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堵漏材料 抗大型:熊市王者-巴菲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3 23:11:54
 
写在前面的话:

  2003年5月3日在美国奥马哈举行的伯克夏公司股东大会一定会开得非常愉快热烈,因为这家作为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投资载体的公司去年大获全胜,全年利润总额达到创记录的42.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3倍。

伯克夏的帐面收益较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走势超过了32.1%,一举扭转了过去几年欠佳的投资记录,巴菲特再一次捍卫了“股神”和“奥马哈的圣人”的地位。

  巴菲特靠什么投资秘笈得以“复辟”?卷土重来的他又会如何大展鸿图?想必是众多读者关心的话题。

为此我们以2002年伯克夏公司的年报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为依据,给大家一个2003年版的巴菲特。

巴菲特简介

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

  净资产:323亿美元

  婚姻状况:已婚,三个孩子

  受教育程度: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巴菲特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去年股价上升了14.4%,仅这一点就足以令世人瞠目。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193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学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长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费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巴费特在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的网站上公开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数字显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资基金集团伯克希尔公司,去年纯收益下降了45%,从28.3亿美元下降到15.57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价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时伯克希尔的账面利润只增长0.5%,远远低于同期标准普尔21的增长,是1980年以来的首次落后。

  保险帝国(上篇)

  (1)饮水思源

  1951年的一个周末,一位美国大学生敲响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以下简称“盖可”)的大门。敲了半天,终于有警卫前来开门。由他引领,年青人拜见了当天唯一在办公室的公司副总裁——罗里莫•大卫。年青人询问了很多问题,大卫则用了四个小时讲述了盖可公司的特点,好好地给年青人上了一课。

  45年后,这位已近70岁的“年青人”仍满怀感激地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及93岁的大卫:“自从我认识大卫后,45年以来他一直就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而他确实也从未让我失望过,大家必须了解如果没有大卫在1951年那个寒冷的星期六的慷慨解说,伯克夏就绝对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成就,多年来私底下,我已不知感谢他多少次了,但是今天在这里我觉得应该籍着年报代替伯克夏所有的股东向他致上深深的谢意”。

  1999年,“年青人”又籍着致公司股东的信的机会,宣告96岁的大卫将出现在伯克夏的股东大会上。

  “年青人”的感谢是有理由的,因为哪怕是2003年的现在,他仍接受盖可公司和当年入门保险业奥妙的恩泽。

  (2)投资初恋

  这位“年青人”就是巴菲特,1950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巴菲特之所以产生拜访盖可公司的兴趣,是因为他崇拜的老师格雷厄姆是该公司的董事。盖可创建于1936年,创建人古德温是一位保险会计师。公司的主要特色有二:第一,公司的客户是政府雇员,尽管汽车事故比较频繁,但政府雇员作为一个整体,驾驶汽车出事的概率要比其他人低地多。第二,公司的产品直接通过邮寄直销而不是通过保险代理商来,这样可节省保险费的10%—25%。

  1948年,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以72万美元的代价买下了盖可的50%股份。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强迫格雷厄姆投资公司将持股比例下降10%,因为这是《投资公司法》的规定。格雷厄姆只得把股份转让给雇员,后来,盖可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十几亿美元资产公司时,那些员工都成了百万富翁。当时的巴菲特也是盖可的受益者。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几个月后,他回到家乡奥马哈担任经纪人。巴菲特把重心全部摆在盖可这只股票之上,他作成的第一笔生意就是把它介绍给自己的阿姨。

  由于初出茅庐,巴菲特推销盖可并不成功,于是1951年他自己分四次买进盖可股票,总共持有350股,成本为10282美元,但这笔钱占了巴菲特当时身家的50%以上。1952年,巴菲特以15259美元出清。

  看似赚了笔钱的巴菲特后来深深后悔,因为20年后,他所卖的盖可股票价值1300万美元。

  (3)终成眷属

  但,巴菲特对保险业的偏好没因抛出盖可股票而停止。他投资过堪萨斯城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州人寿保险公司等保险业股票。他所控制的投资公司伯克夏在1967年3月出资860万美元购买了奥马哈的两家头牌保险公司——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的全部流通股。至此,伯克夏公司抛离了原本的纺织主业,开始了保险帝国的营造。

  巴菲特收购了保险公司,也取得了业内的真经,比如,巴菲特从国民赔偿公司创始人杰克•林沃特学到了很多保险业的经验和原则。

  20世纪60年代后期,保险业本身就是个相当赚钱的行当。仅1968年,国民赔偿公司保费收入2000万美元,税后利润达到220万美元。而巴菲特又利用了保险公司稳定的现金流进行证券投资组合操作。伯克夏公司在1967年收购上面所说的两家保险公司时,它们拥有2470万美元的债券和720万美元的股票,两年后,该组合的价值就达到4200万美元。

  整个70年代,巴菲特一共购买了3家保险公司,并另外组建了5家保险公司。

  整个60年代当然也是盖可公司的黄金时代。不过,70年代初期,在公司董事长大卫退休后不久,继任的管理阶层犯了一连串严重的错误,他们低估了保险理赔的成本,使得公司对外销售保单的订价过低,此举导致公司几乎面临倒闭的命运。所幸后来由于杰克•拜伦在1976年接手公司,并采取紧急的补救措施后,才使得公司幸免于难。

  公司股票的价格也从1972年的历史最高点每股61美元跌到1976年的每股2美元。

  就在这时,巴菲特出手了。伯克夏在1976年下半年买进大量的盖可股份,之后又小幅加码,到了1980年底,巴菲特总共投入4570万美元取得该公司33.3%的股权。在往后的15年内,巴菲特并没有再增持股份,不过由于盖可不断地回购自家公司的股份,伯克夏在盖可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到50%左右。

  到了1995年,巴菲特同意以23亿美元买下盖可公司另一半的股份(1951年,盖可公司的总市值不过只有700万美元)。巴菲特向股东解释出“天价”收购的理由之一是:“盖可拥有两位相当优秀的经理人,一位是专门负责保险部门营运的托尼,一位是专门负责投资部门营运的辛普森”。

  巴菲特对辛普森的投资天份评价极高:“从1980年的这段期间,盖可的投资在辛普森的管理下,年度平均投资报酬率高达22.8%,同期标普只有15.7%。辛普森在盖可所采取谨慎保守专注集中的投资方式与伯克夏一致,有他在,对伯克夏来说绝对有相当大的帮助,而他的存在同时也使得伯克夏可以确保查理(伯克夏的副董事长)跟我本人万一要是有任何突发状况时,能够有一位杰出的专业人士立即接手我们的工作”。

  这并非溢美之词,辛普森一直做得很出色。2003年2月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中还谈到,在几年乏善可陈的投资记录后,伯克夏终于有了起色。但这不包括辛普森,因为他为盖可公司管理的证券早已持续领先标普指数,

  同样,盖可公司也是巴菲特每年必须评点的“好学生”。盖可仍保持了公司创始时的保险直销定位,该公司的竞争优势完全拜其超低成本的经营模式所赐。巴菲特的对此的介绍是:“低成本代表低售价,低售价自然能够吸引并留住优良的保险客户,而整个营业流程在满意的客户向他们的朋友推荐盖可时划下完美的句点。靠着客户的推荐,盖可每年至少因此增加100万张保单,占新接业务量的半数以上,也使得我们新接业务成本大幅下降,从而又进一步降低我们的成本”。面对2002年的盖可业绩,巴菲特用略带夸张的口气说是仿佛在做梦,必须用手掐一下自己才能相信这是真的。

  盖可在1996年被巴菲特全面收购时,获取的保费是29亿美元,2002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9亿美元,该公司的2002年税前承保利润达4.16亿美元,几乎是2001年2.21亿美元的两倍。比较有意思的是,盖可的保险直销因特网业务前景也看好,新业务2002年增长了75%。

  (4)伯克夏价值之门

  任何一家公司的获利能力取决于(1)资产报酬率;(2)负债的成本和(3)财务杠杆的运用(也就是其运用负债而非股东权益来配置资产取得的程度)。多年以来,伯克夏在资产报酬率一项表现优异,让人艳羡。但正如巴菲特自称,“然而在另外一方面由于资金成本极低,也使得我们受惠不少,这点就比较鲜为人知”。

  伯克夏资金成本之所以可以压得很低,主要是由于公司用很有利的条件取得“保险浮存金”(float)。

  对大多数非保险业内的人士而言浮存金是个很生僻的词儿,但它对理解包括伯克夏在内的保险业实为重要。唯其如此,巴菲特在每年给股东的一封信中都会用几乎标准格式化的词语解释“浮存金”。

  浮存金是一项我们持有但不属于我们的资金。在保险公司的营运中,浮存金的产生原因在于保险公司在真正支付损失理赔之前,一般会先向保户收取保费,在这期间保险公司会将资金运用在其他投资之上。当然这样的好处也必须要付出代价,通常保险业者收取的保费并不足以因应最后支付出去的相关损失与费用,于是保险公司便会发生承保损失,这就是浮存金的成本。

  “而当一家公司取得浮存金成本,就长期而言低于其他管道取得资金的成本时,它就有存在的价值;一旦保险事业取得浮存金的成本远高于市场利率时,它就像是一颗酸柠檬”。

  1967年伯克夏进军保险业以来,公司的浮存金每年就以百分之二十多的复合成长率增加。2001年底浮存金是355亿美金,去年底已增至412亿美元。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浮存金大部分时候的成本为零,甚至是负的,也就是说光持有这些资金就能让巴菲特赚钱了。2002年伯克夏的浮存金成本也只有极低的1%。如此低的成本并非伯克夏靠保险业的“垄断”得来,它需要经验、直觉和勇气,还要加一点运气。

  (5)巨灾保险

  巴菲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保险业所发生的意外,通常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有时候伯克夏的浮存金成本也会突然大幅上扬,主要的原因在于公司从事巨灾保险业务,本身属于保险业中变动最大的一种险种。从事这类业务,伯克夏将保单卖给其他保险公司与再保公司以分散其面临超大型意外灾害所可能承担的风险。

  由于真正重大的灾害并不是每年都发生,所以伯克夏的巨灾业务极有可能在连续几年赚大钱后,突然又发生重大的损失。换句话说,公司的巨灾保险业务到底有多吸引人可能要花上好几年才有办法看得清。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重大损失的年头不是可能会发生,而是肯定会发生,唯一的问题是它什么时候会降临。

  这类险种如果未经过仔细的核算价值,很可能会形成极高的风险。巴菲特曾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二颗骰子要掷出十二点的机率约为36分之一,现在假设我们一年只掷出一次,每次可以收取100万的赌注,但一旦掷出十二点时庄家的你必须支付5000万美元。或许刚开始你会以为这100万美元得来全不费工夫,甚至有75.4%的机率保证你在前十年都不必付出一毛钱,最后你会发现就长期而言,接受这样的赌注对庄家来说实际上是亏大了,甚至有可能让你倾家荡产。

  不过,正如证券投资一样,知道是一回事,具体行动又是一回事。不少保险业者总会抱侥幸心理,把上述的“十二点机率”的36分之一看成是100分之一,以为轮不到自己倒霉。这样,在保险业界也会出现市场泡沫,大量资金涌入竟逐有限的保单生意,使得保费出现不合理的下降,然后几年之后吞食苦果。巴菲特多次表示不打“价格战”,因为“早在1970年代初期,伯克夏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下类似的错误,结果在往后的二十年内,因为那个年代错误所付出的代价,造成理赔损失的帐单不断地涌进本公司,而我有预感我们将会为20年前所的错误继续付出代价,一张糟糕的再保合约就像地狱一样,进去容易但想出来可就难了”。

  (6)飞来横祸

  巴菲特没想到的是,他20世纪末再次进入了一次地狱。

  在90年代中期之前,伯克夏的巨灾保险进行得还是有声有色的。负责巨灾保险的伯克夏的再保险业务的掌门人阿吉特•杰恩生于印度,毕业于哈佛高学院,曾为IBM公司和麦肯锡公司工作,尔后加盟伯克夏公司。在他的主持下,公司在1996年承揽了佛罗里达的飓风险,又和加州地震局签约,金额都相当庞大。另外,阿吉特•杰恩还做出一些很有意思的案子,如当时拳王泰森的生命险以及保证中国卫星的发射及在轨道上周转一年,结果都获得成功。

  1998年12月21日,伯克夏完成了对通用再保公司(General Re)220亿美元的购并案。通用再保是美国最大的产物险再保险公司,并拥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再保公司科隆82%的股权,两家公司合起来可接受所有保险险种的再保险,并在世界124个国家设有营业网点。

  巴菲特在当年致股东的信中,对通用再保赞不绝口:

  “几十年来,通用再保代表的是再保业界品质、正直与专业的保证,而在Ron Ferguson的领导之下,这个招牌更加获得肯定,关于通用再保的专业,伯克夏实在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给他们,反倒是他们应该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教我们”。

  收购通用再保,巴菲特也有情感因素。那就是该公司在1976年盖可东山再起的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巴菲特曾以智者的口吻嘲笑过很多失败的购并。如,他讲过一位拥有跛脚马主人的故事。他牵着病马去给兽医看,说:“你可以帮帮我吗?我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这匹马的表现时好时坏”。兽医的回答正中要害,“没问题,趁它表现正常的时候赶快把它卖掉”。在购并的世界中,这样的跛脚马往往被装饰成圣物到处行骗。

  而通用再保就像一匹跛脚马。

  2003年2月,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对收购通用再保做了反省。巴菲特终于承认,1998年收购通用再保时,他的估价“完全错误”。“此公司当时严重夸大了自己的价值,而伯克夏的管理层,包括我,对此并不了解。另外,通用再保还积累很大的风险,如果发生灾难,比方说恐怖分子在袭击美国时引爆了几颗大型原子弹,那么这种风险会是致命的”。

  巴菲特还承认,“如果9•11事件世界贸易中心遭袭时,通用再保还是一家独立的公司,那么单单这次袭击就会威胁该公司的生存”。

  在回顾伯克夏的保险浮存金成本向来是零甚至是负的时候,巴菲特却提到2001年的浮存金成本惊人,达到12.8%,其中约一半可归于世贸大楼的损失(当然,伯克夏在1983-1984年,也曾经历过更为糟糕的年份)。

  通用再保在2001年亏损额是37亿美元,2002年已减至14亿美元。“去年,我们花了很多精力,以使该公司恢复元气,我现在很高兴地宣布,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巴菲特说,“通用再保目前已做好准备,将为伯克夏提供巨大数额的无成本的‘浮存金’,而且那些致命的灾难风险因素已被消除。通用再保仍然且有我在过去概述的极强的竞争能力。去年,它获得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因为其过去被评级为AAA的三个世界最大竞争对手各自被至少一家评级机构降级了”。

  (7)再保险业将不太平

  巴菲特在反省通用再保时,还说了一段话:“最近,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再保险公司——一家经常由主要经纪人推荐给一级保险人的公司——已经停止偿付包括有效和到期在内的索赔了。该公司对数百家现在面对巨额销帐的一级保险人欠下数十亿美元的债务”。这当然引起了世界财经媒体和保险业界的关注。其他保险公司管理人士称,巴菲特的声明是出于突出通用再保AAA实力的自身利益考虑,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们不得不承认再保险业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少再保公司支付保险金的速度远远低于近来任何时期。

  我们知道,再保险商作为一级保险公司的保险人,提供的是分散风险的至关重要的途径。再保险商的存在使得一级保险商得以承保数额巨大的保单,因为再保险商同意支付由这些保单引发的部分索赔。如果再保险公司不支付索赔,一级保险公司仍需承担责任。因此,对于一级保险公司的利润来说,最关键的因素莫过于再保险公司支付赔款的能力和意愿。

  例如,在百慕大注册的保险商Ace Ltd于2003年1月宣布,公司拨出22亿美元的准备金以支付石棉案相关的索赔,其中有18.6亿美元将来自再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在2003年2月提高索赔准备金时,有7亿美元将来自再保险公司。如果目前的再保险公司出现大量的拖欠情况,对一级保险商的营运打击会非常沉重。

  (8)伯克夏的机会

  这种状况可能给巴菲特以机会。

  巴菲特多次介绍过伯克夏再保险业务的三项竞争优势。第一,伯克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让保户得到百分之百的立即的理赔,通用再保就是这样一个例子;第二,当一件大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最迫切需要重新办理投保时,可能会发现很难再找到新保单,在这个时候,伯克夏保证绝对可以提供任何服务。最后一项优势是,伯克夏能够提供别处得不到的单一最高的投保上限。

  上述优势只有在再保险市场萧条的时候才能充分发挥,因为这时“廉价”的保单对客户不再有吸引力。他们会寻求与最强的再保险商打交道。伯克夏的子公司盖可也深受“廉价”

  保单之害,德国再保险公司Gerling在2001年年底拖欠了盖可4700万美元,数额超过其他任何一家再保险商。另外,几家再保险商都拖欠盖可的保险金不还。巴菲特在2003年致股东的信中介绍道,这些都是盖可公司管理人员在1981年-1983年为了贪小便宜造成的损失。

  那么,向来关注“安全边际”的巴菲特为什么要从事如此不确定性的再保险业务呢?

