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定花:建构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引航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2:10:24
建构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引航人来源: 责编:huangyh 作者:刘党生 朱丽红 时间:2007-05-12 浏览:185
[收藏]
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建构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引航人

06年开局的一场重头戏,就是中央在新科学大会上郑重提出要将构建创新型国家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特别指出:“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
创新教育不是一个新名词,然而,时代赋予的内涵与外延却实在不能同日而语。今天的创新教育不仅是对以往定义在概念上的一种突破,更将激活一场有关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大讨论。仅就这一点而言,我以为,《学报》就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下面,我就围绕创新教育这个话题,从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并殷切希望《学报》能由此展开对创新教育的讨论,发挥引领作用。
一、 围绕创新教育与学校管理的话题,《学报》有必要引领校长们展开思考和交流经验。
我们说,创新教育是对于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延展,是基于教育理念本质诉求的深刻体现,也是基于素质教育发展进程的具体指导。
然而,要想把创新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轨道,却远不是说句话那么容易的。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信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注入了重守成、轻创新的基因,儒家“言必称师”、“以六经为准绳”、“师道尊严”的传统又使之变成了我们的一种社会遗传。这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性。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处充满了创造性,教育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由于教育发展固有的滞后性和久经不退的考试压力,我们的教育仍然是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难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对大量创新人才的需求。开展创新教育,把创新性培养明确地提出来,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并要求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培养提高,对传统教育具有巨大的冲击力:首先,创新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教育、教学、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新理念,冲击了陈旧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会直接引发教育观念的创新;其次,创新教育特别强调为学生的怀疑、提问、发言、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倡导学术面前无权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将极大地冲击师道尊严的旧传统,开创教育民主化的新时代;第三,创新教育,包括创造教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在教育管理制度、课程编制与实施、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和措施,这些凝聚着古今中外优秀经验的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加速我国教育在相应方面的创新。
创新教育的实施应包括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恰恰又是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校之长,不但要理解什么是“创新教育”,还要以创新教育的理念来指导学校管理。
1.在创新教育实施中,创新型教师的能力培养应放在首位。美国学者史密斯(R Smith)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到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的教师。教师创新性水平高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具备较高师德的创新型教师才能充分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而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教师要有创新教育观。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独立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再次发现、重组知识,联系社会实际,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型个性品质;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自身的最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要有多元化、科学化、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对创新型学生的引导和启发。
——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这是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要活而不散,课堂教学有序和富有创新,教学语言与人体语言的严谨与幽默,对学生的评估要科学化和注重能力的发展……
2.创新教育实施的核心内容。首先是探索精神培养。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发展知识,”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的变化趋势;要鼓励学习中的探究和怀疑。我们的传统教学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性,而这些正是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从分割的学科课程里“重新发现”的关键所在。
——综合能力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让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组织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公式,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能力。
