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来了梅花开龙怀:航母:中美之间的一场误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1:54:45
与军方的低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世界都将目光聚焦到这艘前苏联出生的旧航母上,在国内,即便人们连这艘航母的名字都不知晓,但街头巷尾也能听到人们关于航母的议论。

  王晓夏谢立

  8月10日,中国的航母终于低调出海试航了。

  与军方的低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世界都将目光聚焦到这艘前苏联出生的旧航母上,在国内,即便人们连这艘航母的名字都不知晓,但街头巷尾也能听到人们关于航母的议论。

  似乎真如美国波士顿学院教授罗伯特·罗斯所言,航母真的触动了中国人的“海军民族主义”情绪,而这一情绪是中国屈辱近代史的符号化反射。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成为最先遭遇这情绪的西方人,当他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称,美国对中国发展航母一直表示关切,并希望中国提高军事透明度时,遭到了中国记者情绪化的质疑,而这一质疑也代表了无数中国人对美国的反问“中国为什么不能有航母?”

  这一口角冲突迅速成为国内媒体的头条新闻,但如果还原东西方之间对“航母”概念的认知后,就会发现一切都是误会。

  不进攻,不航母

  笔者并非反对中国建造航母,只是希望中国装备的航母能和中国适当的海洋战略所匹配。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航母骨子里的进攻性和中国现实“近海防御”战略的矛盾和冲突。

  事实上,东西方在航母背后的思维冲突,就是“大陆性”和“海洋性”思维的差异,而这又再次导致东西方的误会和不信任。

  先说中国人的思维,在航母诞生之际,国内某军报总编辑亲自撰文论证中国装备航母的正当性,其文章中对中国航母是否会威胁别人有这样的描述:“航母成为该国(美国)推行国际霸权主义的象征和首选武器……和平发展是我们国家的既定战略,即便我们有了许多航母,也不会去侵略别国、称霸世界,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这一表述或许代表了大部分中国人的善良,但却误会了航母骨子里的“进攻性”。

  在西方海军国家看来,航母是一个国家海军的核心力量,也是重要的力量投射平台。航母舰只可以不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在茫茫大海上任意航行和作战,不存在地理上的边界。航母乃至海军的作战模式只有进攻,因为“最好的防御是进攻”。

  这里举一个二战美国海、陆军的争论,或许有助于理解这两种思维的差异。

  二战前夕,美国预测如果和日本开战后,日本会南下占领美国在西太平洋(8.20,0.39,4.99%)的重要岛屿菲律宾。对此,陆军认为,为了防止日本占领菲律宾,必须加大菲律宾的防御工事,增派大量陆军。而海军认为,菲律宾根本守不住,策略关键应是进攻日本本土,日本是个岛国,完全依赖海上贸易,如果采取海上封锁就能掐住日本的咽喉,日本将无暇南下,进而被迫与美国海军进行决战。

  最终,美国对日本施行海上封锁,以航母主导的几次海上决战也最终为美国奠定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当时守卫菲律宾的将领麦克阿瑟在海军帮助下的狼狈逃离也证明了陆军的失策。

  从美国陆军和海军的思维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土、边界意识主导着“大陆性思维”,战略目标往往是争夺某一领土,如同中国的“近海防御”战略划分了岛链一样。但“海洋性思维”没有什么领土意识,茫茫大海无边无界,来去自如。

  海军作战的唯一方式也只有进攻、进攻、再进攻,而进攻力量的决定核心就是作战半径远超其他军舰的航母。

  在两种思维的巨大差异下,我们很难想象美国会接受中国装备极具“进攻性”的航母后,还会搞“近海防御”这一矛盾的说法。

  事实上,如果海军或航母陷入“防御”这一怪圈,带来的只能是低效和失败。苏联海军的失败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在苏联建国初期,红海军曾提出了以“空、潜、快”(陆基航空兵、潜艇、鱼雷快艇)为核心的海洋防御战略。但在整个二战期间,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大的苏联潜艇部队,没击沉过敌方一艘像样的水面舰艇,自身却损失惨重。

  为何?因为苏联海军的发展和指挥权实际是由困顿在“大陆性思维”的苏联军政界高层所把持。即便苏联人在海上占有兵力优势,但却遵行一种几乎全属防御的战略,一种风险最小而收获也最小的战略。

  他们制定的海军作战计划完全被困在大陆地理性的防御中,他们根本不懂现代海军力量的意义或潜力,白白浪费了自己的优势。

  海军和航母必然的进攻性和中国航母和海军防御性的冲突本质,不在于西方国家怎么看或怎么评价中国,而是在于中国海军建设的效率。如果投入大量资金,但又将航母困顿在“近海防御”的战略中,那么所产生的效率和价值也微乎其微。

  先战略,再航母

  航母是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在东西方世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

  就在航母诞生之际,前文提到的某军报总编辑在其文章结尾对航母有这样的表述:“航母是一件兵器。从词意本质来说,与袖珍左轮手枪、AK-47自动步枪并无二致。”这样的解释固然没有错误,而且也代表了大多数中国人对航母的认知。

