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益城际铁路最新消息:树立新的价值观、新的发展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8:41:03

树立新的价值观、新的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是创新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创新意识形态。

提出“以人为本”,也是创新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创新意识形态。

所以,我很有兴趣与国光同志讨论,意识形态能不能变的话题。这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严重误区,也是一个似乎不得涉及的禁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出发。先看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变了没有?国光同志认为,西方经济学反映现代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科学成分,是可以借鉴的,但反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成份,是不能接受的。实际上,我们在嫁接西方现代化、嫁接西方市场经济制度时,把西方资本主义、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也引进了,这就是“物本位”的价值观。

十四、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现世的快乐代替来世的幸福、以享乐主义取代禁欲主义,也就是“以物为本位”的价值观,取代“以神为本位” 的价值观,从而开启了西方工业文明。我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现代化,就完全接受了“以物为本位”的价值观,即物的生产、物的占有、物的消费成为全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替代了“突出政治”、“反修防修”的“政治为本位”的价值观。

在物本位价值观的支配下,西方推崇经济至上的经济主义,我们则提出“以经济为中心”;西方推崇刺激消费的消费主义,我们则想方设法,鼓励消费,扩大内需;西方推崇科技解决一切的科技主义,我们则把未来寄托于科技进步。中国的民众则接受了西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与此同时,中国掀起了照搬洋文化、引进洋习俗、抢取洋名字的潮流。一张境外报纸评论《中国人迷失西潮中》:“唯西方马首是瞻,唯西方人所言极是……从学界到商圈,从官府到民间,都在迷失自己,症结就是迷失了自己的文化与传统,中国人差不多成了没有根的族群。”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早已成为了政府制定国策的依据、民众追随的思想时尚。国光同志担心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改变了,“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要跟着变”,这已成为事实。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不承认这种变化,没有跟进这种变化,更不知道怎么应付这种变化。国光同志的谈话就是反映了这种状况,用左的老口号、老办法来反右,只能把思想搞乱,把改革搞砸。正确的态度与方法是承认这种变化,跟进这种变化,驾驭这种变化。老的理论武器已不管用了,要锻造新的理论武器,这就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创新意识形态。

“党面临三大任务: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意识形态。若意识形态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是失去信仰,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是丢失选票,最终将动摇党的执政地位。”

“意识形态改革的目的和任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具体化;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又有实践性和现实性。”

“意识形态改革涉及的领域很广,当前应集中解决意识形态的核心问题:发展观、价值观、道德观。”

“所提出的发展观、价值观、道德观应是世界先进文化的代表,应回答中国及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应有利于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它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和实践的操作性,经得起任何形式、任何范围、任何流派的辩驳和质疑。它具有的说服力和神圣性将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

“确定这样的目标,我们才有改革的勇气、魄力和胸怀,才会勇于抛弃那些已经过时的老口号、老原则,才会真正接纳、吸收人类一切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以人为本”、“全面小康”、“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出的新的发展观与价值观。它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可成为新理论、新观念、新纲领。但至今没有为全党所认识,表现在对所包涵的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在理论解释上出现矛盾与混乱。我们已发现了有世界意义的珍宝,但自己却不认识。一个重要原因是守于老口号、老观念,缺乏改革创新意识。

全部问题在于,我们缺乏对历史阶段的新认识。我们从“政治本位”的阶段走来,现在处于“物本位”的阶段,将走向“人本位”的新阶段。小平同志带领我们实现了从过去到现在的转折,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将带领我们实现向未来的新转折。而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口号还停留在“政治本位”的阶段,经济领域的理念则处于“物本位”阶段。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新瓶装旧酒”以及概念模糊、理论混乱的现象。

“以人为本”是一种新的价值观,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大体上有三种价值观:一种是以精神为本位。中国古代、中世纪欧洲、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就是如此。一种是以物质为本位。当今世界包括中国都在追求的现代化,无不以物本位的西方文明为蓝本。一种是以人为本位。这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即以人的权利为核心、以人的需要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人的持续为原则。

人的权利为核心,就是要尊重、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即生命权、生存权、自由权。

人的需要为中心,就是人需要物质,也需要精神,要关注人的物质利益,还应关怀人的精神生活。

人的发展为宗旨,就是人拥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社会应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人的持续为原则,就是人的持续、生命的持续、人类社会的持续是最高原则,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和借口破坏生态、破坏环境。

“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提出,就在于追求有别于西方模式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探索一种更加符合人性的新的社会模式,走一条真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人本位”在发展观上区别于“物本位”;在价值观上则区别于“群本位”。这是“以人为本”概念的核心。然而,我们没有认识到这种区别。对“以人为本”的一种解释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或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这种理解在理论认识上,没有前进一步,并造成概念的混淆。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政治观而不是发展观。从发展观来说,代表人民的利益,不一定是人本位,也可以是物本位,注重的则是人民的物质利益。从价值观来说,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倡导的是群本位,而“以人为本”则注重的是一个个的人。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把人民、把革命、把国家、把集体看作是神圣的,而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往往以“人民”的名义、“革命”的名义、“国家”的名义、“集体”的名义侵犯个人的权利,剥夺个人的自由,甚至残害个人的生命。忽视个人、蔑视个人,是导致我国服务水平低下、道德要求缺位、法治精神缺乏的重要原因。“以人为本”提出,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

“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与“以人为本”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区别,也有联系。“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个人负责,不容许以任何理由和借口,侵犯个人。理论上更严密,实践中也便于检验。“以人为本”必然“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以人为本”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观在发展观和价值观上的延伸。在世界范围内,“以人为本”可以超越党派成见,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以人为本”的理论体现和社会实践就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对“全面小康”也需要重新认识。全面小康应具有五大本质特征:一是经济殷实;二是资源低耗;三是环境清洁;四是社会和谐;五是精神愉悦。全面小康与西方现代化比较,全面小康物质富裕程度不如西方现代化,但环境少污染,生活质量好;社会较和谐,人际关系好;心态较平和,精神状态好。除了物质水平一项以外,其余都优于西方现代化。而全面小康的这一弱项,正是换来与地球生态的协调、人类社会的持续,使全人类都能实现,不像西方现代化只能供少数人享用,这实际不是缺点,而是优点。全面小康可取代西方现代化,不仅作为中国,而且可成为地球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长期以来,衡量现代化程度、社会文明水平的标准是物的丰裕度即物质财富愈多,现代化程度、社会文明水平愈高,这是一种物本位的世界观。对人的需要和发展来说,物质无疑是基础,但不仅仅是物质,还需要精神和情感。西方现代化引导人们片面的过度的追求物,人对物的消费超过了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既造成人自身的异化,成为无止境的消费动物,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又危及人的生存,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社会的不可持续。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标志这种物本位的世界观已走上尽头。

人为本位的世界观应运而生,衡量现代化程度、社会文明水平的标准是人对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度,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度。因此,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应作相应调整,西方中等发达国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全面小康。按照人对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度,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度,全面小康可分作低、中、高三个阶段。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为全面小康低级阶段,二十一世纪中叶达到中级阶段,二十一世纪末达到高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