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票据:改变人类生活的18条法则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9:34:21

改变人类生活的18条法则

一、80/20法则

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80%的收入来自20%的商品,80%的利润来自20%的顾客。

二、马太效应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三、木桶定律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伤最短的那块木板。

四、墨菲定律

如果坏事情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那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五、怕金森定律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游三条出路: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六、华盛顿合作定律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七、破窗效应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八、手表定律

只有一只手表,可以知道是几点,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表,却无法确定是几点。

九、鲇鱼效应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碌碌无为。

十、皮格马利翁效应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十一、彼得原理

在层级组织里,每个人都会由原本能胜任的职位,晋升到他无法胜任的职位,无论任何阶层中的任何人,或迟或早都将有同样的遭遇。

十二、路径依赖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关行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十三、蘑菇定律

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十四、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是一种“反动的”哲学。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就是不断为这个世界增添新的内容,而“奥卡姆剃刀”却不断向我们的文明成果发出挑战,指出许多东西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而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垮。

十五、光环效应

人们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强烈的知觉,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

十六、羊群效应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后来,一只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一哄而上,你抢我夺,全然不顾旁边虎视耽耽的狼,或者看不到远处还有更好的青草。

十七、多米诺效应

不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商业领域中,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渐、堵塞漏洞,就可能产生一倒百倒的多米诺效应。

十八、蝴蝶效应

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撒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1、马太效应

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主人将要远行到国外去,临走之前,将仆人们叫到一起,把财产委托他们保管。

 

  主人根据每个人的才干,给了第一个仆人五个塔伦特(注:古罗马货币单位),给第二个仆人两个塔伦特,给第三个仆人一个塔伦特。

 

 

  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把它用于经商,并且赚到了五个塔伦特。

 

  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也赚到了两个塔伦特。

 

  但是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却把主人的钱埋到了土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与他们算帐。

 

  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五个塔伦来到主人面前,说:“主人,你交给我五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五个。”

 

  “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两个塔伦特来了,他说:“主人,你交给我两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两个。”

 

  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最后,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把钱埋在了地下。看那里,那儿埋着你的钱。”

 

  主人斥责他说:“又懒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在银行家那里,让我回来时能连本带利地还给我。”

 

  然后他转身对其他仆人说:“夺下他的一个塔伦特,交给那个赚了五个塔伦特的人。”

 

  “可是他已经拥有十个塔伦特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把他夺去。”

 

  这个故事出于《新约•马太福音》,它的寓意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上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在人类资源分配上,《马太福音》所预言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现象十分明显:富人享有更多资源——金钱、荣誉以及地位,穷人却变得一无所有。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结交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则往往一直孤独;名声在外的人,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因此更加出名;容貌漂亮的人,更引入注目,更有魅力,也更容易讨人喜欢,因而他们的机会比一般人多,有时一些机会的大门甚至是专门为他们敞开的,比如当演员、模特;一个人受的教育越高,就越可能在高学历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

 

  金钱方面也是如此:如果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本钱比别人多十倍的人,收益也多十倍;股市里的大庄家可以兴风作浪,而小额投资者往往血本无归;资本雄厚的企业可以尽情使用各种营销手段推广自己的产品,而小企业只能在夹缝里生存。

 

  可以说,无论是在生物演化、个人发展等领域,还是在国家、企业间的竞争中,“马太效应”都普遍存在。

 

马太效应的展现

 

      赢家制定游戏规则

 

  社会学家罗伯特•法兰克教授对“马太效应”揭示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在“赢家通吃”的社会,游戏规则往往都是赢家所制定的。

 

  微软在互联网时代的垄断地位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从DOS到Windows系统,微软一直掌握着个人电脑操作系统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为它积累了巨大的信誉。

 

  绝大多数硬件、软件开发商都不会另搞一套与微软“不兼容”的产品或系统,因为那无异于自掘坟墓。换句话说,微软可以不必考虑与别人兼容,而别人一定得考虑和微软兼容。而影响力不大的产品,即使性能再优秀,也享受不了这种待遇。

 

  网络增值的规律是规模越大,用户越多,产品越具有标准性,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就越多,收益呈加速增长趋势。

 

  因此,标准化、规模化意味着社会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是网络时代中所有厂商追求的一种目标。电子信息业因为行业较新,许多产品规格尚未标准化。谁能建立标准规格或者跟对了赢家的规格,谁就是“马太效应”的获利者。

 

  因而,现在厂商之间的竞争,绝大部分是“规格战”。

 

  在市场上,如果一个企业有能力将自己的产品标准化,并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时,该产品的价值就越高,而且使用的人也越多。市场上主流产品的使用价值已大大越过它的物质表现,在许多方面是生产这种产品的人想不到的,这样,即使价格再高也有人愿意买。

 

  在这里,价高少买、价低多买的需求规律对信息产品似乎也不起作用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新需求规律是:使用者越多,出价就越高,或者说是“边际收益递增”。

 

  出了名,什么都好办了

 

  在当今社会,“成名”已经是“成功”的最快捷方式。名声在外的人,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传媒更愿意采访、报道他,商家更愿意邀请他做广告,他也会因此而更加出名。

 

  成名可带来多方面的成功,包括金钱、特权、荣誉、地位、影响力、人际关系等,而且只要行之有道,任何人都可以快速成名!

 

  “现代成名学”创始人博斯丁一手创办的“名声训练法”,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美各国风行一时,许多国际舞台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是援用这套方法而成名的。如美国政坛上声望极高、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擅长“表演”的总统里根,还有躲过几次世纪性丑闻、却仍然安坐其位的克林顿等,都是最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成名学”的核心论点是:在信息化时代,“名人”是“商品”,“名声”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而且可按照“名声工厂”的标准化模式制造出来,并经由媒体褒贬炒作,在旦夕间起落。如今这项产业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现代名人的名声宛若一具“印钞机”,瞬间就能带来万倍身价。

 

  因此,你必须熟悉整个名声产业的运作流程,各行业间环环相扣的互动关系,尤其须熟悉媒体的发稿程序、新闻取舍标准、谁有权力安排你上镜头接受采访等。

 

  借助媒体炒作的机会,你才有可能建立知名度,进一步吸引赞助者,运用更专业的名声训练法及更多的资源,将你推向更大的名声市场,建立更大的知名度。

 

  这时你就会发现,只要出了名,办什么事情都会简单得多。因此,个人的品牌和知名度是你走向成功的通行证。

 

