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西站设计是几等站:谁来拯救农村的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6:27:09
谁来拯救农村的孩子!

现在的农村诱惑对于孩子来说太多太多了,但是父母们还在以过去的眼光来管教孩子。以前那个年代消息是闭塞的,人是懵懵懂懂的。只听老师和父母,要好好学习,才能摆脱这贫困的生活。然而那个年代的城市里生活也不是很好的,诱惑也是相对的少,生活相对安逸,所以说那个年代的农村更多是出大学生的,也是值得骄傲的一代!时隔今日,满世界的诱惑,外国文化的侵略,有着较好文化的城市父母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采取了很好的措施了,保护孩子们,但农村的孩子上学是辛苦的,要走十几里以为的去上中学,长期不再父母身边,没有了父母的督促,自己的意志力又薄弱,又要面对诸多的苦难,那个年龄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他们还能好好的努力下去嘛。每个县城还不及城市的普通高校的一个班上大学人数多,十几年能出一个清华,满是世界的诱惑已经夺走了孩子上进的心。

农村孩子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看不到阳光,享受不到雨露。对未来没有向往,没有憧憬,只有父辈们流传下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他们甘愿匍匐前进,做生活的矮人。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年长的父亲传递给了年轻的父亲,再由年轻的父亲传递给了年幼的孩子。那根深蒂固的农民意识怎么能一下子改变呢?上学无用论还在蔓延。

小孩们的书还是没有厚起来。村子里十几岁的孩子要么初中不能毕业就失学,不得不外出打工,要么在学校当小混混,考试几门不及格,再也没有机会读高中,也过早流落社会。想要拯救孩子,首先要拯救他们的思想和灵魂。

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我国的教育也发生了长足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和素质都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提升了许多档次。然而在这样一部伟大的交响乐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那就是农村的教育与城市的教育脱了轨,与城市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远,造成这个方面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我在农村基层学校工作了二十多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农村学生和农村家长,对农村教育的现状作了一些剖析。

  农村学生不适应现代社会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发展迅速,社会变革太快,农村学生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城市的发展比农村发展要快,城里的孩子已经成功度过了这个变革时期,而农村孩子刚刚接触。一般来说,农村经济同比城市要晚30年,农村孩子认知事物的能力比城里的孩子晚十年,现在农村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是90后,但他们的意识都是城里的80后孩子,他们刚刚接触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在这一场社会发展的变革中,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环境在精神上给了学生们压力非常大。而同时学生们的叛逆性越来越强,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应该出现的人格缺陷,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仿佛所有的人都欠他们的,家长,老师,社会都应该为他们付出,他们就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切,而且时不时闹上一阵,耍一耍自己的威风。为减轻农村孩子的上学负担,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减免措施,不仅免掉了学生的学杂费,而且还免费提供教科书。他们本应该感激国家,感谢所有关心他们的人。可事实上却不然。这是他们的叛逆心理在作怪,而且还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使农村的辍学率居高不下。这是孩子们在适应社会环境变化中出现的水土不服。


他们厌学,他们叛逆,凡是家长和老师所要求的偏偏要去反抗,课堂任何有兴趣的东西他们都不感兴趣。而且还要时不时去挑老师的理。有一次我看一位老师上体育课,学生做队列体操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就是不好好站队,老师说他,他顶着老师说,我就站不好,随便你吧。急得老师让他去队外面,别站队了,这位学生还是不出去,老师把他拉到了队外,他说,你体罚我,我去告你,下学的时候我还要肚疼,你还要去给我看医生,别管结局如何,多让这位体育老师寒心呀。而孩子们的这种人格缺陷又让我们多么揪心呀!


农村没有钱,城市农村贫富差距太大,孩子没有钱读书,老师的积极性也不高,农村的教育就这样一天天败阵下来,比不上城市,不仅是在设备上,还有在心灵上也低人一等。他们的生活就这样贫困下来,这就是他们的命运啊!所以有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越是处在劣势地位,越是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越是能够奋发图强.但他们的条件确实是有限的。


全社会都要来关注学生们的成长特别是农村学生的成长。缓解社会在精神上给学生们带来的压力,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锻炼他们在遇到挫折的承受能力。正确引导他们认识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新鲜事物,例如上网、手机等事物,这些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好东西,可孩子盲目认识和使用,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精华。如果全社会都有了这样一种好的环境,孩子们的成长就会有了一种强有力的保护。

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有问题


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农村的孩子也出现了独生子女的现象,最多的也就是两个孩子,孩子也就成了小皇帝和小公主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物质溺爱型,农村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常年累月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和子女在一起,在内心上觉得欠了子女很多,每一次的回家都用物质来补偿子女。而不能从精神上来对子女进行教育,对子女的教育和沟通的时间也非常少。孰不知这样的溺爱方式只会给子女带来物质的攀比,而在传统的教育几乎为零。二是“上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严重。农民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少,上学难,农民工的子女上学更难。往往几个人的努力还供不起一个大学生。更别说有两个孩子了。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的经济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民的收入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并不太富裕的农民在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小。往往把身中的钱都用在了盖房和孩子结婚上。初中毕业之后,就让孩子出去打工,来减轻自己的负担。甚至有的农村孩子考上了大学,家长也不让去上,上了也找不到工作,考上公务员面试也过不了,改变不了命运。


其实农村还在重复一种“打工——挣钱——结婚——生娃——打工”的恶性循环,这是我们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我们必须改变这个影响农村教育的重大束缚。农民工苦,所以我们要改变这一切,不能在下一代上还重复上一代的悲剧。所以我们要在精神上来关注农村孩子,提高农村家长的素质是关键。
农村教师的担忧

    通过笔者对一些农村学校的走访,一些老师反映的情况使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感觉农村的孩子真的危险了,农村的教育真的危险了,有的老师甚至说出了“现在我们是在培养颓废的一代”,现象堪忧:

    一,现在大多数农村学生家长在外打工,一位老师反映他教的学生中最长的已有9年没见过父母了,孩子成了不是孤儿的孤儿,深深地产生了被父母遗弃的感受,进而产生了许多消极的情绪:暴戾、偏执、缺少修养等,往往通过打架斗殴,与老师顶撞,欺负同学等手段来宣泄,现象堪忧!

