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煎锅:台北故宮珍品之书画籍[36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3:02:11
北故宮珍品之书画籍[36P]台北故宮珍品之书画籍[36P]


台北故宫藏品精选之【图书】



宋     孟子注疏解经



外观尺寸(高、广)29.5x20(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1x16.5(公分)  
  
汉赵 岐注 宋邢 昺疏 宋嘉泰间两浙东路茶盐司刋元明递修本

  传统的经学是我国文化的源泉,历来有不少先贤作了许多考释注疏的工作,在印刷术尚未发明使用之前,这些经籍注疏的著作都仰赖手抄,及至五代后唐明宗时,宰相冯道始建议利用唐以来民间发明的雕版印刷术,由国子监雕梓群经。当时所刻的群经,以唐开成石经的经文为模板,再取六朝以来经注本里的注文附入,并不及义疏,因只有经注而无义疏,所以是单注本。至于群经义疏之雕梓,约始于宋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但仅刻印义疏,不附经注文字,被称为单疏本。由于去今久远,加以战乱兵燹:五代监本群经,早已不见踪影,宋代单疏本群经,遂成为存世最早的经书出版本,然传世绝少,有如凤毛麟角。

  单疏本群经,阅读时需持经注本对照,甚不方便,到了南北宋交替之际,便有群经注义疏合刻本的诞生,负责出版的机构是两浙东路茶盐司,三山黄唐曾主其事,故称为「黄唐本」,又因各书每半叶八行,也被称为「八行本」。八行本群经注疏,谨守单疏本的刻书精神,内容错误既少,复为群经刻印史中,上承单疏本遗规,下开注疏合刻之先河,因而特别受到学界的尊崇,清代学者阮元即目为天下第一善本。

  本书亦为八行本群经注疏合刻本之一,刻于宋宁宗嘉泰年间,书版元明两代曾加以修补。全书分为十四卷,每卷并分上下。宋版原刻,点画严整,字无俗体,校勘精审,元季以后修补者,字稍近匠体,不若原刻矜慎,惟尚不失出自良工之手。八行本群经传世可考者只有六种,是本为其中之一,且笔墨精审,版式宽大爽朗,由上可见北宋监刻诸书之遗范,下足以校正后来各本之讹谬,实为稀世之珍本。





宋   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



外观尺寸(高、广)34.5x22(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2x17(公分)  
  
宋 晁公武 撰  赵希弁 续附  宋淳佑九年黎安朝袁州刊后代修补本

  晁公武(约一一○五-一一八○),字子止,山东钜野人,世居汴京昭德坊,遂称昭德先生,金人南侵,举家避乱入蜀,居嘉定(今乐山),为四川转运使井度的属官,井度好藏书,后全部赠送公武,连原有家藏,除其重复,有书二万四千五百多卷,亲自校雠,撰写提要,当时公武正镇守荣州和义郡,故名书曰﹝郡斋读书志﹞。书分经、史、子、集四部,部下有类,每部有总论,即大序,每类有小序,列在每类第一部书的提要中,每书有提要,对作者、注疏者之爵里、时代,均有详细的介绍,而书之内容优劣得失,亦有公正之评语,于学术源流之考订,多精到之论,为后世整理古籍,考辨存佚 的重要依据。

  原书四卷,最初刊于四川,后四川又别行晁氏门人姚应绩所编二十卷本,于原书有所增益,宋理宗淳佑九年(一二九四)游钧守衢州传刻姚本于信安郡,是为衢州本,隔年黎安朝录衢州本姚氏所增为(后志)二卷,又取赵希弁藏书为〔附志〕一卷,复增订考异,合刊于袁州宜春郡,称为袁州本,即本书是也。今止衢州本、袁州本行于世,而以袁州本为佳,因衢州本收书一千四百六十一部,袁州本前后志收书一千四百六十八部,又附志五百六十九部,袁州本不止收的书部数多于衢州本,且赵希弁〔附志〕所着录者,兼及宁宗庆元(一一九五-一二○○)以后之书,故前人云:「袁本出而衢本可废矣」。

  是书共计七卷,前四卷为志,一、二、三卷各分上下,卷四则分上中下,卷五为附志, 亦分上下,另附后志两卷,刊工精巧,笔法整饬,气味古朴,弥足珍贵。





宋     新刊淮南鸿烈解



外观尺寸(高、广)26.5x16.5(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16x10.5(公分)  
  
汉 刘安 撰 许慎注 宋谭叔端纂校 宋末茶陵谭叔端刊本

  〔淮南子〕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着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据高诱序言,「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淮南子〕一书注本,历来均以高诱所注最为通行。此书大题次行署「太尉祭酒臣许慎记上」,可知兼采许慎之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已详言,隋唐之时,〔淮南子〕注本皆许氏、高氏二注并列。后以许氏之注较高注简略甚多,是而亡佚。然而就存世仅见的〔淮南子〕宋刊本而言,全都是许氏注本。当知两宋之末,许注仍甚为流行。

  〔淮南子〕宋刊本传世甚为稀少,昔日清藏书大家黄丕烈所藏宋二十一卷小字本,是曹寅的故物,后为杨氏海源阁所得,杨氏藏书散出后,今已不知去向。今日本院所藏这一茶陵谭氏所刊的二十一卷本,可以说是﹝淮南子﹞宋刊的孤本了。





宋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



外观尺寸(高、广)32x22.5(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2.5x17.5(公分)  
  
唐 杜甫 撰  宋 曾噩等 集注  宋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广东漕司刊本

  杜甫(七一二-七七○),字子美,是唐代社会由盛转衰时期的重要诗人,因其亲身经历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间的社会动荡,故其创作充满忧国忧民、感讽时事的现实意味,号称「诗史」,而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诗集,据〔新唐书〕着录,原有六十卷,惟经唐末五代动乱,已大致亡佚,及至宋代,学者采残剩者予以重新汇编,其后又囿于杜诗律切深严,工于用字,苦其难读之故,因而为之作注者众,单单宋代所刊,今日可考的传世之本,除本帙外,就有六种之多。一曰 [杜工部集],宋仁宗嘉佑四年(一○五九)苏州郡守王琪所刊其父王洙之编本。二曰宋黄希、黄鹤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三十六卷〕,宋宁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刊本。三曰〔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二十五卷〕,宋理宗绍定四年(一二三一)赵氏素心斋刊本。四曰〔杜工部草堂诗笺五十卷、外集一卷〕,宋宁宗时刊本。五曰〔分门集注杜工部诗二十五卷〕,宋宁宗时建安坊刻本。六曰〔门类增广十注杜工部诗〕。由此可见宋人喜言杜诗的程度,宋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广东漕司刊本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最早见于〔天禄琳琅书目〕着录,惟题作〔九家集注杜诗〕,其书原藏于武英殿,清高宗干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纂修四库全书时,始检获并判为宋椠善本,因据以收入四库全书,并命补入〔天禄琳琅书目〕。其书系明嘉兴项氏天籁阁旧藏,后流入宫中,嘉庆二年(一七九七),毁于干清宫大火。另干隆嘉庆年间,黄丕烈士礼居曾别藏一残帙,今已不知去向,又同治光绪年间归安陆氏亦曾藏此刻残本,残存卷六至十一凡六卷,系鲍氏知不足斋旧藏,见于〔皕宋楼藏书志〕及〔仪顾堂续跋〕,此残帙今归日本「静嘉堂」。本院所藏此帙,为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见于瞿氏书目着录。