  这与巴菲特的自信和经验有关,即他擅长做“模糊的正确”而不是“精确的错误”之事。

  为此,巴菲特有一段很精彩的见解:

  “大家一定会问在保单有效期间我们最后真正必须支付理赔的机率到底有多大?老实说我们实在是不知道,而我们也不认为用电脑运算出来的程式可以帮我们什么忙,基本上电脑做出的预测根本就是垃圾,它们反而会让做决策的人误以为得到某种确定的假象,从而使得他们犯下了大错的机会大增。过去不管是在保险或投资业,这种离谱的情况屡见不鲜,看看投资组合保险在1987年股市大崩盘时所造成的惨况,有人开玩笑说,当时应该要跳楼是电脑而不是那些被它们所愚弄的人”。

  巴菲特认为,虽然伯克夏无法准确地评估风险到底有多大,不过公司却还是可以合理地接下保单,就像是你并不一定要真的知道一个人的实际年龄,才能判断他是否可以去投票或是一定要知道一个人几公斤重才认为他该不该减肥。同样的,伯克夏在接下保单时,心里早有预备,准备把90%的保费收入花在损失理赔与相关费用之上,慢慢的一段时间下来,公司就会发现,这样的订价是否合理,这绝对需要时间来证明。

  《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一书的作者哈格斯特朗曾采访过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查理告诉作者,集中投资与从事巨灾再保险业务的思路是相似的。巨灾保险定价之所以棘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车保险可以依赖大量数据的法则,而飓风和地震发生的次数却不足以建立可靠的统计数据。也就是说,再保险商不能仅凭过去的经验推断。例如,如果“全球变暖”真的发生,灾难发生的概率就会改变。因为气象条件的每一丝细微变化都会对天气情况产生巨大影响。巴菲特曾介绍:“最近几年,人口的膨胀使海岸保险的价值剧增。沿海地区是最易受袭击的地区,而飓风又是巨灾的罪魁祸手。20年前,由飓风引起的Χ美元的赔偿现在很容易成为价值10Χ美元的赔偿”。

  而集中投资也是低发生频率、高发生效果事件环境的典型范例。集中投资者很少下注,一旦下注就押在高概率事件上。如果管理得当,集中证券投资的失败频率较低,但失败真的发生了,后果将是惨重的,证券投资会遭受高于平均水平的重创。像国内机构投资者重仓持有“银广夏”等股票的失败教训是很好的例子。

  由于巴菲特及伯克夏公司不管在巨灾再保险和集中投资方面都有过人之处,相信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日子的再保险市场的状况会给他们机会的。

  (9)保险帝国将重新上路

  在2002年,伯克夏旗下所有保险业务的经营利润为26亿美元,扭转了2001年亏损12亿美元的局面。能取得如此成绩,除了盖可公司外,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中写道:“阿吉特的再保险部门是我们去年筹资成本如此小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要在伯克夏年度报告上放一张照片,它将是阿吉特的照片,而且一定要彩色的”。

  阿吉特业务的再保险部门在2002年创造了5.34亿美元,超过了盖可公司的4.16亿美元。巴菲特强调:“我们在阿吉特的业务中承受了风险,它远远大于世界上其他的保险人所持有的风险”。

  但正如巴菲特每年几乎一定要对股东说的那样:

“我们会不时地遭受重大损失,但是查理和我愿意去接受这种波动较大的结果,以换取长期的优良收益,而用其他的方法是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收益的。由于多数保险商选择平衡的战略,我们被赋予了这种竞争优势,我们试图尽量最大化我们的优势。换句话说,我们宁愿要波浪起伏的15%也不要四平八稳的12%”。

(1)喜欢股价下跌

  提及巴菲特,很多人总是把他和华尔街联系起来,并希图从那儿获得股票投资的真经,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十分成功。但,如果你仔细倾听这位居住工作在艾奥瓦州的奥马哈老人的话语,会发现他和华尔街可谓道不同不相谋。

以一个最为浅显最容易让人误解的事情为例,巴菲特是因坚持长期投资而获得成功。这很容易牵扯入买卖股票的时机和时间长短的投机与投资之辩中。而事实上,巴菲特与华尔街机构更不要说一般的散户对股市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儿,我提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市场中人,你敢在公开场合说股价下跌是好事吗(而且不以稀释泡沫为由)?如果你在华尔街,人们会对你侧目而视;在深沪股市,若你是普通投资者,当心被人骂娘;若你在媒体上发言,当心遭人围攻。可是,巴菲特就坦承他喜欢股票下跌,而且越低越好。其实,这就是以交易(卖)为目标的华尔街思维和以企业投资(买)为目标的伯克夏理念根本不同所在。巴菲特就说过,许多投资者不合逻辑地在股票价格上涨时心情愉快,而在他们下跌时闷闷不乐。令人不解的是,在对食品价格的反应中,他们不会表现出这样的混乱:他们知道自己永远是食品的买家,并且欢迎不停下跌的价格,谴责价格上涨(只有食品的卖家不会喜欢一路下跌的价格)。

  由于巴菲特不是将股票看做一种时刻交易的符号,而是公司的一小部分(他多次重申更喜欢年复一年地买进整个公司),那么下跌的公司价格将使伯克夏受益,而上涨的价格会伤害伯克夏。

  巴菲特下面一段话会让我们那些高唱“今天好明天会更好”的股评家和证券媒体汗颜:

  “低价格最常见的起因是悲观主义,有时是四处弥漫的,有时是一家公司或一个行业所特有的。我们要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开展业务,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悲观主义,而是因为我们喜欢它造成的价格。乐观主义才是理性投资者的大敌”。

  (2)宿醉未醒

  在2003年早春,巴菲特对伯克夏股东的信中,他对现今的股市评论是:“连跌三年的股价虽已大大提高了普通股的吸引力,但我们仍几乎难以找到哪怕对我们只有温和吸引力的股票。这种令人沮丧的现实情况,反映了股价在‘大泡沫’时期达到的高度是如何地疯狂。而且不幸的是,酒醉的时间可能会和暴饮的程度成正比”。

  巴菲特说,除非他发现哪只股票有较大的产生至少10%税前回报的可能性,否则他将会离场观望,而目前的状况仍属于后者。

  “有时打盹要比惊醒着的收获还要好”,巴菲特比较喜欢这句话。

  (3)购买垃圾债券大获全胜

  2002年,巴菲特出了奇兵,对一些垃圾债券进行了投资,“总体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投资获得了五倍的收益,去年年底这个部分的资金增加到了83亿美元”。

  巴菲特说,在高收益率的垃圾债券市场中投资,和投资股市基本相似,“因为都需要衡量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而且都需要在上百个投资对象中寻找数量很少的、回报风险比率较有吸引力的品种”。

  当然,巴菲特也承认垃圾债券市场所涉及的企业“更为冷僻,因此我们预计会在某些垃圾债券上严重亏损,但迄今,我们在这块做得还不错”。除此之外,巴菲特没有透露更多的消息,这和他的一贯原则相符,怕是泄露消息而被人搭便车吧。

  在以往的伯克夏的投资组合中,固定收益证券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其他保险公司。像在1993年,包括债券和优先股在内的固定收益证券只占伯克夏投资组合的17%,而大多数保险公司的这一比例要在60%至80%之间。

  巴菲特过去一般很少买入低于投资级的债券。一旦买入的几种低于投资级的债券,也被巴菲特称之为“堕落的天使”——最初是投资级但因时机不佳被降级的债券。其典型案例是在1983年、1984年买入1.39亿美元华盛顿公用电力系统债券(票面价值2.05亿美元)。而他对垃圾债券(也叫高收益债券)的态度更为谨慎,他认为这种新的投资工具是“冒牌的堕落的天使”,因为它在发行之前就是垃圾。

  在80年代垃圾债券盛行时,以米尔肯为首的倡导者根据过去的历史数据证明较高的利率可以补偿投资者可能遭受的违约风险。巴菲特反驳道,要小心金融业,这种利用历史业绩证据的把戏“如果历史书是致富的关键,那么《福布斯》400大富翁将都出自图书管理员”。

  巴菲特对当时盛行的垃圾债券非常反感,他攻击垃圾债券的经营者像瘾君子,不是把精力放在寻找治愈其满身债务的良方上,而是把精力放在寻找另一次毒品注射上。至于那些垃圾债券的倡导者是“金融变态者”。

  当80年代末90年代初垃圾债券市场崩溃时,巴菲特变成了诗人:“金融界的天空因为衰败公司的尸体而变得阴暗”。

  不过,巴菲特是个“即有原则也有灵活性”的人,他说过:“仅仅固守一种特定的投资类型或投资风格,投资者不可能获得超常的利润。他只能通过认真评估实际情况并不断训练获得这种利润。

  巴菲特曾在1989年、1990年两年间,以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购买了RJR纳比斯柯公司4.4亿美元的垃圾债券。1988年,KKR公司凭借银行贷款和发行垃圾债券成功地以250亿美元价格收购RJR纳比斯柯公司,是当时十分轰动的“大交易”。但由于其后垃圾债券市场崩溃,殃及RJR垃圾债券。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该债券可获得14.4%的收益(相当于一个企业的盈利水平),并且其低落的价格还提供了潜在的资本收益。

  1991年看,RJR公司宣布将按债券的票面价值赎回大部分垃圾债券。这一公告使其债券价格上涨了34%,巴菲特从中获得1.5亿美元的资本收入。巴菲特在2002年投资的垃圾债券是否大多数类似RJR债券,还是……有待继续观察。

  (4)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对待衍生金融工具的态度方面,2003年的巴菲特却变得越来越负面。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说,他和查理均认为,衍生产品不管是对参与交易的各方,还是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都是“定时炸弹”。因为,在衍生合约履约前,交易双方通常在当前业绩报告中计入“巨额利润”,而实际上没有发生一美分的交易。

  “衍生合约的想像空间,和人类的想像力一样无边无际,或者有时可以这么说,和疯子的想像力一样没有边际”,巴菲特写道。他还以破产的安然公司为例,在这家公司,多年以后才履行的宽频互联网衍生合约都计入了当前的业绩。

  巴菲特称,衍生合约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一家公司遇到麻烦时,衍生合约会因为一些毫不相关的原因而使问题严重恶化。产生这种累加效应的原因是,很多衍生合约要求信贷评级被下调的公司立即向合约另一方提供抵押品,这样会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使企业彻底垮掉”。

  巴菲特并非无的放矢,他的通用再保公司也陷入金融衍生品的泥沼中,仅2002年就在这方面税前亏损了1.73亿美元。在1998年收购通用再保时,伯克夏并不想要它的衍生品交易部门。但巴菲特没能够出售掉该业务。

  不能出售,就自行了断吧。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巴菲特感叹道:“事实上,再保险和衍生品业务有一些类似:见鬼,两者都很容易进入,但退出来几乎不可能。在这两个行业中,一旦你签了一份合同,这可能要求数十年后大额付款,你通常只能遵守它”。

  截至2002年年底,通用再保还有14384份待履行合同,涉及遍布全世界的672个相关交易方,其错综复杂令人如堕云雾。给如此的投资组合估价,哪怕在专业的审计员之间也会产生大相径庭的认识。

  在2002年给股东的信函中,巴菲特也提到了当年专业从事衍生品市场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营救行动。1998年9月23日11点40分,在外旅游的巴菲特对快要破产的LTCM报价,伯克夏、美国国际集团和高盛公司愿意出价2.5亿美元购买年初资产净值尚高达47亿美元但当时只有5.5亿美元的LTCM。但由于巴菲特没有弄清LTCM的复杂结构,他报价的合同在法律上站不住脚,LTCM的律师又没法和他联系上,大家只得作罢。

  从今天看来,巴菲特也许应该庆幸当时的“草率”,因为看来至少伯克夏对衍生工具束手无策。

  (5)小城故事

  由于巴菲特对买整个企业比买其中一部分股票更感兴趣,在每年他致股东的信中都会抽出一个章节来谈各种收购事宜,而其中必定有一个富有人情味和乡土味的企业故事。

  2002年伯克夏启动的最大的收购是TPC公司。

  TPC是1980年创办的。创办人多丽丝当时是个芝加哥郊区的34岁家政学教师,生有两个小女孩。她并没有任何创业的渴望,只是想干点什么来贴补家庭的微薄收入。

  多丽丝以其寿险单作为抵押借贷了3000美元,然后在家里的地下室成立了TPC。她的计划是面向妇女推销厨具,并给以顾问指导。在第一次开车出发推销的路上,多丽丝心里直打退堂鼓,告诉自己是注定要失败的,但那个晚上客户喜欢她和她的产品,购买了价值175美元的货物。

  从此TPC上路了,多丽丝同丈夫一道,在第一年完成了5万美元的业务。22年后的今天,TPC通过67000位厨房顾问的努力完成了一年7亿美元的业务。2002年8月,多丽丝与巴菲特在奥马哈碰面。此前,巴菲特曾去过一次TPC聚会,他很容易地发现为什么此项业务能够成功。TPC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拥有专有权,样式新颖但非常有用,另外顾问学问丰富且热情。所以,巴菲特花了10秒钟作出了收购决定,这是他的一贯风格。

