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竹下俊死了是哪级:林丹:萨特的存在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4:33:04

林丹:萨特的存在主义

        一般认为,在对待传统哲学的问题上,欧陆哲学不同于英美分析哲学,后者把传统哲学问题一概视作无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而把它完全排除出哲学之外。但"反形而上学"是整个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共同口号,存在主义同样有反形而上学的特征。它与分析哲学的不同在于,它并不把传统的哲学问题一概排斥,而是在新视野、新方法中重新处理这些问题。存在主义所理解的"形而上学"是指那种抽象思辩的"理论"态度和方法,以及由此导致的使"形而上"的、终极性的、根本性的哲理思想与整个现象世界相脱离,与生活、人生相脱离,成了孤悬的、现成化的"形而上者"。存在主义把传统哲学的一些根本问题,比如存在问题放到人的生活和人生当中,实现"存在"与生活的充分打通和交融,在原发的生活之中体验存在,在原本的、本真的人生之中实现存在的意义。这就远离了传统的思辩的"形而上学",而明显有着现象学的特征,存在主义往往也被视为广义的现象学运动的一部分。

  存在主义首先产生于德国,而后传入法国,并逐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十九世纪的尼采、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对于存在主义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出现了一股思潮,它重视生活意义的追寻,向往那种原初原发的、本真态的生活。海德格尔的成长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中,这对于他的哲学风格特征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巨大破坏使人们普遍有一种传统信仰的破灭感,使人们普遍感受到痛苦、焦虑、迷茫,甚至造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怀疑,同时又产生了对于探求人生意义问题的兴趣。存在主义的流行正适应了这样一个时代的要求。

  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05年6月21日出生于巴黎。萨特两岁时丧父,与其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生活到十岁。萨特自幼聪颖,酷爱读书。十岁时母亲改嫁,萨特与其继父关系并不好。萨特的独特经历与其思想和性格的叛逆特征有密切的关系,使他很早就有"上帝不存在"和没有父权统治的思想体验,以及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对抗性的体验。另外,萨特年幼时还怀疑自己是个私生子。没有父权统治意味着自由,然而与此同时(再加上私生子的体验)又意味着没有依托、没有保障、没有可靠的依赖,不能融身于现行的、公认的"社会标准",这使他感到自己的存在是多余的、偶然的。自由总是与无依托性、偶然性相伴随,这是萨特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萨特于1929年毕业于被称为 "哲学家摇篮"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33至1934年间到柏林的法兰西学院研究现象学,学习期间写了两篇论文:《自我的超越》和《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1938年出版小说《恶心》。二次大战爆发以后,他于1938年应征入伍,1940年被俘,在集中营渡过了十个月后获释。1943年发表了他的最重要的哲学代表作《存在与虚无》。1945年创办了著名的《现代》杂志。1946年发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文。战后他思想左转,信奉马克思主义。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与共产党分道扬镳,但仍坚持左派立场。1960年发表《辩证理性批判》。此外,还写了大量剧本和小说。1964年他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不接受官方的任何荣誉","不愿意被改造成体制中人"。在1968年的"五月风暴"中,他支持学生运动,甚至亲自上街叫卖报纸。萨特与他的同学、著名的女哲学家西蒙·波伏娃是终生伴侣,但始终没有正式结婚。萨特逝世时,巴黎五万群众参加了他的葬礼。

  一 萨特对于现象学的理解

  萨特的主要哲学著作是《存在与虚无》。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是对于前反思的生存状态的现象学分析,他认为胡塞尔从"纯粹意识"出发是不能揭示生活的意义的,生活的根本状态并不是反思性的意识。而萨特则又回到了胡塞尔式的意识分析,这似乎颇不同于海德格尔的"生存分析"。但是萨特与胡塞尔有两点不同:第一,他不同意胡塞尔把"存在"悬而不论的态度,而认为人的实际存在、人的现实存在与生存是绝对不能被"悬置"、被还原掉的。第二,他去掉了胡塞尔的"先验自我",而把自我看作是在生存之中被构成的,这也是"存在先于本质"这句名言的一层含义。实际上萨特讲的意识恰恰是指"前反思"的意识,他也很关注胡塞尔意向性学说中的非对象化的维度,并加以转化与深化。他还从《存在与时间》中吸收了大量的东西。因此萨特的意识分析也有近于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的一面,是对人的生存处境如何构造意义的一种揭示。1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的一开始就谈到他对于现象学的理解。"近代思想把存在物还原为一系列显露存在物的显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某些使哲学家们陷入困境的二元论,并且用现象的一元论来取代它们。"2例如,"力"就是各种效应(加速度、偏差数等等)的总体,而并没有什么藏在这些效应"背后"的形而上学的"本体"。现象是什么,就绝对是什么,并不表明它背后有一个"真实"的、绝对的存在。潜能与活动的二元论也消失了,活动就是一切,在活动背后,既没有潜能,也没有"潜在的持久性质"。我们说普鲁斯特是天才,或者说他是"有天才"的,这只能表现在普鲁斯特的一系列活动和作品之中。并不存在在这些表现"背后"的天才"本质",一种不变的概念本质。一个人不能说我虽然没有天才的活动和天才的作品,但是我有天才的"本质",只是这种本质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这种借口是不成立的。我们可以看到,这的确是现象学,但它与胡塞尔的本质现象学已经有所不同。

