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上有climacool真假:太上十三经注解 (目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8:43:02
搜寻:    书名  诗词名  作者   
搜索文句出处,请使用沽之齋全文检索。

分类:  宗教哲学  -  道家
太上十三经注解 (目录)
- by 李函虚. . . . . . 收藏本书

神仙以老子为宗。老子处世,事事不与人争。外捐荣华,内养生寿。安和定静,无为自然。然无为,则凡天下之异端邪术,竞躁纷纷,诡怪奇行,机诈扰扰,皆非老子之教也。曰自然,则所行所作,顺情合理,体造化而流行可知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也者,内以治身,外以治世,日用常行之道也。道之费隐不可道,道之发见则可道。统发见于费隐之中,至广至微,故道为非常之道也。名在无极不可名,名在太极则可名。生太 ...
第二章
(河上公注本作养身章,一作美善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高喻上,倾喻反复也),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节内形字,各本皆作形,王弼注 ...
第三章
(河上公注本作安民章,彭本作无为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第四章
(河上公注本作无源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圣人无为之道总在虚而用之耳。冲:虚也。道以虚为用,其量包天下、国家 ...
第五章
(河上公注本作虚用章,彭本作守中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无心于为仁,以适万物之需用。而万物各为其所需,自为其所用。不仁实仁之至也,若待仁以生育之,将物物要天地施惠而生育乃通,此必难周之势也 ...
第六章
(河上公注本作成象章,彭本作谷神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圣人守中以治身,以中之能养谷神也。谷神者,元性也。谷以喻虚,神以喻灵。性体虚灵则不昧。不昧者,即不 ...
第七章
(河上公注本作韬光章,彭本作无私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长生之道也。然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 ...
第八章
(河上公注本作易性章,彭本作上善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道贵谦卑,下而能上,故曰上善。其 ...
第九章
(河上公注本作运夷章,彭本作持盈章)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持:得也。揣:探也。人既得其气,而复有求盈之念,此招亏之端也,故不如其已也。人使 ...
第十章
(何上公注本作能为章,彭本作玄德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
第十一章
(河上公注本作无用章,彭本作利用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轮辐三十六,以象日月之运行。然毂在车之 ...
第十二章
(河上公注本作检欲章,彭本作为腹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爽:失也。狂:放也。奇珍、玩好,人所共夺。故 ...
第十三章
(河上公注本作厌耻章,彭本作宠贵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宠若惊,则必深藏美玉。辱若惊,则必重立根基。此潜心奋志之象也。贵若身,则必乐道安荣;患若身,则必和光弥谤。此抱元守真之法也。 何谓宠辱若惊 ...
第十四章
(河上公注本作赞玄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浑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 ...
第十五章
(河上公注本作显德章,彭本作保盈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 ...
第十六章
(河上公注本作归根章,彭本作虚静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
第十七章
(河上公注本作淳风章,彭本作太上章) 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圣人也。圣人居众人之上,故曰太上。或曰太上,上理也亦通。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矜能,使下民不争;不好利,使下民不贪;不爱欲,使下民 ...
第十八章
(河上公注本作俗薄章,彭本作大道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此章言治世隆污之道,然亦可悟治身之理。兹两举之,先无为之事,遂有慈惠之政,犹之失浑沦之体,遂 ...
第十九章
(河上公注本作还淳章,彭本作三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大也,又至也。至圣不用智,风尽敦庞,民多利益矣 ...
第二十章
(河上公注本作异俗章,彭本作绝学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畏畏(弼本作“不可不畏”,故其注亦大舛谬)。 绝学者,道全德备也。道德全备,何忧之有?以圣人视众人 ...
第二十一章
(河上公注本作虚心章,彭本作孔德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 ...
第二十二章
(河上公注本作益谦章,彭本作全归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 ...
第二十三章
(河上公注本作虚无章,彭本作自然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 ...
第二十四章
(河上公注本作苦恩章,彭本作跂跨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跂:望也。跨:趋也。跂则首仰,不能久立。跨 ...
第二十五章
(河上公注本作象元章,彭本作混成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 ...
