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硅pu多少钱一公斤:解密毛泽东军事指挥生涯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06:47

解密毛泽东军事指挥生涯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

强我国威 壮我军威 网友寄语中国国防

  • 感动!2010年解放军抢险救灾身影
  • 2010年回顾:美日韩在中国周边"尖叫"
  • 我军实弹演习震惊外媒 舰艇南海密射
  

四渡赤水油画



  1960年,来华访问的英国陆军元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赞誉毛泽东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媲美,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毛泽东与中国元帅陈毅也讲过,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毛泽东作为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从1927年9月领导秋收起义到1976年9月逝世,在其近60年的军事生涯中,他指挥过大小战役数百次,但为什么唯独称四渡赤水是“得意之笔”呢?

  之所以成为“得意之笔”,归根结底是因为四渡赤水作战充分展现了毛泽东高超的机动灵活的军事指挥艺术。

  (一)遵义会议,为毛泽东实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提供了历史平台和机遇,四渡赤水使毛泽东得以展现高度机动灵活的军事指挥艺术。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的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以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提出的红军作战原则,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同时,遵义会议也为毛泽东展现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提供了历史平台和机遇。

  遵义会议后,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从实际出发,改变“左”倾错误领导者在军事行动的呆板做法,根据当时的敌情、我情和社会地理环境,创造了一种特殊的高度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指挥中央红军在贵州境内和四川南部于广泛运动中敌变我变,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忽南忽北,即打即离,调动和歼灭敌人,与40万国民党“追剿”军进行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

  毛泽东从实际出发,实行高度机动灵活的战役战斗指挥,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使红军得以秘密、迅速、勇敢、坚决的行动,实行最大的机动,经常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争取在有利条件下取得作战的胜利。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