  成功是成功之母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绝对的,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试想一下,如果你屡屡失败,从未品尝过成功的甜头,你还有必胜的信心吗?你还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成功有倍增效应,你越成功,你就会越自信,越自信就会使你越容易成功,从这种角度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成功与失败也有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成功会使你越自信,越能成功;而失败会使人越灰心丧气,离成功越来越远。

 

  拿破仑一生曾打过100多次胜仗,胜利使他坚信自己会所向披靡,而且也使敌人闻风丧胆。

 

  当然,提倡“成功是成功之母”并不反对人们从失败中学习。

 

  “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抗挫折能力强的成年人来说,可能是正确的,但对于心智尚未成熟、意志还很脆弱的中小学生来说,并不那么适用。

 

  对中小学生而言,“成功是成功之母”可能更适合他们的发展。成功教育使人走向成功,失败教育使人走向失败。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成功的机会来塑造。

 

  成功的教育像无影灯一样,不会给学生心灵上投下阴影,反而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成为不断进取的加油站。

 

  当一名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酿造出的自信心,促使他取得更好的成绩。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让他获得不断的成功。

 

  通过体验成功,学生将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具有了更大的发展潜力,会取得更多的成功。这就是“马太效应”在教育领域的灵活运用。

2、鲇鱼效应

老渔夫的秘密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岸边就已经口吐白沫,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

 

  然而,有一条渔船总能带着活鱼上岸,他们带来的活鱼自然比死鱼的价格贵出好几倍。

 

  这是为什么呢?这条船又有什么秘密呢?

 

 

  原来,他们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放有沙丁鱼和鲇鱼时,鲇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这就是“鲇鱼效应”的由来,“鲇鱼效应”的道理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人们通过引入外界的竞争者来激活内部的活力。

 

  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一开始在挪威和日本也仅有少数几个老渔夫才能知道。

 

  自从“鲇鱼效应”的秘密被大家知道以后,已经被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天生是懒惰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他们大部分没有雄心壮志和负责精神,宁可期望别人来领导和指挥,就算有一部分人有着宏大的目标,也缺乏执行的勇气。

 

  他们对组织的要求与目标漠不关心,只关心个人,其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他们缺乏理性,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响;他们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   要。只有少数人勤奋、有抱负、富有献身精神,他们能自我激励、自我约束。

 

  人们之所以天生懒惰或者变得越来越懒惰,一方面是所处环境给他们带来安逸的感觉,另一方面,人的懒惰也有着一种自我强化机制,由于每个人都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贪图享受在所难免。

 

  此时,如果引入外来竞争者,打破安逸的生活,人们立刻就会警觉起来,懒惰的天性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受到节制。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柏拉图曾指出:“人类具有天生的智慧,人类可以掌握的知识是无限的。”人类大约有90%~95%的潜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等待发掘。

 

  所谓“潜能”通常是指一个人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发展可能性。根据人的生长规律,由于在生命成长的各个阶段以及遗传基因的不同,每个人都具有各种潜能。潜能开发的本质是把你天生的智慧潜能循循诱导出来,激活你已拥有的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人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我们能做的比我们想到的要多得多。所以在自我发展方面,“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加拿大病态心理学家汉斯•塞耶尔在《梦中的发现》一书里做出了一个十分惊人也极其迷人的估计:人的大脑所包容智力的能量,犹如原子核的物理能量一样巨大。从理论上说,人的创造潜力是无限的,不可穷尽的。

 

  被尊为“控制论之父”的维纳认为,每一个人,即使是做出了辉煌成就的人,在他一生中所利用大脑的潜能也还不到百亿分之一。他还认为,人脑原则上能储存大量信息,每个人的大脑,能记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储存的全部信息。

 

  因此,人的自我完善与道德超越是永远没有极限的,做事没有终结,好事越多越好,贡献越大越好。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释放自己的潜能呢?

 

  要释放人的潜能,就需要进行潜能激发,让人进入能量激活状态。如果一个组织中所有成员的能量都处于激活状态,那么它可以带来核聚变效应。

 

  潜能激发的前提是相信所有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这些潜能还没有被释放出来。虽然人们可以通过自我激励来开发潜能,但更可靠、更适用的方法是通过外因的激发带来能量的释放。因为自我激励需要坚强的意志力,而外因的激活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而且它的激发本身带有一种竞技游戏的效果。

 

  “鲇鱼效应”是最经典的潜能激发案例,所以一个组织中需要有几条“鲇鱼”,“鲇鱼”本身未必有多大能量,但他可以给整个组织

3、多米诺效应

多米诺骨牌起源于中国

 

 

      据中国《正字通》记载,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这种骨牌游戏在宋高宗时传入宫中,随后迅速在全国盛行。当时的骨牌多由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民间则称之为“牌九”。

 

  1849年8月16日,一位意大利传教士把这种骨牌带回了米兰。作为最珍贵的礼物,他把骨牌送给了他最美丽的女儿小多米诺。但传教士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副骨牌,使他的名字—   —多米诺,成为一种世界性体育运动的代称。

 

  不久,小多米诺就喜欢上了这副骨牌,因为她发现了骨牌的新玩法,她按点数的大小以相接的方式把骨牌连接起来。在玩骨牌游戏的时候,小多米诺发现它可以很好地锻炼人的意志和耐力。

 

  小多米诺的男友阿伦德是个性情浮躁的人,小多米诺就让他把28张牌一张一张地竖起来。如果阿伦德不能在限定时间把28张牌码完,或者码完的牌倒下了,小多米诺就限制他一周不许参加舞会。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磨练,阿伦德的性格变得刚毅坚强,做事也变得稳健沉着。

 

  传教士多米诺为了让更多的人玩上高雅的骨牌游戏,制作了大量的木制骨牌。不久,木制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传播,骨牌游戏成了欧洲人的一项高雅运动。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多米诺给他们带来这么好的一项运动,就把这种骨牌游戏命名为“多米诺”。

 

  到19世纪,多米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运动。在非奥运项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参加人数最多、扩展地域最广的体育运动。

 

  从那以后,“多米诺”成为一种国际性术语。不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商业领域中,只要产生一倒百倒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效应”或“多米诺现象”。

 

 

世界巨头们的轰然坠地

 

 

       安然、安达信、环球电讯、世界通信、宝丽来、凯马特、基尔希、菲亚特、施乐、维旺迪……

 

