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式小说顶点:永嘉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41:49

 永嘉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为瓯地。春秋时期属越国,战国时入楚。汉高祖时属闽越,惠帝三年(公元前192)至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属东瓯国,国都在今永嘉县瓯北镇江北,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属会稽郡回浦县,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为章安县东瓯乡,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太平二年(257)改属临海郡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置永嘉郡,改属之。

目录

·                                 • 历史

·                                 • 地理位置

·                                 • 自然资源

·                                 • 行政区划

·                                 • 旅游风光带

[显示全部]

永嘉县-历史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永嘉郡置处州,改永宁县为永嘉县,县沿郡名。“永嘉”作为县名自此始,“永嘉”二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恢复永嘉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废永嘉郡置东嘉州,隶括州总管府,析永嘉县之楠溪、西溪两乡置永宁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重隶于括州,永宁并入永嘉县。唐高宗上元元年(674)从括州析永嘉、安固两县置温州,治永嘉。唐武后载初元年(689)析永嘉置乐成县后,永嘉县辖境历五代、宋、元、明、清不变。

民国37年(1948),温溪、石染、西岙3乡划给青田县。1949年5月,永嘉县全境解放。以瓯江为界南置温州市,江北县境置双溪县,治岩头镇。9月21日,双溪县复称永嘉县,移治枫林镇,翌年6月迁治罗浮龙桥,12月21日迁治温州市区九山,1950年5月,将原属温州市属的梧埏、永强、三溪、藤桥4个区划归永嘉县。1958年该4个乡重归温州市,永嘉县治迁至上塘镇。1961年,青田县西岙、石染、上横3乡划归永嘉县。2001年,七都镇划入温州市。

永嘉县-地理位置

 


永嘉位于东经:120°19′至120°59′北纬: 27°58′至 28°36′,浙江省南部,瓯江下游,濒临东海,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

气候条件:

永嘉属于亚热季风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为18.2℃,年均降水量为1702.2毫升,降水日数175.4日,年均日照1820.2小时,年均蒸发量为1431.9毫米,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80天。

永嘉县-自然资源

 

永嘉县面积26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为2308.5平方公里,平原面积为277.0平方公里,河流湖泊面积为112.7平方公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拥有耕地面积36.16万亩,林地面积29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2%,绿化程度96 .62%,森林蓄积量达394万立方米。

水资源:

境内常年平均水资源量超过36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的理论储藏量为28万千瓦,可开发为25万千瓦,为全国第二批电气化县。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铅、锌、钼、锰等有色金属探明储量均在5000吨以上。

古树名木:

永嘉古树名木资源数量多,物种丰富,共有古树名木1000株。其中散生古树812株,古树群10处188株;属一级保护古树80株,二级保护古树206株,三级保护古树714株。树龄最高的为西源乡梅坦村的柏木,达900多年;胸围最大的是潘坑乡岩龙村的樟树,为926cm;冠幅最大的是乌牛镇西岙村的樟树,为40m。

永嘉县-行政区划

 


永嘉县下辖12镇26乡,906个行政村,总人口近90万人。县城驻地为上塘镇。

永嘉县-旅游风光带

 

 

自1988年楠溪江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永嘉旅游业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1997年以来,永嘉县大力实施“沿溪绿色旅游风光带”战略和“文化楠溪江”战略,积极实行大社会办大旅游的开发机制,保护和开发两手抓,使楠溪江旅游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2004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数5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其中,国内旅游人数52.47万人次,增长1.6%;接待境外游客0.13万人次,下降18.8%。。

自然风光: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位于浙江省南部的永嘉县境内,景区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分为七大景区,计800多个景点。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

古村落:

在永嘉境内散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它们给风景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赋予楠溪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建筑史、规划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以“天人合一”、“气论”、“八卦”以及阴阳五行风水思想构建的楠溪江古村落,留存着大批完整的宗谱、族谱。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可以使我们大体了解我国古代“耕读社会”与“宗族文化”的梗概。

革命遗址:

永嘉是一块英雄的土地,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不少革命遗址。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谢文锦在永嘉创建了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点燃了浙南革命的火种。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五尺村宣告成立。

永嘉县-永嘉学派

 

 

