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邮:解开千年之谜唐英全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0:04:50
唐亡于公元九0七年,梁太祖朱温称帝,立国号为梁,五代十国正式开始纪元。至宋太祖赵匡胤改国号为宋,共历53年。隋朝虽立国仅37年,但在陶瓷发展史上尚占有一席之地。后人对隋代白瓷、青瓷的演进和发展,器型及烧造工艺的特征、产地和窑口的记载都较明确,而五代时期,虽比隋代历史还长了16年,但其在陶瓷史中的地位明显不如隋代。
    我想,这大概和隋代帝王在历史上,比五代时期的帝王,影响要大的多有关联吧。隋文帝杨坚开疆拓土,统一了中国;设官置署,奠定了中国封建国家官僚机器的架构;首开科举,创立了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人事制度,他的机构和人事制度,一直被唐、宋、元、明、清历代所仿效沿用。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勾通了东西南北,为大唐盛世铺垫了坚实的基础。杨坚流芳百世,杨广遗臭万年,不啻是中国历史上的两颗原子弹。而五代十国时期的53年间,却历经五个朝代,先后传了八姓十四帝,同时,还并存着十个诸侯国,它们占据着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除北汉附辽,自称“侄皇帝”,与辽国共同占据西北一带)。这一历史时期,似乎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朝代更换几乎达到十年一朝、四年一帝,朝廷统治仅及江淮以北的半个中国。这种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使这段历史变得扑朔迷离。研究陶瓷史和研究其他专业史一样,如果不先理清这一时期的政治史、社会发展史,就无法研究它的陶瓷史。因为社会的发展,陶瓷手工业的发展是沿着政治史、经济史这两条主线展开的。
    一、五代时期窑业大发展的历史背景
    许多史学家面对纷繁复杂的五代史,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便往往将五代时期的陶瓷发展史一笔带过。有的把它作为唐代的一个章节,有的把它作为辽代的一个章节,我认为,这对于这个时代,是很不公平的。在这一短暂的朝代里,“景德镇窑”开始点燃的窑火,不仅日后称霸了世界,而且燃烧至今。在陶瓷发展史上,五代时期,还有著名的“秘色瓷”和“柴窑器”,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上陶瓷作品的巅峰制作!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碑!但它们也同扑溯迷离的五代政治格局一样,至今云遮雾罩、面目不清。虽然近几年,围绕着揭秘“柴窑器”,又牵出了五代时的许多烧造贡瓷的窑口如:黄堡窑、宣州窑等,以上这些窑口足以撑起五代陶瓷史的门面,但仍未引起陶瓷史界的足够重视,仍未能还五代陶瓷史一个应有地位。
    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陶瓷》一书“五代的主要瓷窑”一节,着重介绍了河北曲阳窑(宋定窑)、河南密县西关窑、浙江慈溪越窑的黄鳝山、燕子冲、瓦牌山三个窑址,江西景德镇窑的胜梅亭、西虎湾、湖田、黄泥头四个窑址。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一书,将唐与五代合为一章,在每节之后附带一笔,在介绍窑口时有:越窑、瓯窑、婺窑、越州窑、长沙窑、景德镇窑、密县窑、西山窑、巩县窑、萧县白土窑、铜山窑、淄博窑、邢窑、曲阳窑等十四个窑址。