  这是一份可怕的名单。没有人知道这份名单还会延续多长。

 

  安然公司,《财富》500强中名列第七,拥有近500亿美元资产。所以当安然公司在2001   年12月3日申请破产保护时,它无疑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刚开始,人们根本预见不到这个大家伙的猝死会造成什么后果,媒体仅仅津津乐道于安然的难逃一死,然而,随后在安然公司发现的财务漏洞却引发了美国商业史上最大的一次多米诺效应。

 

  12月12日,宝丽来(Polaroid)申请破产保护;1月22日,凯马特(Kmart)申请破产保护;1月28日,环球电讯(GlobalCrossing)申请破产保护。而在德国,同样弥漫着不乐观的气氛,因为在4月8日、5月8日、6月12日,德国最大私营传媒公司基尔希集团(KirchGruppe)的四大支柱先后破产。

 

  然而事情远未结束,安然的财务问题牵出了其独立审计师安达信。随后,经过了2002年上半年的风风雨雨,由于妨碍了司法公正,安达信终于在6月15日被休斯敦联邦法院判为“死刑”。

 

  2001年6月25日,世界通信(WorldCom)——安达信的另一个客户——紧接着爆出了38亿美元的财务漏洞。三天之后,施乐(Xerox)在其重新公布的近年收入报告中,承认虚报了14亿美元的利润。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负债高达71亿美元的维旺迪(Vivendi)的梅西埃狼狈离席,涉嫌财务欺诈的ImClone的瓦克塞尔仓皇被捕,负债66亿美元的菲亚特(Fiat)的坎塔雷拉失意而去。

 

  事实上,商业社会的运行规则并没有改变,只是人们在一个个的光环下面都忘乎所以。商业社会并不需要重塑,需要重塑的只是我们一度失去的理智以及信心。

 

  纵观这些不可一世的商界巨头,它们的倒下或即将倒下不外乎三种原因:过度扩张、策略失误以及最恶劣的财务欺诈。

 

防微杜渐,亡羊补牢

 

      不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商业领域中,如果能做到防微杜渐、亡羊补牢,那么就算不能完全防止“多米诺效应”的发生,也可以把它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故事:东汉和帝时,由于窦太后执掌朝政大权,窦宪兄弟便依仗权力,为非作歹。官员中有的奉承拍马,有的敢怒不敢言。只有一个叫丁鸿的官员,借着天上出现日蚀的机会,给皇帝上了份奏章,说:“日为君,月为臣,日蚀的出现,就好像是臣子在侵夺皇上的权力。现在窦氏兄弟权势很大,如果皇上能亲自处理朝政,把一切坏人坏事消灭在萌芽状态,那么凶恶的祸源就可以除去,吉祥的事会接连而来。”

 

  这就是“防微杜渐”的由来,它指在错误或坏事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任其发展。

 

  对个人或组织来说,“防微杜渐”能让人们及时堵塞漏洞,防止危机的发生。但大部分时候,人们想做到“防微杜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变化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很缓的斜坡走下来,人们很难察觉其递降的痕迹。

 

  正是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变化,警觉性不高的人很难预防。这种过程慢得不易使自己感知,也不易使别人察觉。但越是这样越可怕,因为它往往被一些不起眼的事物所掩盖。

 

  虽然人们总是希望在危机之前做到“防微杜渐”,但要想完全消除一切隐患却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我们可以在隐患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做到“亡羊补牢”。

 

  在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漏洞和隐患,而这些漏洞和隐患能否及时得到解决将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4、蝴蝶与龙卷风

蝴蝶与龙卷风

 

 

    20世纪60年代初,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Lorenz,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的试验。他发觉,只要输入的资料存在微小的差异,计算的结果就会出现极大分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形容这种情况。这说明,“数值天气预报”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不可预测性。

 

  基于这个发现和广泛的研究,洛伦兹1972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发展学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说,题为《可预测性:一只在巴西翩翩起舞的蝴蝶可否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

 

  演说的大意为: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天气系统的极大变化。

 

  洛伦兹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声名远扬了。

 

  蝴蝶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我们可以用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对蝴蝶效应做出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是一种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是一个帝国的存与亡。这就是“蝴蝶效应”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应用。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在任何事情上都应做到防微杜渐。

 

 

天气预报可信吗

 

 

      有趣的是,在洛伦兹发表划时代的论文之后,传媒上就充满了关于“蝴蝶效应”五花八门的报道,它们似乎都简单地宣布“天气预报是不可能的”。但洛伦兹本人的思想并非如此简单,他的意思是天气预报并不能做到完全准确。

 

  当天气急剧变化,预报又未能准确反映,大家很自然会想起“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究竟这话有没有科学基础?天气预报往往不够准确,这是计算出现问题,还是科学尚有不足之处呢?

 

  虽然二十世纪的科学出现了相对论及量子力学等新理论,但牛顿力学在一般日常生活上——包括天气预报、建筑设计、飞机工程等——仍然适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牛顿力学为基础来模拟天气的变化——一般称为“数值天气预报”,已经成为预测天气的一个主流。

 

  为了使数值天气预报更加准确,科学家双管齐下:一方面深入研究大气的复杂微妙的变化,例如台风的内部结构,雷暴的生成消失过程等,务求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加强气象观测,例如增加观测点,发展卫星及雷达技术等,从而获得更多的气象资料。

 

  其实,由于气候变化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在预测天气时,输入的初始条件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影响因素(通常的简化方法是忽略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而那些被忽略的次要因素却可能对预报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导致错误的结论。

 

  由此,洛伦兹认定,尽管拥有高速计算机和精确的测量数据(温度、气压、卫星风云信息等),也难以获得长期准确的天气预报。

 

  洛伦兹用超人的毅力将影响天气的500万个变量压缩到3个变量。以数学家的眼光和风格,实实在在地证明一个简单的三阶非线性系统就能出现“混沌”(Chaos),从而令人信服地证明天气系统是混沌的。

 

5、木桶定律

众所周知,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定律”或“木桶理论”。

 

  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定律”还有三个推论:

 

  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如果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  板不够高,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其二,比最低木板高的所有木板的高出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多、浪费越大。

 

  其三,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

 

  对这个理论,初听时你或许会怀疑,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继而就会表示理解和赞同。确实,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

 

  与“木桶定律”相似的还有一个“链条定律”:一根链条跟它最薄弱的环节有着相同的强度,链条越长,就越薄弱。

 

