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使用方法:一个狩猎引人者眼中的“狩猎权拍卖”之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17:58:25

               一个狩猎引人者眼中的“狩猎权拍卖”之争

2006年10月15日09:39北京青年报肖榕我要评论(6) 字号:T|T

在“中国狩猎权拍卖”争议持续一个多月后,国家林业局这一中国狩猎权拍卖的最高决策部门再次做出了回应。

9月28日,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局长杜永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既是依法办事,也是依照国际惯例”。这离8月下旬林业局暂停“2006年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过去了一个多月。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林业局的这一表态,使中国狩猎权拍卖的结果趋于清晰,但却可能将问题更加复杂化。

“中国狩猎权拍卖”之争始于两个月前的8月13日。按计划,成都将于当日举行“2006年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但没想到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公众强烈的质疑。“如何能保证狩猎在野生动物资源得到科学监测的前提下展开”、“狩猎收益是否能真正用于地方野生动物保护”是公众追问最多的问题。有人认为,公众质疑的根本原因在于狩猎权的拍卖对国人多年形成的动物保护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虽然国家林业局解释,“该试点性拍卖是由以往‘一事一批’的行政审批调整为公平、公开的阳光审批,希望能让已在中国低调进行了20多年的国际狩猎活动更好地接受公众监督。”但质疑之声仍未能因此停止。终于在8月下旬,林业局暂时叫停了此次拍卖。但是,争议却并未随之平息。

其实,在这次争议之前,国际狩猎已在中国开展了整整22年。早在1984年,中国就在黑龙江桃山建立了第一个国际狩猎场。而在当年9月,就有首批17位美国猎人来到了桃山,并在此打响了中国国际狩猎的第一枪。22年来,枪声未断,只是少有人知。

在狩猎权拍卖之争出现并愈演愈烈之时,记者找到了当年帮中国筹建首个国际狩猎场、并将首批美国猎人引入中国的美籍华人刘国烈。22年来,他已将超过100个外国猎人带入了中国,并参与筹建了中国90%以上的国际猎场。

通过专访,记者希望了解这位中国国际狩猎的引入者、亲历者眼中的“中国狩猎权拍卖”及由此引发的争议。

关于狩猎权

■“拍卖狩猎权”会将问题复杂化

北青调查:国家林业局在今年8月宣布要对2006年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进行试点性拍卖,后来因公众质疑而暂时叫停,您对拍卖狩猎权的做法有何评价?

刘国烈:我觉得国家林业局打算将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进行拍卖,会将问题复杂化。从1984年中国第一次允许外国猎人到中国打猎一直到去年,各猎场所在的地方林业部门都参与制定了每年的野生动物狩猎价格,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动物的价值。然后每年12月份左右,国家林业局再统一印制一本关于第二年的野生动物狩猎价格的宣传小册子,这本小册子会在每年1月份的国际猎人俱乐部年会上散发,这样参会的猎人就可以从中选择想狩猎的动物进行申请。

而现在,国家林业局将野生动物额度进行拍卖,只会人为造成狩猎价格攀升。其实世界上其他国家很少有将国际狩猎权进行拍卖的,像南非虽然也拍卖野生动物,但却是面向牧场主进行拍卖,牧场主买了若干头动物后就有权对其进行处置,他可以对任何在其牧场里狩猎的人收取相应费用。

关于狩猎

■22年前将首批外国猎人引入中国

北青调查:能回忆一下22年前,您帮助中国筹建第一个国际狩猎场的经过吗?

刘国烈:那是1984年,中国政府打算在黑龙江桃山筹建一个国际狩猎场。当时中国驻美国旧金山的领事(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到我家拜访我,希望我能为前期的考察准备工作提供帮助,因为我从41岁退休后就一直到世界各地打猎,在国际狩猎界还是小有名气的。

我在1984年3月份左右到桃山进行了考察,当时看到的动物不多,只是在白天看到了很多动物脚印。当地人刚开始还不太乐意让外国人去打猎,他们以为美国猎人去了以后只知道开枪射击动物,甚至当地人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导猎。

后来回美国后,我就给我的好朋友、也是世界著名猎人伯特·克莱恩伯格打电话,他当时是美国世界狩猎旅行社总裁。当时国际狩猎界有很多人想到中国打猎,因为中国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但一直尚未对国际狩猎界开放。他知道中国打算开放狩猎的消息后很兴奋,我们就挑了17个富有经验的猎人组团向中国政府进行申请。获得狩猎许可后,17人的团队于1984年9月份到达中国,这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接待的第一批外国猎人。

■第一批外国猎人共打了5只动物

北青调查:第一批到中国狩猎的外国猎人如何评价中国之行?他们获得了哪些猎物,狩猎的费用是多少?

刘国烈:第一批到中国来合法狩猎的这17名猎人对这次狩猎非常满意。我记得他们在桃山一共打了5只动物,包括马鹿、狍子、野猪、山鸡等。狩猎的费用包括每人3000美元的狩猎费和各人为自己打到的猎物所支付的费用,比如说当时一只马鹿是2800美元,狍子和野猪都是500美元。如果没有开枪,就不用支付猎物费,但只要是打伤了动物或者见血了,就必须付全费。

■中国导猎员陪同外国猎人狩猎

北青调查:如何保证这些猎人不误杀或多杀动物?一般都会有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陪同吗?

刘国烈:其实很多人对国际猎人都有误解,这些猎人都是富有狩猎经验并且非常负责任的,绝不会轻易开枪。对他们来说,开枪或不开枪并不重要,关键是最后获得的猎物必须足够棒。比如国际狩猎界一般以角的大小来判断一个鹿的好坏,你猎取的鹿角越大,就越成功。所以猎人们一般都非常谨慎,只有当他有把握看到的角足够大时才会开枪。如果他们有收获,那当然很好,但即使没收获,他们一般也不会抱怨,因为并不是每次打猎都会有收获。对一流猎手来说,他们享受的是狩猎过程及其中的挑战,而不是打死动物。

陪同猎人的一般是当地的导猎员,刚开始时,很多当地人并不知道如何导猎,比如说他们走路特别响,喜欢大声说话,经常把动物吓跑了。有时他们还抽烟,这些都会影响狩猎的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要帮助当地林业部门训练导猎员,让他们能更加专业和规范地操作。不过,我们一般更喜欢把当地的偷猎者培训为导猎员,因为一方面他们比较了解动物的出没行踪,另一方面,通过我们的合法狩猎和对他们的经济补偿,能提高他们保护本地野生动物资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