第二十六章
(河上公注本作重德章,彭本作重静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以万乘之主,而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重者,水也。轻者,火也。水中生火,故以重为轻之根 ...
第二十七章
(河上公注本作巧用章,彭本作要妙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 ...
第二十八章
(河上公注本作反朴章,彭本作常德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此节有二义,皆为治身之士所当知而当守者。 一曰雄施雌化。《参同》云:“雄阳播玄施,雌阴统黄化。”是也。 ...
第二十九章
(河下公注本作无为章,彭本作神器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天下:比身 ...
第三十章
(河上公注本作俭武章,彭本作兵强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 ...
第三十一章
(河上公注本作偃武章,彭本作佳兵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是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 ...
第三十二章
(河上公注本作圣徳章,彭本作无名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 ...
第三十三章
(河上公注本作辨德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人事者,得妙智。自知其本来者,得圆明。盖已了性矣。胜人欲者,有定力。自胜其尸贼者 ...
第三十四章
(河上公注本作任成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视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汛兮其无涯,是可左右逢源,随 ...
第三十五章
(河上公注本作仁德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用之不可既。 大象者,无可象而象之,故曰大象,仍指大道也。能持大道者,则天下皆往 ...
第三十六章
(河上公注本作微明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固:先也。歙,敛也。欲歙固张,散将 ...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无为无不为者,无为之为,即是有为。契所谓处中制外、凝神成躯者是也。侯王能守,万物自化。 ...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 ...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宁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贵 ...
第四十章
(河上公注本为去用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复也。天地冥合,一阳来复,道之初动也。弱:柔也。身心恬静,专气致柔,道之妙用也。还丹之事,在乎以乾之有入坤之无,乾种之而 ...
第四十一章
(河上公注本作同异章,彭本为闻道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 ...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立三才之上,五行之先。太上论造化。故必以道为始。大道无形,浑然无极。迨其静中生动,而一乃见焉。一者,水也,在卦为坎。坎居北方,劳卦也。万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皆在 ...
第四十三章
(河上公注本作偏用章,彭本作至柔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至柔者:气与水也。气无不达之窍,水无不通之径,故能驰骋至坚而无间也 ...
第四十四章
(河上公注本作立戒章,彭本作为名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身亲于名,身多于货。得身无病,亡身有病。此理之晓然者也。故太上以孰 ...
第四十五章
(河上公注本作洪德章,彭本作清静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大成若缺,如日月之光,圆而暂亏,推而复明,故其用不敝也。大盈 ...
第四十六章
(河上公注本作俭欲章,彭本作知足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有道:是否运既久,阴极阳来之时。无道,是泰运既久,阳极 ...
第四十七章
(河上公注本作鉴远章,彭本作户牖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户:小门。以不出而知天下事,匡居所以明世务也。牖:小窗也。不窥而见天之 ...
第四十八章
(河上公注本作忘知章,彭本作日损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与为道不同,学贵求益也,然有由博反约者,益又何尝不损 ...
第四十九章
(河上公注本作任德章,彭本作浑心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无常 ...
第五十章
(河上公注本作贵生章,彭本作摄生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一作进)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 ...
第五十一章
(河上公注本作养德章,彭本作尊贵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
第五十二章
(河上公注本作归元章,彭本作有始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 ...
第五十三章
(河上公注本作益证章,彭本作介然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竿。非道也哉! 我:言我家也,非老圣自称之词 ...
第五十四章
(河上公注本作修观章,彭本作善建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
第五十五章
(河上公注本作玄符章,彭本作含德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鸷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
第五十六章
(河上公注本作玄德章,彭本作玄同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要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第五十七章
(河上公注本作淳风章,彭本作以正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乎?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民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
第五十八章
(河上公注本作顺化章,彭本作其政章) 其政閟閟,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耶。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民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 ...
第五十九章
(河上公注本作守道章,彭本作根蒂章) 治人事天,莫如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啬:俭也。早服 ...
第六十章
(河上公注本作居位章,彭本作烹鲜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烹与割不同,割尚分析,烹尚调和。小鲜:小物也 ...
第六十一章
(河上公注本作谦德章,彭本作下流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大过,欲兼畜人。小国小过,欲入 ...