  (6)闷声发大财

  2002年,尽管经济不景气,伯克夏的各种非保险业务也表现出色。十年前,公司从非保险业务中赚取的年税前利润是2.72亿美元,现在从伯克夏不断扩大的制造、零售、服务和金融业务收入中每月就赚取这个金额。

  在非保险业务中,伯克夏持股达80.2%的中美能源公司业绩在2002年和今年仍在增长,它拥有的180亿美元的资产是伯克夏非保险收益的最大源流。鞋业已经结束了2001年的亏损,伯克夏的家庭和建筑相关的业务则为公司贡献了9.41亿美元的税前利润。

  有意思的是,与这些不起眼的业务相比,伯克夏拥有的少数股权的EJA(企业主管飞行计划)却仍处于亏损状态。对巴菲特比较熟悉的人应该记得他在1998年致股东的信中,隆重地推荐过EJA。从表面上看,EJA确实是个巧妙的点子。按照部分所有权计划,企业主管可以买下由EJA提供各种系列的飞机,比如说八分之一的部分所有权,如此他便可获得该飞机每年100个小时的飞行时数,不过每个月他还必须支付一些管理费以及真正搭乘的钟点费。然后,他只要在几个小时前通知EJA,公司就可以在全美指定的5500座机场安排好飞机。换言之,EJA的便利性与你打电话叫计程车一样的方便。

  巴菲特亲身使用EJA后,对此创意很欣赏,他把伯克夏的专机卖掉,与EJA达成了7.25亿美元(现金股票各半)的交易。

  EJA在1986年创办,目前也是同行业的翘楚,但仍是亏损,而且巴菲特预计2003年还会严重亏损。巴菲特的解释是EJA在美国赚取的少量利润被欧洲的亏损所抵消。

  EJA未来的前景可能很好,但巴菲特忽略了一点,企业主管没有几个会像巴菲特那般节俭,而这一点应该是经常指责CEO贪婪和玩世不恭的巴菲特很清楚的事情。

  (7)永远和胜者一起工作

  管理学教授孙涤先生读完2002年伯克夏年报后,提醒我注意巴菲特的管理有道。

  确实,在巴菲特致股东信的一开头,他就提到伯克夏拥有一个出色的管理团队。主要的证据是38年来,伯克夏从来没有一个部门或分公司的执行总裁跳槽到别的公司。包括副董事长查理在内,伯克夏有6个经理人超过75岁,而巴菲特和另外一个经理也已经72岁了。

  伯克夏的团队之所以有如此凝聚力,与巴菲特有意识不在经理背后指指点点有关。巴菲特早就说过,要是他这样做的话,大部分的经理人可能早就干不下去了,因为他们大多根本可以不必再靠工作过活,75%以上的人都已相当有钱。说实在的,巴菲特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当年巴菲特收购伯克夏后,公司的主营业务纺织一直在走下坡路,直至最后不得不关闭。在分析失败的原因时,巴菲特不但没有对纺织厂经理责备,反而认为他们作为这么出色的经理对夕阳行业也无能为力。然后,反倒把自己批评了一番。同样,通用再保出了毛病,巴菲特也没说什么经理人不好,倒对他们的努力扭亏表示感谢。

在2003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又以历史上一个真实的球童Bennett作为例子,来表达自己的管理理念。Bennett一直不断跳槽至棒球联赛冠军队,跟随他们一起成功。巴菲特自比球童,“在伯克夏,我经常把球棒交给许多美国业界最有份量的击球手”,成为一个胜利者,就要同胜利者一起工作。我们无缘让巴菲特作为自己的“球童”,但我们应该经常倾听一下来自奥马哈的声音,那胜利者的声音。

理性生存:巴菲特的股票经

巴菲特在贝克夏.哈斯维公司1985年的年报中介绍了这个故事:一个石油勘探者,正在向他的天堂走去,但圣.彼得对他说,“你有资格住进来,但为石油职员保留的大院已经满员了,没办法把你挤进去。”这位勘探者想了一会后,请求对大院里的居住者说句话。这对圣.彼得来说似乎没什么坏处,于是,圣.彼得同意了勘探者的请求。这位勘探者拢起嘴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大院的门很快就打开了,里面的石油职员蜂拥而出。圣.彼得非常惊讶,于是请这位勘探者进入大院并要他自己照顾自己,勘探者迟疑了一下说:“不,我认为我应跟着那些人,这个谣言中可能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巴菲特感到非常迷惑的是,有那么多受过良好教育、经验丰富的职业投资家在华尔街工作,但证券市场上却没有因此而形成更多逻辑和理智的力量。实际上,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往往价格波动最剧烈。

  8岁开始关注股票

  沃伦.爱德华.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他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一直居住在奥马哈,是当地的证券经纪人和共和党议员。巴菲特在童年时代就对数字十分着迷,心算能力很强。巴菲特8岁时,便开始阅读他父亲的有关股票市场的书籍。巴菲特11岁时就在他父亲担任经纪人的公司开户。同年,他购买了他的第一只股票——市政服务公司优先股。巴菲特16岁高中毕业时,已经积攒了6000美元。

  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经典著作:《理性投资者》有关证券投资的部分对巴菲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雷厄姆强调理解企业内在价值的重要性。他始终坚信:投资者只要能正确计算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以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价格购入其股票就能发家致富。格雷厄姆的这种评估方法引起了巴菲特对数字的重视。

  1956年,凭着从格雷厄姆那里学来的投资知识以及亲友的金融背景,巴菲特开办了一家合伙投资公司。这时他只有25岁。

  巴菲特的这家投资公司由7个合伙人组成,共出资105000美元,巴菲特是总负责人,他自己仅投入100美元。此后的13年,在巴菲特的管理下,合伙公司的年均投资收益率达到了29.5%。取得这样的成就相当不易。因为在这13年里,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5次,而巴菲特的合伙投资公司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从来没有发生过衰退。

  巴菲特向他的合伙人承诺说:“我们的投资是建立在股票内在价值基础上的,并不是随波逐流。”合伙公司“将尽力把长期资本损失(而不是随行逐市的短期损失)减少到最小。”合伙期间,巴菲特不仅采用少数股权方式进行投资,而且还通过股票的大量购买,控制了7个公众公司和私人公司。到1965年,合伙公司的资产达到2600万美元。

  1969年,巴菲特决定结束投资合伙关系。他认为股票市场正处于高度投机的氛围之中,真正的价值在投资分析与决策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小。投资者收回了自己的资本份额,然后各奔东西。有些投资者转投市政债券,有些则由巴菲特推荐给了一位基金管理人,剩下的其他一些成员,包括巴菲特本人在内,则把资产转至于1962年收购的贝克夏.哈斯维公司,形成了新的合伙关系。巴菲特在新的合伙公司中的股权增至2500万美元,足以控制公司。在此后的20年里,巴菲特与贝克夏.哈斯维公司的财富双双飞涨。

  巴菲特和他的公司

  想要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巴菲特的个人形象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从外表来看,巴菲特貌不惊人,具有祖父般和蔼慈祥的面容和天才般的智慧,简朴、直率、坦诚,深奥冷峻的智慧与乡巴佬般的幽默完美组合,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对那些内在逻辑合理的事物有着深深的敬意,对无知则极为厌恶。他喜欢简朴的处世之道和生活方式,尽量规避复杂。

  任何一个人在阅读巴菲特撰写的贝克夏.哈斯维公司年度报告时,都会深切地感到他对圣经、凯恩斯等的引用非常娴熟!每份报告有六七十页,密密麻麻写满了信息,没有照片、彩图或者表格。那些有足够的素质能把报告从第1页一口气读到尾的人得到的回报将是一剂兼具金融味道、轻松幽默、坦诚实在特点的良药。巴菲特在报告中非常坦白,他同样强调贝克夏.哈斯维公司经营的有利之处与不利之处。他认为那些拥有贝克夏.哈斯维公司股票的人都是公司的股东。因此,他总是设身处地,从股东角度思考问题。了解股东们想知道什么,然后就告诉他们什么。

  巴菲特领导的贝克夏.哈斯维公司,可以说是他本人的人格、经营哲学和他那独一无二的行事风格的化身。从贝克夏.哈斯维公司可以看到了巴菲特所遵循的主要经营准则。巴菲特对企业所要求的所有品质也都体现在贝克夏.哈斯维公司中。我们还可以在一些不同寻常、令人耳目一新的公司经营策略中看到巴菲特的准则。慈善捐助方案和奖励方案这两个实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巴菲特在贝克夏.哈斯维公司内部采用了一套基于工作业绩的奖励制度。奖励与公司规模、个人年龄或者公司的总体盈利水平无关。巴菲特认为,表现出色的部门和人员应该得到相应的奖励,无需理会公司股票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公司经理人员的奖励应根据他们在自己的责任领域内是否成功地达到了目标。巴菲特并不采用分送认股权的奖励制度,而是在每年年底,向每个经理人员签发支票,有些支票的数额相当大。许多人用这笔奖金购买了贝克夏.哈斯维公司的股票,最终与公司股东共担风险。

  巴菲特刚刚接掌贝克夏.哈斯维公司时,公司净资产只有2200万美元。29年后,增长到104亿美元。巴菲特当时的目标是贝克夏.哈斯维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这已明显高于美国公司的平均水平。从1964年起,贝克夏.哈斯维公司每股账面价值从19美元涨到8854美元。虽然贝克夏.哈斯维公司的收入也时常发生剧烈变动,因为股票市场变动导致贝克夏.哈斯维公司所持股票的市值也相应大幅度涨落。但年增长率平均高达23.3%,大大超过了巴菲特制定的15%的目标,并且远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增长水平。

  市场先生帮忙

  巴菲特信奉本.格雷厄姆的理论,本.格雷厄姆告诉巴菲特,投资者与投机者最基本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股票估价的态度。格雷厄姆指出,投机者往往企图预测股票价格变动并希望从中套利。相反,投资者却是寻求在合理的价位购买公司股票。格雷厄姆还告诉巴菲特,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个性稳定的人,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票市场,而是他自己。即使投资者具有数学、财务、会计方面的高超能力,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仍难以从投资行动中获益。格雷厄姆讲述了一个他称之为“市场先生”的比喻,以此来帮助他的学生认识预测股票市场波动的愚蠢所在。

  为了理解股价的非理性之处,不妨假想你与“市场先生”是一家非上市公司的两个合伙人,若不出意外的话,“市场先生”每天会报出一个价格,他愿以此价格来购买你的股份或将他的股份卖给你。尽管你们合伙的企业经济特性和经营状况稳定,但“市场先生”的情绪和报价却非如此。由于“市场先生”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有些日子“市场先生”会因情绪高涨而只看到未来光明的一面,在这些天中,他会给你们的合伙企业股份报出非常高的价格。而在另外一些时间里,“市场先生”可能会非常沮丧,看不到除了未来的麻烦以外的任何东西,此时,他会给你们的合伙企业股份报出非常低的价格。

  格雷厄姆说,“市场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惹人喜爱的特点,他从不介意被人冷落。如果他今天的报价被你忽略了,“市场先生”明天还会报出一个新的价格。格雷厄姆告诫他的学生,有用的是“市场先生”的皮夹子,而不是他的智慧。如果“市场先生”的表现很愚蠢,你就可以轻易地忽视或利用他,但如果你在他的影响下摔倒,就会出现灾难性的结果。

  巴菲特提醒他的股东,要想投资成功,就必须对企业具有良好的判断并使自己免受“市场先生”控制的情绪旋风之害,巴菲特自己常把格雷厄姆的比喻牢记在心中,以便使自己摆脱市场情绪的感染和左右。

  格雷厄姆说:“一个人离华尔街越远,对所谓股票市场预测与选择买卖时机的主张也就会越发怀疑。”因为奥马哈与纽约有一个较为适宜的距离,巴菲特对市场预测毫不相信也就不足为奇了。巴菲特不去预测短期的市场动向,也不相信任何其他人能够预测。他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股票预测的惟一价值是使财富的统计数字好看一些。”巴菲特不去预计在什么时间里市场行情会上升或下降。他的目标是适度的。他曾开玩笑说:“我们只不过简单地尝试在别人贪婪时沮丧,而在别人沮丧时贪婪。”人们通常认为个人与大的机构投资者竞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巴菲特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由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往往不稳定和不合逻辑,个人只要坚持考虑简单的企业基本面情况就能轻易地获取收益。按照巴菲特的说法,个人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机卖出股票时才处于不利地位。巴菲特强调投资者必须为市场的变动做好财务与心理上的准备,必须料到普通股的价格是会波动的。如果你想投资股票市场,那么你必须具备眼见你所持有的股票价格跌了一半而不惊慌失措的能力。

  巴菲特已经赢得了作为一个老练精明的投资者的声望。这是因为他往往在几乎整个华尔街仇恨或者漠视一个好企业的时候却购买它的股票。巴菲特80年代购买通用食品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整个华尔街对此嗤之以鼻,很少有人认为购买这些公司股票有何令人激动之处。事实是当菲利普.莫里斯公司1985年收购通用食品公司时,巴菲特所持有的通用食品公司股票已经增值了三倍。而自贝克夏.哈斯维公司1988年—1989年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以来,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价上涨了四倍。

  在其它的案例中,巴菲特也表现出即使在金融恐慌期间,也不怕作出重大购买决策的胆识。巴菲特认为,“造成证券低价最普遍的原因是悲观主义,有时是弥漫全部的,有时又仅局限于一家公司或一个行业。我们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悲观主义,而是我们喜欢由此而产生的价格,乐观主义是理性投资者的敌人。”

  巴菲特原则

  对巴菲特来说,购买一家企业100%的股份与只购买部分股份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但巴菲特更愿意直接拥有或控股一家企业,因为这可以允许他去影响企业经营及价值形成最重要的方面:资本的分配。如果不能直接拥有一家公司,巴菲特会转而通过买入普通股来持有该公司的部分股份。这样做虽然没有控制权,但这一不足可以被以下两个明显的优点补偿:(1)可以在整个股票市场的范围内挑选,即选择范围更广泛;(2)股票市场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寻找价格合适的投资。不管是否控股,巴菲特始终遵循同样的投资策略:寻找自己真正了解的企业,该企业需具有较长期令人满意的发展前景,并由既诚实又有能力的管理人员来管理。最后,要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上买入该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认为,“当我们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应该把自己当作是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宏观经济分析家。”巴菲特在评估潜在可能的并购机会或购买某家公司股票时,总是首先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看待问题。系统、整体地评估企业,从质和量二方面来检验该企业的管理状况与财务状况,进而评估股票购买价格。

  企业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认为,股票是个抽象的概念,他并不从市场理论、宏观经济思想或是局部趋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相反,他的投资行为是与一家企业是如何运营有关的。巴菲特总是集中精力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的深层次因素。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的业务是否简明易懂?

  2.企业经营历史是否始终如一?

  3.企业是否具有长期令人满意的前景?

  管理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付给一名经理最高的奖赏,是让他自己成为企业的股东,即让他将这家企业视为自己的企业。这样,经理们不会忘却公司的首要目标——增加股东权益的价值,而且会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以尽力实现这一首要目标。巴菲特很欣赏那些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全面、如实地向股东汇报,并有勇气抵制巴菲特所说的“惯例驱使”影响的管理者。

  巴菲特对有意向收购或投资的企业管理的考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理性?