——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创造意识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要认识到:创造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
3.要特别注重创新教育的特点,认真深入地研究这些特点对创新教育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这其中包括:教育主体的个性化、师生关系民主化、课程设置综合化、教育方法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以及教学评价科学化。
创新教育的涵义决定了它代表着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虽然学校文化的外延较宽,且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但学校环境作为这种价值观的载体,无疑是构成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创新型的学校环境,这是培养和造就创造型人才的条件和土壤。创新型的学校环境包括对个体创新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学校因素,包括校长、学校管理、校园环境、文化景观、教学评估及班级气氛等。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只有教师具备了教学上的创新,才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创新。教师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下,运用创新思维的策略,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来说,其关键在于通过启发知识来启发创新。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使学生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而且最终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将有所帮助。
既然,我们认定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那么,作为教育教学学术刊物的《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应该为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管理者们以充分的空间和引导,帮助他们从整体上构建学校的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主导方向的校园文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价值导向,不断解放思想;促使教育工作者更新观念,让师生的精神情操注入“创新”的灵魂;营造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潜能不断发展的宽松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探索、积极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特别要将目光聚焦在如何建立起一套科学有序、操作方便、激励创新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上。
在学校的科研课题中,不少课题的领衔者就是我们的校长,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总结和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学报》能辟出专栏进行推荐介绍的话,那么,校长们用心栽培就能起到墙内开花内外都香的效果。
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当然会存在不少与现行的教育机制矛盾或背离的现象。例如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创新能力等指标的量化评定会有一定困难;各年龄阶段创新教育的目标分层细化还有待进一步明确,特别是一些已经开始实验与探索的学校如何深入展开,如何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 围绕创新教育与教改趋势的话题,《学报》有必要引领专家学者们统一认识和阐发观点。
创新是一个外来词,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根据韦氏词典所下的定义,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即“革故鼎新”(前所未有)与“引入”(并非前所未有)都属于创新。目前,创新教育定义不下百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个人以为,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创新教育的概念应该是上述两点的融合——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反映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理论,也是一系列“为创新而教”的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把创新理论作为指导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这更符合深化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
《美国2061计划》提出:“改变过去20多年间学习内容不断膨胀的现象是2061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该计划具体提出必须教给学生的一些通用概念是系统、模型、稳定、变化模式、进化、规模等六方面。要求各科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这些基本概念,这将使学生理解现象的能力取得长足的发展。
创新教育不但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创新,而且更是一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验。强调要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特别是把创新教育与教学过程、学科教学、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我们意识到,创新教育的实施会引发新思想和传统文化巨大惯性之间的冲突。
(1)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共性至上”的群体原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意识、独特个性;传统文化的功利思想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开展。