    笔者查阅了《中国全史。九。》隋唐五代经济史有关五代时期窑业的记载:“制瓷业”以越窑(绍兴)、西山窑(温州)、岳州窑(湖南湘阴)、潮州窑(广东潮州埠含山)、琉璃厂窑(四川华阳)五处和江西景德镇胜梅亭窑为最。《中国全史》记载的六处窑址均在江南,《中国陶瓷》与《中国陶瓷史》所记五代窑址虽数量不同,但江南、江北各居一半。《中国全史》虽只记了六处窑址,但其中有广东潮州埠韩山窑和湖南岳州窑,《中国陶瓷》《中国陶瓷史》中均未述及。且《中国陶瓷史》中称“广东地区还没有发现可以确认为五代的青瓷窑址。”可见古陶瓷史界,对五代的陶瓷史研究,确实有待深化。其实,了解五代历史的都应该清楚,中国历史上,争夺朝廷(政权)就是争夺中原,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使长江以北的中原大地连年征战,兵戈铁马,人民流离失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北方易碎的陶瓷,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时代,既无市场,又无人愿意投入,窑场只能苟延残喘。与此同时,长江以南九个小诸侯国,隔岸观火,划地为牢、丰衣足食,渐入奢华。以致南汉国皇帝,连尿壶都镶满珠宝。这一时期,得到长期休养生息的江南九诸侯国,面对方兴未艾的世界陶瓷市场,全面继承了大唐帝国的陶瓷出口市场,为满足国际市场对中国陶瓷制品的需求,在窑业的发展上,有了长足的挺进。因此,我以为《中国全史》所记的江南六窑应较确切,应该还远不止于此。五代时期,除以上三本史料已记载的之外,偏安江南的著名窑口,还有“南唐官窑”宣州窑,产品号称“宣州雪”;生产了荆南名瓷高足碗的南平窑。江南窑口,应在规模和产量上,比江北的窑口有了质的飞跃。
   纵观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走势和格局变化,可以肯定地说:该时期的窑业发展,无论在新建窑口的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南方都应超过北方,成为该时代陶瓷手工业发展的主流。因此,研究五代陶瓷史,我认为应将研究重心,放在研究南方窑业的发展上,重点搞清该时期在南方各诸侯国区域内,新建窑口的位置、数量、规模、创新产品,及其在陶瓷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五代时期不仅出现了“秘色瓷”、“柴窑器”,而且,还创造出了有史以来的第三大瓷种“青白瓷”。不但青白瓷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它还衍生出历久不衰的“青花瓷”;从而,确立了景德镇在世界上的“瓷都”地位。这一新产品的出现,从研究瓷都---景德镇发展史的角度讲,它开启了世界陶瓷史上新的、也是最重要的历史阶段。
    二、关于五代时期器型的复杂性
   辨识五代作品的器型特征,一般较注重五出筋、五葵口、唇口、玉璧底或玉环底;盘、碗则多为花口,北方窑口出现穿带壶、倒流壶,南方窑口推出夹梁盖罐;执壶的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由圆短流,发展为曲流,但又较宋代的曲流短;胎料配比与成型工艺都有改进,碗盘盏盅的胎壁较唐明显变薄,器型也由唐之圆润肥腴,向宋之清隽瘦秀过渡。装饰上,越窑出现褐彩划花纹饰,定窑则较多“官、新官、易定”刻款。
    唐、五代、辽、宋的制瓷业,在胎、釉、器型、工艺、纹饰等方面发展变化的脉络,是十分清楚的。但在晚唐、五代、北宋早期的过渡器型,有何明显的界定,很难找到依据。晚唐、五代、北宋早期的器型交叉,被错误断代的情况应当不少。因为五代时,窑业较为发达的南方九个小诸侯国,在晚唐藩镇割据时,即已逐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虽未公然称帝,但已自成体系,针插不入、水泼不进,受唐朝廷“官样”的影响明显减弱,皇家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标准,由于诸侯割据而不再是一统天下,诸侯开始按照自己的喜好烧造器形。
   五代之后,赵宋王朝建立之初,也是先得中原,而后南渐,逐步统一起东南各诸侯国的,各诸侯国在朝代的更替上,又多与北宋早期有一段交叉。大宋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已至第二代皇帝赵光义登基之后几年。南方青瓷的代表----越窑所在的吴越,一直延续到大宋立国十九年后才降宋。吴越钱氏传了五代,共85年,先后有32年与唐和宋交叉(五代仅传承了53年)。这些交叉的历史,客观上对严格界定相关朝代的作品不利,造成了五代器型在断代上的复杂性。
    另外,江南诸侯国较多。五代时,南方虽相对兵战较少,但相互间依然有吞并割让之争,以致边界版图也屡有变更,州县更、废,亦多不可考究其详。加之文献中,对小诸侯国的历史记载又较简,在研究五代陶瓷史时,确定窑址的具体位置、所隶属的行政区划,确定准确的朝代纪年,亦即断代、断窑口上,都会带来一定的难度。
    总之,如果不将五代陶瓷史理清,柴窑的浮出水面还将有待时日。

