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29秒秦瑶ed2k:皋兰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26:42

目录

·                                 • 概况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地理位置

·                                 • 交通

[显示全部]

皋兰县-概况

 

皋兰县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2556平方公里,总人口17.26万,辖3乡4镇71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耕地面积43.58万亩。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4亿元,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2.4:47.7:29.9;完成地区性财政收入7018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0元。

 

                    皋兰县周边邻界图


  皋兰县是兰州市的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县内有三大灌溉工程和大、小峡水电站,水电资源充足;包兰铁路纵贯县境,109国道和白兰、兰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投资环境优越。工业以冶炼、化工、建材、饲料和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为主,产品涉及铁合金、钢铁、硅产品和畜禽饲料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农业以粮食、瓜菜、林果、中小畜禽为主,形成了红砂洋芋、西甜瓜、特色蔬菜、软儿梨、禾尚头小麦等支柱农产品。境内什川镇有久负盛名的百年万亩梨园,有新中国农民自己修建的第一座黄河铁索吊桥及接官亭等历史遗迹。中心乡有造型神奇的雅丹地貌一一“天斧砂宫”景观。县城有元明时代的泥塑佛雕洞窟石洞寺。皋兰太平鼓,曾赴京参加过1989年亚运会和1999年国庆50周年表演,赢得了“天下第一鼓”的美称,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
皋兰县所辖镇:石洞镇、西岔镇、什川镇、忠和镇。
皋兰县所辖乡:黑石川乡、中心乡、水阜乡。

皋兰县-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1月28日,皋兰县辖4个镇、3个乡,3个社区居委会、71个村委会,298个村民小组。

 


石洞镇 辖城北、城南、三川口3个社区居委会,庄子坪、东湾、中堡、魏家庄、蔡河、豆家庄、文山、涧沟、明星、丰水10个村委会。
西岔镇 辖阳洼窑、岘子、团庄、漫湾、陈家井、西岔、铧尖、段家川、五墩、四墩、火家湾、中川、山字墩、赵家铺、窝窝井15个村委会。
什川镇 辖上车、长坡、南庄、北庄、上泥湾、下泥湾、河口、打麦沟、接官亭9个村委会。
忠和镇 辖忠和、崖川、丰登、平岘、六合、盐池、罗官、水源8个村委会。
黑石乡 辖白坡、石青、大横、三和、黑石、和平、白崖、中窑、星湾、红柳、新地11个村委会。
中心乡 辖中心、九合、兰沟、高山、钱家窑、头沟、李家沟、三坪、朱家井、曹家湾、碱水沟11个村委会。
水阜乡 辖彬草、涝池、砂岗、水阜、燕儿坪、长川、老鹳7个村委会

皋兰县-历史沿革

 

皋兰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丝路重镇,陇西要冲。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狩猎、放牧制陶,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为羌戎之地,秦统一中国后归秦。西汉时属金城郡,首置金城县。西、北魏与北周时属子城县,子城县为金城郡治所在。隋初,属兰州总管府,废府复郡后,仍属金城郡金城县。唐属兰泉县,既现兰州市区所在,亦为金城郡治。唐后期与五代时,为吐蕃辖地。宋、金、元、明均属兰州。至清代乾隆三年(1738年),因境内有皋兰山而更名为皋兰县,沿用至今。清代至民国作为甘肃首县和省会重镇,幅员辽阔,辖今兰州、白银两市的大部分地区。建国初隶属兰州市,1951年8月由省直辖。1956年1月划归定西专区。1958年12月撤县,行政区域划归白银市。1961年2月,恢复建制,归白银市管辖。1963年10月再属定西专区。1970年4月重新划归兰州市管辖至今。 

皋兰县-地理位置

 

 

甘肃省皋兰县地处甘肃中部,位于黄河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2′一104°14′,北纬36°05′一36°51′之间。县境东邻白银市白银区和兰州市榆中县,南接兰州市城关区和安宁区,西连永登县和西固区,北与白银市景泰县接壤。行政区划属兰州市管辖。

皋兰县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为黄土梁峁、沟谷和小川台地等类型,地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海拔高度在1459.2米一2445.2米之间,相对高差达986米。境内共有0.5公里以上的大小砂、土沟4977条,全长6743.7公里,这是该县水土流失侵蚀沟的发源地,沟壑密度2.64公里/平方公里。沟与沟所夹的山梁、梁峁为旱作农业、放牧区和宜林荒山荒坡,被黄土梁峁和石质山岭环峙的宽谷平川,大部分在引黄灌区和引大灌区范围内,是该县主要的农作物、农田防护林和商品经济林区。

皋兰县-交通

 

 皋兰交通便利,境内拥有民航、铁路和国道、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共计12条389.93公里,其中:铁路1条64公里、国道1条52公里、高速公路3条72.75公里、省道1条41公里和县乡道6条160.18公里,形成既有民航、铁路,又有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县乡道路的东西相连、南北相接、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基本情况

 

