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坩埚 古漏斗:人生法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52:25
 有一种人生法宝可以让人“有求必得,在罪可免”,这种法宝就是“道”。老子在《道德经》的第六十二章中对道的这种“有求必得,在罪可免”的神奇功能进行了阐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悟大道,依道而行。他是这样说的: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在这里老子充分强调了“道”的重要和宝贵。他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这就是说道是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奥妙之所在。是善人所遵循的方法、原理。不善人赖此也可得以安保。“道”是客观存在的宇宙根本法,它是无偏私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遵循“道”就会得益,违反“道”就会遭殃。不论原来是“善人”或是“不善人”,只要愿意服从“道”,就可以得到“道”的保护。人立足于世上要寻找“万物之奥”的“道”,人生之“道”、成功之“道”,还有人际交往之“道”。这是“善人之宝”,是善人的珍宝;又是“不善人之所保”,也就是说不善人也应当保持道。
  善人是遵循“道”的人,善就是循道而行。循道而行不仅对自己长久有利,而且最终造福于人群、社会。所以“善人”最大的宝物当然就是“道”。
  不善人就是不能遵循“道”的人。不善人在“道”的角度来看也是“潜在”的善人,是未觉醒的“善人”。不善人违反“道”所以当然会招来种种灾祸,但只要他能够及时醒悟,用“道”来保护自己,也能减轻甚至消除灾祸对自己的影响。
  善人因与这客观法则能合其德,有求可得,故可谓是善人之宝;不善人明道后改过迁善,不敢再胡作妄为,以致也能得以安保。
  关于道是“不善人之所保”,这里有一个古典故事。说的是无锡边上有一个有名的地方,叫宜兴,宜兴在西晋时候称为义兴阳。那时当地有一个人叫周处,其父曾为吴国大将,官任鄱阳太守,勤政爱民,百姓拥戴。但是其父早亡,母亲管不了他,年轻时凶蛮强横,任侠使气,成为乡里的祸害。当时有歌谣:“江中蛟,南山虎,三害最烈是周处。”有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目的希望减少祸害。他先上山除了猛虎,又下河去斩蛟龙,蛟龙在水中或浮出水面,或沉入水底,行进数十里,周处一直和它厮杀在一起;过了三天三夜,乡里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就互相祝贺。没有想到,周处竟然杀了蛟龙,出现了。他听到乡里人这样祝贺,才明白自己是怎样一个“不善”之人了,想到要改过自新。于是他就自己去吴郡,就是现在的苏州,向当时负有盛名的陆机、陆云求教,下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陆机不在,碰到了陆云,周处就把自己的情况讲给他听,并担心自己“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经过教育改过,后来周处终于官至朝廷,做过新平太守,迁御史丞等,政绩显著,博得民众好评。
  我们用老子的思想来解读这个故事,就是周处因为早年时父亲已去世,母亲又管不住他,所以没有正确的“道”来指导他的人生之路,最后成为地方“三害”之首。他的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塌糊涂,民众欲其死之而后快。这是人“无道”所带来的恶果。后来他明白了“无道”的危害,便去“寻道”,去向“有道”的陆机、陆云“学道”,最后“得道”,成就一个善人。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这的确是人生至理。
  老子还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这就是说美好的言谈可以获得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人群中有那些行为不端的,是因贪欲和恶习蒙蔽了天性良知,哪能就此就抛弃他呢?而应该加以感化。感化的过程可以用到“美言”和“美行”。
  美好的语言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信任,从而愿意听、能够接受,因此才能产生有效的思想和语言的交流。因此对不善人来说,“美言”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教化的方便,需要使用“美言”。然而“身教重于言教的”,不但要有美好的语言去开导教化不善人,更用美好的行为去引导他们。有“道”的人自己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他们仰慕而跟从,从而让迷失的人们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人生的方向。
  “不善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他们先天的因缘和后天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最根本的还是因为长期没有接触“道”的机会而迷失了本性。已经拥有“道”的人相比而言是幸运的,而还没有拥有“道”的人是不幸的。对待那些不幸的“不善人”我们怎么可以抛弃他们呢?抛弃他们只会让他们越来越不幸,有“道”的人是不忍心看他们继续沉沦于无边生死苦海的。因此,通过教化引导让他们回归到“道”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为进一步说明道的宝贵,老子又说:“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这就是说所以拥立天子,设置三公,纵然有拱抱的宝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还不如献奉此道为好。我们用卞和献宝的典故来说明这一点,卞和因献宝玉,被砍去了双脚,如果奉献的是大道,就不会遭此灾难,请看故事。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果然又一块宝玉。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这个故事说明既使进献的是真宝,遇到不道的统治者照样会得到恶运,只有进献大道,使统治者也成为有道者才会获得美好的结局。其实世俗的宝物又哪里能和“道”相提并论呢?那些东西和“道”相比不过是镜花水月、过眼烟云。追逐世俗的宝物比得上真正投身于“道”的体悟。“道”所能成就的不但有世俗的一切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成就超越世俗的福德和智慧。
  老子在本章的最后说:“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这是在说,自古以来为什么都尊贵此道呢?不就是因为有所求可获得,有罪恶过失可免除吗?所以受到天下人的尊贵。
  老子在这里强调了“有求必得,有罪可免”,这就是“道”为什么历来都被看得很珍贵的原因。在此,老子对“道”自古以来都得到天下人尊贵的原因强调了两个方面:
  其一是道是有“求”必“得”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任何符合道的付出,必然会有所收获。因为道是善人之宝,而善人就是得道者,善人能够真正切实地按照“道”指引的方法去付出,所以善人无论有什么样的要求”道都能使其满足,这是一条康庄的成功大道。
  其二是道是“有罪”可“免”的。所有的“罪”都是因为违背了“道”这个宇宙根本法而产生的。一旦产生了“罪”,当然就要接受“道”的惩罚。只有明白了“罪”的来源,真心忏悔永不再犯,并对以往所犯的“罪”积极地去以“道”的方式去补偿,才能从根子上消除“罪”。这才是“道”的“免罪”之法。
  老子的道指出的是宇宙物理与人事必然法则的因果律,是事物的总法则。自然界的事物都摆脱不了这个总法则的规矩,事物顺道则生成,逆道则败亡。因此,人与天地万物皆要循道而为。人生当然也不能例外,依道而行就会找到人生的幸福,这是宇宙的根本法,无论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时候,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中,积德悟道都是最好的人生追求,如果你想找到你的成功和幸福,那就从现在开始,去积德悟道吧,这样你就可以“有求必得,有罪可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