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桶装水送水电话:乌兰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4:51:53

乌兰县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东邻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南与都兰县相连,西接德令哈市,北与天峻县交界。地理位置东径97°01′~99°27′,北纬36°19′~37°20′,县境东西长216.9公里,南北宽112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12858.16平方公里,占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的3.95%。乌兰县四周环山,中间平坦,北有祁连山支脉,海拔3692~4701米,南靠昆仑,海拔3132~5031米,由东向西有茶卡契墨格山、柯柯赛山、布依坦山、茶卡南山、哈里哈图山、希里沟南山、牦牛山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波浪形狭长倾斜走向,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南北大山的褶皱将县境切割成茶卡盆地、希赛盆地和卜浪沟盆地三个闭流性山间盆地。希赛盆地是海西地区绿洲农业主要发展区之一。乌兰县政府驻希里沟镇,东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74公里,西距海西州政府所在地德令哈市139公里。青藏铁路、109国道、315国道横穿县境,县内各乡镇全部通公路,交通便利。乌兰县总人口4万,是一个以汉族占多数,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撒拉族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乌兰县辖4个镇:希里沟镇。茶卡镇柯柯镇铜普镇。境内有:青海省海西州莫河畜牧场。县人民政府驻希里沟镇,距州府驻地140千米。邮编:817100。代码:632821。区号:0977。拼音:Wulan Xian。

目录

·                                 • 行政区划

·                                 • 乡镇简介

·                                 • 地理

·                                 • 发展简介

·                                 • 气象资源

[显示全部]

乌兰县-行政区划

 

乌兰县地图

乌兰县辖4个镇:希里沟镇。茶卡镇柯柯镇铜普镇。境内有:青海省海西州莫河畜牧场。

历史沿革:从公元1725年,先后为蒙古族左翼和硕特部西前旗、西后旗和北左末旗的驻牧地。民国六年(1917年)属海西地区都兰理事公署,1949年隶都兰县人民政府,1958年由都兰县析置茶卡工委,辖今乌兰县境域,1959年改为乌兰县。

2000年,乌兰县辖3镇、3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601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希里沟镇 12454 茶卡镇 2451 柯柯镇 7893 巴音乡 2566 铜普乡 4264 赛什克乡 6387 

2001年2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11号文)批复:撤销巴音乡,并入茶卡镇。

2001年底,乌兰县辖3个镇、2个乡,33个村(牧)委会。
希里沟镇:驻西庄村,辖西庄、北庄、河东、东庄
柯柯镇:驻柯 柯,辖中村、东村、西村
茶卡镇:驻茶 卡,辖茶卡、塔拉、巴音、那仁、乌兰哈达、扎布寺、巴音河滩、夏艾里沟
赛什克乡:驻赛什克,辖怀灿吉、卜浪沟、纳木哈、南柯柯、赛什克、北柯柯、东沙沟、西沙沟、南沙沟、托海、洛顺、园山
铜普乡:驻中尕巴,辖都兰河、察汗诺、河北、河南、察汗河、上尕巴

2005年,乌兰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1、撤销赛什克乡,并入柯柯镇。2、撤销铜普乡,设立铜普镇,镇政府驻地和镇区行政区划范围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

乌兰县-乡镇简介

 

希里沟镇  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中部。人口0.4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蒙古、藏、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面积76平方千米。辖东庄、西庄、北庄、河东4个村委会。1950年属都兰县第一区(即希里沟区),1953年设希里沟乡,1958年归茶卡工委,1959年改为希里沟公社,1963年改为希里沟乡,1969年改为希里沟公社,1984年改为希里沟镇。

茶卡镇  位于县境东端,距县府驻地74千米。人口0.1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蒙古、回、土等少数民族。面积10平方千米。辖区内无村(牧)居委会,驻有茶卡盐厂等企事业单位。1958年设县级茶卡工委,隶海西州,1959年隶属茶卡公社,1963年恢复茶卡区,1972年撤销茶卡区公所归茶卡公社,1985年设立茶卡镇。