    一、公路

    (一)高等级公路

    1、白兰高速公路

(1)县域内35.75公里(2)技术等级:高速公路(3)荷载:汽-20、挂-100

    2、柳忠高速公路

(1)县域内15公里

(2)技术等级:高速公路

(3)荷载:汽-20、挂-100

    3、兰海高速公路

    (1)县域内22公里

    (2)技术等级:高速公路

    (3)正在建设中

    (二)国道109线

    1、县域内52公里    2、技术等级:二级柏油    3、荷载;汽-20、挂-100

    (三)省道:皋营公路

    (1)县域内41公里    (2)技术等级:四级柏油    (3)荷载:汽-20、挂-100

    (四)县乡公路

    1、盐什公路

 

    (1)县域内7.3公里    (2)技术等级:三级渣油    (3)荷载:汽-20、挂-100

    2、水罗公路

    (1)全长33.68公里

    (2)技术等级:三级渣油

    (3)荷载:汽-20、挂-100

    3、皋什公路

    (1)全长23.5公里    (2)技术等级:三级渣油   (3)荷载:汽-20、挂-100

    4、皋石公路

    (1)全长42.2公里   (2)技术等级:三级渣油  (3)荷载:汽-15、挂-80

    5、安高公路

    (1)县域内26.5公里

 

    (2)技术等级:四级砂砾  (3)荷载:汽-20、挂-100

    6、崖中公路

    (1)全长27公里    (2)技术等级:四级砂砾    (3)荷载;汽-15、挂-80

    二、包兰铁路

    包兰铁路线贯穿全县南北,纵跨县城而过,境内全长64公里,共设置8个火车站,皆为四级客货站,附助设施配备有四三一处和二七四处两个国家储备库,是该县境内唯一通过的长途铁路运输线。

    三、兰州民航中川机场位距县城43公里。

    四、车站

    皋兰县客车站为三级客运站。

皋兰县-人口民族

 

皋兰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居的地区。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有汉、回、满、藏、土、壮等6个民族,总人口(包括驻皋兰武装警察部队)149709人。其中汉族人口为149624人,占总人口的99.94%,各少数民族人口85人,占总人口的0.06%。2004年底,全县总人口172634人。其中农业人口149318人,非农业人口23316人;男性人口88986人,女性人口83648人。人口出生率9.68‰,人口死亡率4.06‰,人口自增率5.62‰。皋兰各少数民族一般讲汉语,用汉名,服饰、生活习惯等也与汉族大致相同。

皋兰县-资源环境

 

 

全县耕地面积43.6万亩,其中水浇地21.11万亩,人均1.4亩。草地面积253万亩,林地面积14万亩。黄河流经南部什川乡,年均径流量331亿立方米。境内建有西电、大砂沟两大水利提灌工程,水库两座,另有小火烧沟水库正在建设之中。有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矿藏和石英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藏。有白兰瓜、黑瓜籽、冬果梨、香水梨、苹果、软儿梨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有什川乡“梨花会”,中心乡“天斧沙宫”以及石洞寺庙群体等旅游资源。境内有高压输电线路864.9公里,变电站11站,总容量84950千伏安。县城有11万伏变电站一座,正在建设的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黄河大、小峡水电站在该县什川乡境内。三川口工业开发小区22万伏变电站建设已经启动。

 环境气候  皋兰县辖区属陇西黄土高原,山川相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拨2445米,最低1411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2℃,年均降水量266毫米,年均蒸发量1660毫米,年均日照2768小时,无霜期144天。

皋兰县-自然资源

 

皋兰县有丰富的矿藏资源,金属矿有金、银、锌、铜等,非金属矿有石英砂、大理石、花岗岩、粘土等,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黄河流经皋兰县境内,年均流量311亿立方米,峡谷地带蕴藏可观的水能资源。皋兰县特有的地理、气候及土壤条件,使其生产的禾尚头小麦、红砂洋芋、白兰瓜、旱地籽瓜、西甜瓜、香水梨、荷兰豆、西兰花、甜脆豆等土特产品品质、口感极佳,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皋兰县境内有许多自然景观。东南部什川镇有“世外梨园”之美誉,以梨园景色、羊皮筏子、接官厅、骆驼石、大、小峡电站库区等景点吸引八方游客;西南部中心乡与兰州接壤,有“万亩桃园”、“天斧砂宫”等自然景观;中部石洞乡有远近闻名的石洞寺;北部西岔镇、黑石川乡地域广阔,有独特的高原风光。

皋兰县-骆驼石的传说

 

滔滔黄河流经兰州地段时,穿过小峡和大峡,呼啸而去,留下许多神奇迷人的传说。这些传说中,最引人人胜的是石骆驼的故事。

相传木工祖师鲁班当年云游四方,行至皋兰县什川地界时,见这里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当地农民渡河,运输物资十分困难。当时,惟一的渡河工具是羊皮筏子,而羊皮筏子遭遇风浪时,筏毁人亡的悲剧经常发生。知道这种情况后,鲁班遂生架桥便民之念。他先选定什川上河小峡出口地段施工架桥。上河河道狭窄,两岸峭壁悬崖,十分险要,是一个架桥的理想之地。桥址选妥后,鲁班决定靠两岸青石来备架桥的石料。鲁班造桥时,川里常有一妇人带一脖系铜铃铛的小狗为其送饭。每日送饭去时,小狗先跑去报信,妇人赶到时总见鲁班大汗淋漓地坐在山腰青石之上。妇人不解,问其在此何干,鲁班总是用语搪塞。一日,妇人又去送饭。她想,我今日不带小狗,看此人到底在干什么。她悄悄地转过山梁,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平日闷坐在岸边的鲁班正将一头石骆驼赶至河中。他站在驼峰之上,力举巨石,悬空架桥。石驼如小山,昂首挺立,鲁班身长数丈,巨人一般。此情此景,让妇人大吃一惊,禁不住喊叫起来。此时,正是石桥即将竣工之际,岸边妇人一声惊呼,道破天机,石桥崩塌,石料纷纷落人河中。鲁班长叹一声,将架桥用的最后一块石楔扔在岸边,跨上石驼,顺流而去。