  2.管理者对股东们是否坦诚?

  3.管理者是否受“惯例驱使”?

  财务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评价管理和获利能力的财务方面的准则,是以某些典型的巴菲特信条作为基础的。比如,他并不太看重每年的经营结果,而更关心四、五年的平均数字。他总说,盈利企业的回报并不是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时间那样一成不变的。他对那些虽然没有实际价值,却靠在会计上耍花招而获得惊人的年终业绩数据的做法相当反感。他以下面几个准则作为自己在财务评估方面的指导:

  1.集中于权益资本收益,而不是每股收益。

  2.计算“股东收益”。

  3.寻找经营利润率高的公司股票。

  4.对每1美元的留存收益,确认公司已经产生出至少1美元的市场价值。

  市场方面的准则

  从理论上说,公司股价与其内在价值的差异,决定了投资人的行为。当公司沿着它的经营生命周期不断发展时,分析家们会重新评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其市场价格的相对关系,并以此决定是买入、出售还是继续持有该公司股票。总之,理性投资有两个要点:

  1.这家企业真正的内在价值有多少?

2.能够以相对其价值较大的折扣买到这家公司股票吗?

沃伦·巴菲特与魔法石

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这篇文章,都不可能改变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已经以各种方式、各种角度以及在各种重要时刻被报道过这一事实。但此时我们仍然选择他为封面故事的主角,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不朽的金融明星和令人不觉厌倦的话题—在经历过电信及互联网泡沫、明星公司进行大量内部交易、滥用金融工具并伪造报表,以及证监会监管行为存在漏洞等一系列让投资人感觉到被“背叛”的公众事件之后,这个市场必然要朝向更加良好的运行改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聆听巴菲特的智慧;

虽然自从2000年网络大潮退去之时起,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ershire Hathaway)公司已经从最低价每股40800美元上涨到70000美元的价位之上,但2001财年该公司实现收入负增长,这还是巴菲特接手以来的头一次。我们注意到,73岁的他也正在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投资策略调整——这实在值得关注;在广泛的推崇背后,是更多的人对于这位智者的陌生:你知道他的投资组合吗?你了解他的投资方法吗?你清楚他的投资原则的理论基础吗?甚至,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主营业务吗?

事实上,被称为“奥马哈的圣者”的巴菲特在投资方面的成就无疑相当于一位点石成金的白袍大法师——自从1942年11岁的巴菲特第一次购买股票以来,他以惊人的速度积敛了财富:13岁时巴菲特靠送报赚取了自己的头一个1000美元;22岁大学毕业时靠投资获得个人第一个一万美元;25岁他在自家卧室成立合伙企业时,个人资产已超过10万美元;1961年巴菲特31岁时,他的身家超过百万;4年后1965年巴菲特通过合伙企业取得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经营权时,他也正式成为千万富翁;1981年他进入了亿万富翁俱乐部;1988年则突破10亿资产;到了1997年,他则为自己的身价添上了第10个“0”,这年他67岁。据预计,到2009年,巴菲特80岁的时候将可能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千亿富翁之一,如果他能让旗下公司保持其历史平均的22%的年收入增长速度。

虽然其财产膨胀速度不及微软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沃尔玛的山姆·沃顿(Sam Walton)等少数超级实业家,但他却是所有明星投资人中积累财富最多、最快也是最稳健的,作为唯一能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进入前十位的明星投资人,他显然打败了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彼特·林奇(Peter Lynch)等同样富有盛名的同行。

他的法力源于何处?一块由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于上世纪中期创立的名为“价值投资(Value Investment)理论”的魔法石——魔法石,通常被称为“贤者之石”,在近代炼金术中是炼金术士们追求的宝物,象征着知识的人格化、从无知愚昧(贱金属)到睿智理性(贵金属)的上升、通过神秘的转化而走向纯洁的人。

主流投资界的异端

所有的金融从业者的工作目标只有一个:战胜指数。无论自身所操盘的基金所得几何,甚至亏损,但只要能够战胜当年股市指数,则该人士就是成功的。

自从1965年由巴菲特控股以来,除了几个个别年份,如网络股最为风光但巴菲特对之熟视无睹的199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一直远远超越了500的成绩:这36年 500的平均年收入增长为11.0%,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同比数据为22.6%,即便是去年出现6.2%的负增长,仍比S&P500的-11.9%的成绩要好——如果在1965年投入一万美元于该公司,至2001财年结束你能收获5100万,但如果投在S&p500上,只能回报47万元。

但巴菲特是华尔街的一个异端:这不仅因为他不像其他金融大鳄一样每日忙碌于华尔街(他至今仍居住在奥马哈),更因为他所采用的投资策略及原则与传统或者说主流投资界大相径庭。这两点导致后人在记录巴菲特的工作方式时,永远不会选择电影《华尔街》里的场景:慌乱的人们左手拿着一只电话,右肩和脸颊夹住另一只电话,右手则用铅笔在白纸上写写划划,眼前的彭博机(Bloomberg  Machine)闪烁着绿色荧光,旁边不断传来“做多”、“做空”和证券代码以及骂人的声音……

通常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理论,是从1929年美国股灾导致的全国性大萧条时开始的,大量沮丧的失业经纪人不知所措,又长期找不到工作,这让他们有了足够的空闲得以退回学术研究机构进行理论思索。

1952年,哈利·马可维茨(Harry Markowitz)发表了一篇“开创了现代金融”的论文:《证券选择》。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风险与回报的不可分性,即没有一个投资者能够在承担低于平均程度的风险的同时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但他认为如果买一些具备不同风险趋向的股票,则能将风险降低。而且,协同变化性越小的投资组合,其回报与风险的比值越大。

 10年之后,比尔·夏普(Bill Sharp)对马可维茨的工作进行了改进,提出应更多关注个股股价的波动性:波动性越大,则风险越大。个股的风险是一种无法通过多元化投资化解的风险,但正如马可维茨所指出的,存在一些风险是能够被多元化投资化解的,这就被称为“非相关性风险”。1964年夏普又提出了固定资产定价模型(简称CAPM),以此来更为简便地计算非相关性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

与马可维茨和夏普的理论共同作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基础的,还有尤金尼·法码(Eugene 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他认为股市的参与者是绝对理性的,他们能够对每个新信息做出迅速而正确的判断,并由此改变股价的变化,这样一个充分有效的市场上,未来的股价是不可能预测的,所以除了运气因素,没有人能够击败大势。

但巴菲特的老师,哥伦比亚大学的本杰明·格雷厄姆于1947年前后提出的价值投资理论与上述几个理论是完全冲突的:市场既不是充分有效的,股价的波动与回报的关系也是有限的。在他看来,投资这一行为不是由选择投资组合的低风险性、持有的时间长这样的特点决定的,而应是“根据详尽的分析,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有保证的操作”,就是说,选定了一家具备良好潜质的企业,并在“相对低”的价位上——这两个标准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后面进行更详尽的介绍—购买该股票,然后若干年内通过企业分红实现收益,而不是在股价的涨跌瞬间判定选股正确与否。

 作为格雷厄姆的最成功的门生,巴菲特充分执行了价值投资理论的原则。他常在说明自己选股的原则时进行这样一句说明:“我从不试图通过股票赚钱。我购买股票是在假设他们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年之内不再重新开放股市的基础上。”—既然如此,市场本身的变化就不再重要,市场反应是否足够有效也不重要,股价波动导致的风险存在与否也不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企业经营的能力。“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家投票计算器。但从长期看,它是一架称重器。”正是因此,一向理性的巴菲特说过一句似乎狂妄的话:“我对风险因素的理念毫不在乎,所谓的风险因素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寻求内在价值

 “股价正在上升”,这句经常出现在专业人士口边的话曾被《顾客的游艇在哪儿?》一书的作者小弗雷德·施维德(Fred Schred,Jr.)认真地批评过:分析家们凭什么判断下一秒股票仍将上涨呢?事实上,每日进行K线图分析的人们的确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就像只知道三围数字无法还原一个女人的形貌。

格雷厄姆对此有一句精妙的评论:“(外界评论)一家企业的状况,只有一半是事实,而另一半却是人们的观点。”通常,影响股价变化的往往是人们的观点—扯远一点,这正是近年日渐兴盛的“混沌投资理论”,即人们的心理状态决定股市的变化这一理论的精到之处。也正是因此,不断观看阴线、阳线,研究踏浪理论的人们往往忽视了企业本身(虽然的确有一些著名投资人在盲人摸象的情况下因把握住市场的心理趋势而取得超人的成就,如索罗斯)。

 在《聪明的投资人》的最后一章中,格雷厄姆道出了有关投资的最为重要的几个字眼:”安全边界“。巴菲特认为,这些思想观点,从现在起几百年之后,将仍然会被认作是合理投资的奠基石。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找出最杰出的公司,在适当的价格购买,并长期持有它。而在赚钱之前,确定的“安全边界”应该是“不赔钱”。

很显然,判定一家公司是否值得买,除了基本面层面的问题,还需要对购买价格有一个清晰的判定,这两者间的差值是未来公司升值的基础,被称为“内在价值”。事实上,符合以上标准的企业既不太多也不太少,也没有永远符合这一标准的。在197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用1100万元买下《华盛顿邮报》11%的股权,但之后再没有增资扩股,对此,巴菲特的解释是再没有一个更好的低价位可以进入。尽管如此,其在《华盛顿邮报》的所有者权益已经价值10亿美元。

他每年做大约5至10起收购,但并不像多数惯于收购的企业一样在收购后派入自己的管理层,或者改变其公司原有工作流程,并宣称如何在新公司与旧体系各公司间取得合力,而是像一个大收藏家般把收购的企业随意搁置在一边。他也把收购对象集中于保险公司、电力供货商、制衣、有线电视、建材、商务飞机服务商等几大领域,这些都是无论在怎样的市场环境中业绩波动都不会太大的行业。除此之外,他还在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富国银行、迪斯尼等几家超级企业投入巨额资金,这就是被称为集中投资(FocusInvestment)的方式。巴菲特做比喻说,这就像芝加哥公牛队在乔丹身上付出最多一样。

就像乔丹在球场具有主宰能力一样,巴菲特喜欢那些在一定领域内占统治地位的企业:“从长远来看,真的很难下结论:可口可乐和吉列的商业风险会远远低于其他电脑公司或零售公司吗?在世界范围内,可口可乐卖出大约44%的软饮料,而吉列拥有刀片市场超过60%(价值)的股票。暂且不考虑口香糖市场——箭牌(Wrigley)主宰着它。除此之外,我不知道别的哪家企业能在这么长时间内有这样的全球影响力。”他也曾开玩笑说想想每晚有25亿男人的胡须在生长,他们必须使用刀片,这足以让他睡个好觉。

伯克希尔·哈撒韦另一个著名的传统是,收购一家企业后会留出其中10%的股权给经理人,让他们继续经营。一则充分带有巴菲特色彩的故事是1983年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市场,该企业由罗斯·布朗金(Rose Blumkin)夫人用500美元创立,在这位没上过中学的老人的苦心经营下,1983年内布拉斯加家具市场销售额已经达到10亿美元。

尽管如此,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观察人士认为,巴菲特真正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的企业家气质,他用收购堆砌起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则是一个保险企业及大量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物品各占一半份额的帝国。

很少过问收购企业的具体经营,并不意味着他对经营的外行。有经理人告诉记者,巴菲特的敏锐是惊人的,他可以把旗下任何一家子公司年报中的数字记下来,如果你让他在财务报表中发现任何令他不满的数据,下次你就要小心了。

守望者

随着安然、世界通讯及其他造假账公司的没落,巴菲特的价值再次凸现:标准普尔分析员布雷弗曼称,巴菲特带头改善企业的退休金管理及会计账目系统,只要巴菲特有份参与,有关公司便能建立良好的管治制度。

对于巴菲特“去腐生肌”的能力,一件事情可以做充分的说明:1991年所罗门兄弟公司交易商保罗·莫泽尔进行32亿美元财政证券的非法交易被《华尔街日报》头版头条揭露,事先知道此事但未做出任何处理的公司CEO约翰·古夫伦德被迫离职,而公司股东之一的巴菲特不得不临危授命。面对信用危机,巴菲特没有撕毁证据,而是把它们全部交给调查者,并重新建立了严格的报告制度。由于他的勇敢承担和苦心斡旋,所罗门兄弟公司虽然在这次丑闻中损失不小,但并未像预期一样破产,而是在两年内恢复了繁荣。

就像挽救所罗门兄弟一样,这一次人们期待巴菲特挽救所有公司。而他本人也正尝试在他持有大量股权的公司发挥影响力,强化有关公司的管理。例如,可口可乐去年便曾两度带领其他大企业改变会计账目手法。可口可乐于7月份带头把发给雇员的认股权以开支形式入账,随后又率先放弃发表季度盈利预测,以免令管理层受到要把业绩符合预测的过大压力,而两大行动都被视为巴菲特的胜仗。

现在,美国监管当局也希望推动企业成立独立的核数委员会,以确保公司管理层不会向会计师施加过分的压力,而巴菲特也成为协助当局推行此政策的有力武器。

对于期权制度,巴菲特早就发表过反潮流的声音:“除非情况非比寻常,否则,所有者廉价卖出自己的部分企业结果总不会太好——无论这种出售是对内还是对外。结论显而易见:股票期权应该以企业的真正价值出售。”而对于假账,4年前巴菲特就提出了3个问题希望各会计公司回答:

 “一、如果会计师能够独立对公司财务体系的会计审计负责,那么得出的数字是否会有所不同?如果不同,会计师应该解释管理层和他个人的不同意见。

 “二、如果会计师是投资者,他认为目前对公司的报道能否帮助他对公司实质的财务状况深入理解?

 “三、如果会计师把自己假设为公司CEO而进行会计和审计工作,公司的会计和审计过程还会是现在这样吗?区别在哪里?为什么?”

时代变了?

2001财年的成绩对于巴菲特而言绝对是沉闷的。虽然”9·11“事件导致其保险业务损失就达20亿美元,但或许这也并非一个偶然事件:自从1998年以220亿美元天价买下全世界第三大的再保公司通用再保险(GeneralReinsurance Corp.),累计损失已经超过30亿美元,一直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财务黑洞。

 公司二把手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也在去年警告说,未来公司将可能不再能够为股东持续带来两位数的投资回报,这一数字很可能会将降至6%到7%。

香港资金管理公司South Ocean Partners的投资人理查德·麦康奈尔在给客户的一份时事通讯中表示巴菲特投资的行业太传统,需要依靠其高超的选股能力。这些公司没有科技前景,并将很快失去其年事渐高的管理者和董事长,而且没有接替者。此外,地域性过强也是一大局限。这些都可能让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前景并不美妙。

□□难道格雷厄姆的魔法石失灵了吗?

