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の华:弘扬白鹿精神,传承书院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33:26
弘扬白鹿精神,传承书院文化       ----白鹿洞书院发展趋势初探   中国的书院兴于中唐,晚唐至五代已初具雏型,鼎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是中国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校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历经千余年的发展,流行甚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小书院至少有7000余所,它为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明代开始,书院又走出国门,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成为交通中西文化的桥梁。至今,全国至少还有400余所书院以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形式在为今天的文化教育事业服务。    白鹿洞书院作为古代最为有名的书院,而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是我国目前少数保存的最好的书院之一。本文拟从自然环境,文物保护、文化研究、休闲旅游四个方面与南宋并称为四大书院之中的岳麓、嵩阳作个比较,找出优劣态势,弘扬书院文化,服务于整个庐山的精神文明建设。    白鹿洞书院辖地三千余亩,古建筑8000平方米,清雅淡泊的古建筑群坐落在大山的深处,这里三山夹岸,一水中通,山林环合,草木秀润,是个四面环绕的小盆地,俯视如洞,保存有庐山最为古老的原始森林和原生植被。    岳麓书院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城西岳麓山麓。大江横前,碧波粼粼,山中古树参天,素以“泉涧盘绕,诸峰叠秀”的自然景色称胜,水声山色之中,弥漫古朴、典雅、超凡之气。    嵩阳书院在河南省登封市北3公里的嵩山南麓峻极峰下。与驰名中外的禅宗祖庭少林寺毗邻。因地处嵩山之阳,故名。它面对清澈的双溪河,背靠嵩山主峰峻极峰,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景色宜人。    不难看出,白鹿、岳麓、嵩阳三书院都是依托名山而建,且都是四季如画,景色诱人。但是岳麓、嵩阳的优势是在城市里,可谓闹中求静之处,优越的地理位置给这两所书院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从这一点上看,白鹿洞书院就没有了这优势,给它的发展,特别是旅游经济发展造成了局限,随着环山公路的修建,白鹿洞书院也是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如果多方面的下功夫,我想三个书院的地理优势都会慢慢趋于平衡。    河南省是文物大省,仅登封市的国保单位就相当于整个江西省。因此它的文物保护工作是比较好的,更有镇院之宝-----《大唐碑》、汉封将军柏为其扬名,还有“程门立雪”之典故为其增色。尽管它馆藏的碑刻不多,但有9米高,2米宽,1米厚,重86吨的“大唐碑”已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了。近年登封市政府又投巨资把周边的山地全部征收下来,面积足以再建一个嵩阳书院,大大改善了文物保护的环境。尽管河南是历代将相君侯盘琚之地,但嵩阳书院的整个建筑并不宏伟,也不高大,做法沿袭北方建筑风格,但布局有似南方建筑,小巧玲珑,曲径通幽。    岳麓书院在文物保护上可谓有独到之处。首先它的管理者,据了解就是一位古建筑专家,因此它历年的维修都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具有规范性和延续性的特点。整个建筑风格一致,协调,没有太多的漏洞。碑刻、石刻数量不多,但每一件都当宝贝似的爱护,特别是在古籍上的保护整理更是精心备致。岳麓书院陆续投资八百多万元,进行了整体的保护规划,在这一点上可谓当今书院之首。    白鹿洞书院自1979年划归文物管理部门管理以来,80年代初也逐年开始维修,但它的维修缺乏专家的指导,整个建筑群风格各异,有闽南风格,有徽派建筑等,其投资也不大,现有古建的维修总投资在三百万元左右。白鹿洞书院的碑刻数量在所有的书院中名列前茅,但它的保护费用几乎为零。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只是采取了一些简单的保护措施,根本谈不上科学保护,现在有些碑刻已经有风化的现象了。在近几年的维修中,白鹿洞书院已逐步在纠正过去的错误,书院整体得保护规划也在进行当中,碑刻风化现象已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所改变的。    在文化研究方面,岳麓书院排第一,白鹿洞书院居中,嵩阳书院稍后。    岳麓书院首先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直接归湖南大学管理,因此它的研究人员较多,人员素质较高,不仅湖南大学把它当作品牌来炒作,湖南省也把它当作“湖湘文化”的代表。近年来出版了《中国书院》系列丛书,编著了《中国书院辞典》、《中国书院史》、《中国书院制度研究》等大型图书。还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如李敖、余秋雨、张朝阳等来院开设讲坛,影响甚大,在学术界曾轰动一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个学者讲课都由湖南卫视现场直播,直播费30万元,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白鹿洞书院借助外界的学术力量,十几年来也出版了大型图书《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同时编撰了系列丛书七本,并且一直坚持每年出版一本《中国书院论坛》,这一点确是难能可贵。