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顿700枪栓结构图:特别报道:中美并购冷战愈演愈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08:09

特别报道:中美并购冷战愈演愈烈

2011年 4月 14日 星期四 13:1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路透纽约/北京4月12日电---2005年美国议员否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Unocal)UCL.N的提议.在并购失败後18个月,中国政府高官张国宝直言不讳地向美国大使讲述了自己的想法.

"若美国不允许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自己也不保证中国有稳定的能源供应,还反对中国收购伊朗油气,那中国怎麽生存?"他质问道.这是维基解密获得的一份美国外交电报上记录的张国宝言论摘要。路透通过第三方获得此资料.

张国宝在2007年2月会见时任驻华大使的克拉克?雷德时称,阻碍收购优尼科的决定将"产生许多後续效应."

他的警告值得留心.

自从价值185亿美元的中海油-优尼科收购案被以“可能损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扼杀之後,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并购活动一直难有建树.多项收购计划因两国政府官员或政客的阻挠无果而终;而因担心遭遇否决,一些收购设想直接胎死腹中.

汤森路透数据显示,去年美国企业在华达成数十笔小规模交易,总价值不过32亿美元,而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公司交易额仅有30亿美元.鉴于中美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加深,这样的数字小得可怜.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之一,而美国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大的出口市场.

上周中国五矿资源(1208.HK: 行情)出价65亿美元(比上述交易的总和还多)收购一家公司,但不是美国公司,而是在悉尼和多伦多两地挂牌的铜矿商Equinox Minerals(EQN.TO: 行情).

而中国企业去年在巴西和阿根廷等国的投资力度大于对美国的投资.

促成了2005年5月联想(0992.HK: 行情)收购IBM(IBM.N: 行情)ThinkPad个人电脑部门的那种乐观氛围,看似已遥不可期,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并购冷战.

受伤的不仅仅是银行家们.缺乏大手笔的并购交易可能会阻碍中美关系发展成熟.当前两国关系仅仅是依赖美国大规模购买中国的廉价商品,以及中国购买美国债券,来为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补窟窿.

这场冷战也有可能伤及美国企业——他们试图提升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中的影响,但屡受阻挠.

对于中国来说,其不仅失去了不受限制的进入美国消费市场的途径,还丢掉了拥有全球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

路透获得的此份外交电报,显示出中国政府对这样的情形愈发沮丧.

张国宝最近卸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在会见雷德大使时,他任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以美国官员的观点,张国宝对于中海油收购被否很恼火.外交电报显示,在其批准中海油竞购优尼科之前,已有在美国的咨询机构告知其收购不会有任何问题.

他不是普通的技术官员.这位自称幽默健谈的中国高官曾对美国大使说,他在发言後经常会提前离开会场,就算是勉强留下来,他也是在写诗而不是记重点.

这份电报的结论是,"张国宝明显十分珍视获得成功的名声,因此对此次广受关注的失败似乎仍难以释怀."

在路透检视的数十件2006至2010年美国外交电文里,许多遭封杀交易的参与人士都有同样的不满情绪.这几乎成为互相报复的恶性循环:每当一个交易遭到封杀,就会波及下一个交易.

 

浏览中美并购图表,请点选(r.reuters.com/fyz88r).

浏览中国行业并购图表,请点选(r.reuters.com/cyz88r).

浏览10个主要并购目标国,请点选(r.reuters.com/dyz88r).

 

**一败涂地**

2008年,轮到中国以牙还牙。当时可口可乐(KO.N: 行情)提出以24亿美元收购中国果汁生产商汇源.

最初,可口可乐胸有成竹地认为不会什麽大问题.毕竟它已经获得汇源最大股东支持、出价溢价200%、而且软性饮料也列入中国官方鼓励外资投资的领域.可口可乐甚至认为中国新实施的反垄断法会对它有利.

但可口可乐太平洋地区集团副总裁Paul Etchells在2008年9月17日的会议上对美国官员表示,该公司私下听说商务部计划基于对市场的考虑审查收购案.

可口可乐认为无需游说中国高级政府官员."很明显这不涉及国家安全问题,"Etchells这样认为.

但美国大使馆官员从并购冷战的角度,觉得可口可乐的看法和傲慢态度很有问题.使馆官员当时在一份电文中指出,中国商务部在考量这起收购案时,是只根据反垄断法考虑收购对竞争的影响,还是也会依据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企业收购法规?可口可乐对此并不清楚,而这令人感到忧心.

"可口可乐或许未完全认识到收购提议会碰到哪个层面的问题,"美国官员总结称.

2009年3月18日,收购案被商务部以竞争忧虑为缘由而否决.美国大使馆的一份电文标题一针见血,称"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一败涂地".

後来,一名资深中国外交政策学者对美国官员表示,否决这件收购案的原因包括对国内食品市场安全的担忧,而且社会主流观点认为卖掉一个中国知名品牌关系到民族荣誉问题.