南宋以前的温州、永嘉一带,由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林壑幽深,海盗出没,被中原内地称为南蛮之地。但南宋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术思想的繁荣,商品贸易日趋活跃,温州逐渐成为东南地区重要的工商贸易城市。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粮食作物产量逐渐提高,蚕桑、果树、甘蔗、蔬菜等农副产业不断发展,水利、造船、造纸、制瓷、纺织等手工业也蓬勃发展。盐、茶叶、瓯柑、陶瓷、漆器等成为温州特色产品流向国内外市场,一批富有的工商业主和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相继诞生。物质的富有推动了文化的迅速发展,当时的地方书院和私人学塾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富家子弟求学进仕、追求功名蔚然成风。据统计,仅宋一代,温州有文科进士1371人,武科进士374人,《宋史》立传者36人;永嘉有进士563人,芙蓉村有同朝的“十八金带”,豫章村有“一门三代五进士”,溪口村有“一门六进士”。温州与永嘉分别有“东南邹鲁”和“溪山邹鲁”之称。同时,以薛季宣和陈傅良为代表的永嘉先贤们把中原学术和文化带到永嘉,并经过传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永嘉学派。

但是,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于半壁江山,时有灭亡的危险。当时永嘉学派的志士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民族危亡的危机,他们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一边探索富国安邦的应对之策,一边提出反对空谈义理,积极研究和解决问题,反对当朝者苟安求和,主张抗金和收复故土。忧国忧民甚切,在政治态度、思想学术和观念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道学作彻底决裂,独树一帜,旗帜鲜明地极力宣扬和提倡功事之学。

也就在这种环境里,在商品经济繁荣发达的瑞安,青年叶适深深地认识到了工商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直面淋漓反对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嘉定元年(1208年),叶适举家迁居至永嘉水心村(现为温州鹿城区),深居简出,潜心研究学术,直到嘉定十六年(1223年)逝世。在这十六年间,叶适进一步研究了永嘉事功之学,他不仅继承了薛季宣、陈傅良的事功思想,还吸收了以陈亮为首的“永康学派”和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的事功之学,逐步建立了“永嘉学派”的事功学说体系,真正成为“事功之学”的集大成者。

“永嘉学派”的“事功之学”学术思想强调:

首先,“道不离器”是格物之本,为学务实,关心世事;“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政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而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一切空谈义理皆无益也。

其二,在政治和教育上,“学与道合,人与德合”,“实政与实德双修”,杰出人物的“实德”是在“实政”的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

其三,在伦理方面是“义利双行”,即“道义”与“功利”相结合,“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后世儒者行(董)仲舒之论,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

其四,在推进经济发展上,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思想和政策,“夫四民(农工士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大力发展工商业。

“事功之学”言简意远,而今细细读来仍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道不离器、为学务实”,就是地地道道的唯物论者,尊重物质的第一性,是“求真务实”的先行者;

“实政与实德双修”就是强调执政者注重“德”字为上,执政为民;

“义利双行”就是要以人为本,没有“利”,就无从谈“义”。

“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贷币,”就是提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

一言以蔽之,“功事之学”于今仍有指导意义,“永嘉学派”仍需我们后人发扬光大。

永嘉县-永嘉昆剧

 

永嘉昆剧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是在南戏即永嘉杂剧的基础上吸取昆山腔优点而形成,流行于浙南闽北一带的地方戏曲

 

 

剧种,是昆曲的一个流派。由于它产生在永嘉县,所以叫永嘉昆剧,简称“永昆”。
永嘉昆剧源于南戏,也是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唱赚(宋代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它的表演质朴粗犷,行腔明快流畅,生活气息浓郁,至今仍保留有南戏声腔的遗韵,是戏曲史上罕见的宝贵遗产。《辞海》和《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对昆剧作如是解释:“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著名的昆曲大师俞振飞先生曾作这样评价:“南昆北昆,不如永昆。”

南戏首先在永嘉正式形成(当时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早在北宋末叶的宣和年间(1119—1125年),由于江南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农村生活也相对富裕,因而在浙江温州一带产生了一种民间歌舞小戏,在当时被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是南戏的萌芽。宋室南渡之后,临安(杭州)成了整个南方的政治中心,经济与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加之北方艺人大量流入,于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也随之兴旺发达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源于相邻地区的南戏获得了合适的土壤,也迅速繁荣起来。到绍熙年间(1190—1194年),在南戏中出了《赵贞女》、《王魁》这样艺术性较高的剧本,标志它已经进入较成熟的阶段。宋元南戏的剧目,至今可考的还有一百几十种,可见当时的盛况。南戏开始时,正如徐文长在《南词叙录》中所说的:“即村方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可歌而已。”所以在唱腔、唱词和宾白等方面是比较粗糙的,并且运用了大量永嘉方言和谚语,如“蚂蝗叮住鹭鸶脚”,“命里合吃粥,煮饭忘了鹿”,易为群众喜闻乐见。以后逐渐吸取一些宋人词牌、诸宫调,以及法曲、大曲的片段加以充实,在艺术上提高了一大步。
元末明初的《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琵琶记》等剧本在戏曲舞台上出现以后,南戏这种形式已成为当时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形式,流传广泛,到明后期至清中叶,形成四大声腔并列,使中国戏曲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昆腔,也叫昆山腔,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它产生于元末明初,兴起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年),至嘉靖年间,即十六世纪中叶,吸收了海盐、弋阳诸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形成一种舒徐婉转,细腻流畅的新腔,称为“水磨腔”,也就是“昆腔”。永嘉昆剧通过本地的东西(如语言、民间音乐等)吸收了昆山腔的各种优点来丰富自己,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永昆。

