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包装:第十一章?感觉与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2:51:47

第十一章 感觉与记忆

(2010-05-27 14:35:34)转载 分类: 《逻辑起源》完整网络版

 

 

第十一章感觉与记忆

 

11.1感觉的进化

11.1.1 一般感觉

所有的存在者都处于相互作用之中,使得它们都互相天然地“知道”其他作用者的存在,其中任意一个作用者发生一个事件时,相互作用就会把这个事件传播到每一个其他作用者,作用者接受和响应这种传播作用的过程就是最广义的和最一般的“感觉”,或称为“泛感觉”

相互作用传播速度的有限性使得作用者天然地“知道”任何一个其他作用者行为和状况的“权利”变成了一种“承诺”,只要时间足够长,作用者终究会得到这些信息;又由于相互作用传播的间接性和作用者分布的不均匀性,一个事件作为一种势态或实体,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变异,还可能会被灭失,这样,作用者的“知情权”实际上已经变得很不可靠了,已经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可能性。

感觉的实现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感觉者和被感觉者都事先具有自己“本底”的元间结构和物质要素;

2、感觉者和被感觉者双方必须处于相互作用之中,相互成为对象;

3、作用会导致双方的改变,特别是感觉者必然发生改变。只有这种改变才意味着元间转移的实现,感觉者才“知道”了被感觉者的元间。也就是说,当被感觉者的状况对感觉者的本底状态发生影响,使得感觉者的本底状态被变化成另一种新状态,感觉者通过比较这两种状态,就能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及其形式,就能“知道”被感觉者转移给自己的元间。

因此,最广义的感觉与被感觉就是相互作用本身及其结果。

11.1.2 元间输出者与接受者

元间转移是相互作用中双方势态比较和较量所产生的双方元间和素材的改变。改变的结局中拥有对方元间内容的程度就是元间转移的程度。在对称的相互作用中,双方是对方的元间输出者,同时也是对方的元间接受者。只有在不对称的相互作用中,才可能出现一方主要作为元间输出者,另一方主要作为元间接受者的情形。在极端不对称的条件下才可能出现接近纯粹的元间输出者和接近纯粹的元间接受者的情形。

如果我们相信:

我们这个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是从极端均匀和对称状态向极端不均匀、不对称方向演变,而后又回到极端均匀状态的过程;我们处于这个过程中的某一个位置,而且是总体均匀形势中特别不均匀的一个局部区域;已经经历了均匀程度不断降低的历史,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都是这种演变的成果。

那么,

元间输出者和元间接受者之间的分化就是一个进化过程,是感觉者和感觉对象的分化过程。“感觉”这个概念所涵盖的内容也因此而变化着,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物种的作用过程来说,感觉环节有不同的含义,表示的作用阶段和意义都有所不同。

11.1.3 感觉过程

感觉的实质是感觉者与被感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与结果,是因此而发生的元间转移,所以也是结构体之间的“接触 —— 比较与判断 —— 改变”的过程。

在最初始的相互作用中,这三个环节蜷缩在一起,是难以分辨的同一个过程。随着物质层次的逐步积累和丰富,感觉作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逐步地被分辨出来,逐步发展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对于高度积累和发达的生命物质来说,这三个环节各自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环节,每个环节本身又是以“接触 —— 比较与判断 —— 改变”的过程来实现,形成了复杂的嵌套关系。

一个个体在与势态的相互作用中,被势态以强制的方式所塑造,被迫形成了与势态互补的元间形式;这个个体再与其他实体相遇时,可能由于相互之间存在契合的环节而相互连接,形成共同的、新的、更大的实体;也可能由于双方结构的冲突导致分裂或形式转化;也可能出现一方的元间更多地复制在另一方情形……。总之,最初的、积累程度较低的普通物质之间的“感觉”就是相互作用过程本身。