第六十二章
(河上公注本作为道章,彭本作道奥道)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 ...
第六十三章
(河上公注本作恩始章,彭本作为大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 ...
第六十五章
(河上公注本作淳德章,彭本作愚民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 ...
第六十六章
(河上公注本作后已章,彭本作善下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 ...
第六十七章
(河上公注本作三宝章,彭本同)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 ...
第六十八章
(河上公注本作配天章,彭本同)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恃力曰武,恃气曰怒,接杀曰争,皆非善为士,善为战,善胜敌者 ...
第六十九章
(河上公注本作玄用章,彭本作轻敌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用兵者,他主我客,让他挑战 ...
第七十章
(河上公注本作知难章,彭本作知我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太上之言皆道也,然道不外乎人身,故曰易知、易 ...
第七十一章
(河上公注本此为知病章,彭本作病病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能知人所不知者,则道明德著,故为上也。强不知以为知者,则身贻大患,故曰病也。夫惟以强 ...
第七十二章
(河上公注本为爱己章,彭本作畏威章) 民不畏威,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威具肃杀之气,民不畏威,天将大其肃杀也。然天本好生不好 ...
第七十三章
(河上公注本作任为章,彭本作天网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勇: ...
第七十四章
(河上公注本作制惑章,彭本作司杀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手矣。 民不畏死,则不惧杀矣, ...
第七十五章
(河上公注本作贪损章,彭本作无生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上之食税多,民之饥荒起矣。上之有 ...
第七十六章
(河上公注本作戒强章,彭本作处上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者,气坚强者,骨气 ...
第七十七章
(河上公注本作天道章,彭本同)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 ...
第七十八章
(河上公注本作任信章,彭本作柔弱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
第七十九章
(河上公注本作任契章,彭本同)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万方多怨,君德必薄。遇民怨而犹不自责,反欲解和大怨,即有能和者,必有 ...
第八十章
(河上公注本作独立章,彭本作小国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
第八十一章
(河上公注本作显质章,彭本作不积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善、知,皆主立言 ...
第一章(序)
老子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前有幽阙后命门。呼吸虚无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总真童子食胎津,审能修之可长存。 此章乃少阳祖师开经赞也。祖师曰:老君常念玉文,尝即《内景经》删繁就简, ...
第二章(序)
黄庭真人衣朱衣,关门牡籥阖两扉。幽阙使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土生肥,灵根坚固老不衰。 籥鑰同锁鑰也,其机括有牝有牡,关门之时,以牡入牝,则籥合而两扉亦阖,喻言神气交媾,如牝牡之相衔也。作壮 ...
第三章(序)
中池有士服赤朱,田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闭之,神庐之中务修治。玄膺气管受精符,急固子精以自持。 中池为气海,一曰中心,内有修身之士。服赤朱衣,指心神也。田,丹田也。田下一寸为关元,二寸为中极,三寸为 ...
第四章(序)
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见之可不病。横径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嘘吸庐间以自偿,保守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使以幽阙流下竟,养子玉树令可杖。 首句与《内景》“宅中有真常衣丹”同。宅 ...
第五章(序)
至道不烦不旁迕,灵台中天临中野。方寸之中至阙下,玉房之中神门户。皆是公子教我者。 迕,逆也,又行也。至道逆行,然不同[2]旁门逆行,左上右下者,非正轨也。必须后升前降,乃自然之大路。灵台起于中天,即真 ...
第六章(序)
明堂四达法海源[3],真人子丹当我前。三关之间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 明堂即明堂宫也。此宫在两眉间一寸之内,日月列宿,照耀光明,故曰四达。运药至此,为丹法会归之地,源头活水,从此化生,故曰法海源[4 ...
第七章(序)
绛宫重楼十二级,宫阙之中五采集。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妙房中接。 绛宫在重楼之下,药入绛宫,必先下肺管重楼十二阶梯。宫阙之中,指黄宫言。追二炁于黄道,合三姓于黄宫,则五炁朝元,众美毕聚 ...
第八章(序)
弃捐淫欲专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系乎长流心安宁,观志游神三奇灵。闲暇无事心太平。 首句之意,劝人戒色欲以固精也。寸田者,命门也。尺宅者,灵舍也。《内景》云,“方圆一寸命门中,”本经云,横径长尺约其上, ...