鲁班跨驼顺流下行至什川下河地段,见大峡峡口狭窄,又是一架桥的理想之地。就在他收驼观察之际,被岸边人们发现。人们蜂拥而至。鲁班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弃驼飘然而去。于是,大河中央只留下一头石骆驼,似中流砥柱,屹立在激流之中岿然不动,成为黄河上的一处自然奇观,至今吸引着众多游人。

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如今的什川黄河岸边,那个巨大的石楔依然静卧于石水之间,山崖之上尚有鲁班大师的屁股坐印和汗滴砸出的洞穴。石驼静静地屹立在大峡峡口水中央,阅尽什川千百年的沧桑巨变。近年来,在鲁班造桥之处,一座钢索吊桥和一座巨型拱桥相继建成。小峡水电站也在此兴建。2005年,随着小峡电站首台机组发电,鲁班丢弃的石楔沉睡于河底,只有神奇的骆驼石及其美丽动人的传说,将永留人间。(魏著鑫)

皋兰县-三毁三建灵峰寺

 

灵峰寺位于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西侧如凤山顶,东距定火城(俗称旧城子)约500米,南临砂沟,西为水阜后砂沟,北距保定堡(俗称堡子)约800米。灵峰寺因建在如凤山顶,民间传说其神求之灵验而得名。

灵峰寺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修建时在如凤山下用粗石块打成石条台阶,镶嵌为踏步,沿山形拾阶而上,约十多米可直达山门。山门坐西向东,两旁四根通天大柱,建两层楼阁(看河楼),左右各建一间小阁,共三间。灵峰寺大殿坐西向东,内塑释迦牟尼佛像1尊,身高1.86米,两旁塑有肖释月氏佛和弥勒佛各1尊,在侧还各塑有9尊罗汉,计18尊。南北建有厢房,北厢房塑有地藏王菩萨像,两边各塑有5尊手拿笏板向地藏王朝拜的十殿阎君。南厢房为百子宫,内塑三霄娘娘(即琼霄、碧霄、云霄)3尊,并有100个泥塑娃娃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寺院内古榆参天,将寺院全部遮荫。殿阁内有铁钟一口,高1.4米,直径70多公分,重约600余斤,响声可传十余里,此钟在“文化大革命”中丢失,下落不明。寺院山门、殿字布局严整,雕梁画栋,起脊卧阁。山下河沟环绕,建有卧桥与古寺相连,形若彩虹。故《皋兰县志·古迹》称:灵峰寺“县治大河以北,以为胜景。”

明崇祯年间(1628年一1644年),灵峰寺遭兵燹焚毁,仅存遗迹。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当地群众重建。雍正十二年(1734年)和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分别重修,嘉庆、道光年间屡有补修,同治年间二次毁于战乱。光绪时,皋兰十八堡民众再次捐资重修。1968年灵峰寺被拆除,部分木料用于修建水阜小学。

1978年以后,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实,经当地信教人士的多方奔走和有关人士的慷慨解囊,在原址上新建了灵峰寺一部分建筑物,其建筑风格与绘画雕刻艺术都超过了原有的风貌。每逢初一、十五,本村和邻近的善男信女都到灵峰寺烧香拜佛,祈求平安。灵峰寺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景象。(王锡奎)

皋兰县-皋兰出土的货布

 

1987年4月,市县文化部门联合对石洞乡魏家庄汉墓进行了清理发掘。该墓出土新莽货币一枚,通长4.8厘米,重15.6克,青铜浇制,铜色暗红,质地精良,形态奇美。钱体坚挺浑厚,平首平肩方足,钱身呈长方形,腰微内凹,上首有一圆穿,穿之两面及钱两面都有轮廊,圆穿下至方档有一道凸起的中竖线。钱面模铸篆书钱文“货布”二字,其书体为垂针篆,“势有若针之悬锋芒”,篆法流畅峻削,纤细秀丽,清晰工整,布局匀称得体,皆臻上乘,堪称钱文书体中的一朵奇葩。据史书记载,货布始铸于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是王莽进行第。四次也是他最后一次币制改革。此次币改,罢大小钱,铸行货泉和货布,二品并行。规定货币重二十五铢,一布当货泉二十五,亦当暂行留用的大泉五十钱二十五枚。与第一次币制改革相比,此次在货币的造形上彻底改变了第二阶段货币丰满笃实的风格,文字轮廓十分纤秀。王莽进行的币制改革,是世界货币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前后发行四类二十八种货币,其实质无疑是对社会的一种变相掠夺,引起了当时封建地主阶级的强烈不满,也是其政权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莽钱制作工艺非常讲究,有“钱绝”之誉,为后世所称道。货布是王莽后期铸币的代表作,是莽钱中较珍贵的品种。(曾诚奎)