因为这个阶段的物质各自保持自己元间稳定的能力仅仅在于自己素材之间关系的确定性程度。自己还不能记忆自己的元间,还不成其为“自我”,还没有条件“知道”自己的改变。所以,作用着的物质自己没有条件区别元间的输出者和接受者,无法区别感觉者和被感觉者。也就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感觉。

11.1.4 有目的的感觉

进化到生命阶段的物质开始有能力记忆自己,并且有能力根据这种记忆来复制自己,这种物质所进行的作用是有目的作用。

最初的生命物质直接用其自我本身作为参与相互作用的基础和身份,用自我元间的物质形式,用DNA、RNA之类的物质片段本身的结构特征在与之发生作用的对象中挑选出与自己契合的、互补的物质要素,这些物质片段本身的元间结构作为自我的构件和素材的同时还作为自我对于对象接触、比较和判断的依据,作为自我的感觉手段和途径。

自我这时仅仅在对象中寻找和挑选与自己元间结构相互补的对象,只做出“是”和“不是”这样两种判断和反应。

11.1.5 判断超前

比如,即便是RNA这样很短的物质片段,因为是链状物,比较也必定是一个依照一定次序执行的过程,是一个时间序列。因此,自我做出“是”和“不是”的判断只能在比较过程完成之后,不能在比较正在进行或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这对于较短的物质链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较长的物质链条来说就会产生很多麻烦。这就需要有“片头”和“名称”这样的题目性标志,要有一个代表这段元间的“名称”与“符号”,不需等到整个链条全部展开并比较完毕,只要比较段落起始位置的特征就能大体知道这个段落的内容,比较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这样,比较的结果就可能产生在比较刚开始的时间段里,判断被提前了。

另外,对于一个破坏性的对象,如果在与这个对象发生全面、直接的遭遇之前,就从与对象已经先期到达的间接作用中获得了对象的部分元间,从对象的部分元间中发现了对象的主要性质,根据这种发现提前做出了反应,生存的机会就能大大增加。

实体分布是不均匀的,它的核心区域与它的边缘区域即它产生主要影响的区域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和空间差,与这个实体发生作用的过程也是从边缘开始逐步趋向于核心区域的过程,可以把与边缘的作用作为间接作用,把与核心区域的作用作为直接作用。相对来说,间接作用以元间作用为主,核心区域的作用以物质作用为主。这就为生命物质参与相互作用提供了选择的机会。生命物质从自己与对象进行的间接作用中获得了对象的部分元间,把这些元间作为将要开始的作用过程的“片头”、“标题”、“特征”,首先对这些元间进行判断,根据这个判断决定自己是否继续把与这个对象的作用继续进行下去。

如果完整的相互作用是从间接作用开始直到直接作用结束的一个全过程,那么,仅仅参与这个过程的前一个阶段,在实质作用发生之前就预先知道了可能的结局,无疑有利于生命的生存,这种利益来自判断超前。

11.1.6 两种目的的分化

生命物质的元间判断并不是要逃避所有的直接作用,而是为了选择适当的物质作用,寻找相契合的物质素材和环境。具有判断超前性的生物能获得更多生存的机会,使得这种判断超前性成为生命进化的选择方向。

同一个作用过程被分成了两个段落,间接阶段和直接阶段。间接阶段以元间获取和元间比较为主;直接阶段则以物质作用为主。这两种作用形成了自我的双重目标,造成了自我的丰富和分化,生成了专门用于间接作用的部分和专门用于直接作用的部分,生成了以元间作用为主的器官和以物质作用为主的器官。

在元间作用为主的这部分器官中,主要用来和对象发生间接作用并获取对象信息的部分被称为感觉器官。

 

11.2 感觉的限度

11.2.1 感觉过程的物质性

一个实体对于周围其他物质和势态产生了调制作用,迫使周边势态与之互补,使得周边势态被它的元间所影响,这些被影响的势态和物质上被“沾染”了这个实体的部分元间。要想得到这个实体的这部分元间,只需与其发生间接作用就可能实现。

这个间接过程有两个实现途径:

1、从对象实体所影响的其他实体中得到对象实体的效应,得到了对象实体与第三者作用的部分元间;

2、在与对象实体本身最边缘的部分的作用中得到它的部分元间。

在实质性相互作用之初或之前就尽早了解对象的元间成为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也成为各种生命自我的内容,感觉器官是生命体这部分内容和功能的物质体现。

既然感觉器官被专门用来参与间接作用,它就应具备高度灵敏和足够宽泛的感觉范围,尽可能更远、更宽广、更早地分辨和发现对象,尽可能准确捕捉到对象的蛛丝马迹。

与所有的元间转移过程一样,只有通过物质的相互比较才可能实现元间转移,感觉过程也是双方比较和产生改变的过程。

设:

参与比较的甲方是对象实体在势态中造成的间接影响,或者是对象实体最边缘和最突出的部位;参与比较的乙方是感觉器官的本底元间和本底结构。

那么

甲方的作用到达乙方,和乙方的本底结构相互比较,当甲方的作用强度超过乙方保持自己本底元间稳定的能力时,乙方的本底元间发生改变,被甲方的元间形式所调制,乙方的本底元间变成了甲方的元间形式,元间转移就实现了。

总之,感觉过程说到底还是一个物质过程,但这是间接意义上的物质过程。和实体之间的直接作用相比,感觉过程主要是元间转移过程,是具有较低限度物质性的元间转移过程。

11.2.2 感觉的局限

生命体是与势态相互补的实体,但是生命个体的物质外延与元间内容都远远小于环境势态,生命对于势态的互补只能是局部的,不可能对环境中所有的元间实现互补,也就不可能对环境中所有的元间进行转移。一种生命只需要势态中很少一部分环境作为自己生存的条件,只与这一少部分势态契合就足以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这时,生命对元间的需求是有限的,仅仅以维持生命的延续为限。由此形成的感觉器官也是窗口性的,有选择地摄取元间。

感觉器官的本底元间规定了它获取元间的种类和程度,因此,每一生命物种、每一个具体的感觉器官都只具有有限的感觉窗口,从环境中仅仅摄取自己这个窗口所允许的一小部分元间,只能获取自己本底结构所能响应的那一部分外来的元间。

复杂生物的感觉器官出现了高度分化,每一种器官专门对一个领域里的元间形式敏感,所有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由中枢神经系统汇总和处理。即便如此,所有感觉器官的总合依然远远小于环境势态中元间的种类和范围,还只能是选择性的元间转移和元间摄取。

每一种生命都有与自己生存势态相关的独特的感觉器官,生物利用自己全部感觉器官的本底元间所能够获得的环境势态的元间只能是环境势态里所有元间中很少的一部分,只能是那些有可能与其本底结构发生契合关系的那一小部分。比如,鸟类的视觉具有紫外波段的识别能力,是由四种基色构成的四维系统,人只有三维,狗只有两维。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相互作用形式都在现有生命形式的直接感觉能力之外。

11.2.3 本底元间的固执

元间转移过程是双方各自物质结构之间的比较和较量,甲方对乙方造成的最终影响和后果才是实现了的元间转移。这样,理论上,作为元间接受方的乙方不可能原原本本地接受甲方的全部元间,所得到的结果是双方较量后产生的综合结果,是双方元间混合形成的新势态、新元间。

对于乙方来说,它自己没有办法直接区分哪些是甲方的元间,哪些是自己的元间,这是同一个物理事件,是无法区分的同一个元间。感觉器官实现的元间转移都是被感觉器官自己的本底元间的“固执”所干扰了的元间副本,加进了本底元间自己立场上的“理解”,是一个变了形的新元间。这个新元间同对象元间并不完全相等。