18

顶一下

一键分享: 微博 社区#cntvuc_repaste{font:12px/20px arial,verdana,tahoma,simsun,sans-serif;color:#1d1d1d;background-color:#fff;}.tipsbox{width:44px;height:20px;position:relative;display:inline-block;}.tips{width:133px;height:27px;background:url('http://my.cntv.cn/theme/default/images/repaste/tips.gif') 0 0px no-repeat;position:absolute;top:-30px;left:-95px;}.tips .tiptxt{width: 115px;text-align: right; font-size:12px;height:27px;line-height:18px;*line-height:20px;background:url('http://my.cntv.cn/theme/default/images/repaste/tips.gif') right -27px no-repeat;padding:0 18px 0 0;color:#999999;position:relative;}.tips .tiptxt a{position:absolute;right:7px;top:5px;}.tipsbtn a{float:right;font-size:14px;text-decoration:none;}.tipsbtn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a.delete{width:8px;height:8px;background:url('http://my.cntv.cn/theme/default/images/repaste/deletebtn.gif') 0 0 no-repeat;overflow:hidden;}a.repastebtn{width:44px;height:20px;line-height:21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center;color:#0062b9;display:inline-block;vertical-align:middle;overflow:hidden;background:#d9f3ff;border-right:1px solid #a1d8ec;border-bottom:1px solid #a1d8ec;}

 

mba123 发表于 2009-3-13 20:53

回复

大福猴

用户组: 制片人助理

积分: 44381

威望: 20616

金钱: 12786 金币

2#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柴窑------首先从历史开始

历史有记载,生产工艺,只有少数人研究。多数人是纸上谈兵,柴窑的浮出水面还将有待时日。 大福猴 发表于 2009-3-27 10:06

 

xulianyunabcd

用户组: 总监

积分: 666835

威望: 315546

金钱: 318896 金币

3#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稀少! xulianyunabcd 发表于 2009-3-29 08:07

 

央视网友

用户组: 游客

积分:

威望:

金钱: 金币

4#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2009年第二届郑州国际柴窑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2009年第二届郑州国际柴窑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时间:2009年10月23-25. (23号报道,24号正式会议,25号散会)
补充通知,说明:经总会集体慎重研究决定,总会副会长兼北京分会会长费永强先生担任第二届郑州柴窑研讨会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
地址:郑州中原古玩城  
会议论文主题:
1,柴窑历史文化论文
2,柴窑瓷器论述论文
3,柴窑窑址论文
4,柴窑传说论文
5,现代柴窑瓷器作品论文
论文:字数1000-3000字,其中一份电子稿发到chaishuqing236@163.com,二份打印稿开会时带到会议(一份交会务部,一份宣读)。
会务部:郑州,柴树青教授 杨长寿 柴超彬 王学云 罗军  
北京:费永强 母智德  
上海:叶盛  
重庆:王国春  
柴树青教授chaishuqing236@163.com,欢迎投稿。
主办单位:河南省陶瓷协会柴窑委员会
中国文物学会柴窑委员会
河南省收藏协会鉴定委员会
郑州国际柴窑研究总会
中原古玩城  
会长柴树青,总会副会长兼北京分会会长费永强
副会长兼专家鉴定部部长母智德mu-zd2008@163.com
副会长罗军,柴超彬,王国春,叶盛,欧阳鹏飞欢迎大家参加。 央视网友 发表于 2009-3-31 11:24

 

复兴论坛网友

用户组: 游客

积分:

威望:

金钱: 金币

5#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柴窑器

很多的朋友拿着带款薄胎柴窑器,写出大段大段的论文,证明他发现了柴窑器,二年后市面上出现了更多的类似器,找其原因,没有研究历史的自然法则........传承和上行下效的作用,...................... 复兴论坛网友 发表于 2009-9-4 22:24

 

复兴论坛网友

用户组: 游客

积分:

威望:

金钱: 金币

6#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历史

读了你对历史的分析,感觉很有道理.但最好结合分析柴荣的个性.那么其结果就近了。
柴窑器是似钧似汝.足粗黄土色,是古人称之为铜胎是也.其比重很大,而一定带有盛唐的遗风。 复兴论坛网友 发表于 2009-9-7 19:46

