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捕鲸叉真假:创新融资方式?破解“钱荒”困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16:20

国家实行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之后,今年一季度开始,南方一些中小企业开始贷款融资难,“钱荒”开始蔓延全国。

现在“钱荒”已经成为热点词汇,对此银行家顾虑重重、企业家忧心忡忡、老百姓人心惶惶,专家们也为此频频解读和支招。

一、剖析“钱荒”的形成原因

当前的“钱荒”是多种原因形成的综合症。

一是央行先是过去超发货币,今年开始又实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银根回笼货币,企业贷款成本增高,难度加大。金融危机后,央行为了扩大投资保增长,超发货币十多万亿元,M2资金曾高达75万亿,造成流动性过剩和物价上涨。今年为压物价、扼通胀,央行已6次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已提至21.5%的历史最高点,紧缩贷款规模2万亿元。致使商业银行手中缺钱,放贷规模缩小。央行今年又三次加息,提高了贷款成本,导致中小企业信贷难。

二是金融界体制改革滞后,国有官办垄断的银行体制与市场经济不匹配。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三十年,民营企业产值已占全国GDP的半壁江山,而民间银行至今仍是零记录。丰厚的民间资本得不到合理的投资之道,创办民间银行至今得不到法律的允许。多种所有制的银行体制至今难以建立。目前政府对民间融资一律视为高利贷行为而睁一眼闭一眼,不置可否。而对民间集资一律视为非法集资从严打击。

在这种国有官办银行一统天下的大背景下,国家紧缩银根则全国闹钱荒,而民间资本对此起不到补充和缓解作用,出现了部分地区中小企业倒闭现象。

二、用辩证心态看结构性“钱荒”

此次出现的“钱荒”是企业结构和金融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结构性“钱荒”表现为:

第一,民营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资本市场融资难,闹“钱荒”最重的是这些领域的民营中小企业群体。我国沿海大批出口企业受钱荒、人荒和人民币升值的三重打击而停产倒闭。

第二,国有企业不缺钱。银行紧缩银根紧的是民营企业而紧不到国有企业身上。国有企业是政府的亲生长子,保贷款必须先保国企,这个领域不存在“钱荒”问题。特别是国有垄断的中央企业,凭借垄断资源和市场获得垄断利润的国有体制优势。很多央企利润丰富,行业高福利,老总高年薪。像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巨无霸的央企每年丰厚的利润都在一千多亿以上,他们不缺钱,投资也不差钱,拿巨资到海外投资,亏损了也不心疼,真可谓财大气粗!

第三,国家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后,国有商业银行放贷时手中缺钱,而民间资本不但不缺钱,反而资金丰厚,估计全国民间游资在2万亿元以上,仅温州市的民间游资就在5000亿元左右,山西省小煤矿被收购重组合并之后,民间游资也在3000亿元左右,这些民间的游资和热钱找不到合法的投资场所,只好在地下涌动,到处炒房产、炒矿产,甚至到国外炒房子。这些游资炒作,导致民间借贷率节节攀升,金、银价格大起大落,游资投机花样迭出,寻找出路的巨额民间资金在中国市场左右突围,既得不到合理运用,也加大了泡沫经济的风险。

由此不难看出,从银行体系内部萌生的、在资本市场被放大了的“钱荒”不仅直接伤及实体经济的运行,也影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加重了经济泡沫的隐患。

三、破解“钱荒”的思路与对策

目前全国上下出现的“钱荒”是多种因素诱发的“综合症”,需要把握开方、对症下药、综合治理。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调整结构才能从根本上缓解“钱荒”问题。

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是资本存量增长,劳动力供给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现在是“钱荒”正在绑架资本存量,用工荒将束缚劳动供给。能突出重围的只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国应更多地运用市场这只手,提高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突出调整企业界和金融界的内在结构,才能最终走出钱荒、人荒和电荒等困局,推动经济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调整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之中。新兴市场国家为走出通胀阴影纷纷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资金发行量和放贷规模。我国实行此政策也有一年之久,实践证明,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是及时正确的,但关键要掌握好紧缩的力度和节奏,注重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科学性,不可力度过大、节奏过快、注意点刹车,不要急刹车,充分考虑经济的可承受性,力戒因“钱荒”而伤及实体经济,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是加快银行业改革,抓紧立法尽早开办民间银行,让我国的巨额民间资本从地下变成地上,从非法变成合法,让民间游资从小额担保贷款公司尽快发育成为正式的民间银行,逐步支撑起银行业的半壁江山,真正使国家银行体系从单一的国有体制走向国有、股份制、外资、地方和民间等5种所有制的多元化体制。多元竞争出动力,动力促发展。银行业在全国经济转型的大势之中,要尽早实现这种改革和转型。

四是加快金融创新,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引导企业融资方式转型,尽快从单一依赖银行信贷这种间接融资转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才能广辟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

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为主早已成为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融资常态。而我国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缺乏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意识和能力,金融业缺乏这种直接融资的体制和业态。今后要加大金融改革和体制创新力度,多培育金融衍生品,引导企业更多地从发行债券融资、交易股权融资和上市发行融资。培育和壮大资本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创新企业融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逆转融资难的困境。

   专家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需要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形成合力。中小企业要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综合采取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创业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这样既可缓解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有助于中小企业产权结构改善、实现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小企业是创造GDP的主力军,也是创造税收和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振兴中小企业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希望能引起政府各界的重视和支持!我们企望这一天尽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