11.2.4 作为存在者的感觉

当观察者还没有与对象发生相互作用时,或者说当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没有引起双方的反应和改变时,双方还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象,对象关系还没有建立。就是说,相对于对方,两者都不在其所在,双方都不可能知道对方的本征元间,甚至不知道对方是否存在,这时要说对象是否“存在”仅仅是一个信念和假设。存在关系只有在双方相互作用实现之时才在其所在,才有条件知道有一个对象存在,进而才可能知道对象的是其所是,对象才开始变得有意义。因此,只有通过感觉才能建立对象,对象才因此而成为相对于观察者的存在者。在此条件下,可以有这样一个命题:感觉也是存在者。

不仅如此,既然元间转移是相互作用过程,是作用双方都必然发生改变的过程,元间接受者的本底结构对于元间发出者的改变就不是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因素。当双方的能级水平相接近时,感觉者的本底结构就可以改变被感觉对象的结构。就像试图用自己的触觉去感受一个肥皂泡的表面温度一样,感觉过程会直接改变对象的性质。这时,肥皂泡对于眼睛和手指是不同的存在者。对象的是其所是取决于观察者的观察行为,这就意味着对象的存在方式取决于观察者的观察行为。在此条件下,“感觉也是存在者”。

对象旧的性质和元间在观察中被影响、被破坏,新的性质在观察过程中产生,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元间体系。这个新实体是由感觉过程才产生的,既不是对象本身,也不是观察者本身,而是一个作为第三方的新的实体。在此条件下,“感觉也是存在者”。

 

11.3 感觉素材的记忆与抽象

    11.3.1 感觉的目的

通过间接相互作用,感觉器官获得的仅仅是对象对于势态中其他物质过程调制和影响产生的间接产物;得到的是对象最边缘部分的间接作用,是这两种间接作用对于自己的影响。显然,感觉器官的兴趣不是获得这种间接物本身,而是要从这种作为媒体的间接物中分离和抽象出这其中携带着的对象本身的元间,把对象调制其中的元间分量重新解调出来,还原出这个对象自己的元间。

感觉器官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剥离对象的物质成分,从对象或者对象的间接影响中分离出其中携带着的对象本身的元间,抽象出关于对象的“纯元间”。

11.3.2 从感觉到记忆

感觉器官所面对的对象大多都是运动和变化着的时间过程,感觉器官自己则是相对固定的实体,或者说是一种与对象之间时间、空间尺度相差较大的物质实体。不变的实体面对变化着的对象,感觉器官必须也是时间性的。通常,感觉器官用“分时制”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感觉器官每过一个时间间隔对对象取样一次,把每次取样得来的元间存储起来,再将已经存储了的元间片段的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与对象运动情形基本相似的运动变化着的相对完整的元间过程。

这就产生了一个需求,感觉器官在完成一次取样之后,必须把得到的元间实体转移出去,把这个元间存储在另一个地方,以便腾出位置进行下一次取样。用来存储元间实体的装置就是记忆器官。

对象的元间通过感觉器官的作用,已经从对象的物质性中解调与下载,已经成为了片段的、近似的、抽象的元间,所以,从感觉器官转移到记忆器官的元间已经开始脱离对象原有的具体物质载体,成为抽象的元间。

只有脱离了感觉器官,进入记忆器官之后,从对象到认识主体的元间转移才算实现,因为只有离开了感觉器官之后,转移来的新的元间实体才脱离了与对象自身过程的联系,成为认识主体中相对独立的内容。

11.3.3 四种记忆形式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涉及了三种记忆形式。

一般记忆形式。

物质个体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于生成自己的势态的记忆,是个体在脱离生成自己的原来势态之后还能在一段时间里继续保持着在生成自己的那个势态中时的元间特征,这是最一般意义上的“记忆”。这种记忆依靠组成物质个体的要素之间关系的确定性程度以及这种确定性程度与新势态之间的契合程度来维持。记忆的形成和维持也取决于这两方面的因素,个体本身对自己的状态没有自觉,也没有限制。