  你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它们说的都是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问题: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的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最短的木板”与“最弱的环节”都是组织中有用的一部分,只不过比其他部分稍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作烂苹果扔掉。正如你可以清除一个屡屡犯错的害群之马,却只能对办公室随处可见的浪费和低效率现象束手无策。

 

  想要完全克服最薄弱的环节是不可能的。按照木桶定律,我们的薄弱环节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永远存在。一根链条总会有一节比其他的环节要薄弱一些,尽管它可能比另一根链条中的任何环节都强。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因此也是无法消除的。

 

  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它已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了。

木桶定律与团队精神

 

 

      在一个团队里,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

 

  因为,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决定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影响了整个团队的综合实力。

 

  也就是说,只有想方设法让短板子达到长板子的高度,或者让所有的板子维持“足够高”的相等高度,才能完全发挥团队作用。

 

  说到木桶定律,我们就不得不谈到系统的概念,因为木桶定律的现象正是系统现象中的一种。

 

  木桶定律可以启发我们对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思考,比如一个生产流程、一种商业运作模式、一个组织系统中的各个要素。

 

  可以想象,如果在生产中少了一个流程或是某个流程不合格,那么生产出来的肯定是废品。

 

  就算是一道好菜,也要求添加的各种佐料必须都是最好的,否则这道菜烧出来就不那么可口了。

 

  “木桶定律”还告诉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要下工夫狠抓公司的薄弱环节,否则,公司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即取长的目的是为了补短,只取长而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

 

  一个企业要想成为一个结实耐用的木桶,有一个方面是绝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加强对每一个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我们以美国的惠普公司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惠普公司内部有一项关于管理规范的教育项目,仅仅是这一个培训项目,每年研究经费就高达数百万美元。他们不仅仅研究教育内容,而且还研究哪一种教育方式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企业教育是一项有意义而又实实在在的工作,优秀企业的员工,都很乐意接受教育和培训,这对于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大有裨益。

培养你的合作能力

 

 

     谈到木桶定律的应用,我们可以先对它所应用的对象做一个明确的分类。木桶定律的应用对象,可以分为组织和个人两种。这里,我们将主要谈到木桶定律与团队精神,因为团队精神是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团队建设也是组织和个人互动的过程。

 

  “木桶定律”可以启发我们对团队建设重要性的思考。

 

 

  随着知识型员工的增多,以及工作内容中智力成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

 

  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团队协作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团队更加强调团队中个人的创造性发挥,以及团队整体的协同工作。

 

 

  如何协调个人成长与团队成长的关系,使他们能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团队协作模式对个人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成员除了应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有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合作能力,有时甚至比成员的专业知识更加重要。

 

  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你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呢?

 

  ——寻找团队积极的品质

 

  在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优缺点都不尽相同。你应该主动去寻找团队成员中积极的品质,学习它,并克服你自己的缺点和消极品质,让它在团队合作中被弱化甚至被消灭。

 

  团队强调的是协同工作,一般没有命令和指示,所以团队的工作气氛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团队的工作效率。

 

  如果团队的每位成员,都主动去寻找其他成员的积极品质,那么团队的协作就会变得很顺畅,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对别人寄予希望

 

  每个人都有被别人重视的需要,那些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知识型员工,更是如此。有时一句小小的鼓励和赞许,就可以使他释放出无限的工作热情。

 

  ——时常检查自己的缺点

 

  你应该时常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比如,还是不是那么冷漠,言辞还是不是那么锋利。在单兵作战时,这些缺点可能还能被忍受,但在团队合作中,他会成为你进一步成长的障碍。

 

  团队工作需要成员在一起不断地讨论,如果你固执己见,无法听取他人的意见,或无法和他人达成一致,团队的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

 

  团队的效率在于配合的默契,如果达不成这种默契,团队合作就不可能成功。

 

  如果你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不妨就在某次讨论中,将它坦诚地讲出来,承认自己的缺点,让大家共同帮助你改进,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然,当众承认自己的缺点可能会让你感到比较尴尬,但你不必担心别人的嘲笑,因为一般人只会给你理解和帮助。

 

  ——让大家喜欢你

 

  你的工作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而不是反对,所以你必须让大家喜欢你。但一个人又如何让别人来喜欢你呢?

 

  除了和大家一起工作外,你还应该尽量和大家一起去参加各种活动,或者礼貌地关心一下大家的生活。

 

  总之,你要使大家觉得,你不仅是他们的好同事,还是他们的好朋友。

 

  ——保持足够的谦虚

 

  任何人都不喜欢骄傲自大的人,这种人在团队合作中也不会被大家认可。

 

  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比其他人强,但你更应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强项上,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自己的肤浅和无知。

 

  因为团队中的任何一位成员,都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所以你必须保持足够的谦虚。

 

  谦虚会让你看到自己的短处,这种压力会促使你在团队中不断地进步。

6、帕金森定律

 不称职官员的三条出路:

 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三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减轻了他的负担。由于助手的平庸,不会对他的权利构成威胁,所以这名官员从此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只能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这部分阐述是《帕金森定律》一书中的精华,也是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

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帕金森对于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作了精彩的阐述,但机构膨胀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植物学家的任务不是去除杂草,他只要能够告诉我们,野草生长得有多么快,就万事大吉了。」这就是帕金森教授给我们的答案。

  如果这是一个不治之症,社会岂不是将一天天衰败下去,企业岂不是要一天天萧条下去?要寻找解决之道,首要的前提在于吃透这个定律。所谓定律,无非是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阐释,而规律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

  那么,「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有哪些呢?