皋兰县-珍贵的西夏官印

 

1987年6月,皋兰县石洞乡中堡村农民杨言雄在其房后取土填院时,于地表两米处意外地发现了一方形铜铸印章。数天后,杨言雄拿印到县文化馆辨认。这方铜印边长5.3厘米,通高3.3厘米,白文,刻西夏文九折篆“首领”二字,柄为长方形,底部有一小穿,为印绶绾结之处,印背无款文。此印铸造精美,做工考究,印文用笔圆润浑穆,笔画转折处不露棱角,线条曲折相叠,涩拙厚重;印面满实,布排整齐规矩,寓动于静,庄重中蕴含了灵巧,具有厚实朴茂之美,堪称西夏印章中的佼佼者,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西夏官印代表西夏各级军事权力的等级。“首领”一印,属西夏五级军事权力的第二个级别,这为我们研究西夏军事建制及当时兰州的军事概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无独有偶,这方西夏官印出土不久,在水阜地区文物普查时又发现同样一方铜印。这一方铜印形制篆文竟同前一方印如出一模。所不同的是,印背有文字两行,疑为掌印者姓名,但因文字剥蚀,难以辨认。据收藏者颜俊东介绍,此印出土于1938年,珍存至今,亦有数十年的历史。

皋兰出土西夏官印,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地理渊源。上溯历史到八世纪中叶,唐安史之乱之后,由于中原战火连年,社会日趋动荡,唐王朝无暇顾及西北边地,这为西北地区以党项、回鹘、突厥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崛起提供了历史的契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西夏势力不断壮大,国势日益昌隆;其地辖夏(夏州)、绥(绥德)、银(陕西米脂西北)、宥(静边西)、静(米脂西)五州。延至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宋王朝为维持西北的长治久安,采取“以蕃人治蕃人”的对策,封党项族首领元昊为西平夏王,赐姓赵,史称赵元昊。宝元元年(1083年)十月,赵元昊脱离中原北宋王朝,自称皇帝,建政号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以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为都城,建立了西夏封建制民族政权。西夏建立政权后,又不断仿效唐宋的各项典章制度,创文字、编历书、铸印章、定兵制,广泛吸取汉民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使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其鼎盛时期辖三府二十二州,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箫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为固”。包括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及内蒙古河套地区。从而逐渐形成子同北宋、辽三国鼎立的局面。

兰州的地理位置,“捍御秦雍”、“扼控中原”、“襟带万里”,军事地位显得十分重要,是西夏和北宋争夺的军事要冲。作为兰州北大门的皋兰地区,成了西夏王朝与北宋攻城掠地和进行拉锯战的前哨阵地。当时,这里战火迭起,无岁不寻于干戈,四时无安宁之日,铁马金戈,兵刃相见。宋仁宗景枯元年(1034年),西夏元昊攻兰州,南进至马啣山筑城,凡蹑(今苑川)以兵守之。而为了扭转和西夏在争夺兰州战争中的被动局面,以保障中原的安定,宋神宗采纳王韶之《平戎策》,于熙宁五年(1072年)先由王韶之知通远军事,开拓熙(临洮)、河(临夏)、洮(临潭)、岷(岷县)各州,以巩固对西夏的防务。后于元丰四年(1081年)八月,宋军五路围攻西夏,其中由熙河路都大经制使李宪所率一路从临洮出兵榆中,收复兰州。元丰七年(1084年)正月,西夏呈称八十万精兵复攻兰州,由于粮草供给不足,攻城十日不克,只好收兵北退。宋兵乘机取道追击,西夏大败,弃车杖、兵印于河北地。皋兰出土的西夏官印,便是这一历史时期兵戎相见,遍地狼烟的历史见证。

西夏官印的出土,将对于我们了解皋兰的过去,研究皋兰的历史,都大有裨益。(曾诚奎)

皋兰县-长川赤鹿化石

 

 

1994年3月的一天,皋兰县忠和乡邵家塘村农民宋宗维牧羊时,在水阜乡长川村马圈沟垴发现了赤鹿化石。兰州市博物馆和皋兰县文化馆联合组队发掘了这具化石。该化石头骨完整,鹿角完好,身体部分保留了颈椎、胸椎与胸骨,腰椎、尾椎及四肢骨不见。出土时,颈椎与胸椎呈扭曲状。化石长1.55米,其中头骨长0.44米。头生双角,左角长O.805米,有6个分枝,右角长0.80米,有5个分枝。角为扁圆状,主干稍向后斜,略向内弯。每一分枝尖端光滑,下部粗糙,角身布满皱纹。圆柱形角柄,平台状角盘,角盘周围生成许多珠状结节,俗称“珍珠盘”。头骨最宽处在眼眶部位,头骨顶脊清晰,额部平凹,眶上缘高出额部,泪窝长径大于眼窝长径。上颌骨前端呈铲状突出,鼻骨稍隆。下颌骨前端窄而圆,后端平整光滑,冠状突细窄而向后弯曲,颧骨稍凸,隅突亦不明显,咬肌窝很浅。下颌骨与头骨之间以鳞骨相关节。牙齿完好无缺。有8颗门齿,6颗前臼齿,6颗臼齿。门齿切缘锐利,呈凿状;臼齿为新月形齿,齿冠高。