 

石古居

用户组: 导演

积分: 30119

威望: 20263

金钱: 5705 金币

7#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石古居 发表于 2009-9-11 08:01

 

奧运

用户组: 责编

积分: 10434

威望: 1944

金钱: 2515 金币

8#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本人藏有柴窑整器一件,为内镗支钉燒。 奧运 发表于 2009-10-12 14:02

 

奧运

用户组: 责编

积分: 10434

威望: 1944

金钱: 2515 金币

9#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本人藏有柴窑整器一件,为内镗支钉燒。 奧运 发表于 2009-10-12 14:03

 

奧运

用户组: 责编

积分: 10434

威望: 1944

金钱: 2515 金币

10#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本人藏有柴窑整器一件,为内镗支钉燒。 奧运 发表于 2009-10-12 14:20

 

大福猴

用户组: 制片人助理

积分: 44381

威望: 20616

金钱: 12786 金币

11#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藏有柴窑整器一件,为内镗支钉燒”的藏友请上图本人学习和研究。本人,本月参加009年第二届郑州国际柴窑研讨会,并发言。 大福猴 发表于 2009-10-13 10:39

 

老美18↑

用户组: 总监

积分: 133435

威望: 93748

金钱: 23395 金币

12#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老美18↑ 发表于 2009-10-16 15:41

 

奧运

用户组: 责编

积分: 10434

威望: 1944

金钱: 2515 金币

13#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大福猴藏友:
本藏者与你己是老朋友。你给本藏友点评过唐钧武则天玛瑙釉瓷像。柴窑整器一图在交流中你己见过,就是柴窑工艺的青白瓷。与吏料记载相符,只是大家沒认定和沒重视。请指点为感! 奧运 发表于 2009-10-16 21:08

 

奧运

用户组: 责编

积分: 10434

威望: 1944

金钱: 2515 金币

14#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回复 11# 的帖子

天涯论坛收藏中国有柴窑一文。 奧运 发表于 2009-10-20 15:17

 

奧运

用户组: 责编

积分: 10434

威望: 1944

金钱: 2515 金币

15#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青如天,指器物釉面的料色。
明如镜,指器物釉面的玉感观。
薄如纸,指器物骨胎细腻。
声如磬,指器物骨胎材质。
其实历史资料的记载己告知柴窑器的工艺、配料和器型。而且、同时代有仿品并流藏至今。 奧运 发表于 2009-11-29 08:38

 

奧运

用户组: 责编

积分: 10434

威望: 1944

金钱: 2515 金币

16#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柴窑器探知;
青如天,指器物釉面的料色(针对雨后天晴色彩)。
明如镜,指器物釉面的玉感观(针对铜镜镜面)。
薄如纸,指器物骨胎细腻(针对同时代骨胎而言)。
声如磬,指器物骨胎材质(针对撇口器的指弹声)。
其实历史资料的记载己告知柴窑器的工艺、配料和器型。而且、同时代有仿品并流藏至今。 奧运 发表于 2009-12-9 10:50

 

奧运

用户组: 责编

积分: 10434

威望: 1944

金钱: 2515 金币

17#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薄如纸,指器物骨胎细腻(针对同时代厚骨胎而言)。
从五代至今,对薄如纸的骨胎浆汁己干枯易损,因此不易搬动过多而交流。 奧运 发表于 2009-12-14 09:32

 

一仁人

用户组: 导演助理

积分: 23929

威望: 9532

金钱: 11180 金币

18#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一仁人 发表于 2009-12-14 21:59

 

奧运

用户组: 责编

积分: 10434

威望: 1944

金钱: 2515 金币

19#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柴瓷作为五代老窑中的新工艺瓷,或新工艺瓷作为贡器。这两种肯定存在区别:
新工艺没有形成后来的批量产品、或新工艺仅能作为贡瓷,肯定成本太高、和工艺难度太大而使存世量少之又少。何况同时代名窑都有仿品、但都达不到青如天、明如镜、特别是薄如纸、声如磬的效果。
寻找柴窑窑址,寻找柴瓷瓷片比找柴瓷整器更难。为什么呢?因为柴瓷作为贡瓷珍品在流传过程中藏者们也会更加百倍珍惜而流传于世间。
供藏家们交流! 奧运 发表于 2009-12-23 10:11