  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必须有其内部运作的活动方式,其中管理占据一定的位置。这样的团体很多,大的来讲,各种行政部门;小的来讲,只有一个老板和一个雇员的小公司。

  其次,寻找助手的领导者本身不具有权力的垄断性,对他而言,权力可能会因为做错某事或者其它的原因而轻易丧失。

  第三,这位「领导者」对他的工作来说是不称职的,如果称职就不必寻找助手。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就意味着「帕金森定律」会失灵。

  可见,只有在一个权力非垄断的二流领导管理的团体中,「帕金森定律」才起作用。那么,在一个没有管理职能的团体——比如兴趣小组之类,不存在「帕金森定律"描述的可怕顽症;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他不害怕别人攫取权力,也不会去找比他还平庸的人做助手;一个能够承担自己工作的人,也没有必要找一个助手。

7、华 盛 顿 合 作 定 律

--------------------------------------------------------------------------------

解开华盛顿定律的面纱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

  在凌晨3点的时候,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被一个杀人狂杀死。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附近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出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给警察打电话。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认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他们专门为此进行了一项试验。他们寻找了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参加试验,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保持远距离联系,相互间只使用对讲机通话。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交谈过程中,当假病人大呼救命时,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通过这个试验,人们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更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正是因为有其它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旁观者可能更多的是在看其它观察者的反应。

  用这个效应再来看一下媒体经常报道的「小孩落水事件」。

  旁观者甲本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他在看其它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转念一想:「这么多人都看到小孩子落水,总会有几位下去救险的,自己就不下去吧。」犹豫之间,小孩子被水吞没了。居然没人下水,甲不禁心里有些内疚。再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和乙、丙等数十人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走开了。就这样,一桩桩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事件产生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旁观者效应」,与人们一般以为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类的社会氛围或看客的冷漠等集体性格缺陷没有太大关系。

  如果把拯救酒吧女经理、解救小孩落水当成旁观者的一次合作,那么合作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旁观者效应」,众多的旁观者分散了每个人应该负有的解救责任。因此,社会学家认为责任不清是华盛顿定律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使每个人都知道该做什么

既然人们互相扯皮,敷衍了事的主要原因是责任分配不明确,那么试问,三个和尚如果进行明确的分工,确定每个人都应该做什么,还会有人敷衍了事吗?太多的故事告诉我们,进行明确的分工是对付「南先生」的最好办法,因为明确的分工能使大家轻易地看出谁在敷衍了事,谁在互相推诿。对一个组织来说,进行详细的职务设计是绝对必要的,只有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能遏制「华盛顿合作现象」的发生。假如你透过显微镜观察一个组织,你会发现它是由成千上万个任务构成的,这些任务可以组合为职务。组织中人们所承担的职务并不是随机确定的,管理层应当对职务进行有意识的设计安排,以反映组织技术的要求以及工作人员的技巧、能力和偏好。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生产的潜力。在各种各样的职务中,有些职务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另一些职务,让个人单独去做效果会更好。

让每个人知道目标

    今天,很多人正面临「期望落差」:许多主管不直接把自己的期望告诉部属,却期待部属自己能够去体会。但部属可以看出你的情绪,可以看懂你的指令,却不可能知道你在想什么。因此,你最好实际些,每一次交代任务时,记得把你对目标和进度的要求说清楚。

  下面是企业管理界一个知名的案例:

  某知名管理顾问接到H公司李总的求助电话之后,犹豫了很久。李总是他的好友,自然不便推托。但H公司的现状确实很棘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市场营销……问题一大堆。这位顾问心想:「该从何处入手呢?」因为与H公司接触过几次,他知道公司决策层的做法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于是,老总摸石头,员工们也摸石头,手忙脚乱却摸不着石头。所以,他提议首先改变操作层面上的混乱状态。于是,他让所有的员工玩一种游戏。

  首先,把在场的员工分成两组,然后让A组的每个成员从一叠扑克牌中选取最好看的两张;请B组每人选取两张红桃,并对点数作了明确的要求。最后,两组人员把各自的牌都亮了出来,出现了下面的结果:

  A组:黑桃2、方块A、黑桃8、梅花Q、红桃3……

  B组:红桃A、红桃K、红桃Q、红桃J、红桃10……

  「发现问题了吗?」他问李总。

  李总仍然迷惑不解,要求解释。

  「两组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A组是一副杂牌,B组却是一手红桃同花顺。对于A组我没有明确的指令,所以A组的人都按照各自不同的审美观来选牌。但很显然,他们每个人的做法都是一种个人行为。个人行为与个人行为混合在一起叫什么?只能叫『乌合之众'。再看看B组,清一色的同花顺,这才是组织行为。」

  这时,李总轻轻「喔」了一声。

  他继续说:「你能拿一副杂牌去打败对手的同花顺吗?当然不能。如果公司的管理现状不及时改变的话,恕我直言,恐怕会印证『以乱攻治者亡'这句哲言。』现在H公司处于A组的混乱状态,这不是员工的过错,而是管理层有问题。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得到一副「同花顺」,必须达到两个条件:第一、决策层一定要思路清晰;第二、要给员工发出明确的指令。否则,员工们要么茫然失措,要么自行其是。

8、彼 得 原 理

    在层级组织里,每个人都会由原本能胜任的职位,晋升到他无法胜任的职位,无论任何阶层中的任何人,或迟或早都将有同样的遭遇。

人类的辉煌与无奈

    不可否认,人类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人类也造就了一些可怕的不称职。人类大力推行官僚政治,即使是完成一件最简单的工作,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类的社会结构越复杂,人浮于事、混吃混喝者就越多,并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虽然从小到大,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教导:身居高位的人往往具有自知的睿智。他们会说:「你懂得越多,前途越不可限量,有一天也会跻身高位。」于是我们用功读书,直到大学毕业、踏入社会、进入一种职业,我们仍紧紧抱持着上述的信念。然而,我们总会很失望地发现,许多人似乎都不知道他们的专职何在,因而也都不能尽到工作上的职责。

  例如,一位校长关心的主要问题竟然是:所有窗帘要高度一致,教室必须保持安静以及禁止任何人践踏或靠近花圃。当我们的见闻增加后,会发现每个组织总有许多人无法胜任他们的工作。我们可以看到优柔寡断的政客装腔作势,俨然是果决刚毅的政治家;自命消息可靠的权威人士,到头来将过错归咎于难以把握的情况;懒散而傲慢的公务员不计其数;军事将领以豪壮的措辞掩饰行为的怯懦…… 在这个复杂、虚矫的社会里,充满了不道德的牧师、贪污的法官、头脑不清的律师、文笔不通的作家以及连拼音都会出错的英老师,我们对此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耸耸肩而已。甚至在大学校园里,我们也能见到文件由拙于沟通的行政人员拟稿;而一些单调、乏味的课程,则由声音不清、表达能力缺乏的老师主讲。

  彼得博士在收集和分析了数百件工作上不胜任的案例后,他得出了「彼得原理」的公式:在层级组织里,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

