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怡兴奋剂结果:干旱的不仅仅是湖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8:03:59

干旱的不仅仅是湖泊

郑连根

最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成了备受关注的新闻。因为干旱,鄱阳湖已经变成草原,岳阳楼、黄鹤楼等古诗文里烟波浩渺的景观已然消失。看到这样的新闻,着实让人唏嘘不已。生态环境的恶化,显然是由于人们的过分破坏,而人们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的背后,则是一颗颗贪婪的心。因此,当看到原本的湖底变成龟裂的土地时,我们一定要知道,干旱的绝不仅仅是湖泊,更有当今人们日益干涸、焦灼乃至欲火熊熊的心。相应的,抗旱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给龟裂的土地浇水,它还应该包括设法让我们干涸的心灵变得柔软、丰润起来。

心灵环保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就以“浮躁”来概括社会风气,人心浮躁、物欲横流那时就成为大家感同身受的共识。可悲的是,这种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精神沙化的情形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发展到最近两年,人心更加浮躁,种种怨气“纠结”在各个阶层的人群心中,并在社会上四处弥漫。火气大的人越来越多。有几个细节足以证明我的判断。我走路上下班,前些年还算正常,但近两年我每每能在街上听到女人气急败坏地呵斥孩子和老公的话语,家务事的是非我不想评说,我感到可怕的是:人们的火气咋这么大?孩子可以教育,老公亦可批评,但你就不能心平气和地说吗?干嘛非要那么歇斯底里?此种状态移到单位、公司,就变成了上司对员工的苛责和侮辱,“咆哮帝”一词由此而来。每每听到上司对下属发飙、咆哮,我也总觉得很不解:因为工作上一点小事就发火,值得吗?见得多了,我就在心中默默感慨,现在脾气好一点的人越来越少,而爱生气发火的人越来越多。

对于上述情况,我曾一度以为是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压力太大所致,可是最近的所见所闻又将我的这份“同情之理解”击碎。因为父亲病重,我回内蒙老家照顾了一段时间。在医院陪床期间,我接触了一些老人,他们有的是看病的,有的是来看望病人的。言谈之间,他们同样怨气很大。我总结这些老人的晚年状态,一是骂社会,二是骂老伴。这些老人已经不必工作了,许多人本有条件安度晚年,但因为心态不够好,他们的幸福感大打折扣。古人讲“有容乃大”,一个连老伴都容不下的人,心灵怎么能开阔、博大?心灵缺乏容量,容不下智慧之水,不是也像鄱阳湖一样干涸了吗?

如果要问:心灵环保宜从何做起?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修身当然是关键,但对现在人来说总有虚玄之感,我觉得宜从建立和谐家庭着手。要建立和谐家庭,必须从心做起——家庭成员之间要真心相爱,以真诚平等的爱心去克服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而绝不是相互猜忌、相互利用、相互算计、相互报复。偶尔遇到一点不公正待遇,也不宜上纲上线,而要多用感化的方式化解矛盾。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往往并没有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所谓的矛盾多是由生活琐事引发的,如果你真能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再说,你即便真受了委屈,也是从自己亲人那里受的,对亲人忍一忍,难道不也是应该的吗?佛家修行讲“忍辱”,讲“和颜爱语”,这些对我们建立和谐家庭都是很有帮助的。

先对家人“和颜爱语”,然后再扩展到亲戚、朋友、同事、陌生人,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学到包容精神。有包容精神,我们的心田就不再是龟裂的伤痛,而是有山有水、草木丰润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