  此帙为长洲王世懋旧藏,后归常熟毛褒,后又为长洲汪士钟藏入艺芸书舍,清道光年间(一八二一-一八五○)艺芸书舍藏书散出,此本又为常熟瞿绍基所得,收入铁琴铜剑楼,抗战初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递有散出,本帙遂为沪上商人山阴沈仲涛先生购获,藏之研易楼,后于民国六十九年捐赠本院。





宋    晦庵先生文集



外观尺寸(高、广)25x15(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19x12.5(公分)  
  
宋 朱熹 撰 宋淳熙年间福建刊本(一一七四~一一八九)

  晦庵先生朱熹(公元一一三○-一二○○),字符晦(一字仲晦),晚号晦翁,遁翁,沧州病叟,祖籍江西婺源,出生于福建南平,其在继承二程(程颐、程颢)「洛学」的基础上,又博采周敦颐、张载、邵雍等理学学派的部分思想,融入佛、道思辨哲学,从而建立南宋的「闽学」学派及完整的「朱学」思想体系,可谓为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其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在中国理学的发展史上,首屈一指。

  〔晦庵先生文集〕宋刊本传世者,有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所载之宋宁宗(一一九五-一二二三)时的浙江官刊本,凡一百卷,为朱熹三子朱在编辑,宁宗年间浙江官刊,入元后书版藏于杭州西湖书院,明代以后又修补印行。其次是〔皕宋楼藏书志〕及〔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记载的宋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福建建安书院刊本,除文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所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所辑别集十卷。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年),福建按察司以闽刻并校以浙本重刊朱子文集,即成现今通行的版本。本院所藏此帙刊于朱子生前,较之前述版本皆早,因未经朱子后来删定,故所载诗文与浙闽诸本颇有异同,其中不乏前述版本未着录之诗文,且全书字体工整,除〔天禄琳琅续目〕仅见着录外, 未见他书称述,故此刻非止传本之罕见,于保存文献史料,亦弥足珍贵。

  此本源为常熟毛氏汲古阁旧藏,后辗转流入宫内,藏于昭仁殿,民国十一年溥仪假赏溥杰之名,遂流传在外,抗战初期,山阴沈仲寿先生购于沪上,密藏数十年兹后捐赠本院,使得公诸于世。





宋    范文正公文集



外观尺寸(高、广)34.5x20.5(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2.8x16.7(公分)  
  
宋 范仲淹 撰 元天历元年范氏岁寒堂修补本

  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人。幼年丧父,勤于治学,心怀大志,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一生忠勤,主持正义,提拔人才,救济贫困,人品事业卓绝一时。清〔四库全书总目〕评其为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仲淹文章贯通经术,明达政体,为天下传诵,宋时即有「文正之集,士大夫过郡者,莫不却见」之说。

  范氏著作初名[丹阳集],后人则以其谥号「文正」名其书。据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载有北宋本,惜已不可见。今所知者以南宋干道间(一一六五-一一七三)饶州路刊本最早,其版虽有宋淳熙嘉定递修本传世,但也绝少。本院所藏元天历本〔文正公集〕,即从干道本翻刻,由于古雅及行款与宋本无异,当年清内府编〔天禄琳琅续目〕时,误为干道本。本院重编院藏善本书目时,则以书中刻工如张允、周成、章益,陈子仁诸人,皆与王文进〔文禄堂访书记〕所着禄的元天历本相符,因改定为元刊本。其版字体圆活,纸墨古泽,叉保存干道本遗规,虽非宋本,并不减其身价。各书册均有「天禄琳琅」藏书诸玺印。





宋    周礼疏



外观尺寸(高、广)30x19.5(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1x15(公分)  
  
汉 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南宋初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刊  南宋中叶暨元明递修本

  我国群经之有雕版,始于五代。五代所刻的群经,用唐石经经文,再取六朝以来经注本里的注文附入,并不及于义疏。群经义疏之有雕梓,约始于宋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但仅刻印义疏,不附经注文字,所以被称为「单疏本」。单疏本去今久远,传世已如凤毛麟角般的稀少,其见存者,常被藏书家尊为「宝中宝」,认为是古书中的绝世珍本。

  单疏本群经,阅读时需持经注本对照,甚不方便,到了南北宋交替之际,便有经注义疏合刻本的诞生。负责出版的机构是两浙东茶盐司,三山黄唐曾主持其事,故被称为「黄唐本」,又因各书每半叶八行,又被称为「八行本」。

  八行本群经注疏合刻,据元﹝西湖书院书目﹞所载,共计十二种(无左传注疏),另据近代学者考证,以﹝周礼疏﹞发端,因而此书在我国群经出版史上,独具地位。此本分卷五十,与后代通行本作四十二卷者不同,是因为它依照单疏本编次的关系,而书中释经的疏文,被直接放在经文下方,其后再接注文及释注的疏文,保存了单疏本过渡到注疏合刻本的痕迹,在版本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而其书递经宋元明修补,至明成化初年印行,其字迹随时代各有不同,综合阅览,又可看到各时代版刻字体嬗递的情形,是又另具一种特色。传世八行本群经注疏,已极稀少,本院所藏此本,虽有极少数零星残卷被收藏,但还未见到其它完整之全帙存世,这样珍贵的秘籍孤本,书中竟无收藏印记,可供考镜递藏源流,甚是奇特。清初长洲何焯于康熙四十五年(一七0六)在内府曾见过此书,但﹝天禄琳琅书目﹞却未着录,其原因令人百思不解,不过也幸而未被选送天禄琳琅藏书中,得以逃脱嘉庆二年(一七九七)昭仁殿的大火,珍贵文物,常有神明护持,难道是真的吗?