柯柯镇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19千米。人口0.3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蒙古、回等少数民族。居民大多数是柯柯铁路段和盐厂职工和家属。总面积125平方千米。辖东村、西村、中村3个村委会。原为柯柯盐厂,随盐湖开发居民不断增多,于1984年设柯柯镇。

赛什克乡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10千米。人口0.5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蒙古、藏、回、土等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占38.2%。面积0.8万平方千米。辖赛什克、南柯柯、北柯、卜浪沟、怀灿吉、东沙沟、西沙沟、南沙沟、纳木哈、托海10个村(牧)委会。1956年建赛什克乡,1959年改为赛什克公社,1963年改设赛什克乡,1969年改赛什克公社,1984年改为赛什克乡。

巴音乡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72千米。人口0.2万,以蒙古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3.5%,还有汉、回、土、撒拉、樟等民族。面积0.2万平方千米。辖塔垃、巴里河滩、乌兰哈达、扎布寺、那仁、夏艾里格、茶卡、巴音8个村(牧)委会。1956年设茶卡乡,1959年改为茶卡公社,1984年改为巴音乡。

铜普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12千米。人口0.4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蒙古、藏、土等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42%。面积0.3万平千米。辖都兰河、察汉诺、上尕巴、察汉河、河北、河南6个村(牧)委会。1956年建铜普乡,1959年改为铜普公社,1984年改为铜普乡。

乌兰县-地理

 

乌兰县地图

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四周高山矗立,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地势凹平,盐湖和沙漠广布。境内有希赛盆地、茶卡盆地、卜浪沟盆地等。都兰河自东北向西南、赛什克河自北向南流入境内。年均气温3.8℃。年隆水量159.3毫米。

气候:乌兰县深居大陆腹地,气候条件较好,属大陆性气候,夏秋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县内天然原始森林遍布多处。经过多年建设,县内交通比较发达,青新公路、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穿越境内,已成为县内主要交通运输干线。目前,全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3000门,数字微波、兰西拉光缆均通过县内,已开通126无线寻呼和139数字移动通信,形成了立体邮电通信网络;县内各乡、镇都已通电话、通邮路、通公路龙羊峡—乌兰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基本建成,使乌兰在开发中独具电力优势。

乌兰县-发展简介

 

牦牛

县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方面的耕地草场、森林、灌木;野生动、植物;药用植物;地表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风能、太阳能资源,都是乌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现有可耕地7.64万亩,绝大部分为水浇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豌豆、青稞、洋芋和多种蔬菜。1997年,在农民承包的责任田上设置的大面积高产示范田,春小麦平均亩产达851.29公斤。乌兰县现有可利用草场面积711.8万亩,生长着190余种野生植物,主要畜种有绵羊山羊牦牛骆驼等。乌兰半细毛和山羊绒是加工各类皮毛制品的优质原料。

乌兰县-气象资源

 

  1、光能资源

  乌兰县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总辐射656.96~696.33千焦耳/cm2,全年日照时数长达2869~3113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65~70%,平均每天日照8.4~8.8小时,是青海省太阳辐射富集地区之一。

  2、热量资源

  乌兰县深居内陆腹地,气候受高压西风控制和蒙古一西伯利亚反气旋影响,气候极为干燥,表现出典型干旱大陆性气候特征,终年偏西风强劲,仅东部地区可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气候稍湿润。年平均气温3.5℃,最高月均温(七月)14.4℃,年较差26.9~28.2℃,最低月均温(一月)-12.4℃,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27.7℃。无霜期90~97天,最大冻土深度166厘米。≥0℃年积温在1909.1~2249.0℃,≥10℃积温1480.9~1543.9℃,80%保证率的积温在1796.4~2000.4℃,是省内仅次于河湟谷地的第二个暖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大,分别为16.4℃和27.2℃。县城平均海拔2960米,年平均气压在650 mm以上,含氧量为海平面的2/3左右。

  3、水分资源

  全县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乌兰年平均降雨量在159.3mm(希里沟) ~197.6mm(茶卡),最大降水量290 mm,降雨日数30天,年蒸发量在2074.1(茶卡) ~2439.4mm(希里沟)之间,干旱指数10.5~15.3。