可口可乐上周表示,"收购汇源果汁业务的提议未能成功获批,感到很失望,但我们尊重(中国)商务部的决定.我们目前要集中精力在现有品牌的成长上,包括果汁业务".

 

**政府部门踢皮球**

2005年10月,就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未果的几个月之後,美国私募股权巨擘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提议要买下中国徐工机械85%的股份.

根据美国外交电文,凯雷首先遇到了"官僚利益的阻力",并被迫改为收购少数股权,但在经历长达三年的纠结後,凯雷最终放弃了控股计划.

在2007年6月21日的一条电文中,上海领事官员引述一名人脉颇深的中国商界人士说法,将失败原因归咎于商务部和发改委官员之间的内斗.

这位商界人士对美国官员称,商务部已向国务院建议审批通过,中国证监会等其他政府部门也表示支持.

但该消息人士称,发改委横加阻挠,认为负责审批的应是发改委,而非商务部.发改委不顾商务部的反对,强迫凯雷和徐工重新谈判.

"在有关部委对于谁有权主导案子以及整个投资审批程序争执不下之时,凯雷已经厌倦像政治足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这位商界人士表示.

另一位知情人士对路透表示,凯雷控股案失败,是因为中国民营企业三一重工"煽动了排外情绪",因为三一也有意收购徐工的股权.但後来三一的收购计划也遭徐工否决,最终宣告失败.

"中国欢迎私人股权资本,对凯雷来说,这个市场很大,"凯雷的发言人Christopher Ullman表示,"我们已在中国的50笔交易中投资超过30亿美元股权,并坚定地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投资."

针对本文的评论要求,发改委和商务部未予回应.

2009年6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SUV及路桥部件生产商--四川腾中重工令人意外地提出收购通用汽车(GM.N: 行情)旗下的悍马(Hummer)品牌.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这是一家错误的公司在错误时机寻求的错误交易.收购并生产大型高油耗汽车,与中国当局大力推动绿色清洁能源的方针背道而驰.

八个月之後,该收购计划宣告失败.

就在交易告吹的几天前,悍马在底特律的政府事务代表沈巍(音译)对美国使馆官员称,中国商务部认定该交易不符合中国"技术转让"的规定,并拒绝接受申请.

其他力量似乎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一条电文称,一位副部长反对该交易,是因为他与中国汽车生产商--东风汽车的关系.东风汽车有一款产品与悍马是直接竞争关系.

悍马的沈巍也表示,腾中重工与四川省官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太好",这可能妨碍了该收购计划.

通用汽车拒绝就本文所涉事宜置评.腾中重工也未回应有关采访要求.

 

**军事威胁**

中国企业在美国发动并购的遭遇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美国,通常是基于对中国军事力量崛起的恐惧,导致议员和政府高层官员阻挠并购.

最大受害者或许该算是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的竞争对手包括思科(CSCO.O: 行情)等,是少数真正建立起全球品牌的中国公司之一.

华为首次公开受挫是在2008年3月,美国贝恩资本放弃与华为联合收购美国网络设备制造商3Com公司,因美国外资审议委员会(CFIUS)表示计划阻止这笔价值22亿美元的交易.

该交易将使得华为最高可持有3Com的21.5%股权.多位美国议员对这笔交易发出反对,认为鉴于华为与中国军方的关系,以及3Com向美国政府机构和企业出售安全技术和网络设备,这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

华为坚称它是一家私人公司,但也承认创始人任正非曾任中国解放军军官.就收购案破局的几天前,任正非还曾在中国与美国官员会面,否认华为或他本人与中国政府或军队存在密切关联.

"任正非曾抱怨称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都不信任华为,"来自美国驻广州领事馆的电文称,并称任正非表示,华为不只一次因为如此而必须放缓扩张计划.

华为的处境几乎没有好转的迹象.实际上,今年初华为公司迫于美方压力,主动撤销了向CFIUS提交的收购三叶公司(3Leaf)技术资产的申请.

华为也因相同理由在美国至少输掉一个电信合约.

华为虽然放弃了收购3Leaf,但这次它要求美国政府展开正式调查,以设法洗清无端猜疑.上周华为在矽谷设立新的研发机构时,表达了希望与美国政府关系好转的意愿.

中国当局在2月21日正式表达不满,认为美国当局阻挠中国企业在美贸易投资.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负责人指出,美国有关方面以包括保护国家安全在内的各种理由,对中国企业在美贸易投资活动进行阻挠和干扰.这些阻挠和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美经贸合作.

 

**政治风险**

军事方面的顾虑不是造成交易翻船的唯一因素.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准备再拿出数以十亿美元计重资增持摩根士丹利(MS.N: 行情)股份,从2008年金融危机高峰时期近10%的持股比例增至49%.

但该交易遭美国当局否决.中方官员带着最糟糕的感觉悻悻离开.

据2009年2月的一份电文,有政府关系的一家中国私募股权公司高层刘扬声对美国大使馆官员表示,北京流传的各种报告纷纷暗示,时任纽约联储银行总裁的美国财长盖特纳当时插手阻止了交易,因其不愿这家美国最大最知名的投行近一半都被"人为操纵币值的钱"买走.