由于历史原因,永嘉昆剧几经波折,一度绝迹舞台。1999年,中共永嘉县委、县人民政府认识到永嘉昆剧的存在价值,决心抢救“永昆”。组建永嘉昆曲传习所,为集研究、资料搜集、剧目挖掘整理和承担实验性演出于一体的艺术团体,也作负责抢救、振兴永昆的工作班子。

2000年,永昆传习所特邀张烈编剧,将南戏古典剧目《张协状元》改编成昆剧,由谢平安执导,林媚媚、王成虎等演员为班底,搬上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舞台,获得成功,备受国内外专家、观众瞩目。全剧六个演员,五人获奖,传为佳话。《张协状元》获得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展演奖,并赢得“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流派(永嘉昆剧)”的美誉。2002年又获文化部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和我国戏曲界最高专家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编剧张烈获第十届文华剧作奖和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随后,《张协状元》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应台湾邀请赴台北演出,应香港邀请参加“香港国际艺术节”演出,均获好评。

1999年,传习所招收10名学员,送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昆剧表演班学习,三年后返所学习永昆剧目。这些学员基本功较为扎实,经永昆老艺人言传身教,以及自身刻苦学习,由他们演出的《荆钗记》之《拷婢》、《见娘》,《琵琶记》之《吃饭吃糠》,《玉簪记》之《秋江》及《张协状元》等,颇获好评。2003年,由青年演员上演的永昆传统剧目《杀狗记》,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奖。永嘉昆剧有了新一代传人。

因昆曲在文学、戏剧、艺术上的特殊价值,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均作了重要批示,予以极大关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昆曲“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荣誉。

永嘉县-农业经济

 

 

 2006年,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总体思路,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走特色、绿色、品牌农业的发展道路,政府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努力克服台风、寒流等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2006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9264万元,现价比上年下降0.8%。

农业

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小幅下降,但产量略有上升。全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47.41万亩,比上年减少2.2%,其中粮食面积31.14万亩,比上年减少1.56万亩,下降4.8%。全年粮食总产量10.14万吨,比上年增加0.09万吨,增长0.9%,其中早稻0.19万吨,比上年减少0.26万吨,晚稻6.65万吨,比上年增加0.29万吨;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1.26万亩、总产量12.2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0.52万亩和0.03万吨,茶叶、药材、水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林业

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兴林富民”发展战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木材采伐量为3.60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09万立方米。毛竹采伐量为43.0万根,比上年增加31.5万根。全年共完成零星植树20万株,当年新增育苗面积75亩。迹地更新面积1.49万亩,比去年减少1.36万亩。主要林产品比去年有所增长,其中竹笋干产量450吨,比上年增加20吨,板栗645吨,比上年增加30吨。全县申报省级“绿化示范村”2个,市级“绿化示范村”6个,县级“绿化示范村”10个。全县共新增绿地面积7500平方米。

牧业

畜牧业受上半年生猪、家禽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农民养殖热情锐减,生猪、家禽的存栏和出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006年末,生猪存栏12.60万头,比上年下降6.5%,家禽存栏115.21万只,下降16.1%;全年生猪出栏15.99万头,家禽出栏247.58万只,比上年分别下降7.1%和19.9%。全年肉类总产量为16535吨,比上年下降10.8%。

渔业

今年全县围绕畜牧、蔬菜、茶叶、水果、田鱼等五大特色产业,重点抓好“四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水产养殖方面继续开展稻田养鱼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山塘水库水产养殖。今年新增稻田养鱼基地900亩,全县稻田养鱼规模达到9.12万亩,产量1478吨,比上年增110吨。全县山塘水库养殖达到8000亩。全年渔业水产品总产量2546吨,比上年增加165吨,增长6.9%。

永嘉县-现代工业

 