更新世中晚期,赤鹿在我国北方有着广泛的分布,现生种群生存于东北、西北部分林区。赤鹿在动物界的位置是: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偶蹄目鹿科鹿属赤鹿(马鹿亚属)。

皋兰长川赤鹿化石,是我国目前发现比较完整的赤鹿化石,在研究生物、环境、地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古生物的实物。古生物学是研究地史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不仅限于各地质时期的古生物本身,并且包括各时期地层中所保存的一切与生物活动有关的资料,其具体对象是发现于各时代地层中的化石。所谓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各个地史时期的生物遗体遗迹。研究古生物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各类古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生活习性、生活方式、地史分布和地理分布,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发展进化规律,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分类。

鹿类动物的研究,在国际上历来受到重视。因为鹿类动物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至今仍是许多国家食物、药材或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人类对它的比较生物学还了解得相当少。迄今为止,对鹿类的研究仅集中在容易观察的少数几种现生种群上。对以前鹿类的生理学、生态学和行为以及进化情况需要加强研究。皋兰县长川赤鹿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众所周知,中国是鹿类动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鹿类动物的进化中心之一,鹿的饲养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搜集和整理鹿类化石,是动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我们今天的养鹿也有裨益。

研究环境变迁的佐证。皋兰县长川赤鹿化石点位于马圈沟垴,东北距水阜乡长川村7公里,西隔两条山脉为兰包铁路,南为海拔1893.7米的无名山主峰,山坡坡度为39°,相对高度约150米。这里属于干旱山区,山阳坡山体裸露,山阴坡覆盖着簇簇野草;山脚川地为甘肃中部特有的沙田。从化石所处的地层情况可以推断出它的时代和当时当地的环境状况。

皋兰长川赤鹿化石埋藏于地下8.50米处。化石上下均为黄土,淡灰黄、质地疏松、成粒状、粉砂成分大、粘性差,直立性不十分明显,是具有黄土高原西北部特征的马兰黄土。离地表6米以下,碳酸钙斑点增多,并且夹杂石膏结核。黄土中发现植物根须。鼠肱骨及门齿,还有蜗牛等化石。这说明,当时的地表有植被发育。鹿、蜗牛和啮齿类都以草和植物枝叶或其种子为食。黄土中的碳酸钙斑点和石膏结核是黄土在成壤过程中形成的。它们发育在年平均降水量删毫米以下的地区。由此推断,当时当地的环境属于荒漠草原区,时代为更新世晚期,距今约4万年—12万年。

研究形成化石的地质资料。除赤鹿化石外,在皋兰还发现过披毛犀化石,在西固发现过鹿化石。这说明,兰州附近的地质具有化石形成与保存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一、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等,因为主要是由矿物质组成的硬体,不易氧化或腐蚀。二、生物死后要有把它迅速埋藏起来的地质环境。兰州一带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在黄土形成过程中,沉积作用迅速进行,生物保存为化石的机会多。即使具有硬体的生物,如果死后长期暴露于地表,就会被风化等自然力量破坏或者被其他动物吞食。在水底的个体若不为泥沙所掩埋,同样也会被水动力破坏或其他动物吞食,失去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三、时间因素,即生物遗体必须较长时间的埋藏(指地史时间),以便随着沉积物固结成岩;生物体经历各种石化作用,变得坚如石头,才能保存成为化石。石化作用指物质的填充、交替、升馏作用。

珍藏古生物化石,可以极大的丰富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更应不分门类地兼收并蓄,以弥补地方上因财力、物力所限,不能建立专业博物馆的缺陷。兰州市博物馆这次发掘收藏的赤鹿化石,填补了该馆在古生物化石陈列与研究上的空白。(叶削坚)

皋兰县-漫话皋兰彩陶

 

数千年来,皋兰这方土地上生生息息的历代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大量的珍贵文物,就是这种文化的代表之一。在琳琅满目的文物中,尤以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皿最为典型,最具有代表性。

 

文物普查资料表明,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皋兰阳洼窑、中嘴、三川口、糜地岘、蔡家河沿岸、水阜河沿岸、陈家湾、崖J¨及黄河两岸的台地上,就有原始先民刀耕火种的遗物遗存。其主要有:磨制的石刀、石斧、石铲、石凿、石磨盘;加砂的粗质红泥陶罐、陶壶、陶盆;细泥彩陶罐、陶壶、陶钵、陶盆、陶碗、陶豆和陶杯,以及窑址灰坑和灶址等。就出土的诸多物器分析,最早为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继承和沿袭。一般而言,它又可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文化遗址在皋兰都有发现,同时,还发现有略晚于马家窑的齐家、辛店类型的文化遗址。