(2)传统的思想观念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等级森严,过分强调划一,忽视了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即使到了当代,人们(包括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把顺从、听话、老实看作好学生的自然标准之一,当代人的尊师观依然是以师道尊严、崇尚教师权威为主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学生时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自学性和进取精神差,缺乏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和创新欲望。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不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3)传统国民心理特点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封闭保守的心理依然占据了主流。不重视信息交流,相信自己的经验感觉,不愿与他人交流、探讨,这些都严重地限制了个体的性格、能力及主体性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学生独特的创造意识的培养。
(4)传统中国人的人格特征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传统中国人的人格特征表现在:顾虑他人褒贬,不尊重自我感受;性格优柔谦逊,不够独立自主,这些都限制了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限制创新思维的形成。
(5)传统社会结构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传统的社会结构层层隶属,组织和个人失去应有的自主权和独立地位,整个社会缺乏主动精神。它不利于培养人的独立意识及团结协作精神,不利于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
向来作为教育发展领军人物的教育专家学者们,至少在创新教育这个话题上,需要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需要一个发现和提升的过程,需要一个试验和总结推广的过程。而在这方面,我们的《学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最佳的研究空间,事实上《学报》的前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自始至终就致力于专家引领和实验示范的思想指导、探索实践。我们更希望,在实践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学报》能让我们的专家和学校结合的更紧密一些,让学校能成为专家们的试验田,让《学报》成为科研成果的推广站……
事实上,经过两轮的大规模课改实践,各地在积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各地的特色,积累了不少教育发展经验,以上海为例,上海是较早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城市之一,几年来已经较系统地建立起了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索)型课程为主干、体现基础性、整体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要向学生提供包括语言文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身和综合实践等八个学习领域课程的要求;先后编制了相关的“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了该学习领域相关学科的共同目标、学习过程的共性要求和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上海市教委领导的话说:上海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将尽可能采取慎重的部署、充分的研究,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到课程结构的设置,从学习水平的划分到课程实施设想,期待尽可能反映时代特征、上海特色和学科特点,努力将先进课程理念融于其中。”
三、 围绕创新教育与教学实践的话题,《学报》有必要引领广大教师们更新观念和大胆实践。
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内容的解析和传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创造性和教学艺术性绝不仅仅是一道风景线,而恰恰构筑了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沟通的桥梁,以往不少课堂上仅凭“一张嘴、一支笔”,借助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进行教学的状态,如今正被种种全新的形式所取代。教学探索为教师们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注入了更有个性的表现模式,而建立在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教育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创新表述应用,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和舞台,使他们有可能在汲取以往的教学经验的同时,通过整合来缩短成熟期。
要求学生解放思想,首先应该是教师要解放思想;要求学生思维活跃,首先应该是教师要思维活跃;实施创新教育,首先是要实现教育的创新……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他的解放、活跃和创新都应该表现得更理智和更成熟;毕竟,学生的热情需要引导,学生的兴趣需要启迪和升华。反观我们的教学实务也是一样,我们的教学实施要讲究科学和绩效,不能图表面热闹。在我们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例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和环境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中,还有不少有待于完善、甚至是有待纠正的情况。为技术应用而应用的现象不在少数,盲目照搬他人的经验(主要是课件)而导致消化不良的也屡见不鲜,甚至于我们个别的教育主管部门还善意的“好心办错事”;比如,有的地方为了推广现代技术设备的使用,硬性将设备的使用频率作为教学整合的评价指标,有的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过多地倾注精力于技巧和花哨之上,不仅华而不实,而且还扰乱了学生的注意力,制约了教学的灵活性。