 

mba123

用户组: 预备队

积分: 393

威望: 180

金钱: 155 金币

20#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引用:
原帖由 大福猴 于 2009-3-27 10:06 发表
历史有记载,生产工艺,只有少数人研究。多数人是纸上谈兵,柴窑的浮出水面还将有待时日。:handshake
「麻沙本」和版本目录学
   麻沙是个地名,位于福建北部建阳地区。当地盛产榕树,起木质松软,适宜雕版刻印,故宋代开始盛行印书业,但因质量粗糙,常出现脱文错字,误人子弟,逐渐失去了市场信誉。“麻沙本”遂成为一个错版书刊、误人子弟的典故。
   研究古陶瓷,如果对版本目录学缺乏了解,很容易犯“麻沙本”的错误。最近有人撰述文章,论及柴窑与耀州窑的关系,即是一个典型范例。
   最早提到柴窑产地的文献是《格古要论》一书,该书作者为曹昭,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但洪武刻本今已无存,该书传到景泰七年(1456年)时,即已残缺。王佐根据当时的老个版本进行增补,修订《格古要论》,历时4载,只天顺三年(1459年)完成,刊刻于世,易名《新增格古要论》,共13卷。王佐修订《格古要论》时,距曹昭成书时间仅68年,而且有传世版本为据,王佐的修订工作做得十分认真,脱文漏字的地方均已补齐,不能补的和没有确切把握的,也都注明了“原文缺”。而王佐新增订的内容,也都注明了“后增”、“新增”。可以认为王佐的书完全保留了曹昭《格古要论》的原貌。《新增格古要论》柴窑条目注明:“出北地河南郑州”,且没有“后增”、“新增”字样,说明该条目就是曹照原书所载。
   而现存最早的《格古要论》刻本是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的《夷门广牍》本,据曹昭原刻本已有209年,据王佐修订时也有141年,且该本校刻不精,伪误较多,属于“麻沙本”一类的劣质书刊,只能用于校勘参考,不能用于引经据典的学术研究。在这个刻本中记述柴窑条目时,仅对其产地记述了“出北地”三个字。而论述柴窑与耀州窑关系的人,引文都是出自《夷门广牍》本的这个“麻沙本”,却对于校刻精良的增订本视而不见。根据目前存世的各种版本来比较,仅人用《格古要论》一书,只能以王佐的增订本为据。
   笔者并非写论文论述柴窑问题,仅是提出做学问应该具备版本目录学的基础常识,少走弯路,否则就要出“麻沙本”的笑话,会贻笑大方的。顺便提醒一下,研究柴窑问题,另有两本书也是不能引用的,一是《宣德鼎彝谱》,二是《宣德彝器图谱》,这两本书不但是“麻沙本”,而且是明末或清初人精心编撰的伪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认真读读原书,便会知其伪在何处了。
   再论“麻沙本”和版本目录学
   《“麻沙本”与版本目录学》一文发表后,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说谈到柴窑产地的最早文献是《格古要论》,某某专家不是引经据典地讲到,欧阳修《归田集》就论述过柴窑吗?
   我原想从侧面提醒诸多研究者,少走些弯路,不想出任何人的丑,但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果不去纠正,势必会引起诸多误会。
   闲谈《归田集》一书。故宫图书馆藏书够丰富的了,但平装书中未见有《归田集》,仅在线装古籍中发现清人乔莱所著的一本《归田集》,发行量很少,且未见刊刻年代,书面有红色印章“江苏省长送”字样。如果有人能发现欧阳修的《归田集》,肯定是一个特大重要的发现。欧阳修著述颇丰,在他的著述中仅有一本《归田录》,而无《归田集》,这在文史界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如果我没猜错,可能使编辑同志或排字同志将“录”字误排为“集”字。欧阳修《归田录》一书仅有15000多字,共继续是115条,中华书局在1981年出版过校对注释本,李伟国同志点校相当认真,在这个点校中精良的版本中,我们找不到欧阳绪论及瓷器的一句话。我不知引经据典着引自何书,只好照抄其所谓的论述柴窑的文献如下:“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希有,得其碎片着,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晴与果实。