生命自我的记忆形式。

基础生命体在上述一般记忆形式之上增加了新的限制性条件,把生成自己的初始元间的势态永远带在身边,用自身互补的方式,自己为自己提供了记忆自己的模板。一方面,只有与自己契合的素材才会被选择,通过两次互补,选出的素材都是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相同物质;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就是自己的势态,这些素材的排列也和自己一模一样,生成自己的初始元间的势态就成了自我本身,从而以复制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对自己的记忆。这是生命体的“记忆”,典型的生命体记忆通过DNA方式实现。

抽象记忆形式

以上两种记忆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以特定的物质素材记忆特定的元间内容,更换物质素材的种类和排列顺序就不可避免地使元间内容发生变化,因而都是具体的元间形式。

感觉器官用分离和抽象方法得到的元间是抽象元间,是纯元间。所谓抽象并不是指元间内容的抽象,而是指元间形式的抽象。只有当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元间被转移到记忆器官之后,这个元间才得以最终脱离了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才最终使得元间内容不再依附于特定的物质载体,物质载体的性质不再对元间的内容构成限制,使得纯粹的元间实体成为可能。记忆器官实际上通过大脑神经元之间构成的连接方式具体实现。

生物个体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可以将抽象元间在个体大脑之间转移;也可以将抽象元间转移到绳结、铜器、石碑、竹片、纸张、硅片、光盘等等任何外在的物质载体上。这是第四类元间记忆形式。

总之,所谓记忆就是相对凝结,物质的相对凝结形成物质实体,元间的相对凝结就是元间实体的形成,抽象的元间实体以记忆的方式存在。

11.3.4 元间抽象的革命

生物进化达到通过感觉器官实现元间分离和抽象能力之前的世界,所面临的主要对象都是物质与元间不同层次的对立统一体。每一个物质实体都由构成这个物质实体的物质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因素以对立统一的方式构成。

然而,生物进化生成的元间抽象能力超越了构成对象的物质要素的具体性,用一种物质要素取代了对象无数的特殊物质要素,使得对象的特定的物质要素失去了意义,物质要素本身被抽象化。

而且,物质要素之间的关系都是能量、时间、空间、力的具体形式,都是具体的元间形式。元间抽象能力也同样超越了这种具体性,用一种元间形式取代了所有具体的元间形式,使具体元间形式的具体性失去了意义,也实现了抽象化。

这两种转变使得具体元间终于被转化成了抽象元间。

这种转变产生的革命意义在于:

1、物质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通过具体的能、力、时、空关系来实现的,但是实现抽象之后,物质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就都被抽象成了两类元间实体:关于物质要素的抽象元间和关于物质要素之间关系的抽象元间。元间实体之间由另外的元间实体相连接,以逻辑关系相连接。物质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被抽象成了物质要素的抽象元间和物质要素之间关系的抽象元间之间的对立统一。

2、抽象元间脱离了具体物质的束缚,也就最大程度上脱离了具体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抽象元间作为元间实体,相互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也摆脱了生成这个元间实体的特定的物质原因和物质实体。

仅仅是元间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产生和物质与元间的世界中不同的结果和局面,将生成物质世界所无法产生的新元间,新的逻辑和规则将生成一个新的世界 —— 元间世界。

3、由于具体物质的唯一性以及物质与元间的不可分性,对于具体的物质实体和元间实体来说都不存在真正的同一性关系,A = A 与 a = a 总是歧义的、含有差别的。只有当元间实现抽象之后,a = a才是可能的,才可能达到严格意义上的相等,才真正实现了处于两个不同境况中的元间团粒、元间实体可以是完全同一的、同一个元间实体,才有严格的逻辑意义。

这也意味着,同一性逻辑对于对象本身的具体物质、具体元间和对于抽象物质、抽象元间具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有两种不同的对应性和对应程度。

因此,可以说,只是在元间抽象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实现之后,同一性逻辑才得以形成和确立。

 

附:认识论的研究方法

认识论主要探讨人类认识世界的机制和过程、人类认识的可能性和限度。由于认识以世界为对象,人本身属于世界的一部分,认识过程就是世界自己在认识自己,所以认识论又和本体论紧密地纠缠在了一起,成为一个延绵几千年的古老话题。