哈格斯特朗认为,经历过这几年接连不断的教训,现在的市场的确更有效了,因此像以前一样单纯的寻找好企业然后耐心等待回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一年前,他就意识到“现在已经没有显著的商业机会”,所以他开始关注股价严重缩水的大企业,特别是那些因投资者过度紧张而股价跌得过分的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巴菲特忠实信徒的他背弃了价值投资理论,虽然不再耐心寻找“最好的”,哈格斯特朗开始在适当的价位接收一些他认为具备升值潜力的企业,比如正在信用危机中挣扎的泰科,他在13元的价位上大量购买股票,现在该股已经长到16元,比起当初6.98元的最低点长了近10元。

巴菲特也在做出相应的调整。为了保持规模达到930亿美元的公司稳步增长,现在他已经开始寻找50亿到200亿左右大小的收购对象,而不是几年前的1000万大小的企业。他亦表示准备将目标扩展到全球。

2003年最切近的机会可能是收购通用电气旗下的再保险企业(一种为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以分散风险的企业)雇员再保险公司(EmployersReinsuranceCorp.)——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收入有一大半以上来自于保险公司的运营,而非进行股市操作或者持续的并购。如果成功,伯克希尔·哈撒韦将在保险业也正处于几十年来最低谷的时期被打造为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商——此前再保险业务占全公司总收入的1/4左右。

通用电气自1984年买下雇员再保险公司后,后者一直是前者的重要现金支柱,但”9·11“给美国所有保险公司以巨大冲击,雇员再保险公司2002年全年损失预计在3.5亿美元到4亿美元之间,对于景况不佳的通用电气而言,这一亏损甚至可能影响到公司整体的信用评级,也将更深远的影响到公司现金流情况,因此,伊梅尔特(JeffreyImmelt)决意将之出售。

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一收购意义重大。有分析师表示,由于”9·11“事件,再保保费大幅调涨,平均涨幅超过60%,如今再保产业变得相当重要,而一旦从前五大一举跃居成为第一大,巴菲特将拥有更强大的价格主导能力。

这也意味着极大的风险,毕竟同时解决两家巨型再保险公司的困难并不容易。为了扭转颓势,2002年巴菲特率领旗下众多保险公司主动出击:在提高收费的同时,他进入了其他同行望而却步的诸多领域,包括世界杯取消保险、南海石油基地、芝加哥西尔斯大厦财产保险,以及反恐怖主义保险。成功的冒进让公司在2002年成绩不菲:前三季度S&P500亏损22%,但伯克希尔·哈撒韦盈利30亿美元。

而且,巴菲特闯入了两个他从未进入过的领域:能源业和电信业。其代表作分别是中美能源(MidAmerican Energy)和Level 3。而对于曾表示搞不懂的高科技行业,这次巴菲特的进入更给人以突兀之感。对此不愿过多评论的他表示他看重该公司创始人沃尔特·斯科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沃尔特有一种把事情由复杂变简单的能力。”

或许应该这样说:市场改变了,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理论者应该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寻找新的规则和机会,但基础的原则不应放弃——“你不是因为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就是对的或是错的。你是对的,仅仅因为你的事实是对的,你的推理是对的”,格雷厄姆的教诲对巴菲特影响深远,“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上帝只助自助者

巴菲特是金融史上最伟大的人,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他是唯一一位靠股市成为亿万富翁的美国人。

我们要讲金融奇才,肯定要从他讲起。

  巴非特的父亲是一个股票经纪人,巴非特从小就有机会在父亲的办公室里玩。

  巴非特8岁的时候曾劝14岁的姐姐买一家名叫"城市服务公司"的每股38元的的股票。不久股票下跌到27元,姐姐担心自己的全部积蓄化为乌有,每天责怪巴非特不该让她上当。后来股票回升到40元,巴非特赶紧卖掉姐姐的股票,付掉1美圆手续费后,他自己赚了5美圆。但是这家公司的股票紧接着已涨到200美圆一股。从这件事,巴非特得出两个教训:

  1、投资什么不能都听别人指挥;

  2、为客户投资可以,但不应该在投资的当时向客户每事必报。

  后来,巴非特读了格莱姆写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深受启发,于是决定拜他为师。

  格莱姆的投资方法以企业本身的价值为基准,只要股价低于企业的真正价值就行了。格氏认为市场迟早会认识到企业真正的价值而抬高股价。

  巴非特跟着格莱姆学习了三年,毕业后又跟着他干了两年。巴非特25岁那年,格莱姆退休,他只好回到家里,那时他个人资产14万美圆。

  回家后他组织亲友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但他对他的亲友说:就象外科医生在动手术时不能和病人谈话一样,他不想多费口舌解释,他与他的投资者约定,在投资者收回资本及相当于6%的年利后,其余的利润,投资者得四分之三,巴非特得四分之一。从1956年到1969年的13年里,巴非特使投资年收益率达到30%。

  巴非特投资的灵感来自阅读大量的公司年度财务报告,金融新闻和专业杂志。他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景产品和企业经理人员使用资金的能力,对企业进行分析,判断企业的内在价值,然后估计企业将来可以赚多少钱,来确定企业股价应该为多少。

  股价过高时,他不投。1969年,美国股市过热,巴非特找不到适当的投资机会,于是决定卖掉累积了十三年的股票,把钱退还给投资者。一下子,他的亲友中有50个人成了百万富翁。

  1973年美国股市低落,巴非特又重新人场,基本上次次成功:

  1973年,他以1060万美圆买了9%的《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到1989年,这些股票已价值48600万美圆。

  1974年,他以4500万元买下了一家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到1989年,这些股票已价值14亿美圆。

  1983年,他以6000万元买下了价值8500万元的一家家具公司。

  1986年,他以5亿美圆购买了18。7%的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到1986年底,这些股票已价值价值8亿美圆。

  1989年,他以10亿美圆购下可口可乐公司6。3%的股票,到这年年底,这些股票已价值18亿美圆。

  巴非特认为大多数企业是不值得投资的,股价一般都太贵,但少数优秀的企业股票偶尔也会很便宜。巴非特把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一般商品型企业,一种是特殊商品型企业。一般商品指消费者总是能买得到的商品,如马铃薯,铁矿石,咖啡之类,如果商品的价格提高,更多的商品就会生产出来,商品一多,价格就下跌,商品的高价格会无限止地吸引竞争者制造商品,只道无利可图为止。特殊商品指独此一家生产这种产品,他人没有能力竞争。一个大城市的日报(报纸作为一种商品)是最好的例子。巴非特喜欢的就是这类特殊商品的企业。

  巴非特认为一个优秀的投资对象,必须有如下七个特征:

  1、企业有特殊商品性质,产品成本上涨后能提高售价而不至于失去客户

  2、企业经理人员对本行的热爱几乎到了狂热的程度。

  3、企业的业务不宜过于复杂,太难管理,以至于限制了管理人员选择的范围。

  4、利润不应是帐面数字,应是现金利润。

  5、企业的投资收益率高。

  6、企业股价低,债务低。

  7、决不卷入有毛病的企业。优良的企业也有便宜的时候,那时你投资下去要比购买有问题的企业再加整顿容易的多。

“股神”旗下公司去年利润涨三倍巴菲特雄风再起

  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称,他的投资公司博克希哈撒韦在去年的跌市中宏图大展,全年利润增长了三倍。

  保险业、垃圾债券贡献大

 博克希哈撒韦公司2002年利润总额达到创纪录的42.9亿美元,合每股2795美元,而2001年的全年利润为7.95亿美元,前年的恐怖袭击使该公司的再保险业务遭受沉重打击。2002财年收入增长10%,达到创纪录的423亿美元。截至2002年末,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3亿美元,这为巴菲特施展手脚进行新的投资准备了财源。

  这个巴菲特进行投资的旗舰公司从1965年设立以来的38年中,只有四年业绩跑输同期标普指数,38年来年均帐面净值增长22.2%,从1965年的每股净值19美元飚升至2003年3月7日的41727美元。上周末,该公司股价收报每股64800美元。

  去年,该公司的业绩受益于三大块:Geico汽车保险业务获得69亿美元的保险金,税前承保利润达4.16亿美元,几乎是2001年2.21亿美元的两倍;对一些垃圾债券和贷款进行的投资,获得了五倍的收益,去年末投资资金增加到了83亿美元;98年收购的通用再保险公司恢复了元气。

  股神介绍投资技巧

  巴菲特重申他的投资原则,即他投资的公司的经营状况从“佳到最佳”,它们的CEO从“最佳到更佳”。他将这两点视作“购入策略”,同时,收购价也要合理,每年税前回报在10%以上。卖入之后,他没有“沽出策略”,既不会高价抛售,更不会分拆套现,使不少有意出售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企业均将巴菲特作为优先考虑对象。

  其二,巴菲特喜欢任用老人。他投资的公司中,有六名CEO超过75岁,他认为“教新手以老把式十分困难”。换言之,在瞬息万变的投资领域,传统智慧和经验这类老把式是教不出来的。

巴菲特还对投资者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不要投资仍有很多未处理的“股票认股权证”的公司,同时避开对退休计划花样太多的企业,因为这些都有可能是会计帐目做手脚的地方。二是如果会计帐目上出现较多模棱两可的“附注”,则可能是CEO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类企业要避而远之,因为“魔鬼往往在细节之中”。三是对盈利前景作太乐观预测的公司也不可信。

过去一年来,美国股票市场上演高台跳水,股市财富一下减少了将近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虽然投资商们早已欲哭无泪,但华尔街却有一个人气定神闲。他就是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

  “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巴菲特最近在其旗舰上市公司的年报里,引用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这句谚语,再次阐述了他的投资概念。在他看来,黄金白银最实际,把钱押在没有盈利的网络公司上,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发财梦。

  早在两年前,巴菲特就预言技术网络泡沫将破裂。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反映技术股走势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持续下泻,如今已经从5000点高位,跌穿2000点主要心理关口,重新回到1998年12月的水平上。许多华尔街的投资商身价一落千丈,但始终坚持投资在保险、零售等旧经济公司的巴菲特,他控制的上市公司去年则逆势而上,大赚33亿美元!

  巴菲特在美国人眼中是活财神。他的旗舰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的成就在世界上独一无二。30年来,这家公司的资本年平均盈利率达到24%,其股票是全球股市上最贵的。当然,一年多前技术股如火如荼的时候,这家公司也曾经黯然无光。当时股市投资者对技术网络股几近疯狂,但巴菲特不愿冒险,他宁愿与这类股票擦肩而过,为些哈撒韦公司的股价大幅回落。去年初华尔街各类股指连创新高的时候,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价格赫然触底,由于1998年公司每股盈利2362美元,1999年跌至只剩1025美元,哈撒韦公司的股价跌到4万美元,较全盛时期1998年6月底的8.4万美元,下跌了一半以上。

  当时,人们对巴菲特颇多微辞,就连他本人也在向股东交待过去一年投资情况的年报里说:“即使乌龙侦探克鲁索(电影中的法国低能侦探),也能一眼看出你们的主席有过失……我的‘资产分配’不及格,最多只有丁级。”

  不过巴菲特并不想改变自己的投资理念。他认为,美国企业高获利水准难以维持,美国长期利率在5.5%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股东权益报酬率能否维持在18%至20%很值得怀疑。他的投资观点是,不迷信华尔街,不听信谣言,积极跟踪购买那些被称为“烟屁股”的正在跌价的股票,并且不计较短期的得失。他只选择那些在某一长期行业中占据统治地位,技术上很难被人剽窃,同时有过良好盈利纪录的企业。至于那些今天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的高技术公司,巴菲特总是向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们。

  巴菲特是一个长期投资家,他的爱好就是寻找可靠的股票,把它尽可能便宜地买进,尽可能长久地保存,然后坐看它的价值一天天地增长。1969年,美国各方面的情况都很好,经济持续增长,股市上扬。但巴菲特认为这样下去不会有好结果,他的教条之一就是当股市猛涨的时候要保持距离。他往后缩了,再也找不到想要买的股票。于是他决定清算自己的公司,把属于每个股东的股份都还给他们。他决定休息一段时间,等待股市下跌。果然,到70年代初,股市开始动荡,华尔街大公司的股票一个接一个迅速下跌。这时候,巴菲特开始出击。他新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并使它在几年之内,成为可口可乐、吉列、《美国快报》、迪斯尼、《华盛顿邮报》等众多美国知名企业的主要股东。

今天的情况同当年有相似之处。网络破灭带动整个股市走低,或许又给巴菲特带来了再创奇绩的机会。而他本人给股民们的忠告是:“人们总是会像灰姑娘一样,明明知道午夜来临的时候,(香车和侍者)都会变成南瓜和老鼠,但他们不愿须臾错过盛大的舞会。他们在那里呆得太久了。人们现在已经--或者是应该--了解一些古老的教训:第一,华尔街贩卖的东西是鱼龙混杂的;第二,投机看上去最容易的时候也最危险。”

别买网络股

  去年3月10日,巴菲特的公司公布上年业绩:由于在奥马哈保险公司的投资失败,公司股票跌了将近50%,而同时,纳斯达克指数涨到历史最高点5000点。在几乎所有人因为网络、科技股大赚特赚时,投资巴菲特的公司竟会出现巨大亏损。巴菲特面临来自股东的巨大压力。要知道,他是美国股神,36年来一直是收益年增长23.5%的股神。当时他在给股东的信中向大家道歉,同时他表示将关注网络股。

  一年过后,峰回路转,纳指从5000高位跌破2000,往常100多美元的股票跌到1美元以下被摘牌,而巴菲特公司的股票走一个完美的U字形,又回到两年前的水平。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又重新赢得掌声。今年的信中,他对网络股作如下总结说:“不管它意味着多么光明远大的前景,只要现在或几年内没有创造价值,那就是价值收缩,而非价值创造。现在看来,泡沫的成因在于人们太在意IPO(首次公开上市)而不顾上市后的业绩了。”

  几十年来巴菲特有一套投资理论,这套理论使他在股市中常胜,也使他远离高科技股:第一,长期投资,投资的不是概念、模式,也不仅仅是股票本身,而是真正的生意,投资能创造可预见性收益的公司。第二,讨厌股票期权多的股票,像高科技股,称这种股票是彩票。第三,买身边的品牌。谁做的广告多,消费者喜欢,就买谁。巴菲特的眼光一如既往。他最后说:“我只能给大家带来合理的回报。”

投资中油

-在亚洲寻找机会

  2003年5月4日,巴非特这位72岁高龄的领袖级投资人物对外宣称,由于美国公司的股价太高,而日本股市一直阴云密布,因此手中持有包括中石油在内的几家亚洲大公司的股份理所当然。

  在亚洲寻找机会是巴菲特近年来的投资新策略,他曾将目光瞄准日本市场,但是由于日本股市持续低迷,特别是投资回报低于预想,巴菲特旗下的投资公司在日本市场几无斩获。由此,巴菲特转战中国,向中石油抛出了绣球。人们普遍认为,倾向于连锅端的巴菲特这次会继续大量增持中石油股份,但巴菲特对这种想法予以回击,他表示,并非在中国,也许会在亚洲的某个地区满盘吞下某个他所看好的公司。

  根据香港联交所提供的资料,巴菲特公司目前已持有中石油总股份的0.7%,此外邓普顿基金(Aberdeen)持有中石油2%的股权,英国石油持有2.3%的股权。由于有这样一批长线投资的机构驻足,目前中石油实际流通股份仅占其H股的5%。

  中石油方面对巴菲特巨资购买该公司股票本能的惊异后认为,除了看好中石油的赢利能力及高股息回报,似乎没有其他可以让人信服的解释。在巴菲特介入的消息爆出后,中石油股价连续5天的高涨反映又出投资者对巴非特的信服。