  但是对于西方海军强国而言,对航母的认知是从几十年的战争历史实践中历练而出的。对他们而言,航母不只是一件单纯的武器,而是对一个国家对海洋战略的最直接的表述,拥有怎样的航母就意味着怎样的国家战略。

  航母采用的技术,都是描述海军战略以及外交政策的细腻语言。

  例如,对采取对外干涉政策的超级大国美国来说,大型核动力航母就是其必然的选择,因为它们能够向世界任何某一区域独立执行力量投送,减少了美国对该区域周边国家的政治需求,降低了外交压力对美国国家意志的影响。

  再例如,已经从全球性大国衰退成为地区性大国的英国,它的海军战略不再谋求独立性,而是将自己海洋利益捆绑在盟国上,在盟国框架下协调作战。英国的下一代航母也紧紧围绕“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进行设计,使自己的航母既可以搭载盟国(主要是美国和法国)的舰载机,自己的舰载机也可以被盟国航母所搭载。

  航母是迄今为止人类设计制造的最复杂、效能最高、同时也是最昂贵的武器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海军的核心作战力量,所以对于是否建造航母?建造怎样的航母?背后必然隐含着一个国家对其海洋战略的严肃考量。

  中国航母出世这一事件,并不会让美国所惊诧,因为此前中国早已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向世界说明了自己要装备航母的意愿,而且中国此次装备的航母只是一艘时间已跨度近30年、技术落后的老旧舰只,美国也公开声称没将中国航母“放在心上”。

  美国和西方真正关心的是:中国到底要干什么?中国的海洋战略和意图到底是什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质疑的不是中国的航母,而是希望中国将自己的战略意图表述清楚。对美国而言,“不确定性”的威胁等同于威胁。如同你和一个沉默大汉共处一室,尽管你的武功在大汉之上,可是这个大汉每天在苦练武功,而且不跟你说明意图或含混其辞,当然会让你担心大汉对你造成威胁。

  时至今日,在外界看来,中国对海洋战略的表述也是含混不清的,缺乏明确的表述。中国最早提出海军战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海军战略定义为“近海防御”的区域防御型战略。而近海的概念被定义为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及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的海域。

  《2011年中国国防白皮书》又指出:“海军按照近海防御的战略要求,注重提高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这样的表述实际上还是在说怎样“练功”,而没有说明要做什么,达成什么样的战略目的。

  在这一模糊的表述下,西方众多“中国问题”专家和学者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分析或猜测中国的战略意图。其中有学者尖锐评论道:或许中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因为中国内部对未来的海洋战略还存在分歧。

  美苏的经验得失

  正因为海军具备大规模的力量投送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海军战略就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战略,一种谋取外部安全和发展空间的“百年大计”。所以在制定中国海军战略时,必须科学和审慎,不然在投入大量国家资源后,换回的可能仅仅是一堆废铁。

  例如,苏联在其不到百年的短短历史中,海军战略和海军发展方向随着高层政治人物的更迭而几次更迭。

  斯大林时期,斯大林喜好巡洋舰,在其主导下举国家花费巨资建造,但在大批军舰尚未完工时,斯大林就已去世。继任者赫鲁晓夫又迅速将发展重点转向自己喜好的核武器和导弹装备上来,以至于斯大林时期建造的未完工军舰全部当作废铁拆卸,国家损失惨重。

  至于赫鲁晓夫以及随后苏联政权错误地以“核大战”为背景,来投资建设苏联海军,导致苏联海军功能过于单一,几次和美国海军在海洋对峙过程中,被暴露无遗。

  苏联领导决策的体制,必然导致了其海军战略没有摸准时代发展的脉门,使得举国花费万亿打造的海军舰艇,在苏联解体后因不能满足俄罗斯海军的真正需求而大量被淘汰和遗弃。苏联遗留下的海军遗产,不但不能帮助俄罗斯重获对海洋的控制权,拆卸那些废弃核潜艇反而成为俄罗斯财政的沉重负担,并且不得不寻求美国的帮助。

  相比之下,美英等国公开、透明、民主的决策体系,使得任何关乎海军发展的重大议题都能得到充分论证。尽管决策过程累赘、缓慢但却规避了最坏的结果,使得海军战略得以长期化、科学化并极具前瞻性。

  冷战初期,尽管当时世界被森严的“核气氛”所笼罩,但经过讨论后,认为“核大战,没有胜利者”,所以认定不会爆发核战争,所以将海军战略的重心转到了发展常规力量来。

  美国现役的全部主力航母,就是得益于这一正确决策。上世纪60年代中期设计的“尼米兹”级航母建造了10艘,时间跨度40年,加上服役年限为50年(每艘),“尼米兹”级航母称霸海洋的时间将会是近百年,这一时间跨度甚至超越了苏联的寿命。

  所以,中国的航母计划也应从长计议,使其与海洋战略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