在上述五种文化类型的遗址中,所出土的彩陶最具代表性的是双耳彩陶瓮。其高48厘米,腰径33厘米,颈高12厘米,口径12厘米,细泥红陶黑红两彩。饰四大圆圈网格纹、直线平行纹、水波纹和弧线三角纹。纹饰繁而不密,线条流畅明快,造型及制做别致精细。1991年7月,省文物鉴定小组来皋兰,双耳彩陶瓮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陶铃,1956年出土于石洞乡糜地岘。细泥红陶,有穿钮,内有陶制泥球一个,摇动时带有清晰悦耳的响音。这些文物说明,当时栖居皋兰的原始人类,已由原始的狩猎阶段进入驯养家禽家畜、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阶段,并由漂·泊流徙的状态过渡到定居生活,形成了以畜牧业和农业为基础的氏族部落。1987年5月18日,中心乡钱家窑村陈家湾社的村民陈义杯、陈义军等人,在小辛沟口浇水时,发现一处墓葬遗址,出土大小不等的9对半山文化类型的高颈贯耳壶、单耳罐、小口鼓腹瓶、内彩盆、素陶碗等。每对从大小、造型到纹饰都极为一致。以黑红两彩构画花纹,纹饰以平行锯齿纹、弧形三角纹、网纹、波折纹、弧线三角式旋纹为主;制造精美,造型别致。成对随葬器物,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十分罕见。1987年7月,蔡家河沿岸出土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盆两件,为内彩同心圆纹。是皋兰彩陶类型中较早的一例。

1982年,省博物馆在阳面窑清理数十座墓葬,多为单人墓穴.有数座合葬墓。就单人墓葬而言,随葬晶多寡不同,这说明当时社会已经产生了贫富分化,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氏族制度已经发生了动摇。

在皋兰县境的十余处文化遗址内,已经出土的彩陶多达数千件。由于皋兰县文物工作起步较晚,其中绝大多数收藏于省博物馆和市博物馆,极少部分仍留存民间。(曾诚奎)

皋兰县-毛主席品尝什川果

 

 

说起什川果树,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不胜枚举,但近五十年来,连孩子们也知道那棵“连心树”孕育的动人故事。

那是一九五七年元月,什川乡五星社社员精心挑选了从一棵优质果树上收获的上等苹果,向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赠送去“解放果”、“翻身果”。先用木箱邮寄,但邮件被退回;后又推选代表上京面送。到京后,代表的再三恳求和感人肺腑的话语,打动了中央办公厅的接待同志,才答应将苹果收下。三月下旬,五星社收到中央办公厅寄来的书信,信中写到:“五星社社员同志们,给主席送来的苹果已收到,主席说不能白吃农民的果子,现付上款,希望以后不要这样做……,要大力发展苹果。”

自从毛泽东主席品尝了什川的苹果后,人们更加精心呵护自己的果园,这棵树也长的更加枝繁叶茂,万亩梨园也越发郁郁葱葱,瓜果的味道越来越甜,什川这一著名的瓜果之乡也越来越为外界人士所认同。从此,什川人便把这棵给他们带来美好记忆的苹果树称为“连心树”。

皋兰县-衣食住行习俗

 

皋兰县劳动人民,具有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县辖地区条件不同,衣、食、住、行各具地方特点。解放前,由于生产力低下,人民群众终年劳累也难得温饱,食菜、住土房、布衣遮体,终年劳累。解放后,全县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做了主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衣:清至民国围,一般民众身穿粗布短服,庶民百姓多以棉自纺织成窄幅口布,缝制衣服。男为对襟,女为大兜襟,都穿大裆裤。大部分民家夏冬换不过季。

50至60年代,城镇、农村以平布、华达呢、条绒为衣料。70年代开始,以的确良、涤卡、涤纶、中长纤维等化纤品类为衣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服饰的花色,款式又有很大变化。男女着基建服(工作服),拉链服、茄克衫等较为普遍,个别人着中山装、军便服等。

 食:自古以来,皋兰人民以自己种植的小麦为主粮,玉米、谷子、洋芋为杂粮。饭食、早餐为馓饭、疙瘩子等,午、晚餐多为馒头、花卷儿、锅盔、面条子、面片子、拉条子等。菜以洋芋、萝卜、白菜为主。夏季多为浆水菜。各种新鲜蔬菜农家购买者极少。进入80年代,特别现在人民的饮食有了很大的变化。

 所食蔬菜种类繁多,冬季除储藏小部分新鲜蔬菜外,普遍喜欢食自腌的咸菜和酸菜。饮料,以茶水为主。农村年长者喜欢喝"罐罐茶",将茶叶下于茶罐,用温火熬,待色味浓酽而喝,用以提神解乏。

食用方式多样,主要有:生食、凉食、煮食、炒食、炸食、煎食、蒸食、烙食、烧食等。

 地方风味饮食主要有:冬季喝的面茶、三餐常食的长面、拉条子、面片子、烧锅子。地方特产有洋芋、灰豆子、沙葱菜等。

 住:皋兰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大多贫困人家住所简陋,多为低矮土木结构的驴驮柴住房,还有挖掘土窑洞,以栖身安家。解放后,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住房有了明鲜的改善和变化,从70年代起,农村建房打破了原来建房的格局,多用坐北向南、有高有低的一排数间式结构。从80年代后,城镇、农村陆续修建砖木结构的房屋,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农户,还建起了二层楼房。

 行:民国35年(1946年)包(头)兰(州)铁路穿越县境,贯穿全县南北。但未开设客运班车,老百姓外出仍以步行。解放后,包(头)兰(州)铁路穿越县境,并在县内建了车站,后来有在公路沿线设了乘车点,人们外出开始搭乘火车和汽车。80年代后,随着县乡公路开通,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及一些大村庄,开通了通往县城、省城的客运汽车。