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工业发展“12345”工程的强劲带动下,各级政府和部门坚持扶大扶强扶优,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2006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1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据12月工业快报数据资料显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以下同口径)累计实现产值2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重点工业企业的经济规模继续扩大,规模经济带动力进一步显现。至2006年底,全县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8家,只占全部规模企业的9.4%,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2.64亿元,占全部规模企业产值的比重却高达64.3%。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弱化。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传统支柱行业皮鞋、服装、泵阀、钮扣拉链制造业共实现产值17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低于全县规模企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0%,比重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教玩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均有不俗表现,在规模企业中,2006年实现产值2.42亿元、10.03亿元和3.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1%、38.0%和34.3%。品牌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末,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枚,中国名牌产品4个,国家免检产品30个。

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有所下滑。全县510家规模企业七项指标综合经济效益得分为164.38分,比上年下降8.86分,其中产品销售率98.53%,比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0.95%,比上年下降23.1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8.62%,比上年下降0.36个百分点。全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22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实现利税总额2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61216元/人,比上年降低了719元/人。

永嘉县-中国泵阀之乡

 

 

作为永嘉沿江金色工业经济带的重要部分的瓯北,以其泵阀产业的迅速崛起被称为“中国泵阀之乡”,同时又以其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基地。随着泵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泵阀之乡”很可能会成为国际性泵阀生产基地。

地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植和支持,从1991年开始,永嘉县委、县政府决定全面实施“质量立业、名牌兴业”战略,整合低、散、小的企业,走规模经营之路,向质量型和效益型企业转变,瓯北泵阀企业的数量从800多家减少到479家,产值相应增加到2个多亿,瓯北泵阀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行业中产品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偏小、品牌不响、技术创新力不强等因素又成为新的瓶颈,制约着泵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1997年,县政府适时提出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围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泵阀产业,使泵阀业步入了依靠科技进步的快车道。全县泵阀企业开始向股份制、集团型、科技型、外向型发展,以良精、宣达、超达、伯特利、科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生代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业界颇具知名度的生力军。

近几年来,永嘉泵阀企业先后与甘肃工业大学、江苏理工大学等40余所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的科技经济合作关系,并聘请了34余所科研院校教授担任县政府科技顾问,指导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已有20多家泵阀企业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和新产品开发机制。县政府还专门出台政策,重点骨干企业建立技术研究中心的,凡经县政府认定,县政府一次性给予补助8-10万元,经国家、省级认定,县政府分别给予补助20万元、10万元。

作为一个刚刚摘帽不久的贫困县,永嘉县的财政负担较重,但按政策规定兑现给泵阀企业的,县政府可一点也不含糊。每年,总要拿出200万元贴息支持泵阀企业技术改造。首次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的企业,县财政给予10-30%的补助。此外,政府还投入2000多万元,在工业园内兴建“科技村”,总共200余套房子将陆续以优惠价格提供给外来引进人才居住。全县还每两年开展一次“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评选活动,入选的科技人才可以享受县政府发给的每月200元特殊津贴。除此之外,瓯北镇政府也拨出专项资金,对引进的中级技术职称人才和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给予100元津贴,对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每月给予150元津贴。据统计,近年来全县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0多名,其中高级人才50多名,全县泵阀行业中科技人员比例已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

正因如此,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的永嘉泵阀产业,通过20多年快速发展,总产值以年25%的速度递增,已成为全县主导产业。2001年永嘉县被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泵阀之乡”,2004年全县泵阀总产值达70多亿元,产品占同类市场份额的25%以上。

除了采取各种措施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外,县政府相关部门还致力于在服务上做文章,在硬件上加大投入,为做大做强泵阀产业,打响“中国泵阀之乡”品牌,永嘉县委、县政府在有“温州浦东”之称的瓯北镇,规划建设了占地10.8平方公里的浙江瓯北泵阀工业园区,筑巢引凤,集聚泵阀产业,促进泵阀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现在的中国泵阀之乡,已成为全国品牌意识较强、产量最大、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泵阀先进制造业基地,现有泵阀生产企业548家,并涌现出“良精”、“凯泉”、“宣达”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其中无区域集团15家,省市区外高新技术10家;拥有国家免检产品5个、国家专利162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7项、国家创新基金3项,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213项;获得美国石油学会(API)认证企业18家、ISO1400企业认证6家,OHSS18000认证6家、CE认证13家;有阀门产品300多种3000多个规格,泵类产品200多种2000多个规格。泵阀企业广泛采用CAD技术、数控技术、加工中心、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等先进技术和工艺设备;产品向大型化、高参数、成套化方向发展,应用于秦山核电站、大庆油田、首钢、宝钢、首都国际机场、黄河小浪底、一汽等国家大型企业和重点工程技术装备上,部分产品还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宣达实业集团依靠高新技术开发、生产防腐植被为主的球阀、蝶阀及相关管道产品,在科技开发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浙江超达在生产美标、日标等出口阀门方面苦练内功,注重产品品质,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良精集团注重多元化发展,2002年斥资2000万元一口吞下全国最大的排污泵生产企业南京蓝深集团,开了永嘉泵阀民营企业兼并国有企业之先河;伯特利阀门集团等企业在树立产品形象、营造企业环境等方面努力下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永嘉的泵阀企业正呈现群星争辉的发展局面。