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稍有些文学史常识和陶瓷史常识的人,都会很容易看出其中的伪处。第一,欧阳修《归田录》一书着于1071年,欧公时年65岁,第二年便去世了。汝窑的设置是在1086年宋哲宗登基以后的事情,欧阳修不可能见过汝官窑瓷器。第二,像文中那样的诗的水平,如果是出自欧阳修之手,恐怕他也不会被后人评为著名的文学家了。第三,欧阳修不是预言家,怎么会知道宋朝会分为北宋和南宋呢,故于1072年欧阳修身值北宋中朝,如果他没在南宋时复活,怎么会说出“北宋汝窑”之语呢?总之这段文字漏洞百出,只能出于明中朝以后的某个“麻沙本”。不过也有可能使我孤陋寡闻,读书不精,如果真是那样,希望前辈和智者指出我我的错误,也让我少走一些弯路。
   三论麻沙本和版本目录学
   《再论麻沙本和版本目录学》一文发表后,有人问我:“即使别人引错了文献,可是你又凭什么断言那首关于汝窑和柴窑的诗不可能出自欧阳修之手呢?”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现在流行对文物的真赝对比,几乎每期的收藏杂志上都刊有相关的文章,从造型、纹饰、画风、工艺特征上,掌握真品的特征,找出赝品的败笔,从而断其真伪。这也是科学,其要领是掌握真品的特征,总结其规律。文学也有辨伪之说,且早已流行于文坛,其要领也是掌握真品特征,总结其规律,如果你多读读欧阳修的诗文,肯定也能熟悉他的艺术风格,再去辨伪应该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把欧阳修的诗比作官窑精品水平,则那首关于汝窑和柴窑的诗只能算普通的民窑水平,二者差距太大,一望便知。当然,详细论证每一个细节,恐怕也要写上数千甚至上万字的论文,故在此不再赘笔。但是有一点应该指出,欧阳修治学精神十分严谨,流行至今的写作掌故中,如果辑录出书,他似乎是最多的,最起码也是最多者之一。到了晚年他仍然在一丝不苟地校对自己写过的诗文,连他的夫人都感到有些厌烦了,指责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何必还要这样自讨苦吃呢?找个人帮忙抄一抄就行了。你又不是小学生,难道还怕先生来责备你吗?”欧阳修答道:“我哪里是怕先生生气,二是怕后生笑啊!我不把他抄清楚,难道还要子孙们去考辨不成?”欧阳修留下的“怕后生笑”的这段佳话,实在最耐人寻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没想到千年之后居然因一个麻沙本,一生治学严谨的大文学家,却被莫名其妙地推上了汝窑和柴窑的论争之中。欧阳修在天有灵,恐怕也会哭笑不得。
   在陶瓷史的研究中,引用文献务必要核对原文,找到原始之处,才能做到言之有据,图省事是做不了大学问的,投机取巧找快捷方式,也难攀上顶峰。不怕前任笑,难道还不“怕后生笑”吗?
mba123 发表于 2010-4-8 11:54

 

mba123

用户组: 预备队

积分: 393

威望: 180

金钱: 155 金币

21#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我们过去都错误理解所谓的官窑了,其实自古以来,包括明清官窑,也不过如此.并不是专家们说得那么的神话.有多余的时间,看看这本近年故宫博物院出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当案》中之唐英,也许会给一些收藏家们个启迪。也能看到近年来,为什么很多过去一向高呼明清官窑的藏家,近年来也开始偏向高古宋瓷的原因了
。。
       mba123 发表于 2010-4-10 00:16

 

mba123

用户组: 预备队

积分: 393

威望: 180

金钱: 155 金币

22#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唐英全集影印本,2008年一月,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共印300套.
初步估了一下:雍乾两朝按保守计五十年----按唐英所提供的年数量计算:售向民间的各种器型官窑瓷有四百多万件!
再按三百年来打碎损毁百分之九十计,现阶段存世量仍有五六十万件!(不包括生活用瓷在内)


       
mba123 发表于 2010-4-18 00:54

 

mba123

用户组: 预备队

积分: 393

威望: 180

金钱: 155 金币

23#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