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通家配件:宁化石壁是客家民系的摇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4:52:40

主编:张恩庭 执行主编:刘善群

客家是中原汉人南迁后的称呼,是汉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在中国大陆、台湾和世界的客家人有5千多万,客家研究现在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热门学科。客家研究对于加强我国民族团结、促进海峡两岸统一、海外华侨华裔中客家人回祖国寻根探祖,投资建设家乡和学术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今年10月在宁化将要举行的"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讨论会无疑是我国客家研究中的一件盛事。陕西客家联谊会及西安交通大学分会的领导看到我是福建宁化人又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定要我写一篇文章,推辞不掉,我只好滥竽充数,承担任务。但是,我不是研究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文章中的谬误在所难免,尚请诸位专家学者、家乡长辈和同志们指正!

中原汉人的南迁

自古以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古代中国汉族主要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和社会活动。中原汉人南迁始于东晋,但是那时南迁赣闽粤地区的汉民只是客家民系的先民。我国历史学界一些人士认为自唐末年至南宋末年社会发生三次大动荡促使中 地区的汉民大量南迁。第一次是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和其后的五代十国大分裂;第二次,是北宋末年金兵的三次南侵中原;第三次是南宋末年蒙古族入侵和元军入主中原,造成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歧视。从黄巢起义(公元875年)至元军打到南海的崖山灭宁,元朝统一中原(公元1279年)四百年间由于中原地区民族矛盾和阶段矛盾尖锐,战乱频仍,社会残破,生产衰败,促使中原地区汉民纷纷南迁到江南的鄂、赣、苏、浙等地区。这些南逃的汉民几经辗转周折最后终于在闽赣粤三角地区,特别是在武夷山南段,以闽赣汀三江之源的地段以赣南的石城、闽西的宁化为中心的大片山区,包括宁都、瑞金、长汀、清流、明溪等地区居住。尤其是以宁化石壁为轴心的地区,南迁的客家先民在这里避难居住的特多。

宁化石壁是客家先民避难栖息的地方,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客家史上有重要地位。这早被我国客家研究的专家学者罗香林、黄遵宪、陈运栋和英国传教士与学者艮贝尔等中外名流所肯定。

宁化石壁是客家先民南迁的集结地

石壁古称玉屏,今石碧,是宁化县禾口乡的一个行政村。但是根据历史记载当年客家先民聚居的石壁的范围要比现在的石壁村要大得多。它是以石壁为中心包括宁休县西乡的禾口、淮土、方田、济村四个乡所属的大部分村庄在内,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一块平坦开阔盆地,紧邻江西石城县。

为什么我们汉族中的一部分--客家先民在唐末以后的多次社会动荡南迁择地安居时对宁化石壁地区特别钟情呢?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 优异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

宁化与江西石城县紧邻,武夷山由东北向西南迤逦绵亘,成为石壁东北至西南部的天

然屏障。从大的范围看石壁的四周都是层峦叠嶂,大山延绵,在大山包围中的这块盆地,幅员宽广回旋余地大,真是块宝地。在这里"山高皇帝远",封建统治者鞭长莫及,隋唐以后五代十国,这里是谁也管不到的地方,从不称臣于任何一国,也不妄自称王立国,因而石壁地区成为斯时南迁客家先民难觅的安静乐土。

唐朝末年农民领袖黄巢起义,战争持续十年,行程几万里,席卷大半个中国。黄巢农民军由北向南,由河南置下安徽浙江,又从浙南越仙霞岭经浦城、下建州,直捣福州,战火未波及宁化石壁。尔后黄巢起义军由广州北上时入江西转战赣南,武夷山把宁化隔在赣南的东面,宁化石壁又躲过战争的干扰。黄巢起义军由北向南,再由南向北,两次都在宁化石壁周围一闪而过未受战争波及。在这个意义上讲宁化石壁真是块宝地。因此宁化石壁成为斯时战火燃烧中的"世外桃源",人民群众生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这对饱受战争干扰之苦的南迁移民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罗香林在《宁化石壁村考》叙述黄巢起义军在赣南闽西在作战情况时这样写道:黄巢军"其在赣骚扰经过,以虔信二州为最甚,宁化等地,处建信诸州之南,虔州之东,未及兵祸,故为当时避乱乐土,客家先民群趋其地,亦势所然也"。

(二) 水陆交通较为便利

石壁在武夷山中段东麓,与江西紧邻。在古代闽赣之间有两个交通孔道:一、东北面

由江西资溪、光泽(注:光泽在历史上曾为江西管辖,)翻越武夷山经邵武入闽北;二、西南面在武夷山南端有个隘口叫站岭,距石壁只有10公里,是武夷山中段海拔的最低处,由此至宁化县城只有20至30公里,自古以来是宁化经石城入江西的闽赣间的交通重要通道。因此由赣入闽的客家先民往往在越过站岭后首先选择石壁地区居住。笔者是1949级省立宁化中学高中毕业生,1950年我辞去担任一年的城东镇中心小学教师后与表兄结伴去上海投教大学就是走这条通道。我们从宁化县城出发,翻越站岭经石城、广昌,步行270华里历时3天至南丰,再由南丰换乘汽车至南昌,,然后乘火车经浙赣铁路去上海。光阴荏苒,如今这段往事已近半个世纪,但是当年艰苦步行的历程沿历历在目。于此可见从宁化经石壁翻越站岭至石城,是闽赣间的重要交通孔道。