在亚洲市场驻足良久的巴菲特反驳了一些患亚洲投资恐惧症人士的观点,他认为尽管在亚洲投资会比在美国本土有更多风险,甚至还会有投资错误之嫌,但他依然愿意冒这个风险。

巴菲特自言露马脚

  巴菲特的家乡位于美国中部小城市奥玛哈,Berkshire公司在当地召开的股东大会是当地每年一度的盛事,今年也不例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1.5万名股东前往,多于去年的1.4万人,不管是华尔街的重量级券商、普通美国投资人,或是欧洲、亚洲等地方的巴菲特迷们,一大清早都会在会场入口前大排长龙,以便进场能坐到好位置。Michael说Berkshire的股东大会像一个嘉年华会,其属下的公司设置很多摊档销售糖果、纪念T恤、家庭产品、汽车保险以至私人飞机。Michael笑言,巴菲特成为带动奥玛哈小城旅游业的龙头产品。

  而股东大会的重头戏,仍然是Berkshire公司在当地体育馆安排的答问时间,在长达5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从5月4日上午9点到下午3点,巴菲特和其合伙人Berkshire的副董事长查理孟格(CharlieMunger)对股东包括媒体的提问,极具耐心。律师出身的查理孟格比巴菲特年长几岁,一向沉默,十足的冷面笑匠。两位古稀之年拥有亿万财富的长者,从容睿智,句句掷地有声。

  10多个关于Berkshire增持中石油的疑问,使得全世界的投资者都注意倾听这个原本只有亚洲投资者才关心的问题。在巴菲特增持中石油股票之前,中石油——中国最大的国有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很少为亚洲之外的人所了解。但是自从4月末爆出亿万富翁巴菲特的增持动作后,中石油迅速变成著名公司并成为基金们的爱股。4月24日以来,中石油H股一路攀升最高涨幅达到12%,中石油纽约ADR在短短一个星期内也升近9%。投资者在Berkshire股东年会上都希望从巴菲特那里得到一个“为什么”。

  而巴菲特婉拒发表他买中石油的原因,他认为谈论股票投资有悖他的原则,他更倾向保守个人的投资策略。巴说是香港交易所一项新的披露规则迫使他露出马脚。(an ewdisclo sure rule on the HongKong stock exchange forced him to reveal his hand.)

  我们比巴菲特慢了

  香港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及期货综合条例》,今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董事和大股东的监管,持有上市公司5%(原来为10%)权益以上的股东,必须向港交所披露,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隐形股东”在新的披露规则下无所遁形。当然,最受人瞩目的就是股神巴菲特了。

  人们先是惊讶继而激动,以长期投资著称的巴菲特原来持有大量“中国石油”股份,约11.8亿股,占流通股的6.71%。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的回答不能阻止人们继续猜测亿万富翁为什么一路看涨中石油,而这与他在美国长期奉行的股票投资哲学显著背离的投资行为,绝对不像他所说的“(对中石油投资一事)那算不了什么,那是Berkshire一个很小的投资”,确实是Berkshire的一个小投资,但巴菲特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件小事来做。

  第一家爆出巴菲特进入中石油股份的消息是彭博社(Bloomberg)4月24日发布的,25日,财华社发布消息,巴菲特持有中石油流通股份由6.71%升至7.17%,随后国内外媒体广泛跟进。

  而消息报道的仅仅是巴菲特在4月9日的增持行为,而此时间巴菲特已经完成了大笔买入。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增持主要是在4月17日至24日期间完成,实际上增持工作从4月9日就已经开始,9日、11日、15日,分别在1.66港元、1.657港元、1.66港元价位买进8049万、8537.2万、3141万股;从17日开始步伐加快,分别在17日、22日、23日、24日以(17日买入价未披露)1.668港元、1.67港元、1.61港元买进1.7658亿、1.62082亿、1.0524亿、2.165亿股,持股比例也由4月9日之前的6.71%一路跃升至13.35%,总持股量为23.47761亿,按5月14日的市价计算流通市值在41亿港元左右,占中石油总股本1.33%。巴菲特增持中石油所费资金总额大致为14多亿港元,以简单加权平均计算,成本大致每股在1.65元左右。

  香港交易所资料显示,巴菲特4月份每一笔交易的披露都是在《证券及期货综合条例》103条的约束下:因股份取得或处置而导致你在上市法团(上市公司)的股份权益的百分率水平跨跃某个百分率整数(例如你的权益由6.8%增至7.1%,跨越了7%)。

  但是,巴菲特4月9日第一次增持中石油股份的情况在4月24日才披露出来,而根据《证券及期货综合条例》的要求,交易行为发生后的三个工作日就必须披露,也就是巴菲特在4月12日以前就必须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信息披露材料。记者联系香港交易所,香港证交所证实,4月12日巴菲特在提供了第一次增持行为的信息,但由香港交易所挂上网站,向公众公开是在23日。交易所声称因为新条例刚刚实施,4月1日后收到几千份来自股东的信息披露材料,处理上需要时间。

  这其中就耽搁了11天,媒体从交易所网站获取信息又迟去一天。也就是说投资者对巴菲特进入中石油的这一信息,有所反应已经是12天以后了,市场效率低下的代价就是你要付出比别人高的成本,我们很难揣测出巴菲特在短时间内进行大笔交易的意图和策略,但可以确定的事实是,跟风的投资者成本明显高于巴菲特本人,你绝对拿不到1.65港元一股的价格。

  巴菲特想要什么

  香港证券界资深人士认为,巴对股票市场的投资并非不注重策略,他在股票市场的投资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实业投资的动向。巴菲特在奥玛哈股东年会上表示,早在3年前开始关注国家能源业,目前他手中持有全美石化业8%的股份,并将在今后几年内陆续增大能源股份额。巴在股东大会上明确强调“我不了解中国,所以不会对中国做出什么样判断,但是我明白的是石油行业在中国前景会好”。

  巴菲特虽然给了我们一个预期,但我们仍然感到模糊,最直接的利益来自哪里?买股票无非三个目的:其一,控股进入公司,进行经营;其二被动投资,获取股息回报。其三,低买高卖市场投机。

  香港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只有第一种符合巴菲特多年的投资原则。

  中石油是行业内最大的油气生产销售商。2000年4月7日,中石油全球初次公开发售每股面值为1元人民币的175.82418亿股的股票,其中H股134.47897亿股,4134.521万股为美国存托凭证即ADR(每一单位ADR等于100股H股)。资深市场人士认为,巴菲特由美国市场通过买入ADR而进入中石油,因为两者股价(H股价格:ADR股价/100×7.8)差距不大,从某种程度上说,中石油ADR就是在美国市场买入其香港H股的凭证,对人员精练的巴菲特投资队伍来讲买ADR是捷径。

  以持股而言,中国政府仍持有中石油90%的股份,巴菲特凭借1.33%的股份显然难以充分表达意见,巴自我安慰“这要到投票时和中国政府保持一致,那就相当于我们一起控制公司了”。显然,巴对进入营运的预期并不很强烈,至少他很清楚,这绝不是短时间内的事情。

  2002年公司税前利润692.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469.1亿元人民币,每股基本及摊薄利润为0.27元人民币。

  一位香港分析师说,“巴在中石油上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投资者,因为中石油控制了2/3的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

  因为这为他提供了一个极大机会能够得到扣除税收前10%的回报。”

  但与此观点相反的是,所罗门美邦等投行正建议沽出中石油,他们认为更好的选择是中石化(386.HK)。

  如果排除前两种目的,有市场人士惊呼简直不敢设想,巴菲特会来炒卖中石油的股票,这太不符合逻辑了。

  香港专栏作者曹仁操则直接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巴菲特投资中石油,那是“犯傻了”。

  巴菲特曾说过“买股票前,你要假设这只股票从明天起开始停牌3~5年”。我们不妨等待,让时间来告诉我们巴菲特究竟为什么买进中石油。

  巴菲特的Berkshire传奇

  买入中石油股份的BerkshireHathawayInc.是巴菲特的旗舰公司,实际上这是一个富人俱乐部,或者说,如果你加入得早,那么你已经就是富人了。

  纽约时间5月14日,Berkshire公司A股(BRKA)每股收市价73600美元,Berkshire公司B股每股收市价2451美元。由于Berkshire股票昂贵,所以像Michael那样只拥有1股、2股的小股东,把这作为亲近巴菲特的一种方式,在巴菲特迷中是普遍存在的。

  巴菲特的Berkshire公司实际上是一个投资基金,投资于证券,也投资于产业,最多的是通过投资股票进而进入产业。Berkshire公司旗下拥有许多企业,主要涵盖金融保险、新闻事业及各种家用品诸如食品、家具、珠宝等生产与销售,同时拥有许多大公司的主要股权(通常为其第一大股东)包括美国运通、可口可乐、迪士尼、吉列剃须刀(Gillette)、麦当劳、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以及花旗银行等。

  巴菲特进入Berkshire,是在1955年,当时Berkshire与Hathaway合并,巴菲特以10万美金合伙,时年25岁。10年后,巴以1400万美元(7成股权)入主BerkshireHathawayInc.取得经营权。1970年起担任Berkshire董事会主席至今。1988年Berkshire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RK。巴菲特曾半开玩笑地对经纪商说:“假如你从今天起在两年内能成交一笔Berkshire的股票,你就算是成功了。”此话后,其股价一路攀升,在1998年最高涨到接近9万美元一股,在科技网络股红火的2000年上半年曾跌到4万美元一股。

  Berkshire的股本小且股权集中。

  最初能够分享巴菲特“点石成金”的天赋的人并不多,在1996年中,BRK分出一小部分股票进行存托,一股拆成30股成为BRKB股,原来BRK股份成为BRKA股,即Berkshire公司B股权益相当于A股的1/30。此后股本数量一直维持到现在的状况:Berkshire公司A总股本为131万股,B总股本为681万股,其中B股可以转回A股,A股不能转为B股。

  巴菲特近年开始逐步选择投资美国以外市场的因素之一,就是他认为美国的股价太贵,也许他是从价格和价值的相对角度看,而我们从绝对角度看,实际上他正是高股价的忠实拥护者,而高股价又忠实地维护了这个富人圈子,保持了纯度。

  有巴菲特迷认为,这是个良性循环,巴菲特投资成功造就富人,而在持续投资的过程中,富人比穷人理智得多,例如中石油股票投资,可看长也可看短,从容淡定。

  -为何投资中石油?

巴菲特虽然没有透露为何对投资中石油情有独钟的真正原因,也没有对投资中石油发表任何评价,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并不希望公开自己的投资策略。但是据观察家分析,巴菲特投资中石油可能出于以下原因:

其一,中国大公司股价很低;

其二,他对在中国长期投资有信心。以巴菲特一向谨慎的投资原则,出手中石油应该事先就已经有了周密的部署和详尽的考察,其中包括和中石油有关人员接触及研读对方财务报告。

  然而资料显示,中石油2002年营业额为2444.24亿元,比上年升1.29%;净利润为469.1元,升3.17%。2003年第一季度,中石油原油产量同比略有下降,加工原油量按年增长9.27%,原油平均实现价格提高66.8%,可销售天然气产量按年提高12.84%,乙烯产量按年增长11.55%。

  中石油主要控股锦州石化、吉林化工、三星石化等多家中国A股和H股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目前中石油主要从事石油及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原油及石油产品的炼制、运输、储存及销售,其他相关石化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以及天然气的输送及销售。目前天然气与管道业务为集团重点发展的业务,并预期成为集团集团未来盈利增长的动力。近年来,中石油通过一系列收购,稳步拓展海外业务:2002年收购戴文能源公司于印尼的油气业务;2003年4月24日以6.4亿元增持印尼加邦区油田15%的股权。

对于习惯价值投资的巴菲特而言,显然很有吸引力。 他暗示投资中石油缘于看好全球能源业的潜在增长需求,并有意加大对能源股的“挥金”力度。

  -巴菲特的六大收购战略

  巴菲特在40年时间内投资了大约十多种股票,为旗下公司赚取了几百亿财富。他奉行长期投资战略,当公司股价被市场严重低估时他大量买进,然后一直持有。这就是巴菲特著名的内在价值高于市面价值的投资理论。

  巴菲特曾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中,详细表述过自己的六大收购战略。第一,对象是大公司,至少有1000万美元的税后利润;第二,经过证明的持续赢利能力;第三,在少量举债或不举债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状况良好;第四,管理得当;第五,业务简单;第六,明确的价格。同时,他不会从事敌意收购,并偏向以现金方式收购。一向对新兴市场投资淡漠的巴菲特认为,诸如国家能源业等传统产业是自己比较看好的投资对象。

打破惯例开始投资科技股

2002年7月巴菲特购进光纤网络营运商Level 3总值1亿美元的可换股债券。

  巴菲特购入的这批债券2012年到期,票面息率为9厘,行使价每股3.41美元,比Level 3上星期五收盘价2.89美元高出18%。因为他一向都避免投资科技类股。财经人士认为,巴菲特这次的投资不同寻常。

  Oakwood宣布,将从11月15日起进入破产保护期,原因是“2000年及以前的贷款表现持续下降,活动房屋资产支持的证券市场条件进一步恶化。”Oakwood在这个市场放出贷款。

  这样一来,“贷款服务的所得显着削减,”而已经发行证券的担保费用却在上升。

Oakwood不断关闭制造业务,而寄希望于零售业务,以期遏止亏损扩大。该公司第三财季的亏损总额达1亿1980万美元,折合每股12.61美元,2001年同期的总亏损和每股亏损分别为5020万美元和5.33美元。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控股公司在对Oakwood新注入的资金将为该公司蠃得重组的时间。该公司执行长斯坦迪希(Myles E. Standish)说,他对新的融资协会感到“很高兴”。

  斯坦迪希说,上述2亿1500万美元的破产保护融资,预计将于下月获得一破产法院的批准。其中1亿4000万美元用作公司一般流动资金,7500万美元用作贷款服务的预付款。

  根据协议,当Oakwood脱离破产保护地位时,波克夏公司将成为它的最大股东。与此同时,该公司的既有股东将“获得一种票面价值的认股权证,其实际价值大约只相当于重组后公司普通股价值的10%。”

  Oakwood创建于1946年,于31年前上市。这是该公司的第二次重大重组,上一次是在1980年代末,因为对德州过度投资而引发危机。该公司去年销售超过10亿美元,其竞争对手包括Fleetwood(FLE)和Champion(CHB)。

老江湖巴菲特看好电信业股票

股神”沃伦·巴菲特正在买进电信股票!在冷眼旁观“新经济”泡沫不断膨胀,直至破灭后,当其他投资者慌忙携款逃离电信业的时候,巴菲特却大手笔地向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电信公司投入巨资。

  巴菲特终于“触电”

  7月8日,巴菲特旗下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宣布,将与莱格·马松(Legg Mason)和郎利夫(Longleaf Partner)组成投资联盟,从美国电信运营商国际宽频网络基建及通讯公司(Level3 Communications Inc.)购买5亿美元的可兑换债券。其中,巴菲特和莱格·马松将分别投入1亿美元,而郎利夫将包揽剩余的3亿美元债券。