一组数字可以表明,政府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后的永嘉泵阀业所呈现的跳跃式发展轨迹。2000年至2004年,永嘉泵阀业销售额分别为33.6亿、40亿、60亿和70多亿元,分别与上年同比增长35%、21%、25%和20%以上。而到2005年,全县泵阀销售额目标是80亿,永嘉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泵阀制造中心和出口创汇基地。 “十一五”期间,这里还将成为技术创新中心、企业集聚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到“十一五”期末,全县泵阀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其中出口占30%以上,并建成浙江泵阀检测中心、研究开发中心、信息网络中心,泵阀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以上,永嘉必将成为国际性泵阀制造基地,中国泵阀产业将在此插上腾飞的翅膀,书写更大的辉煌。

永嘉县-中国乌牛早茶之乡

 

 

传说南海观音紫竹园中有一株仙茶,清香四溢,芽叶碧透,每日叫童子采三芽嫩顶,用甘泉冲饮,以养身心。不料一日有一仙牛闻其清香,趁仙童打盹时,溜入紫竹园中,正欲偷嚼茶叶,被观音发觉,急衔仙茶逃跑,观音紧追不舍,直至风景秀美的瓯江北岸楠溪江畔,见此地山青水秀,是仙茶繁殖的好地方,便将仙牛打下云头,落在江边,化为乌牛(现永嘉县乌牛镇码道村西首附近瓯江之畔有一岩石,乌牛镇由此得名),令其镇守仙茶。而所衔仙茶随即飘落江边,在群山之中扎根繁衍,是为今之乌牛早茶。这则仙牛衔茶的故事无疑给乌牛早茶平添了文化色彩。

1987年,永嘉乌牛早第一次参加名茶评比,在省首届斗茶会上获优秀名茶奖,以后陆续获省市一类(等)名茶、优质名茶、优良名茶称号。1995年双喜临门,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和1995香港优质食品博览会金质奖;1999年,永嘉被命名为“中国乌牛早茶之乡”;2001年,“乌牛早”茶叶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标;2004年,“乌牛早”茶叶被列为乌牛早茶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以茶待客”是中国的普遍习俗。有客来,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对客人的极大尊重;即使客人不来,也可以茶送亲友表示情谊。宋人《东京梦华录》载,开封人人情高谊……或有新来外方人住京,或有京城人迁居新舍,邻里皆来献茶汤,或者请到家中去吃茶,称为“支茶”,表示友好和关照。后来南宋迁都杭州,又把这种优良传统带到新都,《梦梁录》载:“杭城人皆笃高谊……或有新搬移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相助事,遗献汤茶……相望茶水往来——亦睦邻之道,不可不知。”这种以茶表示和睦、敬意的“送茶”之风,一直流传到现在。

永嘉乌牛早的特点是早、佳兼备,芽叶肥壮、微显毫,对原料要求非常严格,其加工技术与西湖龙井工艺相似。生产时间在2月底至4月中旬50余天之内,雨水开采,谷雨结束。特级鲜叶标准是一芽一味、一芽二叶初展,采茶女上山觅茶,见芽即采,长短大小均匀一致,不带鱼叶、茶蒂及其他夹杂物。采得黄金芽2.2万余个,经过鲜叶摊放、青锅、辉锅、簸片割末等工艺才能制作500克特级成品,可谓“谁知杯中茶,颗颗皆辛苦”!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永嘉乌牛早茶种植由原来的个镇扩大到现在的25个乡镇,面积发展到4.6万亩,茶农发展到13000户共5万人,2004年总产量达400多吨,产值达8000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00多元。其中瓯北、乌牛、上塘等为“乌牛早”的重点生产乡镇,共有茶园2.5万亩。全县集中连片栽培30亩以上的茶园100多个,100亩以上的茶园40多个,1110亩以上的茶园18个。茶叶基地拥有省级农业示范园区1个,市级农业示范园区3个,市级效应型农业基地5个。涌现出了20多个乌牛早茶生产专业村。如瓯北镇的行禅村有板有300户茶农,有茶园1550亩,年产值450万元,户均茶叶收入1.5万元。2004年行禅村被列为联合国扶贫会议东部考察案例。目前,全县从事乌牛早名茶开发的企业有2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县级龙头企业7家。有民营茶叶研究所4个,茶叶产业协会2个,专业合作社1个。市场营销网络健全,在江、浙、沪、黑、辽等地建有专卖店和销售店200多个。2005年,在乌牛早茶产地罗东建立了浙南早茶市场,形成了龙头企业联农户、基地、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永嘉乌牛早每年2月底就能源源不断地批量上市,销往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各地。采用小批量、多批次的运输,从鲜叶采摘到上柜应市,只需48小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乌牛早名茶“早”的优势。早春时节人们捧杯品茗、馈赠乌牛早新茶,成为近几年的新时尚。