  4、大风和风向

  冬季盛行风向NE,夏季盛行风向NNE。全县年大风日数22~101天,平均为50天/年,并自西向东递增,平均风速3.3米/秒,最大风速40米/秒,最大冻土深度1.66米。

  5、含氧量

  乌兰县含氧量为14.95%,为海平面大气总量21%的70.95%,此季度为全年中空气含氧量较低时期,全年5--9月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大气中的含氧量比冬季有较大增加,预计含氧量为16%,为海平面大气中含氧量的76.19%。

乌兰县-矿产资源

 

  乌兰县境矿产资源有大、中、小型矿床17处,矿点、矿化点44处,矿种33种。大型规模矿床有池盐、芒硝、长石、硅石、白云岩;中型规模矿床有铌钽矿、云母矿等。现已探明矿产资源总量:池盐14.99亿吨,芒硝3241.69万吨,碱17万吨,长石5631万吨,硅石1587万吨,白云岩2.8万吨,铁矿446.39万吨,云母4766吨,钨1762吨,硅锰246万吨。

  1、池盐矿

  县境有大、中、小型矿床各1处,总储量14.99亿吨,其中A+B+C+D级共10.61亿吨,表外4.04亿吨,卤水矿0.34亿吨。茶卡盐湖柯柯盐湖、柴凯盐湖为主要池盐矿分布区。

  (1)茶卡盐湖矿 位于茶卡镇南约4公里,盐池呈东南方向分布,长15.8公里,最宽9.2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矿体呈层状产生于盐表卤水之下,氯化钠品位平均82.94%。探明氯化钠储量C+D给4.48亿吨,其中,C级储量2.68亿吨,伴生芒硝2141.1万吨,为大型盐矿。矿区地形平坦,矿体裸露,埋藏较浅,宜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柯柯盐湖矿 位于柯柯镇南部,矿床分固体矿和液体矿,面积119平方公里,其中,固体矿分布面积约95.15平方公里,有6层矿层,氯化钠含量平均71.36%。液体矿分盐层晶间卤水和湖表卤水两部分,卤水中富含化钠,一般为14.6%左右。探明氯化钠储量:B+C1+C2级59373.1万吨,氯化钠占73.55%。其中,B级21577.9万吨,C1级29421.8万吨,C2级8373.4万吨。

  (3)柴凯盐湖矿 位于乌兰县城西约45公里处,东距柯柯镇约20公里。初步探明石盐储量为467.81万吨,氯化钠含量76.02%。柴凯盐湖有上下两层盐,上盐层分布于湖盆中心,露出地表,底板为芒硝石盐淤泥,层中饱含晶间卤水,矿层2.7平方公里,平均厚度1.31M;下层盐深9.21—18.26M,呈透镜状,面积0.66平方公里,厚1.82—5M。柴凯湖目前尚未开发。

  2、芒硝矿

  芒硝矿有4处,3处于池盐伴生,1处于碱伴生。探明3处储量合计3241.96万吨,全为结晶的富水芒硝。其中,茶卡盐池芒硝储量为2141.09万吨,柯柯盐池芒硝D级储量271.5万吨,地质储量791.54万吨,柴凯湖盐池芒硝储量37.5566万吨。

  3、长石  

           长石分布于沙柳泉晶岩型矿床,矿石主要有斜长石、更长石、石英。矿石含二氧化硅65%、三氧化二铝18.62-18.99%、三氧化二铁0.5-0.3%、二氧化钛微量。开采方便,长石储量5621.5万吨(D级)。

  4、硅石  

            硅石矿有沙柳泉、牦牛山2处。沙柳泉硅石属伟晶岩型,系伟晶岩中的石英块体,呈乳白色或不透明糖状结构。远景储量1587万吨,达大型规模。牦牛山硅石矿点位于赛什克西南13公里处,下古生界片岩中夹厚约1米,础质岩呈草褐色。

  5、白云岩  

         白云岩矿位于沙柳泉及石灰沟、果可山沟口一带,属元古界地层内的沉积变质碳酸岩。沙柳泉白云岩矿床储量2.82亿吨,石灰沟及果可山沟口白云岩矿点已达镁质水泥、冶金耐火材料质量要求。