    「彼得原理」可以说是解开所有层级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或许有些特立独行的人可以避免被纳入层级组织里,但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行政、军事、宗教、教育等各界的所有人士,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人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可以肯定的是,其中许多人可能获得一两次的晋升——从某个能胜任的阶层晋升到仍可胜任的更高阶层,但能胜任新职位将使他有资格再度晋升,于是每个人最后都由能胜任的阶层晋升到不能胜任的阶层。所以,假定时间足够,同时假定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每个员工终将晋升到自己不胜任的阶层,并从此停滞不前。因此,彼得原理的推论结果是:假如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阶层,那每个阶层的职位终将由不胜任的员工所占据。

  既然如此,谁来推动层级组织的轮轴呢?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你很难找到一个所有员工都到达不胜任阶层的组织。大部分的情况是,人们仍会完成某些任务,因此层级组织仍有它继续存在的理由。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到达不胜任阶层的员工所完成的。

爬不完的梯子

    现代的层级组织制度,总是从下面补充由晋升、辞职、退休、解雇和死亡带来的空缺。

  人们一直把层级组织中的晋升看作是「攀登成功之梯」或「爬上权力之梯」。层级组织通常被比喻为梯子,因为梯子和层级组织确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梯子是让人向上爬的,而且爬得越高,危险越大。一个收入固定的人,平时能合理地掌握他的钱财。可一旦当他继承了一笔巨额财产后,他的理财能力就会变得无法胜任。在军队或政府层级组织中,一个称职的随从晋升为领导时,也会突然变得不称职。当称职的科学家被提升为研究院院长时,也可能会变成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以上各类晋升,之所以产生不胜任,是因为它需要被提升者具备他以前所在职位不需要的新能力。

  一个一向负责质量工作的雇员,可能会被提升到一个他比较胜任的督监之职。最后,他或许还能升任管理方面的领导,虽然干起来有点吃力,但是他努力工作,勉强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但是,如果层级组织的其它条件有利的话,他还可能达到一种不称职状态——做个部门经理,这可能是他所能爬上的最高一层阶梯了。这时,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日常工作。如果有一群称职能干的下属的支持和帮助,他还勉强可以完成工作。由于他看起来还算称职,加上领导者的威望,他也许会进一步得到晋升,即升任总经理——他现在已经达到了最大不称职状态。作为一个总经理,他的主要责任是制定与公司目标和政策紧密相关的决策,从负责质量工作到应付长远的目标和更抽像的观念,他越来越感到力所难及,不仅给公司带来损失,而且给他个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某些人很理智地观察到了这种事实,就可能会退出这种剧烈竞争,开始一种全新的、更有价值的生活。

  今天,许多人已经开始怀疑这种「爬不完的梯子」的游戏。他们把老一辈人视为彼得原理的受害者,他们不再热衷于建立层级组织,而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幸的是,大多数的人并没有付诸行动,还是乐此不疲。

庸人们的天堂

    木偶的外形酷似人类,其行动则完全受外力控制。「体系萧条」下的可怜人类,可以用「排队木偶」一词来形容,他们会经过生存、打卡、填表、执行无意义的仪式等阶段。许多人变成「排队木偶」后,丝毫没有危机意识,他们继续沉溺于排队的行为模式。教育界、法律界、产业界、政府部门等都在崇尚平庸,个人贡献不复存在,平庸成为流行时尚,并进而成为典范作风。由平庸人领导的「平庸社会」都由「排队木偶」全权管理。

  可是有些忧心忡忡的人,却因为他们的觉醒而痛苦。这些不适应环境的人大声疾呼,倡导变革,可是沉默的大众都已成为无可救药的「跟从癖」。「跟从癖」是一个没有个性特征的标准单位,他是大众口味的典型代表,他是大众文化、大众风尚、大众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创造了一个没有个性的标准社会,免除了「跟从癖」的责任,使他们不再需要作决策,也使他们觉得只要保持自身的跟随行为,就可以安然无事地接受教育、法律、产品和政府的平庸。跟从癖」对技术的巨大进步深信不疑。他被汽车、冰箱或其它用品上的电镀装饰迷住了。作为一个消费者,他觉得自己是进步的促成者之一。他参与重大事件,而且以登陆太空计划之类的成功而自豪,虽然他与这些成功没有一点关系,对它们也只是一知半解。如果不加限制,「跟从癖」的泛滥最终将腐蚀整个社会的结构,形成一种万马齐喑的局面。

  与跟从癖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典型是「人道主义者」,他的特质是:培养精神生活、仁爱与自我实现。这种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创意、自信、才干中获得满足。如果每个人都努力做一个「人道主义者」,我们不但可以把自己从不称职中解救出来,而且还可以扭转正在逐步升级的体系萧条现象。

9、80 / 20 法 则

    世界上充满了神秘的不平衡: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20%的员工创造了80%的价值,80%的收入来自20%的商品,80%的利润来自20%的顾客……

一个经济学家的神奇发现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在研究中偶然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情: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分配呈现一种不平衡的模式,大部分的社会财富,都流向了少数人手里。

  在当今社会,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令帕累托真正感到兴奋的是,这种不平衡模式会反复出现,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度都能见到——不管是早期的英国,还是与他同时代的其它国家,或是更早期的资料——而且这种不平衡的模式有统计学上的准确性。帕累托从研究中归纳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那么就可以预测,10%的人将拥有约65%的财富,而50%的财富,是由5%的人所拥有。在这里,重点不仅是百分比,而在于一项事实:财富分配的模式是不平衡的,而且这种不平衡是可以预测的。

  因此,80/20成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否恰好是80/20,因为严格来说,精确的80/20关系不太可能出现。后人对他的这项发现有不同的命名,如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80/20法则、80/20定律、二八法则、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等。 80/20法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人们对它知之甚少。约瑟夫•福特说过:「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是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它是怎样被动的手脚,我们又应如何使用这些手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经济有效的思维工具

    80/20法则究竟能带给人们什么呢?

    它可以教给人们独特的思考方向与分析方法,可以让人们针对不同问题,采取明智的行动。凡是认真看待80/20法则的人,都会从中得到有用的思考和分析方法,可以更有效率地做事,甚至因此改变命运。

    那么如何运用80/20法则呢?