宋    仪礼要义



外观尺寸(高、广)29x19(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0x14(公分)  
  
宋魏了翁撰 宋 淳佑十二年(1252)魏克愚徽州刊九经要义本

  魏了翁字华父,宋邛州蒲江人,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按元方回跋了翁所着的〔周易集义〕说:「佥书枢密院事魏文靖公鹤山先生了翁华父,前乙酉岁以权工部侍郎,坐言事忤时相,谪靖州,取诸经注疏摘要为要义,又取濂洛以来诸大儒易说为周易集义六十四卷。仲子大府静斋先生克愚明已,壬子岁以军器监丞出知徽州,刊要集义,置于紫阳书院,至丙子岁,书院以兵兴,书版尽毁。」壬子岁为宋理宗淳佑十二年(一二五二),丙子岁为宋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可知其书刊成二十多年后,书版即遭兵燹,全部亡失,故其书罕见传世,清代大藏书家顾广圻誉此书宋版说「真天地间第一等至宝,不徒因宋椠而珍重也」,真非虚辞。

  了翁〔九经要义〕,明内府曾收藏,但到了万历时,已非完帙,仅存〔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四经,而此四经也互有残缺,以〔仪礼要义〕为例,〔四库全书〕据以着录,但其中缺了卷三十及三十一两卷。至于私家收藏方面,以上海宜稼堂藏有〔毛诗〕、〔仪礼〕、〔礼记〕三部为最多,后来归丰顺丁氏持敬斋,惟其中〔仪礼〕阙前六卷,〔礼记〕则缺首二卷,也不完整。丁氏所藏,因近代的动乱而散亡,已不知其所终,目前可考知者,除本院此本外,日本天理图书馆尚藏有〔毛诗要义〕一种。

  本院所藏宋版〔仪礼要义〕,旧为乌程严元照所有,清嘉庆间为阮元购得后,进呈内府,观其书中字体瘦劲,楮墨如新,为宋刻少见,真秘籍也。





宋    尔雅



外观尺寸(高、广)28.5x20(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3x16(公分)  
  
晋 郭璞注 南宋 国子监本

  ﹝尔雅﹞是一部字学方面的专书,原始作者为谁?自来没有定论,宋邢昺序﹝尔雅注疏﹞说:「周公倡之于前,子夏和之于后」,而﹝四库总目﹞却以为「其成书在毛亨以后,大抵小学家缀缉旧文递相增益,周公孔子皆依托之词。」﹝四库总目﹞的说法,似较可采信。五代之末,依唐石经刊刻儒家群经,于九经之外,加入﹝孝经﹞、﹝论语﹞及﹝尔雅﹞,宋代﹝孟子﹞一书附入群经,从此十三经确立,﹝尔雅﹞遂成为研治经学重要的一圜。

  五代所刊的群经,只有经注而不及疏文,其书本早已失传。南北宋时,国子监曾予覆刻,但传本也绝少,据今日所知,除此本为全帙外,仅有吴县黄氏士礼居的﹝周礼﹞及昭文张氏爱日精庐的﹝礼记﹞两残卷,则此本不仅是寰宇孤本,更是考见五代刻书遗规的重要证物,极具身价。按南宋时国子监所刊印的经注本,据魏了翁说是临安府及其它州郡雕造,然后将书版送入国子监储存,虽挂名为国子监雕梓,实则出于临安附近地区的产物,又因其书版宽大爽朗,字大如钱,故订之为宋刻大字本。

  此本原为常熟汲古阁毛氏父子旧藏,后为清毕沅经训堂所得。毕沅,江苏镇洋人,干隆二十五年(一七六0)状元,累官至湖广总督。嘉庆四年(一七九九)也就是他死后的第二年,因其在湖广总督任内滥支军款事发,子孙被革职,家产被没收,此书应在其时进入内廷收藏。





宋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外观尺寸(高、广)25x15.5(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19x12(公分)  
  
宋 徐兢撰 宋干道三年(1167)徐蒇江阴刊本

  中国舆地志书,起源甚早,远在商周时期,便有「职方」、「外史」等官职,专司地理文献方面的管理及考编工作,而自晋释法显〔佛国记〕间世以后,外纪之书,又渐次盛行。

  外记之书,是古代中国人关心并藉以了解境外事务的著作,现存这一方面的图书,以宋干道三年(一一六七)刊印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为最早版本。中韩由于地缘接近,双方往来,自古频繁,因此,中国历史上有关韩国方面的著作不少,零星散简之外,如〔鸡林记〕、〔鸡林志〕、〔鸡林类事〕、〔朝鲜赋〕、〔朝鲜图说〕、〔朝鲜志〕、〔朝鲜史略〕等等,都是大家熟知的专着。惟这些书或亡佚或见存,际遇各有不同,但以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内容最弘富,传世也最久,成为今日研究古代中韩关系及交通史最珍贵的史料。

  徐兢此书,完成于宋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原书图文并全,惜遭靖康之乱而亡其图,干道三年其侄儿徐蒇为之首次刊印,虽无法觅得原图,还沿用「图经」为其书名。徐兢书自干道后迄明中叶未见再行雕梓,明末时海盐人郑休仲曾据钞本重刊,清〔四库全书〕也据钞本着录,两本伪夺脱漏极多,均非善本。清干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歙县鲍廷博据家藏钞本及明郑氏刊本校勘后,再予出版,将之归入〔知不足斋丛书〕,但书中错误犹不免,不若干道本之完善。干道本此书,除本院所藏此帙外,未见尚有流传,其书字画端楷,雕镂精工,真为稀世之宝。







宋    孔氏六帖



外观尺寸(高、广)26x17(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1x15(公分)  
  
宋 孔传撰  宋干道二年(1166)韩仲道泉州刊本

  孔传,字世文,孔子四十七代孙,宋建炎初年与孔端友南渡,寓居于衢州,此书约成于其南渡之后。书仿唐白居易六帖,取唐以下诗颂铭赞并奇编典录,区分汇聚而成,取书名曰〔六帖新书〕,但后人以其系续唐〔白氏六帖〕之作,乃更名为〔孔氏六帖〕。