武夷山是闽江和长江的分水岭。石壁及其附近地区是闽赣汀三江之源,所以石壁还有较为便利的水路交通距石壁不远的米子径溪,流经石城的琴江入赣江,再汇入长江是唐宋年间宁化通往江浙的重要水道。据历史记载,隋唐年间宁化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黄连镇(宁化古称)的创建者巫罗俊于隋朝末年就组织劳力,开山伐木,将原木结筏通过琴江赣江运到长江流域的扬州出售,当时还在吴地(指现在的江苏)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使石壁蜚誉江南。因此,客家先民在因社会动乱而南迁时,石壁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首先选择的栖息地。

石壁地区还有闽江的源头名为西溪,流至宁化城关附近的合水口与东溪汇合经过清流境内叫九龙溪,到永安后注入沙溪,为闽江的三大支流之一。其南面又有汀江的源头,通过汀江流入广东东部注入韩江。所以循水路石壁还可以东去福州、南至广东东部各州县。

既有陆路闽赣间的交通孔道,又有舟楫之利的水路交通的石壁,在交通梗阻行旅艰难的古代中国这对长途迁徙寻觅"安乐窝"的移民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多雨,群众易于谋生

从江西石城翻越武夷山进入石壁,就是地势开阔,一望无垠的平原地区。当地土质肥沃,是富饶之地。加上这里系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而且唐宋年间这里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既保护地力又调节气候。因此这里是较为理想的农业区,宜于农作物生长。一般农作物一年可获三熟(早稻、黄豆、油菜)或两熟(稻谷、番薯)。移民来到这里,只要勤于耕作,绝无冻饿之虞。这样的好地方自然对南迁的客家先民有很强的吸引力。

由于宁化石壁为中心地区有上述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的许多优越的条件,所以促使自唐朝末年社会动乱以来许多汉族人为避乱南迁过程中选择了这块"乐土"居住下来。自唐朝末年黄巢起义至南宋末年四百余年间,宁化人口剧增。据历史记载和有关专家学者统计,在唐朝末年宁化只有人口1万余人,但是到了宋朝宝佑年间达到11万,是清朝以前宁化人口的最高峰。根据罗香林的《客家源流考》和有关学者专家的统计,唐末曾在宁化石壁居住过有44个姓氏先民、南宋末年有22姓氏的先民,曾在宁化石壁居住过占宁化共有88个姓氏先民的70%多。这个统计数字有力地说明了唐末至宋末年间,宁化石壁地区曾是客家先民居住的荟萃之地。

这些客家先民汇集宁化石壁地区,经过四百余年长期居住,相互交往联系,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客家话)、共同的文化习俗、共同的心理素质(勤劳刻苦,勇敢刚毅,开拓进取……)等等。寒来暑往,日久天长,他们就成长为汉民族的一支新军--客家民系。

所以,可以说宁化石壁就是"客家的发祥地"、"客家的故乡"和"客家的摇篮"。

宁化石壁是客家子孙辐射中外的基点

宁化石壁在当时虽然是一片"乐土",但究竟是弹丸之地,幅员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的演变,情况的变化,居住在这里的许多客家先民由于下述原因促使他们迁居他处,易地而居。

有的为了开拓进取。

在《刘氏家谱》中有这样的记载:十八世祖秀标,其母彭氏夫人,以其祖产有限,生活窘迫,嘱其14岁的儿子秀标往四川投其兄处谋生。秀标遵母命欣然赴川,后来果然在天府之国,发愤图强,大兴家业。并接其家母去四川团聚。像彭氏夫人及其儿子秀标奋斗进取的感人事例在客家人和客家华侨华裔中比比皆是。

有的因卷入或躲避战争而奔赴他乡。

南宋末年,宰相文天祥起兵勤王反对元军入侵。他组织的抗元军队,由于文天祥本人就是客家人,所以客籍子弟参军者甚多,几乎是一支"客家军"。后来文天祥兵败被元军所俘被杀害于大都。这支"客家军"中的许多客籍士兵壮烈牺牲,余下客籍士兵流落粤东南各州县,成为今天粤东南客家人的祖先。自南宋末年以后,社会历史发生了变化,宁化石壁再不是"桃花源里好种田"了,元明清之际,宁化附近州县曾爆发农民起义;战争波及宁化石壁,社会动荡不定。因此居住宁化石壁地区的某些客家先民携妻子儿女躲避战乱远走他乡。如著名的客家人郭沫若在他的小说《塔》中写道:"我的祖先原是居住在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太平天国革命时,先祖迁徙四川乐土。"

有的因为在外地担任官职或经商从而迁居外地。

如广东梅县《邓乐家谱》记载:"志斋号太乙,历宦广东提举司,后迁广东布政司。因而其家由宁化石壁都禾口村移居广东潮州府松口乡开基立业……"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总之,自宁化石壁迁出的后裔,开始是先迁闽西、粤东、赣南为多。所以英国传教十和学者艮贝乐在《客家源流与迁移》中写道:"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以后他们再辗转迁至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香港、台湾、东南亚及美洲、日本以及世界各国。如今中国大陆和海外各地客家人数达到5千多万,他们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因此可以说宁化石壁是客家子孙后裔辐射中外的基点。

综上所述,宁化石壁是客家民系的摇篮,是客家子孙后裔辐射中外的基点。这就是宁化石壁在客家鸣和客家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黄中岩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