  6、铌、钽矿

  探明沙柳泉铌、钽中型矿1处,伴生锂、铍矿,属伟晶岩型。区内含铌、钽矿物近30条岩脉,共圈出10个铌、钽矿体,附属小矿体14个。规模最大的1号伟晶岩脉沿倾向长1.7公里,走向宽0.3公里,呈蛇壮,垂直厚度22.9—100米之间。矿体铌、钽储量684.68吨,其中C级279.64吨,D级405.03吨。

  7、铁矿

  县境内铁矿储量446.39万吨,主要有阿移项铁矿、王家琪铁矿和霍德森铁矿。阿移项铁矿共探明C+D级储量311.59万吨,平均品位38%。王家琪铁矿储量55.4%,远景储量59.1万吨。霍德森铁矿储量,一矿带C级34.28万吨,D级25.8万吨;四矿带2.84万吨;八矿带2.49万吨。远景储量635万吨,平均品位38.82%。

乌兰县-经济

 

乌兰县

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2958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6053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4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12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83万元。2005年,完成地区财政总收入4893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收入1467万元;全县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2024元。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广播电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群众就医就学条件明显改善。

乌兰县-文化

 

蒙古族服饰

“德都”蒙古人服饰:青海省境内的蒙古族人又称“德都蒙古人”,主要是成吉思汗及其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他们进入青海后便留下放牧繁衍生息,发展至今。近年来,随着当地蒙古族牧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他们制作的节日盛装更显华贵考究。

酥油花

酥油花:酥油花中国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作为油塑艺术品,酥油花经过艺僧的灵妙之手,于寒冬时节用酥油精心塑造出各种佛像、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树木花草、亭台楼阁等造型,作品形象逼真,巧夺天工,绚丽多彩,精美绝伦。每逢元宵佳节,塔尔寺都要

嘛呢石经堆

对外展出由花院艺僧集体制作的酥油花作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据介绍,今年塔尔寺制作的酥油花作品耗时两月,选用酥油多达2000多公斤。

嘛呢石经堆:藏族文化的一大奇观、世界最大的嘛呢石经堆——嘉那嘛呢堆经过300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正以每年30万块的速度扩大,在藏族群众和游客眼中绽放着异彩。嘉那嘛呢堆位于青藏、川藏交界处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新寨村,相传由藏传佛教高僧第一世嘉那活佛创建。目前,历尽沧桑的嘛呢石堆数量与日俱增,成为东西长283米、南北宽74米、高3.4米的石经奇观城。

乌兰县-旅游

 

都兰寺

都兰寺:都兰寺全称“噶丹桑阿玉仁佩林”,意为“具喜密宗增益洲”,因位于都兰河畔故俗称都兰寺。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世祖元年(1271年)。据说当时有位叫阿嘉措的禅师隐目在塔延森林中坐禅,相传他很有法术,信仰藏传佛教。其后相继有索南嘉措、元丹嘉措、罗桑桑丹、罗桑益希、罗桑阿旺毛兰木等颇有名气的五位禅师,次第在这里坐禅,至今在塔延森林中尚存几十处禅房遗址。明万历六年(1578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与俺答汗的会晤,促进了藏传佛教在蒙古族中的广泛传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又到塔尔寺讲经。此时,道希汗禅师专程到塔尔寺朝拜,得到三世达赖喇嘛准许,在塔延山口修建了一所静虑室(禅室),这就是都兰寺的雏型。

明崇祯七年(1634年)霞巴丹津呼图克图来到塔延山口静虑室主持寺院佛事。清顺治元年至四年(1644—1647年)间由他在静虑室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正规的格鲁派寺院,这就是闻名于青海蒙古族地区的都兰寺,霞巴丹津呼图克图后来历辈转世封号为丹津呼图克图,成为该寺寺主。