    有两种从80/20法则衍生的好方法,即「80/20分析法」和「80/20思考法」。

    80/20分析法是以系统、量化的方法来分析因果,也就是以量化方式对原因、投入、努力与结果、产出、报酬等勾划出一个精确的比例关系,把它转换成百分比的数目后,就能获得一个近似的80/20关系。

    运用80/20分析法,要先假设有80/20关系的存在,然后搜集事实,进行统计分析。这是一项实证程序,可能导出各种结果,自51/49至99.9/0.1都可能,但这些结果都显示了不平衡的关系。

    80/20分析法极为有用,但大部分人并非天生就是分析家,而且就算是分析家,也不可能每做一个决定时都去分析资料——这必然会把生活弄得一团糟。如果我们需要用80/20法则作为日常生活的导师,我们需要的常常不是仔细的分析,而是立即可用的方法,所以我们更需要80/20思考法。

    80/20思考法比80/20分析法好用,而且速度更快。不过,在你对估计有疑虑时,80/20分析法就可以派上用场。

    我们所说的80/20思考法,是将80/20法则用于日常生活的非量化应用。80/20思考法和80/20分析法一样,我们一开始先假设,在投入和产出之间有一种不平衡的关系。但是,我们不需搜集资料来分析这个关系,而是大略估计它。

    为了熟练使用80/20思考法,我们必须经常问自己:「是什么因素让20%的原因产生80%的结果?」我们绝不能以为自己已经知道答案,而必须花一点时间去做创意性的思考。 80/20思考法比较广泛,它是一种不太准确而且属于直觉式的程序,包含诸多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正是这些思维方式和习惯,使我们设定了哪些东西是造成生活中重要事物的原因。80/20思考法让我们能辨认出这些原因,并藉以重新运用资源,进而改善问题。

    80/20思考法不要求你搜集资料,也不必认真去测试你的假设能否成立。因此,80/20思考法有时候可能会产生误导。比方说,假如你辨认出一种关系了,便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主要的20%是什么,这样得到的80/20关系并不十分准确,但是传统的思考方法更容易误导你。

    「80/20分析法」和「80/20思考法」是80/20法则衍生出来最有效的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下列的一些建议有助于你应用80/20法则:

——奖励特殊表现,而非赞美全面的平均努力。

——练习用最少的努力去控制你的生活。

——寻求快捷方式,而非全程参与。

——选择性地寻找,而非钜细无遗地观察。

——在几件事情上追求卓越,不必事事都有好表现。

——只做我们最能胜任,且最能从中得到乐趣的事。

——当我们处于创造力巅峰,幸运女神眷顾的时,务必善用这珍贵的幸运时刻。

    没有任何一种活动不受80/20法则的影响。若想成为运用80/20法则的专家,你需要发挥你的创造力,积极观察,并经常使用它!

10、墨 菲 定 律

    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墨菲定律从天而降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人类虽然越来越聪明,但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有多进步,有些不幸的事故总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

  错误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错误共生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命运。但错误并不总是坏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因此,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垫脚石。

错误是我们的影子

    「墨菲定律」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并非偶然。这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真正成为世界主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处处弥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人类取得了对自然、疾病以及其它限制的胜利,并将不断扩大优势;人类不但飞上了天空,而且开始飞向太空;人类有能力修筑巨型水坝、核电站和空间站;人类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

    这一切似乎昭示着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人们总能找到一种办法或模式战而胜之。

    正是这种盲目的乐观主义,使人类得意忘形。对于亘古长存的茫茫宇宙来说,人类的智能只能是幼稚和肤浅的。世界无比庞大复杂,人类虽很聪明,并且正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永远也不能完全了解世间的万事万物。

    人类还有个难以避免的弱点,就是容易犯错误,永远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不幸事故、灾难才得以发生。

    近半个世纪以来,「墨菲定律」这个幽灵搅得满世界人心神不宁,它提醒我们: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我们将要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事故照旧还会发生,永远会发生。

    墨菲定律」忠告人们:面对人类自身的缺陷,我们最好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尽量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归根到底,「错误」与我们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会使我们自讨苦吃,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接受错误,并不断从中学习。

11破 窗 理 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是谁在暗示和诱导你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经过观察提出了「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更多的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把「破窗理论」用在什么领域,角度不同,道理却相似: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推而广之,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周围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不正是环境暗示和诱导作用的结果吗?

    比如,在窗明几净、环境优雅的场所,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噗」地吐出一口痰来;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倒是时常可以看见吐痰、便溺、打闹、互骂等不文明的举止。

    又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与这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因此,环境好,不文明之举也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往往能够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千万不要因为我们个人的粗鲁、野蛮和低俗行为而形成「破窗效应」,进而给公共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就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红牌战略

    如何杜绝「破窗效应」,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把握环境的暗示和诱导的作用。

    在日本,有一种称作「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清理:清楚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找出需要改善的事、地、物。

——整顿:将不要的东西或需要改善的事、地、物以「红牌」标示。

——清扫:有油污、不清洁的、藏污纳垢的或不该出现的东西贴上「红牌」。

——清洁:减少「红牌」的数量。

——修养:有人继续增加「红牌」;有人努力减少「红牌」。

    借助「红牌作战」的活动,可以让环境变得整齐清洁,生活变得舒适幽雅,人们都养成做事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小题大做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玻璃的窗户」的明智举措。

12、手 表 定 律

    只有一只手表,可以知道是几点,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表,却无法确定是几点;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对一个企业,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所适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

取他人的建议怎样听

    通常,当我们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都会寻求局外人的建议,由于他们置身事外,所以容易对事情做出客观的评价,这也是管理咨询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但「坏」建议是有风险的,在寻求外部顾问的建议时还请注意以下二点:

一、找到惟一的最好顾问:「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你更准确的时间,只会让你失去对准时的信心。它会把你弄得无所适从,身心憔悴,不知自己该信哪一个。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须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

二、你的顾问只能和你一样聪明:比如说你在投资理财上想找一个顾问,那么你的顾问只能和你一样聪明。如果你不聪明,他们就不能告诉你太多;如果你有财务知识,有能力的顾问就能给你提出更复杂的财务建议;如果你没有财务知识,他们必须按照法律为你制定安全、没有风险的财务战略;如果你不是一个老练的投资者,那么他们仅仅是建议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例如多样化的投资。

    没有哪个顾问会选择花时间教你,因为他们的时间也是金钱。因此,如果你靠自己学到的财务知识经营你的钱,那么有能力的顾问会告诉你只有少数人才会看到的投资和战略。但是首先,你必须使自己变得有知识。永远记住,你的顾问只能和你一样聪明。

选择你自己的价值观

    成功完全是种个人现象,只有把完成的事情和个人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你才会觉得非常的成功。假如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不管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你都不会有太多的成就感。

    假如你最基本的价值观在美感方面,你是喜欢绘画、雕塑,还是演奏乐器或欣赏音乐?你的美感是通过参观艺术博物馆、观赏芭蕾或聆听音乐会来表现会比较好,还是只要透过你的家便能表现出来?

