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水兵舞第九套:新闻:带着医学课题反哺家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2:12:18

本报通讯员顾熠
炎炎夏日,在海门市悦来镇保卫村村委会活动室内,电扇飞快地转动,台上的幻灯片不停轮换。台下坐着一大群乡亲,最惹人注目的是坐在第一排的两位洋专家,一位是身材魁梧皮肤白皙的男士,另一位是皮肤黝黑扎着小辫子的女士。大家仿佛小学生一般,认真听老师讲课。
“很多人以为和乙肝病人一起吃饭会传染,其实这是错误的……”“咦,”台下的张老汉和身旁的李大叔轻声说道,“这个博士倒是我们海门人嘛,说的都是海门话……”“不错,好像第一次听讲座用海门话讲呢。 ”李大叔回应道。这是近日记者在采访时见到的情形,台上这位用家乡话给乡亲们讲述乙肝防治知识的,就是美国乙型肝炎基金会中国项目总监、医学博士陈刚。
立志学医缘于舅舅早逝
1967年,陈刚出生在三星镇镇西村(现福利村)。他从小生长在农村,目睹乡亲们因肝癌而备受疾病折磨,那时候梦想的种子便已在心底萌发。他的父亲陈若飞就是一名医生。父亲对陈刚有着极大影响,他从小就向往学医。不过,让陈刚下决心学医的,还是另一件事情。
陈刚10岁时,他的舅舅得了肝癌。他亲眼目睹原本壮实的舅舅被病魔折磨得形销骨立,也曾随父母陪舅舅去启东肝癌所看病,然而病魔还是无情地夺去了舅舅的生命。这一年,舅舅才47岁。一个生命就这样消逝了,一个疼过自己的亲人就这样去了,这一切都是因为肝癌。他睁大眼睛望着舅舅的遗照,握紧了拳头,发誓长大后要学医,解决病人的痛苦。
陈刚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从小到大,他的成绩一直非常优秀,高考时他填的所有志愿都是医学方面的。尽管那个年代高考录取率比较低,他依旧以优异的成绩,在1984年考上了上海医科大学。
陈刚觉得,自己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源于对最初梦想的坚持。他的大学本科专业是预防医学专业,他觉得将病魔挡在身体之外要比得了病再治疗而言能帮到更多的人,于是毫不犹豫选择了这个专业,开始了追梦的旅程。学医的过程是苦的。别的不说,光念书就要比别人多念两年。
怀揣“战胜肝癌预防为主”的信念,大学期间,陈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1990年他顺利考上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流行病学专业,开展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研究。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在1990年~1993年读硕士期间,他先后到国内肝癌高发地区福建同安和家乡海门开展肝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每次都要去一两个月,带领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一起做调查,不厌其烦地上门询问病人、采血,跑遍了同安和海门的每个乡镇。一天要走好几户人家,有时还会吃闭门羹,一户人家要走上几趟才能找到人。辛苦没有白费,陈刚研究发现,肝癌病人中的乙型肝炎感染率要远远高于对照人群,这一研究结果很快在《中国肿瘤》杂志上发表。
引进藻类毒素快速检测法
1993年,在顺利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后,导师希望陈刚能继续从事肝癌的流行病学研究,这也是陈刚自己的心愿。于是他毅然决定考博,顺利地考上了本校的流行病专业。
国内外的研究发现,除了肝炎病毒以外,环境因素在肝癌的发病过程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水中的致病因子。有学者发现水中的藻类毒素在动物实验中能促进肝癌的发生,可一直没有流行病学证据的支持。陈刚和导师商量后将藻类毒素与肝癌的关系作为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通常检测水中藻类毒素采用的都是高压液相的方法,这种方法所花时间长,而且无法进行大样本检测。但就国内当时的水平而言,还没有更好的办法。陈刚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在日本,可以用快速方法检测水里的藻类毒素。为此,陈刚和导师一起开始和东京理科大学著名毒理学家上野芳夫教授合作研究,于1994年去日本访问并学习藻类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手段。
在日本的一个月,陈刚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呆在实验室,以最短的时间掌握了藻类毒素快速检测方法,并从日本带回了检测用的关键试剂。回国后,他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水中藻类毒素的ELISA快速检测方法,极大地推进了藻类毒素与肝癌的流行病学研究进程。 1994年,陈刚在医科大学实习生和海门市卫生防疫站的帮助下,用两周时间,在海门采集了1000多份各种水源的水样。有了藻类毒素快速检测方法,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陈刚用一个月的时间,独立完成了所有水样的检测工作。此后,有很多需要用到藻类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的地方,大家都请陈刚去检测,例如武汉中科院水生所就曾邀请陈刚利用快速检测方法为他们检测水样,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3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撰写的论文先后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等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