  对于意识的分析,萨特引用了胡塞尔的一句名言:"一切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3但他的解释与胡塞尔不同,不认为意识的内容就是由意向性所构成的"意向对象"。 "一张桌子,即使是作为表象,也不在意识中。桌子在空间中,在窗户旁边,如此等等。事实上桌子的存在对意识来说是不透明的中心。......因此,哲学的第一步应该把事物从意识中逐出。......我的现实意识中所有的意向,都是指向外面,指向桌子的;我的所有判断或实践活动,我此刻的所有情感,都超越自身,指向桌子,并被它所吸引。"4这就是说,意识本身是没有内容的。意识只能在投向、投入体验之中存在。意识在知觉它的对象时,是超越了自身而完全投入或融入这个体验的,它与这个体验或这个被体验的对象是无法从存在论上分离的。这就是萨特的前反思的意识观,这是理解萨特思想的一个关键点。只有把意识的根本状态看作前反思和非反思的,才能通往生存状态和人生形态的哲学分析;而反思意识只能通向近代式的认识论哲学。然而与此同时,这又意味着世界与人生的牢固的根基破裂了。在外在与内在之中都不存在理性的、逻辑的连贯性的支撑。在生活之中,一切都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的理由支持的。

  萨特用一些常见的例子来说明意识的前反思性。比如我在数盒子里的香烟,这时我只是专注地完全投入于这个活动,这里并没有"反思"。只有当人问我:"你在那里做什么?"我这时候才有"反思",我才明确意识到我刚才的数数这个活动,我回答:"我在数"。因此反思一点也不比非反思的意识更优越,恰恰相反,前反思性的意识是在先的,是更为原本的,并且使得反思性的意识成为可能。连笛卡尔的我思也要以前反思的我思为条件。5在前反思意识中已经潜藏着反思意识的可能,它使我们可以在必要时以反思的方式意识到那刚刚过去的前反思意识。前反思意识本身就是一个原本的、完整的意识,反思意识不过是它的一种变样。

  二 虚无

  意识本身没有自己的实体性内容,"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也就是说,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本体论证明。"6 正因为意识本身空无内容,它才可以是一种"使......生成"的构成性的虚无。而它所涉及的是对于意识不透明的"自在存在"。 对于还未被意识的虚无化所浸染的"自在存在",我们只能说这么三句话:"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7这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实心"的、密不透风、密不见光的固定存在。萨特只在"导言"里对这种自在存在作了简短论述,《存在与虚无》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对于"虚无(化)"意识的分析,萨特称之为"自为的存在",它与自在存在正好相反: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就是说,意识永远都可以使它所已经"是"的或被认定为"是"的变成"不是",永远可以使它现在不是的或被认定为不是的变成是。意识永不固定,也永远不能抓住某种固定的东西而让自己可靠地信赖于它、依托于它。正因为意识是这种"虚无",它有这种无化的能力,意识才能给世界带来虚无,使铁板一块的世界有了裂缝,有了"存在的洞孔"。8因此萨特说"人是使虚无来到世界上的存在"。9

  比如说,如果没有人的意识的参与,我们甚至不能说地震和风暴造成了"毁灭"。"地震和风暴并不造成毁灭,或至少不直接地毁灭:它们只是改变存在物团的分布。存在在风暴后并没有比风暴前有所减少。"10只是相对于我们的意识而言,我们才说某些东西从前是有的,是存在的,现在"不存在"了,成为"虚无"了。反之亦然。这样世界才是铁板一块的,而有了"虚无","把世界理解为世界,这是一种虚无化。"11

  又如,我到咖啡馆找皮埃尔。这座咖啡馆本身,以及它的顾客、桌子、椅子、杯子,说话声、茶盘碰撞声、纷乱的脚步声等等,构成了一个"存在的充实"。似乎我们只能遇到"充实"。但是我在找皮埃尔,所有的东西都在我的眼光下相继消逝,尤其是一些人的面孔,它们在一瞬间吸引了我:"是不是皮埃尔?"但它们"不是"皮埃尔的脸,于是又立即消逝了。"如果我终于发现了皮埃尔,我的直观就会被一个固定的成分充满,我会一下子执著于他的脸,整个咖啡馆将在他周围组成不引人注意的在场物。"12但是皮埃尔却"不"在这里,整个咖啡馆在我附带的注意之中逐渐地引退,"进行着它的虚无化"。而皮埃尔的"虚无"也纠缠着这个咖啡馆。这样一个生活当中常见的例子说明,我们的感知方式决不是如经验主义那样,只是对于外部"印象"的机械复制,而是有着"使......虚无化"(和"使......呈现")的活的、发生性的虚无化功能的。如果到处都只有存在,那么"否定"就永远不会从存在中产生出来。我们能够说"不",就是因为非存在永远在我们之中和在我们之外出现,"虚无纠缠着存在"。13



TAG: 存在主义

41/4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