第九章(序)
常存玉房神明达,时念太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神女谒,闭子精路可长活。 常存玉房者,刻刻存神也,闭目内守,神不外游则愈定愈慧。人知其神之神以为明达,而不知不神之神乃真明达也。时念太仓者,时时调护,薄滋味以养 ...
第十章(序)
正室之中神所居,洗心自治无敢污。历观五脏视节度,六腑修治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故。 正室者,中央神室,不偏不倚也。洗心退藏,自勤修治,无敢垢污焉。由是而内观五脏,历历如烛照,一身节度,皆可审视也。由是而 ...
第十一章(序)
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为身自安。体虚无物心自闲,寂寞旷然口不言。修和独立真人宫,恬淡无欲游德园。清净香洁玉女存,修德明善道之门。 物有阴物阳物,分乾坤内外。看此物字以内言。凡修内物者,有自然之理,不必 ...
第十二章(序)
作道优游身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羽翼已成正扶疏。长生久视乃飞去。 作道,言修道也。修道之士,或在人间,或出世外,须要优游自适,守吾身而独居焉。身中有性命,一者日日扶持,时时养育。先修玉 ...
第十三章(序)
五行参差同根节,三五合契要本一。谁与共之斗日月,抱珠怀玉和子室。子能守一万事毕,子自有之持毋失。子欲不死藏金室。 参差者,错综互用也。五行顺序,则金水木火土相生相养。五行错综,则金木水火土相克相制。其 ...
第十四章(序)
出日入月是吾道,天七地二同相守。升降进退一合九,玉石珞珞是吾宝。子自有之何不守?心晓根蒂养华采,服天顺地藏精海,七日之内回相合,昆仑之性不迷惑。 出日入月者,阳往阴来之路也,故曰是吾道。天七者,火之成 ...
第十五章(序)
九源之山何亭亭,中有真人可使令。蔽以紫宫丹城楼,侠以日月如明珠。万岁昭昭非有期,外本三阳物自来,内养三神可长生。魂欲上天魄入渊,还魂返魄道自然,庶几结珠固灵根。 九源即《内景》所称九液源也。九为金,源 ...
第十六章(序)
旋玑悬珠环无端,玉钥[7]金籥身完坚。载地旋天周乾坤,象以四时赤如丹。前仰后卑各异门,送以还丹与玄泉。象龟引气至灵根。 旋玑者,进阳火而旋玑上运。悬珠者,退阴符而珠玉下垂。此二者,如环无端。其入内也, ...
第十七章(序)
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实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 中即深渊之中,不在肉团心内。七门比七窍。肉团心有七窍,灵明心亦有七窍也。可与《内景》二十八章参看。 ...
第十八章(序)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相既。 太和之气,阴阳合成者。既,尽也。与天相尽,实无尽之谓也。 ...
第十九章(序)
试说五脏各有方,心为国主五脏王。一意动静气偕行,道自守我神明光。通我华精调阴阳,尽日昭昭夜自守。渴自得饮饥自饱,经历六腑藏卯酉。转阳之阴藏于九,审能行之不知老。 五脏以心为君,人以身为国,故心称国王。 ...
第二十章(序)
肝之为气条且长,罗列五脏生三光。上合三焦下玉浆,我神魂魄在中央。津液流泉去臭香,立于悬廱[9]含明堂。雷电霹雳往相将,左卯右酉是吾宝。伏于玄门候天道,近在我身还自守。清净无为神留止,精神上下分开理。通 ...
第二十一章(序)
肺之为气三焦起,伏于天门候故道。清液醴泉通六腑,随鼻上下知两耳。窥视天地存童子,调和精华润发齿。颜色光泽不服药,下于喉咙何落落。诸神皆会相求索,下有绛宫紫华敷。隐藏华盖通神庐,专守心神转相呼。观我神明 ...
第二十二章(序)
脾中之神主中央,朝会五神和三光。上合天门会明堂,通利六腑调五行。金木水火土为王,日月列宿张阴阳。[11]通利血脉汗为浆,修护七窍去不祥。二神相得下玉英,上禀元气年益长。 脾属土,故其神位主中央。朝会五 ...