  孔氏此书,杂录群籍,病者以为有失散漫,惟其书中所征引皆唐宋以前书,坠简遗文,往往而在,裨益考证实多,前人韩子苍序其书说:「孔侯之书,如官家之储材,栋榱枅栱,云委山积,匠者得之,应手不穷,其用岂小?」是公允客观的说法。白.孔六帖,原各自成书,分别为三十卷,南宋末年,书坊合并刊行,并变更卷数为百卷,元明以降,各家刊行者均从百卷本,于是〔唐宋白孔六帖〕合成一书,原来单行本遂不见踪影。本院所藏宋版〔孔氏六帖〕,千百年来,尚得存在人寰,实为书林奇事。

  宋版〔孔氏六帖〕,未见藏书家着录,流传真是稀如星凤。此本原三十卷,今存二十九卷,书中有明文渊阁印记,而明文渊阁书目着录此书说「一部十册,阙」,知明内府收藏时已不全。此本后来从明内府中散出,康熙间为山西按察使宋筠所得,干嘉时期入藏内府,〔天禄琳琅续目〕有着录,今本十九册,乃后代改装。






宋    刘宾客文集



外观尺寸(高、广)23x15.5(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1.2x16.5(公分)  
  
唐 刘禹锡撰 南宋初浙刻本

  禹锡字梦得,中山人,工诗文,其文集据〔新唐书艺文志〕着录作四0卷。北宋初年,佚去十卷,遂成三十卷。宋季常山宋次道曾裒辑其遗文,得诗四百七首,杂文二十二篇,成外集十卷,但并非完全是已佚去的十卷诗文。〔刘禹锡文集〕传世的宋本有三部,除本院所藏此本之外,一为日本崇兰馆藏本,另一为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本。

  铁琴铜剑藏本,大题〔刘梦得文集〕,系南宋初年蜀中刻本,惜仅残存四卷,较少受到学林重视。崇兰馆藏本民国二年(一九一三)武进董氏诵芬室曾以珂珊罗版予以覆印,其后商务印书馆又将之收入〔四部丛刊初编〕发行,流传最广。其本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从刻工及避宋帝讳字,考知为宋高宗时所刊雕,本院藏本则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字,由刻工及避宋帝讳字,推测应为绍兴末年浙江地区所刊印。现存〔刘宾客文集〕最完整的这两部宋版,虽均为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但除外集十卷,系同据宋次道辑本付梓外,文集之编次,两本颇不相同,知非出于一源。又两本间,文字颇多互异,而音注也各有详略,故可互供校补,匡正所不逮之处。

  本院所藏此本,原为明华夏、项笃寿所递藏,入清后始归内府,储热河行宫。民国成立,奉天、热河行宫文物,分别迁回北平,政府成立古物陈列所专司管理,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动荡,北平古物陈列所图书文物,遂随故宫博物院南迁,而并入本院储藏。





宋    南轩文集



外观尺寸(高、广)26.5x19(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1.2x16.5(公分)  
  
宋 张栻撰 宋宁宗间(1195-1224)浙江刊本

  南轩为宋张栻号。栻字敬夫,四川广汉人,宋朱熹撰其祭文尝称其「家传忠孝,学造精微。」乃一代文宗钜儒。他的一生行谊,多可作为后世楷则。

  南轩先生文集,传世有二本,一为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着录的三十卷本:一为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记载的四十四卷本。前者明代陈第世善堂及清初钱谦益绛云楼两家藏书目录曾载录外,后世未见再有收藏。四十四卷本为朱熹所编定,自元代以后,递经翻刻,流传极广,但宋代原刊,仅见于清初季振宜家藏,其它书目则未见着录。季氏所藏,今不知犹否在人间,就所考得的书目,本院所藏此本,应是天壤间仅存宋椠孤本。

  本院今日见藏的〔南轩文集〕,已是残帙,共二十八卷,民初傅增湘曾用以校勘康熙间无锡华氏所刊﹝南轩文集﹞,举出其异同说:「补卷五四山园登山五律一首,卷十一敬斋记一首,卷十道州濂溪祠堂记脱文二十四行,卷三十答陈平甫书中条答五则,其文字详略,视世行本迥异者为潭州岳麓书院记、经世纪年序、孟子讲义序、胡子知言序各篇,其余夺文讹字,殆不可计。」此宋刊本视存世他本差异若此之多,古籍散亡,宋本难求,此书虽为残帙,犹弥足珍惜。





元    论语



外观尺寸(高、广)24.5x16(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0x13(公分)  
  
魏何晏集解  元盱郡覆刊宋廖氏世彩堂本

  此书卷端大题〔论语〕,而实为〔论语集解〕。关于〔论语集解〕的作者,历来皆题为何晏一人所撰,这是以何晏为代表的一种省称。根据书前所戴何晏奏进论语集解序,题为何晏、孙邕、郑冲、曹羲、荀顗等五入共上。〔四库全书总目〕及〔郑堂读书记〕都以为,作者题为何晏,只是说明何晏总领其事而已。

  〔论语集解〕在历代史志着录的记载中其书名及卷数多有差异。〔隋书.经籍志〕着录为〔集解论语〕,〔旧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着录为「论语」,〔新唐书.艺文志〕着录为〔何晏集解〕。全书卷数宋以前诸志着录皆为十卷,宋以后朱熹注本仍为十卷,而邢昺疏本分十卷为二十卷,至今十卷、二十卷本并行于世。

  〔论语集解〕包括序和正文两大部分。序简单介绍了〔论语〕流传的情况,还简单说明了为〔论语〕作注的几个人,最后谈到自己作〔论语集解〕的目的在于「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正文部分依〔论语〕的篇章,加以注解。何晏等集西汉以来诸家论语校本及孔安国、包咸、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等名家训解,考其得失,博采众长,并加以新义。〔论语集解〕既是何晏等集汉魏名家论语古注编撰而成,但这些古注皆已亡佚,因此〔论语集解〕已为成今存之论语最古注本。

  盱郡,或作盱江,元时属江西建昌,则此本为元朝建昌路所刊。宋廖莹中世彩堂所刻诸书,素为世人推重,其刊刻九经取多本校定,且加句读。元初相台岳氏九经即据以覆刻,此本同属覆刻,虽不如原本精美,然校勘精审,点画谨严,字无俗体,可见也并未失去本来面目。



  

元    元丰类稿



外观尺寸(高、广)32x21(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4x16.5(公分)  
  