我在一所学校就曾听过这样一节语文创新实验课:网络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师要求是:当堂利用BLOG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述一下三个事例各表现志愿军战士怎样的品质和精神?利用BBS具体分析这三个事例有怎样的内在联系?通过网络讨论作者为什么按这样的次序来安排?表面上看这节课的设计思想注意使用了网上阅读、网上讨论,分组学习等有别于传统语文课的形式,但仔细分析问题不少。这堂课的设计至少在两个层面上需要检讨。首先,应弄清为什么要讨论。在这里,概括虽然有完整不完整,准确不准确之别,但网上的概括费时费力,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远不如现场讨论的即时效果反馈过程来的直接,而一旦教师问题设计的最后指向是标准答案,讨论者互相之间不仅不能产生交锋,而且,这种把讨论引向预设的标准答案的做法,会诱导学生养成这样一种不好的习惯: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不是运用求异的外向思维去寻找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解释和答案,而是运用求同的内向思维去揣摩别人的答案。因此,这样的讨论不仅不会帮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我们为什么要用网络阅读,这是许多在进行网络阅读的教学的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我们的一位年轻的博士这样诠释:用网络阅读不是因为印在书本上的文章不美观,而是因为书本的信息容量太小;不是因为书上的同一条信息不如网络有价值和更可信,而是因为网上文章能招手即来更多的信息;不是因为教室提供了大家可以在同一时间用网络的机会,而恰恰是大家不能在一起学习的时候才采用网络自己阅读;不是因为课本上有这篇文章,我们才去用网络阅读,而恰恰是因为教材里没有这篇文章,我们才被迫用网络去阅读。语文课的网络阅读,应该以课文为圆心,通过网络工具,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与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挂钩,与教师给学生补充的阅读材料相印证,达到一种更丰富,更综合的境界。这才是网络阅读的价值所在。
正是类似上面案例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正是因为创新教育要由教师来实施和落实,更因为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创新。所以,《学报》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广大教师要学会“教学”,不但要帮助教师们从繁重的教学负担中解放出来,还要帮助教师们有时间和有意识地去思考教学压力的源流所在,自我评估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实效。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很期待《学报》能多一些教学反思,能多一些叙事式教研文章,能多一些针对一堂好课的整体设计和评议。从教学目标预期、对教学对象的分析预估、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案的撰写、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记录,到课后感的思考以及听课教师的反馈和来自于同学的评议,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记录,将鼓励和倡导教师们在准备公开课时,能做一个有心人。我们相信,这样全面的记述,远比一个单纯的课件要精彩的多。同样,对于我们的年轻教师,在发挥对现代教育技术把握方面的优势的同时,如果能够以“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自我检讨教学形象和教学过程方面的不足,进步将会更大。
在近年来媒体介绍的一些高考满分作文中,有一些是属于比较“另类”的佳作,我们单从阅卷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宽容心态来感觉,实在应该是一件可喜的现象,我们真切地希望出自于幼儿园孩子们笔下的“绿太阳”、“方太阳”能同样得到老师们赞许的首肯,我们希冀在我们的课堂里,除了标准答案,还允许不同的声音,我们期待着学生们能以独立的思维来判断和质疑自己尚不明了的问题。
有必要强调的是,创新教育绝不是简单的掌握某些技巧和追求发明创造这样狭隘的定位,实施创新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和形成创造品格和创新意识。对此,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而不仅仅是所谓的综合课)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磨砺创新意志、发展创新思维。创新品格是创新能力发展的精髓和动力,它在创造能力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只有渴望创新才有可能创新,创新动机是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教师在教育教学时,要让学生的创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帮助学生制订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目标,给学生造成期待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欲望,调动他们的全部力量来实现目标。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它突出地表现在进行创造活动时的情绪体验、动作节奏加快和活动的持续进行。创造热情是与情感的易变性相对立的一种情感品质。有了持久而稳固的热情,才能推动人去深入地钻研感兴趣的事,从而获得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取得事业的成功。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知识和情感的迁移,逐步引导他们热爱创新。
——创新意志集中表现在创造活动中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四个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既能承受顺境,又能承受逆境。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果断性。
——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和战胜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问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
——一个人在行动中如能严格要求自己,能经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有助于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逐步形成自制力,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一环,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工作应渗透到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创造性思维方法。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知识、概念、规律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分析前人如何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探求的艰辛与不易,掌握前人如何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新概念、新事物的思路。教师要善于揭露矛盾,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争议,在相互切磋琢磨和启发诱导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典型表现为两类:其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其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因此,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 围绕创新教育与学习探究的话题,《学报》有必要引领学生们学会学习和科学思维。