    假如你把追求身体健康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你采取的行动也许就是选择适当的食物,适当安排运动和休息时间,避开烟、酒以及令人发胖的食物。

    正确地选择价值观,最好还要知道某一种价值观对你的重要性达到什么程度,以及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

    如果倾向于追求人道主义,请你自问:「参加慈善事业,无可避免会涉及金钱的事情,我能平衡吗?还是说想做个积极的志愿人员?或是自创一份人道主义的事业?」

    假如你对智能方面有着强烈的兴趣,也请你自问:「我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够多吗?我是否该参加书报讨论会?或到附近的大学里去选修一些课程?」试问自己:「我是不是愿意把时间、精力、资源都花在一件梦想的事情上,甚至愿意为它放弃生命呢?」

    事实上,你活着的每天、每分、每秒都在为了某些事情付出你的生命。为了实践某个理想,你穷尽自己毕生的心血、精力、想法及创意,甚至为它牺牲,无论你是否认为这是一种牺牲。

    当你选择了最重要的事情时,你的价值观会影响你的决定。如果你想拥有一个非常充实的人生,那么你愿意为它付出生命的事情,一定正是你活着的理由。

13、路 径 依 赖、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马屁股决定铁轨的宽度

    一个广为流传、引人入胜的例证是: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吋,为什么采用这个标准呢?

    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吋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

    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

    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

    英国马路辙迹的宽度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吋,所以,如果马车用其它轮距,它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从古罗马人那里来的。因为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它的军队所铺设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吋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

    任何其它轮宽的战车在这些路上行驶的话,轮子的寿命都不会很长。

    可以再问,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吋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

    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是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的。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路径依赖导致了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竟然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道格拉斯•诺思的伟大发现

    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思,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思于1993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

    「路径依赖」理论被总结出来之后,人们把它广泛应用在选择和习惯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一切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可怕影响,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人们关于习惯的一切理论都可以用「路径依赖」来解释。

    沿着既定的路径,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个人的选择都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错误的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但不管是优化还是锁定,在「路径依赖」的背后,隐藏的都是人们对利益的考虑。

    对组织来说,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对现存路径有着强烈的要求,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哪怕新的体制更有效率。

    而对个人来说,一旦人们做出某种选择后,在既有的道路中,他们会不断投入各种资源。如果哪天他们发现自己选择的道路不再适合自己、没有价值时,他们做出新的选择。这时,他们才发现前期的巨大投入可能会因为重新选择而变得不值一文。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笔很大的损失(经济学上称为「沉没成本」)。

可怕的沉没成本

    当一项已经发生的投入,无论如何也无法收回时,这种投入就变成了「沉没成本」。

    举个例子来说,你花了10块钱买了一张今晚的电影票,准备晚上去电影院看电影,不想临出门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时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执意要去看这场电影,你不仅要来回打车,增加额外的支出,而且还可能面临着被大雨淋透、发烧感冒的风险。

    还有一个更为经典的例子。

    有一个老人特别喜欢收集各种古董,一旦碰到心爱的古董,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想方设法地买下来。有一天,他在古董市场上发现了一件向往已久的古代瓷瓶,花了很高的价钱把它买了下来。他把这个宝贝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兴高采烈地骑车回家。谁知由于瓷瓶绑得不牢靠,在途中「光当」一声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下来,摔得粉碎。

    大家猜猜,这位老人是什么反应?

    这位老人听到清脆的响声后居然连头也没回。这时,路边有位热心人对他大声喊道:「老人家,你的瓷瓶摔碎了!」老人仍然是头也没回地说:「摔碎了吗?听声音一定是摔得粉碎,无可挽回了!」不一会儿,老人家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如果换成一般人肯定会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对着已经化为碎片的瓷瓶捶胸顿足、扼腕痛惜,有的可能会经过好长时间才得以恢复精神。

    每一次选择之后,我们总是要付出行动,而每一次行动我们总是要投入,不管投入的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是时间。在做出下一个选择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这些前期的投入,不管它还能不能收回,是否真的还有价值。

    最终,前期的投入就像万能胶一样,把我们粘在原来的道路上,无法做出新的选择,而且投入越大,把我们粘得越紧。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沉没成本」是路径依赖现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14、蘑 菇 定 律

    蘑菇定律是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非常适用的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程序员「编写」的蘑菇定律

    据说,「蘑菇定律」是上世纪70年代由一批年轻的计算机程序员「编写」的,这些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人早已习惯了人们的误解和漠视,所以在这条「定律」中,自嘲和自豪兼而有之。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段「蘑菇」的经历,但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对一个组织来说,新进的员工都是一张白纸,能力和经验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给员工的起薪和工作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初次工作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成长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因此,是每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年轻人的必经之路

    事业中的很多机会都是在每一次单调的工作实践中挣得的,如果你一开始就不想从事单调的工作,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得到提升的机会!只有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摔摔打打,你才会知道你能遇到的机会是无穷无尽的。

    因此,「蘑菇」的经历可以在你的事业上起到这样三种功效:

一、消除不切实际的幻象

    很多年轻人,当他们走出校园时,总是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自己一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得到相当丰厚的报酬。他们喜欢在工资上相互攀比,工资似乎成了他们衡量彼此价值的惟一标准。但事实上,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缺乏工作经验,是无法委以重任的,薪水自然也不可能很高,于是他们就有了许多抱怨。

    一旦得不到重用,工资也达不到他们的预期,曾经在校园编织的梦想也逐渐破灭了。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热情,工作时总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

    因此,对他们来说,参加第一份工作时必须消除不现实的幻想,他们应该认识到,没有任何工作是卑微的、不足道的。

二、消除对成绩的沾沾自喜

    对于初出茅庐者来说,在做完工作、取得成绩之后,总是希望上司和同事会注意自己,最好还能加上一两句赞赏;如果遇到挫折或做错某事,总以为别人时刻在盯着自己、随时准备责备自己。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繁重的工作、生活的烦恼,没有人有时间刻意去注意别人。

    而在组织中,为了获得上司和同事的注意,急于表现、发表轻率的意见都不是个好主意。这不但容易引起老员工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