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魔血腥舞钢图纸:.人浮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08:56

      1958年,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出版了《帕金森定律》一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话题:如何理解帕金森定律呢?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防范企业的帕金森病呢?

(网友)回复一:

“帕金森”之所以可怕,并不在于患病的痛苦和它的致命性,而是在于它能混淆病患的意识和意志,把人变愚蠢。人固有一死,死不足惜,但可叹的是苟活时已不知所谓,不能自理。“组织的帕金森”更是这样,它往往不会造成剧烈的震荡或激烈的争斗,但它会逐渐的蚕食长期积累的组织智慧,一点点掏空积极的动力,从而让过去的辉煌逐渐成为“皇帝的新衣”。 
  预防“人的帕金森”,医生那里似乎有很多成系统的建议,从动手指到饮食调理,层出不穷。但效果如何?很难考证。原因很简单, 很少有人会在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之时便费心去考虑老年变傻的问题。
  对于“组织的帕金森”,预防就更难了。因为患病的原因正是人们赖以自我激励的本源动力-欲望。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觉得组织的帕金森往往都始患于星光灿烂之时,始患于光彩夺目之人。 有强烈成功欲望的人,往往才能驱动着组织走向更卓越的高度,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不可避讳的说),是为了建立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达成从物质到精神的满足。所以,无论这些人有多么敞亮的胸襟,“自我权威”的“玻璃屋顶”都是很难被超越的。无论是韦尔奇还是乔布斯,都不可能在麾下任用处处都比自己强的人。事实上,能任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就已经可赞其内心之豁达了。
  要知道刘邦能任用萧何、张良、韩信,正是因为这些人的领导力没有他强,只是在某些方面“远胜于朕”(这才给了他足够的自信能任用这些人中豪杰)。当然,这也免不了功成名就后的“清理活动”,没有办法,这便是“人性的暗影”。所以,照此推理,我觉得“组织的帕金森”是不可避免并且随时存在的症结。因为既是人,便谁也冲不破自我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欲望,不找两个相对逊于自己的人支撑,谁都会觉得脚下空空,无依无靠。
 然而,作为
管理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别让自己的标准太低,从而让“帕金森”搞得不能自理,惹人耻笑。当自己的标准高了,并且能随时以自省来更新标准,组织即使有些“帕金森”,但总体也会是向好的。因为“帕金森”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如果大家都有,谁的症状轻一些谁就能占得一些先机。 
 自省的语句其实很简单,记住三点:
 1. 我自创的一句格言:任何形式都是错误的(当事已成型,结果已成功绩,就是该推翻的时候了)。 
 2. 韦尔奇即是通用的“帕金森”,乔布斯即是苹果的“帕金森”
 3. 时刻照好镜子,擦擦别人的赞扬,给自己穿两件衣裳(皇帝的新衣永远存在,但要自己记得给自己时不时披上两件实在的)

回复二:

在目前的社会生态中,强者不一定能生存,适者才能生存。对于一个各方面都不规范的企业,贸然的请外来和尚,或者实行所谓科学管理,未必能帮助企业生存发展,具体来说还是应根据企业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选择性执行某种策略;人员也一样,维持一种能支持企业生存发展的生态才是第一位和重要的,虽然很多似不合理,但“存在即合理”,所以即使公司出现了帕金森定律,我认为也不宜从表面上的方法去解决。

回复三:

只有找到好的左膀右臂才能完成任务,自己可以不具备其它的专业技能,但是必须要精通管理,不然的话即使你找到一匹千里马也发挥不出它的威力,还很有可能把你摔残,就像《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样唐僧既不会捉妖,也不会除魔,但孙悟空本领高强,可是孙悟空脾气暴躁,每次唐僧有难都是孙悟空出面,为什么唐僧可以用的住孙悟空呢?因为唐僧有恩于孙悟空救过他,有情于他平日里的关心,比如衣服的缝缝补补,单单有这点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就是唐僧会念紧箍咒可以约束孙悟空。相反如果唐僧找一个没有本领的徒弟但是性格温顺(好管理)那他的取经大业就无法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