在我收藏的《中国教育资讯报》海外版上,有一篇《蜘蛛侠重返美国课堂》的文章。文章中这样写道:“在美国的公立学校,漫画书曾经受到严格的禁止……但如今的教师观念不同了。漫画书不再被认为是孩子们的日常用品,而是被看作一种鼓励孩子阅读、绘画和写作的有效工具……。”一位老师说:“这真是一场复兴运动,通过漫画书让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新素质既是一种综合素质又是一种特殊素质,可以看成是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的有机统一。
我们的教育要刻意营造以创新精神为前提,以创新性思维为核心,以创新能力为关键的多维的价值结构。其中,创新精神包括崇尚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思想意识以及敢于怀疑、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作为人的创造性的核心,包括逆向思维,侧向思维、联想、想象、灵感、直觉、系统思维等思维形式和独创性、求异性、灵活性、敏捷性、突发性、跳跃性、联动性、综合性等思维特征。创新能力就是优化知识结构,创造有价值的新成果的能力。弄清楚了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我们才能有效地确立创新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并合理地组织落实。
教育部[2001]6号文件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其中将研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指南》中关于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在今天的学校,创新教育的氛围正在日趋浓厚。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都以各种形式来走近创新教育,比如我们的校本课程,比如我们的选修课,比如我们的学生社团活动,比如我们的夏令营和冬令营,比如我们的学生创新大赛。这些鲜活的事务,来自于教学基层,但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里,他们的经验被媒体所忽略,他们的成果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学报》是不是能为课堂教学、规定动作之外的教学探索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交流的舞台,甚至是竞技的舞台呢?就我粗略的归纳,与此相关的话题或课题就有许多,比如:研究性学习需要配备什么样的资源环境?如何将知识管理概念引入学生学习平台的设计?怎样建立学生自己的知识保障系统?规范基于网络的学生课题研究环境需要什么样的措施?学生课题研究的误区检讨?小课题研究要注重过程的积累和评价?学生课外研究的重点是重视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的素养;搭建研究性学习平台与信息素养的训练;学科知识中的素养概念的梳理;学活知识的关键在于独立思考;批判精神——中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思维模式;概念迁移是化解难题的秘诀;面向学生的课题管理模式;拓展性阅读与拓展性活动设计;对知识型搜索引擎的憧憬;网上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的知识源泉……这些就目前而言,还都是空白点或者是薄弱环节。
《学报》的受众面既然是定位在教学上,那么按照今天的理解,教学的最新诠释应该是包含了教与学的双方;如此,我们的《学报》是不是可以向被教育者同时敞开办刊的大门呢?须知,学生不但是被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直接受益者和检验者,换个角度来考量的话,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效的评估恰恰不是课堂里、卷子上能够充分体现的,创新教育只有融入了学生的血液,成为学生们的本能,其绩效才有可能达到最佳值。
五、 围绕创新教育与现代教学技术整合的话题,《学报》有必要引领电教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们一起重新定位“整合”的立意和绩效的评估。
2004年7月,美国AECT定义术语委员会主席巴巴拉·西尔斯教授在参加中国长春2004年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会议上,首次提出了AECT05教育技术新定义:“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AECT2005定义(简称为05定义)在1994年定义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新定义将教学技术改成了教育技术。显然,教育的外延要比教学的外延宽泛得多,教育技术比教学技术能更好的描绘出领域的现状,涉及更广的范围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新定义以 “研究”替换了原来的“理论”,强调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业领域,需要不断地以“研究和反思性实践”来建构其理论体系;新定义将94定义中的五大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整合为三大范畴(创设、使用、管理),并特别将原来的“管理”改为英语的动名词形式,突出了管理的过程与状态双重含义,更强调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三大范畴形成一个统一的、互相衔接的整体,而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中。在05定义中对“实践”进行了“符合道德规范的”限定,在定义中增加了提高学习绩效(improving performance)这一目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强调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我们说AECT05定义并非是完美无缺的金科玉律,但透过其对定义的修改,折射出的是远比定义的词语变化更深刻的追求和严谨的态度,而这一点,或许是我们以往满足于教育创新的粗放型和表面热闹的所缺少的。
我们常说,如果将“教育信息化”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比喻为一张桌子,那么支好这张桌子至少必须有三条“腿”:计算机网络及教育平台、教育资源库和具有现代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三条腿之间的协同配合,三条腿之间定位的适度模糊是相当重要的。
以往,我们的电教部门似乎更多的定位在管理和技术的层面,与教学一线的对话总有一种“鸡同鸭讲”的隔膜感觉,以信息中心和电教馆为主体的技术资源“控股方”似乎更追求规模的最大化、应用普及的指令化、技术之上的权威化;而我们的一线教师却总是抱怨“节外生枝”、“额外负担”。如果,我们的《学报》能给予双方更多的话语权,能创设一个对话和交流的平台,能引导教学教辅人员目标一致地共同研讨,那么,《学报》实在是为大家办了一件好事。
事实上,作为多媒体特征的《学报》和作为学术指导的《学报》如果能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载体优势的话,空间会更宽更广。因为面对创新教育,需要整合的方面实在是太多了,教育的一线和二线需要整合,教育的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能需要整合,教育单位与企业,尤其是教育技术开发企业之间需要整合,众多资源产品,包括清华同方的系列教育产品与学校的多样化应用之间需要整合……新技术、新应用、新经验都需要宣传推广和交流提升的平台。