都兰寺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从二世丹津呼图克图楚臣嘉措起该寺实行时轮修供仪轨,并增设了时轮经院,扩大了寺院规模,从清雍正三年(1726年)起,清朝政府对青海蒙古实行编旗制。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当地蒙旗首领入京朝拜清世宗,世宗皇帝高度赞赏了都兰寺的佛事活动,并赏赐了一对木制竖匾和在黄缎子上用金汁书写的奖状,以及扶持该寺佛事活动的银币等。清乾隆元年至三年(公元1736—1738年)间,在该寺大院内修建了一座四合院王府,俗称“供老爷庙”,从此左翼各王公台古都相继于此寺设立行署。当时该寺有属民1600余户,并有500余户藏汉民户加人蒙古族籍。民国17年(公元1928年)都兰理事改为都兰县,设都兰县衙,设置防军于该地。这里为左翼盟各旗互市之所,商务甚盛。该寺在柴达木30余处佛寺中最为著名,有僧众1000余名,房300余间,和一座36根柱子的大经堂。寺院阿拉巴特属(民)200余户有数千只牲畜,以牧猎捞盐为生。据说该寺对佛法及经典的理解,较东部各寺为高深,故常有高僧出现,如当时在安多地区称为索南三尊者之一的索南达娃,就是该寺时轮院中的高僧之一。此外原静虑室的100多名道行高深的禅徒在家潜修,人们称为仁增巴(持明者)。

乾隆末年六世班禅罗桑贝丹意希去北京时路过都兰寺,祈祷天下太平,众生安居乐业。咸丰元年和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该寺曾两次受到严重破坏,除大经堂外,其它大部分房屋被烧毁,寺内保存的珍贵文物及历史书籍也化为灰烬。

民国6年(公元1917年)由八世丹津呼图克图罗桑丹贝尼玛重建都兰寺,不久修复。民国年间苛捐杂税日甚,民族械斗日益增多,牧民群众生活困苦,寺院的收入减少。民国21年住寺阿卡由1919年的40人减少到20余人。直至解放,住寺僧侣一直仅20余名,其中活佛2名;房屋114间,其中,28根柱子的经堂2座,36间,僧客房40间,拉让(活佛住宅)5间,厨房5间,时轮大塔周围

都兰寺

的嘛呢房28间;牲畜250余头,耕地300余亩。水磨1盘。生活比较富裕。

1955年起,由八世丹津呼图克图(清王朝对大活佛的封号)主持,扩建都兰寺,建成有30根柱子、两层楼房的大殿,共32间,其下院为僧舍,共15间,另外,专修烧施堂1座,共9间,上下两院共有56间。当时,有一僧侣136名,新旧2座寺院共有房屋170间。其中,68间的3座经堂,9间的一座烧施堂,50间的僧客房,28间嘛呢房,10间厨房,5间拉让。牲畜700余头,耕地300余亩,水磨1盘。

都兰寺50年代末被拆毁。1979年之后,八世丹津呼图克图在热心僧众的积极参与、支持和信教群众的积极帮助下,重新恢复了都兰寺,恢复后的都兰寺有僧侣46名,房屋87间。其中,20根柱子的经堂1座,共12间,其周围有18间嘛呢房;僧客房9间,厨房2间,时轮大塔1座,周围有24间嘛呢房;新建上下两院的拉让1座,拉让内供有多闻天王,兄妹护法,天王身等卷轴画像。上院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共10间。上层殿内供有释迦牟尼佛像,端坐正堂,两侧侍立着他的两位大弟子,即合利佛和目健连,宗喀巴师徒三圣像皆为镏金铜像,各高约5尺许。一侧依次供有药师八如来塑像,以及智慧之神文殊菩萨像;另一侧供有格鲁派创始人一代宗师宗喀巴大师镏金塑像,高约4米,两侧塑像为大师的两大弟子即甲曹杰和克主杰,各高约7尺,藏文史籍中常称其为“师徒三圣”。殿堂两侧书龛中供有整套用金汁写成的《甘珠尔》大藏经,全套共108函,每函约重六七十斤。据说,一只雄健的骆驼也只能驮四函。此外尚有1部金汁书写的《般若八千颂》。历史上,这两套佛经被公认为青海境内珍藏的精品。墙壁两侧还供有许多精制的宗喀巴小镏金铜像,据传有千尊之多。殿内还供有历辈丹津呼图克图的银制舍利塔。此外殿内还珍藏有许多藏传佛教所独有的艺术珍品卷轴画,如千手千眼观世音像,密宗事部三怙主、集密

