尼斯•舒尔兹、西班牙的阿尔弗索•塞西多等人,最先开始了超级学习法的研究。所谓超级学习法(又叫暗示学习法),就是运用节奏舒缓的音乐来刺激大脑,使音乐节奏同人的呼吸、心跳等协调起来,消除心理的紧张感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来自保加利亚的15 名男女知识分子被邀参加了这一高效率学习法的实验。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以优美的音乐使左脑进入抑制状态得到休息后,人的记忆力是通常状况的2.17 ~ 2.5 倍。此外,大量实验研究也证明了音乐对学习的积极影响。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家戈登•肖博士和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家弗郎西斯•劳舍尔博士在实验研究中发现:聆听音乐,对空间—时间能力测验的成绩有显著影响。这一发现被两位博士称为“莫扎特效应”。这一结果促使许多学校将莫扎特的音乐引入课堂作为背景音乐,结果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业成绩也提高了。现在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也对此进行过积极的探索,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如青岛市第36 中学张国良老师的一节别开生面的高中数学课——在轻音乐伴奏下的数学课。课的内容是“复数的三角形式”。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响起了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乐曲把学生引到了春天那生机盎然的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之中,伴随着这优美动听的乐曲,张老师让学生先回忆旧知识,阅读新课内容的有关课本章节,并回答有关问题,老师综合总结出重点和解题方法;后半节课是当堂做练习,这时教室里响起了《青年圆舞曲》、《花儿与少年》轻快节奏的乐曲,在它的伴奏下,有的学生能在20 分钟里做完20 多道习题。经过半年的实验,效果良好,学生反映最喜欢的课是数学课,不再感到枯燥无味了。两个班的成绩由平均79. 2 分提高到90分。基于上述论证,我们不难发现合理利用音乐对于学习的确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二、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它最善于细腻地表达人们不同的情感。贝多芬称它为“人类精神的火花”。那么如何合理利用音乐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对此亦情有独钟,与本校的语文老师共同作过一些探索:(一)、音乐渲染,创设情境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用直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它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很易于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以音乐渲染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便更容易调动其情感,促进其理解。用音乐渲染情境,可以普遍用于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那些一般文字不足以表现的动态和意境,或是特别庄严肃穆、悲凉凄惨,或是特别的欢快激动,或是特别惊险紧张的场景,用音乐是再合适不过的。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先播放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乐曲中各种不同的鸟叫声,百鸟欢唱的情景,汇成了天籁的交响。当问到学生:“你们听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我听到好像有许多鸟儿在开音乐会,有时合唱,有时独唱,太热闹了。”还有的同学说:“好像有很多很多鸟,它们在开会,在讨论什么事情,我真想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样,通过音乐给学生设置疑问,又把音乐与课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自然地走进了鸟的天堂,进一步激发了学习课文的愿望。  (二)情感体验,活跃思维人们常说“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实则是作者充沛感情的自然流露。任何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丰富感情。而音乐恰巧长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因此,把音乐引入语文教学,作为加深情感体验,促进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就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亲睐。在朗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选取一首《寂静的山林》轻音乐,乐曲中时而似有流水潺潺,时而似有松涛阵阵,时而又像有鸟唱虫鸣之声。其优美的旋律,使学生沉浸其中,这时我提问学生:“同学们通过听音乐、读课文,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仿佛来到了小兴安岭的小溪边,看清澈的溪水泛着鳞鳞的波光,还有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有的同学说:“我好像看到了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象,春天漫山的野花五颜六色,夏天潺潺的溪水,秋天累累的野果,冬天茫茫的白雪。”还有的说:”我似乎来到了白桦林中,小鹿在我身边跑过,小鸟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真的,在音乐中我听到了鸟叫!”同学们从音乐中得到了灵感,得到了感悟,音乐与文章相得益彰,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色彩,也加深了同学们的感受,活跃了思维。  (三)调整身心,集中注意科学研究表明:小提琴、钢琴演奏的乐曲对人有镇静安抚的特效,长笛演奏的乐曲对放松人体有特效,古筝、琵琶演奏的乐曲镇静效果特别明显。因此,把音乐欣赏恰当地引入语文课堂,既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训练思维,又可以调剂学生的精神状态。  比如课前欣赏音乐,可以转移大脑的兴奋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中的音乐欣赏有利于学生调整身心,从而能有充沛的精力再次投入到学习中去。小学生的脑神经易疲劳,20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就开始分散,这时可以让学生欣赏长笛演奏的乐曲或风光片中的配乐,放松心情。课末通过欣赏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可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完《葡萄沟》一课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其优美的旋律,朴实无华的歌词,使学生沉浸其中,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故乡及故乡人民的无限热爱、赞美的感情。  三、总结    可见,音乐使语文教学变得“有趣”了、“美”了、“活”了,我们要用音乐建立起和谐的课堂,组合起感性、灵性与悟性交融的课堂,让学生快乐地享受用音乐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成的快乐课堂。  【参考文献】1. 郭声健 陈胜国 《论环境音乐的学习辅助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4)2. 李宁宁 贾德梅 李洪玉 《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6,5  3. 陈罡 李萍 《刍议背景音乐在医学学习中的应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学报)2004,6 4. 张前 《音乐美学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