  协议规定,债券利率为9%,10年到期。虽然与电信行业现行的债券利率相比,此收益率较低;但在满足某些条件后,国际宽频的债券可以随时以3.41美元的价格转换为普通股,此转换价格略高于该公司目前股价。另外,双方还在讨论将这笔债券转换成公司可转换优先股的可能性及所需条件。

  这太令人惊讶了,曾经避科技公司如避猛兽的巴菲特竟然在向电信公司投资?曾几何时,就在“新经济”高科技公司如日中天的时候,巴菲特却在建议大家购买“旧经济”的股票,而他自己

  更是把钱放进了别人眼中没啥前途的零售、制造、服务行业。巴菲特的神话因此还一度遭到很多人的质疑。

  但泡沫的破裂让人们再度想起了巴菲特的警告———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投资陷阱”,曾经嘲笑巴菲特跟不上时代潮流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手中的股票变得一钱不值,而巴菲特如今依然拥有35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号称世界第二富翁。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中有这样一条不去碰那些自己不懂的行业。巴菲特的同乡兼好友、国际宽带的总裁兼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沃尔特·斯科特曾不止一次地建议他向光纤通信业投资,但都被他以上述理由拒绝了。难道说巴菲特现在变成了一个光纤电信专家了?应该不太可能!难道说这是巴菲特为了帮助面临困境的国际宽带所作出的义举,这也不是他的风格。

  所以,可能性较大的解释就是,对财富有着近乎猎人般直觉的巴菲特又预见到了别人没有、或不敢想象的未来。

  谷底之后是复苏

  熟知巴菲特的人都知道他还有一句名言———如果这种股票已经不能再便宜了,那就一定要买。由此,一些人总结出了一套投资规律———如果巴菲特开始买进,就说明这个行业的谷底已经不远了。而谷底过后,就是复苏。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突然减速,电信运营商们突然发现原来市场需求并不像他们曾经预测的那样巨大,巨资铺设的光缆网络只能闲置不用。电信业步入危机时代:环球电讯、360Networks、Covad、PSINet、威廉姆斯通讯等著名或新兴的运营商陆续提交了破产申请;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世界通信、Sprint、MCI等长话运营商被沉重的债务压的喘不过气来;朗讯、北电网络、JDS、思科等电信设备制造商也为堆积如山的库存伤透了脑筋……

  世界通信虚报巨额利润的丑闻更是将投资者的信心打了个粉碎,自从2000年以来,全球的电信公司市值缩水高达3.8万亿美元。

  也许听起来有些荒谬,但此种局面正是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者所盼望的。也许对于科技他们真的知道得不多,但对于行业复苏过程中的行业重组,他们却是行家里手,知道如何大捞一笔。

  其实现在的电信业较以前更加“明朗”,投资者曾为押宝哪个电信公司会成为日后的行业领军者而苦恼,但现在结果很明显,那个能够在行业整合中生存下来的人就是未来的统治者。巴菲特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支持者,莱格·马松和郎利夫都是华尔街分析师所尊重的资产管理大师。

  电信业整合即将开始

  但为何巴菲特要选择国际宽带?虽然同其他电信运营商一样,这个公司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其财务运转还算健康。而且它还是一家干净的公司———如今,能够取得投资者的信任是最重要的。“触电”的消息传出后,投资者已经开始跟进,国际宽带的股票价格当日暴涨60%多,看来摆脱“垃圾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而有了“股神”在后面撑腰,国际宽带显得很有恢复信心。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克劳承认电信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但他同时指出这种动荡还带来了难得的机会。一家家电信公司的倒闭使大量的网络资产、客户资源暴露在空气之中,国际宽带将幸运地有机会以低廉的价格购入竞争者的资产。

  克劳毫不掩饰国际宽带的野心,他们非常有兴趣从处于困境的竞争对手手中购买电信资源。行业分析家认为,国际宽带的第一个目标应该就是威廉姆斯电信,因为二者的业务非常相近,经营的都是光缆数据传输网络。不过克劳同时还表明,公司的目标主要是对手的客源,基础网络还在其次。

  然而,现在就说电信业将迎来复苏仍旧为时过早。仅就国际宽带来讲,它能通过并购争取到更多的客户固然是件好事,但同时这还会为它带来巨大的债务问题。目前,世界宽带的债务大约为60亿美元,虽然它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获得流动资金,但如果它不能实现可观利润,当债券到期的时候,庞大的利息将宣布其死刑。

  而且对于巴菲特的举动,普通投资者还应该保持冷静。他最善长的事情就是“放长线钓大鱼”,他的目光比一般投资者要长远得多。对于他来讲,1亿美元不算什么,别人可不敢这么玩。

不过无论如何,巴菲特的“触电”还是足以让投资者抬起那低垂的头颅,这可是“股神”的选择。电信业的行业整合也许就会由巴菲特选中的国际宽带打响第一枪。

36年收益年增长23.5%

巴菲特36年来一直是个收益年增长23.5%的股神。此番纳斯达克暴跌、网络股缩水,使从不碰网络股的巴菲特公司的股票一路稳升,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又重新赢得掌声。

  几十年来巴菲特有一套投资理论,这套理论使他在股市中常胜,也使他远离高科技股。第一,他只从事长期投资,投资的绝不是概念、模式,也不仅仅是股票本身,而是真正的生意,投资能创造可预见性收益的公司。第二,他讨厌股票期权多的股票,像高科技股,称这种股票是彩票。第三,他认为买身边的品牌最可靠。谁做的广告多,消费者喜欢,就买谁。巴菲特的眼光一如既往。

  巴菲特投资成功的方略是多方面的,其中当数“集中投资”的方法最有效。很多投资者认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才算保险,因此,他们没有集中资金,反而将有限的资金四处出击。结果手中的资金被七零八乱的股票所肢解,导致手中股票不是这只股涨,就是那只股跌,一年忙到头,好的可以赚点钱,中的打平手,不好的情况下则是负增长……有的人年复一年,也不善于总结,总认为运气不好,其实这是犯了一个投资者的大忌。

  纵观中外股市操作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比较善于精心选股、集中投资,很少有分散投资能带来辉煌收益的人。这一点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极为重要。巴菲特将“集中投资”的精髓简要地概括为:“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你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取胜。”为此,巴菲特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以及评估它的管理状况而不是用于跟踪股价。巴菲特告诫投资“门外汉”们:注意力要集中。他个人坚持投资的四项原则是:

  1.企业原则———这家企业是否简单易懂?这家企业是否具有持之以恒的运作历史?这家企业是否有良好的长远前景?

  2.管理原则———管理层是否理智,管理层对它的股民是否坦诚?管理层能否拒绝机构跟风做法?

  3.财务原则———注重权益回报而不是每股收益。计算“股东权益”、寻求高利润的公司,公司每保留1美元都要确保创立1美元市值。

  4.市场原则———企业的估值是多少?企业是否会被大打折扣以更低值买进?巴菲特之所以得出“少便是多”的投资方略,很大一部分是受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的启发。1934年凯恩斯在给商业同行的一封信中写道:“通过撒大网捕捉更多公司的方法来降低投资风险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你对这些公司知之甚少,更无特别信心……人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有限的,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里,我有信心投资的企业也不过两三家。”作为投资人,起码应在购买一家股票之前,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了解,哪怕这家企业已被ST了。当然巴菲特是不会投资ST公司的,因为只有在我们中国的股市中,ST公司的股票才能够创造出奇迹来。但如果您能从巴菲特那里学到一些必要的投资方法,嫁接到中国特色的股市上来,即使购买与巴菲特思想相左的部分所谓“资产重组”股,也说不定一年的收益大大超过巴菲特;如果硬要套老巴的绩优股理念长期持有的话,也未尝不可,但你必须要有耐心。

巴菲特他所信奉的集中投资原则,被许多投资者奉为金科玉律。但我们谁也不曾听说过巴菲特有什么管理学的理论。

但事实上,如果仔细研究他的投资原则,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原则也是企业家应该遵循的原则。我相信,用这些原则指导我们做企业,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来,就像运用巴菲特原则投资股市会取得超常的结果一样:

巴菲特的第一个投资原则是“找出杰出的公司”。这个原则的基础是这样一个常识:即一个经营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赖的公司,它的内在价值一定会显现在股价上。所以投资者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在无数的可能中找出那些真正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管理者。用这条原则于企业,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像大部分人买股票一样——抓着一切可能的市场机会,而是耐心、细致地寻找出自己“最杰出的市场机会”,然后苦心经营。每一个机会都有代价,就像买了一种股票之后你就没有足够的钱去买其它股票一样。只有一些大机会才是值得你投资的。

  巴菲特的第二个原则是“少就是多”。对一个普通人来说,他认为只要有三家公司的股票就够了。他的理由同样是基于一个常识:买的股票越多,你越可能购入一些你对之一无所知的企业。而通常你对企业的了解越多,你对一家企业关注越深,你的风险越低,收益就越好。应用到企业上,就是要集中和专注于少数几个自己最有优势的领域,而不是盲目地多元化以求降低风险。实际上,我看到许多企业在依靠专注取得第一桶金之后又把挣到的钱浪费到了多元化的领域,最后又回到了起点。

  巴菲特的第三个原则是“押大赌注于高概率事件上”。也就是说,当你坚信遇到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好机会时,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大举投资。这也同样基于一个常识:当一个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时,你投入越多,回报越大。我相信好的企业家也具备这样的素质,就是看准了方向之后会集中自己的力量取得突破,而不是照常人的思维分散自己的资源以求保险。做企业家是要有知而后行的胆量的。

  巴菲特的第四个原则是“要有耐心”。他有一个说法,就是短于5年的投资是傻子的投资,因为企业的价值通常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充分体现,你能赚到的一点钱也通常被银行和税务局瓜分。同样,做一个企业,也要有耐性。世界上只有20%的创业企业能坚持到5年以上,但通常坚持下来的企业都有很好的回报。

  巴菲特的第五个原则是:“不要担心短期价格波动”。他的理论是,既然一个企业有内在价值,它就一定会体现出来,问题仅仅是时间。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预测出什么时间会有什么样的股价(事实上,巴菲特从来不相信所谓的市场/股价预测,他唯一相信的是,也是我们能够把握的,对企业的了解。)同样,做企业也有上上下下,如果我们不像一般人一样,企业有点问题就急于放弃,稍有一些起色就得意忘形,而是长期地苦心经营,那么,每个人都能取得经营上的成功。

  “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产生高于平均效益的股票,将你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求胜”是巴菲特的集中投资思想。同样,我看到的成功企业也都是选择了一些有前景的领域,集中资源、长期坚持不懈经营的结果。管理,其实很简单,就像巴菲特对投资的看法一样。

“如果你是投资家,你会考虑你的资产——即你的企业将会怎样。如果你是投机家,你主要预测价格会怎样而不关心企业。”同样,一个“企业家”会埋头打造自己的企业,而一个“商人”则更关注企业的价格。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老老实实地做“企业家”,成功的概率要比做一个包装、买卖企业的“商人”更大。

8年停滞不前

巴菲特对美国经济大唱反调,看淡美国经济将连续衰退8年。巴菲特与多名行政人员会面时,提醒他们做好准备,美国经济将长时间放缓。他预期,整个经济不但这个季度或今年内不可能好转,就是未来8年也会停滞不前。巴菲特把经济停滞归咎于90年代末经济增长过度所带来的后遗症。

这条极富震撼力的消息在2001年9月的《商业周刊》登出后,使美国经济的表现每况愈下,导致多名重量级市场及财经人士对经济前景表露悲观。

2003年这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投资者、也是仅次于比尔·盖茨的世界第二富人,在其公司的股东大会上说,在过去5年中,美国公司发生的错误的薪酬分配比过去一个世纪还要多。他警告1万多名前来参加会议的股东和来宾:“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只关心他们能从公司拿到多少钱。”

  72岁的巴菲特向来反对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薪酬制度,他同时还坚决反对滥用期权。他认为,正是这些不合理的薪酬和奖励制度,导致了过去18个月不断的美国公司丑闻。

  他特别指责了公司的会计师和华尔街的银行家,给日益恶化的公司道德起了推波助澜的坏作用。“在过去10几年中,那些审计师对作假的公司唯唯诺诺,不但与这些公司通力合作,甚至还为公司欺骗投资者出谋划策。”

  他对股东说,作为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们必须对这些贪婪的公司管理层施加压力,否则将重蹈20年前的覆辙:公司顶层与底层贫富悬殊,管理高层与向他们付薪水的股东相距甚远。

  巴菲特的表态受到了股东的热烈欢迎。在薪酬方面,巴菲特自己倒堪称表帅,去年一年,他的薪水只有10万美元,加上不到30万美元的补贴。

  巴菲特说,大股东应该给公司的管理层施加压力,因为小股东和个人投资者可能没有能力单独行动。他建议,机构投资者团结起来,共同制订规章制度,对于那些不遵守制度的公司,将不再为这些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在长达5个小时的问答时间里,巴菲特还批评了大多数美国公司不把股票期权当作一项高昂成本的做法。但巴菲特同时指出,现在最普遍使用的布莱克-休斯(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在评估激励机制方面,事实证明不是很有效。

  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还表示,由于保险业务增长强劲,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第一季度运营利润预计将能够达到创记录的17亿美元。

  对于未来的公司改革,巴菲特表示,他只将做个幕后工作者,但他不会“领导这场革命”。

再抨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并不懂事”是巴菲特的又一与众不同的论点。曾当过20家上市公司董事、与约250名上市公司董事有交往的巴菲特认为,独立董事鲜有称职之辈,他们普遍不符合“有商业头脑,对公司所从事的行业有深刻认识和有维护股东权益之心”这些独立董事的准则。但美国政府从1940年规定上市公司须设独立董事后,其比例不断增加,目前已增至董事会成员一半的超高水平,在巴老看来,他们对公司的贡献“绝对可悲”!