永嘉县-第三产业

 


金融

 

金融机构金融存贷规模明显扩大,资产质量有所改善,现金净投放量继续增加。20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0.33亿元,比年初增加27.64亿元,增长24.5%,其中银行存款余额增加20.24亿元,增长23.2%;各项贷款余额97.31亿元,比年初增加14.00亿元,增长16.8%,其中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加10.62亿元,增长16.8%。在新增存款余额中,机关团体存款比上年增加0.0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新增18.77亿元;在新增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增加10.6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26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91亿元,增长27.6%,全县户均存款已达3.20万元。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0.97亿元,不良率为0.99%,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2006年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11.01亿元,比上年增长9.8%,现金支出835.37亿元,比上年增长9.9%,净投放量为24.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4亿元,增长11.1%。

保险

保险事业保持平稳发展。2006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4596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785万元,增长12.0%;人寿险保费收入16809万元,增长5.4%。已决赔款4255万元,比上年下降36.9%。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2006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增加值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748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8.8%,其中公路44759万吨公里,水运2730万吨公里。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68174万人公里,其中公路165734万人公里,水运2440万人公里。全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1.9万吨。年末全县境内等级公路总里程为972.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24公里。边远山区的农村交通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全年完成通村公路改造678.1公里,乡道砂石路面硬化115.6公里。县域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诸永高速公路和温州绕城高速北线进展顺利;41省道三期工程即将竣工;中塘至桥下隧道接线工程已进入准备验收阶段。

邮电通信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2006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邮政业务总收入0.38亿元,增长15.5%;电信业务总收入5.71亿元,增长21.8%。全年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9.62万门;本地电话用户28.38万户,增长10.5%,其中农村电话用户12.20万户;预计2006年全县移动电话用户42万户,增长20.6%,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达每百户105部,移动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47部。国际互联网用户数6万户,比上年增长15.8%;各类数据通讯端口40169个,比上年增长24.3%。

房地产开发

房地产开发明显降温。2006年,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34家,计划投资6.61亿元,比上年下降47.2%,实际完成投资6.46亿元,下降39.7%;施工面积96.91万平方米,下降18.2%;竣工面积15.85万平方米,下降48.2%;实际销售面积9.14万平方米,下降71.7%,实际销售额4.52亿元,下降66.5%。
 
建筑业

建筑业发展困难加大。2006年末,全县共有建筑企业25家,比上年增加4家,其中二级资质以上企业有8家。2006年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3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14.66亿元,比上年下降27.3%。全年共完成建筑业产值17.72亿元,比上年下降7.4%,竣工产值12.23亿元,比上年下降25.4%。施工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0.7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4%,房屋竣工面积63.3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9%,竣工房屋价值4.86亿元,比上年下降14.9%。实现利润总额0.77亿元,比上年增长7.9%,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0.66亿元,比上年增长9.9%。

消费品市场

消费品市场销售保持平稳增长。200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61亿元,增长8.0%;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5.98亿元,增长10.5%。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8.60亿元,增长10.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87亿元,增长10.0%。

商品交易市场出现萎缩迹象。2006年全县各类商品市场交易额继续小幅下降,2006年末,全县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4个,其中超亿元市场1个。全年累计成交额23.73亿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22.09亿元,下降1.4%;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1.34亿元,比上年增长0.8%。

永嘉县-科教文卫

 