宋曾巩撰 元大德八年(一二九七)丁思敬南丰刊本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南丰人。平生喜藏书,多藏异本,且手自校雠,博洽冠绝于时。文章温润渊雅,朴茂厚重,被推为唐宋八大名家之一。据其弟曾肇所写的行述状说:「公未尝著书,其所论述,皆因事而发,既殁,集其稿为〔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其 〔续稿〕及〔外集〕在宋南渡后散佚。宋开禧年间(一二○五-一二○七)建昌郡守赵汝砺等人曾多方搜集,复编〔续稿〕四十卷,惜又毁于元初战乱,传世者仅〔类稿〕五十卷而已。

  宋版〔元丰类稿〕今所知惟王文进〔文禄堂访书记〕载有残帙一卷,余不见传本。清内府〔天禄琳琅书目〕虽曾着录一部宋建阳巾箱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但因其书毁于清嘉庆二年(一七九七)昭仁殿大火,原貌如何?无从考知。本院所藏元大德八年丁思敬南丰刊本,是今日〔元丰类稿〕全帙传世最早之版本,书法雕工古雅,纸润墨妙,摹印精工,实属元刻上乘,以流传绝罕,被视为寰宇孤帙,至珍至宝。书中有明南京户部尚书李廷相藏书印记。





元    四书集义精要



外观尺寸(高、广)31.5x24(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8x20.5(公分)  
  
元 刘因撰 元至顺元年(1330)江浙行省刊本

  刘因,保定容城人,生于宋理宗淳佑九年(一二四九),卒于元至元三十年(一二九三),年四十五。刘氏于南宋灭亡后,深居简出,常爱诸葛武侯「静以备见」的名言,乃颜其住处为「静修」。元苏天爵所写的「静修先生刘公墓表」对刘氏的一生总评说:「气清而志豪,才高而识正,道义孚于乡邦,风采闻于朝野。」刘因人品的高尚,受到时人的敬重,所以他所撰作的〔四书集义精要〕一书由官府出资予以精美的刊印。此书元刊本版匡高二十八.七公分,宽二十一.六公分,书版的宽大,是古书中少见的例子,而其字体,完全仿当日流行的赵孟俯体,并且极为灵活神似,可以看出参与出版的书手及刻工,都是极为优秀的人选。这部元刊本,其可贵处,不仅止于刊雕精致而已,后世未见翻刊,流传之稀少,更使它身价百倍。明内府曾经收藏此本,惟据明张萱〔内阁书目〕所着录说「十三本不全。」可知为残帙。清代修纂〔四库全书〕时,从两淮盐政采进本誊录,但也是残本,只有二十四卷,去全书三十六卷,还差约三分之一左右。四库馆臣不因它是一部残本,犹予收录,必然是看重刘因著作的学术价值及爱惜善本秘籍的缘故。

  本院今日所藏此本,据书中藏书印记考知为明周九松所旧藏,之后如何进入宫内,由于〔天禄琳琅书目.续目〕并无记载,故不得而知,但从各地藏书记录上还未发现有收藏的情况,推知今日寰宇间,此书存世完整者,仅此一部,宝贵当不难想见。





元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



外观尺寸(高、广)23.5x15(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0x13(公分)  
  
元 不着撰人 元刊本

  元代典章制度方面的文献,除〔元史〕志书外,其它如〔经世大典〕、〔大元通制〕等书都已散佚,如今幸赖〔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之存世,始足以供研治者之参考。其书存世最早刊本,即本院所藏之元刊本。但因书册前后不附任何序跋,既不详编辑者姓名,也不悉刊刻的确切时间,惟据书中所收录的元代中央暨各地方行省档案,止于元延佑七年(一三二0)十一月,推测其成书应为元仁宗末季或元英宗登基之后,再以书中字体判断,应是建阳书坊所刊刻。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一书,自明以来,未见翻刊,存世元刊本,民间也未见着录。据明〔文渊阁书目〕载有:「元典章一部,十册,阙。」不知其是否为刻本或钞本,但其书在万历年间已失传。民间藏书家,偶见有钞本传世,〔千顷堂书目〕及〔述古堂书目〕所载者均为钞本十五卷,就卷数言,不若此本六十卷远甚。清光绪三十四年(一九0八)武进董康曾据杭州丁氏家藏钞本,刻于北京法律学堂,惜错误脱漏颠倒之处极多,不堪卒读,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新会陈垣先生乃据本院所藏此本以校董氏所刊,得其伪谬达一万二千余条,知本院所藏此本,非仅孤本秘籍而已,亦为传世此书之最善本。





元    宣和画谱



外观尺寸(高、广)25x16(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0x12(公分)  
  
宋 不着撰人 元大德六年(1302)吴文贵杭州刊本

  这是一部记载宋徽宗时期内府藏画的谱录,也是我国藏画专书的原始。全书分: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菜等十门,厘为二十卷,收晋至宋画家二三一人,画六三九六轴,其中卷十二山水门第三,还曾及于日本国的画。书成于宣和二年(一一二0),作者已无法详考,推测是臣下修纂,进呈乙览后,再经过宋徽宗笔削点定,所以虽杂出众手,但全书辞气如一。

  〔宣和画谱〕的出版,约在宋高宗时代,以后宋朝未闻有他刻。元大德六年(一三0二)吴氏杭州刊本是此书第二次刊印,明嘉靖十九年(一五四0)杨慎第三次刊印,崇祯间(一六二八-一六四三)毛晋汲古阁收入〔津逮秘书〕中梓行,清张海鹏又将之收进〔学津讨原〕丛书里,所以此书约经过了五次的刊行。宋高宗时的板本,早已失传,元大德本,除本院所藏外,未见其它处所有收藏的记录,因而此本不仅成为传世〔宣和画谱〕最早的版本,也独具校勘上的珍贵身价。至于此本何时进入清宫内府,由于〔天禄琳琅书目.续目〕均无着录,不得详知,但从书上的藏书印记可以考见曾经赵彦和、陆治、孙克弘、王时敏、顾湄等明清两代名画家及藏书家的珍藏及鉴赏。





明    永乐大典



外观尺寸(高、广)50.5x30(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34.5x22(公分)  
  
明 解缙等撰 明 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

  〔永乐大典〕是明代的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永乐元年(一四○三)明成祖为了整理历代典籍,命翰林学士解缙等人编修一部类书,次年成书,定名〔文献大成〕。但成祖以所纂尚多未备,内容简略,复命姚广孝和解缙等共同监修,重行纂编,于永乐六年(一四○八)完成,改称〔永乐大典〕。全书正文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和目录六十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

  此部书收录我国宋元以前重要的图书文献有七、八千种之多,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工技、农艺等各方面资料,采掇搜罗,极为浩博,且多世所不经见之书,明代之前大量秘籍佚文,藉此以传。