皋兰县-皋兰婚俗

 

男方选择好女方后,请媒人备礼物,单瓶酒去女方家"说媒"。女方同意,即将年庚生辰八字告知媒人,提供男方属相,"八字"合则成,不合则将原礼物退还作罢。

 

男女八字相合,彩礼以定后,则由男方主婚人、女婿、媒人择吉日带双瓶酒(以红线绳相系)及肉方(四根猪肋条肉)、彩金、衣料、首饰等送女方,行订婚礼。

婚之后,逢年关、过节,男方都要去女方家送冬、夏服装,俗称"追节"。

男方选定结婚日期,请媒人当月通告女方家,有"隔月不通日子"之说,双方同意,即行迎娶。

女方嫁前是一日宴请亲朋,所受礼品,做为"添箱"。女方最不可缺的要陪一对小碗,叫"衣饭碗"。意为去婆家后衣禄不断。

结婚之日,由新郎请的娶亲爷爷、奶奶,携带喜酒,花饼,肉方子,离娘亲(衣料)等前往娶亲,娶亲车到时,女方故意闭门不纳,迎亲者将钱币从门缝塞入。迎亲者入门后陈放礼品,开瓶向女方长辈逐一敬酒,以谢养女之恩,随即就宴。新娘梳妆,头顶盖头,由娶亲奶奶扶之上乘。新娘出卧室要哭泣。女方男女宾客(俗称稀客),共乘前行。

至男家门前,鸣炮迎亲,新房先有合属相的男子陪床。新房窗户用红纸糊,新娘进房要撕破窗纸。炕头、床四角、被中藏放核桃、红枣,象征情投意合,早生贵子之意。女方家小孩或侄子辈压轿,由男方家人出钱给压轿娃,方能抬进添箱。稀客进门男方在门前摆一小桌,备酒菜对稀客一一敬酒。吃长面,称喝结婚汤。尔后,男方设盛宴招待,次日,举行结婚典礼,主婚人主持。新郎、新娘向亲朋和同事行鞠躬礼,表示致谢。

本县有闹新房,骚新媳妇的习俗。

第三日,新婚夫妇"回门"前往岳父母及其族叔等,接受招待后,当日返回。

皋兰县-皋兰民间剪纸

 

剪纸艺术何时传入皋兰,没有史书资料记载。皋兰地处黄河流域,有着灿烂的文化传统和民间风俗。黄建中编《皋兰县志》称:皋兰民俗"人情质朴,好勇喜猎,蕃汉杂处,各从其俗"。文志贞《兰县志》称:皋兰民俗"民物阜繁,风俗醇厚,尚礼义,务耕织。"彭泽《兰州志》称当地民俗"重婚丧、崇墓祭、善木业、精工艺,文雅颇盛"。由此可见,皋兰民间文化的底蕴十分厚重,剪纸艺术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精华,又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民情风俗的制约下,走上自己的发展道路。

 

 从已发现的剪纸花样来看,皋兰民间剪纸的题材、内容都很丰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古典人物,名胜古迹,飞禽走兽,花鸟虫鱼,表意文字,生活场景,劳动场面无不入画。与之相应的花样名称亦生动形象,寓意十分鲜明。诸如二十四孝之一的"王强卧冰";神话故事中的"张果老骑驴"、"铁拐李偷油"、"七仙女下凡"、"嫦娥奔月"、"玉兔捣药"、"龙凤呈祥"、"麒麟送子";古典小说中的"诸葛亮弹琴"、"关公背大刀"、"武松打虎";富有生活情趣的"鸳鸯戏水"、"孔雀戏牡丹"、"喜鹊蹲梅"、"鸡啄小米"、"双兔恋草"、"猴子抱花瓶"、"双凤依树"、"老鼠啃金瓜"、"松鼠闹葡萄"、"兔儿吃白菜"、"狮子滚绣球"、"鸭子凫水"、"鱼跳龙门"、"凤凰展翅"、"孔雀开屏"、"鹰抓兔"、"松鹤鹿"、"鸭窝莲"、"鱼搬莲"等;以食物为体材的"石榴儿"、"馒头儿"、"桃子"、"金瓜"、"白菜"、"萝卜"、"葡萄"等;以禽兽为题材的"孔雀"、"麻雀"、"喜鹊"、"燕子"、"凤凰"、"鸳鸯"、"鸭子"、"锦鸡"、"兔儿"、"猫儿"、"马驹儿"、"狮子"、"猴儿"、"老虎"、"牛犊儿"、"鹿羔儿"、"猪、牛、羊"等;以花卉为题材的"梅、兰、菊、竹、牡丹、莲花、佛手、川草"等;以表意文字为题材的"喜、喜喜"、"奠、祭"、"汉文套字"等;以缀边围花为题材的"柳叶儿"、"隔花瓣"、"三角几何图形套花"、"水波浪"、"云云子"、"狗牙花子"、"?蓝边子"等。

 皋兰民间剪纸的部、主要形式有:窗花、门签、喜花、炕围花、灯花等。其应用范围:贴在彩灯上为灯花;贴在花鞋、荷包子、枕头、床裙、桌裙、炕围、苫单、门帘、窗帘等刺绣工艺品上为绣花;贴在婚礼的家门口、洞房内、嫁妆家具上为喜花;年节时贴在门楣上为门签;贴在木制窗户上为窗花;贴在寿幛、花圈、幡儿上为祭花;贴在木刻上为雕花。