科技事业

科技事业又有新进展。2006年财政投入科技三费1030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全年下达科技计划项目三批,共立项目78个,其中工业科技项目23个,农业及社会发展科技项目55个。全年获得专利授权158件,发明专利21件,分别比上年增加69件和18件。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4项,协议交易额8520万元。2006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至2006年末,全县共有市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1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6家。组织重大科技攻关,2006年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1个、国家级重点火炬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个、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市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级一般项目4项、市级一般科技计划项目10项。

人才引进渠道拓宽,人才培训工作加强。2006年,共引进各类人才1907人,其中高级人才83人,本科生358人。全年初定专业技术人员1421人,聘任专业技术人员220人。共组织各类培训13744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412人。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协调均衡发展。全县认真实施“科教兴县” 战略,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6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227所,在园幼儿23450人;小学164所,在校生67688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98%;普通中学64所,在校生48919人,其中普通初中51所,在校生33259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9.94%。教师队伍不断充实,2006年全县拥有小学专任教师3168人,比上年增加54人;中学专任教师2994人,比上年减少208人;幼儿园教职工1604人,比上年增加135人,其中专任教师926人,比上年减少157人。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师数分别为4.4、6.2、6.0人。教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办学条件继续改善。永嘉中学、永嘉电大(一期)、实验小学已投入使用,全县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29060万元,同比增长18.3%,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35.1%,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年内新增校舍总面积110086平方米。学校藏书180.42万册,增加10.57万册。中小学配备计算机6928台,比上年增加1364台。

文化事业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永嘉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正式授予“千年古县”的命名证书和铜牌,跻身全国100个“千年古县”行列。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群文活动丰富多彩, 2006年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365场。开展“学习郑九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00场文化巡回演出活动,为农村群众送去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文学创作喜获佳绩。永昆《折桂记》在中国第三届昆曲艺术节上荣获“剧目奖”;第二届温州市艺术节比赛中,永嘉县9个作品参赛,获得10个金奖,昆剧小戏《卖牛》获戏曲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所申报30个项目,已顺利通过市局验收。图书馆全年共接待读者22.5万人次;外借图书12万册次。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为90.3%;电视台1个,电视覆盖率为94.02%。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1.8万户,入户率为44.0%。广播中心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广播节目音质得以较大改善,覆盖面得到提高。大力推进有线网络建设,目前,全县38个乡镇分设40个分前端,已全部实现光缆联网。逐步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着力开发视频点播、数据广播、互联网接入等网络多功能服务业务,年末全县数字电视用户120户。
 
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2006年财政卫生经费支出4915万元,比上年增长3.8%。年末全县共有政府办各类卫生机构70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64个,预防保健机构1个,年末卫生机构实有床位738张,卫生技术人员1392人;非政府办医疗机构357个其中医院3个,门诊部32个;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共95个。全县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15人,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为15.7。2006年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为:乙肝疫苗97.39%,卡介苗99.67%,糖丸99.41%,百白破97.83%,麻疹96.06%。孕产妇系管率为90.05%,儿童系管率为95.8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42‰,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76.7%。

永嘉县-红十三军诞生地

 

 

时光悄然流逝,楠溪江两岸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浓缩成了一段红色的历史。永嘉县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授牌的革命老区根据地,这里是中国早期红军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诞生地。
1930年5月,在永嘉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是当时中央军委正式编制的全国十四支红军部队之一。革命先烈的鲜血给人留下悲壮的记忆,红十三军的历史是一曲地地道道、浴血奋战的英雄赞歌,作为一支插入国民党统治区腹地的尖刀部队,红十三军于1929年成立(它的前身是浙南红军游击队),鼎盛时人数达6300余人,活动遍及整个浙南地区。今天的永嘉、瑞安、文成、平阳、苍南、乐清、青田、丽水、温岭、黄岩、仙居、玉环、洞头、天台、缙云、龙游、兰溪、寿昌等县及温州市区,都留有红十三军的足迹和身影。

红十三军是在农民武装暴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在永嘉传达后,党组织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28年1月,中共永嘉县委建立。当时,浙南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灾荒,仅温州地区饥民就达40万之众。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浙南地区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农村阶级对立日趋尖锐,农民群众有意识的抗争此起彼伏。在中共永嘉县委的领导下,永嘉各地农民武装暴动风起云涌,规模较大的有以谷亨棉为首的农民武装暴动,以胡衍和为首的农民武装收缴霞潭渡警察所武装和攻打枫林省防军,还有荆州、梅州、梧岙农民的盐税暴动和瑞、平两县农民暴动,以及西溪、钟山84村农民大暴动等。