    二,正因为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所以他们产生了对不起孩子的心理,又担心孩子的爷爷奶奶舍不得给孩子取钱,所以常常把钱直接邮给孩子,或由熟人转交。他们哪里知道,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拿到这么多钱他们会去干什么,一些学生去泡网吧, 赌博等,父母的钱不够花了,就去抢,甚至杀人也并不是耸人听闻,现象堪忧!

    三,由于现在的教育法规太严,“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怎样界定变相体罚也无具体标准,老师一惩罚,学生就打电话上告,或找到来爷爷奶奶到学校闹。往往遭殃的就是老师,老师还管他干什么,谁会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呢,现象堪忧!

    四,现在中专学校招生竞争很强,很多成绩差,品质差的双差生进了中专学校。招生那么不好招,哪有开除的道理?只要没杀人就没事,管也不敢管,(管严了他不来了),让这些学生滋生了天下就我大,我可以随心所欲干事,干了事也没事,谁也不敢惹我的心理,这种人一旦走进社会,恐怕离监狱也就不远了,现象堪忧!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教育可以改变人生,也是经典,但教育不是万能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双方的配合才可产生的效果,可如果学生不学呢,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可学生光知道玩乐呢。随着的学生的改变,老师们的感慨最多就是“教了一辈子学,到现在不会教了,”学生的变化让老师越来越不适应,老师说不得,更打不得,说轻了不管用,说重了就说是挖苦,甚至于离家出走,把学生当成朋友,可现在已经变成了主仆的关系,当然老师是那可怜的仆人了。

这是农村教育中出现的个别现象,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这股风也越刮越猛,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这些害群之马所毒害的范围达到最小。
    是老师教育无方吗?是老师放任自流吗?绝不是。试看那些问题少年以前的在校表现可见一斑,他们在校时就不守纪律,常谩骂老师,甚至殴打老师。老师没教育吗?绝不会不教育,可苦口婆心的劝说对那些孩子有用吗?无用!可能有人会说,那是老师不会教育,不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可是,那些学生对于全校所有的老师的话都不听,这仅仅是老师的教育问题吗?你听学生常说的是:我到学校来是玩的,不是读书的,父母送我来是完成义务,现在学费又便宜,不到学校来玩,在家一个人(父母去打工了)玩没意思。抱着这样一种思想,能有多听老师的话,告诉大人他不怕,因为大人拿他也没办法。老师只好忍气吞声教到毕业,对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学生一批批毕业,流入社会的这类问题学生越来越多,社会也越来越乱,请替我们的子孙后代想想吧,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从何而来?不能仅仅喊喊口号,做做形式,教育要落实到农村,那样国家才会强,人民才会富,要富的不能仅仅是物质,更是精神啊!恳切地盼望能有管教育的领导能体察民情,关心最底层的思想教育。

在这个巨大的变革时期,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节奏,否则,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这个局面呢?

    整个农村教育改变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农村教师,农村教育出现了问题,总是在环境上,学生们身上找原因,却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社会变了,学生变了,老师们也改变一变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是不是能适应学生, 能不能真正从内心上来关心学生,一味地怨天尤人却不去改变,这是不行的,我们老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方法,结合自己的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不能听之任之,最后坑了学生,自己误人子弟。通过老师这个纽带来连接社会、家长。使家长、社会、学校、学生成为一座构通的桥梁。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农村孩子的教育是挑战也是机遇,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农村的教育的腾飞做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使祖国明天的教育更加辉煌。
农村学生“放弃高考”,新的担忧

“放弃高考”,意味着这些农村孩子少了一种改变命运的可能。

这不由让人想起今年1月温家宝总理的一番话:“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

  农村大学生比重下降与“放弃高考”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必须关注农村孩子的“大学困境”。这样的问题,涉及教育公平,也涉及国家未来,才会成为一国总理“常想”之事。

  对于农村孩子而言,“放弃高考”是他们中许多人的无奈选择:农村教学资源贫乏,只能进入高职、大专院校读书;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社会关系和创业资金,就业之路更为狭窄,毕业后甚至难以收回举债投入的上学成本。于是放弃高考“早打工,早挣钱”,成为“自然”的选择。大学毕业考不上公务员,找不到工作,住“蜗居”、成为“蚁族”,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培根曾说:“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教育公平本是最基础的公平,同时教育也以其巨大的力量塑造公平,成为消弭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助推器。正因如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才被称为人的基本权利与社会公平之所系;也正因如此,我们反复提倡“穷人教育学”,希望“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农村除了个别孩子能有幸跳出龙门外,大多数孩子仍生活在农村,可这些孩子的出路在何方?从本地所见,他们在家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会干,什么苦也吃不了,常干的就是违法乱纪的事,还时常到学校来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诱骗学校的女学生,到寝室偷东西,在路上敲诈学生,捉住了没到法定年龄,都是未成年人又都放了,而后就更嚣张了。每年毕业的这样的学生是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胆大,无视法纪。

近日,总是听说农村教师往县城跑。试想大凡优秀的教师都进城了,今后谁来关注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农村始终都是落后!试问:我们农村的孩子谁来拯救!农村的孩子,可悲,可叹啊!?!

谁能来救救他们呢,你有什么良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