在人才与经费共缺的情况下,白鹿洞书院还一直坚持不放弃文化研究活动,说明所有的管理者深刻地知道:文化才是书院的灵魂!    嵩阳书院在文化研究方面依托的是河南大学,但好像成果还是较少,现有的一些成果都是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整理出来的,数目不多,也未开展很多的学术交流活动,这一点恐怕与白鹿洞书院缺乏专业学术人才相似。    从休闲旅游方面来讲,白鹿洞书院可算是走在前列的。80年代初,白鹿书院依托大庐山的名声,在旅游景区中是佼佼者,那时,岳麓书院、嵩阳书院都未正式向外开放,只有白鹿书院一边维修一边开放,从1毛、2毛到1元2元直至今天的30元门票,白鹿洞书院的旅游由最初的每年20万人次,递减到今天的每年4---5万人次。单从旅游经济来说,白鹿洞书院是从辉煌走向落莫。而岳麓书院、嵩阳书院依靠优越的地理优势(在市中心或市边),从后直追白鹿,甚至将白鹿抛在身后了。    综合上述四个方面的情况,本文认为:    1、白鹿洞书院的自然环境,岳麓、嵩阳无可比拟,尽管岳麓、嵩阳在周边征收了不少的地,但短期内的环境培植达不到白鹿洞的效果。因此,白鹿洞书院必须化大本钱保护好三千亩的林地,不可随意招商引资开发。中科院文学所所长杨义先生说过,全国的书院他都到过,最后来白鹿,尽管建筑有些破烂,但你们的自然环境一点都没有遭到破坏,难能可贵,必须坚持。在白鹿洞书院划归文管部门所走过的二十几年,所有的森林都是靠本院的人力、财力死守硬看,有些护林人员在夜间巡山时被盗伐者打的遍体磷伤,而到冬季防火时更是举全院之力,干部职工一连几个月无休息日,巡护在山周边,一天晚班3元钱还不够一桶方便面,但二十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近年庐山管理局投专款十万元,在白鹿洞书院开辟了近6公里长的防火隔离带,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但本文认为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还应该继续投入,诸如白蚁防治、夜间巡护科技手段等方面。    2、白鹿洞书院的文物保护工作主要是古建的维修和碑刻的保护。前文已说过,整个书院的维修才三百万元,而岳麓、嵩阳都是八百万元乃至一千万元不等,并且他们大多数是地方投资。特别是在维修上,白鹿不如岳麓和嵩阳的手笔大,有时只是为了维修,哪里破修哪里,缺乏大的投入,年年一个老样子,没有新的变化与起色。福建武夷山的武夷精舍,只剩半壁残垣,但当地政府投资八百万元,硬是把一个假文物修建的比真古董还强。白鹿书院的碑刻是镇院之宝,比古建群更有价值。但多年来一直还没有科学的保护好,除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外,更缺乏的还是钱。因为有钱可以请人来搞保护规划,可以用高科技手段采取措施,防止碑刻的风化等,管理局各级领导都已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嘱咐书院到北京请专家来院。    3、白鹿洞书院的文化研究工作任重道远。首先要在院内注重培养研究人才,其次可借助外力帮助研究。目前书院走的基本是第二条路,到外面临时聘人帮助研究。白鹿洞书院职工总数52人,在岗职工32人,其中专科只有12人,中级职称的3人,并且没有一个历史、哲学专业方面的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24人,几乎占了一半。在这样一种文化结构下,想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从事研究,几乎是没有可能的。因此,引进人才,势在必行。而在书院这么艰苦的条件下,留住人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4、上层建筑离不开经济基础。旅游创收工作在当前的白鹿洞书院是第一项工作,因为没有门票收入,52号人就没有饭吃,没有钱买油米,谈何工作?在岳麓、嵩阳两书院,他们不为油盐米着急,因为他们都是全额拨款,而且他们的门票收入也非常可观。而白鹿洞书院就远远不同了。首先,52号人里面有20个农垦工,山财政是分文皆元,剩下的30人也只是差额拨款,一年只有区区的30万元。近十几年来因为投入的严重不足,加上新景区、景点的开发与竞争,领导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白鹿洞书院旅游创收就好比王小二过年是一年不如一年,特别是近两年,简直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让我们这些在千年学府工作的人,出门便有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感。    总而言之,白鹿洞书院要发展,首先必须要更新观念,打破陈旧的腐朽思想,要创新发展,要树立“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的观点,广开言路,广纳人才,开拓进取,不能总是躺在过去的辉煌里,不能总是说过去怎样怎样的出名。记住历史,就是要开创未来。其次要树立“大投入才有大产出”的指导思想,再不能小打小闹,拆东墙补西墙了。再次要在职工中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不能让职工有消极悲观情绪;要让职工看到希望,看到出路;要让职工知道为什么北京世纪坛唯独只有白鹿洞书院;要让每位职工认为在白鹿洞书院工作是无上的光荣。 以上浅显分析,纯属个人观点,不当之处定有许多,旨在抛砖引玉,以引发关心书院发展的仁人志士的金玉良言。                                          白鹿洞书院  高峰                                             200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