  此部书采「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编辑体例,以〔洪武正韵〕为纲,按韵分列单字,每字先注明其音义,次录各韵书、字书的反切与解说,再备录楷、篆、隶各体,然后汇辑与此字有关的各种资料,并依次抄录。单字注解中的书名和作者名,全用红字写出,极为醒目。尤其可贵之处,在单字下所引各项材料,完全据原书整部、整篇或整段,全文录入,一字不改,因而保存了许多古书的原来面目。就其体例而言,此部书实兼有字书、韵书、类书之综合功用。

  此部书自编成后,原拟复写刊刻,因工费浩繁而罢,因而只有写本流传。嘉靖年间,皇宫失火,此部巨帙,差一点付之一炬,因此明世宗命人照永乐原本摹写副本一部,并将正本存放文渊阁,副本存于皇史宬。然而因受兵燹之累,正本大约在明亡之时全部被毁,副本在明清易代之际始有散佚,其后又陆续散失不少,至光绪二十六年(一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大部份书籍遭焚毁,劫后所存之书籍又被英、美、德、俄等列强所劫夺。如今全书幸存的仅三百余册,约为原数的百分之三。 目前定这些书籍散藏于世界各地,本院则独有六十二册之多。





清    四库全书



外观尺寸(高、广)31.8x21(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2.4x15.4(公分)  
  
清干隆敕修清纪昀等奉敕编  清干隆间写文渊阁本

  我国历朝均以访求典籍、编纂图书,做为稽古右文的表征。清初修纂〔四库全书〕亦是此一优良传统的延续。

  〔四库全书〕网罗历代的重要典籍三千四百余种,分装成三万六千余册,其内容分成经、史、子、集四部,部以下再分许多类。全书所用底本有采进本、内府本、敕撰本、通行本、进呈本、〔永乐大典〕本等,馆臣逐一鉴别,择其善本,并加以考证,体现了我国文献整理、校雠严谨的传统。

  〔四库全书〕的编纂,缘起于〔永乐大典〕的校 辑。干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初,诏令各省采进图书,并开四库全书馆,至干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年)大体完成了修纂工作,先后十五年间,动员文人学士三千八百余人,先后钞成七部。分贮故宫大内〔文渊阁〕、沈阳故宫〔文溯阁〕、热河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圆明园〔文源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以及杭州圣因寺〔文澜 阁〕,加上翰林院的底本一部。但是经历不到二百 年,就已经三部(文源、文宗、文汇三阁)全毁,一部(文澜阁)残缺,翰林院底本也散佚殆尽。现存本院的一部文渊阁本,收书三千四百七十一种,全书有三万六千三百八十一册,七万九千三百余卷,比传存的文溯,文津两阁本轶出甚多,是存世最为完备、也最为精美的一部。





清    皇清职贡图九卷附诸臣恭和诗二卷



外观尺寸(高、广)29x18(公分) 版框尺寸(高、广)20x13.5(公分)  
  
清 傅恒等奉敕撰  清嘉庆十年武英殿刊本

  《皇清职贡图》,九卷,清傅恒、董诰等纂,门庆安等绘。全书依地区编排,卷为一域外,如朝鲜、琉球、安南、英吉利、法兰西等地区;卷二为西藏、伊犁、哈萨克地区;卷三为关东、福建、湖南、台湾地区;卷四为广东、广西地区;卷五为甘肃地区;卷六为四川地区;卷七为云南一带;卷八为贵州地区;卷九是干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后所续补增绘之图,又另于嘉庆十年(一八○五),卷九末又再增补「越南国夷官」、「越南国夷妇」、「越南国行人」、「越南国夷人」、「越南国夷妇」五幅。总共绘制三百种不同的民族与地区之人物图像,每一种图像皆描绘男、女二幅,共计约六百幅。每幅图绘之后,皆附有文字说明,文词浅显易懂,简要地介绍此民族与清王朝的关系,以及当地的风土民情。

  由于本书是干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干隆皇帝下令各地总督、巡抚将其管辖境内不同民族,及与清王朝有来往的国家之民族,描绘各民族的衣冠形貌,因而所绘图像以描写外形为主,并且注重对人物表情的刻画。且书中记载都为作者亲眼所见,故为真实可信的风土地理类著作。

  傅恒,字春和,姓富察氏,满镶黄旗人,清高宗皇后的弟弟,生年不详,卒于干隆三十五年(一七七○)。傅恒在干隆时期历任户部、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加太子太傅。曾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并参与筹划平定准噶尔部的战争,封一等公,因此担任《钦定平定准噶尔方略》总裁。曾奉命仿汉字篆体制成满文篆字,共三十二体,并将《御制盛京赋》用满文篆字缮写,作为满文篆字的标准样本。另外还主编了多种重要的辞典类工具书,如多民族文字合璧的历史地理学词典《西域同文志》、大型分类满汉辞典《御制增订清文鉴》和满汉合璧《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可见傅恒对满汉对译工作有重大的贡献。

  董诰,字雅伦,号蔗林,浙江富阳人,生于干隆五年(一七四○),卒于嘉庆二十三年(一八一八)。干隆年进士,累官至内阁学士,担任四库馆副总裁。善于绘画。着有《满洲源流考》、《高宗实录》等书
门庆安,生卒年不详,监生。


台北故宫藏品精选之【书法】



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局部]



册 纸本 纵:23公分 横:14.8公分  
  
王羲之(约303-361),祖籍山东,出身仕族世家,西晋末随父南渡,作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去职,与东土名士尽山水之游。热衷诗歌,音乐与书法。他学书历程是由近而古,转益多师,取资广博,尤其精研体势,将秦篆汉隶各种不同的笔法,融于真行草体中,形成最佳体势,所以唐朝人称颂他「兼撮众法,备成一家,为万世宗师」。
这是一件行楷书短简,内容是大雪之后向友人问候。明代鉴赏家詹景凤指出,此迹笔法圆劲古雅,意态闲逸,对赵孟俯的行书有很深的影响。从用笔来看,此帖多圆钝的用笔,点画勾挑都不露锋,结体平稳匀称,在优美的姿态之中,流露出质朴内敛的意韵。干隆皇帝极珍爱此迹,誉之为「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干隆十一年,他将此迹与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宝藏在「三希堂」中。此帖一般认为是唐代精摹本。





晋    王羲之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局部]