认识论问题之所以还在被作为一个哲学话题,是因为目前的科学手段仍然没有达到可以彻底揭示认识过程的程度,为推理和猜想留下了余地。相信,随着科学技术和理论的进步,这种局面将迅速改观,不仅哲学的研究正越来越多地仰仗科学成果的启示,最终解开认识论之谜的当然不会是哲学方法,这个奖杯将属于科学家。

认识论问题最终被归结到对象世界和大脑的关系上,而大脑对我们来说基本上还是一个谜,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彻底弄清楚这个系统中每一个环节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彻底弄清楚每一个环节互相之间的联系方式以及整体的相互关联方式。可是,即使是目前最先进的核磁共振等无创伤、微干扰方法,检测大脑工作过程的分辨能力也才只达到了毫米级,离脑神经元的尺度还差近万倍,还相当遥远。而且,单元细节的研究和系统的研究是两个不同方向的课题,我们对于大脑系统的了解并不比对单元细节的了解多多少。认识论作为科学才刚刚起步。

在最终答案到来的几千年中,我们一直是在使用“黑箱方法”研究大脑之谜,研究认识之谜。

1、内省

因为我们具有自我意识能力,自己可以体会自己对外来刺激的响应过程和思维过程,体会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而这个过程恰恰又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所以,内省是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至今仍有意义的方法。可以说,在内省方法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认识论的初步框架。

2、行为

大脑是一个相互作用者,对外在刺激会产生变化和反应,这种变化和反应表现为人的行为。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大脑黑箱中信息处理的过程,但是可以把输入的刺激和输出的行为进行比较,直观到这两种元间之间的差,这个差值应当对应于黑箱里的内容。

3、语言

语言是行为的一种,但是与其他行为不同,语言是抽象元间,是大脑思维过程更直接的表达和输出。语言的规则中蕴含了思维的规则,蕴含着大脑的运行规则。进一步,如果大脑是自然的产物,大脑的运行规则是由自然的运行规则所规定、所形成的,这样,语言规则就蕴含了自然规则。这就提示我们,语言规则作为抽象元间,可能就是自然元间的抽象形式,至少两者之间有互补或某种意义上同一的可能。因此,语言研究不仅具有探讨思维过程和规则的意义,同时也具有本体论研究的意义。

当然,尽管语言中携带了大脑的元间,携带了自然的规则,但是还没有直接理由断定语言结构就是大脑后台的工作逻辑,就是自然规则本身。语言并没有泄露世界和大脑的全部秘密。

4、模拟

由于世界和大脑的同源性,世界中其他的事物和大脑可能拥有或遵循相同或相似的规则,元间的抽象性使得用其他物质方法、其他元器件搭成的体系实现类似大脑功能成为可能,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研究也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

已知的、人造的箱子是“白箱”,被类比的箱子、未知的箱子是“黑箱”,两个箱子对同一种刺激产生相同的反应,就有理由相信白箱中的内容可能和黑箱中的内容相同或相似。这就是“图灵测试”的信念。

但是,模拟只是另一种在某个进化途径中相接近的分支之间的比较,仅仅在这个区段中可能与被模拟对象近似,只能达到有限程度上的相似,在这个近似的区段之外,差别就会越来越大。所以,结果的同一还不能等同于过程和方法的同一,过程和方法的差异最终将导致结果的差异。

5、介入

理想的黑箱方法都是非介入的、无损伤的、微干扰的研究,所以都是猜想的、推理的、类比的,因此也都是间接的元间作用。介入方法与此相反,是直接的物质作用。事实上我们也做不到完全非介入。介于两种极端情形之间,真正的、大量的研究都是有限度介入的方法,是偏重于间接的、以元间作用为主的物质作用。

实际上,认识论研究是这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果说认识论依然还是哲学的对象和课题,那么,建设性的哲学工作应当是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出使用猜想和推理方式构建的框架式参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