刘扬声表示,中投董事长楼继伟自此对进一步投资美国金融企业变得十分谨慎,部分原因在于"他认为(美国)金融业监管环境敌视中国投资".

中投未予置评.美国财政部一名官员称,关于盖特纳扼杀中投-摩根士丹利交易的臆测是"无稽之谈",盖特纳从未表达过此类观点.

对中方而言,CFIUS缺乏透明度的评审及保密特性都令其难以招架.

该委员会以财政部长为首,成员包括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等,负责评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跨境交易.但在作出决定前,委员会几乎从不对外公开评论交易.因此若产生误解,公司及其游说团队就很难下手化解误会.

这些并未让问题变得更简单.

实际上,中国似乎在效仿美国投资审查机制中最糟糕的部分.北京方面3月建起一个国家级别的投资评审机构,确保涉及外资的交易不会威胁国家安全.如此一来,在中国做生意又多了一道新的政府关卡.

在此之前,一些美国公司创造出了种种方法来绕过监管障碍,敲定交易.

2009年12月一份电文显示,凯雷投资集团高层Eric Zhang曾告诉大使馆官员,尽管中国监管部门鼓励外资每做一笔投资都提交反垄断文件,但该公司仅在收到监管当局专门通知时才会提供相关文件.

他表示:"会招致太多太多的麻烦,我们永远不会得到批准."

美国实施收购,还可能因中国爱国主义情感升温而受到一些抵制.

例如电文显示,2007年3月时任美国财长的保尔森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演讲就引起一些听众的反感.

保尔森声称从未看到过成功的合资证券公司,当时的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方星海对此发出忠告.这种言论被视作对中国模式的"直接攻击",正是在这种模式下,高盛(GS.N: 行情)建起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当时保尔森还是高盛的首席执行官.

据称,方星海会见美国驻上海总领事时表示:"部分中国官员质疑保尔森财长讲话的基调,指出他讲得'十分直接'并且'在对我们指手划脚'."

电文显示,方星海及上海期交所总经理杨迈军称,"这引起了部分听众的'民族主义'反应或防御姿态."

金融危机过後,这种民族主义情感得到提升.来自香港一份2010年2月的电文显示,部分金融服务和私募股权业高层都提到"中国越来越自信,因经济持续增长且在全球复苏中发挥着正面作用".

电文引述一名高层的话称:"尽管美国在该地区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让一些旅客难以获得美国签证的安全问题评估,以及CFIUS相关案件的高调曝光,都有损亚洲心目中,对于美国开放程度的美誉...金融危机之後,亚洲对西方耳提面命的容忍度大大降低了."

当然,并非所有交易都无果而终.

去年年底,中国华能集团同意以12亿美元现金购买美国电力公司InterGen的一半股份.中海油(0883.HK: 行情)(CEO.N: 行情)近几个月也重返美国,达成投资Chesapeake Energy(CHK.N: 行情)页岩气项目的协议.

上周,中海油及华为高层在美国西海岸展开魅力攻势.

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在洛杉矶表示,美国展现出欢迎外国投资的氛围,该公司计划展开更多合作类投资.华为美国分部首席技术官Matt Bross称,在3Leaf交易令人失望而归後,该公司已与美国政府建立起更多正式渠道,彼此"增进了了解".

但从很多方面来看,华盛顿的态度可能正在恶化.

国会议员在多次采访中暗示,对中国公司收购美国企业,哪怕只有一丁点军事或技术敏感度,他们都不会接受.此外,对于中国正开始以经济实力提高军事实力的担心也加剧了这种警惕心理.

当被问到中国收购的敏感性时,共和党参议员苏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说道:"中国军事尤其是海军力量的增强,让人更加担忧中国的最终意图是什麽.所以我认为顾虑很大."

柯林斯表示,基于其所收到的各类材料,她尤其担心中国入侵美国通讯行业.来自中国并且似乎是瞄准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的网络攻击是另一忧虑所在.

 

**草木皆兵**

对民主党参议员杰克?里德(Jack Reed)来说,中国公司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令其生疑.

他表示:"真正担心的...是这些公司中有很多与中国政府关系紧密,很难判断哪部分是公司行为,哪部分是政府行为."

北京方面对此不以为然."这是过度紧张,"中国商务部一家智库的研究员梅薪育称,"美国人有点草木皆兵了."

全美对外贸易委员会(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总裁威廉?莱因施(William Reinsch)认为,中美企业在未来18个月中可能更难达成交易.这是一个专注于国际贸易和投资问题的商业协会组织.

美国总统和国会选举将于2012年11月拉开帷幕.中国明年年底之前也将面临国家领导人权力交接.

莱因施说:"两国政治方面的因素可能令明年情况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问题或许会非常严重."(完)

--编译 田建华/李爽/丁琦/石冠兰/程琳; 审校 徐文焰/蔡美珍/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