卷 纸本 纵:24.7公分 横:46.8公分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山东临沂人,后来移居浙江会稽。为名门之后,曾任右军将军,所以又有「王右军」的称号。王羲之初学卫夫人,后来又博采众长,研习张芝(卒于 192)、钟繇(151~230)、蔡邕(133~192)、张旭(卒于 206)等人的书法,创造了妍美流丽的书风,有「书圣」的美誉。
这件书迹是双钩廓填(以透明或半透明的纸覆于原作上,先双钩字的轮廓,再逐笔填墨)的方法,摹写在硬黄纸上,包含了三封短信。第一则为「平安帖」,是一件行书兼草书的作品。第二则「何如帖」和第三则「奉橘帖」都是用行书书写。三帖中,「平安帖」的运笔提按顿挫变化较多,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十分灵巧;「奉橘帖」的字形大小偃仰,也很富变化;相形之下,「何如帖」就比较端整。





唐    孙过庭 书谱[局部]



卷 纸本 纵:26.5公分 横:900.8公分  
  
孙过庭(活动于七世纪后期),一说名虔礼,字过庭,河南陈留人,一说名过庭,字虔礼,浙江富阳人。根据本卷自题,为吴郡人,名过庭。出身寒微,迟至不惑之年始出任率府录事参军之职,以性高洁遭谗议而去官。之后,遂专注于书法研究。
本卷卷首题:「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卷尾题:「垂拱三年写记」。内容主要为书学体验、书谱撰写要旨及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原则。一般认为本(上)卷为「序」,宋元明时分为两卷,入严嵩之手时,装为一卷。下卷为「谱」,作者生前未能完成。
孙过庭专习王羲之草书,笔法精熟,唐代无人能与他相比。本卷纸墨精好,神彩焕发,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书学理论,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范。卷中融合质朴与妍美书风,运笔中锋侧锋并用,笔锋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随时都在变化,令人目不暇给。笔势纵横洒脱,达到心手相忘之境。





唐    怀素 自叙帖[局部]



卷 纸本 纵:28.3公分 横:755公分  
  
怀素(约活动于八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本姓钱,字藏真,僧名怀素。生于湖南零陵县,后来移居长沙。幼年好佛,出家为僧,并热衷草书艺术。约大历七年(772)北赴长安及洛阳,寻求进一步发展。由于他个性洒脱,草书绝妙,受到颜真卿等书家、诗人及名流贵卿的激赏,纷纷赠以诗文。大历十二年(777),他摘录部分赠诗和序,以狂草写成此卷。
本卷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速,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此外也有点画分散者,则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一字、一行,以至数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宋    苏轼 寒食帖[局部]



卷 纸本 纵:34.2公分 横:199.5公分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雨点去)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右黄州寒食诗帖二首。
苏轼(1036-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曾被控以文字讪谤君上,被贬黄州。东坡一生,宦海浮沉,命运偃蹇,于文学艺术却有不朽之地。〈黄州寒食诗〉作于1082年,书当在此后。诗是东坡自己明显有悲奋感情的文词,字里行间也就随着文词不同的情绪波动,有所节奏变化。就行草书言,字形可大可小,较有自由变化,苏东坡自谓字体「短长肥脊各有态」,在这卷书法里字体的大小组合,揖让进退,乃至于如「年、中、苇、纸」诸字,最后一笔直下成一长竖,在布白与行气以至于整篇的章法形成一特殊行间布白。苏书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之一。黄庭坚(1045-1105)于1100年阴历九月前为此卷作跋,黄庭坚作跋,字形体之大,超过东坡本文寒食诗,虽自谦无佛处称尊,然实百代争胜,双美并具。





宋    黄庭坚 七言诗(花气熏人帖)[局部]



册 纸本 纵:30.7公分 横:43.2公分
宋四家墨宝册第九幅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江西分宁人。二十三岁中进士,历官山西太和知县,校书郎,著作佐郎,起居舍人,鄂州、涪州、戎州、宜州等知州。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游苏轼门,世称「苏门四学士」,尤长于诗,与苏轼齐名。书法渊源多种,主要受颜真卿、苏轼和南朝刻石<瘗鹤铭>影响,绍圣元年(1094)贬黔中,见怀素草书<自叙帖>,受到很多启发,用笔趋于圆劲,多连绵草势。
这件书迹无款印,原是附在元佑二年(1087),寄扬州友人王巩二诗之后,今已单独成一帖。前面原有识语,说:「王晋卿(诜)数送诗来索和,老懒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频送花来促诗,戏答。」可知原诗是为王诜作的,表示难于作诗。用笔刚强挺健,墨色有浓润枯涩的变化,是一件难得的小品。





宋    宋徽宗 诗帖[局部]



卷 绢本 纵:27.2公分 横:265.9公分  
  
宋徽宗(1082-1135),姓赵名佶,宋代第八位皇帝,生活奢华,致使成为亡国之君,然性好书画,且禀赋极高,书画无不精工,并善体物情,花鸟画描绘,刻划入微,尤为擅长。主导北宋晚期画院,影响中国绘画至钜。宋徽宗书法,自号「瘦金书」。这种书风源自唐代薛稷(649-713)、薛曜(活动于684-704),再上则是同出自褚遂良(596-713)。
瘦金体书,特征是笔画细瘦,在转折处,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等痕迹强化并保留下来,那就成为瘦金书的基本笔画架构。如写一横,起笔处是尖,先斜下,而后横行,收笔留有一顿点,即是特点之一。结体虽楷,而整体运笔,大都直来直往,飘忽快捷,似行如草。本幅朱丝栏界格,字大近5寸,为传世所见徽宗书法字迹最大者,行笔于瘦金体中属刚劲一格。





宋    蔡襄 致杜君长官尺牍[局部]



册 纸本 纵:29.2公分 横:46.8公分  
  
蔡襄(公元1012-1067年),字君谟,福建仙游人。书法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列“北宋四家”,誉满书苑。
此帖又名「离都帖」,乃蔡襄即将渡长江“南归”途中所书,追述离都(开封)行至南京(今商丘)而痛失长子。友人来信慰问,襄作此书答谢。书法丰腴厚重处似颜真卿,兼有王羲之行草之俊秀。选自「宋四家墨宝」卌。





元    张雨 书七言律诗[局部]