第二十三章(序)
五脏之主肾为尊,伏于太阴藏其真。出入二窍合黄庭,呼吸虚无见吾形。强我筋骨血脉盛,恍惚不见过清灵。坐于庐间观小童,内息思存光神明。出于天门入无间,恬淡无欲养华根。服食玄炁可长生,还于七门饮太渊。通我玄膺 ...
第二十四章(序)
大道荡荡心勿繁,吾言毕矣毋妄陈。 老子作经至此,于是总束两句以勉人曰:以上所言者,皆大道也,荡荡然,至宽至正,无有曲径邪途。行之者,勿在繁杂之心而堕歧趋也。吾言毕矣,子毋妄陈于匪人之前,自取罪戾,宝之 ...
《清静经》解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无极生太极。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无为无不为。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无物生有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首辶为道,先天地而行生者也。虽曰强名,亦却自然。&nb ...
《玉枢经》约解
玄裔涵虚子注 居中而运,则谓之枢。北斗一星名天枢,取其运于中央也。人身以神为枢,纤尘不染,有如玉之清明,故曰玉枢。此经大旨,盖教人炼元神也。 天尊言:“尔诸天人,欲闻至道。至道深窈,不在其他。尔既欲闻 ...
《护命经》约解
尔时,元始天尊在七宝林中五明宫内,与无极众圣俱放无极光明,照无极世界,观无极众生受无极苦恼,宛转世间,轮回生死,漂浪爱河,流吹欲海,沉滞声色,迷惑有无。无空有空,无色有色,无无有无。有有无有。终始暗昧 ...
《日用经》约解
日用者,犹言十二时中不可须臾离者了也。有功夫自有效验,总要清净身心。《经》中二段云:“十二时中,常念清净。”末段云:“十二时中,常要清净。”此太上吃紧人处,故一再言之。十二时中,常以清净为功,清净乃日 ...
《大通经》约解
大通者,广大圆通之义也。《经》中无形、无体、无象、无相、无为,皆大无方,通无碍也。 真空章 先天而生,生而无形。后天而存,存而无体。然而无体,未尝存也。故曰:“不可思议。” 先天气无质,后天神无方。然 ...
《赤文洞古经》约解
操真章 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 有动之动,阳气也。寂静中生来,故曰:“出于不动。”有为之为,返还也。清净中行持,故曰:“出于无为。” 无为则神归,神归则万物寂。不动则气泯,气泯则万物 ...
《定观经》约解
紫霞涵虚子敬述 定观,即佛门止观之义。观即内观、外观、远观、空观也。人能定观,则神不动摇,必能内观无心,外观无形,远观无物,观空亦空矣。《道书全集》有混然子注,语意支离,未明宗旨,兹照《经》义述之。 ...
《五厨经》解
(《经》是五言古体句法,极为拗衍,故详述之) 食本子涵虚注 唐京肃明观尹愔真人曰:“夫存一气和泰和,则五脏充满,五神静正。五脏充满滋味足,五神静则嗜欲除。”此《经》是五脏之所取给,如求食于厨,故云《五 ...
《明镜匣经》
明镜匣,发明黄白细微,有如宝镜出匣,光明清亮。其要在水银一味,其法在先死水银,其本在先炼真土。 太上慈悲,直将大丹要旨,形于竹帛。人能至诚格天,必有太清真人为之抉破微言,则万法皆通矣。仙律甚严,不敢妄 ...
《金谷经》
金谷歌者,明种药之法也。大丹如黍米,先种于玉田之中,耕耘收获,即得金谷而食之。其要在铅中作,其用在水银一物耳。 炼丹诀,炼丹诀,仔细对君说:母炁初传子,初子性方拙。次子亦如然,混沌难分别。三子始光明, ...
《无根树词》注解序
天台《悟真》,发明内外二药返还大事,当时浅识无知,或疑为炉火采战之书。叶文叔不明返还,又复以清净浮言附骥行世。翁葆光见而笑曰:“此不知金丹者也。”遂为注以匡正之。陆子野、陈上阳遂加发挥,《悟真》三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