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剧情介绍分集:- 老百姓为何“不问慈善问价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48:50

老百姓为何“不问慈善问价格”

周 菊


  8月27日,北京西城区慈善超市中心店正式营业,鸡蛋、蔬果等商品都推出特价。但在整个购物和销售过程中,很少有人谈及慈善、捐赠,超市中的红十字会和残联义卖商品也鲜有人问津。收银员称,对顾客消费中有多少会捐出来做慈善并不知情。(据8月28日《新京报》报道)

  慈善超市的宣传是“每一次消费都是一次爱的奉献”。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就是消费者通过购物的形式,间接实现慈善捐助的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利己利人。

  对于这种慈善义举,平时也经常见到,比如某厂家搞慈善促销,将销售额中的一部分捐给慈善组织,类似于“一瓶饮料捐一分钱”的活动,每一笔金额都很少,但汇总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这样做,商家可以借机提高销售,又能博得慈善之名,而消费者也获得了“消费慈善”的满足感,皆大欢喜之事。

  至于慈善超市这种模式,虽然不是第一次出现,但还没有全国普及开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仍然属于新鲜事物。其实看慈善超市的运作管理方法,与其他超市没有多大区别,也依然是要售卖商品赚钱,以维持超市的日常运营和人工开支费用,否则就无法持续发展。只不过,既然打出了“慈善”二字,就必然与众不同,如果不将“消费慈善”的模式讲清楚,那又如何让人相信它是在真心做慈善呢?

  从新闻报道来看,超市员工对于“消费慈善”并不了解,说不出个所以然,民政部门亦坦承慈善超市尚处于探索阶段。由此可见,各方都没有将慈善超市的模式弄清楚,只能在探索中求发展。相比而言,消费者更关心慈善超市里商品的价格,对慈善的事却很少过问,这也是慈善超市的尴尬所在。况且,慈善超市所对应的人群,乃是普通的市民,在生活压力下,他们对商品价格的敏感度更高,至于要额外掏腰包的慈善之举,不弄明白那是不会轻易捐助的,毕竟钱都来得不易。

  当然了,慈善超市遇冷的情况,或许与近期慈善组织遭到质疑也有关系。自郭美美事件之后,全国慈善组织收到的个人捐助均大幅下降,显示慈善组织已陷入信任危机,民众强烈要求公开善款的收支明细,以方便监管避免腐败。那么,慈善超市的运营模式,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及时解决信息公开的问题,不把“消费慈善”讲明白,就不要指望民众会无条件地支持!