尽管美国股市近半年来一直萎靡不振,新经济公司频频预警,但股神巴菲特依然为其不灭的神话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巴菲特的旗舰公司日前表示,由于近一年来收购的公司都有盈利,二季度净利润高达

7.73亿美元,上升21%。由于马菲特继续看好传统经济。其下属公司一年来收购了包括油漆公司、珠宝公司等8家公司。巴菲特称,其利润主要来自于零售、制造、股务等行业的多项购并。

巴菲特1989年取得吉列董事会席位,当时Berkshire Hathaway支付了6亿美元,将其可转换优先股转换为11%的吉列股票。目前,Berkshire Hathaway拥有9600万股吉列公司的普

通股,占其已发行股票的9%,是该公司最大的单个股东,持股价值近30亿美元。

2002年9月巴菲特称,由于他需要在这一工作上付出较多时间,将在明年5月份退出公司董事会。他的投资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并不准备抛售吉列的股票。

2003年的3月4日,巴菲特为全球股市预言。他在写给其投资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股民客户的年度信件中表示,当前股市尚未触底,以不变应万变乃最佳投资策略。

 

最后的秘密

一,       巴菲特的投资逻辑

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然后将你的大部分资金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涨跌,坚持持股,稳中取胜。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分析企业经营状况、评估企业的管理上,以此决定是否对这个企业的股票进行投资,而不是跟踪股票价格的波动。

巴菲特说:

------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为重要。

  ------一生追求消费垄断企业。

  ------最终决定公司股价的是公司的实际价值。

  ------没有任何时间适合将优秀的企业脱手。

在巴菲特看来,选择合适的价格吃进优秀企业的股票,关注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一路持有,等待收获,就是成功。

二,巴菲特的投资策略

巴菲特有一套独特的投资策略,其步骤分以下四步:

  一、不理会股票市场每日的涨跌。

二、不担心经济形势。

三、买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四、管理企业的投资组合。

  首先,不理会股票市场每日的涨跌。众所周知,股票市场是狂癫与抑郁交替发作的场所。有时候它对未来的期望感到兴奋,而在其他时候,又显得不合理的沮丧。如果你坚信自己比股票市场更了解企业,那么,就拒绝市场的诱惑吧,只有这样,你才能接近成功。巴菲特说:“在我们买了股票之后,即使市场休市一两年,我们也不会有任何困扰,我们不需要对拥有百分之百股权的喜诗或布朗鞋业,每天去注意它们的股价,以确认我们的权益。既然如此,我们是否也需要注意可口可乐的股价呢,我们只拥有它百分之七的股权。”很显然,巴菲特告诉人们,他不需要市场的报价来确认自己的投资。

  其次,不担心经济形势。投资人时常以一个经济上的假设作为起点,而后在这个完美的设计中选择股票来巧妙地配合它。巴菲特则认为这种作法是极不明智的。首先,没有人具备预测经济趋势的能力,同样对股票市场也无法预测。其次,如果投资人选择的股票会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环境里获益,他们就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变动与投机。不管他们是否有能力正确预知经济走势,他们的投资组合将视下一波经济景气如何来决定其报酬。巴菲特较喜欢购买在任何经济形势中都有机会获利的企业。

  其三,买下一个公司,而不是股票。假设现在你必须做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你将会有一次机会选择投资哪一家公司。如果你已经抉择,而且已无法更改,你又必须持有这家公司股权十年,最后,由于拥有该公司的所有权而产生的财富,将会随着你结束股份持有而归于你的名下。现在你打算作何考虑?如果把与此相同的测验给巴菲特,他会非常有系统地按照自己的十二定律,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这样他就可以准确地判断是否投资某家企业。

  其四,既然你是企业主而不仅仅是股东,那么你的投资组合将会改变。原因是你不再只以价格的改变,或比较普通股每年的价格变化来衡量你的成功与否,你有选择最好企业的自由。没有法律规定你必须在你的投资组合中投资每项主要产业,你也没有必要在你的投资组合中包括20、30或40种股票以达成适应的分散化投资。如果企业主只愿意拥有十家不同的企业,普通股股东也一样能做到。

三,巴菲特如何衡量企业的价值

在市场定律中,企业有多少价值,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是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预期将会产生的现金流量,以适当利率加以折算现金价值。

  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就是公司的股东盈余。通过测量一段长时期的股东盈余,你将会

了解它们是否正持续以某平均成本率增值,或只是在固定价值之间徘徊。如果公司的盈余上下波动,投资者应该以长期利率计算出这些盈余的现值。

  如果股东盈余出现一些可预测的成长模式,贴现率可随此成长率减少,对公司未来的成长率别过度乐观。对公司未来的成长最好使用较为保守的估计,而不要热衷于过度膨胀的企业价值。巴菲特用三十年代的美国政府公债利率,将预期的现金流量加以折现。对于这个利率,他并不加上风险报酬。然而,当利率下跌的时候,他将会慎重地调高折现率。企业能否以显著的价值折扣购得?一旦投资人决定了企业的价值,下一个问题就是注意价格。巴菲特的原则是,只有在某个企业能以显著的折扣购得时,他才会买下它。巴菲特以两种方式处理这个问题。首先,他只盯住具有简单和稳定性特点的企业,来增加他正确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机会。其次,他坚持自己购买一家公司的购进价格和他计算出的企业价值之间一定要有安全边际。这个安全边际的缓衡效果将会保证投资者不受到公司未来现金流量变动的影响

四,巴菲特如何研究基本面

企业经营历史的稳定性:如果投资人打算把自己的未来投资用于一家企业,他就有必要知道该企业是否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不可能把自己的未来,赌注在一家没有经历过不同的经济循环和竞争力的新公司上。他应该确认他的企业已经走上轨道。隔一段时间,证明该企业的能力,能够赚得显著的利润。然而,企业也会有一段的利润中断期,像威尔斯法哥银行和CEICO,但仍然有稳定的营运历史。通常这个中断时期会提供投资者一次机会,以一个特别低廉的价格购买到好的企业。

  企业长期发展前景是否看好?最值得拥有的企业,是长期有最佳远景,且拥有市场特许权(即产品有独占性及差异性)。市场特许权是指销售产品或者顾客需要或想要的服务,市场中没有类似的代替品,但是它的利润并不稳定。市场特许权也持有大量经济上的商誉,允许公司比较能抵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不值得拥有的企业是商品企业。

  商品企业销售的产品或劳务,与竞争者没有区别,商品企业几乎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商誉,惟一的差异就是价格。拥有一家商品企业的困难是,有时候竞争者会以价格为武器,以低于企业的成本销售产品,来暂时吸引顾客,希望他们能因此保持忠诚。如果你的竞争对象中,经常出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你就完了。

一般而言,大多数的企业是界于两者之间,他们不是拥有弱势特许权,就是强劲的商品企业。长期而言,弱势特许权比强势的商品企业更有获利的希望。即使是弱势特许权仍有一些定价的能力,可以使企业赚得比平均投资报酬率更多的利润。可口可乐在美国被视为是弱势特许权,但是在国际上,特别是在没有类似替代品的市场上,可口可乐有强势的特许权。吉列和可口可乐有相同性质的特许权。而一家强势的商品企业,只有当它成为最低成本的供应者时,才可能会赚得平均水准之上的报酬,CEICO,佛莱迪麦克和威尔斯法哥银行在商品市场中经营,而产生高于平均水准之上的报酬。是因为它的保持低成本的供给者地位。特许权的一个优点是在于特许权能耐久经营,没有竞争力还是能够生存,然而在商品企业,经营无能却是致命的弱点。

五,巴菲特的几大投资原则

巴菲特的第一个投资原则是“找出杰出的公司”。这个原则的基础是这样一个常识:即一个经营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赖的公司,它的内在价值一定会显现在股价上。所以投资者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在无数的可能中找出那些真正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管理者。用这条原则于企业,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像大部分人买股票一样——抓着一切可能的市场机会,而是耐心、细致地寻找出自己“最杰出的市场机会”,然后苦心经营。每一个机会都有代价,就像买了一种股票之后你就没有足够的钱去买其它股票一样。只有一些大机会才是值得你投资的。

  巴菲特的第二个原则是“少就是多”。对一个普通人来说,他认为只要有三家公司的股票就够了。他的理由同样是基于一个常识:买的股票越多,你越可能购入一些你对之一无所知的企业。而通常你对企业的了解越多,你对一家企业关注越深,你的风险越低,收益就越好。应用到企业上,就是要集中和专注于少数几个自己最有优势的领域,而不是盲目地多元化以求降低风险。实际上,我看到许多企业在依靠专注取得第一桶金之后又把挣到的钱浪费到了多元化的领域,最后又回到了起点。

  巴菲特的第三个原则是“押大赌注于高概率事件上”。也就是说,当你坚信遇到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好机会时,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大举投资。这也同样基于一个常识:当一个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时,你投入越多,回报越大。我相信好的企业家也具备这样的素质,就是看准了方向之后会集中自己的力量取得突破,而不是照常人的思维分散自己的资源以求保险。做企业家是要有知而后行的胆量的。

  巴菲特的第四个原则是“要有耐心”。他有一个说法,就是短于5年的投资是傻子的投资,因为企业的价值通常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充分体现,你能赚到的一点钱也通常被银行和税务局瓜分。同样,做一个企业,也要有耐性。世界上只有20%的创业企业能坚持到5年以上,但通常坚持下来的企业都有很好的回报。

  巴菲特的第五个原则是:“不要担心短期价格波动”。他的理论是,既然一个企业有内在价值,它就一定会体现出来,问题仅仅是时间。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预测出什么时间会有什么样的股价(事实上,巴菲特从来不相信所谓的市场/股价预测,他唯一相信的是,也是我们能够把握的,对企业的了解。)同样,做企业也有上上下下,如果我们不像一般人一样,企业有点问题就急于放弃,稍有一些起色就得意忘形,而是长期地苦心经营,那么,每个人都能取得经营上的成功。

  “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产生高于平均效益的股票,将你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求胜”是巴菲特的集中投资思想。同样,我看到的成功企业也都是选择了一些有前景的领域,集中资源、长期坚持不懈经营的结果。管理,其实很简单,就像巴菲特对投资的看法一样。

  “如果你是投资家,你会考虑你的资产——即你的企业将会怎样。如果你是投机家,你主要预测价格会怎样而不关心企业。”同样,一个“企业家”会埋头打造自己的企业,而一个“商人”则更关注企业的价格。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老老实实地做“企业家”,成功的概率要比做一个包装、买卖企业的“商人”更大。

六,巴菲特十二项投资“金”定律

1.利用市场的愚蠢,进行有规律的投资。

  2.买价决定报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长线投资也是如此。

  3.利润的复合增长与交易费用和税负的避免使投资人受益无穷。

  4.不在意一家公司来年可赚多少,仅有意未来5至10年能赚多少。

  5.只投资未来收益确定性高的企业。

  6.通货膨胀是投资者的最大敌人。

  7.价值型与成长型的投资理念是相通的;价值是一项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而成长只是用来决定价值的预测过程。

   8.投资人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投资企业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边际”从两个方面协助你的投资:首先是缓冲可能的价格风险;其次是可获得相对高的权益报酬率。

  10.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

  12.不理会股市的涨跌,不担心经济情势的变化,不相信任何预测,不接受任何内幕消息,只注意两点:A.买什么股票;B.买入价格。

一直以来,资本市场存在一种认识,巴菲特具有某种认识公司价值的途径,或者说他具有比市场中其他人更敏锐的判断力,能更接近企业价值的真实。

企业一旦包装上市,资本市场就存在两种价值观点。一种观点,将股票视为类似债券的有价证券,公司可以理解为一个黑箱,关键是预期的红利回报。另一种观点则是从企业资产构成的角度理解问题,资产在市场上的潜在价值。

  那么哪一种观点是错误的,或者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很显然,两种观点都是合理的,至于由最终结果反推哪一种观点更接近于正确,则并不恰当。无疑,也不存在一个哪种评估必然贵的逻辑。

  投资者通常接受两种观点,即便这两种观点的立论是不一致的。同样的,职业投资人只是被训练成平衡看待两种价值观点的人,价值投资被认为是平衡投资,更多吸取了多方面的观点。由于两种观点在特定时期,推导出的股票价格是不一致的,因而投资者存在买入或者还是卖出的困惑。投资者“擅长”于高买低卖,因为他总是能找到相关的理论支持。

  “只要你持有的时间足够长,你就能看到你所希望的任何价位。”这无疑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论述,虽然该文好像是没有出处。如果投资者,只从一种股票价值观点的角度出发,那么无论是买入机会,或者是卖出机会都会出现。

  我们知道在印象上巴菲特更倾向于持有传统公司的股票,更多从公司资产构成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但持有可口可乐则肯定是从预期红利角度来理解,《华盛顿邮报》则是一家媒体企业,很难说和今天的网络企业有很大不同。巴菲特出色的地方在于,他从来没有混淆价值观点,始终从一个角度理解问题。

  反过来,市场或者财经媒体却在不断作观点的修正,某些时候以一种观点的立论基础驳斥另一种观点,在另一些时候,又正好是相反。股票价格则在两个区间剧烈波动。在这个过程中,唯一获益的是“严肃”的经济学人士。

  然后我们就知道了,大多数时候,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判断实际上可能是正确的,或者至少是接近正确的,但是投资者从来很难把握这种正确。中国网络概念股,正在给投资者叙说这么一个故事。职业投资人拥有更多信息,正因为如此也更容易受到两种观点的相互干扰。

  如果投资者持有两种观点都支持的股票,那么毫无疑问。几乎可以肯定是能够从中获益,问题在于,这样的股票应该是很难找,因为市场交易早已经消灭了大多数类似机会。

  附带有一个问题:通常我们接受一种观念,价值最终会在价格上得以体现,既然这是市场经济成立的前提。或者真的是这样,但是在很多时候这个命题是不重要的。市场只反映了买卖双方的观点,至于价格信号也可能是长期扭曲的,或者是从一个顶点滑到另一个顶点。

巴菲特、杜拉克和韦尔奇--财富时代的偶像

想想1999年,人们说“巴菲特老了,糊涂了”,人们说“杜拉克懂什么新经济”,人们说“韦尔奇刚学会用电脑”。而2002年,他们将会更老——杰克·韦尔奇67岁,沃伦·巴菲特72岁,彼得·杜拉克93岁。

     疯狂,有时简单

  巴菲特不喜欢任何无聊的聚会。他在奥马哈市的两层楼居所就是他的工作室。当周末他热爱交际的妻子在家举办Party时,他总是只打上一个照面。甚至,她幼小的女儿在楼梯旁摔了一跤,他也没有时间去扶一把。他是如此单一地热爱他的工作,以至他爱好唱歌的妻子最终与他分居。

  因为有了比尔·盖茨,巴菲特没有再成为世界首富。但这依然不能掩盖盖茨对巴菲特的尊敬,他说自己是个“巴菲特迷”。巴菲特是百万亿的富翁,但是他的生活如此简单,之前他甚至连美国以外的地区都没有去过。他的食物就由汉堡和可乐构成,年轻时他只喝百事可乐,直到他买了可口可乐的股票,成为它的大股东之后,他才改喝可口可乐。

    现实主义老头的经验

  老头成了岁末的时尚符号。网络英雄死了,3个老头又从坟墓里爬了出来。岁月总是惊人地轮回,这证明那些垂暮老人的话是对的。

  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在他的自传里,回忆了美国一、二十年代的汽车业的兴起和泡沫。当时,他的朋友推荐给他一个股票,是做一种可替换轮胎的。朋友给格雷厄姆开了一个后门——可以在该股票上市前购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始股。在该股票上市的当天,该公司在纽约最高的大楼制作了一个巨大的霓虹灯。当股票正式上市的那一刻,霓虹灯亮了,众人欢呼,而该公司的股票也随之飞涨,格雷厄姆兴奋地计算着他的暴利。

  结果,格雷厄姆损失惨重。这是格雷厄姆仅有的惨败,也使他的学生牢记在心,使巴菲特后来产生了一句名言:“股市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

  他认为,任何不可预测的远景都是骗人的。甚至在1999年和2000年上半年网络狂热、他的业绩赶不上股票指数的时候,他依然不改初衷。面对众人和他的投资者的质疑,他说,“非常抱歉,或许我真的老了,看不清目前的状况。但是,我依然只会用格雷厄姆传下来的价值估算法”。

当然,现在他的投资者们要感谢他,他让他们避免了损失。

  姜还是老的辣。看来,不仅在美国,在任何一个国家,长者依然统治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