轴 纸本 纵:108.4公分 横:42.6公分  
  
张雨(1283-1350)字伯雨,号句曲外史、贞居。浙江钱塘人。三十岁时入茅山(江苏句容县句曲山)为道士。六十岁弃去道服,埋葬冠剑,恢复儒者身份,往来江浙一带,与当地文学艺术家相与酬唱。他在文学修养与书法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元代道教、佛教与文人间,颇负声望。
张雨的书法曾得赵孟俯指授,字画清逸舒放,明代批评家说他:「师北海(李邕),间学素师(怀素),虽非正脉,自有一种风气。」这幅字形体忽大忽小,倾侧动荡,用细笔写大字,运墨燥湿互济,锋势劲锐,别具纵逸峻厉之势,尤其第二行与第四行中,一些干笔飞白的连绵草书,与怀素<自叙帖>十分接近,而楷、行、草书体的交互运用,显示他能放纵能收敛的高度技巧。





元    赵孟俯 书趵突泉诗[局部]



卷 纸本 纵:33.1公分 横:83.3公分  
  
赵孟俯(公元一二五四至一三二二年),字子昂,自号松雪道人,为宋宗室,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亡,入仕元,累官至翰林学士,死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市旧城西门外。赵孟俯服官济南时,常游憩于此地。赵孟俯诗文书画乐律无不精善,书法则篆籀分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早年学宋高宗,后取则王羲之、王献之,末后复学李邕。是唐以后书法的集大成者,对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
赵字以完全唯美的风格见称。书趵突泉诗作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十二月,为周密作鹊华秋色之顷。最晚不超过大德八年(1304)周密卒年之前。亦即四十二岁到五十一岁间的作品。元赵孟俯书趵突泉诗润秀圆转,这正是赵氏书风的特色,也是存世赵书中墨迹楷书罕见大字。案卷中有「右二题」,今仅存其一,可见卷前已有遗失。





元    杨维祯 书晚节堂诗[局部]



册 纸本 纵:27.0公分 横:57.1公分  
  
杨维祯(公元一二九六-一三七0年),浙江绍兴人,字廉夫,号东维子、铁笛道人。三十二岁及进士第,署天台尹,以狷介故,为黠吏陷,遂免官,往来苏松一带。然心系国事,曾上正统辩,为时所赏,后复官,会四海兵乱,遂泯迹江浙间。晚年居松江,因其学问文章气节而来从学者众。其文放逸险绝,称铁崖体,书风亦狂怪清劲,与文风相类。
本幅为六十六岁时书,时杨氏已定居松江数载,常于斋中与友人门生瀹茗品酒,试新笔佳墨,赏题字画。此诗即用奎章赐墨所书,下笔力透纸背,老辣之甚。本幅为元人法书册第三幅。





明    文征明 醉翁亭记[局部]



纸本 轴 纵:53.5公分 横:28.6公分  
  
文征明(公元一四七○-一五五九年),江苏长洲人。本名壁,字征明,后来以字代名,别号停云生、衡山居士。诗文书画俱工,与沈周、唐寅、仇英共称为明四大家。其书初学宋元,后法晋唐,各种书体无一不精。
文征明是十六世纪明代中叶苏州画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在鉴赏与临习古代书迹上,他下了许多工夫,并从其中获得新的创作力量。此作精整挺秀,如世人评王羲之书「铁画银钩」者,为文征明八十二岁(一五五一)时候的小楷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原由。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一般,冰清玉骨的质感。



  

明    王宠 自书五忆歌[局部]



卷 纸本 纵:29.3公分 横:294.7公分  
  
王宠(1494-1533),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履仁,又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他的父亲王贞虽然是一位商人,但好收古器物和书画自娱。在父亲的影响下,王宠和他的兄长王守都跟从文征明(1470-1599)和蔡羽学习书法,也擅长诗文。他的书法学王献之(344-386)、虞世南(558-638)。与祝允明(1460-1526)、文征明同被誉为「吴中三家」。
这件书卷是一幅行草书的作品,恣肆纵逸,神彩飞扬。王宠下笔硬挺,只有在转笔的地方稍微圆润一些,所以笔调硬拙峻拔。虽然这是一件今草的作品,但几乎字字独立,字迹又带有章草的笔意,如书卷中的「眠」、「泰」、「裂」等字的捺笔收尾都还保存了隶书的韵致。这件书法是王宠三十五岁的作品,写在质地坚硬的金粟山藏经纸上,更能将王宠起伏顿按、急遽有力的笔法特色表现出来,是他传世的一件精品





清    刘墉 临阁帖行书[局部]



轴 绢本 纵:169.0公分 横:77.1公分  
  
刘墉(一七一九─一八O四),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干隆十六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有诗文集流传于世。刘墉的书法历程,从早年临习董其昌、赵孟俯书法开始,曾经学习晋、唐、宋各家作品,对颜真卿和苏轼的体验尤其深刻,逐渐融会成自己的面貌。
临写淳化阁帖是刘墉日常书课之一,除了书录帖文之外,有时也附加跋语,略抒心得感言。这件立轴书录阁帖第五卷智果书法,刘墉没有字字比照原来帖文,从中摘录部分文字,而后附记个人心得,指出阁帖主事者王着的错误。这件作品是谭伯羽、谭季甫先生昆仲捐赠本院收藏,依书后纪年,可知作于七十七岁,已经进入人书俱老的阶段,全然刘墉自己的面貌。





清    王铎 草书[局部]



纸本  第三开 纵:28.3公分 横:36公分  第五、六、七开均 纵:28.3公分 横:36公分  
  
王铎(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字觉斯,号嵩樵、十樵、痴仙道人,河南孟津人。 天启二年登进士,入清官礼部尚书,官仕二朝,在政治上有负面评价。
他坚持一日临帖,一日自由书写,终身不易,其草书运笔有颤动的韵律,墨色变化多,从浓墨到墨将用尽的枯涩,他草书笔法依靠臂部起伏摆动,受黄庭坚、祝允明的影响,自作诗五律五首,谓「诗狂作数首」而书更狂,其作品表现出大写意书风。
此件作品原为长卷,现已改装成册,第三首诗「围城」以下十字三行,在装裱时顺序颠倒,自署书于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寓孟庄山志园(在河南卫辉府苏门山南),年五十二岁,第五首诗为是年于苏州附近与好友相聚的纪游之作。本幅选自《元明书翰》第六十册。





民国    齐白石 篆书五言联[局部]



轴 纸本 纵:183.1公分 横:45.4公分  
  
齐白石(公元1863~1957年),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年少学木工,善雕花。二十七岁始学书画,诗文,篆刻。卒年九十五岁。
本幅篆书五言联,联文为:「群持山作寿;常与鹤同侪。」白石篆书吸取周、秦、两汉精华,得力于「三公山碑」及「天发神谶碑」。是幅下笔稳健苍劲,极其老辣,应为晚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