    皋兰民间剪纸技艺,多有农村心灵手巧的妇女传习,一般由母传女习婆传儿媳,技出多门,一脉相承,代代沿袭。

皋兰县-传统民间艺术刺绣

 

皋兰地处中原内陆和西域边锤的结合部,是中原内陆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地。刺绣工艺起源很早,秦汉时,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刺绣艺术传入皋兰。但地处陇东黄土高原的皋兰,由于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贫穷,刺绣受用材限制兴盛较晚。但至迟在明、清时期就有了发展,至民国以后开始兴盛,新中国成立后又有所发展。

 在皋兰,刺绣作为传统民间工艺,主要由农村心灵手巧的妇女承担,且女承母艺,代代相传。

皋兰民间刺绣的用材有:丝绸、丝线、土布、五彩绵线。传统刺绣工艺品有:鞋垫、袜垫、兜肚子、缠腰子、枕头顶子、荷包子、手帕、绣花鞋、绣花枕头、绣花帽、桌裙、钱褡子、针扎子、笔袋子、旱烟袋、寿幛等。现代刺绣工艺品有:炕帷子、床裙、洋枕头、苫被子的苫单、门帘、缝纫机套、电视机套、洗衣机套、被套子等。

皋兰民间刺绣的内容:大都反映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即蕴着古老的文化内涵,又闪烁着现代文化气息。普遍采用和常见的刺绣图案有:龙凤、仙鹤、麒麟、鸳鸯、鱼、虫、牡丹、莲花、水草、人物等。并根据其各自的寓意和寄情,冠以相应的名称,诸如:《花好月圆》、《鸳鸯戏水》、《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福寿万年》、《双喜临门》、《喜鹊蹲梅》、《凤凰展翅》、《孔雀开屏》、《狮子滚绣球》、《吉庆如意》、《梅兰菊竹》、《心心相印》、《蜻蜓点水》、《燕子戏泥》、《双飞燕》、《比翼鸟》、《连理枝》、《玉如意》等。

 皋兰妇女通常采用的刺绣技法是:挑绣、纳绣、剁绣、铺绣、扎绣和贴绣。主要刺绣工艺品有:绣花枕头、绣花鞋、绣荷包、绣鞋垫、绣炕帷、绣苫单、绣壁挂(壁罩子)、虎头帽、莲花帽、兔娃帽、虎头枕、猫娃鞋、猪嘴鞋、猫娃枕等。

皋兰县-传统民间工艺雕刻

 

皋兰雕刻艺术仅有木雕和石雕两种,且以木雕为主。木雕又分为建筑物雕刻和根雕工艺两类。木雕在古建筑物上较为常见,寺庙、门楼、殿堂、民居堂屋上木雕随处可见。根雕只有什川极少艺人创作。

 

通常采用的木雕图案有:《笔鼎笙管》、《龙腾虎跃》、《鹿鹤同春》、《梅兰菊竹》、《岁寒三友》、《文房四宝》、《十二生肖》、《八仙八宝》、《二龙戏珠》、《墨龙三显》、《穿花龙》、《穿云龙》、《松鹤望月》、《丹凤朝阳》、《飞禽走兽》、《富贵不断头》、《万字金银花》、《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凤凰展翅》、《孔雀开屏》、《吉庆如意》、《五堆十三花》、《单双压字环》、《雁落沙滩》等。

相传,民间较有名气的祖传木雕艺人有:段福堂(民国前为皋兰人,今兰州人)。今县境内少有名气的祖传艺人有:什川北庄的魏氏、什川长坡的宁氏(主要艺人已移居兰州、为兰州市政公司刻工)、石洞庄子坪杨氏、西岔五墩子、漫湾的魏氏、四墩子李氏、西岔的宋氏等家族中,都有木刻艺人。其手艺祖辈传袭。

主要工艺成就:民国8年(1919年)宁氏艺人应邀在靖远条城建有大戏台一座,起脊卧阁、雕梁画栋、飞檐缭空、甚壮观。今存否不详。民国21年(1932年),宁氏在皋兰山字墩今校址建有"财神庙"、"太阳宫"等工艺建筑,惜今已撤除。是年又在景泰县漫水滩建造了雷庙,在川口建有娘娘庙,在方圆百里少具名声。民国36年(1947年),宁氏与众工匠合建了皋兰北山大财主董朝英、永登华家井大财主王彩堂的地主庄院,均为四合院出檐堂屋,施工期达两年之久,可惜其工艺遗迹今已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后,宁氏艺人经选拔参加了1956年兰州隍庙修复工程,在隍庙门口建造了楼栏式过道和二层钟楼花亭。其代表作为一口钟彩刻。1958年,宁氏艺人应邀参加了兰州五泉山修复工程,对五泉山所有亭台楼阁进行了工艺装修。1980年,兰州市政公司承建的金昌公司,多有宁氏艺人参与施工,尽展其祖传雕刻工艺水平。1989年,宁氏艺人联手,受聘精雕了榆中兴隆山门亭。仅限资料收集范围,其他雕刻艺人的业绩和成就未能尽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