就如同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样,在学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有先进的教育技术带来的变革要求,又包含着教学资源、信息资源本身应该具备的特点和要求。如果说,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极大的改善教育资源的存储、传输和运作模式的话,那么,在教育资源和教育资源的用户(包括潜在的用户)之间,依旧缺少不了一种资源加工的通道和资源向导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的资源利用必将更依赖于资源的整合——尤其是依照需求者要求的加工手段。这,就是我们施展自身优势的所在,是我们发挥作用的舞台。
以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数字化校园体系开发为例,几年来,经过不懈的探索,走出了与众不同的新路:他们整合了包括清华同方CFED在内的国内外数十家教育资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资源保障系统;他们将企业先进的知识管理理论与中学教育教学理论相结合,创建成功的、有教育特色的知识管理模式——内部知识应用平台;他们针对学生小课题研究开发的研究性学习平台聚焦在培养学生怎样将好奇和兴趣引导到项目的设计以及课题的研讨过程体验上来,成功地实现了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和学习性研究;他们利用LINEX操作语言自行开发了电子阅览室远程免维护管理架构;他们吸引不少国内外知名的教育企业在学校免费创办试验基地,将项目的研发前移到了学校……;为教育教学信息化开辟新的思路。
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不是一个简单的捏合过程,而是一个渐行渐进的融合过程,是一个从管理到服务,从表象到实质的渗透过程。
六、 围绕创新教育与教育资源应用的话题,《学报》更有必要引领 “知识总库”这样一个知识之源,在延伸应用,形成保障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现代教育,呼唤现代教育资源体系的配套。这是今天教育改革形势的特点之一。特别是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包括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者,都面临着一个理念更新,知识更新和学习能力更新的问题。现代教育是建筑在以往教育成就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拓展,教育概念和内涵被赋予了全新的定义,教学内容的变革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乃至于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自主性要求,都有赖于教育信息、教育资源的借鉴和帮助。
拥有“知识总库”的清华同方,无疑在资源上占有绝对的优势,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让资源演化成信息,将知识运作成经验,发挥其更大的效能;《学报》适时地展开有关资源库与学校的整合,资源与教学的融合的话题讨论,无疑将会为创新教育提供一条捷径,同时也为CFED社会效用的最大化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空间。
在示范校与资源库之间搭建起新的应用平台,在探索多种生根模式中让资源成为学校的知识之源——支撑平台,满足学生创新欲望的研究型学习实践平台,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平台,附加、延伸服务的服务平台(东西联动的教学支持、校际的远程示范、文献资源的点选采购、教师科研成果的名师指导配对)。
清华同方教育资源库具有专业开发,数据量大,所选质量高,多媒体化和科学模拟,生动形象,全面支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等特点。系统、科学、先进、标准化的CFED使教师们的上课效率大大增强、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增,是发挥老师个人创造性的“助跑器”,是实践教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身边研究室;也是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实施创新拓展的最好的知识支撑和探究素材的支撑。
我们期盼着《学报》能在深化资源库的应用方面以及资源库应用过程中的技术解构方面,为大家提供《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概念型、事实型、数值型知识元库框架,实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在统一跨库检索平台上不断给用户和师生带来惊喜。
我们期盼着借助《学报》,能在资源库与各地、各校的个性化应用的结合上多提供经验,为潜在用户提供具有探索和前瞻性的教育资源需求可行性建议:在清华同方与各校和各地区之间搭起一座基于资源建设统一标准与技术规范的专业化综合建库与发布平台;借助清华同方强大的技术实力,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资源采集、深度加工、集成整合,最大限度地挖掘体现教学模式、方法过程的教学资源,使更多的隐性教学资源显性化;最终实现以学校为相对独立资源体系,区域性统一管理维护,面向全国的传播与应用平台,保证应用的快捷和数据的动态更新的资源应用格局,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多赢”方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突破式推进。
我们更期待《学报》能形成“学校教师资源优势+教育信息资源优势+规模化教育平台优势”这三方面的优势互补。在名校之间、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建立起一个优秀资源的集群辐射。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与互补,吸引越来越多有志于教育资源开发和教育资源应用的专家和有识之士,携手项目的开发。
我们期待着《学报》能成为试验区之间、项目校之间在十一五课题研究方面的交流平台;在《学报》的牵线搭桥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来加强与兄弟省市之间、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切磋、研讨,不定期的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帮助学校之间的业务交流。
作为一份新近改版的“学报”,我们似乎已经感觉到了它独特的气息:有别于传统学报的高深和纯理论,又不同于普及期刊的时尚与浮躁,无论是从教育一线工作者的责任意识角度,还是从学报特约评论员的使命角度,我都热切的期盼着,学报能够抓住创新教育这样一个契机,透过媒体的独特影响力来引领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思考这个话题,甚至可以将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所有的教育受众——包括学生、家长和社会,将触角延伸到理论思考、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无论如何,教育是一门最有学问的学科,教育家则是最有生命力人,《学报》将会为实现中央提出的到2010年中国实现创新国家的转轨目标做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