楠溪两岸峰峦起伏,地势险要,民风强悍,勇于反抗,民间藏枪多,有利于组织开展武装游击斗争。特别是这里有一批我党早期的党员,1921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胡公冕、谢文锦,1924年温州独立支部的主要成员郑恻尘、金贯真、李得钊、胡识因等13人,都是楠溪人。其中,先后去苏联莫斯科学习的就有13人;参加早期黄埔军校学习的达30多人。他们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党组织与农民武装的建设,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因此,永嘉的楠溪流域成为当时浙南最重要的农民武装暴动中心区域。

永嘉县五尺乡五尺村,人称“永嘉的延安”、“浙南革命圣地”。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五尺村一直是我党的革命根据地,红十三军军部就驻扎在五尺村。1930年5月30日,胡公冕领导的工农武装在五尺村四份祠堂成立红十三军军部,军部组成人员为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这标志着红十三军在永嘉大地正式诞生。


五尺,这里是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的家乡。这里三面青山环绕,一带秀水穿村南去,唐代早期就是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后裔谢氏的聚居之地,与胡氏、谢氏家族睦邻相居的还有永嘉学派著名学者郑伯熊家族。这里山水风光、耕读文明和红色文化相得益彰,孕育了楠溪江畔的一个又一个绚丽传奇。浙南党的创始人之一胡识因(女)也是五尺人。她在国共合作期间,担任过国民党县党部、省党部的执委和妇女部长,出席过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是温州地区最早的党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的温州独立支部的第一任支部书记。五尺这个当时只有20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参加红军的就有113人,全村群众基本上参加了我党领导下的革命活动。国民党反动派对五尺进行了无数次血腥镇压和疯狂杀戮,都没有扑灭革命的薪火。

红十三军成立后,在党中央“赤化浙江”的思想指导下,频频出击,攻打中心城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由雷高升为团长的红一团,在军长胡公冕、政治部主任陈文杰的率领下,两度攻入平阳城,占领平阳县政府,夺取了县府大印,砸开平阳监狱,并击溃保安队机枪连,县长落荒而逃。此外,打瓯渠、战乌岩、攻李茅,党中央《红旗日报》多次做了报道,苏联《消息报》也报道了红十三军打平阳的消息。

 

红十三军的武装革命斗争,有力地震慑了国民党当局,蒋介石任命淞沪警备司令熊武辉兼任苏浙皖“剿匪”总指挥,并调集军警一万余人,对红十三军进行多次围剿堵截。红十三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损失惨重,未能按计划顺利地实现与福建江西中央红军的会合。1932年5月23日,又发生了“岩头东宗”事件,红十三军主力被阴险狡诈的国民党部队悉数摧毁,最后只有余部坚持顽强战斗。

在长达四年的革命斗争中,红十三军活动遍及浙南二十余县,在远离中央援助,国民党反动派猖狂围剿堵杀下,坚持英勇奋战,一路高歌,历经大小战斗百余次,共有1500余人牺牲,团以上干部全部为国捐躯。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永嘉儿女追求真理的坦荡襟怀和坚持革命的顽强斗志进一步鼓舞了浙南人民群众,红十三军点燃的革命火种牢牢地埋藏在革命群众的心头。在失败面前,永嘉人民没有倒下,而是前赴后继,踏着先烈的血迹继续顽强战斗,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有力地配合中央苏区和其他根据地的斗争。在以后的南方三年游击战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红十三军活动过的地区,又成为我党游击队的根据地。

抚今追昔,在缅怀英雄和先烈的事迹时,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在人们心头油然而生。在五尺乡政府驻地,由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13个大字历经风雨,依然熠熠生辉。每逢“七?一”,来这里参观纪念活动的人流络绎不绝,年均达2万多人次。如今的五尺村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楠溪江流域作为革命老区根据地,除五尺外,枫林、岩头、表山、潘坑等地也是当时“温独支”与红十三军主要领导人的家乡或活动地带,这里的耕读文化与“红色文化”有着较深的渊源关系。当楠溪江的秀美山水与古村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时,永嘉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推出“红色文化”,开辟“红色之旅”,大力打造文化楠溪江,红十三军的策源地自然成了楠溪江旅游业的又一新亮点。如今,与“红色足迹”有关的各地均积极行动,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建立纪念馆、修缮旧址、整理革命史等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如在芙蓉古村中作为拳头项目推出的将军屋和司马第都是红军时期的革命场所,表山村则以“温独支”领导人的故居为基础建立了国防教育基地。

青山掩映着赤色忠魂,共和国先驱们的浩然正气与源远流长的瓯越文明融为一体,与奇山秀水交映生辉,使观光者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