柴达木贝壳梁

、胜乐、怖畏金刚等密宗本尊像,以及大黑天、阎罗王、吉祥天女等各路护法神像。楼下供有宗喀巴师徒三圣像,高约2尺。正中为六世班禅贝丹意希的法座。下院为客房,共12间。现在寺院宗教生活正常,一年四季前去朝拜的蒙古族信佛群众络绎不绝。

柴达木贝壳梁: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都兰县诺木洪乡的大漠深处,有一道长约2公里左右,宽约70米的小丘陵,当地人称贝壳梁。贝壳梁的贝壳最大的如铜钱般大小,而多数只有指甲盖大,纹理较浅,同含有盐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层层叠叠,千姿百态。这一罕见的自然奇观,是迄今为止中国内陆盆地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古生物地层,是青藏高原地质变迁的一个缩影。

魔鬼城

魔鬼城:青海柴达木盆地南八仙、一里坪一带的雅丹地貌群,长达近百公里,宽约数十公里,因遍布姿态各异的风蚀残丘而享有“魔鬼城”之称。“雅丹”是维吾尔语,意为“风化土堆群”。数千万年的风沙造就了“魔鬼城”神秘莫测、奇幻万千的风蚀土林,使之成为柴达木盆地最有魅力的旅游景点之一。

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盐湖: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距西宁750公里。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面积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还出产闻名于世的光卤石,它晶莹透亮,十分可爱。伴生着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钾、盐资源极为丰富。

又名察尔汗盐池。海拔最低点为2200多米,由达布逊、南霍布逊、北霍布

察尔汗盐湖

逊、涩聂4个盐湖汇聚而成。格尔木河、素棱果勒河等10多条内陆河注入。由于降水量极少,大量水分通过蒸发流失,形成深厚的盐层,湖内盐盖厚30米左右,最厚处达60米。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储量达20多亿吨。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通过盐湖,路基全是用盐铺成,长32千米,分别被称为万丈盐桥和钢铁彩虹。

“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盐湖地处戈壁瀚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份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盐湖上还有一条长32公里的公路和铁路穿行而过,是一座浮在卤水上的“万丈盐桥”,公路和铁路是格尔木至敦煌公路的一段和青藏铁路的一段。

尔木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境内的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湖,面积5658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各种盐总储量超过600亿吨,钾肥年产量超过400万吨。

金子海

金子海:从乌兰县城向西南方向行车约80公里,茫茫戈壁深处有一处面积约0.45平方公里的湖水,这就是金子海,蒙古语意为阿东木拉古湖。这里的草原、羊群、芦苇、飞鸟、蒙古包、藏獒……使今夏来这里旅游的客人们流连忘返。

相传成吉思汗领兵经过此地时,丢下的金盏化为金子海。海的西侧、西北侧、东侧都被沙山环抱,沙质细腻。惟独海的东南侧是高高的芦苇和近百米的草带,吸引着鸟禽、牛羊前来觅食、嬉戏、休憩。

如今,相关部门在金子海开辟了旅游线路,游人可以在这里滑沙、垂钓、戏水,观赏高原荒漠的自然美景,在蒙古包里品尝奶茶、羊肉手抓,观看蒙古族歌舞,体验民族风情。

乌兰县-特产

 

戈壁湖蟹肥

戈壁湖蟹肥:位于青海省柴达盆地中的德令哈市可鲁克湖,是一个高原淡水湖泊,海拔2816米,总面积57平方公里,湖中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从2002年开始,当地渔业部门从南方引入中华绒螯蟹试养,当年既获得成功,并选育培养出一个螃蟹新品种--可鲁克湖蟹,从而填补了我国在高海拔、高寒戈壁地区无人工养蟹的历史。目前,可鲁克湖年产螃蟹近20吨,除供应当地蒙古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群众餐桌外,这种膏多肉嫩,味道鲜美的湖蟹,其余全部热销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大中城市。德令哈市从9月16日开始,还专门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2005柴达木可鲁克湖蟹文化旅游节”,以进一步推广这种肥美的高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