远赴美国研究乙肝
1996年,陈刚博士毕业,同时收到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和美国FoxChase癌症中心邀请加入其研究团队,由于美国FoxChase癌症中心开展的是在家乡海门的肝癌前瞻性研究项目,他决定接受FoxChase癌症中心的邀请在家乡继续开展肝癌病因和预防的研究。就这样,陈刚漂洋过海,踏上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
作为海门肝癌前瞻性研究课题的项目经理,他负责整个项目在中国现场的调查和数据分析。 2002年,美国FoxChase癌症中心和海门市疾控中心与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合作,开展了乙型肝炎及其继发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陈刚知道,对于研究者而言,时间万分宝贵,因为很多项目都并非你一组人在研究,越是让人们关注的项目竞争对手越多,只要竞争对手先发表研究结果,那么自己这组人的努力很可能都会白费。但他同时也有着足够的自信,并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他每年回海门两次,不是回家探亲,而是进行现场分析研究,虽然和父母同在一个城市,但往往忙得连和他们坐下来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检测技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研究结果。一开始,国内对乙肝病毒的检测手段还只停留在定性阶段,精确性也不高。而美国等先进国家早已推出即时PCR检测手段,可以检测病毒量,使检测技术从“定性”转变为“定量”。采用即时PCR检测手段后,陈刚对海门队列中乙肝感染者进入队列时的血样进行了乙肝病毒的定量检测。就这样,从1992年就开始萌发想法的研究,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10多年时光的磨砺,反复论证,结果日渐明晰,海门的合作研究项目终于在2004年取得了突破。研究发现,肝癌的发病和死亡危险与慢性乙肝密切相关,病毒含量与慢性肝病和肝癌的死亡危险有密切的关系。
几乎在同时,一项在台湾由不同研究小组在不同人群中进行的研究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果。2004年和2005年陈刚代表研究小组分别在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和欧洲肝病协会的年会上介绍了研究结果,引起广泛关注,为临床上治疗乙肝新策略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国际上已将乙肝病毒的定量检测结果作为确定慢性乙肝感染者是否需要治疗及判断治疗疗效的最重要依据,他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和《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
渴望为家乡做些事
多年的研究终于有了结果,陈刚感到欣慰,但并未就此停歇。他意识到光“纸上谈兵”研究还不行,如何把对乙肝防治研究的进展运用到生活中,让老百姓真正摆脱乙肝和肝癌对生命健康的威胁,必须通过公共卫生来实现。从2007年起,陈刚加入美国乙型肝炎基金会,在费城开展乙肝公共卫生项目,为费城的越南人、中国人、朝鲜人等亚裔移民进行乙肝知识讲座和乙肝筛查。他用最浅显的方法为大家作讲座,将打乙肝疫苗比喻为给自己穿上一件盔甲,深入浅出的讲课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面对着台下同样的“黑头发黄皮肤”,陈刚无比思念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是多么希望能用在异国所学回来造福祖国和家乡的人们啊!早在2008年,他就曾向基金会申报海门公共卫生项目,但由于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最初两年这一项目没能得到经费资助。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帮助乙肝患者的决心,通过基金会网页他于2008年开通了乙肝中文咨询热线,向世界各地的病患及家属解答与乙肝有关的问题。 2009年10月,陈刚暂时离开了乙型肝炎基金会,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担任流行病学评审专家,同时继续做基金会的志愿者,为防治乙肝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0年8月,陈刚在基金会时申请的乙肝防治健康促进项目海门项目获得资助。实现理想的机会终于来了,他于去年10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乙型肝炎基金会负责海门项目实施,该项目通过媒体推广、专家咨询、专业讲座等方式对全市一般公众、慢性乙肝感染者、各级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及社区和各级政府官员等进行乙肝知识教育,并开展乙肝母婴阻断实践,免费为孕妇进行乙肝筛查。带着喜悦的心情,陈刚回到海门开展项目工作。
为什么力主将项目设在海门呢?陈刚直率而又坦诚地告诉笔者,理由很简单——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尽一份力。他说,其实自己的梦想“简单而朴素”,就是想帮更多的人远离乙肝和肝癌的威胁。“渴望为家乡做些事,希望能积累海门项目的成功经验,以后在全国推广乙肝防治的公共卫生模式。 ”
7月28日,海门德胜镇卫生院会议室内,坐着一群皮肤黝黑、打扮质朴的中老年人,他们就是德胜镇的乡村医生。陈刚在深入浅出地为他们作《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